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消息相关知识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教案 (新版)苏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教案 (新版)苏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81faa8022b160b4e767fcff1.png)
第五单元写作教案写消息(1)写作目标1、能写一则消息,报道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2、能在老师指导下写一句话新闻。
(2)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着手调查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3)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在着手调查调查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一则消息进行报道,要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简洁明快,用事实说话。
(2)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导入:21世纪是信息时代,每天,只要打开电视机、收音机、走进互联网,翻开报纸杂志,我们就可以看到、听到许多的国家大事、社会新闻……接受信息,传播信息,可以说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于是,生活在现代,现代的生活我们学会写消息。
(3)交流课前准备内容1、下发作文纸组织学生小结对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调查。
要求:(1)分小组活动,学生各自口述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2)组内讨论挑选出最有意义的一件,大家把它记录下来。
(3)语言简洁明快,用事实说话。
2、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交流。
动手实践导入语: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大家都做了一次生活中的有心人,那么,如何规范地写一则消息来报道我们正在身边发生的事?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研究如何写消息。
明确要求:1、按原小组学习新闻的特点:消息也称新闻,是对当今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
消息有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其结构也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缺一不可。
消息写作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客观叙述,展示事实;一种是重点特写,透视精神。
消息的结构形式,体现了一种“倒金字塔”式。
写作时应该把最主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然后按照“重要—次重要—次要”的顺序来写。
2、根据消息的特点,小组内重新组织语言,调整结构,写出一则规范的消息。
准备下节课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1)教学内容在动手实践之后,能对其他小组创作的消息合理评价,总结收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dcc55c2e3f5727a5e962fe.png)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分析与提示本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
人类已进入计算机时代,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
本单元中,我们将从《三个太阳》中了解中国女画家在南极的艰难历程,领悟南极精神的深刻内涵。
从《录音新闻》中我们将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消息,展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现场实况的录音新闻,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我们将亲历飞船航天员壮行的经过。
从《新闻两篇》中我们能重温解放战争的伟大场面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读了这些文章,你将会倾听到时代的足音,你将会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这些新闻作品,能激发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能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能掌握消息的特点和基本常识。
学会消息语言的简洁、生动和准确性。
学习写规范的消息。
能熟练地进行网上阅读和写作。
能通过“荷”专题的学习,了解“荷”文化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
三、教学设想本单元分为阅读,诵读欣赏,写作练习,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部分,其中四篇阅读主要报道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或者是新近发生的大事,属于新闻体裁,其它三个方面内容也都是围绕新闻体裁的要求编排的。
可将《三个太阳》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两篇通讯放在一起,与《录音新闻》《新闻两篇》这消息进行对比教学。
从而让学生掌握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
《三个太阳》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所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科学事业坚苦卓绝的奋斗的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的胆略。
在教学中,拓展思维,学会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从而进一步认识女画家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的形式进行。
《录音新闻》这则录音广播稿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为祖国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了党的领导。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82af90020740be1e650e9aaa.png)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说课提纲(南京外国语学校白金)单元特点: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分为阅读,诵读欣赏,写作练习,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部分,其中四篇阅读主要报道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或者是新近发生的大事,属于新闻体裁,其它三个方面内容也都是围绕新闻体裁的要求编排的。
通过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熟悉新闻文体的特点,提高搜索、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看书读报,网上交流的习惯。
教学目标及拟定依据:依据: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读书看报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关注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已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就本单元提供的阅读信息而言,对于学生已不是难事,有的甚至早已知晓(如2003年杨利伟遨游太空),主要是关于新闻这种体裁的常识、特点及写作的要求学生比较模糊。
由此,也就使教者明确了在教学过程中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借助文本依托文本通过阅读,筛选信息实现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
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学习活动,本单元预期最终达到的目标是:1、能了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并通过这些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能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会写比较典型的消息。
3、能分析新闻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4、能通过看书读报,网上交流,了解信息并与人交流。
5、熟悉新闻制作的过程。
6、掌握采访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
7、体验新闻工作者的艰辛。
单元教学时数安排单元总时数 14课时。
其中:单元课文:十八课《三个太阳》(3课时);十九课《录音新闻》(2课时);二十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课时);二十一课《新闻两篇》(3课时);诵读欣赏:《七子之歌》(1课时)写作:《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1课时)本单元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关于主问题的设计本单元的四篇阅读课文,主要是安排了两种新闻文体,第18、20课是通讯,第19课和21课是消息,通过学习既要了解通讯,消息各自的特点也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在进行本单元设计的时候,宜将四篇课文归类设计教学。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江苏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87849f4af7ec4afe04a1df43.png)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信息传播江苏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五单元信息传播(一)单元内容简介: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搜集信息、掌握信息、利用信息为时代的需要。
“信息传播”这一单元,为我们开辟了别开生面的信息化课堂。
《三个太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观的南极景观图,让我们知道了南极精神的内涵;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相结合的《录音新闻》,让我们欣赏了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的壮观情景,真正体验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为祖国作贡献的决心。
《“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使我们了解“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的特写画面,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影响同学们的一生。
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为我们上了一堂国情教育课,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所向披靡,香港胜利回归,人心振奋,祖国的最终统一,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
本单元要求我们尝试消息的写作,综合实践活动则让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和写作,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发展语文、提高素养。
(二)学习要点掌握阅读新闻的几种方法,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
通过“神州”五号航天员出征的学习,引导同学们树立科技兴国的观念,通过对“南极精神”的感悟、渡江战役,以及香港的回归意义的认识,培养对祖国的荣誉感。
注重阅读,品味新闻语言的特点。
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体会在“准确”这一共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重点段落,有所侧重地品析篇章的个性化语言及其表达作用。
录音新闻形式比较独特,我们要通过学习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结合的特色,从而更好地掌握这种体裁的特点。
而在《新闻两篇》中,应该学习措辞准确与简洁有力这一特色,从而把握新闻语言的特点。
学以致用,根据课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消息的常规特点,进行消息的写作练习,进一步培养大家关心时事、捕捉信息的习惯。
为了更便捷地搜集信息,我们要学会网络阅读和网上写作,关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增强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的意识。
(三)精读指导《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消息不长,全文就一段文字,共有17句话。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教师中心稿)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教师中心稿)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907243f78a6529647d53b6.png)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教师中心稿)_七年级语文教案说课提纲(南京外国语学校)单元特点: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分为阅读,诵读欣赏,.写作练习,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部分,其中四篇阅读主要报道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或者是新近发生的大事,属于新闻体裁,其它三个方面内容也都是围绕新闻体裁的要求编排的。
通过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熟悉新闻文体的特点,提高搜索、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看书读报,网上交流的习惯。
教学目标及拟定依据:依据: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读书看报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关注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已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就本单元提供的阅读信息而言,对于学生已不是难事,有的甚至早已知晓(如2003年杨利伟遨游太空),主要是关于新闻这种体裁的常识、特点及.写作的要求学生比较模糊。
由此,也就使教者明确了在教学过程中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借助文本依托文本通过阅读,筛选信息实现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
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学习活动,本单元预期最终达到的目标是:1、能了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并通过这些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能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会写比较典型的消息。
3、能分析新闻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4、能通过看书读报,网上交流,了解信息并与人交流。
5、熟悉新闻制作的过程。
6、掌握采访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
7、体验新闻工作者的艰辛。
单元教学时数安排单元总时数14课时。
其中:单元课文:十八课《三个太阳》(3课时);十九课《录音新闻》(2课时);二十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课时);二十一课《新闻两篇》(3课时);诵读欣赏:《七子之歌》(1课时).写作:《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1课时)本单元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关于主问题的设计本单元的四篇阅读课文,主要是安排了两种新闻文体,第18、20课是通讯,第19课和21课是消息,通过学习既要了解通讯,消息各自的特点也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在进行本单元设计的时候,宜将四篇课文归类设计教学。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新闻两篇》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新闻两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62ab94afe04a1b071ded5.png)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新闻两篇》教案
溧阳市旧县中学王云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主要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掌握新闻的特点,初步学习新闻写作。
因其由两篇组成,拟安排两课时,各一课时。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难道:目标2。
教学设想;1、课前准备:
制作学习卡,解决生字、词及疑难句子,初步把握内容。
收集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2ff4154a7302768e9939f5.png)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常州市清潭中学张益清审稿:常州市第24中学刘霞一、教学目标:1、通过单元文章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
3、能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会写比较典型的消息。
4、能分析新闻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5、能通过看书读报,网上交流,了解信息并与人交流。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三个太阳》 2课时《录音新闻》 1课时《“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课时《新闻两篇》 2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1课时写作 3课时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 2课时三、教学设想:本单元分为阅读,诵读欣赏,写作练习,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部分,其中四篇阅读主要报道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或者是新近发生的大事,属于新闻体裁,其它三个方面内容也都是围绕新闻体裁的要求编排的。
可将《三个太阳》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两篇通讯放在一起,与《录音新闻》《新闻两篇》这消息进行对比教学。
从而让学生掌握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常州市清潭中学张益清教学目标:一、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二、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三、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一、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二、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南极洲:1、设题讨论: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所了解的“南极”有哪些特点?(最孤立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风最大的大陆、最高的大陆、最干燥的大陆、河流最少的大陆……海浪、冰山、雪原、暴风雪:极其恶劣、艰苦)2、观赏南极探险记录片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消息相关知识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消息相关知识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d12e8f18583d0486459d1.png)
见上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当堂命题Hale Waihona Puke 息。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留意当天“某某日报”,揣摩新闻的相关内容,并和所学知识。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新闻的特点
新闻的五要素
消息的结构
导语及导语作用
五、什么是消息,它有哪些特点
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其它新闻报道如通讯、广播稿、新闻评论等是它的发展和补充。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作新闻或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裁的总称)它是我们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二、新闻的特点
1.真实性2.新鲜性3.倾向性4.选择性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九、新闻标题的作用
1、标题在版面编排上具有独特的优势2、标题是对新闻内容最好的标示
3、标题具有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4、展示新闻立场、观点5、组织、美化版面。
十、导语及导语作用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020ada4028915f804dc254.png)
单元总时数: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单元课文:十八、三个太阳(2课时)
及课时数:十九、录音新闻(1课时)
二十、“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课时)
二十一、新闻两篇 (2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1课时)
写作写消息 (3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单元小结 1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会写消息、通讯。
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
三个太阳
黄传会
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一般常识
2、了解女画家及其他南极人的工作情况
3、通讯语言的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1、通过查字典,自行解决生字词,自己划出课文中的好词生词
2、收集有关南极的资料
第一块:导入新课
师生
中国有句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到长城已不觉得难了,也称不上英雄了,走南极,上太空才算英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去南极的,而且是一位女英雄。
倾听
第二块:整体感知
师生
1、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生字词划出并自行查词典解决
2、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浏览解决生字词
概括内容、交流
第三块:仔细研读,合作探究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仔细阅读课文,小标题是否概括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为什么?如不合适,该如何修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新闻两篇教案2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新闻两篇教案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e79043a76e58fafab00379.png)
新闻两篇一、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学习新闻(消息)的体裁特点。
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让学生上黑板书写,并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沧海桑(sāng)田举世瞩(zhǔ)目崭(zhǎn)新总督(dū)琛(chēn)噙(qín)金融(róng)媒(méi)体【目标展示】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导入新课】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这一天,离开了祖国一百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就是报道这件激动人心振奋国威的事件的。
(板书课题。
)【新知研习】(一)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根据新闻的有关知识,请找出本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幺?4.拓宽思维,比较阅读。
要求:根据新闻特点,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两篇课文作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三)反馈交流1.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根据新闻的有关知识,请找出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想一想,主体部分重点讲了什幺?明确:标题浓缩了所要报道的事实,简洁明了,鲜明醒目,“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个主谓短语。
隆重,即是盛大庄重。
“隆重”一词与“政权交接”的语体色彩一致,表明了交接仪式的氛围,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
[试卷+试卷]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新闻教案(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试卷+试卷]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新闻教案(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c5effd76eeaeaad1f33063.png)
本文与第一则不同的是加了一个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
3、生发言交流(略)
4、“肃立”准确、简明的渲染了交接仪式的气氛,突出了香港回归的神圣。“注目礼”表明人们对国家的尊重,更表明了中国人的自豪感。“瞬间”指时间之快,更指中华民族对香港的回归期待已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课堂小结。体裁:新闻
顺序:时间顺序
中英香港政权 结构: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交接仪式 写法: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在港隆重举行 语言:准确.简明
五、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香港已回归十多年了,现在的香港建设得怎么样呢? 让我们一起关注现在的香港,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现在香港图片)
师: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不仅能成功地收回香港,而且也有足够的实力建设好香港。香港回归,这座屹立在中华民族史册中的丰碑,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6、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写一则消息,报道当前社会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
讨论补充
记录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体裁:新闻
顺序:时间顺序
中英香港政权 结构: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交接仪式 写法: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在港隆重举行 语言:准确.简明
教 学 反 思
1、
2、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本文的导语是1-5小节,它点明了香港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和第一则新闻相比,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渡江的情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则新闻的导语,写法则不同一般,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76d197d15abe23492f4d40.png)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常州市勤业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单元整体构思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正在迅速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
在本单元,我们不仅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的两则消息、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的录音新闻、去南极考察和为“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壮行的通讯。
同时,我们还将让学生亲自体验新闻的制作过程,就一些热点的话题组织学生采访,写新闻稿,最后进行学生交流和学习成果展示。
具体内容:1、了解新闻知识,查新闻发展史2、了解新闻形成过程3、了解新闻发行的载体4、学会采访,学会写消息、简单的通讯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4、学习写消息5、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6、熟悉新闻制作的过程7、掌握采访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8、体验新闻工作者的艰辛单元学习步骤:一、走近消息、通讯1、每人从报纸上剪几篇消息、通讯2、网上查找,了解新闻发展史及有关新闻知识(1课时)3、运用新闻知识,分析自己的搜集材料(1课时)4、课堂交流(老师指导)(1课时)二、走进教材1、整体浏览单元课文,各人选择其中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体会新闻、通讯语言生动、准确等特点,了解课文报导的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4课时)2、单元语文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将自己从网上看到的新闻,挑选一则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加以概括提炼和分析,用E_mail发给同学、老师进行交流(2课时)三、走进社会1、学生自愿组成各个活动小组(7——8人),到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地方参观新闻制作的整个流程。
2、我来当记者(1)每小组拟订一个采访话题,分头进行采访,如:常州外来民工子女教育情况——采访教育局长常州教育发展前景——采访市长学校教育主动发展构想——采访校长等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录音新闻》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录音新闻》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72fed8c850ad02df804163.png)
《录音新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理解报道的安排顺序。
4、学习本文文字报道与现场录音相结合报道事件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学生对此比较陌生。
因为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学生常见的电视新闻。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用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教学设想重点、难点:1、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
2、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
3、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突破: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情趣导入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茫茫宇宙的探寻,从飞行器到“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都记载着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可喜的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核试验取得成功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82年10月16日,正当党的十二大召开之际,我国潜艇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从1980年5月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到这次潜艇水下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飞跃,海军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国防实力新的加强。
这次发射的新型运载火箭,采用了新的技术,新的燃料,新的材料。
潜艇上的发射装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与电子计算机配套的各种国产精密仪器和仪表,准确接收、处理并传递来自空中、地面和海上测量船队的各种信息,取得运载火箭飞行中的各种数据,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2d0e266f1aff00bfd51e39.png)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三个太阳教学目的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揣摩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培养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生交流网上考察”南极的收获。
交流话题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二、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2、用心阅读,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二)课堂活动女画家在南极生活了两个月回国了,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她,那么你该设计那些问题?作为女画家你又该怎样回答呢?(1)设计问题及答案(2)活动过程:男同学扮演记者,女同学扮演女画家。
(三)深入探究1、女画家体验到了怎样的南极生活?---------- 艰苦2、你能从文中找到能表现艰苦生活的具体内容吗?⑴学生自主阅读,勾画批注•(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发言.3、你读了课文对文中所写到的南极人,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真探究,体会感悟南极人的精神风貌.)(1)阅读思考,勾画批注•(2)交流阅读感悟4、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
问题: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精神的?学生朗读相关的句段,画出自己喜欢或感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录音新闻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教学过程:自主积累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
2、(同学自学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 )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
(4)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朗读课文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a52b49ec3d5bbfc0a7477.png)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信息传播)集体备课教案扬中市第一中学方纪兰黄勇一、教材分析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正在迅速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
在本单元,我们将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大事的两则消息、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的录音新闻、去南极考察和为“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壮行的通讯。
读了这些新闻,你会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会有深刻的感触和丰富的联想。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
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
4、学习写消息。
5、学习网上搜集、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
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三个太阳》1课时《录音新闻》2课时《“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2课时《新闻两篇》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四、教学过程《三个太阳》教案教学目的1、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2、揣摩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师生交流网上“考察”南极的收获。
交流话题“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二、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2、用心阅读,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二)课堂活动女画家在南极生活了两个月回国了,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她,那么你该设计那些问题?作为女画家你又该怎样回答呢?(1)设计问题及答案(2)活动过程:男同学扮演记者,女同学扮演女画家。
(三)深入探究1、女画家体验到了怎样的南极生活?-------------艰苦2、你能从文中找到能表现艰苦生活的具体内容吗?(1)学生自主阅读,勾画批注.(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发言.3、你读了课文对文中所写到的南极人,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真探究,体会感悟南极人的精神风貌.)(1)阅读思考,勾画批注.(2)交流阅读感悟4、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必须用事实讲话,二是必须完全真实,可靠,有一说一。三是新闻要新,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结构新。四是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就是强调思想性,主要是指指导性、正确性、针对性方面。五是要有可读性,即要顾到知识性、趣味性、使读者感到有趣味。
八、消息写作的要求
一是迅速及时;二要短小精悍;三要生动活泼、有风趣;四要有文采。
新闻要素=5“W”+1“H”,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五、什么是消息,它有哪些特点
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其它新闻报道如通讯、广播稿、新闻评论等是它的发展和补充。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作新闻或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裁的总称)它是我们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见上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当堂命题消息。
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留意当天“安徽日报”,揣摩新闻的相关内容,并和所学知识链接。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新闻的特点
新闻的五要素
消息的结构
导语及导语作用
十一、新闻主体
消息主体是消息的骨干部分,也是消息的展开部分。它承接导语,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对新闻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陈述,以体现全篇的主题思想。概括地讲,主体就是表述和说明新闻主题的主要部分。
十二、背景材料的作用
(1)有助于突出、烘托、阐述、深化主题,增强说服力(2)可以提高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使消息大为生色(3)有助于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九、新闻标题的作用
1、标题在版面编排上具有独特的优势2、标题是对新闻内容最好的标示
3、标题具有引导和吸引读者Fra bibliotek读的作用4、展示新闻立场、观点5、组织、美化版面。
十、导语及导语作用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消息的开头在新闻学上称之为导语。消息开头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注意,这就是导语的作用。
二、新闻的特点
1.真实性2.新鲜性3.倾向性4.选择性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新闻消息写作技巧
课题
新闻消息
写作技巧
课时
3课时
(总第课时)
科 任
教 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作为一种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同上
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入新课
新闻和我们朝夕相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新闻。
揭示目标
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作为一种积累。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一、什么是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消息的特点是:采写发稿要及时、迅速,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在结构上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
六、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