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简介:本单元是《中国历史》第2册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本单元涉及的时段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它起源于960年止于1368年,这是我国从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本单元内容的关键词是“民族关系发展”,“社会变化”。

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特点是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是多个民族并存和共同发展,在直接统治区域出现了蒙、汉、回藏等多个民族。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首先打破课时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整个课堂结构包括:总序、多民族国家政权由并立到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四大部分。

新课标要求: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并立;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了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知道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了解元朝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中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

二、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辽、宋、西夏并立;宋金之战,南宋偏安;了解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知道北宋、元朝强化中央集权和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2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3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4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中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

中考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

中考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时代特征】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

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2.社会变化:(1)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2)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3)宋元时期,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中外交通发达。

【核心考点】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2.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金(女真)、西夏(党项)、蒙古。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4.民族政权并立典型事件: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

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同时加重了北宋的负担。

辽、宋、金之间,战和交织,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这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5.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映了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7.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两宋商业城市兴起。

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出现早市和夜市。

乡镇出现了草市。

8.两宋时期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9.“一代天骄”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10.忽必烈建立元朝。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地方建立行省。

我国省级机构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1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6—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6—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6—9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时期。

本单元包括6-9课,主要讲述了辽、宋、夏、金、元五个朝代的历史。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复杂,政权分立,社会矛盾交织。

教材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可能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政权更迭感到困惑。

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线索,理解各个政权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时,学生需要对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民族团结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掌握各个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族团结对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线索,各个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2.难点:民族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事件和人物。

2.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族关系和社会变化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相关内容。

2.资料: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

3.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辽宋夏金元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示相关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族关系和社会变化的理解。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过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卷》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过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卷》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徐州一模)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

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A.禁军B.节度使C.通判D.转运使【答案】D【解析】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转运使。

宋太祖在地方,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故选D。

2.(2019•利川市一模)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及后继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巩固政权,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对“重文轻武”理解正确的是()A.文官受重视是因为科举选拔的文士太少,人才贵重B.目的是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C.其不利于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D.对军队战斗力没有影响【答案】B【解析】对“重文轻武”理解正确的是目的是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梳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梳理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梳理一、单元课程结构1.单元地位这一时期从北宋建立开始,至元朝灭亡结束。

与北宋同时,在东北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在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随后形成了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至蒙古灭金,建立元朝,继而灭南宋,统一了中国。

无论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还是元朝这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取得了很大成就。

2.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在民族关系方面: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政权统一全国。

在社会变化方面包括:经济重心南移,商业贸易繁荣,繁华的都市生活,多彩的文学艺术(宋词、元曲流行),极盛的传统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典范和高峰,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发达的中外交通。

二、单元知识梳理1.课标解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新增“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一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宋朝经济繁荣而综合国力不强,总屈服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原因;二是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文官制度的渊源和重文轻武的民族性格的形成。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新增“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一是因为“岳飞抗金的事迹”在民间影响较大,符合“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课程设计思路;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元时期是商业贸易的繁荣时期,宋朝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所以课文着重介绍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要求“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突出强调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间轴+知识点汇集+重点图片解读+好题汇集】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间轴+知识点汇集+重点图片解读+好题汇集】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汉人纷纷避难,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 世纪后,契丹族有了自己的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造 房屋和城邑。
政权建立:10世纪,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在临潢建 立政权,史称“辽”。
1.重文轻武目的: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武将 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使文臣统兵格 局形成。
● 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 ●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统军的指挥权。 ● 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 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 才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 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 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的爪牙。 ● 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 ● 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
宋金对峙形成: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和 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对峙形成。 金迁都:金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南宋偏安: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发展加快,逐渐超越北方 。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了东南地区。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 语。 ●宋代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植棉地区,由北宋至南宋初期的广东福建发展到南宋后期的江淮和川蜀 一带。

部编版(五四制)历史 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部编版(五四制)历史 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部编版(五四制)历史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金与南宋的对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点考查目标......:知道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运用时间和空间术语描述史事;提取史料的历史信息;认识史料的不同价值)材料一:金与南宋对峙示意图材料二: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闻到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南宋〕张孝祥(1132—1170)《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注:词作于1164 年。

长淮:淮水。

莽然:荒凉的样子。

翠葆霓旌:皇帝的依仗。

使:出使。

膺:胸怀。

材料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1125—1210)《示儿》(1) 与南宋“对峙”政权的少数民族是族和族。

(2) 结合材料一,推断材料二、三中的“中原”可能指代的范围。

简述你的理由。

(3) 材料二、三折射了南宋社会怎样的心态?如果要证实诗词中折射的社会心态,还需补充哪些材料?2.宋代的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点考查目标......:知道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提取史料的历史信息;认识史料的不同价值;运用史料作为证据对具体史事论证观点)材料一: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直至天明。

——宋代孟元老笔记体散记《东京梦华录》材料二:南宋会子雕版材料三: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1) 宋代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材料一中可能出现的是市。

(2) 对于研究宋代经济而言,上述三则材料中最可信的是。

(3) 凭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得出“北宋时期商业繁荣”这一结论吗?简述你的理由。

3.元朝的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点考查目标......:知道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提取史料的历史信息;运用史料作为证据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材料一:急递铺令牌材料二:元宣政院印材料三: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建立1.时间:960年2.人物:宋太祖赵匡胤3.都城:开封(汴梁、汴京)4.事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二、北宋的统一1.方针:先南后北2.结果: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3.实质:局部统一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措施:1.军事方面:目的: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2.政治方面:(1)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目的:防止宰相权力过大)(2)在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利(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①派文臣担任知州,三年一换②各州府设置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经济)④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经济)(二)影响:1.利:加强了中央集权与皇权2.弊: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使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

四、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防止武将跋扈2.措施:(1)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2)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3)逐渐形成文官统兵的格局(4)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3.影响:(1)积极: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②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为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消极: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1.兴起:隋唐时期、北方、游牧2.建立政权:10世纪初(916年),耶律阿保机,定都上京临潢府,称契丹或辽。

3.统治: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增强二、党项族1.兴起:唐朝、西北方(甘肃东部、陕西北部)2.建立政权:11世纪前期(1038年),元昊,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这段话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2.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的措施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B.削弱和分割相权C.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D.重视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3.“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A.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B.宋真宗亲征澶州城C.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D.北宋北伐辽遭失败4.两宋时期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时期。

下列史实反映了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楚汉之争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渊之盟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

“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交纳的岁币以及绢帛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 )A.西晋和东晋的关系B.隋和唐的关系C.曹魏和北魏的关系D.武周和北周的关系7.“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秦汉时期8.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题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重点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题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重点解析)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

请问这是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两宋时期2.宋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这里的“专门机构”是指( )A.中书省B.门下省C.蕃坊D.市舶司3.为便于南粮北运,元世祖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车轨,设置市舶司B.疏通大运河,缩短航线C.设置驿站,改修粮站D.修整黄河,开辟海运航线4. 1004年,辽国承天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米真宗赵恒也在寇准的软硬兼施之下御驾亲征。

但是,这场灭国级大战中,双方都觉得自己要满盘皆输了。

材料所述史实为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郾城大捷D.澶州之战5.《宋史》卷368《杨再兴传》记载:“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

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

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历史上称这次大战为A宋金大战 B.郾城大捷 C.宋西夏之战 D.宋辽之战6.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

为此宋代实行文治。

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②增加科举名额③让文官担任要职④设立进士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根据下列消息,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四川地区交子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交子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A.经济重心的南移B.统治阶级的需要C.印刷术的改进D.商品经济的发展8.“他用武力和意志扫平了东亚。

2019-2020年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部编

2019-2020年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部编

2019-2020年初中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部编版拔高训练第四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宋代手工业非常繁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A、洛阳B、长安C、景德镇D、泉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形成于元朝的新民族是( )A、苗族B、回族C、满族D、壮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①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苏湖熟,天下足④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南宋时期,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销售,应该到哪一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A、市舶司B、藩坊C、藩市D、藩学【答案】:➢第6题【单选题】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B、和朋友一起玩蹴鞠C、在居民区里购买商品D、观看悲剧《窦娥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北宋,下列情景有可能遇到的是( )A、占城稻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B、辛弃疾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C、人们可以在瓦子中观看京剧D、四川地区已开始使用“交子”【答案】:➢第8题【单选题】下列反映中外友好往来的大事中,发生在元朝的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马可·波罗来华【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吸引我的是他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历案)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历案)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历案设计】【学习主题】《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初三复习的重点内容。

(1课时)。

【设计者】梁晓娟【课标要求】1.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3.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5.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6.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7.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史料总结北宋的建立情况,概括出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通过识图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列表总结各政权建立情况。

3.通过阅读教材史料总结成吉思汗的崛起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的历程;总结元朝的统一相关知识,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4.通过阅读史料列表总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示意图列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5.通过列表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概括总结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评价任务】1.通过阅读教材史料总结北宋的建立情况,概括出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检测目标1)2.通过识图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列表总结各政权建立情况。

(检测目标2)3.通过阅读教材史料总结成吉思汗的崛起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的历程;总结元朝的统一相关知识,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检测目标3)4.通过阅读史料列表总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示意图列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检测目标4)5.通过列表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概括总结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链接中考
2 、 (2021年山东东营)“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
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黄袍加身
D.破釜沉舟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取代 了后周,建立了北宋,故选C;纸上谈兵反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 时学兵法,善于谈兵,在作战中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 败,排除A;草木皆兵出自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地点是安徽寿春,排除B;破釜 沉舟反映的是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 生还,地点在内黄,排除D。
考点4.1:元朝的统治
疆域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 上最大的,包括新疆、台湾、西藏、东北地区。
元朝 的统 治
地位
政治 制度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称“行省制度”。 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至今还在沿用。
链接中考
2.(2021·山东)“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
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此史料认为辽、金民族政权能够长期与宋朝并存的理由 是 A.中原王朝的软弱 B.主动学习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英勇善战 D.宋朝重文轻武
【答案】B 【详解】根据“……后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归纳可知,材料认为辽、金政权之所以能够和宋 朝长期并立的原因在于“能用汉法”即主动学习中原先进文化。B正确;材料从内因角度分析辽金政权长久的 原因。AD属于外因。AD错误;游牧民族英勇善战与“能用汉法”的主题不符,C错误。综上故选B。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作用:扭转了唐末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⑥ ____武__将__跋__扈和⑦_____兵__变__政_的移情况发生,有利于政 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同时也造成军队战斗力减 弱,朝廷⑧__财__政__开支过大等负面影响。
备考指引:注意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地位,士人地位最高, 商人也受重视。要能根据史料分析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 原因及影响。易错点:重文轻武国策并不是轻视武备。
原因:北方人民①__南__迁___,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
自然条件优越,社会安定;南方政府重视农业。 表现: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从越南引进优良水稻品种—②
_占___城__稻_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首位,“苏湖熟,天下足”表明③ _____太__湖 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南方出现一批商业中心,
如苏州、杭州等繁荣城市。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
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
加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表格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南方所占比例 可以看到,1076年南方赋粮占比超过全国一半以上,说明南方经 济地位上升,A、D两项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C项不符合事实, 故排除。
考点解读
考点一: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为切入口,考查解读图片信 息的能力。根据一份材料得出一份结论、几份材料得出几份结 论的原则可以排除A、B、D三项。这三项均不能从材料中解读出 来。
2.(2019·广东)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B )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④___江__南_____。
备考指引:本考点涉及时间众多,注意从方位掌 握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正确认识双方妥 协既是实力对比的结果,又使边境保持了较长时期的 安宁,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本单元是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课时安排: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单元主体特征: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

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票。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单元时空坐标学业要求:1、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能够知道中国古代遗留至今的各类史料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证据,能结合语文、地理、艺术等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古代史料的含义,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其意义和影响。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提示1、学生初学历史,需要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再现、问题引领、故事讲述和多样化的资源运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

2、要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教材,概括所学内容入手,进而指导学生解读史料,使学生逐步学会对史事进行分析。

3、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要通过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相关重要史事,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展开。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考点清单08——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都市 生活
大都市
娱乐 场所
北宋是 开封,南宋的 临安、元朝的 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北 宋的 开封,最为繁荣的是 大相国寺 )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 子,叫做 勾栏 。
戏剧 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意义: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考点清单05——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 占城稻 。②宋朝时, 水稻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 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业 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纺织业
7.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文 表现 1.采取抑制 武将 、提升 文官 的地位

2.注重发展 文教事业 ,改革和发展 科举制

的 政 策
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 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 的安定。
考点清单03——辽、宋、西夏的并立

Hale Waihona Puke 建立 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 措施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5.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
化繁盛”的是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C.发明了火药
D.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6.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外交通发达的前提是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 B.中国的创造发明对亚非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等也传到 中国 C.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D.可通往日本、高丽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从公元907年后梁建立到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我国经历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共四百六十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在这一时期,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立。

那时候,战争虽然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受到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

这一时期,文化上成就突出,西方国家望尘莫及: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得到普遍应用,火药武器得到不断改进,这些都对世界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推动着中华文化进一步发展。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各政权统治者都推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南方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对外交往范围较大。

1.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1)原因:一是要求结束唐朝后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防止和陈桥兵变相类似的兵变重演,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其措施: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集中。

(2)影响:一方面是解决藩镇割据,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却种下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2.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一是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达到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三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

四是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宋朝经济发展原因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了宋代最后完成,江南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原因是什么?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南方自然条件的变化(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迁移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1)岳飞:北上抗金,表现出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

军纪严明,廉洁正直,不计较个人得失等。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顽强的毅力,勇敢的战斗精神,远大的抱负等等。

(3)文天祥:拒绝降元,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4)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具有创新精神。

民族融合篇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进而提问,分析元朝的民族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元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表现: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

原因: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影响: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议和篇第二单元涉及到的议和有哪些?有何影响?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后归纳1.辽宋议和:宋军打退辽军后议和。

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2.宋与西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3.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双方在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什么朝代:北宋。

2、采取重文轻武治国政策的是什么朝代:北宋。

3、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辽、西夏、金等。

4、占据江南,与金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的是什么朝代;南宋。

5、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蒙古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人教部编版知识点练习六
第1题【单选题】
元朝棉纺织业最兴盛的地区是( )
A、松江地区
B、太湖流域
C、苏杭一带
D、四川地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

下列四项中,和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马可·波罗来华
C、希波战争
D、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顺宗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他的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曾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这部著作最有可能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俄底浦斯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

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

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

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

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元朝战争频繁
B、元朝商业繁
C、元朝交通便捷
D、元朝农业发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作者是李清照。

在文学形式上,它属于( )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图人物的事迹( )
①他17岁前往中国②他在中国看到了明长城和繁荣的江南小镇③他随蒙古人东征西讨,足迹所到远不止中国④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⑤他会说汉语,写毛笔字⑥他写了《马可·波罗行纪》⑦他的著作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客观上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⑥⑦
C、①④⑤⑦
D、②③⑤⑦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

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他是( )
A、亚历山大
B、马可·波罗
C、麦哲伦
D、利玛窦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回到欧洲。

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他是( )
A、马可·波罗
B、亚历山大
C、利玛窦
D、麦哲伦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故事情节和“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的台词都出自哪一戏剧?作者是谁?作者写这些情节和台词,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里兴建的。

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

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世界历史》上册材料二: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古代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二各体现了古代文明交流的哪一种方式?请你分别再举一例。

(2)分析材料一,说说亚历山大东征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阿拉伯人曾在连接亚欧的商道上起到了桥梁作用,这条商道叫什么名?你以为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4)你认为哪一种交流方式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他在书中描述了中国都市的繁华、江南如画的风光、各地物产和风土人情;并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的印刷、货币、驿政和造船等情况。

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被欧洲人惊叹为“天外奇谈”。

可他说,他还没有说出自己见闻的一半。

请回答:1)材料中间的“他”指的是谁?是哪国人?2)他来到中国时,是什么朝代统治时期?当时中国的都城在哪里3)记述他在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这本书叫什么名字?有何影响?4)马可·波罗是促进中外交流的杰出代表人物,类似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出两例吗?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娱乐社交等物质生活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人们用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盛占城稻大米饭吃,用景德镇生产的瓷杯喝茶;穿着蜀地产的丝绸衣服在夜市中用交子购物,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商人驾着泉州产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5-16世纪以后,原产美洲的作物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

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在为扩展
——《探索史》
材料三:下图是19世纪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的一种时尚。

当今,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材料一反映了南宋经济的什么现象?说出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的证据?
说出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的动力?火车的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结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
请写出图二中人物来到中国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_____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该图中人物的事迹与阿拉伯数字西传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指出它们体现出的共同历史主旋——______。

【答案】:
【解析】:
1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