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翼点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67例手术及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经外侧裂 -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分别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与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以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GCS评分为(14.8±1.2)分,术后ADL评分为(71.6±10.2)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确切临床效果,并且能够减轻手术损伤,避免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surgery via lateral fissure insular approach fo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and microsurgery via lateral fissure insular approach respective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GCS score was (14.8 ± 1.2) and the ADL score was (71.6 ± 10.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5.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microsurgery through the lateral fissure insular approach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 and it can reduce the surgical damage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related adverse events.[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trans lateral fissure insular approach; Microsurgery目前,临床主张尽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但以往的开颅手术需要建立较大的造瘘创口,对患者脑组织损伤较大,使其预后恢复效果受到影响[1]。

高血压脑出血经侧裂入路手术经验交流

高血压脑出血经侧裂入路手术经验交流

高血压脑出血经侧裂入路手术经验交流2008-05-18 22:00:00| 分类:学习交流|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采用外侧裂为中点的翼点开颅或额颞开颅,手术切口及骨窗大小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若患者术前神志清,或年龄大可选择小直切口,小骨窗开颅。

若术前中线移位明显或发病距手术时间较长,脑水肿较重者可选择翼点人路切口,去骨瓣减压;在额叶侧分开外侧裂,分离侧裂血管要注意纵分横断,即纵向平行侧裂的血管用分法,横向垂直于侧裂的血管要电凝后剪断,最好用显微器械,血管离断靠近额叶侧,颞叶侧的血管保留,由浅入深,慢慢进入,建议使用自动牵开器辅助,直至岛叶暴露,有时静脉血管有破裂出血时可以用小片明胶海绵加脑棉压迫止血,效果良好,总之,损伤越小,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机会越少。

显露岛叶,在岛叶表面的大脑中动脉分支之间的无血管区,先用脑针穿刺,证实血肿后,切开岛叶皮质,切口0.5~1.0㎝,用窄脑压板分开岛叶进入血肿腔,用吸引器清除血肿。

术中要特别注意保护侧裂静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各分支,尽量在显微镜下操作。

术中止血要仔细、彻底,发现活动性出血的中动脉分支,可用双极电凝止血,深部近内囊处少量渗血可用止血纱布止血;对于血肿壁已粘连很紧的小血块不宜勉强吸除,防止造成周围脑组织的更大损伤,有时追求彻底清除血肿常常是得不偿失。

术中要注意保护水肿层白质,要在直视下只吸除血块而不要同时吸除血肿周围的白质,特别是对于发病距手术时间超过24h者;越过这一薄层水肿带时,将遇到极难控制的出血,而造成手术后的再出血。

由于是经自然裂人路,术中切口周围脑组织张力往往较低,一般不需要助手帮忙牵拉脑组织,尽量一人操作,一手持脑压板按顺序暴露血肿腔,一手持吸引器吸除血肿,这样可减轻脑组织的牵位损伤,术后脑水肿轻微。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病人,基底节出血中的外囊,壳核部位最好做,血肿靠后如在内囊后肢显露有一定困难。

2、在侧裂根部分离,分离侧裂时要有方向感,垂直进入,脑棉保护两侧的血管。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37例给予经皮层进入血肿腔进行显微手术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37例给予经侧裂入路进入血肿腔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继发性癫痫、再次出血、气颅、感染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008,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少,更加符合微创理念,可显著降低患者脑细胞损伤,疗效确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侧裂入路;显微手术Clinical experience of microsurgery via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ANG Kun,LI Bing,ZHAO Peng,et al.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Qingdao Huangda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Qingdao 266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surgery via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A total of 37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underwent microsurgery via the cortex into the hematoma cav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another 37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underwent microsurgery via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mainly included secondary epilepsy,recurrent bleeding,pneumocrania and infe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32.43% than 75.68%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classific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U=2.008,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death rate (2.70%)than the control group (16.22%),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icrosurgery via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provides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asal gangli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t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minimally invasive,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brain cell damage with accurate effec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Basal ganglia region;Lateral fissure approach;Microsurgery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引起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为患有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术后观察指标包括脑出血吸收情况、神经功能恢复等。

术后疗效评估显示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神经功能。

并发症分析显示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临床疗效分析表明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结与展望指出该手术方法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研究意义在于为临床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侧裂入路显微手术、临床研究、疗效评估、并发症、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疾病背景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

基底节位于大脑深部,对脑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基底节区的脑出血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控制和手术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为临床上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和指导,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1.2 治疗方案著名的外科手术专家李医生指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是生命危险。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是通过显微手术治疗。

该手术是采用经侧裂入路的方式,在显微镜下操作,通过清除出血灶、减轻颅内压,达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式,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性 分 析 2 例 采 用 经侧 裂 岛 叶 显微 手 术 治 疗 的 重 型 高血 压 基 底 节脑 出血 患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2 例 1 1
患 者 中死 亡 0例 , 活 2 存 1例 。术 后 根 据 日常 生 活能 力 分 级 , I级 6例 , Ⅱ级 7 , 级 6例 , 例 Ⅲ Ⅳ级 1例 ,
图 1 4 ~ 。
分 < 6分 1 O例 ,~ 1 6 0分 l 例 ; 侧 瞳孔 散 大 5 , 侧 瞳 孔 1 一 例 双 散 大 3例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不 同程 度 偏 瘫 症 状 , 术 距 发 病 时 手
间<6 h的 1 6例 。C 均 表 现 为 基 底 核 区 出血 。破 入 脑 室 型 4 T
V级 1例 。结 论
采 用 翼 点 入 路 经侧 裂显 微 手 术是 治 疗基 底 节 区 高血 压 脑 出血 的 一 种 有 效 方 法 。 显微 神 经 外 科 血, 防治 高 血 糖 , 意 心 、 功 能 , 持 水 电 解 质 平 衡 。 术 后 注 肾 维
【 键 词 】 基 底 节 区 高血 压 脑 出血 关
疗 的 发 展 方 向 [ 3。我 科 自 2 1 13 - 0 0年 1月 ~2 1 0 2年 1月 采 用
经 侧 裂 岛 叶 人 路 显 微 手 术 治 疗 基 底 节 区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患 者 2 1例 , 得 了 良好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取 现
1 资 料 和 方 法
级法 , 级 : 立活动 , 需 帮助 、 导 ; I 独 无 指 Ⅱ级 : 活 动 , 需 帮 能 但 助指导 ; Ⅲ级 : 具 体 帮 助 方 能 完 成 活 动 ; 级 : 活 动 能 力 , 需 Ⅳ 无 需靠他人搬动或操持代劳 ; V级 : 物 状 态多 田公 式 计 算 ( T一 Ⅱ ×L×S×Si / ; 血 l e6 L= c 肿 长 轴 , 一血 肿 短 轴 ,le 层 数 ,I . 4 。 出 血 量 4 ~ s Si = c I 一3 1 ) O

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体会

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体会
b a s a l g a n g l i a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t h r o u g h t r a n s s y l v i a n t r a n s i n s u l a r a p p r o a c h d u r i n g e a r l y p e i r o d . Me t h o d:T h e
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d a i l y l i v i n g s c a l e( ADI ). Re s u l t : 2 7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r e mo v e d t h e h e ma t o ma f o r mo r e t h a n 9 0 %, 8 p a t i e n t s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 第1 1 卷第1 4 期( 总 第2 9 6  ̄ I ) 2 o 1 4 年5 月 经验交流 d i n g y a n j i a o l i u
侧裂一 岛叶人路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经 基 底节 区脑 出血体会
侯 晓鹏 ① ② 范益 民② 刘晓 东② 苗 旺②
Mi c r o s c o p i c a l S u r g i c a I T r e a t me n t o f Ba s a l Ga n g l i a பைடு நூலகம்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He mo r r h a g e t h r o u g h Tr a n s s y l v i a n
【 摘 妻 】 自的:探讨 、评 估经外侧 裂 一岛叶入路早 期手术 治疗基底节 区脑 出血 的手术技巧及 治疗效 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5例经外侧裂 一岛叶入路早期 ( 7 h内 )手术治疗基底节 区脑出血患者 的临床资料 , 通 过随访 ,采用 日常生 活活 动能力评 分 ( A D L)对其 进行评价。结果:血肿清除 > 9 0 %者 2 7 例 ,血肿清除

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侧锥 体束征 阳性 8 。所有患者人 院时经C 扫描显示 出血位于基 底节 例 T
我 们\ 6 例高血 压基底 节 区脑 出血 患者 采用额 颞部 开颅翼 点人 对 7 路 ,经侧裂 一岛叶显微手术治疗 高血压基底 节区脑 出血 ,术后 恢复正 常生活或生活可 自理者 4例 ,高 于文献报道『 5 4 】 。基底节 出血为豆核一 纹
尾状 核的头 部和体部 、苍 白球 、壳核及前 联合 的外侧部 ,所 以高血 ] 压 脑出血 的死亡率 和致残率均 较高。高血压基底 节区脑 出血 的手术方 式有多种 ,多采用颞部开颅颞 叶进入清除血 肿 ,此术式对脑组 织和脑 血管的损伤均较大 。K y等” aa 了6例壳核 出血 经侧裂一 报道 6 岛叶人 路的
引流静脉及 内外侧豆纹动 脉 ,以免引起相 应部位 的脑梗死 。清除血肿
时尽量用 吸引器 和双极轻 柔牵拉脑组织 ,在 清除血肿 时吸引器 的吸力
区,其 中左 侧3例 ,右侧3例 ,出血破 人脑室 1例 ,根据C 扫描 ,估 O 7 5 T
计血 肿的大概容积 ,本组 患者出血量在 4 ̄2mL 0 10 ,平均7mL 5 。全部 患者 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 1 . 术方法 2手
【】 党 宁宁 . 化氮 的 生物学 功能 及其 与皮 肤 的关 系[ . 肤病 性 5 一氧 J皮 ]
病 , 0, () 8 2 0 21: . 0 2 1
[】 C o g .oeo iio iei h e uaino co ac lr 6 lu h GFR l f t cxd terg lt fmirv sua 发生在大脑基
底节 的 占 6 % 7 %,高血压脑 出血 外科治疗 的 目的是 清除大部 分血 0  ̄0 肿 ,以解除血肿 的 占位效应 ,迅速 降低颅 内压 ,减轻局部缺血 ,防止

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6] 孙立恒,马东弟,杨振建,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 Pi lon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133-135.
[7] 闵晓晖,茅凌洲,周家钤,等.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固定与微创锁 定加压钢板固定对胫骨远端骨折 愈 合 临 床 疗 效 的 对 比 分 析 [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7,14(6):45-47. (收稿日期:2018-12-14)
综上所述,采取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 疗Pilon骨折手术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缩短手 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窦庆寅.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骨 折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9):2712-2713.
[2] 王斌,汪志中,张帆.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 Pilon 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3):2091-2095.
[3] 李沁,赵文博,屠重棋,等.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技术治疗 Pilon骨折[J].中国骨伤,2014,27(12):1029-1032.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 6月第 28卷第 11期 HENANMEDICALRESEARCH Jun.2019,Vol.28,N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 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 分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 定治疗 Pilon骨折手术优良率高,手术与骨折愈合时间 较短,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
[4] 陈绍辉,孙凯,孙国梁,等.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 板内固定治疗 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15(24):4726-4728.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探讨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探讨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探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重,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性、病情危重、致残率与死亡率高。

目前对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在手术治疗方面,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法。

本文将对这种手术方法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讨。

一、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原理和方法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微创手术。

其原理是通过显微镜下实现对颅骨、软脑膜、侧裂、小脑蚓部、桥脑被盖、基底节等结构的清晰展现,实现对出血灶的寻找和清除。

其手术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 骨窗开窗:患者放置头架及显微镜头腔,从头骨上取下一小块骨窗,揭开硬膜,用显微刀在脑膜上制造一个开口。

2. 桥小侧裂入路情况评估:显微镜下观察,寻找“三合一”血管和下丘脑区域,确定出血区域,剥离出骨架、静脉突、桥脑被盖,进入小脑蚓部。

3. 打开基底节区域:运用挂钩或松钓器等器械缓慢分离出脑组织,暴露出基底节出血灶,给予清除。

4. 监测生命体征:在手术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分析1. 有效清除出血灶,缩小病灶范围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主要在于有效的清除出血灶,缩小病灶范围。

这种手术方法的显微镜下视野清晰,可精确定位出血灶,避免因治疗不到位、操作不当等因素对病灶造成伤害,减轻了伤害程度,比开颅清除创伤较轻。

2. 再出血率低,生存质量高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再出血率低,手术后生存质量高。

由于手术规范、操作精准,使得手术后出血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

3. 术后恢复期缩短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后,患者术后恢复期缩短。

这种手术方法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通常在手术后3至7天即可康复出院。

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112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的差异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6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传统骨瓣开颅皮层造瘘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是使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创伤,术后恢复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均要由于对照组的患者;同时治疗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术后随访,其中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有22例出现了脑组织损伤,而对照组当中有34例,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差异。

结论:使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易恢复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关键词】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骨瓣开颅皮层造瘘血肿清除术;效果【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47-02高血压脑出血(HCH)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患者,常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排便、屏气用力或精神紧张时发病,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其病死率不仅非常高,而且3/4以上存活者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的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损害而落下残疾。

对于出现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主。

在早前,患者均是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而随着临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术方式可以选择使用微创术治疗。

现就对我院使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如下的探讨分析。

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27 期2018 Vol.5 No.2755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刘 震(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1300)【摘要】目的 分析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则采用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

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在血肿清除率以及Barthel 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手术时间、术后NIHSS 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经侧裂入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侧裂入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27.55.02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的脑血管破裂,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其中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

该病的首要治疗目标是清除血肿,避免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1]。

血肿清除术是该病首选治疗方案,但传统手术入路容易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患者的损伤小,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

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

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与常规手术治疗相比的疗效差别。

方法:将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对照组各例对两组病人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病人恢复情况并使用AD分级总结治疗效果。

统计分析两组治疗结果间有无差异。

结果:采用X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5说明标准组患者的重残、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

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与常规手术治疗相比有明显优点可以降低病人死亡率、重残率。

关键词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基底节出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科7年1月~8年5月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例并与常规手术治疗例疗效相比。

临床随机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例设为标准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7岁平均61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5例。

脑出血均经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血肿量>ml中线有偏移脑室有受压有或无一侧瞳孔散大患者神志昏迷GCS计分在~8分之间。

按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脑出血意识分级Ⅲ级以下病例例Ⅳ级7例。

明确病情后即采用统一标准的改良翼点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显微手术方法治疗。

手术方法: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肩下垫高头转向健侧颈稍后伸作额颞部发际内弧形扩大翼点入路头皮切口上端起自中线旁发际内下端止于耳前1cm处与颧弓垂直并稍向后弯曲呈大问号状。

作帽状腱膜下分离将皮瓣翻向前下。

剥离颞肌瓣额颞部骨瓣开颅与翼点入路开颅法相同。

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剪开硬脑膜手术显微镜下锐性分开外侧裂静脉额叶侧蛛网膜分别向外牵开颞叶和额叶向深部分离即可见到脑岛叶皮质其表面有大脑中动脉诸分支走行。

避开血管用脑穿针向内后方刺入1cm即可进入血肿腔将岛叶皮层切开一小口轻轻牵开进入血肿腔用吸引器清除血肿冲洗血肿腔双极电凝仔细止血放置引流管。

祛除骨瓣颞肌间断减张缝合以利充分减压皮瓣复位分层严密缝合。

术后常规使用抗感染、营养神经、降颅压、止血、抗酸等药物治疗。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分析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分析

•96•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床应用受到限制。

中医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近年来有了显著的进展,受到了高度关注。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由脑络破损,血溢脉外,瘀血上脑导致,治疗应以开窍醒神、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冋。

本研究自拟通窍醒神汤中红花、赤芍、川芎、桃仁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而钩藤、天麻、夏菇草可平肝散热,法半夏能祛痰通窍,生大黄和枳实有祛热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泻下通便、活血通络、平肝熄风之功效。

且该方有很强的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可促进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改善脑功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和消除脑水肿。

针灸属于中医“内病外治”的方式之一,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本研究将通窍醒神汤联合针灸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结果显示两组ADL评分及GOS评分均治疗后明显提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窍醒神汤联合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预后。

因此,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窍醒神汤、针灸治疗,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窍醒神汤联合针灸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明显,集中体现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预后的改善方面,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吉磊,成睿,王春红,等•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岀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6,43(10):663-667,F4.[2]栾厚强•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岀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6,31(18):2751-2753.[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岀血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 435-444.[4]高宏亮•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岀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13):132-133.[5]崔金涛,柳健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岀血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115-117.[6]王新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98例高血压脑岀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3):107.[7]李学良,王力伟,郝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岀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139-140,143.[8]赵李焦,梁袁赫•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岀血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9):143-145.[9]费毅,梁元,王鹏程,等•通腑醒神汤治疗高血压脑岀血微创术后病人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3):1555-1558.(收稿日期:2020-08-21)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分析王兆斌薛勇赵学俊赵建武(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濮阳457001)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唐伟泰【摘要】目的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共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总血肿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从大脑自然间隙进入,对脑组织再次损伤少,术后水肿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小,住院时间短,有利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14【总页数】3页(P197-199)【关键词】小骨窗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作者】唐伟泰【作者单位】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罗定 52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R544.1高血压脑出血属于自发性脑血管病变,大多是由于血压过高,导致脑内动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破裂[1]。

该病症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的特点,病情发展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2-3]。

本次研究采用经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共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1岁,平均(54.2±1.6)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5.6±2.5)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73岁,平均(53.6±2.4)岁,病程8个月~16年,平均(5.5±2.0)年。

经翼点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67例手术及诊治体会

经翼点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67例手术及诊治体会

经翼点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67例手术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翼点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及治疗情况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显微镜下经侧裂翼点入路显露基底节区血肿,手术效果满意; 67例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按GOS评价:恢复良好34例;中重残2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6例。

结论该手术方式手术创伤较小,术中显露满意,可良好保护脑组织,减少患者的伤残,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gical techniques with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by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and cura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June2005 to June 2010, 67 patients of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underwent the surgical procedure, whic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rognosi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revelation weresatisfaction during operation,and 1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hich prognosis was assessed by GOS, and showed as follows: 34 were recovered well,23 moderately or severely disabled, 4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s,and 3 died Conclusion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sufficient exposure, less surgery trauma ,and brain function recover are advantages of the instrument【Key words】Lateral Fissure Approach;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之一,也是主要的死亡病因。

评价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

评价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

评价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1-11-12T08:40:02.52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8期作者:姚剑伟[导读] 研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

姚剑伟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人民医院外三科(神经外科),云南武定 651600【摘要】目的研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数据遴选我院收治的84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双盲法”分颞叶组(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n=42)、外侧组(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n=42),2组疗效比较。

结果:术前比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与颞叶组比较,外侧组GCS、ADL评分更高;并发症率更低,P<0.05。

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可促进意识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关键词】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临床较常见脑血管疾病为高血压脑出血(HICH),分析病理机制为:机体血压增高引起动脉破裂、导致血肿形成,经流行病学显示,约有70%的患者发病部位在基底节区,分析病因较复杂,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患病后呈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及语言障碍等症状表现,若疾病持续发展,血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损害脑细胞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如何提供对症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热点。

柴宇飞[1]证实,现阶段治疗此病以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为主,精准定位血肿组织、彻底清除血肿,减缓因血肿压迫引起的脑水肿现象,但如何选择入路方式仍是临床所面临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分析基底节区HICH患者行对症治疗的价值,汇总:1 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前瞻性研究,样本采集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外侧组(42例):男女比例23:19,年龄60-84岁,均值(70.53±5.47)岁;高血压病程1-16年,均值(8.41±1.23)年;其中基底节左侧22例,基底节右侧20例;颞叶组(42例):男女比例24:18,年龄61-85岁,均值(70.65±5.52)岁;高血压病程1-15年,均值(8.11±1.15)年;其中基底节左侧25例,基底节右侧17例。

经翼点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经翼点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经翼点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王清平;吴浩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9(000)015
【摘要】目的:探讨翼点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方法:
选择翼点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64例。

结果:血肿完全清除47例(血肿量清除〉95%),次全或大部清除(血肿清除〉80%)17例,存
活62例,死亡2例。

随访62例存活者3~6个月,恢复优良率71.87%。

结论:经翼点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具有手术创伤小,不损伤大脑皮层,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等优点,是血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的一种微侵袭性的方法。

【总页数】0页(P97)
【作者】王清平;吴浩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7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经翼点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J], 王清平;吴浩
2.小骨瓣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 [J], 张建党;王昆鹏
3.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优势半球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 [J], 林晖;吴光
辉;刘美秋
4.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46例分析 [J], 赵海康;李建;杨磊;董西朝;孙书户;韩刚;姚亚波;高国栋
5.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分析 [J], 张永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穆慧斌;段虎斌【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5(000)027【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sylvian approach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Methods 79 patients with early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54) and the control group (n=25).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nssylvian approach oper-ation,the control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operation.The 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clearance rate of hemato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of rehaemorrha-gi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functional score of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x months after surgery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mort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ranssylvian-insular approach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early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has a high clearance rate of hematoma,good postoperativerecovery,an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decreasing mortality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and improv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张胜勇【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7)15【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5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资料,其中实验组患者运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并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比常规方式更好.%Objective To study the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through lateral ifssure insula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the data of 5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lateral fissure insula keyhole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the operation of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cerebral hemorrhage.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sult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indicators,P <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through lateral fissure insula approach surgical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 .【总页数】2页(P49-50)【作者】张胜勇【作者单位】453400 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J], 谢轩贵;张洪良;蔡德成;李鹏;周学斌;蔡毅骁2.超早期“S”形切口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J], 杨春红;杨丰忠;刘春荣;陈勇;张松;宋建明3.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J], 陈东亮;彭玉平;漆松涛;谢庆海;彭涛;颜循金;李云;覃祖业4.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J], 王德群; 刘海巍; 陈辉5.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J], 封浩野;赵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翼点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67例手术及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翼点侧裂入路小骨窗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及治疗情况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显微镜下经侧裂翼点入路显露基底节区血肿,手术效果满意; 67例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按GOS评价:恢复良好34例;中重残2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6例。

结论该手术方式手术创伤较小,术中显露满意,可良好保护脑组织,减少患者的伤残,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gical techniques with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by small bone flap craniotomy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and cura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June
2005 to June 2010, 67 patients of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underwent the surgical procedure, whic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rognosis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revelation were
satisfaction during operation,and 1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hich prognosis was assessed by GOS, and showed as follows: 34 were recovered well,23 moderately or severely disabled, 4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s,and 3 died Conclusion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sufficient exposure, less surgery trauma ,and brain function recover are advantages of the instrument
【Key words】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urgery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之一,也是主要的死亡病因。

现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常见为开瓣、锁孔等方式清除血肿。

我科主要采取经翼点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操作清除血肿治疗,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治疗67例脑出血病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39例,女28例;年龄34~82岁,平均4945岁。

12 临床资料67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时间3个月~13年。

入院时嗜睡8例,朦胧24 例,浅昏迷25例,昏迷10例。

其中出现脑疝42例,单侧瞳孔散大38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基底节区出血67例,其中伴丘脑出血4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血肿量≤30 ml 8例,31~60 ml 48例,61~80 ml 7例,81~100 ml 4例(均伴有破入脑室);其中发病至手术时间 6 h 以内34例,6~24 h 33例。

2 方法
患者经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后,全麻下经翼点侧裂入路,用铣刀切开颅骨约3×4 cm2大小骨窗,显微镜下显露分开侧裂,从颞叶前份切开皮层,分开白质,进入血肿腔,吸引出血肿,不吸血肿壁,同时生理盐水冲洗,发现细小血管出血及时电凝止血。

随着浅表血肿被清除,深部血肿会被挤压出来,再缓慢吸除,直至镜下完全清除血肿。

止血后,常规采用止血纤丝覆盖创面,直至创面冲洗盐水清亮后,放置引流
管关颅。

对于出血量>60 ml的患者,由于脑压较高,分离侧裂困难,术前需常规先行侧脑室外引流,在分离侧裂后,血肿常从白质中挤出。

而对于超早期<40 ml患者,分离侧裂后,先行脑穿针穿刺血肿,再沿岛叶表面,显微镜下分离白质,显露血肿。

术后常规止血、脱水、神经康复等对症治疗,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等常规治疗。

1周后,进行康复、高压氧等治疗。

3 结果
本组67例患者,术中显露血肿腔良好,在显微镜下小块血肿清除血肿,止血效果良好,减压充分。

术后死亡6例,死亡率896%。

术后72 h再出血2例(299%),其中1例出血量较小,给予保守治疗,1例出血量>60 ml,再次手术后死亡;术后并发脑梗死、脑水肿死亡3例;2例死亡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患者术后1个月,按GOS评价治疗效果:恢复良好:34例(5074%);中重残:23例(3433%);植物生存:4例(597%);死亡:6例(896%)。

4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并逐年递增趋势,是临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及术式,存在多种认识。

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基本一致,对于出血量>40 ml及以上,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手术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2]。

手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创造神经元恢复的条件,防止和减少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

而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提倡的微创技术的应用,最大化的保护脑功能,最小化的损伤脑组织[3]。

传统的大骨窗减压术可以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及坏死的脑组织,可迅速解除脑组织压迫,止血方便、彻底、可靠,但同时存在手术创伤大、术中脑组织损伤较大,术后水肿反应重,术后病死率及致残率高[4]。

目前,有国内学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等锁孔技术,虽存在定位准确,术中创伤小,并可同时选择多个靶点同时进行,但存在术中清除血肿不彻底、止血不方便,并存在盲穿对于脑血管的损伤,术后可能导致再出血。

我们采用小骨窗开颅,从侧裂翼点入路[5],暴露脑组织面积较小,并在显微镜下,从颞叶前份分离脑皮质,对脑功能损伤较少[6],同时,采用显微镜下小块血肿逐步清除,止血可靠,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30%,死亡率为90%,明显低于锁孔等技术的死亡率[7]。

目前,对于手术时机倾向于超早期<6 h 或早期手术。

这是由于血肿会对脑组织进一步压迫,导致更重的脑功能损伤,并随血肿的扩大而加重[2]。

我们认为超早期采用此种手术方式,可以充分显露侧裂区,分离及手术难度小;同时采用显
微镜下操作,可以早期血肿清除,止血较为彻底;术中生理盐水冲洗蛛网膜下腔,减少了患者术后的脑血管痉挛所致的脑梗死及脑水肿发生机会,可进一步减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我们对于血肿为30 ml的超早期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显露及手术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存在出血部位多样化,对于颞叶后分的基底节去脑出血,存在暴露血肿路径过长,显露不充分的情况。

但对于大多数的基底节区血肿,可达到手术满意效果,特别是尾状核部位出血,显露及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同时在血肿量对于手术的影响上,对于巨大血肿≥80 ml的患者,术后脑水肿明显,术中无法达到充分内减压的目的。

总之,脑出血手术方式很多,我们采用侧裂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小骨窗行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取得一定的效果和经验,符合神经外科向微创方向的发展,这种微创的手术方式必然成为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苏明,唐洲平.脑出血临床研究评介.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36 (4):241243.
[2] 刘承基.脑血管外科的回顾与展望.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2,4:291292.
[3] 钱兴龙.显微镜下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32例报道.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2):215216.
[4] 付卯宏,曹新生.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9 (5):78.
[5] 张剑平,徐永康,赵玉祥.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微侵袭治疗基底节血肿.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5(3):1920.
[6] 李平,徐达传.经外侧裂入路行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解剖和技巧.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 (1):4648.
[7] 杜向阳,李道昌,杨先清,等.高血压脑出血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安徽医学,2005(4):323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