人事档案管理细则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5篇)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第四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第八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人事档案管理,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不得遗失、损毁或篡改;2. 准确性原则:确保人事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更新员工信息;3. 安全性原则:确保人事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4. 规范性原则: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流程。
第二章管理范围与职责第四条人事档案管理范围:1. 员工的个人信息、学历、工作经历、奖惩、考核、培训等材料;2. 员工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证明材料;3. 员工的党团组织关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等材料;4. 其他与员工相关的档案材料。
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工作;2. 负责档案的鉴定、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工作;3. 负责档案的保密、安全、防火、防盗等工作;4. 负责档案的统计、分析、上报等工作。
第三章管理流程第六条人事档案收集:1. 员工入职时,人事部门负责收集员工的个人信息、学历、工作经历等材料;2. 员工离职时,人事部门负责收集员工的离职证明、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证明材料。
第七条人事档案整理:1. 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整理;2. 对档案材料进行编号、编目、登记;3. 对破损、褪色的档案材料进行修复、复制。
第八条人事档案归档:1. 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进行归档;2. 档案归档前,进行核对、鉴定、整理;3. 归档后的档案,实行集中管理。
第九条人事档案保管:1. 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火、防盗;2. 档案材料应按照类别、时间顺序排列整齐;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
第十条人事档案借阅:1. 借阅档案需填写借阅申请表,经审批后方可借阅;2. 借阅档案时,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档案内容;3. 借阅档案后,应及时归还,不得擅自复制、摘抄。
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实施细则

企业职工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实施细则一、目的与依据为深入贯彻行业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司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推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进程,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有效防止档案遗失、损毁,切实维护企业与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二、管理范围与原则(一)管理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及人事档案尚未移交地方社区管理的公司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
(二)管理原则:1.真实性: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反映职工个人经历、德才情况。
2.保密性: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护职工个人隐私及企业机密。
3.完整性:全面收集、整理职工职业生涯中的各类材料,确保档案完整。
4.规范性:按照统一标准,对档案进行分类、编号、装订,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档案内容与分类(一)职工录用、调配材料;(二)职工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三)劳动合同书及相关审批表;(四)薪酬、调资、升级材料;(五)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晋级、评审材料;(六)考核、考察、职务任免等材料;(七)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八)工种岗位变动认定材料;(九)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材料复印件及教育培训证明;(十)奖惩材料;(十一)政治审查材料;(十二)党团组织材料;(十三)其他与职工个人相关的重要材料。
四、管理机构与职责(一)管理机构:公司人力资源部为公司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负责部门,下设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转递等工作。
(二)管理职责:1.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别、装订、立卷,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办理档案的查询、借阅和转递手续,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3.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确保档案的安全无虞。
4.负责离职、退休、解除劳动关系等情况下档案的移交或托管事宜。
五、档案收集与保管(一)收集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职工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材料,确保材料真实、准确、手续齐备。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细则。
第二条本制度及细则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当全面、准确地反映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变动情况。
2. 准确性原则:人事档案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3. 安全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
4. 保密性原则:人事档案涉及员工个人隐私,应当严格保密。
5. 利用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当方便查询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档案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细则;2. 组织实施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3. 指导、监督各部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4. 处理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人事档案管理员职责:1. 负责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2. 负责人事档案的检索、查询和借阅工作;3. 负责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4. 负责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5. 完成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人事档案收集范围:1. 员工的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个人证件;2. 员工的劳动合同、岗位说明书、绩效考核材料等劳动关系材料;3. 员工的职务、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变动材料;4. 员工的奖惩、培训、调动等人事变动材料;5. 其他与员工个人相关的重要材料。
第八条人事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整理;2.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确保档案的连续性;3. 档案材料应当整齐、规范,便于查阅;4. 档案袋、文件夹等应当清晰标注档案名称、编号、日期等信息。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人事档案管理细则是指组织对员工的基本情况、工作经历、职业技能、职业发展、培训记录等进行系统的归档和管理的一套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方便组织对员工人事情况的查询、统计和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下面将从档案的建立、管理、保密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档案的建立1.编制档案目录: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确定档案分类,编制详细的档案目录,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职称评定、培训记录、考核记录等。
3.档案材料的归档:根据档案目录,将员工提交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号和入库,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档案的管理1.档案的归档管理:确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档案的存储、整理、检索、借阅等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程序和流程。
2.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对员工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建立集中管理的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档案的定期审查与更新:定期对员工档案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更新员工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
4.档案的转递与借阅:明确档案的转递与借阅权限和程序,建立档案的流转记录和审批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与隐私。
三、档案的保密1.档案的安全措施:制定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物理安全,包括建立完善的档案室、保险柜、防火设施等,并配备专门的保密人员负责档案的安全管理。
2.档案的权限控制:设定档案的查阅权限和范围,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档案,并用密码锁定或人脸识别等措施控制档案的访问。
3.档案的电子保密:建立档案电子保密与备份制度,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加密措施和定期备份,防止档案信息的泄露或丢失。
四、档案的利用1.信息查询与统计:能够根据需要查询员工的相关信息和历史记录,比如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职业技能等,为数据库的统计和分析提供支持。
2.绩效考核与评价:提供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依据和相关证明材料,为组织制定绩效计划和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保密性和有效性,保障公司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便利性、实用性、保密性和规范性原则。
第四条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法、规范、及时、准确地履行人事档案管理职责。
第二章人事档案的种类第五条公司人事档案包括基本档案、任职档案和退休档案。
1.基本档案是指员工在公司入职后,首次建立的、记录员工个人基本信息的档案,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家庭成员、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
2.任职档案是指员工在公司任职期间形成的记录员工工作情况和表现的档案,包括员工绩效考核、晋升晋级、处分记录等。
3.退休档案是指员工离退公司后形成的记录员工退休情况和享受待遇的档案,包括员工退休时间、退休工资、退休福利等。
第三章人事档案的管理第六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人事档案室,负责公司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和完整性。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文件管理制度,明确人事档案的管理权限和流程,规范人事档案的存档、借阅和使用。
第八条公司应及时更新员工的人事档案,确保工作变动、奖惩等信息的及时记录和归档。
第九条公司应加强对人事档案的保密管理,严格控制档案的查阅权限,禁止未经许可的查阅和泄露人事档案信息。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档案条码或电子档案系统,方便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检索。
第四章人事档案的归档和销毁第十一条公司应设立人事档案的存档期限和销毁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明确人事档案的归档和销毁时限。
第十二条员工离职后,公司应及时将其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处理,妥善保管并进行备份。
第十三条人事档案存档期限为员工离职后7年,满7年后应将人事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改,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生效。
档案管理制度细则时限要求

一、总则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二、归档时限要求1. 文书档案:(1)一般文书档案:自文件形成之日起,次年1月底前归档。
(2)重要文书档案:自文件形成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归档。
(3)保密文书档案:自文件形成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归档。
2. 科技档案:(1)一般科技档案:自项目完成后,次年1月底前归档。
(2)重要科技档案:自项目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归档。
(3)保密科技档案:自项目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归档。
3. 会计档案:(1)一般会计档案:自会计年度结束后,次年5月底前归档。
(2)重要会计档案:自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工作日内归档。
(3)保密会计档案:自会计年度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归档。
4. 人事档案:(1)一般人事档案:自员工入职或离职之日起,次年1月底前归档。
(2)重要人事档案:自员工入职或离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归档。
(3)保密人事档案:自员工入职或离职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归档。
三、档案整理时限要求1. 文书档案整理:自归档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理。
2. 科技档案整理:自归档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理。
3. 会计档案整理:自归档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理。
4. 人事档案整理:自归档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理。
四、档案验收时限要求1. 文书档案验收:自整理完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2. 科技档案验收:自整理完成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3. 会计档案验收:自整理完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4. 人事档案验收:自整理完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五、档案利用时限要求1. 档案查阅:自提出查阅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供档案。
2. 档案复制:自提出复制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供档案。
六、附则1.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细则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建立、保管、利用和销毁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实施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具体执行和落实。
员工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履行档案管理义务。
第四条企业人事档案应当保持真实、完整、清晰、准确。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篡改、泄露、私自销毁或者私自携带档案,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人事档案建立和归档第五条企业应当在员工入职时建立其个人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明、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员工合同、考核评定、奖惩记录等。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专门的档案库,对员工档案进行妥善保管,并设置密码、刷脸识别等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第七条档案保管人员必须保守秘密,严禁将档案内容透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第八条员工个人不得私自带走档案,如需查阅或复印,必须得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批准。
第三章人事档案利用和查询第九条员工个人档案仅限于公司内部使用,不得对外公开或透露给非公司人员。
第十条员工有权查阅自己的档案,并可以要求人事部门提供复印件或电子版。
第十一条其他员工查询档案需经被查询员工本人同意,并且仅限于工作需要。
第十二条档案查询和利用使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要求,不得违法或滥用档案信息。
第四章人事档案管理审批流程第十三条员工档案的建立、更改和销毁等涉及档案管理的行为,必须经过人事部门审核和审批,并在档案上做出记录。
第十四条档案管理人员在审批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核申请材料、核实信息,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审批意见。
第十五条一旦审批通过,相关人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档案管理工作,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到人事部门。
第五章人事档案销毁与保留第十六条人事档案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进行保留和销毁。
人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人事档案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员工的基本档案、工作经历、薪酬福利等信息。
人事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是指在企业内部规范、管理人事档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操作指南,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保证员工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一、人事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建立责任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具体细则包括:1.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2.明确档案管理负责人,确保档案管理的责任人员明确,分工明确,有明确的管理职责。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安排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其管理档案的能力。
二、人事档案的分类和存档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需要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存档,具体细则包括:1.按照员工的个人信息建立人事档案,包括个人基础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验、资格证书和薪酬福利等信息。
2.采用电子化管理手段,将人事档案以PDF或Word文档等形式进行存储,保存在安全的电脑或云盘系统中,以便随时查看。
3.将所有员工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按照员工的入职顺序或人事部门指定的方式分类存档,便于查找和管理。
三、人事档案查看权限管理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需要按照不同权限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具体细则包括:1.根据员工的职级、岗位和工种,制定相应查看权限管理规定。
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和敏感岗位人员的档案,需严格授权查看。
2.建立审批机制,对于员工自己的档案和管理人员操作,需要另外指定相应审批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四、人事档案信息保密管理处理人事档案信息时,需要注意保密性问题,并按照有关政策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具体细则包括:1.对于敏感的人事档案数据,需要进行加密存储,仅限授权人员可查看和操作。
2.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建立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备份机制,备份档案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遭到恶意攻击等。
3.制定规章制度,对于未经授权人员查看或操作人事档案做出相应批评和处罚。
人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人事档案是记录个人政治思想、工作经历、学习成果、奖惩情况等信息的文件材料,是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评定、退休待遇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二)保密性原则:严格保护档案信息,防止泄露。
(三)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不得随意抽换、毁损。
(四)及时性原则:档案管理应及时、高效。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以下工作:(一)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
(二)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四)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第五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档案工作,具有责任心和保密意识。
(二)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档案收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个人简历、履历、登记表等基本信息。
(二)工作、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材料。
(三)专业技术水平、工作实绩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四)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
第七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准确,条理清晰。
(二)编排有序,便于查阅。
(三)装订整齐,保护完好。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档案保管应做到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霉等设施。
(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确保档案安全。
(三)档案查阅、借阅、转递等手续应规范办理。
第九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有序。
(二)保护档案信息安全。
(三)及时提供利用。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一条本实施细则由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实施细则,旨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为组织人事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企业内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保密、完整、准确的原则,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人事档案管理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国家和企业的文件规定。
第二章人事档案的管理第五条人事档案分为基本档案和业务档案。
第六条基本档案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照片、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
第七条业务档案包括员工的工作考核、奖惩记录、岗位调整、任免、培训等。
第八条基本档案和业务档案应当分别存档,并进行分类管理。
第九条员工的人事档案应当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人事档案应当根据员工的履职情况和企业文件规定进行定期整理和清理。
第十一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私自查阅或泄漏员工的个人信息。
第三章人事档案的使用与查询第十二条员工本人可以随时查询和申请复印自己的档案资料。
第十三条部门主管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查询员工档案。
第十四条其他部门需要查询员工档案的情况下,必须取得员工本人的书面同意。
第十五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在接到查询申请后,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档案资料。
第十六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员工需要妥善保管复印档案资料,不得私自外传或存档。
第四章人事档案的安全保管第十七条人事档案应当存放在专门的人事档案室内,保证档案的安全。
第十八条人事档案室应当设置防火、防水、防盗等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九条人事档案室内应当加强安保管理,不得存放其他与人事档案无关的物品。
第二十条人事档案应当设置不同权限的存取制度,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第二十一条人事档案室应当定期清查档案,确保档案的整齐和完整。
第五章人事档案的归档与销毁第二十二条人事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归档后的档案应当进行分类存放。
第二十三条归档档案应当设定存档期限,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保密级别进行定期销毁。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医院全体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
第三条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历史记录和依据,具有重要的凭证、依据和参考作用。
二、档案内容第四条医院人事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籍贯、学历、学位、职称、技术职务、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二)工作经历档案:包括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表现、奖惩情况等。
(三)学历、学位档案:包括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技术职称证书等。
(四)培训、考核档案:包括参加各类培训、考核的成绩、考核结果等。
(五)工资、福利档案:包括工资发放记录、福利待遇、绩效考核结果等。
(六)党团组织关系档案: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党费缴纳记录、党内外职务等。
(七)其他档案:包括医院内部规定要求保存的其他材料。
三、档案管理第五条医院设立人事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等工作。
第六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档案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二)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三)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满两年。
第七条档案管理人员职责:(一)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等工作;(二)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三)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销毁,确保档案的时效性;(四)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防止档案泄露;(五)协助有关部门对档案进行查询、借阅等工作。
第八条档案保管:(一)档案室应保持整洁、通风、干燥,防止档案霉变、虫蛀;(二)档案柜应加锁,防止档案丢失、损坏;(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人事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二)完整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个人经历、能力、业绩等情况。
(三)安全性原则:加强人事档案的保密和安全管理,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
(四)便捷性原则: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方便档案的查阅和利用。
第二章管理范围与职责第四条人事档案管理范围:(一)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工人等各类人员的人事档案。
(二)出国(境)不归、失踪、除名、逃亡职工和残死亡、离休、退休职工的人事档案。
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职责:(一)人事部门负责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人事档案的归档工作,并对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章归档与整理第六条归档材料应包括:(一)履历表、简历、自传等基本情况材料。
(二)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
(三)各类考核、评价、奖惩等材料。
(四)工作总结、项目成果、论文等业绩材料。
(五)其他与个人工作、学习、生活有关的材料。
第七条归档程序:(一)收集:各部门按照归档范围收集相关材料。
(二)整理: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审核:人事部门对归档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真实、准确。
(四)归档:将审核通过的档案材料按照规定格式归档。
第四章保管与利用第八条保管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湿度适宜。
(二)档案柜应加锁,确保档案安全。
(三)档案材料不得擅自外借、复制。
(四)严禁将档案材料带到公共场合。
第九条查阅利用:(一)查阅档案需提供有效证件和介绍信。
(二)查阅档案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三)查阅档案需填写查阅登记表。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是指对员工的基本资料、工作经历、绩效评估、培训记
录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和管理的工作。
它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保障员工权益、维护企业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档案的建立、归档、保密和使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人事档案管理的细则。
保密是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对员工
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查阅和使用。
只有经过授权才
能查阅和使用档案,且查阅和使用过程要做好记录,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另外,在档案的传递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档案的丢失或泄露。
人事档案的使用是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及时更新档案,确保其中的信息准确和完整。
及时更新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
绩效评估、培训记录等。
其次,要善于利用档案,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
参考依据。
通过统计和分析档案中的信息,可以了解员工的能力、素质和
需求,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提供支持。
最后,要做好档案的保管
和销毁工作。
档案的保管要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定期进行档案清理,及时归档新的档案。
档案的销毁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对于无需继续
保留的档案要进行及时销毁,以保证档案的清晰和空间的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细则包括档案的建立、归档、保密和使用等
方面。
合理的管理人事档案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权益,提高工作效率,也
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运营。
因此,企业应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建
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退休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退休人事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包括退休人员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经历、专业技术水平、工作实绩、工作变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退休人事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退休人事档案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方便查阅。
(二)保密原则:严格保密制度,确保档案内容不外泄,维护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管理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标准,规范档案整理、归档、查阅等各个环节。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退休人事档案收集范围:(一)退休人员的履历表、自传材料、政治历史审查材料等原始档案材料;(二)退休人员的各类考核、评价材料、学历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三)退休人员的奖惩材料、表彰材料等荣誉材料;(四)退休人员的党团组织关系、工作变动、退休手续等材料。
第五条退休人事档案整理要求:(一)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编号、归档;(二)对档案材料进行编号,确保每份档案的唯一性;(三)对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退休人事档案保管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火、防盗等条件;(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库房的安全状况,确保档案资料安全;(三)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档案查阅规定,确保档案资料不被泄露。
第七条退休人事档案利用要求:(一)档案查阅应遵循以下程序:申请人提出查阅申请,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查阅;(二)查阅档案时,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记录查阅人、查阅时间、查阅内容等信息;(三)查阅档案时,应保持档案整洁,不得随意涂改、损毁档案;(四)查阅完毕后,应及时归还档案,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工作。
大学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细则模版

大学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细则模版大学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细则模板一、目的和范围本细则的目的是规范大学职工人事档案的管理,保证档案的安全可靠,便于查阅和维护,适用于我校所有职工人事档案的管理和维护。
二、档案管理的原则1.安全原则:保证大学职工人事档案的安全,防止泄露、丢失和损坏。
2.准确原则:确保大学职工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3.自治原则:保障大学职工人事档案的权属和管理权利,加强职工对于自己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三、档案材料的构成和分类大学职工人事档案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材料构成: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基本资料、户口簿、身份证、学历证书等。
2.工作经历:包括工作证明、聘任合同、工资卡等。
3.职称评定:包括申报和评审材料、考核结果等。
4.考核评估:包括年度考核、业绩考核、年度评优等。
5.奖惩记录:包括荣誉证书、奖金颁发书、惩罚记录等。
6.健康状况:包括体检报告、医疗记录等。
四、档案管理的流程1.档案的建立:新聘任职工应在到岗后一个月内向人事部门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和工作经历证明等材料,由人事部门建立个人职工档案。
2.档案的分类和整理:人事部门应按照职工姓名和档案编号等信息分类和整理职工档案,确保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档案的存储和保管:人事部门应将职工档案存放在防火、防潮、防盗、防雷、防腐等安全设施完备、保密性较强、管理严格的专用储藏库内,并配备专人管理。
4.档案的调阅和使用:职工可以通过人事部门了解个人档案情况,并有权要求核查档案资料的真实性。
公司领导、保密办公室和司法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需要了解和调阅职工档案的,必须经过合法审批和授权,并严格保密。
5.档案的保密:职工个人档案应严格保密,未经本人授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查阅、披露和泄漏。
五、档案管理的责任制1.人事部门负责职工档案的建立、整理、存储和管理,保证档案材料的安全可靠。
2.职业人员自己要负责个人档案的保管,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细则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变得愈发繁琐和重要。
一个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便于企业的决策制定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开展。
因此,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1.确保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和保管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要求。
2.保证人事档案准确完整,信息及时可靠。
3.优化人事信息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四、主要内容1.人事档案的收集:(2)在职档案:包括绩效考核、晋升晋级、培训记录等。
(3)离职档案:包括离职申请、离职审批、离职手续等。
2.人事档案的整理:(1)建立档案分类制度,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存放;同时,制定档案编码规则,便于快速查找和管理。
(2)做好档案的更新和补充工作,保证档案的准确完整。
3.人事档案的利用:(1)明确人事档案的使用权限和范围,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查阅、复制和修改档案。
(2)建立档案借阅登记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不丢失。
(3)提供必要的人事档案查询和报表统计服务,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人事档案的保管:(1)建立合理的档案保管区域和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
(2)定期对档案进行巡检和整理,清理无效或过期的档案,确保档案库的空间和利用率的最大化。
(3)建立档案保密制度,加强对重要档案的保护和限制。
五、制度执行1.人事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并向全体员工进行推广和培训。
2.各部门负责配合人事部门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和保管工作。
3.相关人员如违反规定,将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制度评估与修订1.定期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查找问题,改进不足。
2.根据企业发展和相关法规的变化,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
通过建立和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和完善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细则】
一、背景介绍
随着现代组织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事档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订一套科学、规范且便于管理的人事档案管理细则,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档案管理原则
1.提前规划:确定档案管理目标、范围和流程,并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2.规范性: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规范,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保密性:加强档案管理的保密措施,保护员工的隐私权,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完整性:要求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
1.档案分类
(1)入职档案: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面试记录、录用合同、资
格证书等。
(2)在职档案:包括员工的培训记录、考核评估、晋升、奖惩等。
(3)离职档案:包括员工的离职申请、离职手续、离职报告、劳
动仲裁等。
(4)其他档案:包括相关法律文件、行政文件等与员工相关的档案。
2.档案采集与归档
(1)入职阶段:组织采集员工的个人信息,并要求员工提供必要
的证明文件。
(2)在职阶段:及时记录员工的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等信息,保持档案的更新。
(3)离职阶段:办理员工的离职手续,并将离职相关文件归档妥
善保存。
3.档案存储与保管
(1)电子存储: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存储,
确保信息的易查性和安全性。
(2)纸质存储:对于必须以纸质形式保存的档案,应采取防火、
防潮、防盗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4.档案检索与利用
(1)建立档案检索系统:制定相应的档案检索规则,确保员工的档案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被检索。
(2)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为员工提供便捷的档案查询服务,并确保查询结果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3)合理利用档案信息:通过档案信息分析,为组织提供决策依据,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四、档案管理责任
1.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档案管理细则,监督和指导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
2.各部门负责按照档案管理细则的要求,做好本部门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
3.员工应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文件。
五、档案管理评估与改进
1.定期进行档案管理评估,检查档案管理的合规性和效能性,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2.建立档案管理的质量反馈机制,接受员工对档案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满意度和质量。
六、总结
本文制定了一套科学、规范且便于管理的人事档案管理细则,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原则、要求和责任,以及档案的分类、采集与归档、存储与保管、检索与利用等具体要求。
通过有效的档案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