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名师教案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13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30ce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6.png)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13篇)《北京的春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色”、“各形各色”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法、读议结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突破: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场景的描述,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真切感受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理解课文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等,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教学准备:1、有关老舍的资料。
2、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等。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畅谈春节,导入课文1、同学们,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谁能说一说,在春节里,我们都要做些什么呢?2、童谣一: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童谣二: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合家欢,乐淘淘,大家齐迎新年到,新年到!诗歌: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老北京的春节,感受一下京味十足的、独特的民风民俗的年文化。
我们已经学习了老舍先生的一些作品,谁能说一说?介绍老舍: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4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f5e5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4.png)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4篇)《北京的春节》教案篇一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导语。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
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
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
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
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
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如: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
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
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4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80d21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2.png)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篇一一、激趣导入:师:上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歌,快来看看吧!(播放:小拜年)师:歌曲听完了,我看到同学们都被带回了春节的欢乐气氛中,谁能说说都看到了,听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师:那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交流。
师:提起春节,咱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老舍爷爷,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老北京独特的民族风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板书: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那老师就先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师:谁能来读读?(指生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师:看来大家课前预习的不错,下面我们就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去看看北京的春节。
请同学们打开书,注意,这一次读书,老师请你们认真地朗读读课文,看一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好,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每一个同学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非常高兴。
师:不少同学已经读好了。
师:行,都差不多了,咱们来交流交流。
师:这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交流。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热闹、喜庆、忙乱、团圆)师: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板书腊月),一直持续好长时间,到了什么时候,春节就结束了?师:下面老师请你们默读,请快速地浏览,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做上标记。
开始。
师:古人说:一目十行。
看看咱们班的同学们是不是掌握了这种本领。
师:一会儿功夫,咱们同学已经画完了。
都画好了吗?行,咱们一块儿来交流交流。
师: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腊月初几就已经开始了,首先第一个好日子是……生交流,教师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师:过完十五,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一等奖3篇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21e1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9.png)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8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生:喜欢)那你们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吗?(生举手自由答)我们是这样过春节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北京的孩子是怎么过春节的呢?(生:想)好,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
(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师指导学习。
重点指导“榛、掺、浒”和多音字“正”的读音。
4、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悬灯结彩:挂灯笼结彩带。
形容喜庆景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腊月的初旬开始,正月十九结束)2、快速读课文,提取信息,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课件先出示空表)主要习俗时间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初一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出门拜年、在家待客、逛庙会正月十五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3、学生交流填表情况,教师相机出示答案。
(若有不同意见,相互讨论)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5、通过表格,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除夕和正月十五)6、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北京的春节教学优秀教案
![北京的春节教学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187a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5.png)
北京的春节教学优秀教案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北京的春节教学优秀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的春节教学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知道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烈、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特殊魅力。
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学生回想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度过的节日——春节。
从而引出老北京的春节,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简单了解作者——老舍『设计意图』:以课堂为起点来实行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1)指名读,评议(2)学生找出自己易错的字(3)老师强调“熬”字,并用白板演示“熬”的笔顺2、出示词语轻声:饺子榛子栗子风筝规矩掺和红火儿化: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多音:万象更新正月中断分外(1)自己读(2)指名读,并评议(3)强调“中断”的“间”读四声『设计意图』: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础,词语教学变得杰出,为浏览教学的创新与杰出夯实基础。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用自己爱好的方式读课文,摸索:1、“照老北京的规矩”,作者在文中顺次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的日子。
2、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交换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尾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尾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终止)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浏览说出“热烈、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顺次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知道课文做好准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3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99e73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e.png)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秀3篇《北京的春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
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
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二、默读课文。
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提示:学生可以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谈,也可以抓住课文详细描写的地方谈。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有感悟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这是对课文写作内容与写作顺序的进一步感知,引导学生充分调用以前的知识储备,积极进行思考交流。
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
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可分5个时间段来把握:①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5篇)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2998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2.png)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完成“初显身手”。
学生讲自己查资料了解的情况。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⑵、出示13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驴恰盏预吉(请每组2、4号同学起立教读)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规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亲戚逛街恰好几百盏灯预示吉祥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老北京的春节怎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⑵、指名接读。
⑶、齐读课文,分组讨论: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哪些日子是最热闹的?勾出这些日子来。
⑷、齐读课文4—6自然段,谁用一名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⑸、接读1—3自然段,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⑹、齐读1—3自然段。
⑺、齐读7自然段。
⑻、朗读全文。
⑼、分小组学生谈自己家乡过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12、过年开始(腊月初)除夕老北京的春节初一高潮元宵结束(正月初十九)五、教学后记《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3647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b.png)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精选8篇)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体会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体会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过春节的不同之处,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歌曲:《恭喜恭喜》、关于春节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恭喜恭喜》,幻灯片播放与春节有关的图片,让学生们重新回味过年的喜庆的氛围,问同学们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2、在大家谈了自己家乡过春节的情况之后,那么大家是不是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呢。
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过春节?为什么我们把春节称为“年”?我们在过年,那么其他地方、其他民族的人们是不是也在过年呢?(老师和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关于春节的一些资料。
)3、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老舍爷爷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二、疏通全文,整体感知1、请13位学生轮流大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给每段做标记,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易读错的词和句进行指导和纠正。
)2、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板书呈现本文重点要学习的和易错的新字词,如“旬、熬、蒜、醋、翡、榛、栗、筝、鞭、逛、腊八粥、蜜饯、掺和、黏、通宵、娴熟”,个别新词的意思可以用ppt加文字或图片解释。
3、在疏通完文字之后,让学生再快速地浏览课文一遍,同时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对北京的春节进行描写的,并找出具体的词语来说明,老北京的春节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整体印象。
4、对所提问题进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时间顺序: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北京的春节》 教案(15篇)
![《北京的春节》 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476b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7.png)
《北京的春节》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的春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的春节》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过年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也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
编排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领略老北京新春独特风情民俗,领略老舍先生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我所要执教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
对于春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然而对于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学生了解得不多,也因此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识字,学认本课生字及相关词语。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断的思考交流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抓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体验激趣、导入新课1、放录像: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画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钟声响起,大家一片欢腾的片断)2、板书春节:看完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板书:春节3、说春节:喜欢过春节,你想到了哪些有趣开心的事?4、小结补充板书:提起春节,咱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我们跟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到老北京的春节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6篇)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53ca3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e.png)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6篇)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把课文读流利,理清文章层次,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能把课文读流利,理清文章层次,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2、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合作填表时间风俗习惯(3)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三、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2、展示朗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歌曲《恭喜》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分清详略,练习朗读,领悟写法1、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那一段,力争读出感情,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好批注。
3、合作交流。
4、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三、课内拓展:“阅读链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两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四、课外拓展。
以“郧西人的春节”为主题,借鉴本文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方法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出郧西人春节的特点。
最新-《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4篇
![最新-《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581a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8.png)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细致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北京的春节》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作家写出了北京的春节热闹、喜庆、团圆、祥和的生动场面。
以描写除夕一段最为细腻,体现了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所以本节课重点分析除夕一段,学习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目标:本节课,学习作家描写的春节里的每个片断如除夕,进行阅读教学和高效作文(学习其写法,进行仿写除夕)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以及抓重点句子理解,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及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小短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教师这里准备了一首春联,大家想不想知道?出示课件,学生一起读春联: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6课《北京的春节》。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首先回忆课文,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文中写到了哪些日子的重要活动?(生回答)在这些重要日子的活动当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是除夕,(板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写除夕的这一段。
(二)深入详写片段,感受除夕的热闹,体会作家的表达方法。
1.指名读课文,做好指导评价。
2.理解课文。
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先讲作家采用了总一分的结构,第一句话就总起来说除夕真热闹,紧接着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描写出了除夕的热闹,让学生思考作家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除夕的热闹?学生读书回答,教师引导点拔。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声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停,老舍以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描写的细腻。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5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bd0a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a.png)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5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724ff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9.png)
《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5篇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那么北京春节的习俗是什么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北京的春节》教案篇一教材简析《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
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
本文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走进课文、阅读“阅读链接”的资料和搜集资料,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
为以后的课文学习作好学习迁移的准备。
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而本文语言大师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语言和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理解,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是不容易的。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2篇)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d3757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0.png)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可能弄不懂的词语: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三、分清详略,合作研读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2、四人一小组,自选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研讨: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精选12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1fddf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b.png)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精选12篇)《北京的春节》教学案篇1一、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导语,抓单元训练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目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思路。
(二)预习内容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杂拌儿翡翠榛子栗子风筝鞭炮逛庙会七八万更灯彩有有各各日不不同万不灯火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记下来。
三、导学案(一)读议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合作填表,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风俗习惯(二)深入探究1.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反复朗读体会。
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结合自己过年谈感受。
(三)总结提升北京人过春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四)主题阅读,课外延伸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民族村》之《英国人的圣诞节》《云南的歌会》,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提纲:1.英国人是怎样庆祝新年的?与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哪些不同?2.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四、课堂检测1.我会写fěi cuìchūxún biān pào( ) ( ) ( )áo zhōu zábàn fēng zhēng( ) ( ) ( )2.我会填()的展览会()的香味()的玩具()的姿态()的技能()的日子3.我会选(1)《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高潮是()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2)《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彩排是()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五、课后作业1.读课后“阅读链接”,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ffb39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5.png)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理清顺序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齐去学习老舍笔下的春节。
明白老舍哪人吗?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走进北京,感受一下北京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老舍先生按照什么顺序,依次描述了哪些时间人们的活动及北京春节的风俗?生答:看着老师的板书,你明白哪是人们准备过年?哪是人们过年?结束呢?二、学习课文1—7段,体会文本,感受节日喜庆1、请同学们默读1至7段,请你边读边思考,读了人们准备过年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师提炼词语相机板书忙碌快乐喜悦A、学习腊八节师:腊八这天人们就开始忙碌了,人们在腊八这天会做什么?生说:师:找出描述腊八粥的句子,自读,试着读出腊八粥的滋味。
生自读,指名读师:请你找出描述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试着读出腊八粥的滋味。
(指名读)你读出腊八粥的什么滋味?为什么它香甜?我们来看看老舍爷爷告诉我们了腊八粥是由什么做的?所以这哪是粥啊,就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你瞧,老舍爷爷的语言多么诙谐,搞笑啊。
马老师个性喜欢吃腊八蒜,让我来读读腊八蒜的滋味。
听老师读,你有什么感受?生说:你看作者抓住了蒜的什么特点来写?色味只用了2个词就把腊八蒜如此生动的展示给我们,让我们不禁佩服语言大师的用词精妙简练。
你也像老师这样有滋味的读一读腊八蒜吧。
B、铺户1、你从哪儿感受到了铺户比平日还要忙碌?加紧了加多了赶年的摊子……(谈感受)想象铺户中,大街上都是什么样的情景。
2、老师就带你们到街上去转转。
(出示图片)如果你是卖货人,你的情绪怎样样?(引导学生感受喜悦的情绪)C、小孩1、孩子们为了迎接新年,都忙些什么呢?指名说2、你为迎接新年都会做哪些准备。
师生交流D、大人1、准备过年大人是最忙碌的,大人们都要做什么?能透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出大人们的忙碌吗?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读出务必……务必……务必……务必…)2、为什么务必要做好这些活动?是呀,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传统节日———年,能够说家家团圆,举国欢庆。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案5篇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9169e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d.png)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的春节优秀教案5篇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写教案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北京的春节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的春节》语文教案五篇
![《北京的春节》语文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700d8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9.png)
《北京的春节》语文教课设计五篇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的春节又是如何的呢?下边就是本文库整理的《北京的春节》语文教课设计,希望大家喜爱。
《北京的春节》语文教课设计1教课目的:1、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觉节日的喧闹氛围,理解节日风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推测文章的表达次序,领会详写和略写的利处。
要点难点:1、要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绘,感觉老北京过春节的盛大和喧闹,意会风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风俗特点所采纳的表达方法。
教课准备: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资料等2、学生采集、整理并熟习春节的来历、传说、风俗等图片,资料3、生仔细预习并达成好本课的导学稿4、ppt 课件。
教课过程:一、课前三分钟:难忘的寒假生活二、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认识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讲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鞭炮声中迎新春。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习可是了。
那么,对于春节的来历、传说、风俗,你又知道多少呢?3、生沟通自己采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4、师小结学生讲话导入、揭露并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 ( 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 ,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 要点指引学生沟通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并谈谈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
(指引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喧闹、繁忙、喜庆、团聚”)四、合作研究,品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生默读课文,完美导学稿,做好小组内沟通的准备。
( 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要修业生课前充分自学达成)2、小组内议论、沟通,确立中心讲话人和报告形式。
3、小组代表全班展现沟通:(1)、课文按如何的次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 ?要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动 ? 这样写有什么利处 ?指引概括:点面联合,要点突出,详略适当,主次分明(2)、沟通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描绘,展现朗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春节》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生字,会写“万象更新”“腊月”“展览”等词语。
2.通畅、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3.感受到北京人过春节的祥和热闹,体会传统节日风俗的特点。
4.体会老舍先生的“京味儿”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会写“醋、饺”等15个生字,会写“万象更新”“腊月”“展览”等词语。
2.通畅、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教学难点:1.能感受到北京人过春节的祥和热闹,体会传统节日风俗的特点。
2.体会老舍先生的“京味儿”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走近老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生于北京,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你对老舍先生的了解还有多少呢?根据提示介绍交流。
预设提示词语:京腔京味、绘画武术、养花养猫、人民艺术家、文化革命……3.出示课题《北京的春节》。
你还知道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吗?预设:端午、重阳、中秋、清明等。
4.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一)课文导入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描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哪些活动?2.情境导入童谣展示: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二)认读词语1.出示识字要求:(1)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完成生字的字音纠正。
(3)开火车朗读下面的词语。
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广告分外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4)要求:字正腔圆、一板一眼,读准确,读流利,读熟练。
(5)老师指导个别读音。
(三)初读课文认真朗读课文,完成任务。
1.读好长句子。
2.关注关键字词句。
3.观察语言的特点。
(1)读好课文,读通顺流利。
(2)读好儿化韵。
(3)读好轻声词。
(4)体会京味语言特色。
4.整体感知。
选择学习伙伴,合作交流,读懂课文。
(1)课前预习。
(2)分析关键字词句。
(3)注意做好记录。
5.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预设:时间顺序。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二十三过小年、初六、正月十五……6.课文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活动?预设:过腊八节,准备年货,过小年,过除夕,过元旦,初六,过元宵,春节结束。
7.想一想: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预设: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预设:详细描写的活动:腊八、除夕、小年、元旦、元宵。
8.认真读一读详细描写的活动内容,说一说你的理解。
三、探究理解(一)那你认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次要内容是什么?这样详略区分开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小组交流合作展示,不提示答案,不确定答案。
(二)小组之间交流你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活动?有没有和北京过春节时候一样的活动呢?小组成员都要进行听说的训练。
四、学写生字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深情。
下面我们来学习会写的15个生字,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醋饺拌擦眨宵旦燃戚贩摊轿骆驼浒2.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写字要头正、身直、背挺,字体要规范、端正、整洁。
3.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生字分类:半包围结构:戚左右结构:醋轿饺拌擦眨燃贩骆驼浒形声字:轿饺燃骆驼擦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5个生字。
展示书写,跟课本上范例比较一下,看谁写得好。
想一想你能怎样记住它,组成词语记一记。
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用。
6.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五、巩固练习打开“基础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第二课时一、朗读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详细的部分,读一读课文略写的部分,感受详写与略写的区别。
2.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详细描写的活动。
预设:腊八、除夕、元旦、元宵。
二、阅读理解感悟1.过腊八节读一读课文的相关内容,找一找北京人是怎样过腊八节的?(1)出示句子:“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一个谚语。
(3)这个谚语说明了腊八时候天气最冷。
(4)赏析句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比喻)写出了腊八粥的食材多。
(5)除了熬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
出示句子: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6)腊八蒜是什么样子的?预设:色味双美。
(7)哪里写出了腊八蒜的色味双美?预设:在句子中找到答案。
(8)同学们,你的家乡是怎样过腊八节的?熬腊八粥吗?怎样熬的?泡腊八蒜吗?怎么泡的?2.过小年。
(1)老北京人是怎样过小年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预设: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2)“彩排”是什么意思?(3)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示例:元旦联欢晚会的彩排。
3.过除夕。
(1)出示句子: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2)找到本段中心句。
预设:除夕真热闹。
(3)这段话的结构是怎样的?预设:总分。
(4)有感情地读一读,思考:北京人是怎样过除夕的?热闹:从活动的角度写了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从感官的角度写了:颜色:红、各色。
味道:赶做年菜、酒肉的香味。
声音:鞭炮声日夜不绝。
(5)出示句子: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品味“万不得已”和“必定”的意思。
预设:人们重视吃团圆饭,饱含浓浓深情,浸润传统文化。
(6)出示句子: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守岁”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预设:年老的人守岁寓意珍惜光阴;年轻的人守岁寓意为祝福老人延年益寿。
4.过元旦。
(1)出示句子: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元旦是什么时候。
现在的元旦是什么时候呢?“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元旦与除夕的“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预设:鼓励孩子们找到答案分享。
(2)认真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过元旦的?一起来解决这一部分的小问题。
预设: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子逛庙会。
(3)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
“新年特有的玩具”有什么?你觉得呢?预设: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4)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预设: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5.元宵灯会。
(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提问:为什么说是又一个高潮到了呢?(2)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这段话中的“张灯结彩”写出了灯的数量多。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写出了灯的种类多、样式多。
(4)赏析排比句。
(5)想一想这一部分的结构是怎样的?预设:总分总。
(6)元宵节的美好在哪里体会得到呢?预设:节日的气氛很好。
孩子们在家里玩耍。
大家可以开心地吃元宵。
三、阅读理解1.思考一下:北京人过春节最看重的是什么?通过同桌交流。
班级交流分享。
结合对人物的描写。
2.阅读课文其他部分,分析课文略写的其他春节活动。
预设:准备杂拌儿大扫除初六店铺开张十九春节结束3.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
预设:孩子们准备杂拌儿。
孩子们逛庙会。
孩子们放花炮。
四、合作交流1.品读“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预设:(1)重点突出。
(2)主次分明。
(3)条理清楚。
2.你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预设:包饺子。
贴对联。
看春晚。
上坟祭祖。
3.你们家乡的小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五、作业布置尝试写一写家乡的春节活动吧!写出主要活动的主要特点哦!六、巩固练习打开“阅读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