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课堂常见的特征钱春姣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的六种表现

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的六种表现

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的六种表现
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的六种表现
1.沙滩盖房——学生前期知识不会,新教知识不懂,衔接知识不知。

2.娘巧女拙——课堂教师讲课精彩,学生反映沉闷,教师只备了讲义,不备生情。

3.盲人摸象——教师盲目照搬照抄名师课堂教学、教法,或从网上直接下载的“翻版课”。

4.电闪雷鸣——教师不精心设计作业,东摘西抄网上找,不问学生层次统一大部头、大批量、高难度。

5.冷若冰霜——教师解读教材能力差,只能夹着教材进教室,冷冰冰干巴巴上课,态度冷淡,毫无热情。

6.教学三化——课堂教学目标虚化、内容泛化、过程形式化。

汇报课精彩纷呈,“家常课”缺水缺电。

低效课堂的症状与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分析

低效课堂的症状与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分析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210000)赵和春[摘要]当前,很多课堂都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

低效课堂普遍存在着四种形态:忽视兴趣,味同嚼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互动单一,气氛沉闷;知识本位,目中无人。

而高效课堂都有其共同的特点:重目标引导;重学生自学;重当堂训练;重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应从低效走向高效。

[关键词]低效课堂症状高效课堂特征[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4-003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只有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

当前,很多语文课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听讲,连起码的学习兴趣都没有,味同嚼蜡,课堂效率当然低下。

一、低效课堂的症状1.忽视兴趣,味同嚼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

柯领在《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一文中说道:“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过程中是否造成儿童一种愉悦的兴奋,是否引起兴趣和爱好,以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言下之意,教学之中,若未能造成儿童一种愉悦的兴奋,或者未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未能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都算不得成功的教学。

说得尖锐并且直白一点,未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纵使班级平均分遥遥领先,都算不得优秀的教学。

唯有兴趣,才能唤醒主体意识、激发主动性,才能引领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的殿堂。

如果问:前苏联高尔基这位大作家是谁教出来的?我们无从知晓。

如果硬要说是谁培养了他,那么只能说是“兴趣”。

高尔基只上了三年学——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只是一个半文盲。

但是他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到哪里打工,都想尽一切办法找书来读。

书读多了,知识自然多了,视野自然开阔了,思想自然有了,自然就有了创作的冲动。

因此,是兴趣引领着他从半文盲成长为大作家。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父母再三阻拦,甚至责打,也未能削减其对昆虫的痴迷,法布尔最终在昆虫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低效现象及解决方法

低效现象及解决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及解决方法海口九小洪涛一、低效现象(一)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滥用课件、表演做秀、满堂发问、滥用赏识、满堂游动、放任自流、死守预案……(二)对话教学的误区:1、误区之一:目标虚化,对话内容游离于主旨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然而对话教学的潜规则似乎成了“是否创设了对话情景”,“教学目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对话过程本身”等。

有些老师虽然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部分,单从形式上看,不能说不热闹,但从整堂课来看,就有头重脚轻之嫌。

又由于对话内容只放不收,游离于主旨,对话成有热闹无实效的故事会。

2、误区之二:教材文本的重要性受到冷落教材被当做课程资源的一种,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开始被重提。

虽然教材是例子,但并不能因此削弱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但是一些教师将此理解为对话教学中可以忽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甚至偏离、曲解教材本意。

以下案例可以给我们启示。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生1、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2: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3: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的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4:缸片飞出来,还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死。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其实,该文主要赞扬司马光在关键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

而大智大勇的司马光却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学生批了个体无完肤,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的原意。

在许多课堂上,兴致盎然的对话取代了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体验,影响到对文本建构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到人文精神的吸收和积淀。

3、误区之三:生生对话话动匮乏据观察,课堂对话中,师生对话占据着大量时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却显得很少,这除了客观上秧田式的座位排列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以限制以外,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话语霸权,对话缺乏平等。

低效教学的十种表现

低效教学的十种表现

低效教学的十种表现轻负高质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眼下一些“无效和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笔者认为,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教师应当科学理解有效教学的真谛与内涵,在教学实践中避免出现十种异型课堂。

一是浮光掠影型课堂。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明晰,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

但有的课堂教学如“雨过地皮湿”,没有明确的教学重点,也缺少明晰的教学难点,其主要表现有:课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平均用力,对教学重点讲解不深入,对知识难点讲授不透彻,学生感受不明显、印象不深刻,课堂教学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钻研不深入,对知识点缺乏全面、系统理解和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在于对学生的研究不深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缺乏有效把握。

所以,唯有系统分析教材的知识点,唯有充分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特点,才能综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集中精力把重点和难点讲清楚、讲透彻。

二是跑冒滴漏型课堂。

完美的课堂首先在于它的完整性,在于它既有巧妙的预设安排,又有自然的生成过程。

但实际教学中,有些课堂并非如此:有的虽有精巧的教学设计,但讲课时却背离初衷,甚至背离了应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时有跑题、偏题、离题的现象;有的对学生学习包办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思维当成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思想当成学生的思想;有的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知识点过于零散、不系统,知识讲授不连贯、跳跃性大,既不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也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智力发展规律,学生学习缺少必要的台阶,也缺乏应有的基础;有的教学缺乏条理性、顺畅性,有时少了环节、忘了细节,有时漏了知识点、丢了教学点,要么挂一漏万,要么顾此失彼,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时有杂乱无章、支离破碎之感。

课堂教学高效与低效的特征分析

课堂教学高效与低效的特征分析

课堂教学高效与低效的特征分析“高效”主要是针对“无效”而言,研究“课堂高效”,首先要考虑如何减少“无效”行为。

一、无效、低效课堂的表现冷静观察,目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确实还存在很多低效、乃至无效的现状,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成为制约中小学教育教学效益提高的瓶颈。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备课教案不适用。

1.照抄旧教案或教参书,甚至直接将买来的教案带进教室使用;2.备课缺乏整体教学的意识,没有进行深钻教材、把握标准、分析学情;3.备课教案设计只关注教师自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法指导。

(二)目标制订不合理。

1.沿袭旧教案或教参书,没有吃透教材、没有分析学情,出现教学目标不合理,很不切合实际;2.师生课堂达成目标意识差,有时整节课下来,教师不知道自己讲了什么,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3.三维目标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有的教师连什么是三维目标都不是很清楚,更别说整合了。

(三)教学方法不创新。

1.很多教师备课教案中有教学方法设计,但是不是自己设计的,在实际教学中不执行教案设计,谈不上有好的教法和学法;2.有的课堂教师还是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3.有的课堂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重实效,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探究而探究;4.有的课堂教师“满堂问”,教师一问到底,学生只有“答对”了,教师才放手;5.有的课堂,教师的设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要么过于简单,学生不愿回答,要么过于复杂,学生无所适从,要么无思维价值,不能引起学生思考,这些毫无意义的问答,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阅读、思考、训练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6.教师习惯于“专制式”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

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教师越俎代庖,学生惟命是从。

将课堂主体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水平被置之度外,结果是学生不会学,不懂学,乃至学不好,学习效益差。

透视语文课堂的“低效现象”

透视语文课堂的“低效现象”
2


重 点突 出
思 路 清晰


对重 点

教育 工 作 的 真正
生 的动机
的能 手

做到有的放矢
研 究表 明

减 少 盲 目性
只 有教 学 目标 符 合学 生 的 内部 需 要时


才能 够 激 发 学

引起学 生 的 兴 趣
只 有这 样

教 学 目标 缺 乏 激 励 功 能



学 和 教 的积 极
个 大 的 目标 细 分 为具 体 可 行 的 个 个 小 目标 然 后 分别 完成 可 以 采 用格 朗 伦 方 法 ( 内 部 心 理 描 述 和外 显 行 为 相 结 合 ) 例 如 : 苏 教版 语 文 第八 册
可 以 根 据 实 际 需要 把




《 的 油 布 伞》 其 中 的 我


只 有在 自 己 整 个 教 育生 涯 中 不 断

写 不 好 片断


正 在 成长 的人 的 心 灵

在 教学 中把 握 住 了 学 段 重 点
单 元 重 点 及 每 课 教学 重

地 研 究学 生 的心 理

加 深 自己 的 心 理 学 知 识

才能 够 成 为
点 就 能 做 到 教学 目标 明 确 处 不 惜 时 间精 力进 行 训 练 教学 效 率就 会大 大提 高

单 元 目标
浯 年 级 目标 及 至 《 文 课 程标 ≯ ? 答 案 便 显 得 十 酚
件 小 事 举例 说 明 妈 妈 是 如 何 关 爱 自己 的

课堂教学低效表现及应对办法

课堂教学低效表现及应对办法

课堂教学低效表现及应对办法一、课堂教学低效率的六种表现很多人都知道,搞经济有两条路子:一种叫外延式,主要用增加投入来提高产量;一种叫内涵式,主要用提高现有人、财、物的利用率来提高投入产出率,力求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

搞教学大致也有类似的两条路:一条是遵循经济学上的最大、最小原则,力求用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这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努力提高教学上的投入产出率;另一条则与之相反,课内稀松、课外紧张,课上东拉西扯,不慌不忙,结果该讲的知识不落实,应训练的技能未培养,只好课内损失课外补,于是乎,增加课时、增加作业、增加内容、大量补课、频繁考试,这种“占领学生时间、空间、延长课堂“多投入”补救办法,虽然也可能取得一些短期效益,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因此,这后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然而,目前我们许多学校的许多教师却正在走着这条路。

不少学校的教师,课堂教学缺少效益观念和“经济”意识,教学浪费现象严重,课堂教学达成率不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信息量小就是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不够。

有的教师将一节课的内容拆成两节课进行,或者上课时只把课本上的话复述一遍后,就让学生看书做作业;有的课1堂教学节奏过慢、结构松散、内容重复,这样不但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课堂知识容量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

2.信息质量差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传送的信息其“质”达不到规定性,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密度不够。

这种课,像一碗白开水,学生喝了感到没有味道。

课堂上的提问,拓不开学生的思路,且多半是判断性、叙述性问题:“对不对?”“是不是?”“是什么?”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对是非作出判断,或是再现教学内容。

3.思维密度不够一堂课应该有质有量,有的教师上课仅满足了讲得清楚,但是像一碗白开水,学生感到没有味道,所提的问题学生不用多加思考,便能回答出来,只需就事论事,不要举一反三;一堂课松松垮垮,没有足够的思维密度,长此以往,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动脑分析问题,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低效课堂的常见特征

低效课堂的常见特征

低效课堂的常见特征目前,我们时常关注高效课堂,而在平时的实际课堂上,低效课堂出现的频率颇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低效课堂有哪些基本特征:第一、目标多、重点少。

课堂教学的目标制订得较多,整节课没有任何重点而言,可谓“罗列知识、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到为止“,缺乏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第二、预设多、生成少。

部分教师特别迷信教案的作用,花了大量时间制订教案——预设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上缺少课堂机智与随机应变能力,课堂成为不折不扣执行“教案剧“的场所。

第三、知识多、情感少。

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把课堂教学等同于知识传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

因此,这些教师常常上“目中无人“的课,只专注于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师生情感、学科情感培养“这一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第四、教程多、方法少。

有些课堂教学程序复杂,一个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花了大量时间,用了许多繁琐的“办法“去折腾;这种教师教学方法一般都比较单一,缺乏改革与创新,缺乏课堂魅力。

第五、讲得多、练得少。

不少教师非常自信,把课堂理解为教师的“讲堂“。

这种教师讲功好、导功差,课堂教学基本靠一张嘴,靠个人的力量一讲到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言堂“、“满堂灌“,是效果较差的一种课。

第六、口头多、笔头少。

这类教师上课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随意地“集体“答,而实际上是少数学生的回答;教师满足于“课堂回声“。

这种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是“口强手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第七、集体多、个体少:这种课堂教师貌视面向集体教学,实际上多是进行面对部分学生的教学。

在这种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往往会得到部分学生的集体回答,可那些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缺乏自觉参与意识的学生则无法得到课堂发展。

第八、替代多、互动少:产生低效课堂的根本原因是课堂替代。

课堂替代包括以教师教替代学生学、少数学生替代多数学生、口头回答替代笔头训练等。

这样的课堂无法实现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低效课堂教学的十五种现

教师低效课堂教学的十五种现

教师课堂教学低效的十四个特征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层差性不强。

目标表述模糊,知识技能目标较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于笼统。

二.课堂导入方法单调,新颖性不足。

导入环节缺乏准备,洋洋洒洒,离题万里,喧兵夺主,弄巧成拙。

三.课堂讲述不重详略,不讲策略性。

教师只管讲,不管听,引不起学生注意。

抓不住讲授时机,当讲不讲、不该讲一个劲乱讲。

知识讲授出现错误。

时间分配平均用力,层次不清,重难点不准,快慢节奏不恰当。

四.课堂提问不重实效,目的性不清。

提问的目的性不强,为提问而提问,所提问题价值不大或没有价值。

问题太大,学生无从回答。

习惯式提问多,“是吗”“对吗”等虚假提问充斥课堂。

经常按照座位依次提问或只提问少数学生,学生回答不积极。

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用提问来惩罚学生。

五.合作探究不看时机,盲目性很强。

不该合作而合作,只为活跃气氛而展开。

合作探究前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问题不典型,课堂太活太乱。

合作探究内容难易不合适,活动时间不充足,展示交流不充分,教师不点评,草草收场。

六.课堂训练没有计划,针对性不强。

教师讲授时间过长,严重挤占学生的训练时间。

不精心选题,问题缺乏梯度,没有层次,训练后不及时反馈总结归纳,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七.课堂小结显得草率,应付性明显。

一节课结束无小结或小结仓促,草草结束。

小结方法不恰当,不能达到总结、强化、深化、提升的目的。

八.作业布置不精心,缺乏实效性。

作业内容太少太简单或太多太难,缺乏层次性、实效性或针对性。

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探究性,实践性。

作业要求模糊不清,例如“今天下去预习第×课,复习第×单元”等。

九、教法单一陈旧枯燥,缺乏创新性。

选择教法不能做到因材、因人而异,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十、重教轻学思想严重,缺乏指导性。

教师只关注知识的讲述与传授,不注意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教师对学法不重视,不能抓住有效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课堂中教学无效、低效的表现

课堂中教学无效、低效的表现

我教书几十年了,在这里我来谈谈在我的课堂中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表现。

课堂中教学无效、低效有以下几种表现:一、目标含糊不清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达成的基本构想。

当教师踏进课堂教学之前,该构想就应该已经成型,并且很清楚。

作为教师,制定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的前提条件,如果莲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都没有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很可能会变得杂乱无章。

二、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教学辅助手段,我们应该坚持实用的原则。

如果运用的合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的情绪,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

若果运用过了头,这样不但起不到我们想要的作用,反而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我们要加入学生,把精力花在设计教学上。

三、因材施教我们常常说我们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这一点我们是做不到的,因为时间不允许。

当我们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时,能够举手回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当我们带着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又有多少学生参与呢?短短的45分钟里,面对几十个孩子,我们要让优等生有所发展,让中差等生有所进步。

所以我们要寻思着因材施教。

四、教学节奏有张有弛在课堂中,我们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张弛有度,当然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也是一样的。

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特别是对我们这类学校的孩子来说。

要难易交替,劳逸结合。

课堂中教学有效、高效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激励性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课堂活动进行适当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是他们从老师反馈的信息中获取信息,并且在课下反思自己和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热情。

二、教学活动趣味化我们这样的学校,学生相对都比较活泼。

我们应该把教学活动设计的趣味化一点,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使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去,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而不是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多样化。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钱春红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钱春红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钱春红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知少到知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谈到课堂教学是有效性时言简意赅地指出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大,求知欲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注意力不易集中,这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利因素。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何围绕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把握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使他们愿学会学,从而获得最大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做什么只要有了兴趣,事情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作为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

低年级语文教学就像带领孩子去做一件他们既感兴趣又比较陌生的事情,如何利用有趣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引领孩子积极地去做,把事情做好,而且持之以恒地做好是至关重要的。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努力挖掘其中包含的情趣。

同时也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特长,用幽默、风趣、传神的语言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从课文导入到引导孩子感知文本,都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

《大海睡了》是一首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儿童诗,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夜晚下大海的美丽景象。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白天,风儿在欢快地唱着歌,浪花快乐地跳着舞,海鸥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着,白天的大海是特别热闹的。

你们想知道睡熟了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儿歌《大海睡了》;随即,课件出示月光下宁静的大海画面,在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下,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进了课文美好的情境中,孩子们也情不自禁的跟着读起来。

列举课堂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表现

列举课堂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表现

列举课堂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表现一、语文课堂无效、低效的表现1、课堂教学时间没能合理分配。

课堂教学中浪费时间的现象,如教师导言过长,颇有“喧宾夺主”之势;板书过多,侵占了课堂宝贵的时间;重复罗嗦,把课堂时间用来唱“催眠曲”;苦口婆心,一讲到底,自以为是抓紧了时间,其实是把学生当做时间的奴隶。

课堂上,随意提问,重复讲解,不能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效率。

2、教师说话颠三倒四,口头禅不断,问的问题没有问到点子上,本来可用三句话为学生讲清楚的,结果用了十句话把学生给讲糊涂了。

这既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时间,又没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3、目标把握的不准,例题的针对性不强。

4、问题情境创设缺少智力挑战,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意识;不能从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角度引导学生“理解”阅读对象内容,而是人为地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要求。

甚至以问代讲,一问到底,学生脱口而出,或者问题空洞无边,让学生不知朝哪个方向思考,一脸茫然。

5、探究过程引导偏向形式肤浅。

课就凭一只粉笔一张嘴,没有设计,言必称探究,不管有没有必要,可行不可行,或随意地给学生早已熟知的知识贴上探究的标签。

使学生参与探究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无谓地浪费时间,而导致后面的知识来不及学习。

更有甚者,往往更加重视结果、结论,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

6、师生教学互动失却智慧启迪。

语文教学有两个目标:既要让学生应付考试,又要引领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

如果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上各种形式的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只是教师的“放权”而不是“增能”行为,那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能受到其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

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

7、教学检测反馈忽视当堂效应。

一堂成功的课,它的练习设计也一定是精心准备的。

剖析一堂课低效的表现

剖析一堂课低效的表现

剖析一堂课低效的表现
课堂教学中有的课堂比较高效,有的课比较低效,下面讲讲一节课低效的表现:
第一:课堂纪律出现了问题。

在课堂上不是同学们在努力学习,而是在做和学习无关的违纪事情。

例如,上课乱哄哄的,有的讲话,有的做小动作,有的在玩耍。

这样课堂没有学习的气氛,肯定是低效的。

第二:老师准备缺乏,教学无条理.老师对一节课要讲哪些内容,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心中无数.上课时东讲一句,西讲一句,完全没条理,时间到了就下课了,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

第三:学生不愿去学.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课堂上不愿配合老师的讲课,要么在课堂上不动脑,要么去看其它的书。

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根本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因为理科的知识是环环相扣的,一旦前面的知识学不好,后面的知识也不知所措了。

第四:师生互动的少。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要因素,只有双方互动了才能高效教学,而课堂低效表现之一是老师满堂灌,讲的是非常辛苦,但学生被动承受,这样也是没用的,老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将学生调动起来.。

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课堂有哪些表现.doc

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课堂有哪些表现.doc

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课堂有哪些表现我认为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课堂有如下表现:一、低效、无效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形式轻实效的课堂。

①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热闹过后,仍是茫然。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很快成为了许多老师追求的时尚,却往往只是走完了流程,在热闹的课堂背后,却难有多少实效。

如最常见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可是,有的老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安排,致使许多合作学习呈无序、无效状态。

有的合作设计的问题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就在大家意犹未尽时,老师的计划时间到了,于是草草收场,这时,许多人还未发言,学生思维的灵光随之熄灭等等。

这些没有效果的教学方式,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实际上还是少数尖子学生独霸课堂,多数学生或闲聊、或陪坐、或是看客。

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②多媒体课件使用不当,喧宾夺主。

多媒体演示生动、直观,如正确使用,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的确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但如果把一堂课的重心放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上,或课件过于花俏,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从而降低课堂效率。

纵观我们的公开展、比赛课,老师们所作课件一个比一个复杂、精美,漂亮的图片、精彩的动画……无一不吸引在座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殊不知,这种“放电影”式的教学,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思维的注意力,挤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从而适得其反。

③学习媒介虚有其表,“穿新鞋,走老路”。

自从“学案导学”模式大力推行以来,很多老师为了与教学时尚接轨,也开始采用“导学案”这一引导学生合作自学的媒介,可又有多少导学案真正起到了导学的效果呢?有的老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不能深悟其道,有如写教学流程,完全没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学生压根看不明白,更甭提指导其自学了。

课堂中的低效现象(辜春媚)

课堂中的低效现象(辜春媚)

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低效现象海口九小辜春媚我所任教的是五年级语文,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语文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但经过对课堂的关注后,我发现学生参与的面不广,在活动中多是一部分“优等生”在扮演着课堂的主角,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能参加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无法从活动中得到训练机会。

为了扭转这种低效现象,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一、打破“大锅饭”局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我在教学中增加自主学习活动的比重,在课堂的学生活动中使用教师向全班讲解、抽生回答、全班齐读、齐答,等等,这些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这样我们会较少地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学习,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时要减少全班统一学习在一节课中的比重,尽量增加个别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在一节课中的比重。

二、改变“麦霸”现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

任何学习活动最终都要把成果展示出来,但我们常常会在课堂上只进行读的练习或是讲的练习,其实学习互动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写。

对于一些低段的字词训练,语文课堂中可以安排字词的书写训练,把重点字、难点字逐笔画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跟着写写;对于高段的学生还可以在一些经典的课文学习后设计写读后感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通过自己的笔端写下来,丰富自己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感悟。

演。

排课本剧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活动,而这种活动也会让学生有很多的收获,哪怕是班上最内向的孩子也会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快乐和自信。

以练习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呈现应该是最朴实的一种,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方面也很有效,比如检查课前预习效果可以用一些字词训练为载体;组织课堂学习活动可以出一些填空练习;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可以设计一些句式训练、综合练习编、画。

这两种学习活动的呈现方式很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给课文编一些新的结尾,续编一些故事,换个角度编故事。

小学课堂低效的八种表现

小学课堂低效的八种表现

很多时候,我们的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舍不得和不情愿拿出时间来思考,以至于许多实践少有突破。

做得多,想得少。

简单重复得多,认真研究得少。

很少腾出时间来思考,盲干有余,巧干不足。

只有耕耘,不问收获,忽略了有效性。

天道酬勤,亦酬术。

争取变蛮干为巧干,变低效为高效,变被动为主动,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找出路。

当前小学低效课堂的八种表现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

市场经济、社会开放和独生子女。

如今教师难当,学生难教,教师工作辛苦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减轻负担,摆脱困境?主要要增强研究意识。

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十种表现.doc

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十种表现.doc

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十种表现:一、目标含糊不准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达成的基本构想。

当我们踏入课堂,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这个构想就应该已经成型,而且很清楚。

制定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没有简明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会杂乱无章。

有时候,我们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提高课堂的效率,就必须让课堂信息量大,所以目标就自然过多,其实,过多的任务往往不能落实,过多的信息难以接受。

我主张目标简明一点,多花心思,让学生学到手,学扎实。

二、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合理运用,就可以烘托气氛,调动情绪,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如果用得过多,或过火,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这些无聊的手段上来。

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把功夫花在刀刃上。

所以,对于辅助手段,我们还是坚持实用的原则为好。

三、教学策略费时费劲教学策略是手段。

最好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对知识易于掌握,是有效服务于三维目标的。

应该是有效的,而且应当越高效越好。

但如果我们的教学策略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就会低效或无效。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的教学策略低效或者无效,源于我们对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

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费时费劲,效果不好。

四、课堂指导顾此失彼。

直接影响教学效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的全面性与参与的建构性。

我们常常说,要面向全体学生,可我们是否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一个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举手回答者少数,当老师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的时候,参与的学生就更少了,甚至出现个别学生或者某一个能说会道的学生独霸课堂,演独角戏的现象。

此时,其它孩子在干什么?当听众,当观众,或者已经被老师忽略。

其思维已经游离于课堂之外,有时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参与课堂活动就非常少,而成为课堂的局外人。

正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忽视这些孩子,使得课堂成了优生的演练场所,课后成了差生的补课时间。

初中语文教学的低效课堂探微

初中语文教学的低效课堂探微

初中语文教学的低效课堂探微作者:吕海军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50-01随着课改的深入,高效课堂成为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很多原因阻碍着我们迈向高效课堂的步伐。

备课不充分、课堂缺乏激趣、课堂节奏慢、教学环节蜻蜓点水等诸多原因导致了语文低效课堂的产生。

反思自己教学的点滴,结合自己听课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有很多。

1.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1.1备课不充分导致的低效课堂。

我想每个教师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如果今天你没有精心地准备就去上课,那么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我自己没有备课而直接上课,那么上课的我就会非常的不自信,手忙脚乱,语无伦次,目标不清,重点不明。

能够上下来尚且困难,更别说与"高效"挂钩。

记得我在东北师大附中学习时,带我的老师唐雪晶是东北师大附中的语文组组长,她的年龄在40岁左右,教龄至少也有15年以上,但她依然每天晚上拿着手提电脑回家备课,每上一节课,她都要把自己的简单教学思路打在电脑上,课课不落,天天如此。

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至少备课这一环节在我后来的教学中举足轻重。

我也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不备好课坚决不上课,即使熬夜再晚也要把明天的课备出来,做到上课不慌、胸有成竹,这样,才能保证上课的高效。

备好一节课也许很容易,但是天天备好课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所以,备好课是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基础和前提。

1.2缺乏课堂激趣导致的低效课堂。

语文教师都知道,文言文是学生最不愿意学的,也是教师最不愿意教的,更是因此产生很多低效课的原因。

尤其是在春日暖阳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无精打采,再来上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上学生不睡觉才怪。

这是低效课的表现。

这就需要我们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从哪入手?从作者杜甫入手,从杜甫悲苦的一生入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效课堂常见的特征
黄石马家嘴小学钱春姣
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阵地,是育人的主渠道。

数学课堂教学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理应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其自身的现实根据与内在价值。

下面反观低效课堂常见的特征,进行分析,予以摒弃。

一、不是“学堂”,而是“讲堂”
课堂上,有些教师受传统思想制约,没有关注学生或者关注不够,教师讲得多,学生理解得少,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现象仍旧存在。

像音乐家举办音乐会一样,一人独唱到底,观众只需要随意欣赏。

教师讲的唾星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还有些数学教师在课前能立足于知识的细节设计出非常细致的教案,讲课中也能处处为学生铺垫,把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阐述清楚,自认为教学中已把相关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要点讲得很深很透了,学生应当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可课后对学生的访谈及对学生作业的剖析却表明,大多数学生觉得该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其中,有些学生反映自己的思维缺少了挑战性,觉得课堂学习无趣,另有一些学生则反映尽管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能够跟着老师一直转下去,但课后做题时却常常找不到思路,遇到不是老师讲的题型常常是错误百出。

形成这种低效课堂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虽然在“怎么教”上下了功夫,却忽视了学生“怎么学”这一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没有能够深入学生内在的数学思维活动,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培养,并因此而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被动,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单向信息的传递,却没有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和方法的信息的反馈。

二、不抓“重点”,不破“难点”
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讲授内容“横到边、竖到底”,重点内容没有讲透,教师疲于讲解、学生疲于被动接受,测试很不理想。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认真钻研,特别是年轻、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更要化双倍于他人的努力,在备课之前认真研读教材、教辅资料、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各种相关的图片资料、历史文献以及前人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同时教师必须认真
分析相关习题,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把握所授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式、给学生合适的学法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及早把握好教材、把握好讲解的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重点突出、主次清楚!
三、淡化“双基”,重视“拓展”
数学“双基”指的是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就必须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相对连贯稳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教学中,“双基”训练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整合“双基”训练与新课程实施理念。

“双基”训练是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

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动态生成,不断地优化“双基”训练的实施策略,不断地提高“双基”训练的质量,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而有的教师走捷径,淡化学生的“双基”训练,重视所谓的“奥数”、“拓展”,这不是“空中楼阁”吗?
四、忽视“功能”,注重“形式”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被老师们接受并实践着。

从开始的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的单边交流,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所提供的合作交流平台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性的竞争意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组合作的高效也就意味着课堂的高效。

可是,有些课堂,把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一些小组讨论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只处于观众的地位,更有甚者,有一些数学教师仅着眼于用学生的嘴来说出教师心中的问题,而无意于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他们情急之下甚至会帮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

在一些小组讨论中,我们通常很难看到许多讨论热烈的小组,即使有,这些小组也仅是部分学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中等生和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更由于对小组讨论引导的能力缺乏,许多教师往往在小组讨论尚未结束甚至还未充分展开就进行人为干预或者中止。

鉴于这种情况,在小组讨论时,组长尽量让学困生先发言,其他组员逐渐补充。

五、无效“练习”,僵化“思维”
纵观我们的学生,为了升学,搞题海战略,而正是这些无效的练习,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练习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首先是基础性练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基本技能,它是基本、单一的、带模仿性的;接着是变式练习,使学生巩固技能,把掌握的新知识和技能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最后是思维性训练,使学生发展技能、启迪思维、开拓智力,练习的难度稍大、较灵活,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的练习组合既能体现习题的层次与坡度,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其潜能;又能满足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使思考循序渐进,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让“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能就题论题,孤立地解题,而应该对问题进行适当的变式,将一个静态的封闭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层次、侧面出发,变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问题。

在进行问题的变式时应注意:一要突出一个“变”字,变式题与原题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异,要使学生对每道变式题既感熟悉,又觉新鲜,要努力使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真正体现变中求“新”、变中求“异”;二要注意一个“度”字,变式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和挑战的欲望,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问题要贴近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和努力能够解决,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究后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三要体现一个“宽”字,好的问题变式一定要内涵丰富,境界开阔,同时也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变式题应注意知识及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正面与反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贯穿,使学生在变式中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活跃、方法更巧妙。

六、被动“学习”,抱怨“家长”
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

课后又不能及时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些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教师讲评了,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中有些却
表现得严重不足。

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

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教师常常抱怨家长,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费了力却不见成效,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

反思这些,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孩子,我们教师要耐心地教育并说服家长配合教育,让他们由不良习惯转到正确行为,既需要提高认识,又需要行为矫正,特别是需要孩子的意志努力和家长的严格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