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点整理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按照考纲提炼知识点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按照考纲提炼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最先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德国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桑代克也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对象》,被称为“饿罗斯心理学奠基人“。

1877年卡普列夫出版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1908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70年代,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美国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步骤:一、确定研究课题(一)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

1.从实践领域中选择课题2.从理论领域中选择课题3.从交叉或相邻学科中选择课题4.从有关文献中选择课题二、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的意义(二)提出假设的方法四、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一)确定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二)确定研究变量(三)选取研究对象(四)制定具体的研究程序(五)实施研究方案五、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一)整理研究结果(二)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六、撰写总结报告(一)标题(二)摘要与关键词(三)前言(四)研究方法(五)结果与讨论(六)结论(七)参考文献与附录2.学生心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14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③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掌握学生常见的智力差异、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学习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5)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教师心理。

(1)理解教师角色的含义及构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的内涵。

(3)了解师生互动及相互间的影响。

(4)掌握教师的心理特征,包括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以及行为特征。

(5)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6)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4.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类型。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

(5)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

(6)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学习策略的分类。

(7)会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大家都有听说过吧,那么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你知道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1】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与阶段*、定向*与顺序*、不平衡*与差异*。

5、学生*格差异主要是指*格的特征差异和*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良师智胜)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12、强化也是一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2】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布鲁纳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9.提出经典条件反*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近景的直接动*机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动机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学习动机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7.举一反三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就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就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就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与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与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与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她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与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与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与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一、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捷克的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瑞士的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德国的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教学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1867年出版《教育人类学》(此书的中译本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一书。

俄罗斯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Л.Ф.Калтерев)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于1877年出版。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体系,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使桑代克成为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着,出现了几个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着《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着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上篇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含义:心理学与教育情境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主体)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在学与教过程中,五要素共同影响着三过程,而且整个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1、选择课题并提出假设(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A条件式B差异式C函数式2、设计研究方案A选择研究对象B确定研究变量{自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研究者在研究中要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那些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刺激、被试固有特性、被试的暂时特性、环境变量;自变量也可分为数量型的自变量和分类型的自变量;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选取因变量应注意1、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最敏感、因变量应可靠、因变量应具有一定的效度、应选取最容易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变量。

无关变量—主要有几种手段随机化“最有效方法、消除、增加变量、统计控制}C收集资料D整理和分析资料(定性分析:对研究资料质的分析,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定量分析: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E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早期我国:【学记】教学相长孔子【论语】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环境与教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积极的思维过程”西方:古希腊,柏拉图“所有的知识都是生来就有”“谋求身心的均衡发展;亚里士多德“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裴斯泰洛奇【轮教学方法】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乌申斯基最早在教育中尝试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