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当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中美竞技体育现状与我国竞赛体制改革研究
![中美竞技体育现状与我国竞赛体制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0e53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0.png)
842021年2月刊(总第 94 期)运动训练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1)02-084-03投稿日期:2020-05-16作者简介:周才(1976—),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美竞技体育现状与我国竞赛体制改革研究周 才(中山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275)摘 要: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相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我国需要吸取美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优点。
本文对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管理组织架构以及竞赛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竞赛体制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美国竞技体育;中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加强体育强国建设则必须对我国现有的竞赛体制进行改革,优化竞技体育的管理组织架构,创新竞赛体制。
所以,当前我国体育管理部门需要吸收国外竞赛体制的优点,去其糟粕,以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工作。
1 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现状1.1 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体育竞技方面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成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总揽一切体育竞技事宜,同时还建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国防体育协会等组织,负责帮助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通过管理体育竞技行业。
然后又在各省市分别建立次一级的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各省市的体育竞技事宜,各层级之间相互统属。
而单项体育竞技组织则是组建俱乐部,以俱乐部的形式管理运动员,单项体育竞技俱乐部受体育委员会管理。
后来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革,由运动司、球类司、军体司和训练局4个单位取代了旧有的竞技体育管理机构,中国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又叫举国体制。
1.2 美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现状美国的竞技体育较发达,各项球类运动都有自己的体育联盟,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 )、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 )、美国棒球职业大联盟(MLB )、国家冰球联盟(NML )等。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7481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f.png)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一、内容概括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与实践。
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及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揭示了经济体制变革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深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引言: 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
强调了经济体制转轨对竞技体育运行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 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经济体制转轨与竞技体育运行关系的研究,为理解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19782: 分析了该时期竞技体育的运行特点,如举国体制的确立、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提出了优化竞技体育运行模式的对策建议,包括制度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等。
结论: 回顾了研究进展,总结了中国竞技体育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发展特点和路径选择。
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我国竞技体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能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制定和实践指导的参考。
1. 选题背景与意义在讨论中国竞技体育在经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变迁时,我们必须首先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宏观背景。
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这一转型不仅影响了经济领域,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竞技体育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模式同样经历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运动员积极性激励不足等,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思维、新模式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制定出符合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策略,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深入研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的运行,对于理解中国竞技体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改革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d46f8d369dc5022abea001a.png)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4期总第四期收稿日期:2018-01-26作者简介:邓陈亮(1985-)ꎬ男ꎬ硕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ꎮ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邓陈亮(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ꎬ四川成都610054)摘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㊁访谈法等研究方法ꎬ基于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历程和特点的描述ꎬ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ꎬ并提出改革思路ꎮ目的为我国体育事业走上适应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之路㊁建立完善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提供理论参考ꎮ研究认为ꎬ多元利益格局的整合机制不完善㊁社会兴办体育的积极性不高㊁训练体系和保障制度不完善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ꎮ最后ꎬ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路子ꎬ从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㊁管理思想㊁功能转变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创新思路ꎮ关键词:竞技体育ꎻ体育管理体制ꎻ举国体制ꎻ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G81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6-5648(2018)04-0008-04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㊁权利划分㊁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1]ꎮ世界各国都有其自身特点形成的有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ꎬ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为举国体制ꎮ这种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ꎬ并一直延续至今ꎮ由于举国体制在运行中出现了种种问题ꎬ有些地方不再适应新时代我国体育的发展ꎬ面临着改革的挑战ꎮ1㊀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形成的历程与特点1.1㊀举国体制形成的历程一个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往往是来自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㊁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ꎬ一般为自然形成和人为形成ꎬ而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则是典型的人为结果[2]ꎮ由于我国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ꎬ自古形成了 重文轻武 ㊁ 劳力者治于人ꎬ劳心者治天下 的观念ꎮ这样的大背景下ꎬ我国体育出现 积贫积弱 的局面ꎬ导致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众被称为 东亚病夫 ꎮ作为世界体育大家庭的一员ꎬ中国始终没有放弃体育ꎮ新中国成立起ꎬ体育就成了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一环ꎮ但是新中国在刚成立时ꎬ面临着国内外种种不稳定的因素ꎮ一方面是来自国际的封锁ꎮ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ꎬ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有优势地位的年代ꎬ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都被国际主流封锁ꎮ另一方面是经济水平的制约ꎮ我国是一个刚刚从反侵略和内战中走出来的积贫积弱国家ꎬ根本没有任何条件兴办体育ꎬ一切力量都集中在恢复国家建设之中ꎮ再就是资源有限ꎮ虽然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ꎬ但是由于战争的迫害ꎬ全国都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ꎬ兴办体育的软硬件都较为紧张ꎬ所以出现了资源极其有限的状况ꎮ在这种大环境下ꎬ由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举国体制就顺利地成为了我国模仿学习的对象ꎮ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ꎬ苏联在举国体制的体育管理模式孕育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ꎮ我国以此为借鉴ꎬ并于1952年11月15日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ꎬ82018年第4期总第四期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 ꎬ正式确定了当代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3]ꎮ1.2㊀举国体制的特点我国目前采用的举国体制ꎬ存在几个显著的特点ꎮ首先ꎬ政府行使全部管理职权ꎮ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以来ꎬ它就担负了协助政府组织领导并推进全民健身ꎬ作为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并为我国国防生产服务的社会体育组织ꎮ它的法律地位赋予它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组织ꎬ但是实际操作中它却是由中央财政全额资助经费的团体ꎬ并能够实行部分政府的行政权力ꎬ成为了实际上的半官方组织ꎮ即使后来我国成立奥委会也是建立在官方的体制之下的ꎬ并没有利用好这一次机会使得举国体制去行政化和领导化ꎮ政府还是主导着整个体育管理ꎮ其次ꎬ国家承担全部经济义务ꎮ虽说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一定的改革ꎬ比如也出现以个人经费自筹的李娜等为代表的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ꎬ但是在整个现有的大背景下ꎬ国家依然为体育事业承担了基本上全部的费用ꎮ特别是在奥运项目上ꎬ对运动员完全是一个从小就开始的全面的挑尖式培养模式ꎬ国家承担全部费用ꎮ据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一个奥运周期的体育财政投入大致不少于360亿元ꎮ 按每届奥运会获得50枚金牌计算ꎬ就会发现一块金牌耗资7.2亿人民币[5]ꎮ而相比较之下的普通老百姓的体育建设则相形见绌ꎬ国家对奥运项目之外的非奥体育投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ꎮ这种全额资助奥运项目的做法ꎬ除了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一定的声誉ꎬ对于我国大众体育的建设与发展都没有更大的推动作用ꎬ甚至会出现大众体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ꎮ第三ꎬ行政手段作为主要管理手段ꎮ由于我国体育在现有管理体制之下ꎬ政府承担着发展体育事业的全部义务和责任ꎬ也掌握着全部体育资源和权力ꎬ所以我国体育的发展在每个时期都体现了政府的意志ꎬ并处处有政府行为在管理和操控ꎬ往往行政命令高于一切ꎬ都以文件形式下达ꎬ运动员级别和各个体育队伍大小㊁行政级别和伙食等都是由国家规定好并执行的ꎮ2㊀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举国体制背景下ꎬ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ꎬ而且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ꎬ并在近几届奥运会中成为奖牌榜的绝对第一集团ꎮ但是ꎬ在我国骄人的竞技体育成绩面前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的所在ꎮ2.1㊀多元利益格局的整合机制不完善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ꎬ举国体制下的弊端也呈现出来ꎬ其中之一就是体育整个管理体制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开始分化ꎬ而不仅仅只是利益的单一化ꎮ那种需要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国家需要的模式正在慢慢产生变化ꎬ运动员也更加需要争取到自己的利益ꎬ而不是一味地服从㊁奉献ꎮ比如网球运动员李娜就是一个很好例子ꎬ她来自于举国体制之中ꎬ也是这一体制培养了她ꎬ但是这种培养模式有自身的局限性ꎮ所以出现了她的脱离和自谋生路ꎬ并且得到很好的结果ꎬ从另一方面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并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和利益获取ꎮ所以现存的举国体制必定会走向多元化的利益格局ꎬ单一的利益格局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价值观念的发展ꎬ所以必须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ꎬ能够充分保证运动员自身的利益和各地方利益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ꎮ只有实现利益的均沾和多元化发展才能破除单一化带来的弊端ꎮ2.2㊀社会兴办体育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在举国体制下ꎬ我国着重支持高水平运动员ꎬ为的是能够在国际赛场为国家争得荣誉ꎬ完成既定的目标ꎮ这种单一的体育发展模式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体育的发展ꎮ由于体育有一定的公益性ꎬ如果各级财政的支持只是针对能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竞技体育而忽略支持社会兴办体育ꎬ那么社会兴办体育的积极性就会明显被压制ꎮ从我国奥运奖牌获得者的来源可以看出ꎬ大多是来自于我国财政直接资助的国家队㊁各省体工队或者高校ꎬ而来自民间俱乐部的基本上没有ꎮ这就使得大部分老百姓觉得国家的体育发展离自己很远㊁不接地气ꎬ从而出现关心度下降等问题ꎬ导致全民健身难于落到实处ꎬ造成某些竞技体育项目后备人才缺乏和成绩出现大幅9邓陈亮: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度滑坡现象ꎮ2.3㊀训练体系和保障制度不完善训练体系和保障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ꎮ首先ꎬ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ꎬ后备人才出现了断层脱节现象ꎮ由于受到经济的发展㊁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和独生子女教育环境的改变等多重因素影响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来源急剧下降ꎬ特别是在一些我国的落后项目和重竞技体育项目上[6]ꎮ例如:足球㊁篮球㊁田径类的项目ꎬ这些都属于我国传统劣势项目ꎬ大众往往都扎堆于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中ꎬ形成了体育界的 马太效应 ꎮ其次ꎬ专业训练队的维系成本也越来越高ꎮ最后ꎬ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极为薄弱ꎮ据有关统计显示ꎬ我国运动员升迁中的淘汰率达到了90%ꎬ导致很多运动员被国家和社会所遗忘ꎮ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和保障体系ꎬ以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ꎮ3㊀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创新思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出现的问题存在于我国整体的体育管理体制之中ꎮ虽然无论哪种体制都会有相应的利与弊ꎬ但是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分析清楚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ꎮ我们应该厘清其中的问题来源及其走向趋势ꎬ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ꎮ面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存在的问题ꎬ发现与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具有相似性ꎬ所以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ꎮ3.1㊀竞技体育管理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举国体制带来的往往是国际赛场的辉煌成绩ꎬ但是真实情况是我国整体体育实力和全民健康的裹足不前ꎮ那种由政府主导一切统包统配的举国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要求ꎬ更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ꎬ所以必须采取一个多元化的体育管理模式ꎮ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体育体制的核心ꎬ我国经济建设正是从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ꎮ从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就可以发现市场和政府都会出现失灵的时候ꎬ并非都是万能的ꎮ体育管理体制也是相同的ꎬ如果继续实行现有的单一化的举国体制只会走向死胡同ꎮ通过多年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ꎬ现有的体育管理体制无从适应ꎬ只有向多元化发展ꎬ才能出现合理地配置体育资源㊁利于竞争协作和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全面发展提升的局面ꎮ一个健康的竞技体育多元化管理模式应该有国家的投入㊁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体育产业的经营三大投资来源ꎮ这样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举国体制ꎬ就是以国家利益和大众利益为最高目标ꎬ形成 政府 社会 个人 三位一体ꎬ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7]ꎮ3.2㊀竞技体育管理思想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这种存在于举国体制中的官本位思想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官本位思想是如出一辙的ꎮ一种官位先行的错误思想一直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存留ꎬ在体育界出现了 100块银牌不如1块金牌 的谬论ꎮ不管群众体育到底怎么样ꎬ只看重能否在国际舞台拿牌多少ꎮ这种思维就如同经济建设中只注重GDP总量的提升而忽视国民收入的提升和环境的改善ꎮ各地政府往往只是热衷于将资金集中投入于大型的体育设施和兴办各种大型运动会ꎬ而不是用心做转变全民健身观念和改善公共体育设施及边远地区体育环境的事情ꎮ为了达到任务目标ꎬ甚至出现了年龄造假和不公平比赛等违背体育精神和道德的事件ꎮ这种畸形的管理思想只能将我国体育引向一个死胡同ꎬ抹杀一般体育健儿的积极性和形成全民对于一般体育的消极态度ꎬ这也将扼杀竞技体育的生命意义和运动所追求的本真价值ꎬ导致运动员形成歪曲的人生观ꎬ飘浮于荒芜的精神家园[8][9]ꎮ只有进一步将更多经费运用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ꎬ并将全民健身放在第一位ꎬ以民为本ꎬ以人为本ꎬ放弃一味追求金牌的错误观念ꎬ才能真正增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ꎬ促进全民健康ꎬ改变高金牌榜下青少年弱体质㊁高近视率和高肥胖率等多种问题ꎮ3.3㊀竞技体育本质功能由特殊性向多元性转变体育堪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之一ꎬ因此在国际体育舞台上争金夺银一直是我国的一项政治 012018年第4期总第四期任务ꎬ这是竞技体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凸显的特定功能ꎮ这一功能在我国经济积贫积弱的改革开放年代尤为明显ꎬ因此以举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成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国力的重要途径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ꎬ新形势下应该转变思路ꎬ将目光聚焦到重视全民运动上ꎬ而不仅仅是培养拿金牌的奥运冠军ꎮ因此ꎬ竞技体育这一特殊功能也只会是一种暂时性或短期性的现象ꎮ所以应该在目前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向提升全民健康功能转变ꎬ发挥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的示范㊁引领和提升的作用ꎬ只有让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全民体育之中ꎬ适当弱化政治上的功利色彩ꎬ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体育事业ꎻ只有发挥竞技体育作用于人的自我实现㊁提升全民健康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㊁娱乐大众等方面的多元化功能ꎬ才能真正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ꎮ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建立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之上的ꎬ必须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的变革与发展ꎬ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ꎬ同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ꎮ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创新的过程中ꎬ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ꎬ结合我国特色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ꎬ建立一个健康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值得不断深入研究ꎮ参考文献:[1]㊀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ꎬ1979:228.[2]㊀王素娥.对中国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 历史与发展的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ꎬ2008.[3]㊀华宝元.再论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6ꎬ30(5):105-110.[4]㊀张慧峰.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ꎬ2010.[5]㊀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当搓澡工[EB/OL].http://news.sohu.com/s2006/06zouchunlan/.[6]㊀古文东.当下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致因探析[J].体育与科学ꎬ2011ꎬ32(1):86-88.[7]㊀鲍明晓.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伦理思考[J].体育科学ꎬ1998(1):6-10.[8]㊀施吉瑞.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ꎬ2013.[9]㊀吴建平ꎬ崔国文.论体育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ꎬ2009(9):109-111.OntheReformandInnovationoftheNationalSportsinChinaDENGChen-liang(SportsDepartmentꎬ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ꎬChengdu610054ꎬChina)Abstract:Thispaperusethemethodsofdocumentaryꎬinterviewmethodꎬbasedonthedevelopmentofthesportssystemofathleticssportsofourcountryandcharacteristicsdescriptionfoundationꎬanalyzesthemainproblemsꎬandputsforwardthereformideas.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provideatheoreti ̄cal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sportscareerinChinaꎬandtoestablishaperfectcompetitivesportsmanagementsystem.Studiessuggestthatthepatternofdiversityintheinterestsofsocialintegrationmechanismisnotperfectandfoundsportsenthusiasmisnothighꎬthetrainingsystemandsecuritysys ̄temisnotperfectisthemainproblemsofthesystemofathleticssportsofourcountry.Finallyꎬcombi ̄ningwiththewayofChina seconomicreformꎬthispaperputsforwardtheideaofthenationalsystemreformandinnovationfromthreeaspects:themanagementmodeꎬmanagementthoughtandfunctiontransformationofcompetitivesports.Keywords:competitivesportsꎻsportsmanagementsystemꎻthenationalsystemꎻreformandinnovation11。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72e5e78bd63186bcebbcdf.png)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果显示,主要问题有: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水平不协调;传统“举国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困难。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问题研究构建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的体育事业窗口作用必将更为突出,社会大众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期望将不断提升,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对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城镇,打造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人民推崇竞技体育的升国旗、杨国威,欣赏竞技体育的“高、难、精、美”技艺,用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在竞技体育的巨大感染下亲身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功能在体育强国的打造过程中将发挥更为核心的积极作用。
但是,竞技体育自身也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1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水平不协调1.1夏季与冬季奥运会成绩不协调1984年,我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就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获得15枚金牌,取得金牌榜第4位;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于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的第二。
相比之下,我国1980年起参加冬季奥运会,到2002年第19届冬季奥运会,取得了2金、2银、4铜的成绩,奖牌榜列13位,中国代表团整整花了22年才实现冬季奥运会“零”的突破,比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晚了18年。
可见,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相差甚远是不言而喻的。
1.2金牌过于依赖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六个传统优势项目尽管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不断扩大,第28届达到了13项,第29届达到了15项,都超过了两位数,但是我们获得的金牌还是主要集中于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传统优势项目,这种状况没有改变。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6fd915650e52ea5518983f.png)
浅析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摘要: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组织保证。
在我国的体育赛事中存在很多造假的问题,而且我国的体育事业呈现曲折向前的想象,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体育大国却做不到体育强国呢,我们要从源头抓起,解决体育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制;管理机制;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组织保证”。
这一机制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包括:体育管理的权利划分办法,各地区应设置什么机制及其隶属关系等等。
作为一项机制,它势必要符合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的改革所营造的一个大环境,只有这样,它才是成功的,才是正确的,才能达到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的目的,进一步带动其他的发展。
我们知道,新中国刚成立时,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压力。
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安排与部署下,我国在1952年11月15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
而后在各县市相继成立部门,进行基层管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人们对体育、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是空前强大的,并呈现出行政直属型、专业化、福利性等特征,当然现行的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在世界上的威望越发重要,管理机制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对国外管理机制的引进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剂良药,事实上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的足球一直是出于低迷状态,那一年,一个叫米卢的外籍教练,给所有的球迷带来了希望,这个从遥远的南斯拉夫远道而来的老人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开始执教,“米卢”号启航后,国人看到他的思想是先进的,特别是团队意识,把懒散的队员们团结起来,大家要做的是团结一致,紧密配合,整体作战,化解了许多球员间的矛盾!想必他的力量之大。
不仅如此,他挑选球员同样很有想法,用人不疑,信任是他的武器,一位球员就是这样开始了他的辉煌生涯。
中国体育反思(举国体制弊端)
![中国体育反思(举国体制弊端)](https://img.taocdn.com/s3/m/29a6bd212f60ddccda38a0ff.png)
退役再就业
竞技体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大量运动员牺牲自己接受普通 国民教育的权利换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 教育水平所占比例为:小学水平占8.53%,中学水平占 37.32%,高中、中专水平占33.59%,大专水平占18.54%, 大学本科水平占1.72%,运动 为不能胜任工作,90%被退回的事情。这些都说明,运动员 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学训矛盾、经费不足、九年义务教育 重视不够和质量不高、 “有水平没文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运动员普遍缺乏职业技能,退役后继续上学和再就业仍 存在较大困难。
管理缺陷 1952 年11 月15 日,国家体委正式成立,它是国务院下属的负 责统一领导和监督管理全国体育事业的正部级政府机构。而 后,全国县以上的政府机构都相继成立了各级体委。至此,集 权于体委,对体育实行独家领导和管理的管理体制已经形成。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架“全国一盘棋”“组织 一条龙”“训练一贯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举国体制”赖以 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 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竞技体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也日益暴露出来。 1.政府包办体育。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 段管理体育事业,政府既是办体育的主体,又是管体育的主 体。这种“管办不分”的体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下的体育高度 社会化和产业化要求背道而驰。
曾在北京亚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 无差别级冠军,并打破了亚洲 纪录的才力,无论如何也不会 想到自己会因为贫困而死。他 曾拿到过40多个全国冠军和20 多个亚洲冠军,运动生涯可谓 春风得意。在1997年的八运会 预赛上,因为旧疾复发而被迫 退役后,一切都变了。他不得 不去辽宁体育总局保卫处给学 院守大门。2003年时,年仅33 岁的才力,便因为贫困没钱治 病而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07d2e0b8f67c1cfad6b8f0.png)
史 发展 的产 物 . 他们 都 具 有各 自的特 色 。 曾在 我 国 都
竞技 体 育 进 程 中发 挥过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自1 8 年 98 试 行竞 技 体 育 改革 以来 .运 动 项 目协 会 化 改革 工作
s o l lov l et ef n t n o o e i v c a im eo g n z gsr cu eS st e e r q ie n f h h u d a s au ci f mp t ieme h n s i t r a ii t t r O a me t h u r me t e h u o c t nh n u o t e o t ma a i g s se a d o e ai gme h n s o t lt p r n C i a i e2 e t r . n g n t m n p r t c a im f h e i s o t i h n t t n u y y n a c s n h 1 c s
n s o tlt p r h n ,h uh rtik a, s a stersr eo ot h ma eo r e o c r e , im f hei s ot i C ia tea to n st ta ra e ev fs rs u nrs u c si c n en d we a c sn h h f h p s s o l sa l h a d v lp n d e trn n a f t fr d og nz t n a d i rv n gn f ce c .W e h u d e tb i e eo ig mo e c neig o a - ome r a i i n mp o e ma a ig ef in y s l ao i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e8a328aaea998fcc220e3b.png)
体 育 科研
20年 第 2 06 7卷 第 3 期
S o c n eR s ac p dS i c e e rh e
竞技体育举 国体制运行 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梁 晓 龙
摘 要 :通过对 当前我 国发展竞技体 育实施举 国体制客 观依 据的 阐述 , 分析 竞技 体育举 国体
t he mai it g pr emsan h au e.tp sf r r om e s g s i ere tn h y t . nexsi obl n d t e c s I ut o wa d s u ge t onson p f c ig te s sem K ey or w ds:c om peii p t ve s ods at al ysem ; ss t ;n i on s t ba i;pe ec ; ug s in f r t s ge to
进 步、文 明程度和展示 国家实力的标志之一 。 1 实施举国体 镧的客观依据
在 当 前 国 际 国 内 的历 史 条 件 下 , 为 什 么 我 国发 展 高 水平 竞 技 体 育 只 能 采 用 现 在 的 这 种 举 国体 制 , 而 不 能 走 什 么 其 它 别 样 的 发 展 道 路 ? 采 用 其 他 的 发 展 方 式 和 发 展 方 法 ?究 竟 有 哪 些 历 史 的 和 现 实 的 客 观 因 素 在 其 中 起 决 定 性 的 作 用 ?这 个 问 题 是 在 研 究 和 论 述 我 国 竞 技 体 育 的 举 国 体 制 时 , 必 须 要 认
Exi i st ng Pr obl em s and he W ays of t Per ect on or he N ati f i f t onal C om pet t ve por s S yst m ii S t e
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不足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510e1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7.png)
41作者简介:王大鹏(1982—),男,北京人,学历:本科,工作单位:清华大学,职称:职员,研究方向:场馆管理。
王宏威(1984—),男,山东烟台人,学历:硕士,工作单位:首都体育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水上运动、运动训练。
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不足及应对措施王大鹏 清华大学 王宏威 首都体育学院摘要:近些年,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如何促使中国竞技体育管理尽快实现职业化成为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但是现实却是竞技体育管理距离职业化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存在一些不恰当、不合理的现象以及问题,严重违背了现代体育精神。
对此,本文针对竞技体育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且基于此提出了专门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的完善。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管理当今世界,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事业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强弱不仅意味着本国体育事业的高低,还意味着本国综合国力的高低,是向世界展示本国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竞技体育就已经取得了优越的成绩,竞技体育管理也在多届奥运会的实践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尽管如此,我国竞技体育还有一些劣势不容忽视,需要社会相关人员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存在的不足(一)俱乐部管理不规范1.体制改革不完善由于我国竞技体育起步较晚,所以竞技体育起初主张“举国体制”,以期集中全国优势,达到在国际体育竞技中取得最大胜利的目标。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现代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缺乏独立性,深受政府行政以及企业经济的影响,依靠政府的行政支持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共同对俱乐部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方法在一定期限、一定背景下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即能够确保国家在物质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集中优势资源,快速提升国家的体育竞技水平,将国家体育竞技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并不利于竞技体育的长远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弊端和改进措施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弊端和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2da0f0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3.png)
2016年(第6卷)第07期体育大视野1 研究意义体育最早是指非生产性的人体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从单一的健身功能,还具有经济功能和政治能等功能,特别是体育里面的竞技体育,在这里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要使竞技体育管理的各个体制相协调,也就更加的重要。
2 国内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2.1 国外模式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研究,吸取积极有益的经验,并能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指引正确的方向。
2.1.1 美欧管理模式美欧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为主要代表,由于这些国家发展道路是资本主义,因此,主要是在发展市场化和经济化的社会管理。
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管理体制上,也是以此为基础。
这些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主要是以俱乐部为,以联赛作为等级标准,在这种体制下,能够更好地动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的积极性,以美国的NBA为例,从1946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成功典范,它的管理部门是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它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非政治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组织机构,这种的管理体制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2.1.2 苏联管理模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冷战的升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把竞技体育更多的当作国家形象,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的胜利看做是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这种模式是政府垄断为主,在社会资源较短缺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集中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这种制度过于僵硬化,不能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2.2 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2.2.1管理组织机构我国的管理组织机构由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单项运动协会和职业运动俱乐部组成,这些机构里,只有运动俱乐部,才能真正算上体育社会化的产物,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对竞技体育进行管理的主要模式,而前三者带有政府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时,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1889f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c.png)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形式,它采用比赛、评价和奖励等手段,强调游戏的胜负和个人或集体成绩的比较。
在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中,竞技体育一直是重点和重要的方向之一。
然而,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我国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体育基础不足、运动员福利不佳、各种体育赛事能力有限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体育基础不足问题尽管我国已成为一项体育大国,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们的体育基础仍然不充分。
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学校教育体育课程设置不足,体育课程数量和课时数量较少,导致学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相对较少,这给后来的竞技体育发掘带来障碍。
要想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就必须从学校体育教育着手,增加教育和训练资源的投入,打造更多的训练基地和人才培养机构,集聚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
其次,我国体育设施建设不足。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密集,加之建设资源有限,使得城市体育设施总量不足,尤其是高水平训练场馆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应该在重要城市增设必要的器材设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以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培养新一代的优秀运动员。
二、运动员福利不佳问题在我国的竞技体育中,如今大多数运动员生活场所简陋,训练器材简单,福利待遇较低。
此外,竞技体育行业也有向运动员收取高额培训费用的情况。
运动员必须许多年无怨无悔地坚持训练,但未必有那么多钱来支付这些训练费用。
由此可见,解决运动员福利不佳问题是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资,加强运动员福利保障政策。
在范围较广的竞技体育项目中,将运动员的经济待遇提高至安全生活水平以上,而在国家级的重点项目中,则有必要妥善处理运动员的奖励制度、经济补贴和服务保障等。
三、各种体育赛事能力有限问题不可否认,我国举办了许多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如东亚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
“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及思考
![“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5fded56312b3169a451a430.png)
国体育是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 ,集权于体委 ,对体育实行独 基础条件差、经济下发达的现实 ,使得政府办竞技体育在财政上 家领导和管理的模式。建国以前战争年代的管理 习惯的延续 ,建 不堪重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 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无法有效地满 国初期国际上 的封锁 ,增强国民凝聚 力的需要等因素的共 同影 足人们 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政府包办造成竞技体育的发展 响,便产生 了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 。简言之举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脱节 。众所周知 ,体育具有两重性 :其一 , 国体制的产生是在整个国家处于完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这是由体育政治、教 体制条件下的必然。这种国家宏观管 、办体育的制度具有相当积 育、社会功能决定的 ;其二,体 育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这是 由 极的历史意义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举 国体制为集中人力、物 体育的经济功能决定的。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 力、财力、通过统一规划、调配、布置,来保证部分重点项 目的 的,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过分 强调其政治功 形成优势,攻击尖端 ,来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使得作为整体 能 ,必然会限制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发挥和拓展 , 的中国体育树立 了在国际体坛的形象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 自尊心 因此也必须排斥商业化经营和市场机制,从而给竞技体育带来了
示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高速度,证明了举 国体制对我 国竞技体 大项 目或大项中的/ 目,势必放松或放弃一大批人 民群众已经 J 颂
育发展的高速度,证明了举 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积极作 或正在开展的运动项 目。这样,脱离了社会经济 、文化的活动基 用,实践证明其具有资本主义国家 ,例如美 国、 日本等 国所采用 础,变成 了社会的特殊产物 ,导致了我国体育运动生活颓变。体 的分散体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袁伟民同志在悉尼奥运会结束后 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在社会上难以受到重视 ,失去了活力 ,失去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c8aba533687e21ae45a96c.png)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引言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竞技体育确定举国体制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也暴露了举国体制的一些弊端,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体育管理中起主导地位的行政化干预,而政治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文化的传承,以及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是竞技体育管理行政化的根源。
综文献所述中国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为多渠道的资金筹协会的实体化、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和构成与去除体育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而笔者在此大胆假设,既然行政化管理创造了辉煌的过去,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
二、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特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过多次的变更,并设立了多种与时期所对应的管理机构。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多种客观原因,体制改革和机构的撤并不能同步,造成了当前管理过程中多种机构并存的状况。
我国当前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由政府统管的局面,但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我国公益性体育发展目标影响,使得竞技体育管理带有异常明显的行政化色彩。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从前适应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就显得落后且封闭,并且显现了高度集权式管理、政治利益干预体育、竞技体育无法社会化等弊端。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使得竞技体育管理的行政化严重,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导致忽略了各社团、俱乐部的自主决策权。
高度行政化有其自身优势,如优秀的执行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但行政化势必带来微观层面的被忽视,而本应拥有微观决策权的社会团体组织、俱乐部等没有其独立决策的权利,这势必会影响体育管理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有机联系,同时对于运动员选材、训练等都有影响。
同时资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很难引入外部资源,也导致了社会化程度不高。
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體制发展我国走的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制度是不理智的,国外的管理体制有其自身先进的地方,其本身是为了资本主义国家量身定做的,而最近主流的声音都是去行政化。
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研究
![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f0e0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6.png)
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研究一、本文概述奥运会作为全球最盛大的体育赛事,一直是各国展示体育实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舞台。
对于中国而言,奥运会更是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屡创佳绩,这背后离不开举国体制的强有力支持。
奥运会后的竞技体育发展,特别是举国体制在这一阶段的运作与影响,却鲜有研究。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运行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举国体制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接着,通过对历届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分析举国体制在不同阶段的运作特点及其成效。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奥运会后举国体制面临的挑战,如资源配置不均、运动员退役安置、市场化改革等问题,并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影响。
本文将展望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二、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背景分析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不仅展示了各国的体育实力和竞技水平,更是对各国体育体制的一次大考。
中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背后离不开其独特的举国体制的支持。
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其背景因素值得深入分析。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全球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市场的竞争加剧,各国都在寻求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国际体育格局。
中国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发展模式,也需要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适应和调整。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正经历着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这一转变过程中,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角色和作用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更好地满足这些期待和要求。
计划经济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计划经济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b506c9e2bd960591c67738.png)
计划经济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作者:王强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1期王强经济发展快慢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快慢的标准。
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体育的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正是在计划经济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可以说有低谷、也有辉煌。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竞技体育如果仍是国家以计划经济来调控,那中国竞技体育在世界大赛的领奖台上将逐渐消失。
本文简要介绍了计划经济下中国竞技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国以来,中国竞技体育都是政府调控下的计划经济供给。
虽然近几年有所改观,但变化不大。
大部分竞技项目还是举国体制,国家统一调配。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基本发展形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职业队),国家队。
是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国争光指导思想。
这种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无可非议,但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却有失偏颇。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市场经济对竞技体育的影响也是如此,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其负面的影响。
一、存在问题(一)不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模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职业队)、国家队。
运动员从很小就开始专业训练,例如:体操运动员一般从5、6岁就开始训练,基本上是全天训练,也安排上文化课的时间,但孩子在大运动量训练情况下,基本没有精力学习,所以可以预见成绩会怎样。
看一下现在的运动员有几个是真正的有较高学历的,有的也是在某大学挂名,在学校的照顾下拿到文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他们在倾力从事运动训练的同时无法顾及必要的文化学习,到了退役或中途离队时除了运动技能外,缺乏其它专业的文凭和能力,难以被社会所接受。
而反观外国运动员,都有较高学历,有的甚至是双学位。
当前,中国在人力资源的安排上实行的是市场化配置,受教育程度正成为获得工作机会的主要资源。
旧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148cc1856a561252d36f5e.png)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作者:史光雄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年第08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与我国国情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近几年,我国在国际赛事中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充分证明了我国竞技体育良好的发展成果。
但是,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一直依赖国家行政力量发展起来的竞技体育事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中,逐渐地暴露很多弊端和问题。
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关解决措施。
竞技体育问题队伍建设1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1.1竞技体育的项目失调竞技体育发展项目比重失调,在我国实际情况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我国在羽毛球、兵乓球等小球竞技比赛项目发展得很好,而且取得的成果也相当明显。
但是,在其他一些比较冷门的体育竞技项目上,发展情况很不尽人意,甚至一些项目根本就无人问津。
一直以来,国家都将注意力都聚焦在自身实力雄厚的项目上,而且对其投入资金力度和提供的相关扶持政策也比较多。
但是,对冷门项目的关注却很少。
所以,造成如今体育项目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
1.2缺乏优秀的训练人员以及管理团队随着新的竞技体育思想观念不断涌入,不仅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得到很大程度扩展,而且还增加国民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竞技体育运动当中来。
但是,由于引进的竞技项目大多都是直接沿用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和训练模式,再加上国内对开展项目具备的相关条件不是很充分,就连训练必须有的管理和训练方面的人员都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而来,而且训练的科技化水平也不高,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监控和医疗保障。
1.3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缺失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运动人员的缺失。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却找不到几个优秀的运动员,这无疑是最大的笑话。
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从我国实际的国情来看,我国一直将人才的文化培养视为发展国力的重点,相对于“体”的培养重视力度很不够。
竞技体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竞技体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e8f207cfc789eb162dc813.png)
竞技体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教六班王志远12110610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是由运动员培养系统和运动竞赛系统构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在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代竞技体育不仅树立国家形象,反映了综合实力是展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综合实力的窗口之一,而且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促进身心健康建设精神文明。
另一方面竞技体育竞争激烈,但是具有高度的公平性和严格的规则性。
竞技体育必须不偏袒任何一方,必须坚持公正,也因此,高度的公平性就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我们多么的努力去消除竞技体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却依旧不能完全消除,竞争的公平性依然是竞技体育存在的首要问题。
破坏其就是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公平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兴奋剂”。
竞技体育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而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已达到目的。
服用兴奋剂是一种欺骗行为,既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直接的危害,又有悖于诚实和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使用兴奋剂是一种作弊行为,是与体育运动相对立的。
服用兴奋剂的行为违背体育道德、医学道德,有悖于公平竞争的精神,并且与尊重运动员身体健康、构成奥林匹克运动基石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也践踏了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以及各国奥委会所颁布的竞技体育的法规。
同时,它也腐蚀了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危及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而同时也会使整个体育界遭受挫折。
为什么兴奋剂对身心有害那么运动员还要不顾一切的服用呢?其实就是为了荣誉。
或许取得一次奥运冠军就可以一生生活无忧,还可以成为体育明星,但是这与人与己又有什么好处呢?正如本届亚运会穆米诺夫,23岁,男子古典式84公斤级比赛选手服用兴奋剂,被查出后并取消比赛资格,即使取得冠军又有什么意义呢。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研究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d61d0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5.png)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研究韦欧阳【摘要】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1984年第一次参加现代奥运会至今的短短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中国与世界接轨,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的局面逐渐突显,群众体育的发展依然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争金夺银的光环下,群众体育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短板”.新时期更要以客观发展规律的眼光看待举国体制,剖析当下举国体制的优势与缺陷,找寻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模式道路势在必行.【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7(006)006【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举国体制;优势与缺陷;群众体育;体教结合【作者】韦欧阳【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去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体育方面,举国体制就是以夺取奥运会等国际重大比赛金牌为最高目标,以各项比赛创造最好成绩为目的。
近年来,举国体制受到国内及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取得金牌榜第一的成绩令国人无比振奋,让世界为之震惊,辉煌的成就显示了举国体制的巨大优越性。
但是,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之后,“中国竞技体育该走向何方”这个问题受到国内学术界的争论,举国体制的种种弊端也受到质疑。
主要原因是群众体育发展滞后,金牌数量的增多与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令人心痛的基本事实,也体现出新时期下举国体制的种种矛盾与尴尬局面。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对举国体制的研究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新时期的举国体制在完成国家制定的奥运冲金任务后,应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群众体育,逐步将“政府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重竞技转向重人文,以人为本满足大众体育需求,将群众体育放在和竞技体育同等重要地位,尤其是中小学生应以体育教育与健康为基础教育模式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文思想观念,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齐头并进才能解决当下举国体制出现的问题以及扭转尴尬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逐步 建立 和完 善 ,政 治体 制改 革 的逐步 深
入 ,我 国体育 事业 所 处的政 治 、文化 、经
体制 的运 行愈 发 困难 。市场 经济 主要 表现 场经 济体 制 的不 断完善 ,仅 依靠 政府 投入
为平权 型 、分权 型和 效 益最 大化 等 3个特 难 以支撑 竞技 体 育规模 的扩 大和 发展 ,对
多元经 营 下行程 多元 的利 益格 局 ;市场 经 模 式 下 所 暴 露 出的 结 构 性 矛 盾 越 来 越 突
是 社会 关注 的 一个 重大 课题 ,也 是我 国政 市 场主体 通 过竞 技体 育活 动 以追求 经济 效
研 究 的热 点 问题 。
府 体 育管理 部 门 、社 会体 育 理论 界一 直在 益 最大化 为 目标 。同时 ,在 当前世 界经 济 使 得我 国部 分优 势项 目成 绩 突飞猛 进 ,但
点 ,市场经 济 的平权 型特 点 要求 原来政 府 竞技 体育 的健康 、和谐 、可 持续 发展 带来 的体 育管办 部 门要把 权力 和 利益 向参 与竞
技体 育的 市场 主体进 行合 法 让渡 ;市 场经
一
济环 境早 已经 今非 昔 比体 育大 国转变 ,竞 技体 育作 为我 国体 育事 业 中重 要 的一个 分 头 ,使我 国竞 技体 育与 社会 经济 发展 实现 良性 互 动 ,实 现 我 国竞 技 体 育 科 学 发展 ,
一
体 化 的大 环境 下 ,政府 一家 管办 体 育越 是 看到 成绩 的 同时也 应该 看到 在部 分项 目
来越 显得 力 不从 心 ,不但造 成 了竞 技体 育 取 得 成绩 的 同时 ,将 该项 目的发展 潜力 挖
1 “ 举 国体 制 ”在 当前 运 行 中存在 的问题研 究
随着 经 济 转 型 和 社 会 转 轨 以及 体 育 以及 2 0 1 2年 奥运 会 实 现 了 全面 参 赛 和 优
系 列不 良影 响 。
1 . 2 结构难以改善
我 国 当前 竞 技 体 育 在 政 府 一 家 管 办 出 。首先表 现为 马太 效 应 ,在 举 国体制 办 竞技体 育模 式 下 ,奥运 战略 的实施 ,尽 管
支 ,如 何 在 新 的 环 境 下 保 持 强 劲 发 展 势 济 的经 济 分权 要求参 与 的市 场主 体在 实现 济 的效 益最 大化 特 点要求 参 与竞技 体 育的
段 即 可 ,在 政府 体 育管 理部 门的管理 和 协 调 下 ,运行 效 率相对 较 高 。但是 在 当前新 的市场 经济 的政 治环 境 和经 济环 境下 ,该 图1 传 统计划经济体 制下竞技体 育利 益构状
1 . 1 规模难以扩大
竞技 体 育 “ 举 国体制 ”在 之前 的运 行
中所 以有 效 ,是 因为竞 技体 育是 一个 闭合 的系 统 ,即体 育部 门包 办竞 技体 育 ,计 划
经 济 高度集 权 性特 点 ,决定 了在 这个 体 制
内实 现资 源配 置 的手段 只 需要通 过总 第 7 7 期 弼 5
d o i : 1 0 3 9 6 9 / j i s s n 1 6 7 4 - 1 5 l x 2 0 1 3 1 1 0 0 3
竞技体育 “ 举 国体 制’ ’ 在 当前运 行中存在 的问题研 究
1 . 3 利益矛盾难 以协调
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来 ,我 国 竞技 体 育
种单 一 的资源 、 资金供 给渠 道 ,这种 单 一 是 由政府 体 育部 门管 办 的一项社 会福 利 性 的供 给渠 道规 模不 仅成 本高 ,而 且 随着 市 和 公益 性事业 ,与外部 经济 环境 的 发展 步
事 业 机构 和 规 模 的 变 化 ,尤 其 是 2 0 0 8 年 增长 ,竞 技体 育作 为扮 演我 国竞 技体 育 实 性 强 的竞 技 体 育项 目的发 展 局 面 岌岌 可
力和 国家 形 象的双 重角 色越 也急 需扩 大规 危 ,导 致弱 者更 弱 。
异成 绩 的艰 巨任 务后 ,我 国竞 技体 育 “ 举 模 和 提高 层次 。但 是 , 由于 系统 闭合 ,扩 大规 模所 需 的资源 、 资金 只有依 靠政 府 这
国体 制 ”在 实践 中逐 渐暴 露 了一 系列 的困 难和 问题 ,主要表 现 在 以下几 方面 。
系 统封 闭 ,同时 也抑 制 了社会 上 市场经 济 掘 殆尽 , 同时 因为优 先发 展优 势项 目,使 主体 参 与竞 技体 育 的积极 性 的发挥 ,大 大 得 优势 项 目占去 了大 部分 体 育系统 内部 本 削弱 了竞 技体 育 系统 自身造 血 功能 。 由于 世 界 各 国 竞 技 体 育 实 力 的大 幅 来 就不 多 的软件 和硬 件 资源 。导致 了那 些 市场 化 程度 高 、社会 普及 率高 、群 众参 与
邢双 涛
( 河 南 师范 大学 体育 学 院,河 南 新乡 4 5 3 0 0 7 )
摘
要 :随着 当前 我 国市 场经 济 体制 的确 立 、改 革和 逐 步完 善 ,竞 技 体育 “ 举 国体制 ”作为 计 划经 济 时代 的产物
在 新 的政 治 制 度和 经 济体 制 环境 下暴 露 出 了种 种 问题 和弊 端 。研 究认 为 ,当前 竞 技体 育 “ 举 国体制 ”在规 模 、结 构 、效 率 、利益 分配 、赛 制 、训练 以及人 力资 源开 发等 方面存 在 较多 问题 与不 足 。 关 键 词 :竞 技体 育 ;举 国体制 ;问题 中图 分 类号 :G 8 1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1 1 - 0 0 5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