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40)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4(附答案)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4(附答案)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6O2与18O3互为同位素B.氧元素与其他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均能形成酸性氧化物C.氧与钠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O2变成O3以及16O变成18O的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解析:选C。

同位素是原子之间的关系,16O2与18O3不是原子之间的关系,故A错;氧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H2O、H2O2均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钠氧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Na2O2(其阴离子为O2-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O2变成O3属于化学变化,16O变成18O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和酸都是电解质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属于化学变化C.钢铁生锈主要是铁的电化学腐蚀造成的D.碱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构成的解析:选C。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都属于非电解质,故A项错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B项错误;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故C项正确;一水合氨中没有金属阳离子,故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混合物:盐酸、氯水、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D③电解质:胆矾、冰醋酸、氧化铝④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⑤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生成CO、甲烷燃烧A.①和③B.③和④C.②和③D.④和⑤解析:选B。

水银属于单质,①错误;HD是单质不是化合物,②错误;胆矾、冰醋酸、氧化铝均为电解质,③正确;C60、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④正确;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生成CO属于吸热反应,⑤错误。

4.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H与D互称同位素B.1H→D通过化学变化不能实现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1H182O与D16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答案:C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C.光束通过胶体和浊液时都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不能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答案:B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④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A.②③⑥B.④⑤⑥C.①④D.②⑥答案:D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解析:选C。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节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节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高考领航】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第4节课时规范训练鲁科版1.对1 mol·L-1的BaCl2溶液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B.该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是1 molC.可使用250 mL容量瓶分两次完成490 mL该浓度的BaCl2溶液的配制D.将208 g BaCl2固体溶解在1 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解析:结合BaCl2===Ba2++2Cl-,Cl-浓度是BaCl2浓度的两倍,A项正确;未指明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490 mL溶液需使用500 mL 容量瓶一次性配制,C项错误;1 mol·L-1的溶液应是将1 mol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1 L的溶液,D项错误。

答案:A2.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 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 L 1 mol·L-1的NaCl溶液B.1.5 L 2 mol·L-1NH4Cl溶液C.1 L 1 mol·L-1的AlCl3溶液和1 mol·L-1的FeCl2混合溶液D.2 L 1.5 mol·L-1的CaCl2溶液解析:1 mol·L-1AlCl3溶液中c(Cl-)=1 mol·L-1×3=3 mol·L-1。

A项,c(Cl -)=1 mol·L-1;B项,c(Cl-)=2 mol·L-1;1 L×1 mol·L-1×3+1 L×1 mol·L-1×21 L=5 mol·L-1,C项,c(Cl-)=5 mol·L-1;D项,c(Cl-)=2c(CaCl2)=2×1.5 mol·L-1=3 mol·L-1。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2章 课时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配套规范限时训练(含解析)鲁科版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2章 课时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配套规范限时训练(含解析)鲁科版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课时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13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

PM 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霾空气属于混合物 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形成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PM 2.5污染D.PM 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解析选项A,空气是由N2、O2及一些尘埃等组成的混合物。

选项B,胶体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所以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不能形成胶体。

选项C,实施绿化工程,树木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从而有效防治PM 2.5污染。

选项D,PM 2.5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答案 B2.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解析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 B3.(2013·南通调研)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均可与可溶性碱起反应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C.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D.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解析B项,如P2O5、SiO2等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为固态,B项错误;C项,如NO、CO等不成盐氧化物,它们既不跟酸反应,也不跟碱反应;D项,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还有一些氧化物如Na2O2、NO2等与水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40套)2021年高考化学(全套)课时分层训练汇总 A4打印版

(40套)2021年高考化学(全套)课时分层训练汇总 A4打印版

(40套)2021年高考化学(全套)课时分层训练汇总 A4打印版(40套)2021年高考化学(全套)课时分层训练汇总 A4打印版课时分层训练(一) 钠及其化合物(建议用时:45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249页)A级基础达标1.(2021・唐山模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B [NaHCO3受热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故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

] 2.(2021・杭州模拟)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导学号:95160005】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B [将等质量的钠投入到水、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放出的氢气的量相等;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然后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项生成氢气最多。

]3.(2021・湖南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 mol O2时转移电子0.4 mol C.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2O2,充分完全反应,此过程中溶液c(Na)保持不变C [Na2O2遇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时,它最终能氧化石蕊使其退色,A项错误;由2Na2O2+2CO2===2Na2CO3+O2及Na2O2中氧元素为-1价知,每生成1 mol O2时会转移2 mol 电子,B项错误;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Na2O2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NaOH再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C项正确;Na2O2与水反应时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aOH溶解度增大,导致溶液中c(Na+)增大,D项错误。

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规范练3 氧化还原反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规范练3 氧化还原反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课时标准练3 氧化复原反(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氧化复原反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B.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一是氧化复原反C.臭氧氧化性很弱,不能用于餐具消毒D.反中同一反物可能既发生氧化反又发生复原反2.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2N2H4+N2O 43N2+4H2O,反温度可高达2 700 ℃,对于该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属于置换反B.N2H4是氧化剂C.N2O4是复原剂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复原产物3.在5NH4NO 32HNO3+4N2+9H2O反中,氧化剂与复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A.5∶8B.5∶4C.5∶3D.3∶54.(2021五校检测)以下化学反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在含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B.在含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Cl-、Br-C.在含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参加铁粉:Cu2+、Fe3+D.在含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参加NaOH溶液:H+、Al3+、Al(OH)35.有以下三个反:①Cl2+FeI 2FeCl2+I2②2Fe2++Br 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C.在反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时,2 mol HCl被氧化D.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 2FeCl2+Br26.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价时较稳,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规范练40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单项选择题1.(2020·广东省高三模拟)2020年3月27日,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主要对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以及实践中不再适用的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为各经济主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与社会存在同步②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③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选择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其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从哲学角度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诚实劳动比美好梦想更能实现个人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②人们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把美好梦想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特色的口头禅。

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很多人民军队指挥员的口头禅是“跟我上”;20世纪60年代,全国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党叫干啥就干啥”“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等口头禅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激励。

由此可见,口头禅( )①反映社会存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能反映特定时代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能展示人的个性追求,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故能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指出,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推动各级政府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夯实服务责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面规范、公开公平、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

最新高考化学全课时总复习资料(全高中 共302页 附答案)

最新高考化学全课时总复习资料(全高中 共302页 附答案)

最新高考化学全课时总复习资料(全高中共302页附答案)目录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Array课时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课时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时2 电解质离子反应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1 钠及其化合物课时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3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1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时3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时1 原子结构课时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3 化学键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时1 化学能与热能课时2 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3 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课时2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课时3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时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B.1 mol氧的质量为16 gC.0.5 mol He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D.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分子解析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可以计量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这里的“粒子”并不一定是分子,A项错误;使用“mol”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明确,且粒子种类要用适当的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 mol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2H只表示2个氢原子,D项错误。

答案 C2.(2018潍坊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B.20 ℃、1.0×105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2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44.8 L解析A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A项错误;B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B 项正确;C项,1 mol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时,体积也有可能等于22.4 L,C项错误;D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D项错误。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章 课时4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配套规范限时训练(含解析)鲁科版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章 课时4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配套规范限时训练(含解析)鲁科版

课时4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 -1 Ba(NO 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2L 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 B .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4 mol·L -1C .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2 mol·L -1D .500 mL 溶液中NO -3总数为0.2N A解析 2 L 0.2 mol·L -1 Ba(NO 3)2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2N A ,A 错误。

答案 A2.(2013·太原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 AB .将1体积c mol·L -1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 mol·L-1硫酸C .将25 g 无水CuSO 4溶于水制成100 mL 溶液,其浓度为1 mol·L -1 D .将w g a %NaCl 溶液蒸发掉w2g 水,得到4a % NaCl 溶液解析 CO 2-3水解使阴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A 项错误;C 项CuSO 4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 ,则CuSO 4溶液的浓度大于1 mol·L -1错误;D 项若不析出晶体,得到2a %的NaCl 溶液错误。

答案 B3.V L 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 气体11.2V LB .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 ,再稀释至1.5V LC .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D .加入V L 1.5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解析 A 项,通入HCl 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若溶液体积不变时所给数据是合理的,该项不合理;C 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 挥发,该项不合理;D 项,不同浓度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两溶液的体积加和,该项不合理。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课时规范练44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课时规范练44沉淀溶解平衡

课时规范练4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饱和AgCl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平(Ag+)保持不变的是( )A.加热B.加少量水C.滴加少量1 mol·L1盐酸D.滴加少量1 mol·L1 AgNO3溶液答案B解析加热,AgCl的溶解度增大,c平(Ag+)增大,A错误;加少量水,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正向移动,但是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则溶解度不变,c平(Ag+)保持不变,B正确;滴加少量1mol·L1盐酸,Cl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移,则c平(Ag+)减小,C错误;滴加少量1mol·L1AgNO3溶液,c平(Ag+)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达到平衡后,c平(Ag+)仍比原来大,D错误。

2.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CO3(s)Ba2+(aq)+C(aq)B.比较离子浓度大小:C的浓度③>①;Ba2+的浓度③>①C.①、③中均存在水解平衡:C+H2O HC+OHD.综合上述实验现象,说明BaCO3能转化为BaSO4答案B解析BaCO3难溶于水,BaCO3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正确;向BaCO3浊液、Na2SO4溶液分别滴加酚酞,均无明显变化,二者混合后溶液变红,说明③中c平(C)大于①,C水解使溶液中c平(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而使溶液变红色,从而推知BaCO3能转化为BaSO4,D正确;由于发生反应:BaCO3(s)+S(aq)BaSO4(s)+C(aq),③中c平(Ba2+)小于①,B错误;①、③中均含有C,可发生水解反应:C+H2O HC+OH,C正确。

3.牙齿表面覆盖的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5(PO4)3OH]。

在牙齿表面存在着如下平衡:Ca5(PO4)3OH(s)5Ca2+(aq)+3P(aq)+OH(aq)K sp=6.8×1037(mol·L1)9。

2024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数学配北师版(适用于新教材)课时规范练40

2024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数学配北师版(适用于新教材)课时规范练40

课时规范练40《素养分级练》P374基础巩固组1.(2023·山东青岛模拟)设集合A={(x ,y )|y=2x-3},B={(x ,y )|4x-2y+5=0},则A ∩B= ( )A.⌀B.{(118,14)} C.{(18,-114)} D.{(-18,-134)} 答案:A解析:由直线4x-2y+5=0,得y=2x+52.因为直线y=2x+52与直线y=2x-3的斜率相等,截距不相等,所以两直线相互平行,故A ∩B=⌀. 2.(2023·江苏无锡高三检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4)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为( ) A.(-1,2) B.(2,-1) C.(1,3) D.(3,1)答案:D解析:设点(0,4)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是(a ,b ),则{a 2-b+42+1=0,b -4a=-1,解得{a =3,b =1.3.(多选)(2023·山东青岛高三开学考试)已知直线l 1:4x-3y+4=0,l 2:(m+2)x-(m+1)y+2m+5=0(m ∈R ),则( )A.直线l 2过定点(-3,-1)B.当m=1时,l 1⊥l 2C.当m=2时,l 1∥l 2D.当l 1∥l 2时,两直线l 1,l 2之间的距离为1 答案:ACD解析:对于A,l 2:(m+2)x-(m+1)y+2m+5=0(m ∈R )变形为m (x-y+2)+2x-y+5=0,令{x -y +2=0,2x -y +5=0,则{x =-3,y =-1,因此直线l 2过定点(-3,-1),故A 正确;对于B,当m=1时,l 1:4x-3y+4=0,l 2:3x-2y+7=0,4×3+(-3)×(-2)≠0,故两直线不垂直,故B 错误;对于C,当m=2时,l 1:4x-3y+4=0,l 2:4x-3y+9=0,44=-3-3≠94,故两直线平行,故C 正确;对于D,当l 1∥l 2时,则满足m+24=-(m+1)-3≠2m+54⇒m=2,此时l 1:4x-3y+4=0,l 2:4x-3y+9=0,则两直线间的距离为√42+(-3)=1,故D 正确.故选ACD .4.已知A (4,0),B (0,4),从点P (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 上,最后经直线OB 反射后又回到P 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 ) A.3√3 B.6 C.2√10 D.2√5答案:C解析:由题意直线AB 的方程为x+y=4,设P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Q (a ,b ),则{ba -2=1,a+22+b2=4,解得{a =4,b =2,即Q (4,2).又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T (-2,0),所以光线所经过的路程为|QT|=√(-2-4)2+(0-2)2=2√10.5.(2023·福建福州高三检测)若直线ax+2y+1=0与直线x cos 2π3+y-1=0互相垂直,则a= . 答案:4解析:由题意得a2·cos 2π3=-1,解得a=4.6.已知直线l 过点P (-1,2),且点A (2,3),B (-4,5)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答案:x+3y-5=0或x=-1解析:(方法1)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2=k (x+1),即kx-y+k+2=0.由题意知√k 2+1=√k 2+1,即|3k-1|=|-3k-3|,解得k=-1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2=-13(x+1),即x+3y-5=0.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1,符合题意.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3y-5=0或x=-1.(方法2)当AB ∥l 时,直线l 的斜率k=k AB =-13,则直线l 的方程为y-2=-13(x+1),即x+3y-5=0.当直线l 过AB 的中点(-1,4)时,直线l 的方程为x=-1.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3y-5=0或x=-1.综合提升组7.(2023·湖北武汉模拟)某菱形的一组对边所在的直线方程分别为x+2y+1=0和x+2y+3=0,另一组对边所在的直线方程分别为3x-4y+c 1=0和3x-4y+c 2=0,则|c 1-c 2|=( ) A.2√3 B.2√5 C.2 D.4答案:B解析:设直线x+2y+1=0与直线3x-4y+c 2=0的交点为A ,联立{x +2y +1=0,3x -4y +c 2=0,解得{x =-c 2+25,y =c 2-310,故A -c 2+25,c 2-310.同理,设直线x+2y+1=0与直线3x-4y+c 1=0的交点为B ,则B -c 1+25,c 1-310,设直线x+2y+3=0与直线3x-4y+c 1=0的交点为C ,则C -c 1+65,c 1-910,设直线x+2y+3=0与直线3x-4y+c 2=0的交点为D ,则D -c 2+65,c 2-910.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C ⊥BD ,且AC ,BD 的斜率均存在,所以k AC ·k BD =-1,则c 2-310-c 1-910-c 2+25+c 1+65·c 1-310-c 2-910-c 1+25+c 2+65=-1,即36-(c 2-c 1)24[16-(c 2-c 1)2]=-1,解得|c 1-c 2|=2√5.8.(2023·河北大名高三检测)已知点P (-2,2),直线l :(λ+2)x-(λ+1)y-4λ-6=0,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0,4√2)解析:把直线l :(λ+2)x-(λ+1)y-4λ-6=0化为(2x-y-6)+λ(x-y-4)=0,联立{2x -y -6=0,x -y -4=0,解得{x =2,y =-2,即直线l 过定点M (2,-2).又k PM =-2-22-(-2)=-1,且λ+2λ+1×(-1)≠-1,所以直线PM 与l 不垂直,所以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小于|PM|=√(2+2)2+(-2-2)2=4√2,即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4√2).9.(2023·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检测)已知△ABC 的顶点B (5,1),AB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5=0.(1)求直线AB 的方程.(2)在①②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 ①角A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x+2y-13=0; ②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y-5=0.,求直线AC 的方程.解:(1)因为AB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5=0,所以直线AB 的斜率为k=-2. 又因为△ABC 的顶点B (5,1),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1=-2(x-5),即2x+y-11=0.(2)若选①:角A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x+2y-13=0, 由{2x +y -11=0,x +2y -13=0,解得{x =3,y =5,所以点A (3,5).设点B 关于x+2y-13=0的对称点B'(x 0,y 0),则{y 0-1x 0-5×(-12)=-1,x 0+52+2×y 0+12-13=0,解得{x 0=375,y 0=295,所以B'375,295.又点B'375,295在直线AC 上,所以k AC =5-2953-375=211.所以直线AC 的方程为y-5=211(x-3),即2x-11y+49=0. 若选②: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y-5=0, 由{2x +y -11=0,2x -y -5=0,解得{x =4,y =3,所以点A (4,3).设点C (x 1,y 1),则BC 的中点在直线2x-y-5=0上,所以2×5+x 12−1+y 12-5=0,即2x 1-y 1-1=0,所以点C 在直线2x-y-1=0上.又点C 在直线x-2y-5=0上,由{x -2y -5=0,2x -y -1=0,解得{x =-1,y =-3,即C (-1,-3),所以k AC =-3-3-1-4=65.所以直线AC 的方程为y-3=65(x-4),即6x-5y-9=0.创新应用组10.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之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ABC 的顶点A (2,0),B (0,4),C (-4,0),则其欧拉线方程为 . 答案:x-y+2=0解析:设△ABC 的重心为G ,垂心为H ,由重心坐标公式得x=2+0+(-4)3=-23,y=0+4+03=43,所以G -23,43.由题,△ABC 的边AC 上的高线所在直线方程为x=0,直线BC :y=x+4,A (2,0),所以△ABC 的边BC上的高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x+2,联立{x =0,y =-x +2⇒H (0,2).所以欧拉线GH 的方程为y-2=2-430-(-23)x ,即x-y+2=0.。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课时规范练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课时规范练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鲁科版

课时规范练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 g H2含有1 mol氢分子B.2 mol氧气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C.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D.质量相等的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3答案A解析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含有1mol氢分子,A正确;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1,与氧气的物质的量无关,B错误;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NaCl由离子构成,C错误;1gCO 的物质的量为mol,1gCO2的物质的量为mol,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7,D错误。

2.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B.相同质量的氢气和甲烷,前者体积大C.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D.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所含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1答案C解析不同体积的气体若所处温度和压强不同,所含分子数可能相同,A错误;相同质量的氢气和甲烷相比,氢气的物质的量大于甲烷,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氢气的体积大于甲烷,但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则不一定,B错误;N2O和CO2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1,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其物质的量相同,所含分子数一定相等,C正确;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的分子数相同,则所含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D错误。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摩尔质量为44 gB.1 L 0.5 mol·L-1 K2SO4溶液中含有K+的质量为78 gC.常温常压下,22.4 L O2含分子数为N AD.16 g CH4中含有氢原子的总数为4N A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A错误;1L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钾离子的质量为0.5mol·L-1×1L×2×39g·mol-1=39g,B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则22.4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 A,C错误;16g甲烷中含有氢原子的总数为×4×N A mol-1=4N A,D正确。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课时规范练4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人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课时规范练4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新人教版

课时规范练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改变或应用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向饱和(NH4)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变浑浊B.油酸甘油酯通过氢化反应变为硬脂酸甘油酯C.切开土豆、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D.食用补铁剂(含琥珀酸亚铁)时常与维生素C同服答案:A解析:向饱和(NH4)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鸡蛋清发生盐析使溶液变浑浊,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符合题意;油酸甘油酯通过氢化反应(加氢还原)变为硬脂酸甘油酯,B不符合题意;切开土豆、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某成分被O2氧化而变色,C不符合题意;食用补铁剂(含琥珀酸亚铁)时常利用维生素C的还原性防止亚铁被氧化,D不符合题意。

2.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B.用Zn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C.用SO2的水溶液汲取Br2D.用Fe粉防止FeSO4溶液被氧化答案:A解析: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发生的反应为2Fe3++Cu2Fe2++Cu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利用Fe3+的氧化性,A符合题意;用Zn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是利用Zn的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用SO2的水溶液汲取Br2,S元素的化合价上升被氧化,利用了SO2的还原性,C不符合题意;用Fe粉防止FeSO4溶液被氧化,利用了Fe的还原性,D不符合题意。

3.(2024辽宁东北育才学校模拟)“神舟十四号”全面运用国产芯片,其中制作芯片的刻蚀液为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溶液,其工艺涉及的反应为Si+HNO3+6HF H2SiF6+HNO2+H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iF6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B.该反应中,HNO3仅做氧化剂C.该反应中,生成2.24 L H2时,被氧化的Si为0.1 molD.芯片刻蚀液可用稀硝酸代替答案:B解析:依据H为+1价、F为-1价,可知H2SiF6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A错误;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HNO3仅做氧化剂,B正确;未指明2.24LH2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及被氧化的Si的物质的量,C错误;硅不能和稀硝酸反应,D错误。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40)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40)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有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C.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D.反应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NO3)2溶液解析:选D.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实质上发生的是Cu与硝酸银的反应,所以Cu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Cu是负极,Ag是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A正确;正极是Ag+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生成Ag,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AgNO3溶液,D错误.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Cr2O2-7>Fe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如图,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3++7H2O-6e-===Cr2O2-7+14H+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2-4移向乙烧杯解析:选C.因为氧化性:Cr2O2-7>Fe3+,所以该原电池反应是Cr2O2-7将Fe2+氧化为Fe3+,所以甲烧杯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乙烧杯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r2O2-7+6e-+14H+===2Cr3++7H2O,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a是负极,b是正极,则电流方向是从正极向负极流动,C正确;原电池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SO2-4向甲烧杯移动,D错误.3.将编号为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解析:选B.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②为正极,①比②活泼;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说明①比③活泼;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②是正极,④比②活泼;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是负极,③比④活泼,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③④②.4.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C.正极反应:Cl2+2e-+2Ag+===2AgClD.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解析:选B.Ag的金属活动性强于Pt,则Ag电极是负极,Ag失去电子,则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A正确;正极是Cl2得到电子,与Ag+结合生成AgCl,即电极反应式为Cl2+2e-+2Ag+===2AgCl,但由于负极Ag失去电子转化为Ag+,所以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不变,B错误,C正确;空气中c(Cl2)越大,则得到的电子数越多,因此消耗的银越多,则Ag极消耗速率越快,D正确.5.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为C m(H2O)n的物质一定是糖类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解析:选D.分子组成为C m(H2O)n的物质不一定为糖类,如甲醛、乳酸、乙酸等物质,故A项错误;形成原电池时,微生物所在电极区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项错误,故D项电极方程式正确.6.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C.充电过程中,电池负极材料的质量减少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解析:选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电池的电解质为含Li+导电固体,而且Li 为活泼金属,能与硫酸反应,所以不能加入硫酸,A错误;放电时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Li+向正极移动,B错误;负极材料是石墨,充电时发生反应Li++e-===Li,负极材料质量增加,C错误;根据电池反应,Fe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D正确.7.锌溴液流电池用溴化锌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B.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负极增重130 g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D.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放电效果更好、更安全解析:选A.根据装置示意图可判断,右侧是负极区,故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A项正确;放电时负极溶解,质量减少,B项错误;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C项错误;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电解产生Cl2,会污染环境,D项错误.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Zn是正极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C.充电时Fe(OH)3被还原D.充电时电解液的碱性增强解析:选B.放电时,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Zn作负极,A错误;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2OH-===Zn(OH)2,B正确;充电时,Fe(OH)3中Fe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K2FeO4),被氧化,C错误;充电时,消耗OH-,则溶液的碱性减弱,D错误.9.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阴极迁移到阳极解析:选D.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锂是活泼金属,因此放电时锂作负极,氧化石墨烯作正极,A正确;放电时,Li是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B正确;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因此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正确;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阳极迁移到阴极,D错误.10.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解析:选B.结合装置图为电解装置,模拟“人工树叶”,故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错误;b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在电解池中H+为阳离子,向a极(阴极)区移动,B项正确;右侧H2O→O2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3C+4O2→C3-2H8O,转移18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O2消耗2/3 mol CO2,C 项错误;a电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3CO2+18H++18e-===C3H8O+5H2O,D项错误.11.氨气是一种富氢燃料,可以直接用于燃料电池,下图是供氨水式燃料电池工作原理:(1)氨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最好选择(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2)空气在进入电池装置前需要通过过滤器除去的气体是.(3)氨气燃料电池的反应是氨气与氧气生成一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和水,该电池的电极总反应式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解析: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与CO2反应,由此可回答(1)(2)问.由信息和所含元素可知无毒气体是氮气,在燃料电池中,燃料为负极,氧气为正极,根据碱性环境可知,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答案:(1)碱性(2)CO2(3)4NH3+3O2===2N2+6H2O3O2+12e-+6H2O===12OH-(或O2+4e-+2H2O===4OH-)12.(1)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图1装置中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而铬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有色气体.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铬具有的两种重要化学性质为、.(2)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电池的负极是(填“a”或“b”)电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由图1可知还原性Cr>Cu,但在稀硝酸中却出现了反常,结合稀硝酸的氧化性,不难推测铬被稀硝酸钝化,导致活性降低.(2)①CH4在反应时失去电子,故a电极是电池的负极.由总反应式CH4+2OH-+2O2===CO2-3+3H2O减去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可得负极反应式.②由于电池工作过程中会消耗OH-,故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会减小.答案:(1)金属铬的活泼性比铜强且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金属铬易被稀硝酸钝化(2)①a CH4+10OH--8e-===CO2-3+7H2O②减小13.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mol 电子.(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是,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同学们对此做了多种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2-4,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现象是,电极反应式为;乙装置中石墨(1)为极(填“正”、“负”、“阴”或“阳”),乙装置中与铜丝相连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产物常用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解析:(1)设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则负极减少28 g·mol-1·x,正极增重32 g·mol-1·x,28x+32x=12,x=0.2 mol.(2)NH4Cl水解溶液显酸性,正极上H+得电子,负极上Fe失电子生成Fe2+.Cl2将Fe2+氧化为Fe3+,Cl2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为:2Fe3++3Cl2+8H2O===2FeO2-4+6Cl-+16H+.(3)将盐桥改为铜丝和石墨后甲装置成为原电池,乙装置成为电解池.甲中Fe为负极,Cu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滴加酚酞后变红色.乙中石墨(1)为阴极,与铜丝相连的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Cl2可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答案:(1)Fe+Cu2+===Fe2++Cu0.2(2)2H++2e-===H2↑酸性NH+4+H2O NH3·H2O+H+2Fe2++Cl2===2Fe3++2Cl-2Fe3++3Cl2+8H2O===2FeO2-4+6Cl-+16H+(3)溶液变红O2+2H2O+4e-===4OH-阴2Cl--2e-===Cl2↑湿润淀粉KI试纸Cl2+2I-===2Cl-+I2。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6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6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性越强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容易得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电子解析:选C。

A项金属还原性强弱只与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失电子多少无关,如Na和Al,故错误;B项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也可以得到该元素低价态的离子,如Fe3+被还原后得到Fe2+,故错误;C项,如3O2===2O3就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D项,如稀有气体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故错误。

2.甲、乙代表两种金属,下列叙述中,不能判断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的是()A.常温下,甲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乙不能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较,甲比乙的强C.甲与非金属反应时失电子比乙少D.甲、乙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乙电极表面产生气泡解析:选C。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活泼的金属能把水或酸中的H置换出来,而活动性弱的金属不能把水或酸中的H置换出来,因此能作为判断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的依据,正确。

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弱。

因此可以作为比较甲比乙的金属性强的依据,正确。

C.要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应该看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因此不能作为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错误。

D.一般情况下,有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时,活动性强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弱的金属作正极,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甲、乙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乙电极表面产生气泡,能证明活动性甲>乙,正确。

3.对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有可能属于化合反应B.有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C.有可能属于置换反应D.有可能属于离子反应解析:选B。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4)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4)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CCl4的比例模型:C.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D.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解析:选C。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误;是CH4分子的比例模型,若是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则Cl原子大一些,B错误;乙醛的结构简式是CH3CHO,C正确;乙醇的结构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解析:选D。

直链烃是锯齿形的,A错误;CH3CH===CH2中甲基上至少有两个氢不和它们共平面,B错误;因为环状结构不是平面结构,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该分子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子有8个(),再加上其中一个苯环上的8个原子,所以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D正确。

3.有关CHCHCHF2CC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苯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空间结构。

按照结构特点,其空间结构可简单表示为下图所示:由图形可以看到,直线l一定在平面N中,甲基上3个氢只有一个可能在这个平面内;—CHF2基团中的两个氟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最多只有一个在双键决定的平面M中;平面M和平面N一定共用两个碳原子,可以通过旋转碳碳单键,使两平面重合,此时仍有—CHF2中的两个原子和—CH3中的两个氢原子不在这个平面内。

要使苯环外的碳原子共直线,必须使双键部分键角为180°。

但烯烃中键角为120°,所以苯环以外的碳不可能共直线。

4.下列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CH2===CH—CH===CH21,3二丁烯B.3丁醇C.甲基苯酚D.2甲基丁烷解析:选D。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34)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34)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解析:选D.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排放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但不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SO2、CO、Cl2等气体.2.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解析:选C.A.汽车尾气排放的NO x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故A正确;B.酸雨会导致土壤、湖泊酸化,故B正确;C.酸雨形成中H2SO3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是氧化还原反应,氮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硝酸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俗称钙基固硫,可防治酸雨,故D正确.3.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的方法是()A.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品红溶液B.先通过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解析:选D.A.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二者均反应,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故A 不选;B.先通过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检验原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故B不选;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二者均反应,不能检验,故C不选;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可检验二氧化碳,故选D.4.SO2与H2S混合生成S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唯一原因B.该反应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自然界不存在单质形式的硫D.在该反应条件下,H2S的还原性强于S的还原性解析:选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造成酸雨的原因,A错误;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作氧化剂,说明具有氧化性,B错误;在火山口附近存在单质硫,C错误;D 正确.5.下图有关硫元素循环说法不合理的是()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解析:选D.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正确;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 2S 气体会进入大气,正确;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正确;D.大气中的硫元素部分转化成亚硫酸,进一步转化为H 2SO 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错误.6.在胶片冲洗时可用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做定影液,与胶片上未曝光的AgBr 反应生成可溶性离子Ag(S 2O 3)3-2.该有关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A .H 2S 2O 3溶液显弱酸性的原因是:H 2S 2O 3H ++HS 2O -3 B .Na 2S 2O 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S 2O 2-3+2H 2O H 2S 2O 3+2OH -C .Na 2S 2O 3和AgBr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 2O 2-3+AgBrAg(S 2O 3)3-2+Br -D .定影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S 2O 2-3+2H +===S ↓+SO 2↑+H 2O解析:选B .A.H 2S 2O 3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故该溶液显弱酸性的原因是:H 2S 2O 3H ++HS 2O -3,正确;B.Na 2S 2O 3为二元弱酸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Na 2S 2O 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应是:S 2O 2-3+H 2O HS 2O -3+OH -,错误;C.根据题意知Na 2S 2O 3和AgBr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 2O 2-3+AgBrAg(S 2O 3)3-2+Br -,正确;D.酸性条件下,S 2O 2-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故定影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S 2O 2-3+2H +===S ↓+SO 2↑+H 2O ,正确.7.实验室进行: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反应因硫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硫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4组实验方案(将残余液稀释至1 L ,每次均量取20 mL 稀释液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 )A .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 1 gB .加入过量的W 2 g Zn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 3 gC.加入过量的W4 g CaCO3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5 gD.滴入适当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mL解析:选D.剩余溶液中含有H2SO4、CuSO4,应通过测H+的量来确定剩余H2SO4的量.C项,CaSO4微溶,造成W5 g中含有CaSO4.8.(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B.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2C.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3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解析:选A.SO3+Ba2++H2O===BaSO4↓+2H+112SO2+2NH3+H2O+Ba2+===BaSO3↓+2NH+4363BaSO3+2H+===Ba2++H2O+SO2↑121SO2+BaSO3+H2O===Ba(HSO3)211所以n(BaSO3)∶n Ba(SO4)=1∶1,逸出的气体只有N2,溶质有NH4Cl和Ba(HSO3)2.9.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 a中溶液褪色还原性:SO2-3>I-B 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SO2-3和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 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SO2-3+H2O 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Ba2++SO2-3===BaSO3↓(白色),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D d中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溶液已被氧化变质23243-;B 项,SO2-3+2S2-+6H+===3S↓+3H2O;D项,因为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此时BaSO3会被氧化成BaSO4.10.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解析:选B.反应后溶液的pH=1,说明硫酸过量,且反应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反应掉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8.5×0.1 mol-0.05 mol=1.8 mol,A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会变稀,可能会生成氢气,所以生成的气体甲可能是SO2和H2的混合物,由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稀)===ZnSO4+H2↑,不论是生成SO2还是H2都是1 mol Zn产生1 mol气体甲,n(Zn)=n(甲)=n(ZnSO4)=33.6 L22.4 L·mol-1=1.5 mol,则反应中共消耗Zn 97.5g,C正确;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锌的物质的量的两倍,为3 mol,D正确;由硫原子守恒可知n(SO2)=1.8 mol-1.5 mol=0.3 mol,n(H2)=1.5 mol-0.3 mol =1.2 mol,所以SO2和H2的体积比为1∶4,B错误.11.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如下图实验可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含量通常以1 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保鲜B.反应①中通入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C.测定样品质量及③中耗碱量,可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D.若仅将②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解析:选D.A.根据信息,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保鲜,故说法正确;B.Na2SO3+H2SO4===Na2SO4+SO2↑+H2O,实验目的测亚硫酸盐含量,SO2应全部吸收,因此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故说法正确;C.亚硫酸盐的含量,根据Na2SO3~SO2~H2SO4~2NaOH,求出Na2SO3质量,与样品质量的比值,就是含量,故说法正确;D.I2+SO2+2H2O===H2SO4+2HI,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氢碘酸,无法求出硫酸的物质的量,即无法计算出含量,故说法错误.12.探究Cu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乙制备和收集SO2B.用装置甲、丙制备和稀释CuSO4溶液C.用装置乙、丁收集和检验SO2的漂白性D.用装置甲、丁制备和探究SO2的漂白性解析:选D.A.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SO2,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进气导气管长,出气导气管短,装置乙错误;B.Cu和浓H2SO4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剩余的硫酸,将溶液稀释时,一般是将溶液加入水中,错误;C.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会发生分解反应,使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D.用装置甲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SO2;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会发生分解反应,使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可以用装置丁进行,正确.13.探究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棉花上沾有的试剂是NaOH溶液,作用是.(2)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两个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D:.②停止通气后,分别加热B、D两个试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D:.(3)有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理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装置E中用(填化学式)和浓盐酸反应制得Cl2,生成2.24 L(标准状况)的Cl2,则被氧化的HCl为mol.(5)实验结束后,检验蘸有试剂的棉花含有SO2-4的实验方案是:取棉花中的液体少许,滴加足量的稀HNO3,再加入几滴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解析:(1)氯气、二氧化硫都是污染性的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棉花需要沾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或SO2等尾气,保护环境;(2)①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和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B和D装置中品红都褪色;②二氧化硫漂白后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加热时又能变为红色,而氯气的漂白是利用了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具有不可逆性,所以看到的现象是B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中无明显现象;(3)SO2和Cl2按1∶1通入,SO2和Cl2恰好反应,二者反应生成H2SO4和HCl,生成物都无漂白性,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4)常温下,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Mn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高锰酸钾得电子作氧化剂,HCl失电子作还原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每生成5 mol氯气被氧化的HCl是10 mol,生成2.24 L(标准状况)的Cl2,为0.1 mol氯气,所以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n=2n(Cl2)=2×0.1 mol=0.2 mol;(5)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蘸有试剂的棉花中可能含有SO2-3,用HNO3溶液酸化时会干扰SO2-4检验,所以该方案不合理.答案:(1)吸收Cl2或SO2等尾气,保护环境(2)①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液褪色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为红色无明显现象(3)SO2+Cl2+2H2O===H2SO4+2HCl(4)KMnO40.2(5)不合理蘸有试剂的棉花中可能含有SO2-3,用HNO3溶液酸化时会干扰SO2-4检验14.实验小组为探究SO2的漂白性和还原性,设计了以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有下列三种硫酸溶液,应选用(选填编号),其理由是.a.98%浓硫酸b.70%硫酸c.10%稀硫酸Ⅰ.漂白性(2)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ⅰ中红色褪去、ⅱ中无变化.①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②从实验中可知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3)实验小组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于是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2-3,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Ⅱ.还原性(4)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①SO2与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如何检验该反应所得含氧酸根离子.②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一段时间,变为浅绿色.已知:红棕色为FeSO3(墨绿色难溶物)与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色;Fe3+可氧化SO2-3,则②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解析:(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一般用70%硫酸,浓度太大,氢离子浓度小,不易反应,硫酸浓度太小,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硫不易放出,故选b;98%浓硫酸中c(H+)小不易反应,10%硫酸溶液水含量高不易使SO2放出;(2)①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要用碱石灰吸收,同时还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份进入装置,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图中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ⅱ中干扰实验,吸收二氧化硫防污染;②比较品红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可知,品红褪色中因为有水的存在,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弱酸,能发生二级电离,产生HSO-3、SO2-3,所以使品红褪色的粒子可能是H2SO3、HSO-3、SO2-3;(3)亚硫酸为二元弱酸,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溶于水得到溶液,在水中亚硫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水解会生成亚硫酸,所以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2-3这一说法不正确;(4)①SO2与FeCl3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2-4+4H+,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操作为取少量反应混合液,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混合液中即含有SO2-4;②溶液由红棕色为FeSO3(墨绿色难溶物)与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色,变为浅绿色的应为亚铁离子,则说明铁离子被亚硫酸根离子还原,所以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混合液中存在平衡FeSO3(s) Fe2+(aq)+SO2-3(aq),Fe3+会与SO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平衡右移,墨绿色沉淀溶解,最终生成浅绿色FeSO4溶液.答案:(1)b98%浓硫酸中c(H+)小不易反应,10%硫酸溶液水含量高不易使SO2放出(2)①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ⅱ中干扰实验,吸收二氧化硫防污染②H2SO3、HSO-3、SO2-3(3)不正确因为SO2-3离子和HSO-3离子都会水解生成H2SO3(4)①2Fe3++SO2+2H2O===2Fe2++SO2-4+4H+取少量反应混合液,加入盐酸酸化后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混合液中即含有SO2-4②混合液中存在平衡FeSO3(s) Fe2+(aq)+SO2-3(aq),Fe3+会与SO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平衡右移,墨绿色沉淀溶解,最终生成浅绿色FeSO4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有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C.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D.反应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NO3)2溶液解析:选D。

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实质上发生的是Cu与硝酸银的反应,所以Cu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Cu是负极,Ag是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A 正确;正极是Ag+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生成Ag,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Cu 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AgNO3溶液,D错误。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Cr2O2-7>Fe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如图,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3++7H2O-6e-===Cr2O2-7+14H+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2-4移向乙烧杯解析:选C。

因为氧化性:Cr2O2-7>Fe3+,所以该原电池反应是Cr2O2-7将Fe2+氧化为Fe3+,所以甲烧杯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乙烧杯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r2O2-7+6e-+14H+===2Cr3++7H2O,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a是负极,b是正极,则电流方向是从正极向负极流动,C正确;原电池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SO2-4向甲烧杯移动,D错误。

3.将编号为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解析:选B。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②为正极,①比②活泼;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说明①比③活泼;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②是正极,④比②活泼;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是负极,③比④活泼,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③④②。

4.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C.正极反应:Cl2+2e-+2Ag+===2AgClD.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解析:选B。

Ag的金属活动性强于Pt,则Ag电极是负极,Ag失去电子,则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A正确;正极是Cl2得到电子,与Ag+结合生成AgCl,即电极反应式为Cl2+2e-+2Ag+===2AgCl,但由于负极Ag失去电子转化为Ag+,所以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不变,B错误,C正确;空气中c(Cl2)越大,则得到的电子数越多,因此消耗的银越多,则Ag极消耗速率越快,D正确。

5.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为C m(H2O)n的物质一定是糖类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解析:选D。

分子组成为C m(H2O)n的物质不一定为糖类,如甲醛、乳酸、乙酸等物质,故A项错误;形成原电池时,微生物所在电极区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项错误,故D项电极方程式正确。

6.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

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C.充电过程中,电池负极材料的质量减少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解析:选D。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电池的电解质为含Li+导电固体,而且Li 为活泼金属,能与硫酸反应,所以不能加入硫酸,A错误;放电时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Li+向正极移动,B错误;负极材料是石墨,充电时发生反应Li++e-===Li,负极材料质量增加,C错误;根据电池反应,Fe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D正确。

7.锌溴液流电池用溴化锌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B.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负极增重130 g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D.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放电效果更好、更安全解析:选A。

根据装置示意图可判断,右侧是负极区,故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侧流向右侧,A项正确;放电时负极溶解,质量减少,B项错误;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C项错误;若将电解液改为氯化锌溶液,电解产生Cl2,会污染环境,D项错误。

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Zn是正极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C.充电时Fe(OH)3被还原D.充电时电解液的碱性增强解析:选B。

放电时,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Zn作负极,A错误;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2OH-===Zn(OH)2,B正确;充电时,Fe(OH)3中Fe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K2FeO4),被氧化,C错误;充电时,消耗OH-,则溶液的碱性减弱,D错误。

9.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阴极迁移到阳极解析:选D。

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锂是活泼金属,因此放电时锂作负极,氧化石墨烯作正极,A正确;放电时,Li是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B 正确;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因此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正确;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阳极迁移到阴极,D错误。

10.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解析:选B。

结合装置图为电解装置,模拟“人工树叶”,故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错误;b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在电解池中H+为阳离子,向a极(阴极)区移动,B项正确;右侧H2O→O2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3C+4O2→C3-2H8O,转移18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O2消耗2/3 mol CO2,C 项错误;a电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3CO2+18H++18e-===C3H8O+5H2O,D项错误。

11.氨气是一种富氢燃料,可以直接用于燃料电池,下图是供氨水式燃料电池工作原理:(1)氨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最好选择(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

(2)空气在进入电池装置前需要通过过滤器除去的气体是。

(3)氨气燃料电池的反应是氨气与氧气生成一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和水,该电池的电极总反应式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解析: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与CO2反应,由此可回答(1)(2)问。

由信息和所含元素可知无毒气体是氮气,在燃料电池中,燃料为负极,氧气为正极,根据碱性环境可知,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答案:(1)碱性(2)CO2(3)4NH3+3O2===2N2+6H2O3O2+12e-+6H2O===12OH-(或O2+4e-+2H2O===4OH-)12.(1)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图1装置中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而铬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有色气体。

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铬具有的两种重要化学性质为、。

(2)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电池的负极是(填“a”或“b”)电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由图1可知还原性Cr>Cu,但在稀硝酸中却出现了反常,结合稀硝酸的氧化性,不难推测铬被稀硝酸钝化,导致活性降低。

(2)①CH4在反应时失去电子,故a电极是电池的负极。

由总反应式CH4+2OH-+2O2===CO2-3+3H2O减去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可得负极反应式。

②由于电池工作过程中会消耗OH-,故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会减小。

答案:(1)金属铬的活泼性比铜强且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金属铬易被稀硝酸钝化(2)①a CH4+10OH--8e-===CO2-3+7H2O②减小13.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mol 电子。

(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是,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同学们对此做了多种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2-4,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现象是,电极反应式为;乙装置中石墨(1)为极(填“正”、“负”、“阴”或“阳”),乙装置中与铜丝相连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产物常用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