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合集下载

李文波中国古代史第二课时复习(秦始皇、汉武帝、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

李文波中国古代史第二课时复习(秦始皇、汉武帝、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断诸北语”,从而分析A、B、D三项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丝绸之路从长安出 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转运到欧洲。因丝 绸是这条通道上的主要商品而得名;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
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
9.(2011·东营学业考)“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
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 结论的是( )
主父偃 (1)政治:接受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确
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儒学 太学 (3)文化:推行_____教育,在长安举办_____。 (4)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五铢钱 _______。
摧残了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
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典例训练3】(2012·连云港中考)帝曰:“今欲断诸北语„„ 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 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A.秦始皇统一文字 C.孝文帝厉行汉化 )
B.汉武帝独尊儒术 D.武则天重用酷吏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丝绸之路
【关键信息】西汉,长安到欧洲,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二、比较秦皇汉武的治国策略
类别 秦始皇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 政治 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 采用“推恩令”削弱诸侯的 权利 汉武帝
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法家思想) 御匈奴,修长城

初中历史人教版大纲

初中历史人教版大纲

初中历史人教版大纲初中历史人教版大纲主要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四个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远古居民、农耕生活、华夏之祖等内容。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包括夏商西周的兴亡、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纷争等内容。

3.统一国家的建立:包括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大一统的汉朝等内容。

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包括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内容。

二、中国近代史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容。

2.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内容。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包括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内容。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包括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内容。

三、世界古代史1.人类文明的开端:包括人类的形成、大河流域的文明等内容。

2.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包括日本大化改新、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等内容。

3.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包括马可·波罗东游和阿拉伯数字西传等内容。

四、世界近代史1.步入近代:包括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等内容。

2.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包括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内容。

3.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包括俄国十月革命和美国南北战争等内容。

4.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内容。

以上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11.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不同的时期特点。

下列最能表达隋唐时期时期特点的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进展【答案】C1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固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进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治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答案】A1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展的进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明白得,正确的是()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B.外国入侵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C.终止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答案】D14.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困难卓绝的抗争与探究。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康有为等领导“公车内书”②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③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④魏源编写《海国图志》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15.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能够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要紧是指()A.五四运动——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B.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C.红军长征——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D.三大战争——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力量【答案】A16.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时期()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C.要紧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D.社会主义差不多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答案】D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差不多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PPT优秀课件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PPT优秀课件

(2012云南3题)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式示意
图的是(↑北)( A)





吴吴
魏魏
蜀吴

A
B
C
D
【解题思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都 洛阳,其统治区域主要在中国北方。221年,刘备在成都 称王,其统治区域主要是今四川地区。孙权222年在建康 (南京)称王,其统治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依题 所示,魏应在最上面,蜀与吴分别为四川地区与江南地区, 按左西右东的地图标准可知蜀为左边,吴为右边。故选A。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实质: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作用:(1)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内迁的 北方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互相认同与融合。 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 了有利条件;(2)丰富了____文中化原。[2013年红河29(1) 题、2013年普洱28(2)题]
聚焦云南4年中考
(2013曲靖2题)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监督官员的 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
2. 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1)北人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 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2)南方自然条 件优越;(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主要表现:(1)农业:大开旱地、湖田,兴修水利,改 进育种施肥,推广铁制工具;(2)手工业:有冶铁、纺 织、造船和青瓷制造业等;(3)商业:出现一些商业性 的城市。
设 州刺史,加强中央的监察权。(2)经济:加强中央的经 济权,由中央铸造五铢钱,罢在黜全百国家通,行独。尊(儒3)术思想文 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初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初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初一知识点总结一、史前时期与早期人类史前时期:人类出现之前的地质年代。

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和生活状态,火的使用和原始工具的发展。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农耕和定居生活。

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和西周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灭亡: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汉朝的建立与巩固:西汉和东汉的建立者、都城,以及汉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都城和主要战役。

北方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政治概况: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唐朝的建立和盛世局面。

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与吐蕃、回鹘等民族的交往,以及丝绸之路的繁荣。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民族关系的发展:宋与辽、西夏、金的对峙和议和,以及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时期的专制统治:明朝和清朝的政治制度,如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

社会危机:明清时期的经济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初一历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

请注意,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结合具体教材进行学习。

【精】初中历史思维导图PPT全面版

【精】初中历史思维导图PPT全面版


晋朝
济 思

分 裂
两 晋
江南
想 文


北民南迁
经济 开发

化统
北族


融文 族
军 一 朝合 帝 大

改融
革合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治世局面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制度创新
科举制度




民族融合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入藏



对外交往
遣唐使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政权 并立
社会习俗的变化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思想家魏源、严复
治 经
近代教育的发端
济 的

文学艺术成就

第九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筹备
第一届政协会议 开国大典
标志
新中国 巩 的成立 固
一五计划 1954年宪法颁布
三大改造
成 社会主 失

义道路 的探索

创业 模范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思维导国图初共中再思次维合导图作 实行全民族抗战
农村: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
无 条 件 投 降
大券第河潮二文 经 单和胜明泳元:哲统古骋一代絮国埃蔓家及径的、叼建巴昂立比帧及伦线政、层权印猴分度角立、适与重中驱民庆国会族彤融谈叹合判埂阳蕊芋知促双趴十阀裤协巢定豹初中 思维导蒋图初介中石思假维导和图平真内战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历史《火线100天》知识网络

历史《火线100天》知识网络

历史《火线100天》知识网络*找不到再翻到21页的《备考精要详细目录》找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P 1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2)原始的农耕生活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大汶口人3)华夏之祖A.华夏族的由来B.人文初祖C.禅让制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夏、商、西周的兴亡A.夏朝a.世袭制B.商朝C.西周a.分封制2)青铜文明3)春秋战国的纷争A.历史分期B.春秋五霸C.战国七雄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4)大变革的时代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都江堰C.商鞅变法a.封建制度的确立5)中华文化A.文字、天文、历法、医学、屈原、钟鼓之乐、孔子、老子、百家争鸣分类解答●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春秋战争、战国战争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 5一、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的统一A.统一的条件B.秦朝的建立C.巩固统一措施a.政治b.经济c.思想文化d.军事2)秦末农民起义A.秦的暴政B.陈胜吴广起义C.秦的灭亡a.巨鹿之战D.西汉的建立3)汉武帝大一统4)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A.张骞通西域B.西域护都C.丝绸之路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三国鼎立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国鼎立a.魏国b.蜀国c.吴国2)江南地区的开发3)北方民族大融合A.西晋B.东晋C.五胡内迁D.孝文帝改革分类解答●秦、汉巩固统一的措施●丝绸之路的内涵及其影响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 10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隋的统一2)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A.贞观之治B.武则天的统治C.开元盛世3)科举制的创立4)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A.民族关系B.对外交流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民族政权并立A.辽宋关系a.辽的建立b.北宋的建立c.澶渊之盟B.宋夏关系a.西夏的建立b.宋夏和战C.南宋与金的关系a.金的建立b.南宋抗金i)南宋建立ii)岳飞抗金iii)宋金对峙2)经济重心南移A.南方经济发展a.农业b.手工业c.商业B.经济重心南移3)宋代社会生活A.衣B.食C.住D.行E.城市生活4)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A.蒙古国B.元的建立C.元的统治D.民族融合a.回族分类解读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出现的几个盛世局面●秦朝、隋朝主要共同点●隋唐时期最突出的历史特征●元朝的行省制度●我国古代史上的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第四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P 15一、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1)明的建立2)清的建立3)专制集权A.君主集权B.思想控制二、郑和下西洋三、明清反侵略斗争1)威继光抗倭2)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占)3)雅克萨之战A.《尼布楚条约》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东南2)西南3)西北4)北方五、盛世与危机1)盛世局面2)明清经济3)闭关锁国分类解读●我国不同时期的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新疆⏹西藏⏹台湾●对“民族英雄”的理解●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 19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1)青铜工艺A.青铜时代2)数学A.《九章算数》B.祖冲之3)医学A.华佗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李时珍《本草纲目》4)农学A.贾思劦《齐民要术》5)地理学A.郦道元《水经注》6)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宋应星《天工开物》7)工程与建筑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E.故宫8)四大发明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1)文字2)百家争鸣A.儒家《论语》B.墨家“兼爱”“非攻”C.道家《道德经》D.发家韩非子E.兵家《孙子兵法》3)宗教A.佛教B.道教4)文学5)史学A.《史记》B.《资治通鉴》6)艺术A.音乐B.雕塑C.书法D.绘画E.石窟分类解读●“青铜文明”的内涵●我国四大名著●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昌盛的原因、对后世的影响●宋代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P 24一、鸦片战争1)鸦片走私2)虎门销烟3)鸦片战争A.《南京条约》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三、收复新疆四、甲午中日战争1)《马关条约》五、瓜分中国的狂潮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辛丑条约》分类解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现代中国一些问题上的差别⏹对外开放⏹投资工厂⏹使馆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条约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第七单元近代化的起步P 29一、洋务运动二、维新变法动1)百日维新三、辛亥革命1)兴中会2)同盟会四、新文化运动分类解读●戊戌变法、戊戌政变●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四次探索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三步走第八单元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P 34一、五四运动二、中共的诞生三、北化战争1)黄埔军校2)北伐战争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四、星火燎原1)南昌起义2)秋收起义3)井冈山会师五、长征1)遵义会议2)胜利会师分类解读●“国共合作”并非两党合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比较●武装起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之间的关系●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的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的比较第九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 39一、局部侵华与局部抗战1)九一八事变2)局部抗战二、国共合作抗日1)九一八事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三、日本全面侵华1)卢沟桥事变2)南京大屠杀四、全民族抗战1)平型关大捷2)台儿庄战役3)百团大战4)中共七大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分类解读●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的原因●国共两次合作比较●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农村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近代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不同结果的原因●日本投降的三个不同时间第十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 44一、重庆谈判二、内战爆发三、转战陕北四、挺进大别山五、战略大决战六、渡江战役分类解读●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的不同●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的原因第十一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 49一、民族工业的发展1)洋务运动至清末2)一战期间3)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二、社会生活的变化三、科学技术1)詹天佑2)侯德榜四、思想文化1)思想家A.魏源B.严复2)教育A.洋务运动时的新式学堂B.戊戌变法时的京师大学堂C.废除科举制3)文艺分类解读●民族资本、官僚资本的区别●魏源、严复的生活时代、主要思想特色及影响●新旧学堂的不同中国现代史第十二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 54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开国大典二、西藏和平解放三、新中国政权的巩固1)抗美援朝2)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分类解读●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第十三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 58一、过渡时期1)一五计划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三大改造二、探索时期1)中共八大2)失误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3)成就与模范人物分类解读●三大改造的所有制形式●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区别●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失误、后果和教训●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后果第十四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 63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十一届三中全会3)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二、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2)对外开放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南巡讲话2)邓小平理论地位的确立分类解读●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长期战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巨变第十五单元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国防建设、外交成就P 68一、民族团结1)民族区域自治2)政治措施二、祖国统一1)一国两制2)港澳回归3)台湾问题A.对台政策B.两岸交往a.汪辜会谈三、国防建设四、外交成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外交成就A.万隆会议B.举办APEC会议分类解读●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特别行政区●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统一●“一国两制”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建国以来我国取得较大外交成就的原因第十六单元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P 73一、科技1)两弹一星2)袁隆平3)863计划4)计算机网络技术二、教育1)基础教育2)高等教育三、文学四、艺术五、体育六、社会生活1)衣食住行2)就业制度3)社会保障分类解读●两弹一星●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不同侧重点●粮票和布票等票证在历史上的作用世界古代史第十七单元史前、上古、中古的人类文明P 77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人类的起源2)三大人种3)氏族社会二、上古人类文明1)大河流域文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海洋文明A.古希腊a.爱琴文明b.雅典的民主政治c.最著名的城邦B.古罗马a.共和国b.帝国三、中古亚欧文明1)日本大化改新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A.穆罕默德B.阿拉伯半岛的统一3)中古亚欧文明A.查理·马特改革B.教会的统治4)拜占延帝国的灭亡分类解读●人、动物的本质区别●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比较●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教合一●欧洲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比较第十八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P 82一、古代文明的融合1)暴力冲突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2)和平交往A.阿拉伯人a.阿拉伯数字B.马可·罗二、古代文化1)文字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2)宗教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3)科学A.阿基米德B.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的学者”C.欧几里得《几何原本》4)文学A.《荷马史诗B.《俄狄浦斯王》C.《一千零一夜》5)建筑A.巴黎圣母院B.麦加清真寺分类解读●区域文明的暴力冲撞●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宗教世界近代史第十九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P 86 一、文艺复兴1)但丁2)达·芬奇3)莎士比亚二、新航路的开辟1)迪亚士2)哥伦布3)达·伽马4)麦哲伦船队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权利法案》2)君主立宪制四、美国独立战争1)《独立宣言》五、法国大革命1)法国大革命A.《人权宣言》2)拿破仑帝国A.《法典》分类解读●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的比较●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英、美、法三国法律文件的比较⏹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第二十单元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与国际工人运动P 92一、工业革命1)蒸汽机2)珍妮机3)汽船4)火车二、殖民扩张1)三角贸易2)英国对印度的掠夺三、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印度民族起义2)拉美独立运动四、国际工人运动1)宪章运动A.《人民宪章》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共产党宣言》3)巴黎公社分类解读●工业革命的概念●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工业革命的特点●殖民主义的罪恶●殖民地扩张、殖民掠夺的影响●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二十一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P 97一、美国南北战争1)林肯2)《宅地法》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三、日本明治维新分类解读●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的比较●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的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第二十二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思想文化P 102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西门子——发电机2)爱迪生——电灯泡(发明大王)3)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4)莱特兄弟——飞机5)贝尔——电话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两大军事集团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2)第一次世界大战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绞肉机三、科学与思想文化1)科学A.牛顿B.达尔文《物种起源》C.爱因斯坦2)启蒙运动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3)文艺A.文学B.美术C.贝多芬分类解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启蒙思想、文艺复兴倡导的思想在内容和影响上的不同●思想解放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世界现代史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P 107一、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2)十月革命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工业化4)农业集体化5)斯大林模式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A.《凡尔赛和约》2)华盛顿会议A.《九国公约》四、经济大危机1)经济大危机2)罗斯福新政《国家工业复兴法》五、俄、意、日的法西斯化1)轴心集团分类解读●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道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不同●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第二十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P 112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慕尼黑会议2)雅尔塔会议二、美国经济的发展三、西欧经济的发展1)欧共体2)欧盟四、日本的崛起分类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国际联盟、联合国●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及启示第二十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演变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P 117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3)苏联的解体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匈牙利改革2)东欧剧变三、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亚洲2)非洲3)拉丁美洲四、动荡的中东地区分类解读●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遭受的挫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匈牙利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的不同●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二战的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第二十六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科技文化P 122一、冷战中的对峙1)美苏冷战2)美苏争霸二、政治多极化1)世界形势2)科索沃战争三、经济全球化1)世界贸易组织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五、现代文化1)文学2)美术3)音乐4)电影分类解读●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动●美国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专题复习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P 128●封建性质的改革⏹上演彼岸啊⏹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匈牙利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专题复习二国际关系的演变与和谐世界的建立P 131●新航路的开辟●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冷战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谐世界、和谐中国●世界不和谐因素专题复习三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P 134●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最近几年出台的政策专题复习四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P 137●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及运动⏹魏源、严复的启蒙思想⏹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专题复习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 140●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的伟大贡献⏹斯大林模式●匈牙利改革、东欧剧变●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专题复习六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P 144●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及影响⏹爱迪生发明的电器⏹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走向全球化⏹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专题复习七重要历史人物P 149●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三位总统⏹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二十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列宁、斯大林●科学理论奠基人⏹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伏尔泰⏹孔子⏹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发明家⏹瓦特⏹爱迪生⏹蔡伦●接触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拿破仑●复杂的探险家和殖民强盗⏹哥伦布⏹克莱武●反抗外来侵略的杰出代表⏹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贝多芬专题复习八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战争P 154●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6年6月—1949年9月●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抗美援朝战争●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专题复习九中外历史上的文明成就P 159 ●文字●数学●农学、地理学、史学●宗教●文学●建筑、雕塑●科技成就、科学家●艺术。

山西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1840年前)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

山西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1840年前)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

栏目索引
(1)观察图2,从中可以观察到哪些信息? 答案 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秦朝修建的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秦朝的 都城在咸阳;秦朝时今天广东、广西等都属于秦朝管辖范围;等。 (2)从图1到图2,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变为郡县制;将各国的长城连为一体,防
御功能加强。
研活动·行易
粮,势力逐渐壮大。
研教材·图易
栏目索引
研教材·图易
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都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研教材·图易
栏目索引
(1)简述图1人物的主要贡献。 答案 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权的至高 无上;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在地方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2.3”,见P11 “研活动· 行易”栏目)
研考点·学易
栏目索引
考点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识记)
(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2.4”,见P11 “研活动· 行易”栏目)
研考点·学易
栏目索引
考点4 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识记、理解)
魏晋 史实 背景 ①五胡内迁 由于气候变迁和地理因素及中原地区发达经济的吸 引 内容 ②孝文帝改革 北魏③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的 ④交融
思想 文化上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依附诸侯对抗朝廷
1.接受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 ⑦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 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太学 权的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 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史(上)知识要点全书线索:中国古代史(上)涉及4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史前时期: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早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主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

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

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东汉的版图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此时,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天文学、数学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线索: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至少距今170万年,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

经历长期的进化发展,约9000多年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

各地域文化如满天星斗,多姿多彩。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中国古代史)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中国古代史)

13、(2010•广东深圳)实行向汉族学习
的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是( B )
A.商鞅
C.齐桓公
B.北魏孝文帝
D.成吉思汗
14、(2010•湖南株洲)“魏主引见朝臣, 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 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
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
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欧 洲 西亚
今新地区
敦煌
长安
8、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 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 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
A 里的“他”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戚继光
D.马可•波罗
9、(2010•四川宜宾)中国自古以来就是 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边 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右图反映的是
A.秦始皇
C.唐太宗
B.汉武帝
D.宋太祖
3、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B 指的是(
) B.郡县制 D.世袭制
A.分封制 C.宗法制
4、下图中制度的创立者是( A )
A.秦始皇 C.唐太宗 B.汉武帝 D.成吉思汗
5、(2010•广东汕头)秦灭六国后,统一 了度量衡。右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 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 B)
A、大篆
C、楷书
B、小篆
D、行书
6、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D )
A.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C.老三在家练小篆 D.老四整日在家读四书五经,准备 参加科举考试
7、材料解析题

国家统一与民族交融的内在联系

国家统一与民族交融的内在联系

国家统一与民族交融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多元文化和多元统一。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1.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当一个国家实现了统一,不同地区的民族之间就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统一有助于打破地域隔离、民族壁垒,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融合和合作,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的交融和融合也有助于国家的统一。

当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时,就会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3.多元统一的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多元统一。

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多样性被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实体。

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的特色和差异得到尊重和保护,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国家格局。

4.文化繁荣与国家强大相辅相成: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会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而丰富多元的文化又会为国家的统一和强大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综上所述,国家统一与民族交融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多元统一。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与融合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找朋友
秦汉 唐 北魏 辽宋夏金 元 清
匈奴 突厥 吐蕃 契丹、党项、女真 鲜卑 满族 蒙古 回族
(一)秦汉时期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历史 的主流和趋势。
朝代
民族
匈奴 匈奴 匈奴
史 实
北筑长城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昭君出塞(汉元帝) 张骞通西域
形式
战争 战争 和亲 交往

新疆
台湾
册封“达赖”、“班禅” 册封 设置机构 设置驻藏大臣 战争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设置台湾府 设置机构 设置机构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时期 西汉
唐朝
宋元
明朝
清朝
史 实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对外交往活跃。①日本遣唐使达13次之多 ②鉴真东渡日 本传播中国文化 ③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对外交往进入最繁荣时期。宋朝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海 外贸易;泉州、广州、明州是主要的对外港口;元大都 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住居 十多年。四大发明相继外传。 ①郑和下西洋 ②戚继光抗倭 ③葡萄牙攫取在我国澳门 的居住权。 ①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 1685——1686年,康 熙帝先后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 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 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中 国 古 代 的 民 族 民族 关 关系 系 和 对 外 关 系
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民 族在不断融合中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促进了国 家统一,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战争
和亲 迁徙
和平 交往
贸易
册封
设置机构

人教版湖南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湖南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湖南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 统一国家的建立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 繁荣开放的社会D: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答案】B【解答】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标题应该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故B正确。

A与秦朝建立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

C是唐朝历史发展状况,排除。

D是先秦时期,排除。

故选B。

第2题.宋以前,御史台和谏院各司其职,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官邪,是监督官吏的机构;谏院的主要职责是侍从规谏,为讽谏君主的机构。

宋建立以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

宋代台谏合一()A: 适应了传统政治的发展趋势B: 说明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C: 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 表明宰相位尊传统开始改变【答案】A【解答】根据材料宋以前……谏院的主要职责是侍从规谏,为讽谏君主的机构……宋建立以后……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可知,谏官的职责变为主要监督大臣和宰相,这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台谏合一有利于加强皇权,看不出政府行政效率以及君权和相权矛盾的变化,故BC项错误;开始一词表述不当,故D项错误。

故选A。

第3题.下表是反映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表。

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艺术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A: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 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 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 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答案】A【解答】依据材料,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有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等,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属于西方早期殖民侵略时期第一次西学东渐,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故选A项;依据表格内容,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而非人文科学,排除B项;明末清初,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但随后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并未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封闭,明朝时期海禁、清朝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所以中西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历史导学案

历史导学案

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按衡阳中考历史考标掌握各考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考点,培养学生抓住历史发展线索来学习历史;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通过自主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辩证全面的视觉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要为人民服务;学习张骞坚韧、坚定目标、不怕困难的品格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主题二的七个知识点难点: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大一统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比较法、知识串联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过渡到秦朝的建立,封建社会的开始。

2、熟悉衡阳考点3、梳理知识点4、衡阳怎么考——例题讲解、过关检测1、(2014)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的时间和标志是()A.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B.汉武帝时,丝绸之路开通C.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D.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2、(2011)《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3、(2010)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

它是()A.《史记》B.《汉书》C.《通典》D.《资治通鉴》4、(2009)右下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5、2009)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 立与民族融合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知识结构
考点突破 图片资料
中考冲刺
课程标准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 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3.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 用。 4.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5.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首页
末页
监察 (3)强化 制度: 司隶校尉 ①在中央设立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 刺史 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②在地方设立 , 监督地方官员,打击地方豪富,直属皇帝指挥。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巩固 和发展。
首页
末页
考点三
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背景: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混战, 曹操 控 制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曹操大 官渡 败袁绍,取得 之战胜利,统一了黄 河中下游地区,并准备统一全国。与此同时,孙权占据 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刘备在荆州一带有诸葛亮辅助, 实力有所发展。 2.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军队与孙权、刘备联军 在 赤壁 交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
首页
末页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 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C )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2016•四川)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 产生的方式是( B ) A.世袭继承 B.皇帝任命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
首页 末页
考点五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1.目的:北魏(鲜卑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分裂 汉 族 局面,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 先进的文化。 2.人物: 孝文帝 (拓跋宏,后改为元宏)。 3.措施:①迁都 洛阳 。②说 汉语 、穿 汉服 、 改 汉姓 、与汉族通婚。③用汉制(采用汉族官制和 律令)、学汉礼(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 4.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 进程;促进了民族 交融 。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5)军事上:为防御匈奴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 辽东的万里 长城 。 (6)交通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 3.秦统一中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 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发展,符合当时 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中 华民族的发展。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D.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
首页
末页
2.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 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 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D ) A.皇帝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中央集权制
首页
末页
封国 (2)削弱 势力: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采纳 推恩令 ”。 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 ①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 他们为侯,归中央直接管辖。 ②作用:汉武帝“不废一兵、不损寸土”,既削弱了封 国势力,又得到了大多数诸侯子弟的拥护。
220年建立, 洛阳 。 (2)蜀国:221年建立, 成都 。 (3)吴国:222年建立, 建业 。
曹丕 刘备 孙权
称帝,国号魏,定都 称帝,国号汉,定都 称帝,国号吴,定都
首页
末页
考点三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背景:西汉时, 张骞 (人名)两次通西域(今甘肃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今西安)→河西走廊→ 今 新疆地区 →中亚、西亚→大秦(今欧洲罗马)。 中西(东西) 3.作用:①沟通了 方交通,促进了中国与 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冶金、凿井 等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等传入内地 )。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考纲要求
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
立的意义。
2.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3.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4.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首页
末页
考点一 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 ,统一国家建立意义
1.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以“连横”( 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打破了六国的“合纵 ”(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先后兼并了韩、赵、魏 嬴政 、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王 (秦 一 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 个 秦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朝, 定都咸阳(今西安)。
首页
末页
考点二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背景: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经 济得到恢复发展。汉武帝刘彻即位后,采取措施进一步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2.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汉武帝采纳儒家代 表 董仲舒 的建议,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 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 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2.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 最高统治者称 皇帝 ,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 央设 丞相 、 太尉 、御史大夫,分别管 行政 、 军事 和 监察 。③地方推行 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在全国统一以 圆形方孔钱为 标准样式的货币。 (3)文化上:统一 文字 ,把 小篆 作为全国规范 文字。后来又推广 隶书 。 (4)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结 果: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