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第一章
2024年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2024年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824a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b.png)
2024年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的管理,保障游客的旅行安全和权益,维护旅游景区的正常秩序。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旅游行业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地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涉及旅游景区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相关管理部门、游客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命安全第一原则。
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是旅游景区的首要任务。
2.预防为主原则。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和风险程度。
3.科学管理原则。
依据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旅游景区的安全运行。
4.全员参与原则。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共同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文化,共同维护旅游景区的安全秩序。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四条安全隐患排查旅游景区应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安全隐患排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景区设施设备、交通出行、游客行为等方面。
第五条技术设施保障旅游景区应安装并管理监控设备、报警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等技术设施,做到实时监测和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第六条人员素质培训旅游景区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条游客教育引导旅游景区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通过宣传栏、导览图、工作人员等方式向游客提供安全防范知识和旅游安全提示。
第三章应急处置第八条应急预案旅游景区应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应急流程和相关责任人。
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报警、人员疏散、伤病救治等内容。
第九条应急演练旅游景区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条监督检查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景区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存在安全隐患未整改的景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约束和处罚。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景区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景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8dd5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a.png)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旅游法》、《景区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管理工作。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旅游景区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的旅游景区,指的是符合国家旅游局规定的具备特定立体景观、传统文化和旅游设施的区域。
第二章景区规划第六条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地域特点和旅游资源情况,制定景区规划。
第七条景区规划应包括景区的布局、功能区划、旅游设施、管理标准等内容。
第八条景区规划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等因素。
第三章景区设施第九条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规划,合理设置景区内的旅游设施。
第十条景区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游客的需求,提供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第十一条景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应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章景区管理第十二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景区巡视制度,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景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第五章景区安全第十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第十七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内重要设施的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附件:景区规划图、景区设施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旅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景区管理条例》:指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有关景区管理的法规。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3篇)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8d647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4.png)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旅游景区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指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旅游景区所有人员以及进入旅游景区的游客。
第三条主要内容本制度主要包括景区安全管理机构、景区安全管理职责、旅游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第四条景区安全管理机构景区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机构由景区管理部门的领导带头,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第二章景区安全管理职责第五条景区管理部门的职责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景区的全面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督促景区其他部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监督景区安全设施的使用、组织安全培训、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等。
第三章旅游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安全设施和设备景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防火设施、救生设备等,以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八条安全培训景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知识、应急措施、突发事件处理等。
第九条游客教育景区应加强游客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栏、导游讲解等形式向游客提供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不违法乱纪。
第十条景区巡逻景区应定期巡逻,加强对景区各个区域的监控和管理,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景区的安全和秩序。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十一条应急预案的编制景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并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
应急预案应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第十二条应急设施和装备景区应建立应急设施和装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以及联系警察、消防等相关部门的紧急联系方式。
第十三条应急演练景区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强化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4篇)
![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efb68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2.png)
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景区旅游活动的安全,规范景区管理工作,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提高景区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旅游景区,包括自然景区、历史文化景区、主题公园等。
第三条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景区安全责任的划分、景区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景区安全制度与规章制度、景区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措施等。
第四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景区旅游安全管理手册,详细规定景区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制度和流程。
第五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公安、消防、旅游监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旅游安全工作。
第二章景区安全责任划分第六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明确各个层级的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和任务。
具体划分如下:1. 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对景区旅游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2. 景区管理机构负责景区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并执行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3. 安保部门负责景区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景区的治安秩序和游客的人身安全。
4. 消防部门负责景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演练。
5. 医疗救援部门负责景区的医疗救援工作,设置医疗救援点和应急医疗设备。
6. 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景区的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
7. 游客服务部门负责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服务,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8. 售票部门负责对游客的安全进行核查和管理,遵守安全警示标识。
第七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景区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推进。
第八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景区的大小和特点,设立相应的安保人员、医疗救援人员等工作岗位,并进行人员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景区安全制度与规章制度第九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景区安全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规定。
第十条景区安全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游客安全教育制度:规定游客进入景区前应接受安全教育,了解景区安全规定和应急知识。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汇编范本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汇编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0d93a1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b.png)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汇编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保障游客安全和旅游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汇编。
第二条本汇编适用于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包括景区安全管理、游客服务管理、环境管理、票务管理、导游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服务至上、规范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四条景区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五条景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六条景区应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确保景区内的水、电、消防设施设备安全运行,防止火灾、溺水等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景区应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三章游客服务管理第八条景区应设立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
第九条景区应制定游客接待管理制度,合理控制游客人数,保障游客游览秩序。
第十条景区应实行票务管理制度,公开票务信息,严格执行票价政策,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景区导游应具备专业素质,遵守导游职业道德,为游客提供准确、热情、周到的导游服务。
第四章环境管理第十二条景区应加强环境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好无损。
第十三条景区应制定景区游览环境管理制度,保障景区内的卫生、绿化、设施设备等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四条景区应加强噪声治理,控制游客活动噪声,确保游客游览舒适。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景区应建立质量管理机制,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和第三方检查。
第十六条景区应设立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对景区内各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定,奖优罚劣。
第十七条景区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提高游客满意度。
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十八条景区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完整汇编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完整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fa28a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3.png)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完整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管理工作,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保护和传承景区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类旅游景区,包括自然景区、文化景区、历史景区等。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依法依规从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工作,保证景区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第四条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管理流程,确保景区管理规范、有序、高效。
第二章景区规划第五条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编制景区规划,明确景区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
第六条景区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合理规划景区的开发和利用。
第七条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景区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景区设施与设备管理第八条景区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配备齐全、功能完善。
第九条景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条景区设备的采购与更新应符合规定,维持设备的完好性和先进性。
第四章游客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二条景区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第十四条游客在景区内的行为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景区管理规定。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五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景区的环境整治和保洁工作。
第十六条景区应当严禁乱扔垃圾和破坏植被等行为,保护景区自然环境。
第十七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水源、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和控制。
第六章服务质量管理第十八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服务意识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沟通技巧。
第十九条景区服务设施应当完善,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二十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游客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第七章经济管理第二十一条景区管理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景区票价和收费标准。
第二十二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景区经济运营管理,注重财务监督和成本控制。
景区规章制度 管理条例
![景区规章制度 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eb73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e.png)
景区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景区秩序,加强景区管理,保障游客安全,促进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景区内的所有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必须遵守并执行。
第三条景区指导部门是景区管理的主管单位,负责统筹规划、监督管理景区内的各项工作。
第四条景区保安队是景区管理的执行单位,负责维护景区内的秩序,保障游客的安全。
第二章游客行为规范第五条游客进入景区门前需出示有效门票,并接受安全检查。
第六条游客在景区内禁止倒卖门票,损坏景区设施,乱涂乱画等行为。
第七条游客应文明游览,尊重景区内的环境和风景,不得破坏植被,乱扔垃圾。
第八条游客应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导,遵守景区内的各项规定。
第九条游客在景区内严禁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拍摄有损景区形象的照片或视频。
第十条游客禁止在景区内大声喧哗、抢占景区资源,干扰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
第三章景区工作人员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景区工作人员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佩戴工作证,遵守工作纪律。
第十二条景区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景区情况,提供优质的服务,解答游客的疑问,指导游客游览。
第十三条景区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景区安全演练,熟悉处理突发事件的程序,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第十四条景区工作人员严禁向游客推销商品、服务,收受小费等不正当行为。
第十五条景区工作人员发现游客有违规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若情况严重应报告景区保安队处理。
第四章景区设施设备管理规定第十六条景区设施设备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维护和管理,游客不得私自损坏和占用。
第十七条景区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需立即报告景区管理部门进行维修处理。
第十八条景区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对景区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作。
第十九条景区设施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安全标准,不得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景区设施设备的设计、改建、维护等工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景区内如发生火灾、泄漏、重大人员伤亡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疏散游客,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0de1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安全管理,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旅游景区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景区所有游客、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服务设施。
第三条旅游景区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景区安全稳定。
第二章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景区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安全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三)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四)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五)及时上报景区安全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七条景区各部门、各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景区安全管理规定;(二)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三)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四)做好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工作;(五)协助安全管理委员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九条景区应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检查制度;(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三)安全操作规程;(四)应急预案;(五)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六)安全责任制度。
第十条安全检查制度:(一)景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二)各部门、各单位应定期进行自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三)景区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景区安全。
第十一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一)景区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二)景区应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等活动,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三)景区应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三篇)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e057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7.png)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旅游景区的安全和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旅游景区,包括国内和国际旅游景区。
第三条旅游景区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设施、应急疏散设施、监控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等。
第四条旅游景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配置安全设施。
第五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六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对旅游景区的安全设施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篡改、损坏或拆除旅游景区的安全设施。
第八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游客对安全设施的投诉和意见。
第九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评估和改进安全设施,提升旅游景区的安全水平。
第十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旅游景区所有。
第二章安全设施的设置和配置第十一条旅游景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配置防火设施。
第十二条旅游景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配置应急疏散设施,包括疏散通道、指示标识、安全门等。
第十三条旅游景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配置监控设备,包括视频监控、报警设备等。
第十四条旅游景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配置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吸烟、禁止随地乱扔垃圾等。
第三章安全设施的检测和维护第十五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六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安全设施的维修记录,做好维修和维护的相关工作。
第十八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安全设施的及时演练和使用。
第四章安全设施的培训和管理第十九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设施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十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二十一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设施的监管机制,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旅游景区应当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旅游景区的安全。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8bf5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5.png)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章景区管理机构及职责1. 景区管理机构每个旅游景区应设立景区管理机构,负责景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景区管理机构由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组成。
2. 管理人员职责管理人员应制定景区年度运营计划,并组织实施。
他们应负责景区的市场推广、资源整合和合理利用,以及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
3. 工作人员职责工作人员是景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景区接待、票务管理、导游服务、环境保护和卫生管理等方面。
4. 安保人员职责安保人员负责景区内的安全维护和秩序管理,他们应定期进行安全巡逻,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指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
第三章游客管理1. 游客入园游客进入景区前,需购买门票,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通道入园。
2. 票务管理票务人员应对游客购票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
景区应提供在线购票服务,方便游客提前预订门票。
3. 导游服务导游是景区的重要服务人员,他们应对景区的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解说,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
4. 游览秩序游客应按照指定路线游览景区,不得随意进入游览区外的区域。
游客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不得损坏景区设施和环境。
第四章景区环境保护1. 垃圾分类游客应遵守景区的垃圾分类规定,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2. 植物保护游客不得随意采摘、破坏景区内的植物。
不得踩踏花草和树木。
3. 水资源保护游客应节约用水,不得在景区内污染水源。
第五章安全管理1. 消防安全景区应设置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游客在景区内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景区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应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引导游客有序撤离。
3. 交通安全景区内的交通应有明确的规定和标识,游客应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第六章投诉处理1. 投诉渠道景区应设立投诉处理渠道,接收游客的投诉,并及时解决问题。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手册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8cbc7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4.png)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手册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的管理行为,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文明旅游的进行,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手册。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管理、运营、维护等相关工作。
1.3 定义(此处列出相关术语的定义,如: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人员等)第二章:景区管理组织机构2.1 领导班子2.1.1 景区负责人2.1.2 部门主管2.1.3 其他关键岗位2.2 人员职责分工2.2.1 景区负责人职责2.2.2 部门主管职责2.2.3 岗位人员职责第三章:景区安全管理3.1 安全责任制3.1.1 安全生产责任3.1.2 游客安全责任3.2 安全设施3.2.1 消防设施3.2.2 电气设备管理3.2.3 游客导向系统3.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3.1 火灾事故3.3.2 自然灾害3.3.3 恐怖袭击事件第四章:景区服务管理4.1 服务标准4.1.1 游客接待标准4.1.2 景区景点开放时间4.1.3 游客投诉处理标准4.2 游客行为规范4.2.1 不文明行为禁止条例4.2.2 景区资源保护规定4.2.3 游客应急救援指引4.3 财务管理4.3.1 景区门票管理4.3.2 旅游产品收益分配4.3.3 财务报表审核流程第五章:景区环境保护5.1 生态环境保护5.1.1 植被保护5.1.2 水质保护5.1.3 垃圾分类管理5.2 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5.2.1 文物保护法规5.2.2 古建筑维护管理5.3 景区环境整治5.3.1 景观绿化5.3.2 环境卫生保洁第六章:景区规章制度执行与监督6.1 规章制度宣传6.1.1 游客告知书6.1.2 宣传栏设置6.2 规章制度执行6.2.1 例行检查6.2.2 立案处理6.2.3 违规行为处罚6.3 规章制度监督6.3.1 内部监督机制6.3.2 外部监督机制第七章:附则7.1 本手册解释权归景区管理机构所有。
7.2 本手册的修改和调整应及时传达并在景区公告栏上公示。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大全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38ac3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6.png)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工作,规范景区内秩序,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旅游景区,包括公园、风景区、名胜古迹等各类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维护景区的形象。
第四条旅游景区管理应当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旅游景区应当设立管理机构,负责景区内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管理机构应当由专业人才担任,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景区内的各项工作。
第七条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景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景区内秩序良好。
第八条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景区内的应急预案,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九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对景区内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十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景区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环境保护第十一条旅游景区应当保护景区内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禁止破坏、乱堆乱放等行为。
第十二条旅游景区应当设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负责景区内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第十三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系统,保持景区内的卫生整洁。
第十四条旅游景区应当鼓励游客采取环保措施,如携带环保袋、节约用水等。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景区内的安全。
第十六条旅游景区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景区内的安全工作。
第十七条旅游景区应当设立安全提示牌,提示游客注意安全。
第十八条旅游景区应当设立安全疏散通道,确保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第十九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服务管理第二十条旅游景区应当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第二十一条旅游景区应当设置便民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和休息。
第二十二条旅游景区应当配备专业的讲解员,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
第一章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第一章旅游景区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5514d910722192e4536f6f8.png)
2.旅游景区管理的客体
景区管理的客体即旅游景区管理的对 象,是景区管理主体可以支配并需要调用 的一切资源,主要由人、财、物、信息组 成,此外还包括有景区的形象、市场、业 务以及与景区业务和效益相关的所有方面。
3.景区管理职能 决策 计划 组织
选择合适的方案的过
程分为经营决策、管
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11时22分34秒 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12020年10月 21日星 期三11时22分 34秒20.10.21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旅游景区管理和构成要素
(一)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 ▪ 旅游景区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
下,对景区拥有的人力、物力、财 力、信息等资源进行管理,通过资源
的优化配置,实现景区目标的过程。
(二)旅游景区管理的构成要素 1.旅游景区管理的主体
管理主体是指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权 威和职责,从事管理活动的人,通常由决策 者、执行者、监督者和参谋者组成。
第一章 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蔡维英
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念和内涵 ▪ 第二节 旅游景区的类型及特征 ▪ 第三节 旅游景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念和内涵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二、旅游景区的内涵 三、旅游景区相关概念辨析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一)国外机构和学者的定义
域界限明确,符合旅游度假要求,能够为国内
外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度假、休闲、观光、娱
乐等综合性服务的旅游经济区域。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总则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总则](https://img.taocdn.com/s3/m/6d2fc3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7.png)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维护旅游秩序,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区级的旅游景区。
所有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执行。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根据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健全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旨在规范旅游景区管理,加强对旅游景区的指导和监督,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严格依法管理,规范运行,加强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旅游景区管理单位,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组织对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第八条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动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
第九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现行有关规定与本管理制度不一致的,以本管理制度为准。
第二章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第十条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管理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当设立景区管理委员会或景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管理规定和经营计划,组织协调景区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或景区管理部门应当成立专业化管理团队,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第十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游客信息咨询、导游服务、投诉处理等一站式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和保障。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景区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景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985b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4.png)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景区管理制度旅游景区管理规定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目的为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维护景区秩序,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各类旅游景区的管理,相关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应当依据本规定开展相关工作。
第二章景区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三条公平公正景区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待所有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平等待遇。
第四条安全第一景区管理应将游客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第三章景区管理的具体制度第五条管理机构每个旅游景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景区内的管理工作,保障景区秩序稳定。
第六条门票管理景区管理机构应明确景区门票价格和售卖方式,并严厉打击假票、黄牛票等违规行为。
第七条游客行为规范景区管理机构应制定游客行为规范,规定游客在景区内的行为规定和礼仪标准,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第八条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景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游客的满意度。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九条监督机制建立景区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景区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条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景区管理规定的行为,景区管理机构应当依法依规给予处罚,确保景区秩序稳定。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法律适用在景区管理中遇到争议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生效日期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本文档根据《旅游景区管理规定》制定,旨在规范各类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保障游客和从业人员的权益,促进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定(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bc59c0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a.png)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本规定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了加强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
第二章景区的安全管理责任第一节景区管理者责任1.景区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相关安全制度和规章,明确责任分工。
2.景区管理者应当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景区管理者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节游客责任1.游客在景区内应当遵守景区规定,不得擅自进入限制区域,做出危险行为。
2.游客应当保管好个人财物,防止丢失或被盗。
3.游客在参观游览时应当注意自身安全,遵守引导员的指示。
第三章安全经营管理第一节安全设施设备1.景区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等,确保游客的安全。
2.景区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修复问题。
第二节旅游项目管理1.旅游项目设有明确的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游客在享受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2.旅游项目从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四章安全应急管理第一节应急预案1.景区应当编制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2.景区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第二节突发事件处理1.景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2.景区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配合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五章法律责任1.对于违反本规定的景区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将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对于违反本规定的游客,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章附则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2.其他有关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事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质文化的平台并带给他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5.
科考探险型:此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科学考察
、研究价值,有些景区坐落于地势比较险要的地方,
景区活动设计惊险,刺激性要强,游客群比较特定。
6.
康体娱乐型:以满足游客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需要
为主,一般包括大型的游乐场所、主题公园等,要求
景区项目活动比较多。
舒适性(Amenities),提供与旅游活动直接有关的
旅
2 住宿、餐饮、娱乐和商业零售等其他配套设施;
游
地
3
可达性(Access),提供方便、快捷的区际、 区内交通;
辅助服务(Ancillary services),提供当地社区服务,
4 如信息查询,银行、邮政、医疗、治安、法律援助等
3、旅游区
❖ 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规定:旅游区是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 乐健身功能,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 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 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物院馆等各类旅 游区。
发经营主体来源多样化,既可以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也 可以是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而且其资金来源也十分广 泛。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基本上都采用了现 代企业管理模式,能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正在朝着 “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 企业制度发展。
(六功能、目标、 管理方式
1
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 南山文化旅游区是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天然形 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设的全国罕见的超 大型生态和文化景区,是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批准兴 建的最大的佛教文化主题旅游区,是国家首批 AAAAA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 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0平方公里,组织 实施佛教文化苑、天竺圣迹、福寿天地、神话雕塑、
产品缺乏 核心竞争力
经营管理水平 有待于提高
服务质量水准 需要提升
人才建设需要 加强
对品牌经营 不够重视
任务二 旅游景区的分类及特征 一、旅游景区的分类
(一)功能分类法;
1.
观光游览型:主要以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为主,也可以
是人造景观,游客在景区的活动主要是观光和游览。
2.
历史遗迹型:主要依托古代的建筑、雕塑、壁画和帝王陵寝
三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资源要素(景区的基础)
1.
旅游吸引物:指赋存于旅游景区空间范围内,对
游客产生吸引力的资源,包括自然型和人文型。
2. 旅游设施:是实施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同
时也是景区存在的基础之一。
3. 旅游服务:是景区能否使游客满意的最敏感要素
,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主要包括导游服务、酒店 服务、交通服务和商品服务。
5A景区——三亚南山
旅游业的四大基础企业
饭店
旅行社
旅游业
旅游景区
旅游交通
旅游景区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 资源怎么样?吸引力半径有多大?----------------------------资源评价 ❖ 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怎么样?生态、治安、民风------------环境评价 ❖ 位置怎么样?路好走吗?-------------------------------------区位交通评价 ❖ 市场有多大?喜欢这类景区马?------------------------------市场评价 ❖ 同一客源市场周边还有这类景区吗?竞争力怎样?--竞争分析 ❖ 观光还是休闲?一日游还是两日游?--------------------------产品定位 ❖ 年接待多少人?游览、接待设施建多大规模?---------规划、设计 ❖ 目前开发有什么问题?需要改进吗?如何改?---------开发现状评价 ❖ 施工条件如何?地质、地皮、水电等条件?-----------建设施工条件评价 ❖ 怎么管理?用多少人?人从哪来?--------------------管理及人力资源 ❖ 盈利模式怎样?营利点在哪?空间还有多大?----------------------------营利分
旅游景区的概念 一
旅游景区的概念在学术界有多种说法,起含义也较
为广泛,要正确界定旅游景区的概念,首先就要将旅游 景区与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区分开来。
旅游资源
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旅游景区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点形成的基础;
特定范围内的若干旅游景点并配套相关的服务设施就构成了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
旅游地
若干个旅游景区在空间上聚集,并能实现游客追求体验需求的各类空间要素的 综合就构成了旅游地。
第一章 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 学习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旅游景区的内涵与特征 旅游景区的类型与作用 旅游景区发展简史 景区管理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概念和类型
辅学资源
几个概念 与景区相关的
的关系
卢沟桥
八达岭
北戴河
旅游 景点
旅游景区
旅游区
旅游地(旅 游目的地)
相关概念辨析
旅游区的应具备的条件:
❖ 1、旅游区应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中心城市即 旅游中心地。
❖ 2、旅游区内应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特色的旅游 点。
❖ 3、旅游区应有齐备的游览服务设施、完善的 基础公共设施,明显的引导标志。
❖ 4、旅游区与行政区一致。
❖ 5、旅游区类别的划分(旅游景点、旅游景区)
例: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三亚南山,距市区40 公里,游览区以北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 通过。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水利风景区 文物保护单位
归口单位
建设部门
环保部门
林业部门 国土资源部门
水利部门 文物部门
❖ 根据景区的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景区分为 两类,即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和资源保护性旅游景区。
❖ (一)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 ❖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其开
人工型:以人工建造为主,依托现有国内外高科技水平根据 一定的需要(可能不是旅游的需要)修建一些世纪工程,因 其含有人类活动的色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其具有旅游 价值而开发成为景区。如:三峡大坝、深圳锦绣中华等。
(三)成因分类法
—-
1
自然形成的具有优美环境的地域(如;国家公园、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
、伟大工程、名人故居而建,是古代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
3.
休闲度假型:以休闲、度假、健身为主要目的,旅游项目
多,环境质量好、功能齐全,接待设施配套,游览、娱乐
、餐饮、住宿、购物等内容应有尽有,游客停留时间较长
旅游经济效益好。
4.
风情体验型:向游客展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
民风民俗、生产方式、语言习惯等,为游客提供一种接触
三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分析
(二)非资源要素
1. 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景区的消费者
。
2. 当地居民:包括在旅游景区内和附近的一些居民
。
3. 当地政府:通常被视为旅游景区所有者实质性的
代表,在国家政策框架内,行使对公共资源的管 辖权和处置权,依法享有景区的利益要求。
分析: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等级分类法
主要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分 别按照《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细则》、《景观质量评价 细则》和《游客意见评价细则》等三个评分细则进行综合评 价,分为五个等级(5A级、 4A级、3A级、 2A级、 1A级) 和等外级。
其中第一个细则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 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这8个项目
(二)属性分类法
自然型:以大自然赋予的、自然生成的景观为依托的旅游景区。 如: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西藏纳木错风景区等。
人文型: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形态、民族文化
、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各地的文化也是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
的文化去并促使旅游者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如:布达拉宫等
属
性
分 类 法
自然人文复合型: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有 丰富的历史遗存,游客不仅能观光游览而且能感受 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泰山、武夷山等。
第二个细则包括资源要素与景观市场价值这2个评价项目 第三个细则包括总体印象、可进入性、游路设置、旅游安排、
景观设置、路标指示、景点介绍牌、宣传资料、讲解服务、 安全保障、环境卫生、旅游厕所、游点服务、购物、餐饮、 旅游秩序、景物保护等评价项目。
(五)部门分类法 景区类型
国家风景名胜区
国家自然保护区
成( 因英 分国 类学 法者
) 约 翰
斯 诺 布 鲁 克
4
2 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建筑或场所(如:
风景名胜、文化遗迹、宗教场所、园林、名人故居)
3 专门为吸引游客并满足其要求而建造的人造景观
(如主题公园、乡村公园、野生动物园、海洋馆)
特殊节事活动(如博览会、狂欢节、艺术节、宗教仪式 传统民俗等)
(六)功能、目标、 管理方式
2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度假村、主体公园)
度假区的管理采用的是, 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 模式,一般设立度假区管 委会,这是一个政府派出 机构,度假区的规划、基础 设施与招商,具体项目由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为主题 (如:云南民俗村、杭州宋城等); (2)以科幻、童话幻想为主题 (如广东中山宇游科幻城); (3)以动植物观赏为主题 (如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 4)以异国他乡的文化、奇特环境为主题 (如北京世界公园、深圳世界之窗); (5)以文学作品为主题 如北京大观园、无锡影视城、 河北正定荣国府等)
几个概念的共同点,都包含着旅游吸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