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范文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按照考纲提炼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最先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德国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桑代克也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对象》,被称为“饿罗斯心理学奠基人“。
1877年卡普列夫出版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1908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70年代,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美国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步骤:一、确定研究课题(一)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
1.从实践领域中选择课题2.从理论领域中选择课题3.从交叉或相邻学科中选择课题4.从有关文献中选择课题二、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的意义(二)提出假设的方法四、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一)确定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二)确定研究变量(三)选取研究对象(四)制定具体的研究程序(五)实施研究方案五、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一)整理研究结果(二)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六、撰写总结报告(一)标题(二)摘要与关键词(三)前言(四)研究方法(五)结果与讨论(六)结论(七)参考文献与附录2.学生心理。
2020年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大家都有听说过吧,那么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你知道有哪些呢?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1】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良师智胜)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2】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布鲁纳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近景的直接动性机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学习动机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7.举一反三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14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③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2020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含答案
2020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含答案2020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写在相应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A.罗杰斯B.孟禄C.桑代克D.杜威2.数学老师为了探究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于是在所教的甲、乙两个平行班中分别采用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
一段时间后再组织统一的考试,分析两个班级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
数学老师在上述教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实验法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客体永久性出现在认知发展阶段的()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当课上老师提问时,学生小丽并不着急举手回答,而是先认真思考后才举手回答,答案也较为全面和准确。
这说明小丽属于()学生。
A.沉思型B.冲动型C.反思型D.辐合型5.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具体含义是指()A.教学要考虑儿童学习的最佳年龄B.提前讲授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适切的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组织教学6.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被称为“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的时间阶段是()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7.父母对婴儿的需求应及时给予回应,这是因为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的第一年中,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A.主动感对内疚感B.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亲密感对孤独感8.懒惰和勤奋属于性格的()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9.从教20年的于老师不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面面俱到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展开具体合适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掌握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了解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学生心理与教育。
(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了解认知概念及要素,掌握并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2)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了解人格概念及影响因素,理解并运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3)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
①学生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智力的含义,理解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运用。
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感觉通道的差异,掌握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含义及特点。
③学生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性格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并能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④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掌握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
3.教师心理。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
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掌握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加以运用。
了解角色的含义,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构成与特征。
掌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阶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
(2)教师的威信。
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掌握并运用如何教师威信建立途径。
(3)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了解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及特征,掌握并运用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与方法。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其作用,了解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掌握并运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初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初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简介本考试是初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和研究心理学的关系- 影响研究与教育的因素2. 研究与教学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和认知研究理论- 研究动机与动机理论- 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3. 学生个体差异与研究困难的心理机制- 个体差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研究困难的原因和诊断- 研究困难的预防与干预措施4. 评价与测量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评价结果的解读与使用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学生人格与身心健康的发展6.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与领导中的应用三、考试形式1. 试卷类型:闭卷2. 试题形式:选择题和简答题3. 考试时间:120分钟四、考试要求1. 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 理解研究与教学的心理过程,掌握相应的研究策略和方法。
3.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研究困难的心理机制,并能够预防和干预。
4. 熟悉评价与测量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5.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和方法。
6. 能够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和学校管理中。
五、考试准备1. 课堂研究:认真听讲,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2. 课外阅读:参考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相关学术著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练题库:完成相关的练题,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解题能力。
4. 组织复:按照大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六、注意事项1. 考试前请保证良好的休息,充分准备。
2. 考试过程中,请认真审题,正确答题,注意时间分配。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一)教育心理学.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P17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从与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心理学在理论探索方面,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他们的思想为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使美国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四川省资阳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四川省资阳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是()。
2. 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B、备课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作业的布置【参考答案】A3.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4. 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大教学论》C、《雄辩术原理》D、《普通教育学》【参考答案】C5.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6.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参考答案】B7.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预见性B、目的性C、创造性D、选择性【参考答案】C8. 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
A、良好的情绪B、强烈的好奇心C、健康的大脑和神经系统D、正确的人生观【参考答案】C9. 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的是()。
10. 班主任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哪些工作?()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参考答案】C11. 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02 年B、1903 年C、1912 年D、1922 年【参考答案】D12.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设计教学法【参考答案】A1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参考答案】D14. 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中学部分(考纲)
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中学部分(考纲)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Ⅰ.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
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1、能够辩析“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一)识记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4、教育功能的演变(三)运用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B.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C.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D.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参考答案】D2.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由()提出。
A、孔子B、孟子C、朱熹D、老子【参考答案】C3. 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修身养性瑕不掩瑜B.兢兢业业好大喜功C.闻过则喜讳疾忌医D.博采众长刚愎自用【参考答案】C4.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北方基地计划鼓励当地农民把波儿羊与当地的山羊进行杂交,以提高农民养羊的经济效益,满足发展羊肉产业的需要。
B.司法腐败导致对有权势的罪犯的庇护,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是否有职权。
C.我们在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D.一部影视作品,要想有高的收视率或票房价值,作品本身要有质量和必要的包装宣传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A5. 教学过程以教学()经验为主。
A、间接B、直接C、生活D、生产6. A.劳动力的素质制约了中国企业生产国际名牌的能力,从而不得不生产贴牌产品,形成了恶性循环B.中国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放弃自主开发和经营,选择能快速获利的贴牌产品生产C.中国一些企业有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但由于受到劳动力的制约不得不选择放弃D.受劳动力素质制约,中国大部分企业无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而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又选择了贴牌生产【参考答案】D7. 这部小说由于插入了过多的社会批评、嘲讽以及有关诞异的历史等等,因此显得结构松散,加上主要人物几易姓名(这一点到最后才交代),因此读者常对情节线索摸不着头脑。
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辽宁省朝阳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2.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其教学能否自觉地关注()。
A、教材B、学生C、生荐D、情境【参考答案】B3.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903 年B、1913 年C、1924 年D、1934 年【参考答案】A4. 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参考答案】B5.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贝尔【参考答案】A6.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参考答案】A7.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8.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参考答案】B9. 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参考答案】D10. 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拦河坝等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属于()。
A、并列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结合学习【参考答案】C11.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参考答案】B12.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参考答案】B13. 下列非正式性或非组织性更明显的一种文化是()。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心理现象和教育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探究了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情绪和性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而德育工作则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指导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认知能力、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
比如,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习惯和社交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学习心理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学习心理学研究个体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教育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比如,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与社会发展心理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情感与社会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
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借助情感与社会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
四、认知心理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结语:教育心理学为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加科学地进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招聘考试真题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招聘考试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知识—经验—活动【参考答案】A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的矛盾B、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的矛盾C、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参考答案】D3. ()是指学习者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过程。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参考答案】A4. “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A、格罗斯B、斯宾塞C、维果斯基D、皮亚杰【参考答案】B5. 关于琴棋书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米芾的山水画自成一家B、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被称为“书圣”C、围棋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弈”D、“高山流水”讲的是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故事【参考答案】B6. 下列关于唾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的唾液中含有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可以祛病延寿B、带有病菌的人体,通过唾液可传播疾病C、唾液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能有效地杀死食物中的致癌物质D、唾液中的淀粉酶增多,易导致胃肠炎症或溃疡【参考答案】D7. 以下关于个性论述的阐述、正确的是()。
A、个性不是天生的,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这个一定“水平”是指个体的认知发展要达到前运算阶段水平B、个性倾向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兴趣、志向等要素相结合C、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方面D、气质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参考答案】C8. 国务院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地方性法规【参考答案】B9. 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教师招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师招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考试概述
本次考试旨在评估教师招录者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
考试目标
通过本次考试,评判教师招录者在以下方面的能力:
- 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 设计和实施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计划;
- 了解学生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 掌握评估学生研究情况的方法和工具。
考试内容
本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研究、记忆和思维
- 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形成
- 学生发展阶段和特征
2.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 课堂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
- 学生动机和研究兴趣激发
- 研究困难和特殊教育需求
3. 学生评估和辅导
- 学生评估方法和工具
- 学生辅导技巧和策略
4. 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
-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 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考试形式
本次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考试时间为3小时。
参考资料
1. 《教育心理学教程》
2. 《教育心理学导论》
3. 相关教育心理学期刊和学术论文
请注意:本大纲仅为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的考试通知和教材为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一、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捷克的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瑞士的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德国的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教学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1867年出版《教育人类学》(此书的中译本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一书。
俄罗斯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Л.Ф.Калтерев)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于1877年出版。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体系,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使桑代克成为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比较系统成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
A、专业能力B、专业品德C、专业水平D、专业技能【参考答案】A2. 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
A、备好课B、上课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D、课外辅导【参考答案】A3. 说学习方法有助于()。
A、学什么B、怎么学C、谁学D、向谁学4. 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D、日常化【参考答案】A5.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参考答案】A6. 从教学技能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来看,个体教师在已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使已掌握的教学技能首先发展成为教学技巧,再经过创新发展成教学技艺,最终达到教学的最高追求()。
A、教学艺术B、教学能力C、教学水平D、教学质量7.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
8. 调整阅读速度属于()。
A、监视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复述策略【参考答案】C9.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 年编制。
A、比纳一西孟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书克斯勒量表【参考答案】B11. 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
A、斯宾塞B、卢梭C、杜威D、洪堡【参考答案】C12. 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参考答案】C13. 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标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班级的教学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参考答案】C14. 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受()的影响。
2014年教师招聘《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2014年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教学法、德育工作)试题《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B)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
(A)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上篇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含义:心理学与教育情境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主体)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在学与教过程中,五要素共同影响着三过程,而且整个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1、选择课题并提出假设(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A条件式B差异式C函数式2、设计研究方案A选择研究对象B确定研究变量{自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研究者在研究中要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那些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刺激、被试固有特性、被试的暂时特性、环境变量;自变量也可分为数量型的自变量和分类型的自变量;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选取因变量应注意1、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最敏感、因变量应可靠、因变量应具有一定的效度、应选取最容易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变量。
无关变量—主要有几种手段随机化“最有效方法、消除、增加变量、统计控制}C收集资料D整理和分析资料(定性分析:对研究资料质的分析,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定量分析: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E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早期我国:【学记】教学相长孔子【论语】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环境与教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积极的思维过程”西方:古希腊,柏拉图“所有的知识都是生来就有”“谋求身心的均衡发展;亚里士多德“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裴斯泰洛奇【轮教学方法】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乌申斯基最早在教育中尝试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背诵版
2014广西教师招聘考纲《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梳理摘要)第一部分:教育学一、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产生与知识的积累、政治统治对人才的现实需要等条件的具备,学校——专门的教育机构开始产生。
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的主要标志。
根据考证,人类最早的学校大约萌芽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地方。
不过,叶澜等学者也明确指出,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埃及,而欧洲最早的学校也是出现于欧洲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希腊。
根据传说,中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雏形。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不过,有学者也指出,我国真正的学校正式出现于商朝。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此时的教育内容以礼乐为中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统称“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据说孔门弟子三千,可见规模之大。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齐桓公时期有田齐主持创办的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促进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我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度,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况,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一)教育心理学。
1.理解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并能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掌握学习理论以及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掌握创造性思维特征并对中小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
5.理解教师角色特征,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理解并掌握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运用于德育实践。
2.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熟悉党和国家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能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3.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应达到的专业要求,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了解和掌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有关“教师”、“学生”等的规定和要求,做到依法从教。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2. 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1)掌握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熟悉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3. 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1)掌握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含义。
(2)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3)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
(4)了解和熟悉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4. 师德规范与法规教育。
(1)了解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了解和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的时间(2008年)、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3)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对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主要要求。
(4)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新颁)等法律中关于“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规定和要求。
四、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一)题型与分值。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六、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有的人判断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反思型考查目的:本题通过题目陈述的情况,让考生了解学生认知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研究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种认知风格最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而冲动型与反思型是卡根根据学生的知觉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来划分的。
答案:A【例2】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考查目的:本题通过所述现状,让考生学会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解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而诸如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等表现,明显的属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他三项都不符合。
答案:B【例3】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马斯洛将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题目中所述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答案:C【例4】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A.综合B.运用C.评价D.领会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让考生了解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布鲁姆认为,认知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水平,评价是最高水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答案:C【例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所强调德育方法是( )。
A. 说理教育法B. 榜样教育法C. 陶冶教育法D. 自我修养法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各主要德育方法的内涵。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论语》中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用在教育方面,就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答案:B【例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的知与行的矛盾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本质特征,学会在德育工作中抓主要矛盾。
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程度题。
解析:德育过程中有诸多矛盾的,但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答案:C【例7】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的依据是( )A.《义务教育法》B.《教师法》C. 《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考查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
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既依据《教师法》,也依据《义务教育法》。
答案:D【例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是( )A. 师德表现B.学历水平C. 专业职称D.教学质量考查目的:理解当前和今后加强教师师德考核、评价及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师德水平是教师素质的根本和关键。
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组成部分?( )A.语言智能B.人际智能C.自然观察智能D.创造智能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掌握并在实际中应用该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题目中D选项不符合。
答案:ABC【例2】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 )。
A.设计者B.信息源C.促进者D.反思者考察目的:本题通过了解教师的重要角色,增强考生的角色意识,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中提到了教师的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等角色,因此以上四个选项均符合。
答案:ABCD【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 )。
A.主动建构性B.社会互动性C.情绪性D.情境性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于指导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很大,而本题所考的正是它的学习观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其中C选项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