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改性工艺的研究
黑曲霉菌体制备壳聚糖的工艺研究

黑曲霉菌体制备壳聚糖的工艺研究黑曲霉菌体制备壳聚糖的工艺研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 菌种培养:选取适合的黑曲霉菌菌种,并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2. 菌丝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含有壳聚糖基质的培养基中,进行菌丝的生长培养。
3. 培养基改性:通过调整培养基的组成、添加适宜的促进壳聚糖生产的营养成分,改善壳聚糖的合成效果。
4. 发酵过程控制: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氧气供应等因素,以促进菌体合成和壳聚糖产量的提高。
5. 分离和提取:将培养液中的黑曲霉菌体进行分离和纯化,以得到纯净的黑曲霉菌体。
6. 壳聚糖提取:通过适当的酶处理、酸碱处理等方法,将黑曲霉菌体中的壳聚糖提取出来。
7. 纯化和干燥:对提取得到的壳聚糖进行纯化、过滤、
洗涤和干燥处理,以得到可用于应用的最终产物。
以上是制备壳聚糖的一般工艺研究流程,具体的条件和步骤可能会因研究目的、设备条件等而有所调整和改变。
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实验以确定最佳工艺。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壳聚糖及其衍是一种天然高分子,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本文综合概述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富集及其改性的方法,简单介绍了它们的应用领域。
壳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性质,根据其酸化、酉旨化和氧化、接枝与交联、经基化、经烷基化等反应还可制备成多种用途的产品,而且从氨基多糖的特点出发具有比纤维素更为广泛的用途。
对壳聚糖的应用开发研究,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十分活跃,近年来国际更是十分重视对它的深入开发和应用。
通过对甲壳质和壳聚糖进行修饰与改性来制备性能独特的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应用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1、壳聚糖及其改性吸附剂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是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其学名是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壳聚糖本身的基本结构就是葡萄糖胺聚合物,与纤维素相似。
但因多了一个胺基,具有正电荷,所以并使其性质较为开朗。
且因其生成分子融合键角度自然改变之故,对于小分子或元素可以出现HGPRT螳螂合作用。
根据甲壳素退乙酰化时的条件相同,壳聚糖的退乙酰度和分子量相同,壳聚糖的分子量通常在几十万左右。
但一般来说n-乙酰基脱下55%以上的就可以称作壳聚糖。
壳聚糖本身性质十分稳定,不会氧化或吸湿。
鉴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在食品、制药、水处理方面显示出非常诱人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对壳聚糖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
由于壳聚糖吸附剂存有以上的优点,学者们对其天然的工艺已经存有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李斌,崔慧研究了以壳聚糖作富集柱,稀h2so4为洗脱剂,稀naoh 为再生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快速分离富集测定水中痕量cu(ⅱ)的方法,于波长nm 处测定,检出限为20ng·ml-1,线性范围为10~20μg·ml-1。
此法的优点在于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经济实用、效果良好。
但由于壳聚糖易降解,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流速控制难,富集效果不均一,空白大的问题。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壳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壳聚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水溶性差、稳定性低等,因此需要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从而提高其性能。
例如,通过引入疏水基团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物理改性则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壳聚糖的形态、结构等因素,以达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例如,通过球磨法可以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从而提高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效果。
目前,壳聚糖的改性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如何保持壳聚糖的生物活性是改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改性后的壳聚糖可能会出现新的毒性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毒性研究。
未来,随着壳聚糖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
壳聚糖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壳聚糖可用于制备环保材料、化妆品添加剂、印染助剂等。
例如,通过接枝共聚将壳聚糖与聚丙烯酸制成高分子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等环保材料。
在生物医学领域,壳聚糖可用于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例如,利用壳聚糖制备的药物载体能够实现药物的定向传递,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壳聚糖还可用于组织工程。
通过将壳聚糖与胶原等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
这些支架可为细胞生长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壳聚糖还可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和有害物质。
例如,将壳聚糖与酶或抗体结合制成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血糖、胆固醇等生物分子和有害物质的快速、灵敏检测。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改性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和应用进展_姚瑞华

改性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和应用进展*姚瑞华,孟范平,张龙军,马冬冬,亢小丹(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摘要壳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无毒、易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分子中的羟基和氨基等功能团能形成活泼的界面,可以与重金属离子进行螯合,发生吸附作用;通过对壳聚糖进行适当的改性,可以提高壳聚糖的物理稳定性,选择吸附性。
综述了采用交联、交联模板、羧甲基化、Schiff碱化、含氮、硫、磷等杂原子等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关键词壳聚糖重金属离子吸附StudyandApplicationofAdsorptionofHeavyMetalIonsbyModifiedChitosanYAORuihua,MENGFanping,ZHANGLongjun,MADongdong,KANGXiaodan(KeyLabofMarineEnvironmentScienceandEcologyofMinistryofEducation,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266100)AbstractChitosanisoneofthemostabundantnaturalpolymers,whichisnontoxic,biodegradable,andcanbechelatedwithheavymetalionbytheactiveinterfacewhichismadebychitosan'sfunctionalgroupssuchashydroxyl,aminegroups.Chitosan'sderivativeshavegoodstabilityandexcellentselectiveadsorbability.Inthispaper,therecentstudiesofitsderivativeswhicharepreparedbythemeansofcrosslinking,templatecrosslinking,carboxymethyderivatives,schiffbasederivatives,chitosanderivativescontaining,nitrogen,phosphorus,sulphurandothermethodsarereviewedmainlyontheirad-sorptionabilitiesformetalions.Keywordschitosan,heavymetalion,adsorption*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No.BS03124)姚瑞华:男,1980年生,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和控制技术Tel:0532-66781823E-mail:oucyrh@163.com孟范平:通讯联系人,男,1965年生,教授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并脱去部分乙酰基后生成的衍生物,又名壳多糖、氨基多糖、甲壳糖等,化学名称为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图1)。
壳聚糖制备工艺。改

实验一:壳聚糖制备工艺一、实验目的1、了解制备甲壳质和壳聚糖的意义;2、学习甲壳质和壳聚糖制备工艺。
二、实验原理壳聚糖是碱性多糖,有止酸、消炎作用,可抑制胃溃疡。
动物实验表明,可降低胆固醇、血脂。
国外已报道用作心血管系统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经分子修饰制得的肝素类似物,具有抗血栓作用,能与肝素妣美。
壳聚糖广泛用于食品与医药,如用作药物的载体具有缓释、持效的优点;用于制作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工肾、手术缝合线等。
虾蟹壳含无机盐碳酸钙和磷酸盐约占45%;蛋白和脂肪约占27%;甲壳质约占20-25%(蟹壳含甲壳质17.1-18.2%;龙虾含甲壳质22.5%;虾壳含甲壳质20-25%)甲壳质是聚-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多糖,天然的中性粘多糖。
甲壳质一般与蛋白质或碳酸钙或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盐酸浸泡处理可除掉壳里的无机盐碳酸钙、磷酸盐,壳中的CaCO3与HCL生成CaCL存在于废酸液中被除掉。
碱处理可除掉壳中的蛋白和脂肪。
经分离制得的甲壳质为白色无定型粉末,或亮白色半透明的小片状物。
甲壳质不溶于水、稀酸、碱溶液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溶于无水甲酸、浓无机酸。
浓热碱液与甲壳质作用,可脱掉甲壳质分子结构上的乙酰基,生成壳聚糖。
即壳聚糖是由甲壳质在高浓度碱液中脱乙酰制备而成。
壳聚糖为可溶性甲壳质,化学名称为聚-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相对分子量约为12万-59万,是一种大分子阳离子聚合物。
壳聚糖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不溶于碱,可溶于酸性水溶液(但不溶于硫酸)。
制备高黏度(高分子量)壳聚糖,脱乙酰工艺路线有几条,学生自行设计:1.60-70℃,40-41%NaOH溶液保温20h;2.110-120℃,45-50% NaOH溶液反应1h左右;3.间歇式工艺路线:100℃条件下,45%的NaOH 溶液,1+1间歇反应2次,每次反应1h,每次反应后水洗至中性。
壳聚糖的抗菌性及其改性纤维素纤维的研究

聚糖对细菌的吸附和絮凝能力增强 , 体现为
抗 菌性 随相 对 分子 质 量 的增 加 而增 强 ;随 着 相 对
}基 金 项 目: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9 7 0 2 57 30 ;
5 13 1 ) 0 70 9
关键词 : 茵, 抗 壳聚糖 , 粘胶 纤维,ycl纤维 Loe l
中图分类号 :Q 4 .4 Q 4 . T 306 ;3 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0 3 20 0 0O o 10 7 9 【06)7— O 9一 4
和细菌内物质的抗菌模型 , 但普遍认为壳聚糖分子
1 壳聚糖 的抗菌性
甲壳素( hi) C i 广泛存在于虾 、 的外壳 以及 t n 蟹
真 菌 和一 些藻类 植物 的细 胞壁 中 , 自然 界 中储 量 十
链的吡喃糖环上 的一N : H 为其抗菌因子。本研究 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 在培养 基环境下研究了壳聚糖抗菌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 明 其抗 菌性 受 其 本 身 的 因素 和 作 用环 境 的影 响 ] 。
甲壳素的脱乙酰化过程是其分子链上 的乙酰
胺基 ( N O H ) 变 为 胺 基 ( N 的过 程 。 一 HC C 转 一 H)
溶剂稳定性极佳 , 容易二次加工成纤维 、 薄膜 、 珠粒
等 , 被广 泛 应用 于 化工 、 品 、 正 食 纺织 、 印染 、 保 、 环 医用 、 医疗及 生物 医学工 程等 领 域¨ j 。其 中壳 聚 糖 的抗 菌性 引起 了人们 的广 泛关 注 。
2 1 壳聚糖/ . 粘胶抗菌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粘胶纤维 ( a n 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 , Ry ) o 生 产过程中生成中间产物纤维素磺酸酯 , 可以将适当 形式的壳聚糖混入其 中经酸浴凝 固得到壳聚糖/ 粘
壳聚糖改性技术的新进展烷基化、酰化以及接枝化改性

壳聚糖改性技术的新进展烷基化、酰化以及接枝化改性一、本文概述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因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等特性,在医药、食品、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壳聚糖本身的溶解性差、机械性能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为了改善壳聚糖的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科研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壳聚糖改性技术的研究。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壳聚糖改性技术的新进展,特别是烷基化、酰化以及接枝化改性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本文将介绍壳聚糖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为后续改性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
随后,将重点讨论烷基化、酰化和接枝化等改性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及其在壳聚糖改性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改性后壳聚糖的性能变化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本文还将展望壳聚糖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壳聚糖的烷基化改性壳聚糖的烷基化改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修饰方法,通过引入烷基基团,可以改变壳聚糖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特性。
烷基化改性通常包括烷基醚化、烷基酯化和长链烷基化等。
烷基醚化是指将壳聚糖上的羟基与烷基卤代物或硫酸酯进行反应,生成烷基醚衍生物。
这种改性方法可以提高壳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同时保留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常用的烷基卤代物包括溴代烷烃和氯代烷烃,而硫酸酯则可以通过硫酸与醇的反应制备。
烷基酯化则是将壳聚糖上的羟基与酸酐或酰氯进行反应,生成烷基酯衍生物。
这种改性方法可以增强壳聚糖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赋予其新的功能。
常用的酸酐包括乙酸酐和丙酸酐,而酰氯则可以通过相应的羧酸与氯气反应制备。
长链烷基化则是将长链烷烃基团引入壳聚糖分子中,以增加其疏水性和生物相容性。
这种改性方法通常使用长链烷基卤代物或长链烷基硫酸酯作为反应试剂,通过取代反应将长链烷基基团连接到壳聚糖分子上。
长链烷基化的壳聚糖衍生物在药物载体、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复合保鲜膜成膜性能的改性研究进展

成具 有 多微 孑 通道 的保 鲜 膜 。调节 膜 的组 成 成 分 L
和成 膜工 艺 条件 可获 得 一 定 的 透 0 、 C 、 2 透 O2 透 水蒸 气 的性 能 , 而 可 根 据不 同 产 品 的保 鲜 要 求 从 形成 不 同阻 隔性 的保 鲜膜 。 2 1阻气 性能 .
其次, 甲酸膜最 高 , 透氧 率 的最 高 与最 低 值相 差 近 1 0 。申景博 等 以溶 液共 混 的方 法 , 0倍 制备 了壳 聚
糖 ~淀 粉 一聚 乙 烯 醇共 混 膜 , 对 薄 膜 气 体 阻 隔 并
量 的 乙酰基 能 增 大 高 聚 物 链 膨 胀 和 延 伸 , 子 间 分
气 系数增 大 的现象 。有 研究 表 明 , 以醋 酸 、 酸 和 丙
度 与壳 聚糖浓 度有 很 大关 系 , 在一 定 条件 下 , 膜 薄
的拉伸强 度 随壳 聚糖浓 度 的增 加 而增 加 。因为 影 响拉伸性 能 的有 关 因 素 是 聚 合 物 的 结 构 、 均 分 平
子 量和 聚合 物 的分 子 排 列 。当 分 子 量一 定 时 , 壳
聚糖 保鲜 膜 的应 用 范 围。 因此 , 复合 型 壳 聚 糖保 鲜 膜 的研 究 和应用 成为 当前 的发展趋 势 。
酸 、 榈酸 、 棕 橄榄 油这 三种 物 质加 入 到 壳 聚糖 溶 液
中, 改善 壳 聚糖 膜 机 械 特 性 , 究 在 不 同 添 加 量 研 下 , 膜厚 度 的不 同对 膜 机 械强 度 的影 响 , 成 同时 得
壳 聚糖膜 对 二 氧 化 碳 和 氧 气 的透 过 率 较 小 , 且 随厚度 的增 加 而 下 降 。成 膜 温度 的 升 高 , 鲜 保 膜 的透气 率 增 大 。 因 为 随着 成 膜 温 度 的升 高 , 溶 剂蒸 发 速度加 快 , 子运 动 速度 快 , 分 高分 子之 间氢 键 网络不 致密 , 所成膜 的结 构较 疏 松 , 以 出现 透 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壳聚糖改性工艺的研究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大量存在的高分子碱性氨基多糖,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相比,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性质稳定、无刺激、无致敏、无致突变、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及生物活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物工程、医药、食品、日化、污水处理、纺织印染等领域。
壳聚糖不溶于普通溶剂,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提高其溶解性,并赋予其一些其他功能,扩大其应用领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20116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
1. 1壳聚糖的结构特性
壳聚糖具有复杂的双螺旋结构,其功能基团有氨基葡萄糖单元上的6位伯经基、3位仲羟基和2位氨基或一些N位乙酰氨基以及糖酐键,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1. 2.壳聚糖的一般理化性质
壳聚糖是生物界中惟一的一种碱性多糖,它是白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因原料和制备方法不同,其相对分子质量也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
1. 3壳聚糖的溶解性质
壳聚糖可溶于稀的盐酸、硝酸、醋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但不溶于稀硫酸和稀磷酸。
影响壳聚糖溶解的主要因素有脱乙酰度、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酸的种类等。
2壳聚糖的改性研究
由于壳聚糖自身性能的局限性,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壳聚糖上引人其他基团来改变其理化性质[6]。
本文将介绍壳聚糖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目前的一些改性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2. 1化学改性
壳聚糖分子上有许多经基和氨基,可通过对其进行分子设计实现可控化学修饰,从而改善壳聚糖本身性能的一些不足。
根据壳聚糖的化学性质,可以从酰化、酯化、烷基化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化学改性。
2.1.1酸化改性
壳聚糖可与多种有机酸的衍生物如酸酐,酰卤等反应,可引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酰基进行改性。
酰化反应既可在轻基上反应(O位酰化)生成酯,也可在氨基上反应(N位酞化)生成酰胺。
酰化化改性后的产物的溶解度有所改善,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潜在的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
如脂肪族酰化化产物可作为生物相
容性材料,N一甲酰化产物可增强人造纤维的物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