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3dc7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7.png)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治疗 药物治疗
常用抗生素治疗,以控制细菌感染。
根据病原体的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疼痛管理
可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耳痛。
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手术治疗
如病情严重或持续不愈,可能需要实施耳管 插管或鼓膜切开术。
如何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何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耳镜检查耳道和耳膜的状态来判断是否 感染。
耳膜的红肿和脓液分泌是常见的检查发现。
如何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史询问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发展过程。
包括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经历。
如何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辅助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听力测试或影像学检查(如CT)。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疫苗接种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谢谢观看
这可以帮助排出脓液,减轻压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带儿童进行耳鼻喉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特别是在感冒季节,应注意耳部健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教导儿童勤洗手,减少感染机会。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3. 如何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4.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5.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什么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的几种治疗方法
![化脓性中耳炎的几种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d916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7.png)
化脓性中耳炎的几种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2-09-18T06:54:11.94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6期作者:罗倩[导读] 耳痛、耳漏、听力下降以及鼓膜穿孔等症状的出现可能是化脓性中耳炎所引起的,具有上述症状表现时应尽早入院接受诊治,避免病情加重。
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该罗倩成都市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耳痛、耳漏、听力下降以及鼓膜穿孔等症状的出现可能是化脓性中耳炎所引起的,具有上述症状表现时应尽早入院接受诊治,避免病情加重。
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该疾病的发生主要与细菌感染和免疫力下降等有关,很多患者在确诊为化脓性中耳炎后不知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担忧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差、手术治疗的创伤性大,那么化脓性中耳炎到底该如何治疗?哪种方法最为适宜?以下就对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些治疗方法作一介绍。
1、了解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多与细菌感染有关,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则与患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迁延不愈,身体免疫力下降或者邻近器官病变等有关。
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这些致病菌可经由咽鼓管、血行感染以及外耳道-鼓膜等不同途径影响中耳。
临床中咽鼓管途径感染的情况最为常见,其次是外耳道-鼓膜感染以及血行感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该类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多数患者具有两种或多种细菌感染的情况。
乳突气化不良也与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有关,尤其是很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存在乳突气化不良的情况较多。
化脓性中耳炎还有很多诱发因素,比如鼓膜穿孔后某些致病菌通过穿孔影响中耳。
患者接受鼓膜穿刺术,由于器械未能严格消毒或术中操作方法不当可能引起中耳感染。
在不洁净的水池当中进行游泳,可能会使病原体进入鼻黏膜,在进行擤鼻等动作时,病原体进一步侵入鼓室进而诱发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PPT课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e030aedd36a32d737581ea.png)
二、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
1)鼓膜穿孔前:2%石炭酸甘油滴耳 ,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药。 因该药遇脓液后释放石炭酸,可腐蚀鼓室 粘膜及鼓膜。
2)鼓膜切开术: A.如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 膨出,经一般治疗后无明显减轻; B.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 C.或有并发症可疑,但无需立即行乳 突手术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 ,以利通畅引流。
5
(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 管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等,细菌循咽鼓 管侵入中耳。
(4)婴幼儿因其咽鼓管的解剖生理特点, 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哺乳位置不当 ,如平卧吮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
6
2、外耳道鼓膜途径 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 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伤,致病菌由 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 3、血行感染 极少见。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018级规培生
1
七部分
概念 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治疗(保守、手术) 预防
2
概念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粘膜的急 性化脓性炎症, 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 耳其他各部亦常 受累。本病较常见,好发 于儿童。冬春季 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 感染。
20
术中注意要点
1.鼓膜切开刀必须锐利(锐刀切开鼓膜可达到无痛的程
度),防止撕裂鼓膜。
2.若整个鼓膜受累,切口应在鼓膜下部;若病变区位于
鼓膜上部,切口则作在前上方;注意勿向后上方切开,防止
损伤该区域的听小骨。除特殊情况外,在鼓膜前下、后下或
前部切开鼓膜不致损伤中耳腔内重要结构。
3.切口的位置勿距鼓膜边缘太近,以免误将外耳道壁切
9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c51f0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d.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该病的典型症状是鼓膜穿孔、反复流脓、听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也会带来一定的创伤,稍不注意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因此,开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工作尤其必要。
因此以下主要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概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引起的结果,一般情况下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8周以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转变为慢性。
另外,咽鼓管功能异常、邻近器官病变、患者抵抗力下降等也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表现长期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其原则是控制感染、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避免听力受损,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两种,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取保守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炎症,但为了避免反复流脓,提高患者的听力,还是需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耳显微外科、内镜中耳手术及微创耳外科普及,能够彻底清除中耳病灶,能保留或改善听力功能,因此也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中逐渐推开。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预后良好,若能及时治疗,且护理得当,可以完全治愈。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为了保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护理工作必不可少,以下从术后护理和日常护理两个方面,具体列举出该病的护理方法。
2.1 术后护理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必须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术后护理服务。
具体包括这几点:1.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且温湿度适宜;医护人员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在符合病情需要的基础上应选择舒适的体位;叮嘱患者避免受凉,不宜用力打喷嚏或咳嗽,若患者有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及时服用抗组胺药和滴鼻,保证鼻腔的通畅;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眩晕的症状,应有家属陪护,且有眩晕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待症状消失后在家属陪伴下再下床活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7868ace453610661fd9f480.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可分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临床表现】耳痛、耳鸣、听力减退、流脓,严重时可产生颅内并发症,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抗感染、病因治疗。
2、手术治疗:骨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
【护理评估】1、评估病史及中耳炎的疾病类型,了解手术方案。
2、评估鼻部、口咽部是否有慢性炎性病灶及听力退减的程度,观察有无头痛、耳痛、眩晕等症状,耳内有无流脓以及特殊臭味。
3、了解试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X线摄片、CT、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结果。
4、评估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前做好心理护理,使个、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手术方式、术后注意事项。
对因听力损害而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需加大说话声音,语言简洁明了,可配合手势及文字交流,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2、术前8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
3、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有异常报告医师。
4、做好术前准备:术前一日剃须、洗头、剪指(趾)甲、沐浴及更换清洁衣裤;做药物过敏试验、必要时备血;女患者询问月经史、去除指(趾)甲油。
术日按手术要求备皮、更换手术衣裤。
5、送手术室前核对腕带、手术部位,排空大、小便;取下义齿、牙托及个人饰物,备好病历、术前用药及影像资料随患者一同带入手术室。
6、根据麻醉及手术方式准备床单位及用物如氧气、心电监护、吸引器等。
术后护理常规:1、全麻病人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至病人清醒。
全麻清醒后取平卧或健侧卧位或半卧位。
2、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湿、松脱或过紧,如渗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饮食护理如术后无恶心、呕吐全麻清醒2小时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5天视病情逐渐改为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易消化的。
4、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观察有无面瘫、头痛、呕吐及伴随症状,内耳手术者有无眩晕、呕吐及眼球震颤,如出现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和瞳孔改变者,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以防脑疝形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生理盐水外耳道冲洗和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的效果比较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生理盐水外耳道冲洗和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49ab5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8.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生理盐水外耳道冲洗和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的效果比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耳炎类型,其特点是持续性的中耳炎症状伴有中耳腔内持续性或反复性的化脓性渗出。
患者症状主要包括中耳腔渗出、听力受损和耳痛等。
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术前的外耳道冲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而在外耳道冲洗中,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是两种常用的冲洗液。
本文将就这两种冲洗液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生理盐水外耳道冲洗的效果:生理盐水是一种浓度等于人体细胞内液的溶液,其对人体组织没有刺激作用,因此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
生理盐水外耳道冲洗主要适用于清洗外耳道,对于炎症较轻的中耳炎患者也可以进行生理盐水冲洗以清除耳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减轻症状。
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的操作步骤简单,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进行。
术前外耳道生理盐水冲洗可清洁耳道,保持鼓膜的整洁,有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碳酸氢钠溶液外耳道冲洗的效果:碳酸氢钠溶液具有碱性,能中和耳道内的酸性分泌物,有助于软化和溶解分泌物,同时对细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手术前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外耳道冲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碳酸氢钠溶液还可改善中耳炎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感和耳廓肿胀。
两种冲洗液对比分析:生理盐水外耳道冲洗主要用于清洗外耳道,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
而碳酸氢钠溶液外耳道冲洗既可以清洗外耳道,又能改善炎症症状,使之更加适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的处理。
在处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外耳道冲洗时,应选择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冲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手术的成功率。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并发病_耳鼻喉科学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并发病_耳鼻喉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e6fa263f8e9951e79b8927d7.png)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比较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需氧菌
厌氧菌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属
消化链球菌 多形杆状菌属
梭菌属 拟杆菌属
克雷伯杆菌属
耳溢液:
临床表现
➢ 间断或长期持续不停,再感染时耳溢液发作或增多
➢ 分泌物为粘液脓,或稀薄或粘稠,偶可混有血液
预防
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 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
吸道感染。 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概述
临床表现——检 查
耳部触诊 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并发乳突炎者乳突皮肤肿胀,潮红,耳后沟可消 失。
听力检查 呈传导性聋。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穿孔
后血象渐趋正常。 颞骨CT:乳突炎患者可见乳突含气量减少,有时
可见液气面。
鉴别诊断
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耳内疼痛,耳廓牵 拉痛明显。外耳道口和耳道内肿胀,鼓膜表面炎 症轻微或正常。一般听力正常。
治疗——药物治疗
全身使用抗生素:炎症急性发作时,可全 身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滴耳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 液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注意事项:1、使用棉签及吸引器 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及干痂。2、忌用耳毒性 药物滴耳。3、脓液多或穿孔小,忌用粉剂。 4、忌用腐蚀剂。5、滴耳液尽可能与体温 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https://img.taocdn.com/s3/m/ef2207f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7.png)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化脓性中耳炎(otitis media,OM)是耳部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多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相关。
临床按照其病程将其分成急性OM或慢性OM,在治疗上并无本质的差异,均以抗菌药物作为基础,清除感染源以达到治疗目的。
在发病后OM的症状特点表现为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伴听力下降、耳痛,严重者可合并鼓膜穿孔,随病情发展还可导致颅内其他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那么OM应该如何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满意疗效?这些问题将在下文中得到解答。
1 OM的疾病定义OM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是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疾病的演变过程为致病微生物经咽鼓管、外耳道-鼓膜、血行等三条感染途径达到并侵袭中耳,使中耳部发生微生物感染而发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发病途径是经咽鼓管而感染。
引起OM发病的微生物较多,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除此之外患者和可能出现病毒感染、真菌感染。
临床按照病程长短将OM分为急性与慢性,通常将病程超过6周的定义为慢性OM。
OM发病通常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相关,故患者多为儿童,尤其是在其本身罹患上呼吸道感染、外耳感染情况下更易发病。
此外,如在公共泳池游泳也会显著增加OM发病风险,使病原体以水为承载,进入鼻腔、咽鼓管、鼓室。
按照发病的病变范围可将OM分为三类,包括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其中单纯型是OM的主要类型,此类型多发病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有间歇流脓的症状表现,流脓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气味不臭。
骨疡型又称坏死型、肉芽型,病灶范围大,其流脓往往会持续性,累及上鼓室、听骨周围。
胆脂瘤型流脓较少,可见白色鳞片,流脓伴有恶臭,也有治疗指南将胆脂瘤型单独分类为独立疾病。
在发病后OM可出现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其中局部症状主要包括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等,全身症状则包括发热、畏寒、胃肠道症状等,儿童患者通常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全身症状,如高热、惊厥、呕吐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https://img.taocdn.com/s3/m/4cdfd8da195f312b3169a5ca.png)
5.)治疗:抗炎,支持,脱水,激素,手术
硬膜外脓肿
无特征,CT诊断
颅内并发症
脑脓肿 80%为耳源性. 有3个病理阶段: 炎症期 化脓期 包膜形成期
4个临床分期.
(一) 初期 病理的炎症、化脓期----局限性脑炎. 表现:1-2周的发热,头痛,呕吐.CSF细胞和蛋白
脑脓肿
(二) 潜伏期 病理: 软化坏死薄壁的脓腔形成 无特殊症状,数周.
脑脓肿
• (四) 终期 • • 病理---脑疝、脓肿破溃入脑室. 表现:突然症状加重,呼吸停止,昏迷,死亡。
颅内并发症
脑脓肿的诊断 • 1、临床表现: • 典型者诊断不难,但现在多不典型。 • 2、CT 或 MRI • 已为常规,安全快捷 • 3、眼底检查 • 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高压 • 4、其它 • 腰穿、脓肿穿刺
颅内并发症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1.脓毒血症表现:弛张热、转移性脓疡 2 .患恻耳后、枕颈疼痛。 3.Tobey-Ayer(托-艾)氏试验(+) 4. Growe克劳氏试验(+) 5.实验室检查:血菌培养(+),WBC 6.治疗: 手术、抗生素、支持疗法
颅内并发症
脑膜炎
1.)高热、头痛、呕吐 2.)精神和神经症状 3.)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 4.)实验室检查:CSF、WBC
(三) 显著期
病理---脓腔扩大, 壁厚. 表现:一般症状、颅内高压症状及颅占症状,长短不定
1.一般症状
低热、乏力、淡漠…….
脑脓肿
2.颅内高压症状 1.)头痛 2.)呕吐 3.)意识障碍 4.)视神经乳头水肿 5.)慢脉 3.颅占症状 1.) 颞叶脓肿: 偏瘫、失语… 2.)小脑脓肿 肌张力降低、共济失调、眩晕、眼震...
【实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
![【实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6772ba70912a216147929a9.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而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时,病变可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主要临床特点为反复耳流脓,骨膜穿孔及听力下降。
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病人既往是否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有无鼻咽部慢性疾患,机体抵抗力是否低下等情况。
2.身体状况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型,即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可合并存在。
3.辅助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检查、乳突X线片和颞骨CT扫描。
4.心理-社会状况部分病人因知识缺乏,不知其严重后果而不予重视。
部分病人因耳流脓、听力下降且伴有臭味,而产生自卑心理。
另因担心手术并发症,如面瘫等。
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护士应多关心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满足其对疾病的认知。
【治疗要点】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恢复听力。
1.药物治疗单纯型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
通常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耳,棉签拭干后再滴入抗生素滴耳剂,常用药物有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液等。
1%呋麻滴鼻剂滴鼻,以保持咽鼓管引流通畅。
炎症急性发作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2.1 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尽早实施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2.2 骨疡型中耳炎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须行乳突根治术。
根据病变范围,可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尽可能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保留或改善听力。
2.3 炎症控制,耳内完全干燥后,鼓膜穿孔不愈合且CT证实中耳乳突腔无顽固病变者,应及时行鼓室成形术。
3.病因治疗及时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积极治疗鼻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舒适受损:耳流脓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
2.感知紊乱:听力下降与鼓膜穿孔,鼓室肉芽或胆脂瘤破坏听小骨有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https://img.taocdn.com/s3/m/dc4e6b0cb52acfc789ebc993.png)
图6-7-3 各种鼓膜穿孔示意图
听觉减退一般为轻度传导性 聋。CT无肉芽及胆脂瘤 (图6-7-4)
彩图17 慢性化脓性中耳 炎(单纯型)(左耳)
图6-7-4 单纯型中耳炎CT图 像
骨疡型
• 有骨质破坏(除了粘膜破坏外,听骨、鼓 环、鼓窦或鼓室区域骨质破坏 ,有肉芽和 息肉形成,累及乳突,(常为硬化型), 可伴发并发症。 • 耳持续性流黏稠脓,常有臭味,如有肉芽 或息肉出血,则脓内混有血丝或耳内出血。 鼓膜边缘性穿孔(图6-7-3(3) 、紧张部 大穿孔或完全缺失。通过穿孔可见鼓室内 有肉芽或息肉;有蒂的息肉从穿孔脱出, 可堵塞于外耳道内,妨碍引流(彩图18)。
手术目的:①彻底清除病灶,预防颅内外并 发症; ②重建听力,可能重建解剖结 构; ③干耳 手术类型:①乳突根治术 ②乳突根治+鼓室成型术 ③改良的乳突根治术
三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区别 单纯型 骨疡型 耳流脓时间 耳流脓性质 听力下降 鼓膜穿孔 颞骨CT扫描 鼓室 并发症 治疗原则
间歇性 黏脓性,无臭 轻度传导性聋 紧张部中央性穿孔 无骨质破坏 持续性 脓性,臭 多为较重的传导性脓 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 性穿孔 鼓窦区可有边缘模糊 的透光区,中耳有软 组织影
治疗原则 乳突根治术 及时足量的抗生素,联合静脉给药 脓肿穿刺和引流 支持和对症治疗,脱水疗法和激素
一、硬脑膜外脓肿 1. 硬脑膜外脓肿是硬脑膜与颞骨之间或乙状窦与 乙状窦骨板之间感染化脓,后者又称乙状窦周 围脓肿。最常见的颅内并发症 2. 病理:局部炎性改变,脓,肉芽 3. 临床表现:脓肿较小者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乳 突手术中发现。脓肿增大,出现低热,患侧头 痛,局部可有叩痛,X线乳突摄片乳突有骨质破 坏。如脓肿较大,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4. 治疗:立即行乳突根治术,探查脓肿并引流。
中耳炎的治疗用药
![中耳炎的治疗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6e00ded0763231126fdb11a3.png)
中耳炎的治疗用药1、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一开始以用药和滴入的方法为主。
其中治疗主要选择可以消炎的药物;用药就是使用中药散剂开窍清耳方;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滴耳就是将液体的药物滴入患者的耳朵,经过鼓膜穿孔流向中耳。
如果化脓性中耳炎已经演变成乳突炎,就要进行手术治疗。
2、常见中耳炎的药物3%双氧水。
用途:化脓性中耳炎。
作用:其初生态氧与脓液等有机物结成泡沫,具有清洁、消毒作用,可在抗生素药水使用前清洗脓液。
用法:洗耳、每日三次0.25%氯霉素滴耳液/0.25%氯霉素可的松液。
作用:抗生素类药物,杀菌用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滴耳,每日三次。
氧氟沙星滴耳液/泰利必妥滴耳液。
作用:抗生素类药物,杀菌用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滴耳,每日三次。
3、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以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为目的,以控制局部感染为治疗方针。
可以使用医生开的药物,喷进鼻腔咽部,减轻局部水肿。
如果连续用药3个月还留有症状存在,就要进行穿刺抽液。
4、骨疡型中耳炎的治疗如果骨疡型中耳炎患者的耳脓流通顺畅,采用局部用药治疗方式即可;倘若流脓遭遇阻碍或不顺畅,那么就要进行手术治疗。
5、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治疗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仅仅是靠药物治疗是没有帮助的。
药物只能起到暂时性消除痛感的作用,无法完全根治。
想要治标又治本,就要进行手术治疗。
偏方一:取鲜虎耳草适量,捣烂取汁,滴入患耳内1~2滴,1日3次。
连用数日可愈。
取活鲤鱼胆1只,治疗中耳炎偏方用时先以棉签蘸取耳道清洁液将耳内脓液拭净,滴入鲜胆汁少量,再用棉球塞住耳孔,1日1次,3次可愈。
将煮熟的鸡蛋6个蛋黄,置锅内铜锅最佳,文火熬煎出油若不出油,可滴人数滴花生油作引子备用。
用时,先用棉棒蘸取耳道清洁液擦拭干外耳道后滴入中耳3~4滴。
偏方二:用核桃仁500克研细末,煮30分钟,趁热用双层纱布包好榨油,将0.9克冰片细末加入油中,加温搅拌,入瓶备用。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指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99894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9.png)
(1)耳镜检查: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 、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 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融 溃,形成大穿孔。
(2)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3)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4)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脓培养+药敏试验。
2、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
根据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查、血常规检查,一般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急性外耳道炎、病肿。
2、急性鼓膜炎。
【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及早应用总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全身症状重者给以补液等支持疗 法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Fra bibliotek止痛。1%麻黄
素和氯霉素眼药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滴鼻(仰卧悬头位),可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如全身及局 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经一般治疗后无明显减轻: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 以利通畅引流、对右耳廓后上区红肿压痛,怀疑并发急性乳突炎者,行X线拍片或CT扫描证实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 流手术。
(2)鼓膜穿孔后
1)先以3%双氧水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
2)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 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ca60180b7e21af45b307a88f.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及秘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甚至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属耳科常见病。
临床上将此病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本病属中医“耳疳”,“脓耳”,范畴。
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凤热邪毒侵袭,风热蕴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延络入耳,灼伤肌膜,腐烂而成脓.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
或胆经素有郁热,循径入耳,灼伤肌膜而腐烂成脓所致.或过食肥甘厚味,使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蕴,循经上犯,停聚耳内,蒸灼耳膜化腐而致。
或思虑过度,暗伤脾胃,运化不健,水湿内停湿邪上犯,上围耳窍.或先天不足或房室过度,以致肾元亏损,精不养耳,以致耳窍空虚,外邪乘虚而入同时又因耳窍空虚,不能抗邪外出,致使邪毒内停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虽经治疗,但治疗方法不当,如用药量不足,治疗不彻底致使细菌产生耐药而转为慢性。
或因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病灶经咽骨管感染所致.最常见的致病菌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本病病理变化分三型,单纯型表现为鼓室各处粘膜显著增厚,炎症常蔓延至鼓房处,鼓室内常发生纤维组织粘连,鼓膜中央性穿孔者,锤骨柄多腐烂消失,听骨亦常坏死;坏死型表现为炎症重,病变超出鼓室粘膜外,侵及骨壁或环骨部。
鼓室内常发生肉芽组织,口久可变为息肉;胆脂瘤型鼓膜表现上皮及外耳道皮肤上皮向穿孔处增长,上皮脱落,积集成团,破坏骨部,使成空腔。
穿孔周围之鼓膜增厚而打瘢痕。
治疗(一)普通xx 疗法常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保持外耳道通畅,避免耳内进水,注意预防感冒。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肝胆火热急性发作,耳深部痛,头痛,听力下降。
发热,面红目赤,小便黄赤。
检查见鼓膜充血,穿孔,流脓较多。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胆郁热,利湿开窍。
[方药]xx 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当归12克,柴胡7克,泽泻12 克,山栀子12 克,车前子12 克,生甘草12克,木通12 克,滑石25 克,淡竹叶12克,党参16克,白扁豆12克,白术12 克。
如何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何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https://img.taocdn.com/s3/m/0f9d3d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4.png)
智汇护理·常识-86 - Family life guide陈娟(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临床五官科高发慢性化脓性病变,患有该病症后患者会出现耳内长时间流脓、鼓膜穿孔以及听力降低等不良症状表现。
当前,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疗法,此项治疗可对患者中耳病灶进行清除,重建或者是保存中耳传音功能与结构,常见治疗术型为鼓室成形术。
临床发现,有效的护理服务将增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接下来,本文对如何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了细致化的探讨,如下。
术前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手术实施前责任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症的相关健康知识,向其介绍鼓室成形术实施过程、预期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使其可主动配合治疗。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以及乳突CT 等临床检查,以了解其整体情况,排除手术禁忌证。
告知患者术中发生头部震动以及电钻噪音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紧张,以免造成面部神经损伤,告知其正确的滴耳以及擤鼻方法,避免不正确擤鼻操作导致中耳中流入分泌物造成发炎,滴耳时使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对外耳道进行清洗,而后再滴氧氟沙星滴眼液,确保外耳道清洁性。
术前1日,应将患者耳廓5-10cm 周围的头发剃干净,剪去外耳道毛,并使用酒精对外耳道进行消毒,术前禁饮禁食6h。
术中护理术中巡回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以及心率指标的监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头部铺巾操作时的遮掩范围较广,容易影响呼吸畅通性,应确保其术中呼吸道畅通,谨防窒息。
对患者侧面肌动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其存在侧面肌张力减弱情况以及阵发性侧面肌抽搐情况时,应立即告知手术医师。
术后护理体位护理术后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养,协助其采取健侧侧卧位以及平卧位体位姿势,应尽量避免剧烈的头部活动,避免发生鼓膜移位而进行修复,或者是避免对骨链进行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因
•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主要 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1.咽鼓管途径
2.外耳道鼓膜途径 3.血行感染
病理
• 早期中耳粘膜充血、咽鼓管咽口阻塞, 鼓室内氧气吸收变为负压。鼓室内白 细胞渗出,粘膜增厚,纤毛脱落,炎 性渗出物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鼓 室内压力随鼓室积脓增多而增加,致 鼓膜局部坏死溃破,鼓膜穿孔,耳流 脓。
骨疡型中耳 炎:可见鼓 室内肉芽组 织
胆脂瘤型中耳炎
• 病理表现:
胆脂瘤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中耳 腔生长堆积成团块,非真性肿瘤。其外层由纤维组 织包围,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 故称胆脂瘤。可破坏骨壁并由骨质破坏处向周围扩 散,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
• 临床表现:
3.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须行乳突手术
Hale Waihona Puke • 胆脂瘤型1.应及早施行乳突手术,清除病灶
2.预防并发症
病变局限于中耳鼓室粘膜,一般无肉芽或息肉形成,因此 有粘膜型之称。病理变化主要为鼓室粘膜充血、增厚,圆形 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
• 临床表现:
1.耳间歇性流脓,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 染时,流脓发作或脓量增多;脓液呈粘液性 或粘脓性,一般不臭。 2.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多呈中央性穿孔, 大小不一。 3.一般有轻度传导性聋。
临床表现
• 症状
耳痛 听力减退 及耳鸣 流脓 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
• 检查
耳镜检查:鼓膜充血,穿孔,有脓液流出 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积脓,鼓膜尚完整
鉴别诊断
• 外耳道炎、疖肿 • 急性鼓膜炎
1.耳内长期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特殊恶臭。
2.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 穿孔处可 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无 定形物质。 3.听力检查一般为较重的传导性聋,晚期病变波 及耳蜗,可引起混合性聋。
胆脂瘤型中耳炎: 松弛部穿孔,可见 胆脂瘤样物
胆脂瘤型中耳炎: 上鼓室胆脂瘤坠入 中鼓室
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紧张部穿孔
骨疡型中耳炎
• 病理表现
病变超出粘膜组织,不仅可有听小骨坏死,并 有鼓室之骨壁、骨环或骨窦骨质破坏,又称坏 死型或肉芽型。多有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 来。
• 临床表现
1.耳持续性流粘稠脓,常有臭味,如有肉芽或息 肉出血,则脓内混有血丝或耳内出血。 2.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通过穿孔可见 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3.病人多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此型中耳炎可发生各 种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恰当而彻底的治疗, 或治疗受到延误以致迁延为慢性,此为较常 见的原因 鼻部和咽部的慢性病灶,如腺样体肥大、慢 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亦为引起中耳 炎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 咽鼓管长期阻塞或功能不良
病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分型
单纯型
骨疡型
胆脂瘤型
单纯型中耳炎
• 病理表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
内容简介
• • • • • 概念 病因 病理及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治疗
概
念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病变 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常合并存 在慢性乳突炎
临床上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及 听力下降为特点,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 发症
病
因
第七章 中耳疾病
第三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
内容介绍
• • • • • • • 概念 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预防 治疗
概
念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 儿童。本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多继发于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外耳道炎
急性鼓膜炎
预
防
• 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 普及卫生知识、防治呼吸道传染病
• 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不宜 游泳
治
疗
• 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务必彻底治愈 • 局部治疗 局部应用抗生素滴耳液,感染完全控制、炎症 完全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愈合。穿孔长期不 愈者可作鼓膜修补术 • 病因治疗
鉴别诊断
• 中耳癌
•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
治
• 单纯型:
疗
1.耐心、彻底清除中耳分泌物使引流通畅非常重要 2.按不同病变情况选择局部用药 3.流脓停止、耳内完全干燥后穿孔或可自愈,穿孔不 愈者可行鼓膜成形术或鼓室成形术
• 骨疡型
1.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注意定期复查
2.中鼓室的肉芽或息肉应予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