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物仪器分析之荧光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荧光分析第一章讲课

荧光分析第一章讲课
荧光物质发射荧光的量子数与 吸收光量子数的比值,衡量了 荧光物质的发光效率。
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
线性范围
在一定范围内,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 与其浓度成正比,可用于定量分析。
荧光分析方法适用的浓度范围,超出 此范围可能导致荧光强度与浓度关系 偏离线性。
荧光猝灭
当荧光物质浓度过高时,由于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荧光强度降低, 即荧光猝灭现象。
图像处理系统
将观察到的荧光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和 分析
其他辅助设备
荧光标准品
用于荧光分析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常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物
样品前处理设备
用于样品的提取、纯化、浓缩等前处理步骤,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
用于荧光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辅助设备
荧光分析第一章讲课

CONTENCT

• 荧光分析概述 • 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 荧光分析的仪器与设备 • 荧光分析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 荧光分析的应用实例 • 荧光分析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CONTENCT

• 荧光分析概述 • 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 荧光分析的仪器与设备 • 荧光分析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 荧光分析的应用实例 • 荧光分析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荧光光谱的测定与解析
荧光光谱仪的组成与原理
01
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如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
器等,并掌握其工作原理。
荧光光谱的测定步骤
02
熟悉荧光光谱测定的基本步骤,包括仪器的预热、样品的放置、
光谱的扫描等。
荧光光谱的解析方法
03

荧光分析法ppt

荧光分析法ppt
当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会以释放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 量,这种释放的光子就是荧光。
荧光分析法的化学基础
荧光物质的化学结构
荧光物质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荧光性质,如荧光量子产率、荧光 波长等。
荧光物质的激发态性质
荧光物质的激发态性质对其荧光性质也有重要影响,如激发态的 稳定性、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荧光分析法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肿瘤标志物、药物浓度、DNA等物质。通过荧光探针、荧光免疫 分析等方法,可实现对肿瘤标志物、药物浓度的快速检测,为肿瘤诊断、药物治疗监测等提供依据。 此外,荧光分析法还可用于DNA检测,为遗传病诊断、亲子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
荧光分析法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总结词
荧光分析法的缺点
易受干扰
荧光分析法可能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不稳定性
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可能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
成本高
荧光分析法所需的仪器设备相对昂贵,而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和维护。
荧光分析法的改进与发展趋势
优化荧光探针
通过改进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合成方法,提高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 和特异性。
02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
荧光分析法的物理基础
01
分子能级
荧光分析法涉及分子的能级跃迁,即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从
激发态返回到基态的过程。
02 03
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
荧光分析法利用了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存在的能量差,当分子吸收特定 波长的光能后,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之后释放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
荧光的产生
荧光物质的基态性质
荧光物质的基态性质同样影响其荧光性质,如基态的稳定性、基 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跃迁能量等。

仪器分析课件12荧光分析法

仪器分析课件12荧光分析法
f = 0.29
ex = 356nm em = 404nm
f = 0.36
16
2. 分子的刚性
• 同样具有*跃迁的长共轭分子中,刚性分子 增加了共平面性, 越大, 长移。
f = 0.2
-O
O
COO-
C H2
f = 1.0
-O
O
O
COO- 荧光素钠
17
原来不发生荧光的,如:8-羟基喹啉
消除干扰,提高选择性、灵敏度
脉冲激光
样品
干扰 组分
44
3. 同步荧光分析
固定,同时扫描激光光谱和发射光谱 若: = em - ex
Fsp = KcFem Fex 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混合物的同步荧光光谱( =3nm)
45
4. 胶束增敏荧光
CH3(CH2)11OSO3-Na+ 非极性疏水基团 极性亲水基团 增加溶解度 增加荧光效率 增加荧光的稳定性
•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高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F=Kc
紫外法 A lg T lg I
I0
36
二、定量分析方法
1. 工作曲线法
用空白溶液调零 用标准溶液调满刻度
F cx
c1
c2 c3 c4 c5
20 40 60 80 100%
16 32 48 64 80%
37
2. 比例法(对比法)


荧光光谱 横坐标em, 度
纵坐标 发射光强度

400
500
(nm)
8
溶液荧光光谱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斯托克斯位移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的镜像关系

第十三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第十三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内部能量转换
当两个电子激发态之间的能量相差较小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叠 时,受激分子由高电子能级转移至低电子能级的过程。
.
6
荧光和磷光产生示意图
关于荧光
荧光的产生需经历两个过程:
吸收 发射
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振动驰豫 内部能量转换
.
8
例题
1. 所谓荧光,即某些物质经入射光照射后, 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从而辐射出比入射 光: A 波长长的光线 B 波长短的光线 C 能量大的光线 D 频率高的光线
.
24
三、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温度 溶剂 酸度 散射光
学习目的: 提高荧光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25
1 溶剂对荧光的影响
萘在下列哪种溶剂中的荧光强度最强? A 1-氯丙烷 B 1-溴丙烷 C 1-碘丙烷 D 1,2-二氯丙烷
1. 一般情况下,荧光波长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而长移, 荧光强度也增强。
OH N
C H2
芴φf 1.0
O N Mg1/2
.
21
(三)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
CH3
SO3Na
N
CH3 CH3
SO3NaN CH3
H CCH
H CC H
结论:在相同的长共轭分子中,分子的刚性和共 平面性越强,荧光效率越大,荧光波长长移
(四)取代基效应
给电子基团 -NH2、 -OH、-OCH3、-NHR、-NR2荧 光效率提高、荧光波长长移

• • • •
cx
cs
.
34
二、定量分析方法
2、比例法(对照法)
Fs F0 KCs
FxF0KCx
Cx
Fx Fs

硕士生物仪器分析精品PPT课件

硕士生物仪器分析精品PPT课件
析的基本理论。
3. 不少仪器分析方法,还必须与试样处理、分离 及掩蔽等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才能完成分析 的全过程。
4. 仪器分析有时还需要采用化学富集的方法提高 灵敏度。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低;
发射光谱分析法:10-8~10-12 g ; 原子吸收光谱法:10-4~10-15 g ; 吸光光度法:10-5~10-8 g ;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10-6~10-8 mol/L ; 库仑分析法:10-9 g ; 极谱法:10-8~10-12 mol/L; 气相色谱法:10-9 g 。
• Mass Spectrometry (MS) – Mass/charge
仪器分析的分类
色谱 分析法
光分析法
质谱 分析法
仪器分析
电化学 分析法
分析仪器 联用技术
热分析法
紫外可见法
原子吸收法 原子发射法
光分析法
X射线、激光 拉曼光谱等…
红外法 荧光法
超临界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色谱 分析法
生物仪器分析
2012年 11月
什么是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 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 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 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这些方法一般都有独立的 方法原理及理论基础。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特点
• Four Categories
– Spectroscopy • Light/sample interaction
– Separations • Purification and qualitative

【精品】第五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精品】第五章-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光的量子数之比,常用 Φ表示。
23
24
(重点) 252627 Nhomakorabea28
29
30
三、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1、温度 2、溶剂:极性、粘度 3、酸度:荧光物质自身最适宜的pH范围 4、荧光熄灭剂:主要四种类型 5、散射光:瑞利光、拉曼光
31
五、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1)温度 温度降低,荧光效率和荧光强度升高。
39
1、定量依据
荧光强度 If 正比于吸收的光强度 Ia 和荧光
量子产率Φ :
I f Ia
由朗伯-比耳定律得:
Ia I0 It I0 110bC
荧光强度 If :
I f I0 110bC I0 1 e2.303bC
40
对于稀溶液,当 2.303bC < 0.05时:
I f 2.303 f I0 bC
2)溶剂 随着溶剂的极性的增加,荧光物质的π→π* 跃迁几率增加,荧光强度将增强,荧光波长也 发生红移;溶剂粘度降低,荧光强度降低;溶 剂应达到足够的纯度。
32
3)pH值
➢具酸或碱性基团的荧光物质,在不同pH值时,其 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因而荧光强度将发生改变。荧 光物质都自身最适宜的pH范围。
NH3+
13
振动弛豫
内转换
内转换
S2
系间窜跃
S1

T1 T2





外转换






S0
l3
l1
l2
l 2
振动弛豫
荧光和磷光产生示意图
14
二、 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
激发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使不同激发波长 的入射光激发荧光体,然后让所产生的荧光通过固 定发射波长的单色器而照到检测器上,测定不同激 发波长光照射下荧光强度的变化,以激发波长为横 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可得荧光物质的激发光 谱。

第1章荧光分析法-PP课件

第1章荧光分析法-PP课件
3. 使用注意事项
手持方法 容易破碎 沾污问题
五.记录显示装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It I0
荧光分光光度计
It IF,p
I0
仪 器 光 路 图
问 题 : 参 考 光 电 管 作 用 ?
• 问题?
• 检测器的方向为什么要与激发光的方向 成直角?能否成直线?
• 不能,防止光源强度过强,消除样品池 中透射光和杂散光的干扰,在暗背景中 进行检测,采用较灵敏的检测器,很微 弱的荧光都可以检测。
光源
I0
I
第一单色器
样品池
检测器
ex 第二单色器 em
检测器
放大器及记录器
一、光源
激发光源一般要求比吸收测量中的光源有更大的 发射强度;适用波长范围宽。
荧光光度计中常用高压汞灯和氙灯
染料激光器
高压汞灯光源
应用广泛的线光源: 253.7 296.5 302.2 312.6 313.2 365.0 365.5 366.3 404.7 435.8 546.1 557.0 579.0 (nm )
参考书1:刘约权,现代仪器分析(第二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2:杨孙楷,苏循荣,林竹光,仪器 分析实验,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绪论(自习)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
仪器分析与动检专业的关系 仪器分析的应用领域
动植物检疫专业培养目标:
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掌握WTO贸易规则及检验检疫法规、 动植物检疫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及转基因检 测技术,适应我国特别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 济区需要,能在各级各类检验检疫部门、农产品 生产企业、贸易公司、环境保护机构及教学和科 研部门从事检疫、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样,荧光不受来自激发光的本底的干扰,灵敏度大大高于紫 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用的样品量很少,且测量方法简便。
2. 能提供较多的参数,例如激发谱、发射谱、峰位、峰强度、
荧光寿命、荧光偏振度等。
3. 还可以检测一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不到的时间过 程过程。紫外和可见荧光涉及的是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荧光
• 蒸馏水的拉曼峰S/N比大于100/高灵敏度 高信号噪音比,S/N比达100以上;
• 双单色器系统结构; • 每台 97000.00元。
X射线荧光光谱仪
荧光光谱法的特点
1. 灵敏度高
• 荧光辐射的波长比激发光波长长,测量到的荧光频率与入射光 的频率不同;
• 荧光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发射,因此可以在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 向上检测;
下村修(Osamu Shimomura)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 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 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 发现了荧光蛋白—水母素,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出生于1947年,现年61岁,是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他获奖的主要贡献在于向人们展示了 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的作用,这一技术被 广泛运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
荧光光谱 Fluorescence
• 几乎所有物质分子都有吸收光谱,但不是所有物质 都会发荧光。
• 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必要条件:
① 该物质的分子必须具有能吸收激发光的结构,通 常是共轭双键结构。
② 吸收了与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的物质分 子,必须具有高的荧光效率。许多吸光物质并不 产生荧光,主要是因为它们将所吸收能量消耗于 与溶剂分子或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中,还可 能消耗于一次光化学反应中,因而无法发射荧光 ,即荧光效率很低。
UV-vis Quartz cuvette
Fluorescence Quartz cuvette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荧光光谱仪
荧光分光光度计 970CRT型
• 波长范围:激发(EX) 200~800 nm; 发射(EM) 200~800 nm;
• 狭缝:激发(EX)2、5、10、20nm 4档; 发射(EM)2、5、10、20、30、 40nm 6档信号噪音比:
a
b
HNE1细胞与二氧化硅壳荧光纳米颗粒的生物亲和性,连 续培养10天,细胞传代四次。(a)没有吞噬纳米颗粒的细胞; (b)吞噬纳米颗粒的细胞。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 结构特点:入射光的激发光与荧光探 测方向垂直
• 光源:汞灯、氙灯等 (200~800 nm)
• 测能发射荧光的物质
• 荧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 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
提问与解答环节
由于绿色荧光蛋白用紫外 线一照就发出鲜艳绿光,研 究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插入动物、细菌或其他细胞 的遗传信息之中,让其随着 这些需要跟踪的细胞复制, 可“照亮”不断长大的癌症肿 瘤、跟踪阿尔茨海默氏症( Alzheimer’s Disease )对大 脑造成的损害、观察有害细 菌的生长,或是探究老鼠胚 胎中的胰腺如何产生分泌胰 岛素的β细胞。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8年10月8日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 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共 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将均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 万美元)奖金。帮助他们获奖的是绿色荧光蛋白。这种蛋白为生物 与医学实验带来革命,它发出的荧光像一盏明灯,帮助研究人员照 亮生命体在分子层面和细胞层面的诸多反应。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新发现, 一种叫“螳螂虾”的海里动物 通过发出色彩鲜艳的荧光来 恐吓警告敌对者或者吸引性 配偶.
用荧光抗体染色之 原生动物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K. Brejc et.al., PNAS 94 (1997) 2306
1 nm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荧光显微镜
• 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用以照 射被检物体,使之发出荧光,然后在显 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
• 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 、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 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 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 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 光。
蛋白质的内源荧光
蛋白质的荧光主要是色氨酸残基的荧光。
利用蛋白质中的芳香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具有 吸收紫外区域的入射光从而发射荧光的特性,研究 蛋白质在变性或复性过程中整体空间构象的变化。
蛋白质 变性
l max
红移
蛋白质 复性
l max
蓝移
E.Coil
E.Coil
蛋白质的外源荧光
核壳荧光纳米颗粒与活细胞的生物亲和性研究
产生包括两个过程:吸收以及随之而来的发射。
荧光光谱法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1. 利用蛋白质的天然荧光检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 2. 利用荧光探针检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 3. 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 标准曲线法 • 内标法
4. 测定酶的活性 5. 研究小分子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概述 • 槲皮素和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荧光法研究咖啡因和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 喹诺酮类药物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研究 • 荧光检测藻蓝蛋白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餐具洗涤剂中荧光增白剂
某些物质被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会在一定时间内发 射出波长比入射光长的光,如果这个时间比较短,这种光就 称为荧光。荧光由一种能发荧光的矿物 萤石(fluospar)质在吸收紫外光和可 见光后发出的波长较长的紫外荧光或可见荧光。
除了紫外光和可见光可能激发荧光外,其它的光如红 外光、X射线也可能激发出荧光,因此除紫外荧光或可见荧光 外,还有红外荧光、X射线荧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