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脉学变化
伤寒论主症与主脉辨证方法
2.主症结合兼症 兼症虽然处于诊断的从属地位,但有时候可以对 主症做出补充。例如心悸作为主症出现,仅能确 定病位在心,兼喜按压为桂枝甘草汤证;兼烦躁 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兼疼痛为实薤白桂枝 汤证。
5.六经病主症辨证举例:
太阳: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二症一脉) 阳明:发热,口渴,腹胀满,大便秘结 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太阴:腹胀满,大便溏泄 少阴:但欲寐,下利清谷,四肢逆冷 厥阴:厥热胜复、蛔厥(腹痛,四肢逆冷,吐蛔 虫)
3.骆美欢,女,80岁,广州从化人,住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初诊日期:2015-9-9 患者因不明原因呕吐,不能进食而住院一周,尚 不能查清楚原因,呕吐一直不能缓解,饮水、进 食即吐,靠胃管少许进食。 神情淡漠,昏睡状态。皮肤摸之有发热感,舌红 绛,少苔,脉弦数有力,大便溏,日2-3次。
中医辨证为脾肾阳绝,浊阴上逆。 四逆汤加减 附片15红参15生姜汁30滴,三剂。 水煎2次,每次1小时以上,两次煎液合并,浓缩 成150毫升,加入生姜汁30滴,分早晚2次灌胃给 药。 服完第二剂后,病人精神状态大为好转,已经可 以起身说话,呕吐基本缓解,并自己要求拔去胃 管。二诊改为小半夏汤加味。 按:脉、舌均为假象,舍脉从症。
主症不仅在诸多的临床表现中占主要地位,而且在一定程 度上对其他的症状、体征起决定和影响作用,也常常成为 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兼症也称为“次症”,是指病证的次 要症状与体征。在疾病过程中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表现 一般不如主症突出或明显,有的往往随着主症的产生而产 生,随着主症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某患者症见发 热、面红、目赤、汗出、口渴喜冷饮、胃纳不佳、小便黄 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 、脉滑数,其中发热为主症, 其他则为兼症,其他症状随着发热的增高或消退而出现加 重或减轻的变化。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
再谈谈胃溃疡的脉象:右关多见弦大。浮中沉三部,随着这种脉形的出现,可以定其上中下胃脘的病变。
以上简略的谈了一些脉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从这上面,可以看到脉诊的信而有征,并非如一般所说脉诊不过出于臆想那样的虚玄。而且,由于脉象的错综互见的关联上,我们可以理解到脉学是祖国医学中符合辨证唯物的精神的一门诊断科学。
再说桂枝汤证的汗出几几:几几是小鸟学飞振翼之貌,照这样讲,那么,汗出几几的解释,应该是恶风的症形之一;状如小鸟振翼,也就是耸动肩膊。我们知道:肩膊前下是云门,后下是肺俞,都是肺穴。肺主皮毛,风寒由皮毛而入,故得浮脉。这是脉和经穴症候的关系。
仲景说中风的脉象是浮缓。许多人以为缓是缓慢,这是就字面的看法。经验上:结合浮缓来理解它,那么,以尺寸定阴阳脉位:假如阳分脉浮大濡,阴分脉也同样是浮大濡。彼此都在浮中沉三部表现相同的脉象,这便是浮缓的脉形了。而数者互相比较,却又以浮脉为特出。因此说是中风的阳脉,代表风为阳邪。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桂枝汤在脉证是的方义是:用桂枝生姜行阳,芍药甘草和阴,行阳者为卫,和阴者为营。因此能治太阳病头项强痛汗出恶风的见证。
据考证,古代医家精心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寸口脉变化的相关方面,而且反映了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反映脉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可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
脉象与气血精津液输布的相互关系简析
脉象与气血精津液输布的相互关系简析摘要:通过对寸口脉的解剖学考察,结合肌肉的丰盛与紧张程度对脉象的影响,以及古代中医关于气血的理论,提出了对脉象浮沉的三部分别的解释。
借助古代医学著作中的脉诊技法,根据按压力度不同反映气血盛衰的原理。
同时,应用血流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推断血液在血管中呈分层状态,类比简单脉象,得出气血精津液也在脉管中分层的结论。
结合古今医学理论,阐述了气血精津液之间相互依存、有机结合的原理。
通过中医理论探讨脉象变化与致病因素的关系,从而倒推疾病的发生机制。
以浮脉和滑脉为例,将抽象的脉象描述形象化、量化,有助于理解脉象形成机理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气血;脉象;解剖;量化;作为中医临床四诊之一的脉诊,在反映中医诊疗特点方面具有突出意义。
几千年的发展使得众多学者建立了完善的脉学理论体系。
《伤寒论》开篇即提到脉诊法,强调了对脉象的重视,反映了古代医家对脉诊的重视程度。
一些学者提出了“舍症从脉”“舍舌从脉”的理论,认为脉诊应成为辨证论治的中心。
然而,脉象的量化描述仍然存在一定模糊性,导致了在实践中的一些困难。
通过对古代医籍的研究,结合现代中医的理论,可以尝试从气血精津液输布状态的角度探讨脉象形成的机理。
1. 寸口脉的解剖结构古代医学已经探究了人体结构,其中提到了经脉,认为经脉是受血而营的,主要负责气血的输送。
现代解剖学则认为寸口脉对应桡动脉,脉象的产生是由桡动脉在心脏的舒缩作用下形成的振动波,与掌浅分支有密切关系。
桡动脉周围包裹着平行肌肉,这种解剖结构会影响到桡动脉的触诊。
2. 解剖基础与脉象形成关系观察桡动脉周围肌肉的形态可以发现,自尺部至寸部肌肉渐渐减少,这种变化会导致寸部脉象的浮沉差异。
根据肌肉的厚度,施加不同的压力可以得到不同的脉象,这也被称为持脉指法。
因此,脉象的浮沉与肌肉张力密切相关。
3. 持脉指法持脉指法是根据肌肉的厚度施加不同的压力,以观察脉象的变化。
通过施加标准化的压力,可以得到不同部位的脉象,从而辅助诊断。
伤寒论卷第一 辨脉法
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卷第一辨脉法【原文】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
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
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
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
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①阳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评析】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脉学指南,改为横版,连载。
脉学指南,改为横版,连载。
wonghaishui将陆续,把她抄写出来,改为横版,便于大家学习。
由于打字不快,只把重要部分写出来,想看全的去找竖版。
专心学习仲景之法,二十多年,按照老师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的好。
说,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是治疗的根本书。
必须从此如手,后世的书,有好,有坏,我们不知道呀。
脉诊很重要,如果不明白,就像人走路一样,没了方向。
内经,难经,伤寒,金贵,杂病论,当学习的。
其余的可能就有瑕疵。
内经,难经,是很重要的。
仲景诸书。
读者必须,于天人一合处,细心体会脉,方能入门。
明其变化。
五脏六府;营卫宗气;营卫宗气为脉之能量,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认识脉的形象。
内经,难经,仲景诸书,脉法细心的学习之,自然融会贯通诸脉法!卷一,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不明,不可言医。
人身之阴阳,就是天地之阴阳;人身之五行,就是天地之五行;经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则为气,浊则有形;此为天阳,地阴,天气,地有形;天为阳,又有天之阴阳,地为阴又有地之阴阳;上中下表本中气,很重要。
伤寒之根本;本寒,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本燥,太阴为中气,阳明为标;本火,厥阴为中气,少阳为标;本湿,阳明为中气,太阴为标;本热,太阳为中气,少阴为标;本风,少阳为中气,厥阴为标;卷二,脉法大要平旦诊法,不进饮食时。
血由心出,宗气鼓之而行;宗气者,存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心脉而行呼吸者也。
平息调脉,用自己健康时的呼吸来观察病人之脉象;先查胃气,脉来柔润滑泽为有胃气。
四时旺脉,春脉,肝脉也,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夏脉,心脉也,微勾,而兼柔和之象,胃气也。
长夏,胃软弱曰平;秋胃毛为平,毛多胃少,为肺病;轻虚以浮,来急去散。
指下如毛之扫也。
见玄则为克。
冬胃微石为平,若见钩脉则心火来克。
脾为孤藏,而在五脏中央,脾为阴,胃为阳,此阴阳相互平衡,为要。
治疗之法也。
脾脉如水流者为太过,如鸟之吃米者为不及。
春夏宜见浮大之脉,秋冬宜见沉小之脉。
脉症不和,多为难治之症。
伤寒脉法:全集归纳20种伤寒脉象!
伤寒脉法:全集归纳20种伤寒脉象!导读:脉象的诊断意义,初看起来简单明了,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虚脉主正虚,实脉主邪实,历代脉学著作及教科书中所说,大致相同,似乎没有分析的必要。
其实不然,我们如能细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便能体会到脉诊的诊断意义与病情的发展、证候的变化、病人的体质、病邪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个脉象的的诊断意义往往是多义的,应与各种相关因素综合分析之后才能明确其对具体病人的诊断意义。
兹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的意义作一番穷尽性的简要的分析。
试图改变一脉一证的脉诊观念,以提高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
一、浮脉《伤寒论》中共记载浮脉64次。
提示表证者43次,占百分之67(其中6次不是典型的表证,但有外邪)。
提示热证者15次,占百分之23,大多在阳明病经证中,可见阳明经证之热有外达之势。
提示虚证者4次,占百分之6。
虚实相对,治法大异,不可忽视。
还有2次是指吐法,提示病邪上越的病机。
《金匮要略》共记载浮脉44次。
(五脏风寒篇中浮之虚、浮之弱、浮之实、浮之坚四个浮字是指诊脉时轻按浮取,不是浮脉,未列入)提示风邪外袭者15次,占百分之34,远较《伤寒论》为低。
提示热证者14次,占百分之32。
提示虚证者13次,占百分之30,明显高于《伤寒论》,可见杂病浮脉应高度重视虚证的可能。
也有2次是指可吐之证。
二、沉脉《伤寒论》中记载沉脉24次,所有沉脉全部是指里证。
其中里实证12次,里虚证9次,里寒实证2次,虚实夹杂者1次。
可见在《伤寒论》中,浮脉主表的可靠性不足百分之70,沉脉主里的可靠性却极高,但出现沉脉不能否定表证之存在,如少阴病篇第301条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表里同病而见沉脉。
《金匮要略》中记载沉脉33次(包括伏脉2次),其中30次指里证(因水气病浮肿而出现的沉脉13次),提示里寒实证者13次,里虚寒者8次,里实热者8次,分布于下利、黄疸、黄汗、痰饮、水气、卒厥等疾病,对此应特别重视。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
下之利不止。
【注释】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
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疼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④食则吐蛔:进食时吐出蛔虫。
【译文】厥阴上热下寒症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腹中虽饥饿,但又不想进食,倘若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蛔虫。
若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评析】本条讲厥阴病上热下寒症提纲。
厥阴病是邪正交争的相持阶段,就其生理来说,厥阴为三阴之尽,盖阴之初尽,即阳之初生,且与少阳为表里,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是其本;下接君火,成子母相应,是其标。
可见,其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寒热俱备的经脏,所以厥阴病也大多寒热错杂。
然而它的症候,尽管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厥与热交替发作,乃阴阳胜复,正邪消长的表现;二是上热下寒,因病邪深入,阴阳错乱,失却了正常的调节所致。
【原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译文】厥阴中风的病,脉见到微浮,这是好转的征兆;如果未见到脉浮,这是病还没有好转。
【评析】本条讲从脉象推断厥阴中风的预后。
“辨脉法”里有“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的记载。
意思是说,凡阴病见到阳脉,为阴消阳长,正气渐复而病邪有向外之机,故知为可生。
凡阳病见到阴脉,为阳退阴进,正气衰微而邪机向内,所以断为死候。
厥阴病见到微浮的脉象,正是阴病见到阳脉,象征阳渐来复,阴渐消退,所以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阴邪尚盛,阳气未复,当然不是愈候了。
三阴病的脉象,大多是沉迟细弱,假使转现微浮,乃是正气胜邪,阳气来复的征兆,所以为欲愈之候。
但临床还须综合全部症候来进行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文】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①。
【注释】①从丑至卯上:丑、寅、卯三个时辰,约夜间二时至早晨六时之间。
伤寒论总结为15张图,一目了然
伤寒论总结为15张图,一目了然很多人都说《伤寒论》难学,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整本书的结构没有清晰的认知。
这篇文章用图示的方法为《伤寒论》列出了一个提纲,将《伤寒论》的整体结构图解的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读懂了这个提纲,再去细读原文,思路就会非常清晰。
1.六经提纲图2.六经表里图3.六经传变图4.六经论治图太阳表病图1太阳表病图2太阳病图太阳经病图阳明实证图阳明虚症图少阳经病图少阳经病图太阴经病图少阴经病图厥阴经病图太阳病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呕逆。
发热恶风寒、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逆,脉浮紧。
、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有汗、鼻鸣干呕,脉浮弱。
阳明病提纲:胃家实。
热、烦、实、胃中干、大便难。
身热恶热,或潮热或时烘热汗出,头汗、掌心热,手足心出汗,热盛伤津而懊恼、心烦,失眠,或烦躁谵语;或热伤营血而瘀,甚则血热妄行,如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等。
里热上涌作喘或胸中窒塞或头晕目眩,或阳明热结,嗓子发痒顽咳,面红、眼赤、耳鸣。
食欲旺盛,或能食易饥而泛酸,或气机阻滞不能食,口干口苦,燥渴引饮喜冷。
腹胀痛不通、拒按,大便秘结数日不解,或干硬难解,或排便不净肛门灼热,或里热下利而舌红苔黄腻,尿频数色黄赤,或尿短不利色黄赤,或尿道灼热痛感,妇人经水色红质稠,带下色黄,皮肤斑丘疹高突色鲜红,或局部红肿热痛。
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口唇干红,脉象浮洪或沉实,滑数有力。
少阳病提纲口苦,咽干,目眩。
头晕目眩,项强头痛,往来寒热,热时汗出,心烦胸闷气短,心悸,睡眠不实。
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呕恶,耳鸣耳聋,目赤,鼻子发干,鼻孔生疮。
胃痛胸胁胀满,不欲饮食,腹痛下利。
舌质红,舌苔薄白。
脉弦或弦细,偏数不虚。
太阴病提纲:病在里,胸下结坚,呕吐,食不下,腹满自利,时腹自痛,下之益甚,抑郁寡欢,身重疼难以转侧如痹状,无热或微热,恶风寒汗出,清涕善嚏,风水溢饮,脉沉弱而迟,善嚏,流清涕。
头晕头痛,吃饭后犯困,想睡觉。
郑卢医学之《伤寒论》的六经医学理论,如何从六经去学习理解伤寒
郑卢医学之《伤寒论》的六经医学理论,如何从六经去学习理解伤寒《伤寒论》的六经医学理论1. 概述(1)什么是六经学习《内经》时讲的经络是十二经络,在按摩、针灸中也用得最多,那么《伤寒论》里讲的六经或说十二经络都源于《内经》,这就是它们共同的来源。
《内经》的《灵枢经络篇》讲十二经络,还讲了冲、任、督、带,加起来就是十六经,这是以前讲过的。
今天所讲的《伤寒论》的六经传变,就是张仲景根据《内经》的学说,以及经络的思想,用在对病的辨证、与病的演变过程的辨证、立法、出方、用药的理论思想,也就是说,将六经用在对病的辨证和演变过程中间。
那么《伤寒论》所讲的六经的次序,首先是太阳,而后是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个次序不要弄乱。
太阳经就是指足太阳膀胱经,阳明指足阳明胃经,少阳指足少阳胆经,太阴指足太阴脾经,少阴指足少阴肾经,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络有足经、手经,张仲景讲的六经辨证完全是足经,这就是六经。
(2)六经的真义六经有为病和不为病。
所谓不为病,就是指正常的时候,人身的气就按照六经循环。
所谓正常,是指六经的正常的气化。
正常的六经气化,是讲正常人自然生命的运动规律、气化的规律。
《内经》从少阳讲起,接下来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这样的次序。
我们把顺序颠倒过来,按照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次序讲的,如下: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这就是人正常的六经气化的规律在《医理真传》里面,每讲一气,都讲了这样一句话的意思,只是用了另一种说法。
把“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表述为“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
也是本、中、标三气。
治之,就是主治,即主气、本气。
太阳是寒为主气,寒为本气。
这几句话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在人体科学中的运用。
《内经》上还讲:“五体以为本,六气以为用。
学脉必学篇: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
学脉必学篇: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学脉必学篇: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脉位分类浮脉【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脉位分类沉脉【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脉率分类迟脉【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凡阳虚不足,命门火衰者,多见迟而无力之脉。
症见畏寒泄泻,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作者临床常见五更泄,多见迟而无力的脉象,特别是两尺尤甚,以四神丸补命门火,温脾阳。
”刘冠军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多见于里热实证。
(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四诊抉微》“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
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
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
伤寒论中的脉法解读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伤寒论中最为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的脉法入手,解读其中的脉象、脉理及诊断意义。
1. 脉象的分类在伤寒论中,脉象被分为六类:浮脉、沉脉、弦脉、缓脉、数脉和实脉。
这些脉象的特点反映了人体疾病的不同情况。
- 浮脉:指脉搏波动明显,触之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细而数。
在伤寒论中,浮脉常常是表证的表现,例如表热、表寒等。
- 沉脉:指脉搏波动不明显,触之不太有弹性,一般表现为脉滑而缓。
沉脉常见于里证(内伤)或寒证。
- 弦脉:指脉搏有力而紧绷,触之如弦。
弦脉在伤寒论中常见于气滞或血瘀之证。
- 缓脉:指脉搏波动缓慢,触之较弱。
缓脉常见于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等证。
- 数脉:指脉搏频繁而快速,触之较急。
数脉常见于热证或阳盛之候。
- 实脉:指脉搏有力,触之实实有力。
实脉常见于实证或实证转太。
脉象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病情的寒热、表里、虚实等情况,为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脉理的解读伤寒论中的脉理主要指的是脉搏的特点和变化,根据脉象的不同,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进展等。
- 摇脉:摇脉指脉搏在诊脉者手指下颤动。
在伤寒论中,摇脉常见于阴阳不和或阴阳交争之病。
- 倾脉:倾脉指脉搏斜向一侧。
在伤寒论中,倾脉常出现在气虚或阴虚等病证中。
- 遇脉:遇脉指脉搏与呼吸相似。
在伤寒论中,遇脉常见于气闭、痰阻等疾病。
- 止脉:止脉指脉搏突然间停止不跳动。
在伤寒论中,止脉多见于重症疾病或生命垂危的情况。
脉理的解读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变化趋势,判断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脉法的诊断意义伤寒论中的脉法诊断主要通过观察脉象和解读脉理,进而推断出疾病的类型、病位、虚实等情况,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按诊:按诊是指用手指轻轻按压患者的脉搏,并观察其脉象的变化。
按诊的目的是判断脉搏的凹陷或迟缓、有无疼痛等情况。
寸关尺断病赋、脉诀和脉象的辨别方法
⼨关尺断病赋、脉诀和脉象的辨别⽅法⼨关尺三部浮沉迟数断病赋脾胃⽆⼒不进⾷,肝肺浮知胃膈膨,尺浮⽆⼒梦渺茫,尺⼤⽔⽕涩难⾏。
两尺紧数病起倒,六部浮紧腹中膨,⼥⼈两尺沉细紧,半夜腹痛⾄五更。
⼈迎脉宏表⽽痊,⽓⼝脉⼤下⽽⽣,⼤抵迟缓病易痊,⼼数肾涩是劳症,此病良医救不⽣。
六脉俱安肝独少,明年⽴春必定倾,五⾏克应论⼀般,此是神仙通天窍。
伤寒六⽇传⼀变,脉缓症退及瞑眩,但以得病⽇数之,断后有⼈说先见。
右三部⼩左浮紧,伤寒之症明如镜,脾中浮紧也同途,六部皆实痈毒盛。
脾脉同前是伤风,挟⾷伤风痹症同,肺脉同前真中湿,肝如弦紧疟来攻。
⼼脉浮散是伤暑。
⼼脉宏⼤⼼家热,头痛脑闷⽓⾎结,五⼼烦躁⼝唇焦,脚⼼⼿⼼似⽕烧。
肝脉宏⼤不纳⾎,背痛项强痛在胁,脚软⼿酸眼⾚涩,⾏步眩晕妨失跌。
脾脉宏⼤⼼膨胀,饮⾷不思常喜困,背疼脑痛呕酸⼼,⾷后伤风原有因。
肺脉宏⼤⼼头热,潮渴三焦⽓涌结,四肢倦怠少精神,脑闷头昏伤风别。
肾脉宏⼤主腰痛,背痛项强⼩腹膨,膀胱暑热⼩便⾚,咽⼲⾆苦⼝⽆涎。
命脉宏⼤⼼头紧,咳嗽风痰常壅盛,头痛背脚皆酸软,⾏步⽓急⼝⾆⼲。
⼼脉微细⼼⾎虚,⼼悸⼼惊盗汗浸,头脑昏沉多困倦,夜梦常在⽔边寻。
肝脉微细四肢酸,胆冷肝虚⾎⽓寒,头眩眼暗⼿⾜冷,睡卧天阴脚转筋。
脾脉微细两眉愁,膨胀⼼烦⼝⾆焦,脚软⼿酸多⽓急,⽆情⽆义度良宵。
肺脉微细肺家寒,闷闷忧愁⼝⼜⼲,⼿⾜冷寒脾胃弱,咳嗽时时背上寒。
肾脉微细下部虚,⽿内嘈嘈风⾬声,脑痛腰疼双脚肿,背倦盗汗⼜来浸。
命脉微兮⼼下冷,忽然腰脚主酸疼,肾家虚弱为⾎少,厚⾐重服也⽪寒。
萧通吾继承五世家传《脉诀》⼭西⽼中医萧通吾继承五世家传《脉诀》的基础上经过六⼗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了各种脉象与疾病变化的关系。
1.浮脉左⼨脉浮是伤风,⽬眩头痛风痰壅。
浮兼虚迟⼼⽓少,⼼神恍惚不安宫。
浮散⼼⽓虚烦躁,洪数⼼经被热攻。
左关脉浮主腹胀,数因风热⼊肝中,怒⽓伤肝脉浮促,⼼胸逆满不相通。
左尺脉浮⼩腹胀,膀胱风热是尿涩。
伤寒论27种脉诊详解
伤寒论27种脉诊详解《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它对于研究中医脾胃病、肝病、风湿病、病毒感染等疾病有很大帮助。
其中,脉诊在中医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详细解释了《伤寒论》中的27种脉象,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缓脉:脉慢而细软,如丝缕相连。
多见于气虚、血虚、胃虚等症。
2. 紧脉:脉紧而有力,如坚强之意。
多见于气郁、肝郁、血瘀等症。
3. 散脉:脉象散乱,无规律可循。
多见于寒热、水肿、肠胃疾病等症。
7. 局脉:脉象只在一处感受得到,如被框固定之意。
多见于外伤、损伤等症。
8. 虚脉:脉搏虚弱无力,象几乎失去之意。
多见于气虚、血虚、脾虚等症。
9. 实脉:脉象有力有力,坚实有力之意。
多见于实热、实寒、实症等疾病。
12. 添脉:脉象间断不连续,如有间欠之意。
多见于疲劳、过度劳累等症。
13. 促脉:脉搏加快,短促有力之意。
多见于急症、焦虑等病症。
15. 连脉:脉搏连续流畅,如水流不止之意。
多见于气血畅通、康复之时。
16. 阴脉:脉象细弱,只能在尺部感受到。
多见于阴虚内热等症。
17. 阳脉:脉象粗大,有力有气。
多见于阳虚、阳盛等症。
18. 革脉:脉象有点晃动感,如革质之间的摩擦之意。
多见于疟疾、清热解毒等症。
20. 衰脉:脉搏弱小,如逐渐消失之意。
多见于病程逐渐加重之时。
21. 继脉:脉搏有原有亡,如旧时相承之意。
多见于恢复阶段。
23. 虚实交错脉:脉搏时强时弱,不规律之意。
多见于阴阳失调。
24. 脏腑脉:脉象似有不同器官之感。
如心悸、神志不清等症。
25. 季节脉:脉象随季节而异,如春季多舌苔、夏季多出汗等。
26. 时间脉:脉象随时间而异,如清晨脉象略弱、午后脉象稍强等。
总之,《伤寒论》中提到的27种脉象,是通过中医悠久的历史和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读者可以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脉象,对各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
祖国医学的脉学,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这个问题,应该从临床的事实中去求得解答。
我个人的意见,脉学不仅是一种经验的诊断技术,而且它是有理论根据和指导的。
先引内经的话吧:内经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外见五色修明,故声音能彰。
心肺有病,呼吸为之不利。
”照中医原有理论来推衍:肺主气,心主血。
气的吸入由心肺,呼出肝肾。
气入于肺,在外成为卫;气入于心,在内成为营。
营卫循行流利,那就呼吸能彰了。
在四诊中,脉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仲景在讲述诊病的方法时,首先讲脉学。
如太阳篇说:“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很显然,先说脉象然后才叙症候。
同时以脉浮紧为伤寒,脉泛浮缓为中风。
脉诊为什么这样重要?因为脉是营卫的表征。
内经说:呼吸一息,脉行六寸,一昼夜呼吸13500息,合共810丈。
阳(卫)行25度,阴(营)行25度,合为50度。
平旦大会于寸口。
内经说:理色脉以通神明,合之四时五行,六曲八风,不离其常,然后百发百中。
内经指出理色脉的重要性,但在诊断上为什么脉学又被强调着它的作用呢?这主要是由于脉征常反映经络的变化,因此对机体的病理变化,反映亦最敏捷。
仍以太阳病为例:仲景论太阳病头项强痛不解的治法,曾经指示过先刺风池风府。
太阳之脉,行身之背,太阳传经的第一表现,是由项至风府受邪。
巢氏病源的伤寒候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
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
”前面已说过,气的吸入,是经由心肺的,风府为肺经的穴道,风池为心经的穴道。
营卫的循行,这里是必经的道路。
再说桂枝汤证的汗出几几:几几是小鸟学飞振翼之貌,照这样讲,那么,汗出几几的解释,应该是恶风的症形之一;状如小鸟振翼,也就是耸动肩膊。
我们知道:肩膊前下是云门,后下是肺俞,都是肺穴。
肺主皮毛,风寒由皮毛而入,故得浮脉。
这是脉和经穴症候的关系。
仲景说中风的脉象是浮缓。
许多人以为缓是缓慢,这是就字面的看法。
经验上:结合浮缓来理解它,那么,以尺寸定阴阳脉位:假如阳分脉浮大濡,阴分脉也同样是浮大濡。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 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 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提要:少阳兼里实的证治
2024/7/14
伤寒论
32
❖ 分析:
呕不止 郁郁微烦
少阳胆郁失枢之证
少 阳 兼
心下急(胸胁苦满之甚)—热结于肠
里 实
腹中急痛—(木乘土)中虚脾络不通 脉涩—脾络不通血行不畅
脉弦—少阳主脉,也与腹痛有关
通
2024/7/14
伤寒论
21
❖ 施治: 先予温中补虚散邪缓痛—小建中汤 腹痛止而少阳之邪未解—小柴胡汤 此即“不差者”之本意。 ❖ 启发:
此条文以先建中后开郁是和法的活法,绝非先与 小建中不愈再施以小柴胡的思维。
是不必悉具 一证便云;“小柴胡汤主之”
“往来寒热”或“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一症
因前述过此症是柴胡证最特征性症状。
2024/7/14
伤寒论
18
服小柴胡汤后正邪相争中
必蒸蒸而振,却
正能胜邪的反映
复发汗出而解 言小柴胡汤也能发汗,为
间接取汗与三焦有关。
2024/7/14
伤寒论
19
原文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 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药 物
柴胡—疏泄胆气 一疏一清 —气郁得达 黄芩—清泄胆热 和解少阳主药—火郁得发
组 姜夏—和胃降逆
—止呕圣药
成 参枣草—补中益气
—防患于未然
配 伍 特 点
柴芩—苦降—寒
泻
集寒热补泻于一方,既各奏其 功: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
姜夏—辛开—热 整体即本方之寒温并用,攻补
伤寒杂病论辩脉法的原文及翻译
伤寒杂病论辩脉法的原文及翻译辩脉法是出自于古代医学名著伤寒论里面的。
伤寒杂病论辩脉法的原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原文作者:张仲景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
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
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
减则为寒,芤则为虚。
寒虚相搏,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是以发战。
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伤寒论》脉浮辨析
《伤寒论》脉浮辨析刁人政【摘要】脉浮是伤寒病证最常见的脉象(亦多见于起病时).从寸口总体上把握脉浮,明辨表里,可避免失治误治;从寸关尺分部把握脉浮,可辨病证之轻重、部位、进退;脉浮结合位、数、形、势等脉象要素,可明辨方证.脉浮主表证是其常,脉浮见于里证言其变,故需脉症合参.脉浮的出现及变化究其实质反映了伤寒病中人体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和气血津液聚散消长的病机趋势.【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6(048)002【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伤寒论;脉浮;辨脉【作者】刁人政【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9《伤寒论》以辨诸“病脉证并治”为篇题,无论是辨病证还是辨方证,最终都要落实到辨脉识症上,所谓多诊识脉,见症知病。
通观《伤寒论》全篇398条,论及寸口脉诊的原文共有144条,涉及浮、沉、迟、数、微、细、弱、弦、大、缓、紧、滑、涩等脉象,其中脉浮占60条之重。
故仲景能从纷乱繁杂的脉症中执简驭繁,明病辨证,奠定中医学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为基础的辨证论治方法,为后世垂范,实从辨脉浮始也。
今试进一步辨析《伤寒论》脉浮,以了解其脉诊特色。
脉浮有类浮脉,《伤寒论》通篇言脉浮,而不言浮脉,故不能简单地把脉浮等同于浮脉,但可参照浮脉来把握脉浮。
《脉经》认为:“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是从脉位的深浅描述其脉象要素的,而脉位的深浅一般由脉诊指力的轻重得之。
与中按到肌肉而得之脾胃脉和重按到筋骨始得之沉脉相比,轻按在皮毛、血脉即得者为浮脉,故浮脉脉位表浅。
平人脉象本来不浮不沉,和缓稍弱而滑,《内经》所谓“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脉浮非平人所固有,因感伤寒太阳病而脉浮,这是感受外邪后阳气卫外,寸口脉的脉动幅度或脉体充盈状态随之改变,轻按在皮毛即可触及,具有浮脉之象而矣。
对于脉浮的特点,可参考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对浮脉形象“如水漂木”的描述。
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
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王叔和为医圣名著作出重要贡献编次《伤寒论》·精编著《脉经》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敬慕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其精⼼整理成《伤寒论》和《⾦匮⽟函要略⽅》两书流传后世,并著述《脉经》。
王叔和可以说是《伤寒杂病论》的“救星”。
正如宋代医学家、任朝散⼤夫、光禄卿直秘阁林亿所说:“仲景之书及今⼋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王叔和之⼒也。
”医圣祠内王叔和塑像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成,发展并确⽴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并⼴泛应⽤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的古典医著之⼀,也是我国第⼀部临床治疗学⽅⾯的巨著。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和⼋个辨证纲领,以六经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纲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由于确⽴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东汉时期,由于当时造纸术还没⼴泛推⼴使⽤,简帛仍然是书写的载体,传抄量少且很容易散失。
约公元223年的⼀天,曹魏国的太医令王叔和正对着⼀堆残缺不全的⽵简和帛书不住嗟叹。
他轻轻抚摸着⽵简上的“伤寒杂病论”⼏个⼤字,仿佛抚摸着⾃⼰的宝贝。
当太医令⼀年多来,他除了救死扶伤外,⼤多数时间就是整理恩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被称为“⽅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临散失命运。
太医令为了恢复这部旷世奇书的⾯貌,四处收集医圣的旧证,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通过亲朋好友寻求旧医书。
资料到位后,他进⾏细⼼地整理和修复,历时三年才完成了原书中的“伤寒论”部分。
原书中的“杂病论”部分分散在各种⽵简和帛书中,要完全编纂将是⼀个很繁琐的⼯作。
为此,太医令花了⼏年时间整理完成关于杂病的理论,并按医圣的原意把此书取名为《⾦匮⽟函要略⽅》。
胡希恕先生解析仲景脉法(收藏版)
胡希恕先生解析仲景脉法(收藏版)对于诊脉辩证法,胡老强调“以常衡变”,首先医者应当熟知平脉之象,即平正无偏之脉,诊脉时,从脉动、脉体、血行三方面逐一细审,不断实践,仔细体会,方能做到指下明了,心中有数。
胡老对《伤寒论》脉象总结的特点是以八纲辨证为纲,将常见的脉分为太过与不及,使临证者把所见之脉与所见之证合参,得出所辨之证。
《脉学概要》亦为胡老研究《伤寒论》毕生之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科学价值。
一、平脉与病脉没病健康人之脉谓之平脉。
平即平正无偏之意,故不以象名。
人若生病,则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名之以象,即为病脉。
我们平常所称浮、沉、迟、数、虚、实、大、细,滑、涩等,都皆是病脉的象名。
脉象的两大类别:人体生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乎阴阳两类,同理脉象虽然复杂,但概而言之,则不外乎太过和不及两类。
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沉、迟、细、涩等属于不及一类的脉象。
脉象可分为三个方面来判断:一个是以脉动快慢来看,如脉数、迟;第二个是以脉体方面来看,如脉大或脉细是也;脉还有以血行方面来看者,如滑、涩是也。
脉动、脉体、血行即脉像生成的三个方面,这对于脉象的识别至关重要,依次释之如下:1.来自脉动方面的脉象浮和沉:这是来自脉动位置的深浅?若脉动的位置较浅,浮于外者,即谓浮脉;若脉动的位置深沉于内,即谓沉脉。
因故浮脉属于太过,沉脉属于不及。
数和迟:这是来自脉动次数的快慢多少?若脉动的次数,较多较快,即谓数脉;若脉动的次数,较少较慢,即谓迟脉。
故数脉属太过,迟脉属不及。
实和虚:这是来自脉动的强弱。
若按之脉较强实有力者,即谓实脉;若按之脉较虚弱无力者,即谓虚脉。
实脉属于太过,虚脉属于不及。
结和代:这是来自脉动节律上的间歇之象。
若脉动时一止,而止即复来,则谓结脉。
结者,如绳中间打结,前后仍相连系,间歇即是暂歇之意;若脉动中止,良久而始再动,则为代。
脉势升降
脉势升降摸脉是为了感受脉象,也就是脉气,通过脉气的出入升降而明了疾病的发展变化,不是为了知道具体的二十八脉,二十八脉只不过是脉气在某一种情况下的具体现象,或者说某一方面的特点,正因为名相太多,反而湮灭了脉学真正的精华,束缚了脉学的发展,所以初学者学起来往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古人所谓流散无穷也。
并不是说二十八脉就是错的,二十八脉与脉气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脉气的变化导致二十八脉的产生,知道了脉气的变化,对脉气变化而做具体描述就是二十八脉,如果没有二十八脉,对脉气的发展变化如何描述?但是,如果把二十八脉当作脉学的全部内涵,那就错了,只抓住了现象,没有深入到本质,所以学脉学不仅要学习脉气的变化,也要学习二十八脉,二者完整的结合。
但学习的次序要从先从学习脉气的变化开始,先把握其精髓,再学习现象就轻而易举了。
有很多人把脉,他心中没有二十八脉,只有脉气。
所以脉学也是根源于气化学说而来,脉候的是脉气,脉气讲的是六经之气的变化。
同样也有升降出入的问题。
参合于尺肤,可以察脏腑的盈亏。
1、脉势升降之原理清阳气升浮而浊阴气沉降,阴阳之性也。
五脏之中,肝肾体阴而用阳,故脉沉而有浮意,沉中带浮,此阴中有阳,故脉虽沉而不下陷则精不下脱。
心肺体阳而用阴,虽浮而有降意,浮中带沉,此阳中有阴,故脉虽浮而不上飞则神不上飘。
脾胃位中,居沉浮之间,半沉半浮,亦沉亦浮。
若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
升降阴阳之权,全在乎中。
中者,土也,己土升则乙木上达而化清阳,戊土降则辛金下行而化浊阴。
阴阳交济,是以寸不但浮而尺不但沉,阴阳平合,故人无病。
常人脉象图2、脉大之原理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气荣畅,若土气亏虚,或有邪气,失升降之职,则肝病下陷,胆病上逆,脉即有大小之别。
大小者,阴阳之象也。
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脉小,大为阳而小为阴。
寸大而尺小者,气之常也,寸过于大则上热,尺过于小则下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篇局部症状1 6.脉象变化16.1寸部、寸口脉【寸脉浮】寸部脉浮。
其一,结胸证,如128条:“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日结胸。
”其证机是饮邪结于胸脘腹,壅滞气机而不通,正气抗邪于外;其治当泻邪涤饮;若为实热结胸,以陷胸汤类;若是寒饮结胸,以三物白散。
其二,脏结证,如129条:“何谓脏结?答日: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日脏结。
”其证机是气血相结于脏,脏气内结而不畅,正气不虚;其治当理气行血。
【寸脉沉】寸部脉沉。
见寒饮郁肺气冲证,如第十二36条:“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
”《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脉沉微,里气弱也。
”其证机是寒气内郁,肺气不能外达,故脉沉;其治当温肺化饮,平冲下气,以桂苓五味甘草汤。
【寸脉沉而迟】寸部脉沉而迟。
见肝热阳郁证与脾寒阳虚证相兼,如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
”《伤寒内科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肝热受寒药攻下而伏郁,气血为之阻滞而不畅,则寸脉沉而迟”其证机是肝热郁遏阳气而脉沉,脾寒阳气虚弱而脉迟;其治以升麻麻黄汤,发越肝阳,温暖脾阳。
【寸脉沉大而滑】寸部脉沉大而滑。
见卒厥病证证机及其预后,如第一11条:“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金匮要略心典·脏腑经络先后受病》:“实谓血实,气谓气实,实邪相搏者,血与气并俱实也。
”文中以脉沉代实邪在里即在脏腑,以脉滑代邪气盛,以脉大代邪气入脏腑而盛实。
即“沉则为实,滑则为气。
”【寸脉反浮数】脉不当浮数而反见浮数。
见厥阴肝下利动血证,如.363条,又如第十七32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伤寒大白·下利》:“今寸脉浮数,气中有热。
”脉浮为邪热内盛,脉数为热迫血而妄行,脉浮数主邪热动血证。
【寸脉微浮】脉轻微浮。
见胸中痰实证,如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
”其证机是正气不虚与痰气相结而相搏,正气为痰气所阻而欲抗邪于外,又不能驱邪于外;其治当涤痰泻实,以瓜蒂散。
【寸缓关浮尺弱】寸脉缓,关脉浮,尺脉弱。
见阳明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辨证关系,如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lJJ。
”《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太阳病,脉浮弱而缓,中风脉也。
《伤寒论译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寸缓关浮尺弱,相当于阳浮阴弱,是太阳中风证的脉象。
”辨表里兼证,文中特言“寸缓关浮尺弱”,以揭病变主要矛盾方面在太阳,其治当先从太…,使太阳之邪从外而散,然后再以法治其里。
【寸口】寸口,又名气口,亦称脉口。
《素问·五脏别论》:“五味人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难经》:“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如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
”【寸口脉】一指寸关尺三部脉,如30条:“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
”一是指寸关尺三部之寸部,如第十二36条:‘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
”379附子参其问。
”其证机是脉浮为邪在太阳,脉大为正气虚弱,其大必大而无力。
其二,阳明宿食重证,如第十21条:“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
”《金匮要略心典·腹满寒疝宿食病》:“寸口脉浮大者,谷气多也。
谷多不能益脾而反伤脾。
按之脉反涩者,脾伤而滞,血气为之不利也。
尺中亦微而涩者,中气阻滞,而水谷之精气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为病,宜大承气汤下其宿食。
”其证机是宿食阻结,浊气攻冲,腑气不通,气血郁滞凝结而不畅;其治当涌吐宿食,以瓜蒂散。
【寸口脉浮而紧】寸口脉浮而紧。
其一,太阳病证与肝气乘脾证相兼,如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
”《伤寒论本旨‘少阳篇》:“腹满谵语,阳明之里证也,脉浮而紧,太阳之表脉也,脉证不合,必当求其故矣。
”审脉浮而紧代表在表是太阳病证,临证当审证机而以法治之。
其二,邪中经络脏腑的基本脉证及病理,如第五2条:“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其证机是正气夙体虚弱,复感寒邪侵袭,气血不和,肌肤筋脉拘急;其治当益气血,和筋脉。
【寸口脉浮而迟】寸口脉浮而迟。
其一,上焦消渴证,如第十三2条:“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
”辨“浮即为虚”,即脉浮为虚热所致;“迟即为劳”,即脉迟主病久虚劳证。
脉浮迟并见,主上焦消渴证。
其二,水气热证的证机,如第十四8条:“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日沉。
”其证机是邪热与正气相搏于外则脉浮,水气阻遏正气则脉迟,脉浮迟并见,主水气热证。
上篇局部疰状【寸口脉浮而缓】寸口脉浮而缓。
见湿热黄疸证,如第十.五l条:“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金匮要略心典·黄疸病》:“脉浮为风,脉缓为湿,云为痹者,风与湿合而痹也。
”其证机是湿热内结,与血相搏,壅滞气机,湿热熏蒸,黄色外露;其治当清热利湿,行气散瘀。
【寸口脉浮微而涩】寸口脉浮微而涩。
见伤科证,如第十八5条:“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
”《金匮发微.疮疝肠痈浸淫病》:“脉微而涩,是为阴虚,阴虚之人,或吐血,或盗汗是为虚劳本证。
”脉浮是血虚气浮,脉微是气因血亡而不得…功,脉涩是血虚而不得滋荣血脉,脉气滞涩。
【寸口脉沉滑】寸口脉沉而滑。
见风水证的典型脉证,如’第十四3条:“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日‘:风水。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水气病》:“盖脉法浮主表,寸亦主:表,沉滑而见于寸部,即是水犯于表之诊,故亦断为风水。
”脉沉滑标志正气与水气相争,正气抗邪于外。
:【寸口脉沉而迟】寸口脉沉与迟并见。
;其一,痰瘀胸痹证,如第九3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
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_卜小紧数。
”《金匮要略直解.胸痹心痛短气病》:“寸脉沉迟,关脉小紧,皆寒客上焦之脉。
”《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胸痹心痛短气病》:“寸口脉沉而迟。
沉则为里气滞,迟则为脏内寒,主上焦脏寒气滞也。
”其证机是痰瘀相互阻结于胸中,心之脉络为痰瘀阻结而不通;其治当宽胸行气,祛痰通阳,以栝楼薤白白酒汤。
其二,水气证机与肾脾胃的关系,如第十四19条:“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
”其证机是水气内结则脉沉,寒气内伏则脉迟,脉沉迟并见主水气寒证。
【寸口脉沉而紧】寸口脉沉与紧并见。
见水气寒证,如第十四21条:“师日: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上篇局部症状上篇局部症状此言“脉微”之“微”字,非言“脉微”,而是脉轻微数,暗示风热之邪侵袭于肺,肺热尚未太盛,若进一步发展则可演化为肺热痈证。
:其二,阳明虚寒胃反证主脉及证机,如第十七4条:“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金匮要略心典·呕吐哕下利病》:“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
”其证机是中焦脾胃虚弱,生化气血不足,不能滋:养营卫,经脉空虚而失主,则脉微而数。
:【寸口脉弦】寸口脉弦。
见太阴脾实寒证,如第十5条::“寸口脉弦,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金匮要略心:典腹满寒疝宿食病》:“寸口脉弦,亦阴邪加阳之象。
”其证机;是太阴脾正气不虚而被寒气所客,脾气为寒气所阻滞而不通,阳:气不能外达而寒气充斥则脉弦。
:【寸口脉弦而大】寸口脉弦而大。
见肝肾精血亏虚证证:机,如第六12条,又如第二十二11条:“(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
”:《金匮要略论注·妇人杂病》:“谓脉之弦者,卫气结也,故为减:为寒。
脉之大者,气不固也,故为芤为虚,至弦而大,是初按之而:弦,弦可以候阳,稍重按之而大,大可以候阴。
”《金匮发微·妇:人杂病》:“脉弦为阳气衰,脉大而芤为阴气夺,阳衰则中寒,阴:夺则里虚,两脉并见,其名日革。
”其证机是肝肾精血亏虚,阴血! 耗损,阳气因阴精亏虚而曰损,精血不能充盈于脉,脉气反为邪:气所乘。
正如仲景所言:“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
”其治滋肾精,补肝血j兼顾阳;【寸口脉弦而紧】寸口脉弦与紧并见。
见肠间水气寒证;证机,如第十四9条:“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1:沾流,走于肠问。
”《金匮要略论注·水气病》:“弦则卫气为:寒所结而不行。
”《医门法律·水气病》:“弦为水,紧为寒,水寒;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