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建设的开发模式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新城开发与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关于新城开发与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关于新城开发与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三大城市化(深度城市化、逆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模式,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推崇城市经营哲学,通过新城/新区规划和开发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市面貌,汇聚经济资源。

本文作者对新城规划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 为新城规划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新城开发规划设计城市扩展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城市的规模和数量明显增长,然而在其增长的背后,“城市蔓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大规模的新城区开发中,我们对其应重新审视。

从目前来看, 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新城区建设被看作城市扩展的标志, 因此各地的新城区建设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 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实践中各种问题不断显现。

比如, 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在重要地段或大片区域的新区开发建设上面临着如何确定开发方向和建设理念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 已不能局限于常规的专业范畴之内, 而是涉及到诸多相关要素, 需要采取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方法来进行。

因此, 通过城市景观规划征集新区特定地段的发展创意、开发理念、规划概念, 正逐渐成为当前新城区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

2 新城建设的背景导致新城建设的直接原因一般包括下几个方面:①中心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

新城建设成为疏解人口的一种有效手段。

②其次是产业发展的新空间需求。

当中心城市拥挤扩张, 地价级差时,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郊迁己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些地方和国家也有为工业发展而建的新城, 如韩国的昌原、龟尾新城、英国的西塞莫德尔新城。

另外还有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科技研究和高等教育为目的的新城, 诸如日本的筑波科研高教新镇、贺高茂高教新镇等。

③统筹安排区域重大设施的需要。

这些设施是指服务于大城市区域的, 包括商业、交通、市政等设施。

房地产国内外新城发展模式

房地产国内外新城发展模式

研究展望
新城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城发 展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 方向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 关注和研究新城发展的新趋势 和新技术应用。
针对当前新城发展中所面临的 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政 策建议和发展策略,包括加强 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支持、推 进产城融合等。
市场主导型
01
市场化运作
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商业运作和投资回报来推动新城发展。企业作为
开发主体,负责资金筹措和基础设施建设。
02
土地出让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
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方式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共同推动新城建设。房
地产开发商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负责项目的规划、建设和销售。
03
城市综合体与商业地产开发
新城建设对经济增长、社会发 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新城发展模式存 在多种形态,需要深入研究其 发展模式、特点和问题。
研究范围与方法
研究范围
国内外典型新城,包括中国一线城市的新城和国际上著名的新城。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
02
国内新城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型
政府直接投资和规划城市Fra bibliotek划浦东新区在城市规划方面注 重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同 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
国外案例:日本东京的新城建设模式
公共交通导向
东京新城建设以公共交通为导向 ,通过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 施的建设和优化,提高城市交通 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政府与市场合作
东京新城建设采用政府与市场合 作的方式,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 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实 现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因、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因、问题及对策探究
建设 历程 大致 可 以划 分为 三个 阶段 : 是建 国初 期 , 一
方 面 , 城 市边 缘 区பைடு நூலகம்大 规 模 开辟 了许 多不 同职 能 在
类 型 、 同发展 目标 、 同景 观 特 征 的新 城 区 , 市 不 不 城 建 设 的重 心开 始 由 中心 城 区 转 向新 城 。例 如 , 以珠 三角 、 长三 角 和京 津唐 地 区为代 表 的城 镇密 集地 区 ,
20 0 9年 5月
M A Y . 09 20
我 国新 城 建 设 的 动 因 、 问题 及 对 策探 究
邵 明哲 沈 正平 ,
( . 州 师 范 大 学 城 市 与 环 境 学 院 ,江 苏 徐 州 2 1 1 ; 2 江 苏 省 淮 海 发 展 研 究 基 地 , 苏 徐 州 2 1 0 ) 1徐 2 1 6 . 江 2 0 9
需进 行 城市 地 域 空 问 结 构 的 调 整 和 功 能 布 局 的 优
收 稿 日期 :0 90 —6 2 0—11
( ) 二 新城 建设 是 地方 政府 推 动城 市 与区域 发展
统 的第 一 产业 已几 乎 不 复存 在 , 业 结 构 也 向城 市 就 转变。
但 也 应 当看 到 , 随着 工 业 化 和城 市 化 的快 速 伴 发展 , 国城 市也 出现 了人 , 我 口膨胀 、 地规 模急 剧 扩 用
大、 交通 拥挤 等 问题 , 市运 行 承受 巨大 的压 力 , 城 急
目前 , 国城市 化 已经进 入 快速 发展 的新 阶段 , 我
城 市 化 率从 1 0多 年 前 的不 足 1 %增 长 到 了 4 , 8 5 并 呈 继续 加 速态 势 。新城 建设 成 为实 现快 速城 市化 的重要 形 式 , 而且 新 城 建 设 本 身 也 推 动 了区域 城 市 化 。首先 , 城建 设促 进 了人 口城 市化 , 城所 在 的 新 新 农 村人 口失 去 农 业 用 地 , 地 转 化 为 城 镇 人 口。 同 就 时 , 为产 业 聚集 区 , 吸 引外 部 人 口 的聚 集 , 城 作 它 使

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

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

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运行机制、优势及风险华夏幸福2002年在固安县率先探索产业新城开发性PPP 模式,为政企合作开发产业新城提供了优秀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后,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迅速扩张,目前已布局于全国60余个区域,业务版图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郑州、武汉等全国15个核心都市圈、 13个省级行政单位,在我省周边的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广东均有产业新城合作项目。

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开发性PPP 模式也得到了得到各级政府广泛认可。

河北固安产业新城、江苏溧水产业新城、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产业新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产业新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产业新城五个项目入选财政部PPP示范项目。

其中,固安产业新城还入选全球60个可持续发展PPP案例。

京津冀都市圈非京长三角都市圈上碑.南亭.杭辩.合度粤港澳都市国广州.漏圳篙潜都市圈郑州,直汉,成都图i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国内布局情况一、运行机制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是以实现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运营等综合开发服务,社会资本承担主要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责任,投资回报与绩效挂钩的创新性PPP模式。

(一)运作机制在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中,政府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决策者,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质量实施监管,并专门设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对接相关事务。

华夏幸福作为投资开发主体,接受合作区域所在地方政府的委托,双方签订长期合作开发协议,设立项目公司,为区域提供包括规划设计与咨询、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以及城市运营服务共六大类、全流程的一体化运作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产业发展服务是核心,具体包括华夏幸福在委托区域范围内进行的产业定位、产业规划、城市规划、招商引资、投资服务、产业升级等服务。

图2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运行机制(二)回报机制地方政府承诺将合作区域内所新产生的收入的地方留成部分按国家规定缴纳至地方财政后,按照约定比例留存,剩余部分纳入财政预算支出管理,通过安排预算支出,作为支付公司服务费用的资金来源,并完善各项收支手续,以保障公司各项服务费用的顺利支付。

用益物权语境下新城开发模式研究——以老挝万象塔銮湖新城为例

用益物权语境下新城开发模式研究——以老挝万象塔銮湖新城为例

望在老挝独 的用益 特 物权语境 下 对 , 塔銮 湖新 在 城 选址 系0 由于代表不同 的 益圈层及在薪城 开发中所发 挥 。 利 定界、规划开发、建设管 等实 理 践过程 中的 间 空 利益博 的作用不 同 M 模式 中各利益主体都有其 自 的 势 ,G P 身 优 弈,做一次 强 市 增 城 规划公正性 公平1 的 生 理论探索与 和缺陷 ( 1 。 表 )

p ia n  ̄ i lw t v op e rv t be efs nFe ci de el m nt e b y
[ y o d ] s f a r h N w c d v l me t S a a b n f . M K w r s U u r ma i t e e e p n , p t l e e t B Pmo e L o e u g o i i d l as
【 文章缩号J 0 6 0 2 (0 2 0 — 13 0 [ 1 0— 0 2 2 1 )2 0 1 — 5 中田分类号] u 8 8 [ T941 文献标识码] B Us f t a yRi t a e w t v lp n d lVi t eTh l u g L k w u r u r ghs B s d Ne Ci De eo me t uc y Mo e : eni a an a eNe C Ca e an L s/
F n aj . h n a geWa gn g a gH oeC e C nj . n " i i n
岫 l c Pu i d pr at ne t m i n n w t e lpm e s be ome iia s e a ba z t n a na ¨ bl an i e be f sga ngi e ci d veo c v i y nt ha c a cr c lisu s ur nia i nd mar e t o kt

基于政企合作开发模式的新城发展策略研究——以南京市六合新城规划为例

基于政企合作开发模式的新城发展策略研究——以南京市六合新城规划为例

策 略 ,引导 市 场 力量 参与 到城 市 建设 中 。在 南京 六 合 新城 的 实践 探 索 中 ,通 过树 立 与域 市协 调 发 展 、
维 持 活力 的土 地混 合 使 用、 “ 观 +服务 ” 等规 划 景
确立了符合地 方特色的新城 开发制度 。从市场参 与程度划 分,大致可分 为四种主要形式 :以规划 引导 ,新域开发公司具体操作的英国新城开发模 式; 以政府主导 , 市场参与的韩 国新城开发模式: 以私人 开发 商为主体 ,政 府政策 倾斜 的东京 新 城 开发模 式 ;公私合 作投 资建设 的香港 新城 开
负 不小 的财政 负担 。随着城 市的 发展 ,有限 的 财 政资金 必须 支持整 个城市 系统 的运行 ,可 用
— —
A Ca eSu yo ih e T wnPa nn nig s t d f u e N w o ln igi Na j L n n
雷 Z a e h o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到新城建设是当前制
度创 新的 一 个重要 手 段 。在 政企 合作 的 新域 开 发模 式下 ,要从 政 府与 市 场 两个 视角 去研 究 新城 的发 展
素。 目前 我 国很 多新城开 发都 是城 市政府 引导 下的 “ 半市场 化” 运作 ,新城 开发主 体依 托于 城市下属区县政府。在新城特殊 的制度政策 下, 新城 开发 管理委 员会 ( 下属 区县 主导 )成 为独
划角 度 ,究竟 应从 哪些视 角研 究这种政 企合 作 开发模 式下的 新城发 展策略? 在当前 “ 内需、 扩 保增 长” 的经济 发展 目标 引导 下 ,这 一 问题 的 探讨 变得更 加有 现实意义 。本 文将 以南京市 六

PM3B0917 株洲武广新城项目整体发展计划报告

PM3B0917 株洲武广新城项目整体发展计划报告

核心主题功能-1 第三代城市商贸平台
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新株洲站城市西南门户和综合型交通枢纽的作两市核心区的客 流、商流、物流、信息流枢纽,成为巩固株洲中南地区商贸中心城市地位的新
型商贸中心。
核心主题功能-1 第三代城市商贸平台
公寓 居住 会议 展览 餐饮 贸易 采购 酒店 商业体
软环境的局限
作为商家经营来说,优惠政策很重 要,直接影响着经营环境。现在芦 淞这一片税费很高,新市场还好一 点,开业的时候都给了点优惠,老 市场税费更多,经营很困难。因为 税费高,我们走掉了不少外来品牌, 都去了广州、武汉…… ——雅利实业有限公司 汤总
优势品牌扩展借鉴
长沙·广州服饰城
广州服饰城位于长沙高桥大市场商圈,以其成 熟的商业运营经验和营销手段,实现了商场的成 功销售和招商。 开发商和 合作商 建筑面积 业态 首期开发 服装城 周边情况 配套 由天润集团开发,湖南瑞天商业地产 负责运营 18万m2 已开:服装城 未开:鞋业城、皮具城、饰品城
——雅立实业有限公司 陈总
辅助的升级设施:会议中心与会展场馆
•打造株洲现代化的会议中心及首 个专业会展设施,服务于全市性 项目特点 的大中型会议、以及服务于商贸 业发展的行业发布、产品展览、 推广活动等需求。 • 株洲缺少专业的会展设施; 支撑基础 • 靠近商贸城,功能互补,有助于 促进展销一体化。
株洲最适宜居住、工作和休闲的生态城区
功能发展构建
三大核心主题功能的整合
第三代 商贸平台
构建“一城两中心” •新加坡生态城 武广新城
区域性 旅游枢纽 生态居住
•新型商贸中心 •旅游集散中心
总体功能结构
一轴:一条城市发展主轴 两带:两个生态缓冲带 三心:集散枢纽中心、商贸中心、公共服务中心 四区:商贸综合区、生态休闲区、生态居住区、产业服务区

新城建设理论研究

新城建设理论研究
新城市主义”街区设计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其中公共 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 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 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 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它则更 加强调城市从整体方面出发的建设理念,TOD是公交主导 的发展单元,即公交站点为中心布局商业服务设施,扇状 辐射小区。
新城市主义理论
(3)多样性原则 人的多样性,主张在城市、社区和邻里内应该有多种多样的适合不同类型人群居住的房屋,并强调社区互动 以加强这些不同主体间的社会交流与联系,以解决贫富隔离、社会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 社区功能多样性,强调城市特色和活力来自对丰富的资源的混合使用,反对过去的建设理念中过分注重功能 分区的做法,使居民、工作单位、商业活动等融入邻里和社区的生活中。 社区环境多样性,强调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应保持该地区的特色,维持当地文化与传统,最大限度地寻求各个 社区的多样性,保持整个城市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 (4)珍视环境原则 主张建立多中心的有机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同的城镇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中心城市、普通城镇和郊区共同 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体系。 (5)可支付原则 主张通过开发多种类型和不同价格水平的住宅,让不同阶层的家庭都能支付的起,这又有利于保持住宅主体 的多样性。
市”。
新城市主义理论
理论产生背景:
在20世纪末,许多大城市都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或多或少是由于二战后几十年无序的郊区化趋 势所带来的,而这一趋势是基于奉行功能分区,汽车主导、忽视公共领域、漠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而形成 的。
理论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居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 (3)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型。

六种新城开发模式及案例

六种新城开发模式及案例

新城发展公司规划与当地商会的发展策略缺乏沟通,是得一些公司不能顺利 迁入新城。
问题4
中心区各类设施标准偏低,各使用功能之间缺少平衡,从而使得中心区的整 体效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问题5
交通组织上现有的火车站和汽车站无法满足需求,并且大量地上停车位造成 土地资源的低效使用,同时也模糊了市中心的场所感。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13
典型案例:哥伦比亚新城
►位置和规模: – 距离华盛顿中心约48km,距离巴尔的 摩4km – 占地5600公顷 – 规划总人口11万人 用地功能组合: – 居住、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为主,绿地 公园用地占到23% 主要特点: –邻近核心城市,公路交通网发达 –新城建设按照邻里单位结构组成 –公共配套设施完善 –60%以上的人在本地居住和工作,本 地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交通导向开发”( TOD )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属于密 度偏高的开发,位于主要交通站点周边适宜步行的距离内,通称可 以为步行者——也不排除驾车者——提供居住、就业和购物的机会。 TOD可能是新建或重建的一幢或几幢建筑,这些建筑的设计和朝向 适宜运输的用途。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2
新城发展 模式
依据新城发展的内在核心驱动因素和城市 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6大新城发展模式
新城发展模式
国际案 例
田园新城
Letchworth(英国,伦敦) Welwyn Garden City (英国,伦敦)
产业新城
Port Sunlight (英国,利物浦) 筑波科学城(日本,筑波)
新城不应仅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场所,还应提供就业的机会, 新城不只是一个“卧城”。
A successful new town provides daily required social , cultural , educational , commercial , and public or private services to satisfy the community and to minimize commuting behavior.------NEW-TOWN PLANN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 /Gideon Golany

新城开发模式专题研究

新城开发模式专题研究

n占地1.83平方公里
n总开发面积逾130万平方米
n计划2010年前建设完成
n包括丰富的城市功能——医院、学校、图书馆、剧院等一应 俱全,40万平米的中心商业以及完整的邻里商业,公共服务设 施,包括游泳池、健身设施、早餐及咖啡厅、多功能厅等,商 务写字楼、艺术中心、游艇俱乐部的介入,更使得新浦江城成 为汇聚居住、工作和休闲娱乐的新上海人的新魅力生活中心。
中意文化广场、何香凝美术馆、剧院、图书馆
何香凝艺术馆
居住 新城
2 新浦江城——小结
开发模式
功能
增值举措
中意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 商业配套+住宅+创新产业园
商业配套+住宅
n80万平米住宅61.5% n27万平米办公20.8% n23万平米商业17.7% n其他公共配套:幼儿园、
学校、健身中心、高档俱乐部、 酒店、剧院、图书馆
旅游 新城
3 华侨城——产业链形成的过程
整体规划方案
旅游和市政项目建设
商品住宅的兴起
旅游+地产 著名旅游城形象的建立
优越的景观人文居住环境的形成 “旅游地产”
旅游 新城
3 华侨城——产业链的转变
90年代初 具有中国特色的
主题公园群
静态产品 单一产品形式
精美的建筑
旅游主导产业
90年代中期 世界一流水平的
n占地面积:450公顷 n土地使用:东南面建成区约320公 顷,(其中旅游用地约130公顷) n 中西部在建和待建区为130公顷 n现状人口: 40,000人 n规划人口: 70,000——80,000人 n城区主要功能:居住、旅游、商务 n以四座大型主题公园为旅游核心, 带动发展房地产业、酒店业和其它下 游产业

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城建规划 Urban Planning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文/董淑玲 济南市城市照明服务中心 山东济南 250000魏云海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模式和主要技术,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市的内涵要求,阐述了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和建设标准,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市;模式;特征;对策【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5.038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带来了交通拥诸、房价高企、资源消耗加剧、生态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等问题,降低了城市宜居性,削弱了城市吸引力。

2015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实施新型城市建设工程,打造和谐宜居城市。

从城市建设规律与趋势来看,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有发展高效便捷的通勤式交通,增强城市产业就业支撑,引导城市紧凑发展和精明增长,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和低碳社区,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城市,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建设人文城市,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打造韧性城市等。

1、理论与实践1.1新型城市建设理论基础和模式技术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既包括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有关理论研究,也包括城市建设的不同模式实践,还包括了城市建设施工的先进实用技术,理论的指导、理念的引导和技术的倡导,共同构筑起了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石。

新型城市建设理论主要包括芬兰建筑师沙里宁(1918)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美国规划协会(2000)提出的精明增长理论以及起源于18世纪40年代英国的新城理论等。

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新型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主要有TOD模式(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SOD模式(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的开发模式)、JD模式(节地畅通模式)、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互联网+”城市建设、公交都市、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 购物公园等。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人 口 的 吸 收 城 市 新 区 的 发 展 包 括 以 下
联 动 和空 间 联动 , 到 “ 旧结 合 、 新 做 新 以
补 旧” .使 城 市 的 功 能 与 空 间 得 到 逐 步
难 以一 视 同仁 、 衡 发 展 . 平 常常 是 以经
济 增长 为 先锋 . 会 进步 和 生态 环 境改 社
能 反 映 城 市 固 有 功 能 的 扩 大 与 增 强 第 二 .城 市 的 外 部 空 间 跨 越 式 发 展 地 区 ,
人 民的 生 活水 平 和 素养 才能 提 高 . 会 社
希 曼 为代表 提 出 来 的 .其 强
调 经济 部 门或 产业 的不平 衡 发展 .强 调 关联 效 应 和资 源 优化 配 置效 应 自然环 境 是 使得 区域资 源空 间 配置 与 区
模 ; 次 , 好 新 城 总 体 规 划 与 土 地 利 其 做
间配 置 城市新 区建 设开 发模 式是 指 中
央政 府 、 级 地方 政府 、 城 开发 公 司 、 各 新
用规 划 的衔 接 . 格 按 照规 划 安排 建 设 严
用 地 和 控 制 规 划 保 留 用 地 . 强 区 域 开 加 发 的 宏 观 调 控 . 高 土 地 资 源 的 有 效 利 提 用 . 格 控 制 各 项 建 设 用 地 指 标 , 新 严 把 城建 设控 制 在 一定 的规模 内。再 次 , 实
城 市新 区建设 开发模 式 的 区域经 济 学分 析
粱 宏 志
f 武汉 理 工大 学土木 工程 与建 筑 学院 湖北 武 汉 4 07 ) 300
摘 要 : 示 了 区 域 经 济 学 理 论 对 - & 市 新 区 建 设 开 发 模 式 的 作 用 与 意 义 , 别 从 发 展 目标 不 -  ̄ 揭 I - 分 f , -

产业新城发展模式研究

产业新城发展模式研究

1、1978年 改革开放期
初开国门,中国开始探索各种发展经济的方法和模式
2、1985-1995年 开发区经验推广期
3、1995-2003年 开发区发展问题期
4、2004年至今 发展模式创新期
(1)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2)发展经济的最佳载体: (3)最具贡献的经济单元:
政府主导的开发区发展模式下 (1)开发区数量和规模急剧膨胀,园区规划随意性大 (2)各园区恶性竞争,发展效率极剧下降 (3)园区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开发区发展陷入困境
国际新城发展模式:
田园新城
新城发展 模式
产业新城 边缘新城 TOD新城 副中心新城 行政中心新城
国际案 例
Letchworth(英国,伦敦) Welwyn Garden City (英国,伦敦)
尔湾 (美国,加州) 筑波科学城(日本,筑波)
Radburn(美国,纽约) Columbia哥伦比亚新城(美国,马里兰州)
缺少高水平规划:开发区只为建设, 不重规划,园区缺少内生性的发展体系 不计成本发展:零地价 相互恶性竞争:免费提供厂房、过度 减免税收、透支政府财政
市场化 低成本,高效率
市场化:园区发展目标明确、波动小, 政策连续性强 专业化:企业对企业招商,保证成本控 制 收益化:工业地产以盈利为天职,并通 过不断的盈利推动区域不断发展
例子:政企合作,政府提供政策、资源的支持 下将保证税收收入及高效招商
缺少产业支撑,开发区投资与建设的经济性不高,多数开发区成为“空城”
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新城是中国内地最早的“新城”。但是由于城市缺少产业支撑,这个最 初规划居住50万人的城市现在成为全国知名的“空城”。
开发区普遍的投入产出比仅为 0.07—1.5之间

新城建设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研究-正略咨询

新城建设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研究-正略咨询

新城建设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研究-正略咨询本文来自正略咨询,更多精彩案例请关注正略公众号(zlzxwx)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新城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各新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新城建设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各种模式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

新区建设开发中,应根据新区自身特点,选取较为适宜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

1. 新城建设的发展模式总体来看,新城的建设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发展途径。

自上而下是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影响而成;自下而上则是新城依靠自身优势独立发展起来。

具体而言,包括城市辐射型、产业催生型和资源开发型三种模式。

模式一:城市辐射型城市辐射型特征是中心城市由于人口、用地的扩张,既有的结构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部分功能向城市郊外地区疏解扩散,人口向外疏散,城市的经济活动或城市的职能向外延伸,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外围建设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从而达到避免“摊大饼”的无序蔓延式发展目的。

如新一轮北京总体规划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模式,将在外围规划建设11座新城。

模式二:产业催生型产业催生型的特征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新城接纳部分中心城疏散的产业,依靠自身产业优势,吸引中心城疏散的人口。

人口的聚集又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交通等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城的兴起和繁荣。

模式三:资源开发型旅游资源型新城凭借特色的旅游资源,打“旅游牌”,靠旅游业的连锁效应,发育成各种要素聚集地,拉动周边地区人口的聚集。

文化资源促导型新城的特征是以一种得天独厚、底蕴丰富的地域文化为基础,经过充分发掘形成文化产业,由这种产业吸引了相关从业人员的聚集,形成文化型新城。

2. 新城建设的管理模式2.1.市场主导的开发建设管理模式米尔顿·凯恩斯的城市建设一开始就按照市场规划来运作。

首先由政府投资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然后交给新城开发公司去建设。

新城初具规模后,地方发展部门将开发后的土地和房屋出售给公司或个人,收回国家投资。

“新城建”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城建”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城建”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摘要:当前形势下的新城区建设致力于以中心城区为重要枢纽,建立起城市—郊区结合的城市链。

最好由政府进行主导来达到施行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的目的,从而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吸引多方多元化投资,促进企业和公共机构从中心城迁往新城区的迁移。

在此基础上稳健发展经济,实现高效的立体经营。

通过增加产业的结构模式和工作岗位的方式,实现人口的转移。

关键词:新城建;中心城区;政策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不断涌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多处的老城区因为高速发展出现了发展压力大、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空间较小的局面。

我国总体城市化率由原本的30%迅速上升到惊人的70%,已经处于最高速发展阶段。

而由于增长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扩大,将会给城市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这样的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积极发展并创新建设新城区成了目前大城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在全国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阶段中,新城建发展模式能实现人口的转移,为中心城区减去重压,有效地增大城市的新空间。

一、新城镇发展特点研究新城镇的发展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基础来选择相应的发展方式,把握好自身的发展特色。

结合国际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大城市发展往往具有其独有的特色。

以“大城市,大郊区”为主要发展方向规划新城市的建设,这样的发展方式往往更事半功倍。

城市的两大发展作用机制分别是集中与疏解,大城市的病因并不在于其大,而是他固有的形态结构和投资结构过于单一。

究其根本是因为当一个企业活动的地址与另一个企业活动地址过于相近时,将会产生经济活动成本的节约,此时城市的所有的经济总产出增加时,其生产的成本会快速下滑,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因而在做大城市的新城区建设时,要做好结合乡村和城市的发展优势,构建一个一个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致力于城乡协调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尤其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规模的发展的适度和设施设备的实效。

优先将基础的条件设施完善改进,结合潜力大的建制镇达到功能的完善。

我国新城建设发展过程和启示

我国新城建设发展过程和启示

从新 城 建设 的 目的来 看 , 主要是 为 了有 效 的缓解 中心 城市 的 人 口及 环境 压力, 成 为中 心城 市 的功能 分 区 , 形成 “ 反磁 力作 用 ” , 吸引 中 心城 市 的人 口和 产业 。 新 城距 离 太 近容 易被 主城 吞并 , 不能 达到 分担 压力 的作用 。 距 离太 远会 导致 新城 成 长不 足 , 易 于夭 折 。 所 以选 址 既要 有一 定独 立 性 , 又 不能 与 主城脱
d臣口圜
建筑理论与设计
我国新城建设发展过程和启示
摘要 : 文章 以国外 大城 市新城 建 设经 验 为指 导 , 通过 分 析我 国 新城建 设 发现 现状 , 得 出 以下 结论 : 我 国的新 城建 设要 有 完善 的城 镇 空 间结 构 , 良好 的政 策环 境和 市场 化机 制 , 融资渠 道逐 渐 多元 化发 展 , 有 合理 的 交通 规划 , 做 到 可持 续发 展 。 关键 字 : 新 城建 设 ; 启示; 可 持续 发展
离联 系 。
的教训 , 使新城建设与区域整体的健康稳定发展相辅相成 , 逐步完善城镇体
系。
新城 的发展 势 必会 吸引 不 同社 会 阶层 的人 口 ,新 城 的 阶级 分 化 十分 明 显, 因此要制定相应政策, 保证弱势群体 的利益, 同时要防止人才的流失 , 促
进新 城又 好 又快 发展 。 3 . 2完善政 策环 境 , 建 立 良好 的 市场化 机制
新城建设提供 了资金及管理上的支持。
1 . 2重 视新 城 和旧城 的 协调 发展
很多 大 城 市将 新 城建 设 选 址 定 为郊 区 , 在郊 区建 设 新 中 心 的 同时 , 往 往
忽略了城市中心区的重建。新城数量和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会在一定程度上 加剧 旧城的衰落, 美国和英国都 曾面临同样的问题 , 并被迫削减新城建设的 计划 , 开始 发展 旧城。因此 新 城 和旧城 的建 设 一定 要协 调发 展 , 妥 善处 理 其关 系, 建造 合 理有 效 的空 间构 架 , 既 要支 持新 城 的快 速发 展 , 又要 确保 主 城 的经 济活 力 , 有 计划 地 实现 经济 重点 转移 , 确保 整体 的协调 发展 。

新城开发模式探讨

新城开发模式探讨

新城开发模式探讨作者:田亚刚杨剑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2期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国内许多大的城市都在进行新区、新城的开发和建设。

本文主要归纳总结国内外新城开发的模式,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得出天府新区新城开发的模式:“产城一体”新城开发模式。

关键词:新城开发模式产城一体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国内外新城开发模式比较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从英国第一代新城哈罗、斯特文内几(Stevenage)等卫星城镇的建立,便拉开了全球城市新城建设的序幕。

从第一代新城到第三代新城,城市功能由单一到复合,城市配套设施从无到有,城市密度从低到适宜等不断地发展过程中。

通过不断反复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出现很多新城开发模式,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

作者主要通过比较国内外新城开发模式,总结出了几种主要的模式:田园新城开发模式、城市郊区新城开发模式、产业集聚新城开发模式、新城市中心新城开发模式。

(1)田园新城开发模式是指政府提出立法政策,由专门新城开发公司按照规划意图在远离城市的新址建设新的城市。

它主要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解决原有城市住房紧缺和住房条件恶劣的问题。

由于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它的选址是远离城市土地价格低的农业用地,而不是靠近城市边缘区。

城市配备的设施基本齐全,力求职住平衡。

田园新城开发模式成功的原因是政府提供了很好的立法支持,吸引大城市的居民前来居住,并提供了很多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

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甚至包括很多短期内收益很小的大的项目的建设。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是米尔顿·凯恩斯。

(2)城市郊区新城开发模式是由于现代交通方式的便利,原有城市人口密度大,居住紧张,噪音大,污染严重,许多居民迁入到城市郊区居住;还有城市的制造业,运输业等产业不适宜在城市中,从而城市郊区选址建设,由于经济的发展,设施的逐渐完备,人口的迁入,逐渐形成新城。

新城开发的研究回顾、反思与新思路

新城开发的研究回顾、反思与新思路

新城开发的研究回顾、反思与新思路【摘要】新城开发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开发资金问题是相关研究的焦点与核心。

在解决这一核心难题时,我们的一贯思路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开发经验。

然而这种思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从新城开发的研究主线出发,回顾总结了自“田园城市”以来新城开发的两类研究重点,并指出了我国新城开发相关研究中的不足。

文章最后从新城开发的核心难点出发对新城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反思,明确指出资金难题的根源所在。

并针对此大胆的提出新城开发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城开发;新城模式;融资;先城后市;先市后城1、引言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其城市化进程尤其的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 e. stiglitz)教授曾经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

如今看来一点都不假。

中国当下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新区建设与新城开发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

“新城”在我国成为一个很热的事物,不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大量引入新城,甚至连一些中小城市也提出了要建新城。

具粗略统计,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规划建设的新城数量可能数以百计甚至千计[1]。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下,新城开发势在必行。

然而,新城开发周期长,投资金额巨大,往往具有较高市场风险与较低的投资回报。

其开发的成败与效益关乎人民的福祉。

因此关于新城开发的研究便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立足于新城开发的模式,就历来的新城开发实践与相关研究作总结与反思,并针对以往新城开发模式所共有的模式弊端,提出新城开发与研究的新思路。

2、新城开发的研究与实践回顾仿似但凡新城开发的研究,都需要向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先生致敬,此处也不例外。

19世纪末,英国的霍华德先生针对伦敦地区的社会问题,在其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1898)中首次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思想,以解决工业革命后的城市社会“病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城建设概述
1、新城建设的发展概述
新城建设最早起源于英国,20世纪初在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的影响下,欧美国家建设了一批试验性的卫星城镇。

新城建设大规模开展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英国、法国、前苏联等国家在战后都建设了大量的新城。

二战后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一些新城建设。

以香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

我国20世纪50年代曾经为发展工业建设了一些卫星城,而到90年代后期,国内一些大城市开始了新一轮的新城建设。

2、新城建设的开发模式
①政府主导型——伦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进行规划和政策的引导,由新城开发公司具体运作的模式。

②政府—市场协作型——香港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与民间资本合资进行新城开发建设的模式。

③市场主导型——东京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私人开发商为主体,政府政策倾斜的开发模式。

(二)案例参考
案例1:美国凤凰城
凤凰城于1881年设市,1891年铁路贯通,
1911年罗斯福水坝和水库建成。

索尔特河谷作
为灌溉农业区,盛产棉花、油橄榄、葡萄等。

农产品大都在凤凰城集散和加工。

南太平洋铁路途经该市,
国际机场位于东南郊。

凤凰城冬季温
暖晴朗,是避寒和疗养胜地,因而旅
游业较盛。

市中心的市民广场是城市
会议和文化活动中心。

案例2:广西海湾新城
“海湾新城”位于北海老城与合浦县城之间,西起廉州湾海岸线,东至南北高速公路,北起合浦火车站,南至北铁一级公路(迎宾路),总规划面积81.55平方公里。

“海湾新城”肩负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东盟国家、我国西南地区等区域合作,带旺商贸旅游的重要责任,也是北海滨海地产、金融保险、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研究开发等现代服务业最具开发潜力的区域。

案例3:北京通州新城
通州在新城范围内,主要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

一河两翼:突出以北运河为纽带的城市形象及文化内涵,运河西岸改造提升旧城,运河东岸聚集城市新增功能;南拓东进:南部以通州外环路、京塘公路为界,东部以六环路为界,向外拓展,与亦庄新城、国际空港联动,形成新的发展空间;组团发展:以六环路、京哈高速路、通州外环路及京塘公路为分界线,在空间上形成六大功能组团。

案例4:开县移民新城
“开县移民新城”是三峡工程全迁的一个新县城,它不仅代表重庆区县城市的性格品格,而且表现了历史人文风貌和精髓。

开县移民新城四面环山,加上水位调节坝的开工建设,届时,在移民新城周边会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面积约14平方公里的人工千岛湖。

湖周有南山、大慈山、凤凰山、迎仙山,湖上有多个岛屿,湖边有刘伯承元帅纪念馆,增添了库中湖的人文内涵。

以上4个案例具有5个特征:
(1)交通方便。

无论是在选址还是在投资建设中,交通的打造是关键点。

(2)适宜居住。

“宜居”是新城不变的主题。

(3)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靠水、环山、特有矿产等)。

如开县新城,山水园林风格是其优势所在。

(4)注重环保。

新城对于环保的要求较高,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与环保、绿化工程两不误。

(5)复合型产业类型。

新城产业结构并不单一,往往是三产结合,以某一产业为主导。

由此,我们发现,新城建设之初,通常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往往是旅游资源)来进行开发。

然而旅游资源的运用,往往又并非是孤立的就旅游而论及旅游,而是同其它产业融合起来进行复合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