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讲义
德育基础知识模板
德育基础知识模板导语: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从德育的定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德育的基础知识。
一、德育的定义德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引导的过程。
它是学校和家庭在学生身上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让学生接受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
二、德育的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其具备同情心、友爱心、责任心等。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良好的品行习惯和道德意识。
4.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社会中展示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三、德育的内容1.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分组讨论、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道德规范,培养其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
3.素质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
4.社会实践教育: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德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引领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2.课堂教育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和理解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其正确的道德观念。
3.分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和理解道德问题,培养其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4.互动讨论法: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其思辨和表达能力。
5.实践活动法: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学校德育课程讲义
三、教学内容适合年级特点,突出德育对象主体性 教学内容适合年级特点, 四、德育课评估方法灵活多样 评估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评估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对德育知识的 评估,主要为笔试,加入主观表述等多种形式; 评估,主要为笔试,加入主观表述等多种形式; 二是对德育信念与态度的评估,包括行为观察、 二是对德育信念与态度的评估,包括行为观察、 面试、课堂问答观察等; 面试、课堂问答观察等;三是对德育思考能力的 评估,主要对德育价值判断能力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对德育价值判断能力进行评估;四是 对德育实践能力的评估, 对德育实践能力的评估,这是德育课评估中的重 也是难点,方法上更要求多样化。 点,也是难点,方法上更要求多样化。 五、严格要求德育课教师
二、现代德育管理机制 )、德育管理目标的生活化 (一)、德育管理目标的生活化 )、德育管理制度的德性化 (二)、德育管理制度的德性化 )、德育管理过程的情境化 (三)、德育管理过程的情境化 )、德育管理评价的多元化 (四)、德育管理评价的多元化第Leabharlann 节: 第二节: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第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第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第二、教育内容的转变。 第二、教育内容的转变。 第三、教育方法的转变。 第三、教育方法的转变。 第四、 教育途径的转变。 第四、 教育途径的转变。
2、现代化的德育与德育发展 、
现代化德育的含义: 现代化德育的含义: a、现代德育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现代 、现代德育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育的特点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 教育的特点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 主性、终生性、世界性等, 主性、终生性、世界性等,同时也是现代德 育所具有的特点。 育所具有的特点。 b、现代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 、 与的过程,是教育者的组织、教育、 与的过程,是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 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践行的结合,是教 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践行的结合, 育者的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 的统一。 的统一。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讲义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学员专用讲义《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中公教育学员内部资料第一章德育概述【真题再现】1.狭义的德育是指()。
A.社会德育B.社区德育C.学校德育D.家庭德育 2.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A.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4.【多选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艺术教育D.道德教育 5.【多选题】制定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6.【判断题】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内容梳理】一、德育的含义(一)道德的概念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
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
(二)品德的含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三)德育的内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
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绪论需要《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精讲班50h内部课程视频资料的加qq403818265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含义:1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2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则专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科学。
内容: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具体研究是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与教学的5要素:学生:影响教学过程两个方面1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
2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需要。
教师:教师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的工具。
教学环境:影响教学过程两个方面1物质环境,温度照明,教学设施。
2社会环境,课堂气氛、纪律、师生关系、校风、社会。
△学习与教学3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类型的学习特点。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选择教学目标、题材、安排教学环境),组织学生活动(演讲、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获得知识。
评价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心理学诞生的背景:社会背景:西方工业革命对教育的期待;城市文明进程与教育的发展;移民带来的教育问题哲学背景:经验主义(洛克)、理性主义(笛卡尔、赫尔巴特)、实证主义(孔德)、实用主义(詹姆斯、杜威)心理学背景: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心理测量运动儿童研究运动冯特的科学心理斯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动物心理学研究科学理论背景:达尔文进化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佩斯泰洛奇(瑞士)------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教育学》课件之德育(精选)
《教育学》课件之德育(精选)一、教学内容1. 德育的定义与意义:阐述德育的基本概念,分析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德育的目标与任务:介绍德育的目标设定,探讨德育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任务。
3. 德育的原理与方法:探讨德育的工作原理,分析各种德育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适用性建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德育的定义与意义,认识到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明确德育的目标与任务,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3. 帮助学生掌握德育的原理与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德育的定义与意义。
2. 德育的目标与任务。
3. 德育的原理与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道德故事,引发学生对德育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德育的定义与意义,德育的目标与任务,德育的原理与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德育实践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德育相关题目,让学生现场作答,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德育1. 定义与意义2. 目标与任务3. 原理与方法4. 实践与案例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德育的定义与意义。
2. 请列举两个德育的目标与任务。
4. 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德育工作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德育的定义与意义、目标与任务、原理与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实际操作的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提高他们的德育工作能力。
拓展延伸:1. 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 德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3.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4. 德育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重点关注德育的定义与意义、德育的目标与任务、德育的原理与方法这三个部分。
德育知识点整理
德育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德育: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广义指得就是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得形成与发展得教育活动。
2、德育目标:就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得要求,也可以就是一项详尽得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得要求。
或德育活动预先设定得结果,就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得品德规格。
3、班级管理:班主任按照一定得原则与详尽要求,采取合适得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优良得班集体以及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得综合性活动, 从而实现学生得自主、全面发展。
4、班级活动: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得,以班级为单位,重点在于发展学生得非智力因素得教育活动。
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建设得必要条件,就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得严重途径。
5、班主任得自我管理:(1)班主任得自我管理就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得要求;(2)班主任得自我管理就是班级管理得有机组成部分;(3)班主任得管理素养就是班级管理得要素;(4)班主任自我管理得过程也就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得过程。
6、德育得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发生影响得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7、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得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不变得班级,根据周课表与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8、班集体:就是指在教育目得得规范下,由具有明确得奋斗目标、坚强得领导核心及优良纪律与舆论得班级学生所组成得活动共同体。
9、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与目标管理。
10、班级目标管理:就是班级管理者根据班级工作得目标进行得管理。
它得基本思想就就是通过目标设置来规定集体活动得方向,以目标达成度来评价其贡献得大小,用目标来激励、调动学生得积极性与主动性。
11、说服教育:就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得方式,使学生改变某种既有得品德认识与价值观念,而接受某种新得品德要求,并用以指导自己行为得一种德育方法。
第五章 德育讲义要点
第五章德育部分讲义要点第一部分道德与品德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二、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核心)、道德情感(内部动力、催化剂)、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标志)(二)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皮亚杰:对偶故事法——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0-2自我中心阶段:无律·2-8权威期阶段:他律,服从外部规则,听话的好孩子·8-10可逆性阶段:标志着他律进入自律,规则可以约定,互惠互利是可逆·10-12公正阶段:主持公道(2)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三)小学生品德的发展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逐步形成和谐道德认知能力、道德言行逐渐趋向分化、明显地自觉纪律形成。
2.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个体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成为品德发展的动力。
·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四)品德形成的因素外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学校教育内部: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第二部分德育一、德育的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狭义:德育即学校德育。
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与经过人类选择的文化(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判断体验践行和改善,已形成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德育知识点
德育知识要点一、德育基础知识1、德育含义: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便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
2.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民族性和继承性。
3.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4. 一般情况下,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有三点:(1)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3)德育所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此外,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二、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有:(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教育观教育。
三、德育过程: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五、德育模式:1、认知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五分钟德育知识小课堂
五分钟德育知识小课堂
引言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
在短时间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小课堂,为大家普及德育的基本概念、重要作用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1.1 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品质和行为的教育过程。
1.2 德育的内涵
德育内涵丰富,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简称知、情、意、行。
二、德育的重要作用
2.1 德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德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2.2 德育在社会中的作用
德育在社会中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德育实践中的应用
3.1 德育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3.2 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应采用多种方法,如德育讲座、主题班会、德育实践活动等,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3 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有助于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四、结语
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
希望通过这个五分钟的小课堂,大家对德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为培养具有道德素养的新一代而努力!。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1. 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
2.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的整体性原理德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格为目标,从心智、情感、意志、道德、品德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有效。
3. 德育的示范引领原理教师和家长应该发挥良好的行为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 德育的全面指导原理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进行全面指导,促进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5. 德育的阶段性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6. 德育的健康原理德育应该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
7. 德育的社会性原理德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动关爱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和意识。
8. 德育的系统性原理德育应该系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统筹教育资源,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德育的综合效果。
三、德育原理的实施策略1. 培养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德育水平,不仅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还应该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构建德育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奖励和表彰等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育学》之-德育PPT课件
24.02.2021
.
39
其次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 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 方向上来。第三要坚持以表扬、激励为 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 为辅助方法。
案例分析:最调皮的学生往往也是最聪 明的学生
24.02.2021
.
40
3.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 极因素原则)
24.02.2021
.
38
2.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 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 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 则。
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求要讲明道理、疏 通思想。在教育中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 道理、先进的榜样,有的放矢地开导学生, 或者依靠各方面积极因素(包括集体和个 人的)启发学生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 道德行为规范,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 动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4.02.2021
.
27
2.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 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的结果。
(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 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 直接动力。
(3)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个要素协调统一 的发展。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 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24.02.2021
.
49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 面长期影响下发展的。
要按照德育目标、要求统一认识、统一 步调,系统连贯地去教育影响学生,以 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
24.02.2021
.
50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组建教师集 体,使校内各方面德育影响要一致; 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 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 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和家庭、社会 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 态。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7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从与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心理学在理论探索方面,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他们的思想为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使美国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德育背诵知识点总结大全
德育背诵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部分:德育基础知识1. 什么是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2. 德育目标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3. 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操,还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社会行为和心理素质。
4. 德育工作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为人师表(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3)因材施教,因时制宜(4)关注思想引领,注重行为规范(5)强调情感教育,注重行为引导第二部分:道德知识1.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守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对人、对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
2. 什么是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们对待价值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看法,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对待各种道德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3. 什么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在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方面所具有的情感,是指人在道德领域中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忠诚、责任感等情感。
4. 什么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指人们在行为中所应当遵循的的规范和规定。
5. 什么是道德质量道德质量是指一个人在道德品质方面所具有的良好特点和优秀品质,包括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勇敢等道德品质。
第三部分:德育方法1. 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教师为榜样,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情感疏导法情感疏导法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3. 话剧表演法话剧表演法是通过表演形式展示道德故事,引导学生感悟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
4. 互助与感恩教育法互助与感恩教育法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互助、关爱行为和感恩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掌握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了解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学生心理与教育。
(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了解认知概念及要素,掌握并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2)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了解人格概念及影响因素,理解并运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3)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
①学生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智力的含义,理解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运用。
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感觉通道的差异,掌握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含义及特点。
③学生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性格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并能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④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掌握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
3.教师心理。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
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掌握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加以运用。
了解角色的含义,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构成与特征。
掌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阶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
(2)教师的威信。
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掌握并运用如何教师威信建立途径。
(3)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了解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及特征,掌握并运用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与方法。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其作用,了解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掌握并运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德育知识讲座
德育知识讲座一、德育的概念什么是德育?这是任何德育理论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但在理论和实践上,人们对德育这个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
有的同志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或称道德品质教育,有的同志则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称政治思想教育,显然对德育概念的理解都不够全面。
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对什么是德育弄不清楚,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
对德育概念比较准确的概括就是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原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
这个定义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什么启发呢?首先,德育可理解为以德育人。
它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德,即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熏陶学生。
其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主要是身教和言教,其中身教重于言教。
可见,德育——真正的德育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和风细雨,而不应是强制、制裁等。
第三,德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来进行。
外界的熏陶(这正是德育工作者所努力的地方)是通过被学生的自化而实现的,如果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工作,内化将无法实现。
第四,德育也可理解为育德,德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我们教师所有德育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第五,真正的德育是一种愉快的活动。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有所得的愉悦感,我们教师本人也会因其给予学生的帮助和在这种活动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愉快满足,其体验与演员演出成功时的感受相同,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许多智者仁者对教师这个行业乐此不疲。
(春秋时期的孔子、孟子、汉朝的董仲舒、宋朝的朱熹、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马寅初、叶圣陶,当代的魏书生、李镇西、刘彭芝、李希贵等等)孔子、孟子古代的大教育家连外国人都知道、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马寅初、叶圣陶,当代的魏书生、李镇西、刘彭芝、李希贵这些人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一、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捷克的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瑞士的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德国的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教学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1867年出版《教育人类学》(此书的中译本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一书。
俄罗斯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Л.Ф.Калтерев)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于1877年出版。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体系,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使桑代克成为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第二部分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德育概述、目标、内容
●第二部分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德育的概述、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第一章德育概述➢第一节德育的内涵一、德育的含义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望多”:要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德育的性质1、德育的性质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1)德育具有社会性(2)德育具有历史性(3)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4)德育具有继承性三、德育的功能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咋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发生的影响。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第二节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概念与功能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的确立是德育的首要问题。
它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和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价,对整个德育过程具有导向、选择、协调、激励的作用。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德育目标要求5、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1、总体目标2、学段目标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第三节德育内容一、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基本构成(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2)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4)爱国主义教育(5)集体主义教育(6)劳动教育(7)民主法治和纪律教育(8)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9)青春期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2、德育内容的新课题(1)生命教育(2)公民教育(3)信仰教育(4)生态伦理教育(5)媒介素养教育(6)诚信教育二、我国学校各阶段的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学员专用讲义《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中公教育学员内部资料第一章德育概述【真题再现】1.狭义的德育是指()。
A.社会德育B.社区德育C.学校德育D.家庭德育 2.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A.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4.【多选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艺术教育D.道德教育 5.【多选题】制定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6.【判断题】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内容梳理】一、德育的含义(一)道德的概念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
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
(二)品德的含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三)德育的内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
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德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
具体来说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促进功能。
三、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含义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1.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规定我国中小学实施德育的直接依据:1993年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2.对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解读(1)强调基础性这表现在更加重视基本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方面的教育以及心理品质教育。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德育纲要》中的德育目标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一要求。
《中学德育大纲》在初中德育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在高中德育目标中提出了“发展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的要求。
(3)注意德育的层次性德育纲要注意到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它既有总的德育目标也有分阶段的子目标,而且每一个具体的德育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4)具有全面性现行的德育目标注意到了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的统一。
《小学德育纲要》中有相当部分强调个体道德观念,个性心理品质,个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个人责任感,个体理想等方面的教育。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现行的德育目标既继承了以往德育目标中比较稳定的内容,也根据时代的变化趋势,对德育目标作出了必要的变革。
如对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强调,对质量、效益、服务观念的培养,对环境道德教育的强调,对尊重人权的强调等等,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与趋势。
四、品德结构及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一)品德的结构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就是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摇的斗争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道德行为的培养主要通过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途径来实现的。
只有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以上四种心理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1.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开端,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基础; 2.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品德形成的中间环节,不仅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而且对道德行为可以起到一种激励和定向的作用;3.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指导下,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推动下,通过训练形成起来的,同时它又对巩固和发展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起到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所显示出来的基本特点是协调性。
首先,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其次,小学时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再次,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最后,小学阶段的道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的具体表现,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即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具体地说,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表现为以下特点:1.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1)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但整体理解水平不高。
(2)道德判断逐渐由他律向自律,由只注意行为后果逐渐过渡到全面地考虑动机和后果的统一关系。
(3)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2.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
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学者的研究甚至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2)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之间,三年级至五年级之间是爱国主义情感发展的关键期;(3)8岁儿童对犯错行为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并在道德判断中做出合乎道德准则的归因定向;(4)5岁组与7岁组、9岁组之间在道德情感的自我体验方面差异显著。
3.道德意志的发展特点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
从坚持性的动力来源来看,小学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
小学生的自制力也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初入学的儿童自制力很差,经常发生违反纪律、捣乱等行为。
从三年级起,儿童的自制力有了显著发展。
但由于小学生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明知故犯”、“言行不一”。
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有时因战胜不了困难,时常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
4.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
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言行往往直接反映教师和家长的要求。
因此,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言行是一致的,但实际上这种一致性的水平是较低的。
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行为比较复杂。
相应的,在品德定向系统中,有一定的原则性;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因此高年级小学生逐渐开始学会掩蔽自己的行为。
在品德反馈系统中,开始对他人的评价进行一定的分析,他们的行为与教师和家长的指令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当然,小学生表现言行不一的现象是初步的,即使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协调性占优势。
他们品德言行不一致主要不是来自内在的道德动机,而是受制于道德的组织形式及道德结构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