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与吸收-PPT全文课件

消化与吸收-PPT全文课件
消化与吸收
思考:
将馒头放入口中,反 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 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 物质。人体还有他消化器官分泌 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 的各种营养物质。
一个馒头的旅行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 食道
小肠
胃 大肠
消化系统的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 物与唾液充分混凝合并进行初消化
消 食道----食物的通道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 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

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将食物推入大肠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 在一次生日聚会上,小东胃口大开,一 通狼吞虎咽之后,忽然感觉胃里不太舒 服,四肢无力。同学们把他送到医院的 消化科。医生为小东做了检查并开了药 。
5.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6.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2. 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 土和木 为主要 材料的 中国古 建筑留 存至今 的并不 多,以 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 这种建 筑的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4.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头期胃液分泌特点:
分泌时间2-4h,分泌量30%
酸多、 酶多,消化力强。
①既有条件反射,又有非条件反射;因此分泌量受
情绪和食欲的影响很大。 ②既有神经调节又有神经-体液调节,以前者为主。
第二十八页,共69页。
⑵ 胃期胃液分泌
食物刺激胃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
扩张刺激


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 壁内神经丛 (短反射)
第四十页,共69页。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最重要的消化液)
肝胰腺 胆胰管
胰腺导管
十二指肠
内分泌:
胰腺 胰岛→胰岛素
外分泌:
腺泡细胞→胰酶
小导管细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分、HCO3-
第四十一页,共69页。
㈠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无色碱性液体,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pH为7.8-8.4
分泌量:1-2 L /d
+ 粘液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1.保护胃粘膜免受H+侵蚀 2.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防止酶对 胃粘膜的消化作用
第二十页,共69页。
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⑴胃粘膜屏障
➢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 胃上皮的紧密连接
⑵前列腺素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
刺激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 增加胃血流以促进胃粘膜的修复
奥美拉唑
餐后碱潮 HCl
基底膜
第十七页,共69页。
顶端膜
(2)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PH。 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③杀菌作用。 ④与钙和铁结合成可溶性盐,促进其吸收。
⑤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⒉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 黏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示意图
少量水 胃

毛 细 血 管
无机盐.维生素.水 葡萄糖.氨基酸
小 肠
甘油 脂肪酸
细 淋 巴

少量水.无机盐. 大肠 部分维生素
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没有吸收功能;能消化淀粉
3.小肠壁的粘膜层向肠腔形成的绒毛状突起结构 是___小__肠__绒__毛____,凹陷而形成的结构是 ___肠__腺______.
4.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 是_葡__萄__糖_、_氨__基__酸_、_甘__油_和__脂__肪__酸_,它们消化 的起始部位分别是__口__腔__、__胃__、__小__肠__.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 唾液淀粉酶能将部分淀 粉转变成麦芽糖
生活温馨提示: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
1毫升 花生油 + 5滴胆汁摇匀
(1)
1毫升 花生油 + 5滴水摇匀
(2)
水+植物油
水+植物油+胆汁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 (蛋白酶) (多种酶) 化酶)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小分子物质
酶是由活细 胞产生的、具 有催化能力的 一类有机物, 食物的形状酶、体积越小, 消化速度越快。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2.2 消化与吸收 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2.2 消化与吸收 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麦芽糖
(2)淀粉遇碘__变__蓝__,而麦芽糖遇碘_不__会__变__蓝___。
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2)作出假设:
馒头的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 有关系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规范操作。
模拟实验
• 1.能否在人的口腔中做这些实验?
3.糖类、蛋白质、脂肪起始消化的器官是( B) A.胃、小肠、大肠 B.口腔、胃、小肠 C.口腔、胃、肝脏 D.口腔、小肠、大肠
4.下列消化液中哪项消化食物起的是物理变化( C)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5.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C)
• 在人的口腔中,实验现象无法观察,唾液的分泌也不可控制, 因此,要探究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
• 模拟牙齿的咀嚼:把馒头块捏或切成碎屑 • 模拟舌头的搅拌:用玻棒搅拌或摇晃试管 • 模拟唾液的分泌:取自己新鲜的唾液(重要) • 如何取新鲜的唾液? • 1.小组指定一个同学;2.先漱口;3.棉絮吸取;4.含少量水吐出;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 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更加 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的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一般含消化酶) 。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共49张PPT)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共49张PPT)

甘油+脂肪酸
消化道各段含有消化液的种类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消化液 作用部位 消化营养成分 唾液 口腔 部分淀粉
胃液
胃 部分蛋白质
胆汁 胰液 小肠液
小肠
帮助消化脂肪
淀粉、蛋白 质、脂肪
2、消化腺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排入部位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小肠
消化液 消化酶
唾液 淀粉酶
1、糖类的消化
淀粉 唾液
口腔 咽 食道

胰液 肠液
小肠
大肠 肛门Βιβλιοθήκη 糖类唾液(口腔)葡萄糖
肠液、胰液(小肠)
2、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
口腔 咽 食道
胃液

胰液 肠液
小肠
大肠 肛门
胃液(胃) 蛋白质 肠液、胰液(小肠)氨基酸
3、脂肪的消化
脂肪
胆汁 胰液
肠液
胆汁
脂肪
脂肪小颗粒
(小肠)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胰液、肠液 (小肠)
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 能湿润食物 ,这个过程食物仅仅发生大 小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加 工方式叫做物理性消化。
盐酸
胃腺分泌胃液: 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蛋白质在胃里被初步分解
胃为什么没有把自己消化掉?
胃黏膜
胆汁的作用
胆汁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是能乳化脂肪, 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可以增大脂肪与酶 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物与唾液充分混凝合并进行初消化 咽------食物的通道
消 食道----食物的通道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2、脂肪:体液调节(肠抑胃素) 3、高张溶液:神经调节(肠-胃反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1)定义:食物刺激口、咽部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 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
2)意义:大量食物摄入,而胃内压保持不变,准备 容纳食物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胃(9)-8,9(s)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内在神经系统
1.分类 1)粘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2.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内在神经丛
交感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肌 间 神 经 粘膜丛 下神 经丛
概(4) -3(I )
三.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胃肠激素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 质. (二)胃肠激素生理作用
Ⅴ.Ⅶ.Ⅸ.Ⅹ
中枢
迷走神经 (Ach)
胃腺分泌
G细胞 胃液特点: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总量30%
促胃液素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胃期(神经和体液调节)
作用机制:
X
X
胃底胃体机械刺激───→ 中枢─────
食 物 胃幽门部机械刺激──→ 壁内神经丛──→胃腺分泌胃液↑ 对
胃幽门部化学刺激──→ 幽门部G细胞──→ 胃泌素↑
(一)咀嚼:随意性的反射动作 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二)吞咽:三期
第一期:口腔—胃 随意性 第二期:咽—食管上端 反射 第三期:食管下端—胃 蠕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口(3)2,3(m )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资料:成人的小肠一般5~6米长,大肠一般 1.5米长。
❖ 小肠结构和大肠结构图: 结构特点:
小肠内表面有 许
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
皱襞
绒毛 毛细血管
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
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
小肠的内表面积。
大肠内表面上只有皱襞,没有绒毛状突起 思考: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消化和吸收 优秀课件
蛋白质、糖类、脂肪
须消化后被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纤维素
不能被消化
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 营养物质的过程 。
❖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其中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等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 液循环的过程。
一.消化系统
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胃 十二指肠
肝脏 胆囊
肠腺 小肠
肝脏分泌的胆汁暂时
贮存于胆囊中,最终将 通过胆管流入十二指肠。
小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___腔__→_咽__→食___道__→ _胃__→_小__肠__→_大__肠__→_肛__门__
消化腺:
唾_液__腺_ 、_胃__腺_、_肝__脏_、胰__腺__、_肠__腺_
现象 甲管内颜色最浅
乙管内颜色最深
丙管内颜色 比甲管深, 比乙管浅。
分析
通过搅拌、加唾液, 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通过搅拌、加清水(无酶), 馒头中的淀粉基本没有分解
未切碎、无搅拌、加唾液, 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分解
结论:
❖ 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口腔(部位)就开 始被消化。
❖ 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消化道: 消化腺:
消化道
消化腺
消化第一站:口腔
❖ 慢慢咀嚼馒头常常感到稍有些甜味儿,这是 什么原因?
❖ 为什么刚开始吃馒头时感觉不到甜味呢? ❖ 那么,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会发生
了哪些变化呢?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
(牙齿)、( 舌)和( 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14岁的陈帆因病造 成大部分小肠坏死,医 生不得不将坏死的小肠 全部切除,最后仅剩下 了88厘米。
陈帆的身体每况愈 下,四肢无力,面黄肌 瘦。
陈帆的身 体为什么每况 愈下?这说明 了什么?
小肠的长度与消 化和吸收有关。
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


无机盐







合作思考 1.用什么来模拟牙齿和舌的作用? 2.纯净的唾液如何获得? 3.实验所需温度为多少?检验的试剂是什么?为什么 选择此温度和试剂? 4.三个试管两两相比变量是什么?对比的目的又是什 么?





















()
( 搅 拌
搅 拌
( 不 搅



试管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5~10分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 察并记录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乳化作用: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 变成大量细小油滴,以增大脂肪 与酶的接触面积。
小肠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脂肪的酶。
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
( 唾液) (口腔 )
麦芽糖(肠液(小、肠胰)
液)
葡萄糖
脂肪
(胆汁)
甘油+ 脂肪酸
蛋白质
(胃液) (胃 )
(肠液、胰 液) 氨基酸 (小肠 )

化 液
_唾__液_
(淀粉酶
、_胃__液__、_胆__汁__、_胰__液_、_肠__液_
) (蛋白酶) ( 没有消) (消化糖类)、(消化糖类) 、
所含的酶
化酶 蛋白质、 蛋白质、
脂肪的酶 脂肪的酶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小肠
小肠
大肠
1、小肠很长(5-6米)
1、大肠长1.5米
2、内表面积大(皱襞、绒毛) 2、只有皱襞,没有绒毛
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 拌有关? 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思维热身
1.馒头从咀嚼到咽下去之前有什么变化? 2.口腔中哪些结构参与馒头的变化? 3.使馒头变甜的物质是什么? 4.馒头变甜说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Tips: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转化 成麦芽糖。
❖淀粉遇碘液变蓝, ❖麦芽糖遇淀粉不变蓝
结论: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咽、食管
咽 食物的通路。 食管 能蠕动,将食物
推入胃中。


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1、胃的蠕动
进一步磨碎食物,搅拌食物 2、胃腺分泌大量胃液 胃液中有胃盐酸、蛋白酶,
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食物与胃液混合,成为食糜。
随着胃液蠕动,食糜下行, 分批进入小肠中。
十二指肠
消化器官——小肠
皱襞和绒毛对于小肠 来说有什么意义?
毛细血管
一层上皮细胞 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 皱襞
消化器官——小肠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1)小肠长5~6米;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3)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
小肠内表面积;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
病例——无肠的孩子
讨论: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 ❖ 唾液的作用属于化学性消化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实验证明:
❖ 脂肪和蛋白质在口腔中不被消化。 ❖ 淀粉只有部分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了麦芽糖。 ❖ 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吸收。
小肠的起始部分,长度相当于十二个 手指并在一起的宽度。
肝脏、胆囊、胰脏、十二指肠位置关系
肝脏分泌胆汁,储藏在胆囊中。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中。 胰脏分泌胰液,胰液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液经 胰管流入十二指肠。
思考: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胆汁中没 有酶,胆汁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
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