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与重构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与重构:知识的熔炉,智慧的火花在教育的璀璨星空中,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与重构就像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着学生探索旅游管理奥秘的大门。
然而,这把钥匙是否始终光亮?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它是否已经生锈,让旅游管理的光芒无法绽放?本文将带您一起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与重构及其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因实践素养较低而无法充分参与课堂讨论。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层层的铁锈,随时可能让这把钥匙无法开启学生们的未来之门。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让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新焕发光彩,锻造旅游管理教育的利剑?首先,我们需要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师资培训和指导。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然而,仅仅锻造旅游管理教育的利剑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让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照亮智慧的火花。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让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照亮智慧的火花呢?首先,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充满实践教学氛围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标题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旅游产业是全球性的产业,对各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更加共享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向之一。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管理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以国际前沿理论和国家发展的需求为基础,以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为目标,针对旅游管理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必要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国内外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这对于提高旅游产业人才素质和水平,进而助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关于本部分的分析:本部分旨在探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这部分应该首先介绍旅游产业的重要性,然后着重介绍旅游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提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要性。
此外,可以从国内外相关政策、学科建设等角度进一步阐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标题2:国内外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概况国内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对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概况,从而为我国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部分旨在以较为详细的方式介绍国内外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概况。
关于本部分的分析:本部分需要对国内外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概述。
首先需要介绍国内外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学科群体、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
这个部分可以引用大量数据进行佐证,展示国内外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和优劣。
另外,还需要注意比较性研究,强调我国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外发展态势的异同,从而找寻适合我国发展的课程建设模式。
标题3:旅游管理类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旅游管理类基础课程体系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的构建。
本部分旨在针对旅游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具体建议。
关于本部分的分析:本部分需要重点介绍旅游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
浅析旅游管理本科教学体系的构建
浅析旅游管理本科教学体系的构建摘要:概述了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现状,以及在办学思想、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办学定位、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等4个方面构建旅游管理教学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如何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成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重点。
一、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旅游管理专业并未形成强大的品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性不强、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落后影响了该专业的发展。
归纳起来,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办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普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为社会培养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而很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从历史、地理、外语、经济等专业剥离开来,专业背景色彩过重,缺乏应有的特色,并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院校出于就业、师资等自身原因的考虑,不去对市场进行研究、不明确办学定位,而仅培养单一专业的基层服务人才,不仅造成学生对专业的厌倦而且也造成人才的浪费。
2、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由于旅游管理更多的是剥离于其他的专业,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受到母体专业的影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普遍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而且根据母体的不同,不同程度的偏向经济、地理、历史或者地质等专业,没有形成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及主题课程。
一些学校由于资金等的原因没有开设旅游实验室,甚至在教学中没有安排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动手操作技能,致使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3、师资力量缺乏由于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高校中发展迅速,没有足够的师资储备,因而一些从事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历史等专业的教师改行加入到旅游教学工作中来,由于其专业知识缺乏、更缺少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摘要:课程体系是旅游管理类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落点和保证。
本文通过解读旅游管理类“国标”的培养目标,指出培养要求的五个显著变化,分析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一旅游管理类“国标”培养目标“国标”指出,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的要求包括四方面:“素质、知识、能力、创新创业”,与以往的培养要求相比,新增了“创新创业要求”,存在“五个具备”显著变化:①首次在素质要求中写入“具备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回答了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旅游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人才,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需要在思想上认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认同旅游业的工作,其次才是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知识文化和技能的掌握;②把“学生需具备获取和更新旅游管理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明确写入专业能力要求的第一条,凸显出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到“学得好”的转变,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一要务;③明确将“具备专业文体的写作能力”列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能力必备要求,将写作能力排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之首,体现出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必需体现新时期的行业需求,强调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④首次将“具备服务意识”写入专业能力的要求中,与管理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凸显出旅游行业服务性的特点,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只有具备了服务意识才能把旅游工作做正确,做好;⑤明确将“创新创业”写进了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旅游教育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回应。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显 然走 过 场式 的考核 方式 不利 于培 养学 生的综 合素
质 与创 新 能力 。 2 . 专业教 师缺 乏 实践教 学 能力
旅 游管 理本 科专 业应 用性很 强 。专 业 教 师应 既 要 具备 丰 富的旅 游学 科理 论知 识 ,又要具 备 较强 的 旅 游管 理实 践能 力 。 目前 多数 院校旅 游管 理专 业 高
校 内 、校 外两 个实 践环 节 。但不 少高 校旅 游管 理专
业 教 学计 划倾 向于课 堂 教学 和理论 知识 传授 .把 实 践教 学作 为辅 助性课 程来 设 置 。理 论 集 中学 ,实习 集 中做 ,实践 内容 与对应 的 理论教 学脱 节 ,而且 校 内各 实践课 程相 对 孤立 ,缺乏 有效 串联 ,并 且较 少 考 虑学 生就 业后 的 岗位能 力需 求 。模拟 实验 多集 中 于对理 论 知识 的重 复性验 证 ,抑或 是对 行业 岗位 操 作 技 能的训 练 。实 习 内容 单一 ,不 利 于学生 专业 综
经 济 发 展 的 应 用 型旅 游 管理 人 才具 有 关键 作 用 。 文 章在 分析 地 方 院校 旅 游 管 理 本科 专 业现 行 实践 教 学 体 系现 状 的基 础 上 .从 实 践教 学 内容 设 计 、质 量 监 控 体 系构 建 、教 师 实践 能 力培 养 、 校 内外 实践 基 地 建 设 四 个 方 面
、
现行 实践 教 学体 系现状 分析
1 . 实践 教 学平 台建设 不足
目前 。多数地 方 院校旅 游管 理本 科专业 实 践教
学体 系主 要 有 以下 四部 分构 成 :课 内实 训 f 包 括专 项实 训 课 程 和核 心 课 程 的实训 部 分 ) 、课 外 校 内实 训 ( 学 生 第 二 课 堂) 、专 业 见 习 和毕 业 顶 岗 实 习 。 总体 而言 。旅 游管 理本科 专 业人 才培 养方 案设计 有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具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精神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熟悉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旅游业务流程和管理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4.强化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旅游业的跨国发展输送人才。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1.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如旅游线路设计、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
2.实践基地: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3.实践项目:开展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5.评价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1.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1)调整课程结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达到1:1。
(2)引入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实践性。
(3)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实习、实训机会(1)与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2)建立校内实训中心,模拟旅游业务流程,开展实训课程。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实践能力。
3.开展实践项目,培养创新能力(1)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提高科研素养。
(2)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开展旅游创新项目。
(3)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4.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实用版)目录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3.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与创新4.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成为了众多高校的热门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满足旅游业的人才需求。
本文将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与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以培养具备旅游行业管理、规划、策划、运营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法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旅游企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与创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与旅游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2.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
、
旅 游管 理专 业教 学质量 影 响 因素 分 析
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复杂多样 。 出于 研究的便利 , 本文从教学过程参与者的角度 , 将影响旅 游管 理 专业 教 学 质量 的因 素从 施 教 者 、 受教者 、 管 理者 的角 度进 行划 分 。 ( 一) 与 施教 者 有关 的影 响 因素 从 旅游 管 理专业 教 育教 学来 看 , 与 施教 者 有关 的影 响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素质 : 分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是 对所有教师 的要求 , 包括责任感 、 师德修养 、 教学 态度 等。 专业素质是带有专业特点的素质 。 旅游管理专业教 师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基础上 , 应有渊博的旅游管理专业 知识 理 论 、 娴 熟 的 实践 操 作 技能 、 对 旅 游业 界 各 部 门 的 发展 走 向有 清晰 的 了解 和掌 握 等 。 教学 内容 :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的应 用 性 、 多学 科 性 的 特 点, 要 求 教师 组 织 教学 内容 既要 考 虑 理 论基 础 , 又 要 结 合旅游实践 , 既要有管理学科基础知识 , 又要有社会学 科、 人 文学科 相关 知识 的储 备 。因此旅 游 管理 专业 教 师 除 了具有 扎 实的 管理学 科 知识 ,还 需要 依据 教 学 内容 , 广泛 涉猎 和 掌握运 用其 他 相关学 科 知识 。 教学能力 : 旅游管理专业因其应用性和行业发展极 速性 特 点 , 其 知 识 更新 较 快 、 前沿成果频出 , 因此 , 旅 游
2 0 1 3年 第 9期 ( 总第 1 0 7 7 期)
黑 龙 江教 育( 高 教研究与 评 估)
HE I L ONG J I ANG E DUCA TI ON ( H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A p p r a i s a 1 )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 实践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掌握旅游业务操作流程。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旅游企业的各项工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与法规等。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等。
(3)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旅游业务模拟、旅游企业实习、旅游项目策划与运营等。
3. 实践教学资源(1)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实训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
(2)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包括校企合作企业、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等。
4.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1)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校企合作: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3)实践教学经费: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1. 实践教学环节(1)课堂实践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2)实验实训教学:在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旅游业务操作模拟。
(3)企业实习: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运营状况。
(4)旅游项目策划与运营:指导学生参与旅游项目的策划与运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1)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2)实践教学考核: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以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为例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Ξ———以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为例史灵歌,毛安福,海萌辉(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就实践教学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组织设立、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完善、实习基地建设、管理模式创新、质量监控和考评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Ο3325(2009)02Ο0001Ο03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155)、郑州大学教改项目“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研究”(2005J Y3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史灵歌(1966Ο),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饭店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郑州大学是省部共建的“211工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
2005年我们承担了校级教改项目“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构建了学分制条件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先后对2002级—2005级学生进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尝试。
2007年我院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前“实验区”建设中的实践教学改革活动正在稳步推进。
一、明确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管理理念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但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可以更好地将教学计划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协调、监督、控制教学环节,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_以_旅游学概论_为例
图 1 旅游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二、 5旅游学概论 6 课程实践教学体 系的构建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规划 类课 程体 系的不 完整 、 主干 课程 地位不 清等 问 题, 导致在设 置该类课程时课 程重叠 、 断档 。 首先 , 近
年来本科旅游高校处于快速扩张期 , 只是为了增加报 考人数而提供一些比较模糊 的培养方案 , 招生之后也
并未及时的 进行调整改革 。 其次 , 招学生 导致课程 扩 组 的师资力量仅仅能够 承担大量的课程讲授任务 , 而 有关的旅游专业课程 体系的教学研究 与学科优势 定
旅 游 规 划类 课程 体 系 设 置 必 须进 一 步提 高 其科 学性 , 否 则很 难 适 应 用 人单 位对 旅 游 规 划 人 才 的需 求 。
底, 高等院校在旅游规划类课程 的教学 与实践 环节的 滞后 , 致 了旅游 规划人 才的供需 矛盾持 续存 在 , 导 这
一
现象随着行业发展而放大 , 已经成 为旅游教 育学界
科 生 实 践应 用 能 力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 游规 划 类课 程 ; 程 体 系 ; 化 设 计 旅 课 优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2 7 (0 ) 1 0 9 0 17 — 0 9 2 1 0 —0 6 — 4 1
课程体 系作为重点方向, 却在具体的教学计划 中设置 了更大比例的旅 行社服务管理 、 酒店管理类的理论及
术支持课程 等不 同性质课程的组成 ; 具体课程科 目应 包括 : 旅游学概论、 旅游资源学先导课程 、 旅游资源
开发与管理、 旅游规划 、 景区管理与设计、 计算机辅助 制 图、 I G S及旅游应 用地 图学 等课程 , 将这些 课程 整
合成为 个有机的课程体系 , 对于促进旅游管理 专业
谢 维 光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影响旅游专业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对于旅游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文章介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特征,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将学生置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之中,训练学生利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真实环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成长为专业旅游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特征(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整体,它包含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如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各种教学方案和计划等。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可以仅指实践教学的内容,即通过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之后,学校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具体事项,设置实践科目、课时、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
实践教学体系也将这些内容和要求涵盖其中。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1.职业教育特征。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
因为其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旅游这门理论学科的理论修养,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获得一定的就业优势,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这些为了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获得优势的教育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具备明显的职业教育特征。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谢谢观看
1、实践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如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等,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2、实践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制、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项目汇报、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考核,全面 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了项目制、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方 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策划,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在考核方式上,该专业以课程设计、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考核,着 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成果显著。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 收获,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保持在 90%以上,且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 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实战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往往被忽 视,导致学生实践经验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构建旅 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体系通过将实践教学环节 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培养其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升 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优化实践教学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再次,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实践环 节的教学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内容上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4、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定期检查、学生反馈等方式对实践教学 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培养能在各旅游企业等单位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需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建立完善的能力体系,这就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这就对旅游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当前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当以市场为教学导向,以就业为教学目标,走市场化的办学之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与技能型的人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它对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和类型作出了总体规定。
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培养的学生懂经济、会管理、善沟通、强应用,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高等院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笼统的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之外,还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和师资对培养的人才进一步细分定位,使其在旅游管理的某一领域成为专业性人才。
二.完善课程设计与内容在课程设计上,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旅游学原理学习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构架起专业学习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旅游产业发展动态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为脉络,分析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征,引进学科前沿成果,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授课教师要在涉及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章节后布置学生课后查资料,编制旅游资源开发计划、旅游市场主题促销口号,请同学们评出最佳方案,极大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性。
新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管 理 专 业 学 生 毕 业 后 就 业率 低 , 游 企 事 客 观 上 将 限 制 了深 入 旅 游 、 行 实 践 的 体 系 的 构 建 应 从 课 程 体 系 设 置 、 师 队 仇 旅 . I 进 教
业 单 位 招 人 困 难 的 局 。 有研 究 表 明 , 年 历 来 旅 游 专 业 本 科 毕 业 生 在 行 业内 的 就 业 率
2. 课程体 系结 构优 化 , 出 专业 特色 1 突
从 目前 新 升 本 科 院 校 旅 游 管 理 号业 的 关键 问题 在 r, 旅 游 管 胖 人 才 的 培 养 依 时 就 一般 情 况 来 看 , 格 前 的 院 校 办 学 设 置来 看 , 养 目标 基 本 大 同 小 异 , 升 培 过干 宽 旧按 照 传 统 教 育 模 式 进 行 ,重 论 而 轻 实 层 次 低 、 础 弱 、 模 小 , 金 投 入 不足 , 基 规 资 尤 泛 模 糊 , 乏 自己 的特 色 和 重 点 。 此 课程 缺 因
Il — -。 . i圆 并 。 { l 。 。 。 。
科 技 教 育
新 升 本 科 院校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教 学 体 系构 建 ①
李 光 梓 ( 安康 学院 陕西 安康 7 5 0 ) 2 0 0
摘 要 : 国旅 游教 育 已经形成 了多层次 的培养模 式 , 升本科 院校 由 于 自身 条件的限 制在旅 游管理 专业教 学上存 在一些 问题 。 过课 我 新 通 程 体 系 优 化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 学 方 式 与 评 价 模 式 创 新 等 途 径 , 建 新 升 本 科 院 校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教 学 的 新 体 系 。 教 构 关 键 词 : 升 本 科 院校 旅 游 管 理 教 学 体 系 新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7 -3 9 ( 0 11 () l -0 l 7 1 2 1 ) a一0 2 2 62 0 9 随 着 中 国 旅 游 业 的 迅 猛 发 展 , 国旅 要 , 般 会 分 为 两 种情 况 引进 教 师 。 是 将 质 训练 等 非 智 力 因 素 的 教 育 , 此 , 我 一 一 因 高校 旅 游 教 育 的 规 模 和 发 展 速 度 也 是 前 所 未 有 些旅 游相关专业 , 历史学 、 理学 、 如 地 文 游 管 理 人 才 培 养 应 当以 素 质 教 育 、 新 意 创 的 。目前 , 国 旅 游 教 育 已经 形 成 了 研 究 学 、 济 学 等 专 业 中 拥 有 较 高 职 称 的 教 师 识 、 作 能 力 为 核 心 , 知 识 传输 和 能 力 培 我 经 操 将 生 、 科 、 职 高 专 、 }号等 四 个 层次 的 培 转 化 为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教 帅 ; 是 引 进 年 轻 养 结 合 起 来 、 承 教 育和 创 新 教 育 结 合 起 本 高 【 l 二 继 养 模 式 。 中 有 很 多高 等 院 校 为 _迎 合旅 的 具 有 高 学 历 的 旅 游 专 业 毕 业 生 。 这 两 来 , 据 旅 游 人 才 市场 需 求 , 养 综 合 素 质 其 r 就 依 培 游 发 展 的趋 势 , 纷 设立 了旅 游 专 业 , 纷 对旅 种 形 式 来 看 , 存 在较 大 弊端 。 者 需 在 短 高 、 手 能 力 强 的 旅 游 专 业 应 用 型 人 才 。 均 前 动 游 人 才 进 行 培 养 。 是 ,目前却 出 现 旅游 时 间内 学 习 新 课 程 , 但 又必 须 传 授 新 知 识 , 从 结 合 新 升 本 科 院 校 的 特 点 , 游 专 业 教 学 旅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等级和具体分值。 业实习实践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尝试虽然有益, 但普遍存 出评估标准、 1 教学管理目标层。教学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 在这样一些问题, 即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因 素的分析不够深入和全面, 导致已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开展的重要保障, 高效、 科学的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稳
的特点 ,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复杂多样, 在教学实践 中始 重要指标。从评估体系来看, 无论纵向、 横向 目 标层都有 终缺少客观、 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对应的 评价体系和评 价数值, 依此得出 教学质量等级或排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因此, 构建系统、 专业性强、 可操 序。通过评估改进、 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符合旅游市场要 作性强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继 续教 育研 究
21 02年第6 期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祁 颖
( 黑龙 江大学 历 史文化旅游学院旅 游管理 系, 、 哈 尔滨 黑龙l 江 10 8 ) 5 00
摘要 : 游管理专业教 学质量是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 障。只有客观地评估旅游 管理 专业教 学质 量, 旅 发现教
求的专业人才, 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 估体系建立的 ( 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客观认识专业教学质量 一) 真正目的。从评估周期来看, 评估指标体系以学年为周期 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涉及与专业教学过程相 对各目 标进行评估, 这种常态性的专业评估有助于使各 目 关的直接、 间接的 目 标层, 目标层均有对应的评估指 标层始终处于被评状态, 每一 促动目标主体积极投入到提高教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导论旅游业在快速、多元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操能力。
旅游高等教育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大多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也并不乐观,不少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堪忧境地。
究其因,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探讨如何从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等方面着手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以景区景点实践考察、室内模拟训练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实习为主。
然而,由于经费、师资、重视程度等现实问题,其实践教学体系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却未真正落到实处。
(一)人才培养方向不够清晰这是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旅游行业因产业链较长,涉及多方面,而不同行业分支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差别较大。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可划分为饭店、会展、旅行社和景点景区四部分,而从高校的课程安排上来看,但凡涉及旅游、管理的课程都位列其中。
四大部分皆属学习内容,学生不仅要修公共课,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如此一来,易导致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有一种越学越糊涂的感觉。
加上在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将旅游管理专业设立在工商管理学科门类中,使得课程设置中过分注重管理课程,而忽视对管理对象操作的学习和掌握。
(二)学校认知重视程度不够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在学校的教学地位不是很高,也很难得到与老牌专业同等的重视程度。
地方本科院校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通常没有像高职院那样设立专门的实训酒店,对一些基础的服务技能培训也只是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我国旅游教育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新升本科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课程体系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与评价模式创新等途径,构建新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新体系。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教学体系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我国旅游教育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中专等四个层次的培养模式。
其中有很多高等院校为了迎合旅游发展的趋势,纷纷设立了旅游专业,对旅游人才进行培养。
但是,目前却出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低,旅游企事业单位招人困难的局面。
有研究表明,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的就业率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1]。
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问题在于,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依旧按照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基础而轻素质拓展,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出现偏离。
加之旅游学科的稚嫩性和旅游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浮躁心态,导致整个旅游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
1.1 缺乏理念创新,缺少专业特色
一些新升本科院校,为了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顺应社会对人才培
养的需求,纷纷建立起旅游管理专业。
一般看来,很多新升高校受制于办学理念及条件的限制,在开办旅游专业时,往往简单地模仿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群建设。
这样一来,就极易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缺乏地方特色,因而也无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更没有办法更好地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
最终造成纯粹的“学院派”教学模式的出现,阻碍了旅游专业特色建设。
1.2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少经验
新升院校为了适应旅游专业建设的需要,一般会分为两种情况引进教师。
一是将一些旅游相关专业,如历史学、地理学、文学、经济学等专业中拥有较高职称的教师转化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二是引进年轻的具有高学历的旅游专业毕业生。
就这两种形式来看,均存在较大弊端。
前者需在短时间内学习新课程,又必须传授新知识,从客观上将限制了深入旅游企业进行实践的可能。
后者往往刚从校园走出,缺乏教学经验,有些教师同样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
1.3 经费总量有限,基础设施较差
就一般情况来看,升格前的院校办学层次低、基础弱、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尤其在教学创新和教学实践方面的设施与投入犹显不足,难以满足本科学生培养需求。
科研设施与经费投入数目是巨大的,这对新生本科院校来讲无疑形成了巨大压力。
1.4 专业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教学目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多数只是“满堂灌”[3]。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缺乏相互交流,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不多,另外,专业考核和评价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直接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慢慢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很难热爱旅游专业,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人才招聘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其所能从事的工作往往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替代性,而自身又缺乏明显的优势去竞争其他专业领域[4]。
因而往往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
2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旅游业的综合性、开放性、服务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娴熟的服务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最不可或缺的是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准,还有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非智力素质。
目前国内高校还普遍存在着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忽略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训练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当以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操作能力为核心,将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结
合起来、继承教育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依据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5]。
结合新升本科院校的特点,旅游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实施完善、效果评价创新等几个方面入手。
2.1 课程体系结构优化,突出专业特色
从目前新升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来看,培养目标基本大同小异,过于宽泛模糊,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重点。
因此课程体系结构单一,相互模仿,一些院校甚至生搬硬套,没有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缺乏创新,选修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知识的学习需求,造成专业知识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较小。
因此,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首先应在强化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以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选修课的设置应该注重本地、本校专业特色,结合地方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创设一些实用性强、适用面广的专业课程,使学生真正能够结合旅游业发展而进行学习和创造。
其次应整合专业技能课,减少课程讲授,加大见习、实习、调研、培训等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比例,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最后,注重文化课程的设置,强化学生文化素质修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化、语育文学和经挤管理等多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因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跟人打交道为人服务的行业。
因此,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底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方面可以开设一
些传统文化、当地民俗等方面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6]。
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旅游行业经验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保证,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旅游行业经验。
为提高新升院校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鼓励教师进行科研。
通过获取项目、发表文章巩固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能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和实践。
第二,提供教师深造机会,使教师能够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三,重视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
鼓励旅游专业教师走到企业实践中去,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四,聘用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和经营者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此使旅游专业教师达到具有丰富的旅游业阅历和经验、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以及能从事旅游实证问题研究能力的要求[7]。
通过以上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积累教学队伍行业经验。
2.3 提倡体验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旅游活动的本质即是体验,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应自然地将它融入其中。
人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容易激活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达到师生互动,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将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为一体。
第二课堂是指第一课堂以外的课外活动,包括旅游知识竞赛、酒店设计、鸡尾酒会、导游大赛、大学生论坛等。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到旅游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等旅游行业的真实场景中亲身体验,从而获得创新能力[2]。
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2.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受到自身经费不足的影响,往往不能够完全独立建设完善的专业实践基地,这不符合旅游专业注重实践的要求。
校方应积极寻求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建立旅游教学实践基地,将学生送到相关企事业进行教学实践,同时安排实践指导教师,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理论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专业教师的行业紧密度。
同时利用专业教师的理论基础,为企事业提供相应的专业科研服务,巩固校企合作。
另外应改善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陈旧的局面,对专业教学的评价和测试应从单纯笔试向更加多元的测试和评价模式转变。
结合旅游专业特色,加入口试考核,同时注重实践环节的评价,融入主题作业、专题论文、调研报告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建立新日常教学评价、校内实践评价、课程实习评价、校外基地评价等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以创新
能力为基本标准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汪剑明.面对旅游企业人才“饥渴”高等院校何去何从[N].中国旅游报,2004,5,21.
[2] 周丽洁.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3] 周丽洁,唐跃工.应用型大学旅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长沙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5,5.
[4] 黄国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0,31.
[5] 郭一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6] 樊信友.关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8.
[7] 刘静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与建议[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