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八大疑问解析
上海外滩踩踏灾难教训与思考
上海外滩踩踏灾难教训与思考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灾难悲剧,给这个新年带来了沉重的悲伤,几十条鲜活的年轻生命不幸蒙难,也使这些蒙难者的家庭与亲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与哀伤。
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灾难悲剧,也给我们以沉痛教训与深刻思考。
教训与思考之一。
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以及各级安保部门,务必从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灾难悲剧中汲取惨痛教训,务必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前瞻意识、公共安全意识,将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切不可麻痹大意。
对节日期间、公共场合、重大集体活动公共安全工作,要有前瞻意识,充分考虑到可能的意外风险。
对一些有重大风险与安全隐患的活动,则应该坚决制止和叫停,切不可麻痹大意,忽视乃至罔顾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要防患于未然,要有科学、具体、细致的紧急处置预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教训与思考之二。
商家各种商业活动,切不可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与公共安全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对商家商业活动要加强监督管理,并建立严格的报批审查制度,切不可放任自流。
据新闻,今年新年夜,北京一家商业原定的大型活动,因考虑到参见人数众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果断取消了活动,这是对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表现,值得其他商家学习。
教训与思考之三。
政府要有科学、周密、严谨的应急救护处置预案,将责任与措施落实到方方面面具体单位与人员,一旦发生意外灾难,务必保证高效率地救治工作,避免延误救护生命与次生灾难发生。
教训与思考之四。
不论是节日期间还是平时,人们最好少趁热闹,少去那些人口稠密众多的公共场合,老年人、女性尤其要注意少去热闹处,更不要带小孩去热闹处。
如果出现意外危险,老年人体弱、反应慢;女性与小孩心理与生理比较脆弱,自我保护能力更差,危险与风险可能性会更多一些。
这次上海外滩踩踏灾难悲剧,死难者与受伤者便多是女性。
教训与思考之五。
如果遭遇踩踏事件,务必紧急避险,注意自我保护。
要尽可能的保持清醒与镇定,避免过于惊慌失措,处置失当,丧失宝贵的事件;根据这方面的教训,发生踩踏事件时,切忌弯腰和掉落的东西,再重要的东西也不要捡,此际保护生命是第一位的;鞋子掉了也不要顾及,宁可光脚前行,否则低头弯腰,便很可能被后面失控的人群与力量踩踏,轻则被踩伤,重则丧失生命。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调查与思考闪淳昌内容提要“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教训极其深刻,应当认真总结,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踩踏事件调查思考公共安全应急管理DOI:10.13858/32-1312/c.2015.04.001闪淳昌,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0713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在群众自发进行的迎新年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这起事件发生在敏感时间(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时刻)、敏感地点(上海外滩陈毅广场)、敏感人群(伤亡主体是青年人和外地人),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深刻。
踩踏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训。
春节、元宵节将至,不少地方都有一些群众聚集娱乐活动,各地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安排,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坚决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李克强总理也就伤员救治和加强安全管理作出批示,要求千方百计减少因伤死亡,精心安抚家属,各有关部门要督促各地切实做好节日期间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落实各项防范保障措施,严防重特大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迅速成立了上海市“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联合调查组,我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参加了调查工作。
联合调查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紧张而有秩序地开展了调查工作,并于2015年1月21日全文发布了《“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原标题: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既要问责官员更要汲取教训1月21日上午,上海公布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称踩踏事件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尽管问责情况已公布,但丝毫不让人觉得轻松.悲剧,原本可以避免.正如调查组相关负责人所称,往年外滩都有高强度警力配备,今年突然撤空,这就是随意加大风险.从往年的数千警力到今年的不到700警力,思想上麻痹大意了.祸患常积于疏忽,事故多出于麻痹,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就难免会出事,甚至会出大事.既要问责官员,更要汲取教训.根据调查报告,这次事件暴露出上海市公共安全管理盲点,特别是对无主办单位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准备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市存在公共安全管理盲点,不可容忍.对有组织的活动应明确谁主办、谁组织、谁负责,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其他类似城市,也应从中汲取教训.如何汲取教训?从根本上说应立足于顶层设计,重塑机制体制,比如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无论自发还是有组织的群体活动,都应纳入法治轨道管理.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安全管理上,必须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中央要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真正改变“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弊端.有了制度安排,就该切实执行.有个细节是,上海确认相关领导跨年夜吃大餐.公款吃喝,显然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而且,公款吃喝的时机和地点,又刚好与踩踏事件重合,影响恶劣,身为党政官员,为何敢于置中央规定于不顾?为何不周全应对公共安全?即便没有踩踏事件,违背中央规定,亦须被问责.外滩踩踏事件,反思不能止于问责.生命不能白白逝去,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终究会被时间淹没,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遇难者和受伤者,不能忘记导致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认定责任以及问责,是第一步,接下来更要紧的是如何真正汲取教训.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更不能伤疤未好已忘痛.□秦川 (来源:四川日报)。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踩踏事件中的自我防护事件背景: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
截至2015年1月6日上午11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已有29人经诊治后出院,20人继续在院治疗,重伤员减少到4人,其中1人生命体征尚不平稳,仍在全力抢救治疗中。
什么是踩踏事件?当人群拥挤时,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如潮水一样往前推,只要有一个人倒下,旁边的人就会接连被推倒,形成踩踏和挤压,从而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预防踩踏的关键尽量不去拥挤的地点或避开拥挤的人群。
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特点:空间有限,人群过度拥挤。
常见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1.球场举例:1996年10月16日晚8时,危地马拉城马特奥之花体育场举行的一场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
开赛前,由于超量发售1万张球票引起场内混乱。
观众相互拥挤、踩踏,造成80多人死亡,300余人受伤。
2.商场:举例:2007年11月10日上午,重庆沙坪坝区家乐福商场内,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食用油造成的踩踏伤亡事故。
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
3.狭窄过道或窄桥举例: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元宵灯展发生踩踏事故,37人死亡。
4.室内通道或楼梯举例: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因一人跌倒,导致拥挤,引发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5.酒吧、影院等举例:2013年1月27日凌晨2点30分左右,巴西南部城市圣玛利亚的一家夜总会发生火灾,造成至少252人遇难。
火灾发生当时有超过500人在酒吧内。
大部分死者是大学学生,多由于现场踩踏和窒息而死。
6.集会举例:2014年6月29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附近一处海滩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4人死亡。
对外滩踩踏事件的看法_张泽珍
对外滩踩踏事件的看法2015年1月1日,元旦华庆,许多人来到外滩,和朋友或是家人一起准备跨年。
然后人流太多,致使发生了踩踏事件,使得本应是一场喜庆、和谐的跨年盛宴,却因这36条生命的逝去而抹上了悲伤的色彩,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成为重中之重。
一、大学社团应多开展培养安全意识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次事件遇难者大多是年轻人。
针对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平日里,可以通过讲座,辩论赛等形式,邀请老师进行安全教育,剖析可能的危险因子,减少同学们“没关系”“不会出事的”“又不是只有我这么做”等麻痹大意的行为,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少去或不去人流量过大场所。
二、大学社团应多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大学生应急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在发生重大事故或险情时,公众能够保持镇静,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样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平时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来形成。
例如我校真人CS学生社团,可以安排如遇到匪徒应该如何自救的活动,同时社团应积极配合学校,在学校内部组织地震,火宅等事件应急演练,来培养大学生应急的心理素质及能力,提高自身的自救能力。
三、大学社团应多开展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大学生临场互救的能力。
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温州护士吴小小,不断高喊着“有没有医生护士”,迅速参与了急救。
利用心肺复苏的急救技巧,在危难时救人性命。
我校红十字会学生社团应时常开展急救知识的学习,将心肺复苏等对病人基础生命支持的最简单、最实用的抢救办法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到,提高大学生的临场互救能力。
36名遇难者中,大多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这些年轻的笑脸,再也不能跟我们一起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晨光。
重视安全,就是重视生命。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给我们太多的警示和反思。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总结
微观角度细节决定成败-----从设计细节方面反思警醒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更多关注以人为本的细节。
从各家设计方案来看,外滩这一重点城市的特殊地段的滨水区改造更多从景观绿化、休闲空间、步行系统、历史人文、地下空间、机动车交通角度考虑,从车流、人流的研究重点上,还是偏向于车流,而对于外滩这个中外闻名的旅游圣地所面对的超高密度人流问题,需要采取的设计措施和空间应对策略缺乏深入思考,也就是缺乏从人的微观角度看待人流组织和人流引导问题。
(演讲稿解释:因为方案的设计者是境外机构,“当时设计的最大问题是人流量,国外设计机构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外滩人流量多到什么地步。
”也就是说,外资机构对”中国人口众多”的中国国情没有实质概念,对外滩人流多到什么程度没有确切概念,因为对这个细节不关注,因此2014年12月31日晚间23:35的时候,在两股上下台阶僵持导致底部有人失衡跌倒进而引发踩踏。
)因此就设计本身而言,我们认为可以有下面几点对策:1.1.人流预测2.设置大型的缓坡3.设置可拆卸组装的隔离栏4.设置大型的台阶其实,改造后外滩滨江带从宜人和人性角度来说,还是缺乏人性化设施,比如夏季遮阳降温设施、合理的座椅、免费直饮水等。
真正影响人们生活其实是一些很小的方面,小到一个吸烟点、无线网、直饮水点。
但是正因为和我们最直接接触的小东西,才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而作为城市建设管理者、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总是忽略他们。
即使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可以极大地方便市民,但是如何将小的设计做到精致,做到以人为本是值得城市深入研究的。
对于这次事件发生,全国人民都痛心疾首,也是一次沉痛的教训。
所以以后应该更加注重公共安全,而公共安全需要各方协调配合。
国家安全部门:需要国家安全部门加大重视力度,尤其对于人流密集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执行,千万不能走过场和形式。
其次,面对发生重大安全问题要实行责任问责制度,对于安全问题的发生,一定要严查严办,加大问责力度,让安全部门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
外滩踩踏事故调查报告
外滩踩踏事故调查报告近来,外滩踩踏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事故发生原因,政府部门已经组织了多次调查,那么,究竟外滩踩踏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呢?一、事故背景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事件。
据警方透露,当时聚集了迎新年的一群人,由于散发礼品,不少游客拥挤在一起,导致人群涌动,引发了踩踏事件。
据报道,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
二、调查结果1、保安管理问题据现场目击者称,当时现场外滩并没有设立明显的警戒线或者路障,导致人员聚集过于密集,安保措施不到位,加剧了踩踏事件的严重性。
2、安全预警系统不完善据相关人员透露,外滩缺乏完善的安全预警系统,没有设置明显的应急通道,预警设备和紧急呼救装置仅限于有限的区域,造成了部分游客在紧急情况下难以获得有效的帮助和救援。
3、旅游管理问题调查发现,当时外滩旅游管理存在较大漏洞,无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大量的人员监督缺失等问题。
这些都为踩踏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对策建议1、强制执行人员管理标准加强人员管理标准,重点是保安人员,明确职责,根据任务,合理分配警力,合理划分和管辖区域,建立完善的警戒线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2、优化应急预警系统加强应急预警和救援系统的建设,确保安全预警系统智能化和实时化行,设立合理安排的应急救援通道与提示标识、救援装备及人员,确保合理的人员储备和人员培训。
3、强化旅游管理加强旅游管理,建立齐备的区域和行业监管体系,及时提醒游客、指导游客,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标准的执行。
四、结论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暴露了城市规划、旅游和安保管理等多方面问题,另一方面也给予我们深思,警示我们在未来的开发、设计、改造过程中要俯下身子,创造更加安全、便利、宜人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为实现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案例分析
兰桂坊的教训:香港的反思与改变
• 22年前 兰桂坊踩踏事件如何改变香港(视频)
$
危机前
深刻深刻的制 度反思:更完 善的大规模集 会活动管制经 验 对每一次大型 集会活动进行 专门的事前风 险评估
$
香港警方与集 会区域内商户 上门沟通
1
2
3
危机前
危机中
现场各种提示性条幅、喇叭, 设置缓冲带,对人流分批放 行,采用单向人流方法,所 有人朝一个方向走不走回头 路,避免人群对流造成混乱
危机形象持 续,同时也 是努力清除 危机的过程
危机事件己 经基本解决
$
• 潜伏期。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发生尽管带有较高的突发性和偶然性, 但仍有其背后潜藏的必然原因,往往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矛盾的积聚即 和酝酿再加上受到偶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引发的危机。如果在酝酿时 期,安保能够分时段的有效疏散人群,及时防范和处理也能够有效的 扼制真正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危机特征不明显或者说人员的安全防 范意识不强而导致的疏忽,错过了最佳防范处置的最佳时期。 • 爆发期。危机的爆发期是指突发事件真正引发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导 致外滩观景的人群正常遭到中断和影响,危机负面影响以极其迅猛的 态势扩散和蔓延,表现为影响范围的迅速扩大,深度的不断加重。这 一阶段,危机态势频现,加之时间紧迫,突发事件的原因不明朗,危 机信息传递不畅,令外滩安全保障管理措手不及。这一时期风险沟通 的主要目的。
群体性踩踏事件
$
发生于公共娱乐场所的 群体性挤踏事件
发生于大专院校、中小 学校和幼儿园的群体性 挤踏事件
发生于大型活动中的群 体性挤踏事件
发生于体育场( 馆) 的 群体性挤踏事件
其他公共聚集场所的群 体性挤踏事件
群体性踩踏事件
群众就外滩踩踏事件谈观点
群众就外滩踩踏事件谈观点1、上海是我国的国际性大都市,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治安都在全国处于“领头羊”地位,但外滩踩踏事件,以血的惨痛告诉我们,居安不思危,满足现状,不幸事件(或事故)就难免。
这踩踏事件的发生实在不应该,是我们上海的耻辱。
2、事件发生后,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当即走到现场,并马上组成事故调查小组,说明市领导对事件的产生是高度重视,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事件调查报告公布,只是黄浦区的主要领导受到了问责查处。
人们不追究要问。
难道市有关领导没有责任?人们不禁想起2010年世博会结束刚不久的那场居民楼大火被问责查处的名单中除了一个副市长,其它主要领导难道没有责任?3、踩踏事件虽是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要是市及黄浦区政府、公安分局有个有力有效的监测预警机制,设置严格的红线与底线,配足好相应的警力及志愿者人员,事故或许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会如此惨痛。
4、痛定思痛,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还没有足够的居安思危的监管服务,把老百姓的财产与生命安危放在首位的意识。
市府是作了调查并公布了结果,但老百姓对此还认为这不是最满意的交代。
5、事故发生当时,黄浦区的有关领导正在附近的高档的餐饮场所吃喝,这在贯彻“八项规定”、反腐倡廉的今天,是不能容忍的,大家认为对主要领导的处分太轻。
6、是事故,还是事件,都应是应对依法对市、区两级相关领导依法问责追查,更不应是事件不追责!很多群众认为这明明是一起“事故”,而说成是“事件”,难道“事件”的处理可以轻一点?7、事件清楚我们政府社会与学校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不高,导致偶发灾难来临,只顾自己逃生不顾他们安危。
这是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的严重缺损、教训是何等深刻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更重要是该问责追查的一定落实到具体人,吸取教训,不让此类事故不再发生!8、事件发生,本来要举行的活动都被叫停,这里领导的意图可以理解,是否有点因噎废食,我们认为重要事不是活动本身,而是教育组织加强监管!上海世博会开了整整半年,每天的游客都成千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
踩踏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踩踏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近年来,社会上发生了多起踩踏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事故的发生背后往往有着各种原因,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一、案例一:天安门广场踩踏惨剧2015年10月1日,百万游客涌向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升旗仪式。
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加之安检程序不严,导致人群出现拥堵,最终引发了踩踏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伤。
这一惨剧的发生让人们深感震惊。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踩踏事故往往源于人群密集、安全措施不足等原因。
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对人流量的管控,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加强现场指挥,确保游客的安全。
二、案例二: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事件,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事故的原因是因为新年夜人流过大,导致拥挤发生,最终引发踩踏悲剧。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疏导人流、加强安全管理是避免踩踏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强对重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人员安全。
三、案例三:广东中山校园踩踏事件2014年10月10日,广东中山发生一起校园踩踏事故,造成10名学生死亡,20多人受伤。
事故的原因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操比赛中,学生出现恐慌情绪,引发了踩踏。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学校活动而言,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学校组织活动时应该做好规划,确保参与活动的学生安全有序。
四、结语踩踏事故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案例,加强对人员流动时安全管理的重视,从预防和规范上做好防范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踩踏事故再次发生,维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愿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创造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上海踩踏事件报告2篇
上海踩踏事件报告2篇上海踩踏事件报告(一)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前广场举行跨年活动。
由于活动人数过多,导致现场出现人员拥挤,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了一起重大踩踏事件。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工作。
经过全力抢救,最终仅有36人死亡,47人受伤。
此次事件震惊全国,引起了各界关注。
接下来本文将对事件的具体原因、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进行分析。
一、事件原因上海踩踏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现场人数过多,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据了解,华尔道夫酒店前广场是一个狭窄的车辆出入口,却成为了当晚的进出口,由此引起了人员拥挤。
一些现场参与者为了赶时间,不顾其他人的安危,采取了激烈的推挤和冲撞的行为,使得人流失去了平衡。
此外,现场安保措施不到位,有些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入口、出口进行出入,造成拥堵,无法疏散。
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遇到突发事件时必须要建立的一套制度。
上海市政府在此次事件中,运用了其完整的应急预案系统,做出了及时而有效的应对和处理。
当晚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援力量,总体协调和安排,保障了救援行动的迅速开展。
三、救援工作在紧急事件发生后,救援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上海市政府针对此次踩踏事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救援措施。
由于事件发生的时间紧,人流量大,当地的医疗和公安力量迅速出动,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疏散,伤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总的来说,虽然上海市政府在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性,但仍需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和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增强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安全。
上海踩踏事件报告(二)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前广场举行跨年活动时,因现场人数过多,导致现场出现严重的人员拥堵,最终发生了一起重大踩踏事故。
当晚,上海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一支由医疗工作人员、警察和志愿者等组成的救援队伍,全力抢救现场伤员,最终仅有36人死亡,47人受伤。
上海之殇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反思
上海之殇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反思导语: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这一刻或许会被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里,因为毕竟36个鲜活的生命在这一刻逝去。
我们在震惊伤心的同时,也应该有更多的反思,为何前一分钟还在庆祝祈福的人群,转瞬就发生了如此悲剧?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同时也处在一个高速运行的风险环境里。
现代城市人员密集,系统复杂,安全生态其实是很脆弱的。
我们除了需要政府科学管理和规则的庇护外,人人脑子里都需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意识。
上海外滩的这次踩踏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用36个无辜逝去的生命换来的,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在反思中进步。
2014年12月31日当晚,来自陕西的余小姐和同事、朋友一起约了去外滩跨年。
“当时到处都挤满了人,想转个身都很困难。
我和朋友被困在当中的阶梯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后来人群开始混乱起来,我们想往下走,但是根本挤不下去,我感觉被挤得都没办法呼吸了。
当时旁边也看不到警察维持秩序,很多摔倒的女孩子尖叫起来。
”余小姐事后回忆说:“当时我身边有个男的,他老婆摔倒在地上后,他直接爬到人群上面,大喊‘警察,救命’。
但周围太嘈杂了,声音都传不出去。
后来警察过来维持秩序,让我们往上面走,但是上面的人不后退,我们根本上不去,拥挤中很多人摔倒了,发生了踩踏。
”事故亲历者余萍曾这样描述,“当时还没有到零点,挤得喘不过气,持续了十分钟的样子,然后就不断有人晕倒,大部分都是女生。
后来人群开始疏散,就开始踩踏了,晕倒的人被直接踩倒,堆了好几层……”上海外滩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
观景平台上,江对岸陆家嘴的夜景灯光一览无余,这里是上海最著名的景点,也是很多游客留影的最佳背景。
外滩中段观景平台下面则是著名的陈毅广场。
观景平台与下部陈毅广场之间落差大约在5米左右,依靠两侧各17级楼梯相连。
事故当天,悲剧就发生在陈毅广场南侧与观景平台相连的楼梯处。
从事后的监控中了解到,2014年12月31日23时30分,警方从监控探头中发现陈毅广场上下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民警遭超大规模拥挤人流的阻隔,采取了强行切入的方式,进入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多5―8分钟。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调查报告
“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吸取事件教训,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信息。
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市长杨雄同志对事件调查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彻查原因,严肃问责,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上海市迅速成立了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任组长,副市长周波任副组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监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纪委、市应急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
联合调查组邀请了国家和本市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为事件调查进行分析论证。
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开展事件调查工作。
事件发生后,联合调查组迅速组织力量对事件现场进行勘查,先后对受伤人员、值勤民警、市民游客、地铁工作人员等调查走访,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并对事件现场有关情况进行核查。
联合调查组还调取查看外滩区域36个监控探头、累计时长约70小时的视频录像,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查阅市级和区级有关部门“三定方案”、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等资料195份,对市级10个部门(单位)和黄浦区政府以及区有关部门领导共51人进行了谈话询问,详细调查相关管理情况。
经调查,联合调查组还原了事件全过程,查明了有关应对情况,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就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
一、事件发生地基本情况(一)外滩风景区外滩风景区是黄浦区辖区内的公共区域,东起黄浦江防汛墙、西至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西侧人行道、南起东门路北侧人行道、北至苏州河南岸,面积3.1平方公里。
外滩事件分析报告范文
外滩事件分析报告范文1. 事件概况外滩事件发生于2014年12月31日晚上11点,地点位于上海市黄浦江畔的外滩。
当时众多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外滩,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然而,突如其来的踩踏事故导致多人伤亡,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惊和悲痛。
2. 事件原因分析2.1. 人流拥挤外滩是上海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节假日和重要时刻,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和聚集。
12月31日正值新年倒计时,许多人想要在外滩欢度跨年夜。
因此,人流量大大超出了外滩的承载能力,导致了人员密集拥挤。
2.2. 安全预案不完善尽管外滩活动经验丰富,但在事件爆发时,缺乏有效的安全预案导致处理不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足够的应急人员和设备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2.3. 信息传播不畅由于人流拥挤和混乱的环境,信息传播受阻。
当有人开始意识到踩踏事故时,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其他人,从而加剧了混乱和恐慌的程度。
3. 事件影响分析3.1. 人员伤亡外滩事件造成了多人伤亡,其中包括数人死亡和大量人员受伤。
这些伤亡给受害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
3.2. 社会恐慌事件发生后,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恐慌和担忧的情绪。
公众开始对大型活动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能力不再信任。
4. 应对措施分析4.1. 快速救援与医疗救治在事件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救援和医疗救治,确保受伤者尽快得到治疗。
救援团队应该迅速抵达现场,确保伤者的安全,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和医疗设备。
4.2. 完善安全预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完善相应的安全预案。
预先规划并测试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案,并增加安全人员和设备,以确保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4.3. 加强信息传播在紧急情况下,应该加强对公众的信息传播。
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交媒体、广播等,迅速传达有关安全状况和应对措施的信息,以减轻公众的恐慌和担忧。
5. 对策建议5.1. 安全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各类大型活动的监管和管理。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
VS
安全制度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导 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响应不足分析
救援力量不足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力量未能及时、有效 地展开救援,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信息沟通不畅
事故现场信息传递混乱,相关部门之间缺乏 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影响了救援效率。
城市安全规划反思
安全设施不足
城市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不足,如监控设备、应急照明等,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提供 必要的支持。
安全宣传教育缺失
城市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市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加了事故发生的 风险。
04
CATALOGUE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安全管理
0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 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 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 作得到有效执行。
信息沟通不畅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人群 对现场情况了解不足,未能及时作出 反应。
安全措施不足
警力部署不当
警方对外滩地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安排 不足,未能有效控制和疏导人流。
安全设施不完善
现场缺乏足够的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 ,导致人群失控。
现场管理失误
指挥调度失误
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地协调救援力量,导致救援工作受阻。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 与分析
目录
• 事故概述 • 事故概述 • 事故原因 • 事故分析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案例总结
01
CATALOGUE
事故概述
人群聚集密度过大
• 事故发生时,陈毅广场聚集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导致人群 密施不足
• 相关部门对元旦跨年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未 采取足够的安保措施和预警机制。
火灾踩踏事件案例分析总结
火灾踩踏事件案例分析总结近年来,火灾踩踏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从历史案例中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导致火灾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火灾踩踏事件。
这些事故通常发生在人数庞大、场地狭小且缺乏有效安全措施的场所,如音乐会、足球比赛等公共集会活动。
由于缺乏合理的安全管理和紧急撤离机制,当火灾爆发或其他突发情况出现时,人群往往无法迅速而有序地撤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二、原因分析1. 缺乏预防意识:主办方对于火灾及相关危险性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必要的事前准备措施。
2. 安全设施不足:一些场所缺乏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应急疏散通道,导致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控制或逃生。
3. 人员管理失控:主办方未能有效监管人员进出场地的数量和流动方向,导致拥挤局面加剧与踩踏情况的发生。
4. 应急预案不完善:对于突发情况,缺乏明确详细的应急预案和组织机制,使得指挥与响应混乱无序。
三、悲剧案例分析1. “上海外滩Stampede”事件该事件于2014年12月31日晚在中国上海外滩迎接新年活动中发生。
由于节日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外滩区域观看烟花表演,活动现场爆发贫氧性物质泄漏以及扩散惊慌事态,最终造成36人死亡。
分析:该事件暴露了被动式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不足之问题。
主办方缺乏有效监管和事前准备,在人员集结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 “乌鲁木齐南站火灾踩踏”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中国乌鲁木齐南站,2014年5月车站内发生火灾,由于安全设施不完善和人员管理失控,踩踏事件造成了8人死亡、多人受伤。
分析:该事件彰显了场地安全设备缺失及对人员流动管控不当的问题。
主办方没有提供足够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并未有效引导和分流人群,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四、防范措施与建议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对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明确严格的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消防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上海踩踏事件分析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案例分析2015年的第一天,当大家还沉浸在新的一年的期望与喜悦中时,一则令人震惊与悲伤的消息让新年新一天布上了黑白色。
于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导致36人死亡,至少47人受伤。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发生全过程[2014年12月31日,深夜]上海街头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外滩上,已经聚满了人,人们期待着外滩灯光秀,迎接新的一年。
[2014年12月31日,23时许]2015年上海5D灯光秀在上海外滩源照常举行,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舞台设置改在了外滩源。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之后]事发地点陈毅广场通往外滩观景平台的斜坡上,当时由于人流量大,秩序混乱,部分人上想到观景平台,部分人想下观景平台,于是人流产生对冲,此时,楼梯最低处忽然有人被挤到,附近人们虽然一边试图拉起他们一边大声呼喊:“不要再挤了,有人摔倒了!”但这声音已经被人群的嘈杂声所淹没。
于是,下面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所压倒,情势开始发生失控。
[2015年1月1日,凌晨伊始]惨剧已经发生。
伤者被紧急送往医院救助,此时,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
[2015年1月1日,5时许]上海市书记韩正﹑市长杨雄赶往长征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瑞金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看望伤员,要求全力以赴救治。
[2015年1月1日,凌晨]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书记韩正说,要立即全面梳理全市各类大型活动,特别是人群高度聚集区大型活动的安排,该停的必须停止。
[2015年1月1日,上午]2﹑10号线南京东路站实施临时性封站措施,不提供上下客及换乘服务;上海当日所有的跨年活动全部取消;上海市要求,浦东区要重点关注节日期间各种活动,全面排查,当晚中金灯光秀叫停。
二﹑发生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原因事故已经发生,我们在向死者缅怀的同时,更应该从事件中反思,查找发生事故的原因,杜绝类似惨事再次发生。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至少36人死亡
造成109人死亡,受伤者达 100余人 33人死亡
国内踩踏事件
$
时间 2001年4月8日 2004年2月5日 2009年12月7日 2014年9月26日
事件 陕西省华阴市玉泉院赶庙 会 北京市密云县举办迎春灯 展 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 自习下课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发 生踩踏事故
伤亡情况 16人死亡,6人受伤 37人死亡,37人受伤 8人死亡、26人受伤 6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 受伤
类型的恶性踩踏事
件59起。
人在事故中丧生,
310人受伤。
国际踩踏事件
时间 2001年7月21日 2003年2月17日 2009年3月29日 2010年7月24日 2010年11月22日 事件 日本兵库县明石市举行了夏季烟火 大会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E2夜总会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的世 界杯和非洲国家杯预选赛 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举行“爱的 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 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一座斜拉桥 在送水节欢庆活动
要根据活动现场的大小和集会 人数预留一个或数个疏散区。
任何集会都要设置一条应急通道,确 保该通道时刻畅通。
3. 将警察机动力量隐蔽在胡同里,警力内外配合
• 根据参加集会的人数和集会的性质确定执勤警察的人数,像足球比赛 、民俗集会、宗教活动等就要多部署警力。 • 集会现场和外围一定要部署警察机动力量,这些警察在某一地点戒备 待命,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立刻到达现场处置,这样,就不存在警 察无法进入踩踏现场的情况。
换地点后安排警力不足, 并且未进入核心区 官方未启动任何 紧急预案 地形原因
地形分析
$
民众悼念
$
媒体反馈
$
事件问责
事发21天才公布调查结果并问 责,是否太迟?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课件(1)
事发当晚未封路 限行(往年执行
该措施)
安保力量投入同 比减少(不到同 期1200人的一半)
无人流总数控制 措施(去年有四
道防线)应急管理不 到位应急设施足应急预案针对性 不强
无交通限行措施 (去年限行)
应急响应时间长
6
五、踩踏事故统计与分析
9
六、自我防护措施
3、管控不到位 官方没有组织活动 政府层面错估形势 交通未管控 分段疏导人流措施未到位。
30万人流基本处于自由流动状态 4
三、原因分析-简介原因
调整未告知 连续举办三年 的外滩跨年灯 光秀突然改在 外滩源举办、 众多不知情的 游客仍涌向外 滩
5
三、原因分析-管理原因
安保力量不 无交通管制
足
措施
人流总量估计严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简介
2014年12月31号晚,上海外滩陈毅 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 亡49人受伤的惨剧
14年的最后一天,在迎接新年 的伊始,如此惨剧敲响了安全 警钟;怎样才能避免踩踏,如 果遇到如何安全逃生?
希望永远用不到…… 但你一定要知道!!
1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简介
死亡36人 伤亡情况
受伤49人
最大36岁,最小16岁 平均年龄22岁
男10人 女26人 重伤13人 轻伤36人
2
二、事故影响
事故现场惨烈、领导高度重视、后果影响恶劣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 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众生命财产安 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差事故原因,深刻 汲取教训。
➢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4.如果自己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在脖 子后面,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八大疑问解析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1月21日11时1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2014年12月31日夜间11时35分左右,上海外滩因人群拥挤,发生一起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这份调查结果是怎么出来的?综合澎湃新闻、人民网、上海观察报道2014年12月31日夜,上海外滩跨年踩踏悲剧发生,36个年轻的生命痛别人间。
2015年1月21日上午,联合调查组终于给出明确“说法”: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陈毅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失当,是这起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大量市民游客认为外滩风景区仍会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南京路商业街和黄浦江对岸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举办的相关活动吸引了部分市民游客专门至此观看。
对此,黄浦区政府在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时,未对可能的人员聚集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没有进行评估,缺乏应有认知,导致判断失误。
(二)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
但是,直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三)预防准备严重缺失黄浦公安分局未按照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编制的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仅对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进行了安全评估,未对外滩风景区安全风险进行专门评估。
黄浦公安分局仅会同黄浦区市政委等有关部门在外滩风景区及南京路沿线布置了350名民警、108名城市管理和辅助人员、100名武警,安保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四)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12月31日20时至事件发生时,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呈上升趋势。
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未严格落实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人员流量监测情况的工作要求,也未及时向黄浦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
黄浦公安分局对各时段人员流量快速递增的变动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报请黄浦区政府发布预警,控制事态发展。
对上海市公安局多次提醒的形势研判要求,未作响应。
(五)应对处置不当针对事发当晚持续增加的人员流量,在现场现有警力配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黄浦公安分局只对警力部署作了部分调整,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一直未向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市公安局报告,未向上海市公安局提出增援需求,也未落实上海市公安局相关指令,处置措施不当。
上海市公安局对黄浦公安分局处置措施不当指导监督不到位。
黄浦区政府未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事件信息。
按照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办法》、《上海市外滩风景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市、区相关部门的“三定方案”,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黄浦区政府对事件发生负有主要管理责任(二)黄浦公安分局对事件发生负有直接管理责任(三)黄浦区旅游局对事件发生负有管理责任(四)黄浦区市政委对事件发生负有管理责任(五)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对事件发生负有管理责任(六)上海市公安局对事件发生负有指导和监督管理责任这份调查报告怎么来的?记者就一些盘桓已久的疑问,专访联合调查组有关成员。
1.谁在调查?记者了解到,1月1日凌晨,上海即成立了市政府联合调查组。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任组长,副市长周波任副组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监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纪委、市应急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前后共有100多名人参与调查取证工作。
联合调查组邀请了国家和上海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为事件调查进行分析论证。
调查专家包括闪淳昌,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专家,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安全学院名誉院长、首席顾问,2001年“沪东造船厂龙门吊倒塌致死亡36人事故”调查组成员,多次担任国务院重特大事故调查组组长。
钟开斌,男,1978年生,中国党员,国家行政学院应急培训中心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公共政策等。
沈国明,男,1952年出生,中国党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评审委员会法学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曾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以及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
科研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
吕红兵,男,1966年生,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
现任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王昊东,男,1965年生,中共党员,现任沪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市律师协会行政法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市律师协会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市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理事。
静安区“11·15”特大火灾事故处置专项法律顾问。
滕五晓,男,1963年生,农工民主党党员,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政府危机管理、城市防灾规划与应急预案、城市规划与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研究。
董幼鸿,男,1971年生,中共党员、上海行政学院教授,上海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
主要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和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等。
2.怎么调查?据悉,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开展事件调查工作。
事件发生后,联合调查组迅速组织力量对事件现场进行勘察,先后对受伤人员、值勤民警、市民游客、地铁工作人员等进行调查走访,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并对事件现场有关情况进行核查。
联合调查组还调取查看外滩区域36个监控探头、累计时长约70个小时的视频录像。
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查阅市级和区级有关部门“三定方案”、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等资料195份。
对市级10个部门(单位)和黄浦区政府以及区有关部门领导共51人进行了谈话询问,详细调查相关管理情况。
经调查,联合调查组还原了事件全过程,查明了有关应对情况,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就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包含:事发地基本情况,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和准备情况,事件发生当晚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变化及应对情况,事件发生和应急处置及救援情况,原因分析,事件性质,责任分析,对事件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建议,整改建议等方面内容。
3.事隔21天才公布调查结果并问责,是否太迟?一些公众有疑问,从事件发生到调查报告出炉,历时21天左右,“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应急管理专家闪淳昌说:“按照国务院302号令,即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突发事故的调查,要求是在事发60天内提出调查报告。
后来颁布的国务院493号令要求也是60天内,如果需要还可以延长。
这次调查时间总计20天,第21天公布,应该说是很快了。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副局长花克勤介绍,调查组中全脱产38人,先后加盟工作的总计超过100人。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事件经过、对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认定等,都必须秉持客观、真实、高度负责的态度。
”联合调查组成员告诉记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开展事件调查工作。
事件发生后,联合调查组迅速组织力量对事件现场进行勘查,先后对受伤人员、值勤民警、市民游客、地铁工作人员等调查走访,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并对事件现场有关情况进行核查。
20天里,先后有51位政府工作人员心情接受调查组谈话询问。
调查组还先后对受伤人员、值勤民警、市民游客、地铁工作人员等96人调查走访,试图还原事件发生经过,调取查看了外滩区域36个监控探头、累计时长约70小时的视频录像。
4.问责以上海黄浦区领导为主,更高级别的领导没有出现在问责名单上,问责是否到位?问责依据何在?在问责名单上,有11位领导干部,包括黄浦区委书记周伟、区长彭崧的撤职,也包括上海市公安局指挥部的陈昌俊等的行政记大过。
为什么没有更高层级的领导被追责?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刘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63条回应:这一条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刘平解释说,依据这个法规,突发事件要处分的,就是“直接负责”的责任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上海市实施办法》、《上海市外滩风景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综合调查结果,调查组据此认定: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上海市实施办法》中第十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相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按照本办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将本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结果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这些都是问责的依据。
调查组成员指出,虽说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不完备之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应急、值守等是有明确条款规定的,但从此次事件来看这些法规没有真正落地,没有很好地启动和运用预警机制。
这也值得深刻反思,应该严肃问责。
目前在问责名单上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在调查组约谈之前,就主动递交检查,表达极度内疚与失职的痛苦。
上海市有领导沉痛地说过:想一想那36条无辜的年轻生命,我们还有什么可推诿的,还有什么可委屈的呢!5.外滩踩踏为何定性为“事件”而不是“事故”?在问责方面,两者有什么重大区别?调查报告指出,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