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按照考纲提炼知识点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按照考纲提炼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最先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德国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桑代克也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对象》,被称为“饿罗斯心理学奠基人“。

1877年卡普列夫出版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1908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70年代,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美国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步骤:一、确定研究课题(一)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

1.从实践领域中选择课题2.从理论领域中选择课题3.从交叉或相邻学科中选择课题4.从有关文献中选择课题二、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的意义(二)提出假设的方法四、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一)确定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二)确定研究变量(三)选取研究对象(四)制定具体的研究程序(五)实施研究方案五、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一)整理研究结果(二)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六、撰写总结报告(一)标题(二)摘要与关键词(三)前言(四)研究方法(五)结果与讨论(六)结论(七)参考文献与附录2.学生心理。

2020年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2020年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大家都有听说过吧,那么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你知道有哪些呢?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1】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良师智胜)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2】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布鲁纳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近景的直接动性机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学习动机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7.举一反三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14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③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一)教育心理学.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P17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从与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心理学在理论探索方面,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他们的思想为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使美国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绪论需要《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精讲班50h内部课程视频资料的加qq403818265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含义:1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2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则专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科学。

内容: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具体研究是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与教学的5要素:学生:影响教学过程两个方面1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

2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需要。

教师:教师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的工具。

教学环境:影响教学过程两个方面1物质环境,温度照明,教学设施。

2社会环境,课堂气氛、纪律、师生关系、校风、社会。

△学习与教学3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类型的学习特点。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选择教学目标、题材、安排教学环境),组织学生活动(演讲、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获得知识。

评价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心理学诞生的背景:社会背景:西方工业革命对教育的期待;城市文明进程与教育的发展;移民带来的教育问题哲学背景:经验主义(洛克)、理性主义(笛卡尔、赫尔巴特)、实证主义(孔德)、实用主义(詹姆斯、杜威)心理学背景: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心理测量运动儿童研究运动冯特的科学心理斯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动物心理学研究科学理论背景:达尔文进化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佩斯泰洛奇(瑞士)------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2.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其教学能否自觉地关注()。

A、教材B、学生C、生荐D、情境【参考答案】B3.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903 年B、1913 年C、1924 年D、1934 年【参考答案】A4. 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参考答案】B5.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贝尔【参考答案】A6.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参考答案】A7.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8.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参考答案】B9. 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参考答案】D10. 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拦河坝等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属于()。

A、并列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结合学习【参考答案】C11.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参考答案】B12.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参考答案】B13. 下列非正式性或非组织性更明显的一种文化是()。

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的召开【参考答案】C2.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

A、人格尊严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参考答案】B3.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参考答案】B4. 社区教育起源于()。

A、丹麦B、英国C、瑞典D、法国【参考答案】A5.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参考答案】B6.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

A、法律部门B、上级机关C、部门领导D、法定作者【参考答案】D7. 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参考答案】A9. 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群体压力B、群体动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参考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理智的爱的含义。

()A、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迁就B、控制感情,掌握分寸C、只在心里爱,不表现出来D、增长儿童的爱心【参考答案】C12. 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13.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问题性B、开放性C、过程性D、综合性【参考答案】D14. 注办的作用说到底是为了()。

A、备忘待查B、检查监督C、避免延误D、方便工作【参考答案】A15. 提出认知发现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

以下是一些涵盖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的试题,供您参考:
教育心理学试题:
什么是学习心理学?请简要解释学习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请解释“发展心理学”与“成熟心理学”之间的区别,并提供每个领域的一个示例。

什么是认知发展?请列举和解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主要阶段。

请解释“教育动机”是什么,以及教师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来促进学习?
简要解释“教育评估”和“测量”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在教育中如何使用评估来改进学习成果。

德育工作试题:
什么是德育?请简要定义德育并解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请列举和解释一些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例如道德故事、角色建模和伦理讨论。

为什么道德发展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特别重要?请解释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和特征。

什么是道德决策和道德反思?请提供示例说明学生如何进行道德决策和反思。

如何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品德?请提供一些实际策略和方法。

这些试题涵盖了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可以用于测试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生的理解和知识水平。

当然,具体的试题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育机构、课程和教育水平而有所不同。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比较系统成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

A、专业能力B、专业品德C、专业水平D、专业技能【参考答案】A2. 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

A、备好课B、上课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D、课外辅导【参考答案】A3. 说学习方法有助于()。

A、学什么B、怎么学C、谁学D、向谁学4. 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D、日常化【参考答案】A5.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参考答案】A6. 从教学技能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来看,个体教师在已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使已掌握的教学技能首先发展成为教学技巧,再经过创新发展成教学技艺,最终达到教学的最高追求()。

A、教学艺术B、教学能力C、教学水平D、教学质量7.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

8. 调整阅读速度属于()。

A、监视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复述策略【参考答案】C9.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 年编制。

A、比纳一西孟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书克斯勒量表【参考答案】B11. 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

A、斯宾塞B、卢梭C、杜威D、洪堡【参考答案】C12. 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参考答案】C13. 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标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班级的教学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参考答案】C14. 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受()的影响。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著作()中记载有“人工呼吸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 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A、加涅B、罗森塔尔C、戴尔D、波斯纳【参考答案】D3.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参考答案】A4.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参考答案】C5. 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6. 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A、原型定向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参考答案】A7.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内,作出处理。

A、三个月B、45 日C、30 日D、15 日【参考答案】C8. 公文的装订是在()。

A、左侧B、右侧C、正上方D、左下方【参考答案】A9.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10.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A、家庭教育B、社区教育C、道德教育D、学校教育【参考答案】D11. 目标管理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

A、德鲁克B、马卡连柯C、皮亚杰D、布鲁纳【参考答案】A12.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参考答案】B13. 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人员每()进行 1 次健康检查。

A、三个月B、半年C、一年D、两年【参考答案】C14. 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

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D、个人社会本位论【参考答案】A15. 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属于()。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背诵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背诵版

2014广西教师招聘考纲《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梳理摘要)第一部分:教育学一、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产生与知识的积累、政治统治对人才的现实需要等条件的具备,学校——专门的教育机构开始产生。

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的主要标志。

根据考证,人类最早的学校大约萌芽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地方。

不过,叶澜等学者也明确指出,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埃及,而欧洲最早的学校也是出现于欧洲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希腊。

根据传说,中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雏形。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不过,有学者也指出,我国真正的学校正式出现于商朝。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此时的教育内容以礼乐为中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统称“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据说孔门弟子三千,可见规模之大。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齐桓公时期有田齐主持创办的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促进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我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度,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况,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③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第一节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一、教育与学校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

\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三、教学与课:㈠什么是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育目的。

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㈢有效教学的指标:①清楚而明确的组织教材;②清晰的阐述学习目标;③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④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⑤师生均有方向感;⑥有令人愉快的气氛;⑦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⑨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第二节学生和教师一、学生群体心理特征:㈠学生及学生群体:1.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学生班集体具有①育人的目的性;②组织的指令性;③成员发展的相近性;④活动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结合;⑤伙伴关系的平等性;⑥教师的影响性。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形核、形成、发展。

2.非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批准,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①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因素、类似性因素、需要的互补性、仪表;②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③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的依赖性、有较突出的领袖人。

㈡怎样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①填写调查表(问卷);②根据调查结果制出矩阵表;③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

㈢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承认,了解,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后果。

②③<④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素质;②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特别是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积极作用;③对破坏性团伙,坚决拆散。

二、教师心理:㈠教师角色:角色是社会生活中所经常进行的那些典型行为的概括。

教师角色:①教员;②学生模仿的榜样;③课堂管理者;④办事员;⑤团队活动领导者;⑥公共关系人员;⑦学习与学习者;⑧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⑨父母;⑩权威人物。

㈡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作用:美国,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㈢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①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②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③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④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㈣课堂上的”讲台效应”:课堂上,台上台下师生虽处同样的客观情景,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如台上老师扫视学生,自己并不觉得在刻意盯着听讲者,但每位听讲者可能感到老师在专门看自己。

㈤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①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②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③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②《③④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⑤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

㈥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①课堂教学能力;②组织班集体能力;③了解或研究学生及进行家长工作能力。

2.表现在情感、意志及其他方面的能力: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要有耐心和信心;④乐观、活泼的信格;⑤公正不自私。

㈦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技能:①优良的课堂教学行为;②理解学生。

(虚心、敏感性、移情作用、客观性);③与学生的有效交际;④理解自己。

㈧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理想的;最不欢迎的:^㈨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㈩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1.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和特点:①是一种正式交往;②是一种代际交往;③是一对多式交往;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①不要把教师的需要理解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②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 ③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3.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

>4.课堂的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

5.课堂交往障碍:①课堂语言障碍;②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③角色地位障碍;④交往技能障碍;⑤课堂结构障碍;教育心理学资料:第三章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第一节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①承认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权;②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③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态度;④关心他人;⑤团结互助精神;⑥事业心;⑦创造性;⑧尊重男女平等;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

,学习的四个层面:①自尊;②生活技能培训;③学会怎样学习;④具备特殊的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

学习的三重目的:①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②培养综合概念技能;③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①学会认知;②学会做事;③学会生存。

二、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②发展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③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独自运用各种题材;④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⑤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第二节教师发展的方向`一、教师的责任: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对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2.对教师的能力和作风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时代色彩的要求。

(要有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想像力)。

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1.教师更多的是作一名向导和顾问;2.并非全部教育都在学校中进行。

三、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专业化:①不但要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

(即专业能力)。

②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典范(即职业道德)。

人性化:立足全面育人的需求,形成更具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

(爱护、关心、体贴)。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一、有关概念和背景:教学过程:指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教育目标群体系: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也称行为目标)。

泰勒,当今学习(或行为)目标之父。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㈠启动功能;㈡导向功能;㈢激励功能:激励作用=效价×期望;㈣聚合功能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①价值性标准: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②可能性标准;③低耗性标准; ④丰富性标准;⑤就高性标准。

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㈠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

㈡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

*㈢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

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A,B,C,D模式学习目标)。

③确教学对象;(Audience)。

②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

③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

④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㈠对象与行为描述:行为的描述应具有可观察特点;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短语。

㈡条件的表述: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为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包括:①环境;②人;③设备;④时间;⑤信息;⑥问题的明确性。

㈢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标准要具有可测性)。

^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般将教学目标分类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㈠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1.知识(了解、对信息的回忆);2.理解(用自己语言解释信息);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4.分析(分解知识,找出之间的联系)5.统合(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6.评审(根据一定标准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