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武汉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调查报告
二、背景
二、背景
当前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点,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 间和平台,同时也对他们的网络自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使用网络 时应该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然而,实际情 况并非如此,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出现了道德失范、违法乱纪等问题,如网络暴 力、网络欺凌、侵犯他人隐私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他们的网络自律意识薄 弱有关。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武 汉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调查
报告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调查方法
03 三、调查结果
04 四、建议和对策05 参考内容来自一、引言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 大学生群体中,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因 此,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演示通过对武汉 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意识现状,并探讨了 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识的途径。
三、调查结果
1、网络使用习惯
1、网络使用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社交媒体、搜 索引擎和新闻网站是他们最常访问的网站类型。在上网目的方面,浏览新闻、社 交娱乐和学习知识是他们最主要的上网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有30%的大学生表 示他们会参与网络论坛讨论,其中一部分学生还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 法。
二、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在武汉地区的五所高校(武汉 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随 机抽取了10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涵盖了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信息甄 别能力、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网络意 识,我们还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2 大学生使用媒介 的动机 .
网络是大学生最喜好 的媒介 , 本研究选取 大学 生 卜 网的 目的 为大学生媒介使用 动机作调查 , 根据调查结 果 , 1 6 6 . %的大学生 5
上 网 目的是获取信息 ,11%的大学生 卜网的主要 日的是娱乐 , 5. 4 4 . %的大学生 上网的 目的是聊 天 ,47 %的大学 生 七网的 主 49 5 4. 8
要 目的是获取 学习资料 , 有 1.3 还 3 %的大学 生上 网的主要 目的 0
是 在线学 习。 由此 可见 , 获取信 息是 大学生媒 介消 费的 首要 动 机, 其次是娱乐和聊天 , 次就 是获取学 习资料和在线学 习 , 再 说明 大学生使用 网络 除了娱乐 以外 , 已经意识 到通过 网络 学习和获取 学 习资料的重要性 。 2 对媒介信息或媒 介内容的理解 能力 、 . 3 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 对媒介 的观点和立场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 , 选择 “ 接受” 和 “ 完全接受 ” 的分别 占4 . 8 %和 2 %, 9 . 表示 “ O 不接受 ” 占 3 %, 的 . 表 9 示“ 先判断再接收” 占4 . 的 53 %。从结果可 以看 出, 有一半 的大学
中 图 分 类号 : 4 0 G 2 文献标识码 : C
1 调 查 内容 与 调 查对 象
生可能受到媒介 观点 和立场 的影响 , 对媒介 的观点和立场缺乏质
疑 和思 辨 的反 应 能 力 。
本 研究利用 问卷调查 法 , 据 19 年美 尉媒介 素养研究 中 依 92
心对媒介 素养定 义 ” 参考 了《 , 上海 高校媒 介素 养调查 报告 》 和 《 中国青少年媒体素养状 况调查问卷》 等问卷 , 自编 了《 大学生媒 介素养 的调查问卷》 经过试测和修正 , , 最后确定 4 个 问题 , 0 内容
武汉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调查报告大学生是高端产品的潜在消费市场,同时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选择还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其他群体的消费。
因而,很多明智的企业开始注重培育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如汽车、房产、手机、数码相机等生产厂家,不惜投入巨资在高校做促销,搞宣传。
对于这个还没有完全被主流社会同化的大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媒介接触和消费观念,对企业制定科学的媒介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武汉大学等八所大学的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状况及消费观念,为商业化的科学媒介策略提供参考。
调查对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武汉工程大学等八所高校学生调查过程: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
为了使样本更具代表性,我们采用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武汉工程大学8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入户(寝室)调查。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被调查者的各项比例为: 男性45.4 %,女性54.6 %; 本科59.5 %,专科9.8 %,硕士生25.5 %,博士生5.2 %; 文科51.4 %,理工科45.7 %,其他2.9 %。
从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专业科目等指标来看,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除了问卷调查,我们还选择了20位被调查者进行深度访谈,其结果同样印证了问卷调查的可信度。
数据分析:一、媒介接触强度依次为: 网络、报纸、广播、电视问卷要求以最近一周为例,提供相关情况。
从(图1)数据中我们看到,四大媒介中大学生网络的接触率最高,占到93.8%,报纸的接触率为93.6%,接下来依次是广播(58.6%)、电视(47%)。
在选择“每天接触”的媒介中,报纸的比例最高为43.9%,网络43.5%,两者差别不大,其次是广播(15.7%),电视(8.4%)。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0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
他们是数字原生代,对于新媒体的接触和使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究竟00后大学生在新媒体素养方面的水平如何?他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和运用是否成熟?本文通过一项针对00后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现状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新媒体素养方面的现状。
一、调查设计与方法为了解00后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包括了对其新媒体使用习惯、对新媒体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对新媒体传播规则的掌握程度等内容。
问卷设计包括了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以期全面了解00后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现状。
我们选择了多所大学的00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476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在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方面,我们发现大部分00后大学生每天会使用2-3个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包括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新闻客户端等,平均使用时间在2-4小时。
社交媒体成为00后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平台,其次是视频网站和新闻客户端。
这显示出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非常普遍,从社交互动到获取资讯均离不开新媒体平台。
2. 对新媒体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在对新媒体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在对新媒体的理解上,大部分00后大学生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可以实现即时互动和广泛传播。
他们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也有一定的预期,例如认为视频内容将会成为主流、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等。
这表明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认知程度已经较为全面和深入。
3. 对新媒体传播规则的掌握程度在对新媒体传播规则的掌握程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传播规则的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
尽管他们大部分能够正确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方式,但在运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对用户隐私的保护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摘要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使用媒介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大学生接触媒介动机、主要接触媒介、使用媒介时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介可信度、媒介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大学生在使用媒介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当今世界,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以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引领着一场新的技术变革,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国家的后备人才。
面对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大学生需要正确认识媒介,有效地选择和利用媒介,对媒介信息进行批判性地解读,从中选择对自己成长有利的信息。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公民素养的重要举措,应当引起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使用媒介的情况,我于2010年10月在南昌航空大学开展了一次针对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南昌航空大学在校本科生,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兼顾各个年级和专业,考虑性别比例等因素,此外对处在不同场所和生活习惯不同的学生进行调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其中男生480人,女生520人,大一90人,大二300人,大三280人,大四330人。
被调查者的学科专业涉及理科230人,工科450人,文科310人,艺术类10人。
本次调查共设有22个问题,其中封闭题20个,开放题2个。
问卷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主要情况、接触媒介动机、主要接触媒介、使用媒介时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介可信度、媒介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所有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 V17.0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与部分被调查者的深入访谈中可以发现,大学生使用媒介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大学生接触媒介动机1.大学生接触媒介位列前三位的动机是:获取新闻信息、休闲娱乐、学习和自我增值。
武汉高校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武汉高校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
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
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当前,我们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
而处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学习与生活更是与新媒体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深受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逐渐进入时代。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一)研究问题1.武汉高校大学生使用媒体的种类和频率区别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媒体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各领域依旧发挥作用的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新媒体应运而生。
2.武汉高校大学生对媒体的认知与影响媒体形态的多样性促使大学生使用媒体的种类不可能仅限于其中一种固定媒体,技术的革新也会改变媒体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但是普通大学生是否熟悉每种媒体的产生原因、运营形式和未来趋势,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二)研究样本1.为什么选择武汉六所高校大学生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种类,直接影响到问卷调查的客观性。
研究武汉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现状,选择合适的样本非常重要。
2.样本数量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将共计600 份调查问卷发送给六所高校,每所高校各100 份,在各高校在校大学生之间分散传播,包括各高校内文教、社科、理工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
实际收回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93 份。
三)研究必要性新媒体以其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虚拟性等优势迅速抢占了广阔的受众市场,其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丰富资讯和广博知识的新平台,而且为实现信息的交互提供了便利。
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了自身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对大学生们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
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现状的调查和建议——基于武汉地区高校的调查
自媒体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开放性、私人化的特征,以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或特定的人传递信息,给传媒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自媒体时代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介终端的参与,打破甚至颠覆了传统媒介由媒介采编人员决定新闻话题的模式,为网民搭建了话语平台,人人可以发表和设置话题。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大学生已成为我国手机网民的中坚力量,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也愈加深入。
一、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1.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使用率极高。
调查统计显示,智能型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比例为80.8%,使用普通手机和暂时未用手机的大学生比例为17.8%和1.4%。
时尚便携、无线传送、娱乐新潮、功能众多——智能手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和追捧。
网络访谈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坦言,自己通过奖学金、兼职或父母、亲友的资助把功能型手机更换为智能型手机。
由此可见,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已极大程度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社交和学习生活,成为对大学生粘性很强的物品。
2.过半大学生成为手机网民。
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为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
报告还显示,手机在微博、微信用户中出现较快增长。
在网吧、学校机房等场所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在学校公共机房上网的网民占比下降了3%。
[1]CNNIC发布的这一权威报告,从侧面折射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手机网民数量的微妙变化。
调查发现,随着无线免费网络接入条件的改善,大学生选择手机上网的比例也在继续扩大。
数据显示,经常使用手机上网、交流、娱乐的学生占比为71.7%,而表示“习惯打电话和发短信”等传统交流方式的学生占比为28.3%。
3.近半大学生不愿意用实名注册社交网站。
2013年1月,中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于2月1日起实施,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迈出了第一步,正式进入“有标可依”阶段。
武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生 既 有 积 极 影 响 ,也 会 产 生 消极 影 响 。 因
我 们 可以看 到 : 一方 面 , 武汉大 学生 接触微 博具 有较 明确 的 目的性 和能 动性 , 能够按照 自身意愿 调节 自己的媒介 接触 行为 , 利用微博资源 ; 另一方面 , 在接触动 机 中, 关 注名人 、明星动态 ”、 休 闲娱 “ “ 乐” 占较大 比重 , 仍 这符合 了大 学生 的年
一
媒介 接触行 为是影 响受众媒 介素 养 形成与培养 的重要 因素, 受众接触媒 介的 动机直接影 响到受 众对媒介 信息 的接受
程度 与效 果 。 回收 的 问 卷 中 , 1 没 在 仅 4人
年 的时 间发展成 了近一半 中 国网民使
有注册微博 , 可见微博在武汉大学生 中的 普及率是很 高的. 他们接触微博的主要动
下 的 2 . %对 此 直 接 表 示 “ 兴 趣 ”。 54 9 没
此 , 对 大 学 生 的媒 介 素 养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这
要求。
21 0 2年 4月至 5月 ,我们 在武汉市
的 华 中科 技 大 学 、 中 师 范 大 学 、 汉 理 华 武 工大学 、 湖北 经 济 学 院 、 北 工 业 大 学 商 湖
NSOD调查研究 E R 调查
。刘 杰 陈燕
【 摘
要】 微博 已 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 互联 网应用 , 尤其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 以微博 为平 台的信 息传播 具有 网络
难以避免 的虚拟性和复杂性 , 这对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 出 了更高的要求 。 通过对武汉市 5 高校 5 0 所 名学生开展 问卷调查 , 0 从媒 介接 触情况、 媒介使用参与情况 、 介认知理解 能力、 介评估批 判能力四个方面, 查和探 讨 了武汉 大学生 的媒介 素养现状和存在 的 问 媒 媒 调
【问卷模板】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调查问卷
【问卷模板】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研究。
我们想通过这次调查掌握一些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的信息。
此问卷不记姓名,请大家选出符合你们实际情况和真实感受的选项,谢谢合作!(注. 媒介素养即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1. 你的性别男女2. 你的年龄18周岁以下18周岁19周岁20周岁以上3. 你的网龄三年以下三年到五年之间五年到七年之间七年以上4. 你是否愿意在网络上填写真实信息和照片愿意5. 是否主动选择网络媒介内容非常主动看情况比较被动6. 你认为网民可以参与网上各种信息事件的讨论,可以随意发表各种信息吗可以,网民有言论自由不可以,网民的言论受到限制7. 你接触网络媒介的动机通常是学习获取知识休闲娱乐了解资讯人际交往的需要消磨时间8. 你选择某一媒介的最主要标准是(最多选三项)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娱乐性强合乎品味9. 你对媒介所提供的内容的真实性怀疑么经常偶尔不确定选择性相信10. 当你怀疑网络上某些信息的真实性时你会怎么做主动从更多的媒体了解核实继续关注,但不深究凭自己经验判断无所谓,闲谈话题而已11. 你平均每天接触网络媒介的时间是1小时以下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12. 网络时代,既让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但也催生了类似“六小龄童”被死亡之类的谣言媒介的发展利大于弊,但应注意个人素养的培养媒介的发展利大于弊,先充分利用其正确信息媒介的发展弊大于利,利益当道虚假信息出现也是必然媒介的发展弊大于利,应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取缔13. 你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取网络信息微信朋友圈微博百度等网站新闻其它14. 你使用微信,微博或者的目的是表达和记录自己的观点关注熟人、朋友的动态了解最新资讯、热点话题关注名人、明星动态关注行业资深人士观点广告宣传周围的人都用,我不用就落伍15. 你对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持有什么态度举报反感但不会举报没什么损害,没必要举报无所谓16. 你认为网络传媒存在什么问题报道不真实,问题掩盖过多报道内容过于娱乐化,低俗化,炒作严重信息量太大,人们无从选择不认为有很大的问题,发展很健康17. 遇到问题是否会主动求助网络媒体积极利用有时会会试试看一般不会18. 面对网络诱惑是否有较强抵抗能力有有,但有所欠缺缺乏非常缺乏19. 对自身网络媒介素养的评价很好较好一般欠缺很多说不好20. 您认为当今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方面有网络媒介使用技术网络媒介选择能力网络媒介批判意识网络媒介环境交往能力。
湖北部分高校大学生传媒素养的调查报告
4 % ; 业 构 成 情 况 为 理 、 、 、 类 分 别 占样 本 总 数 的 5 专 工 农 医 4 .% , 科 占4 % , 他 占 l .% : 调 查 对 象 学 历 构 成 96 文 0 其 0 4 被
素 养 、媒 体 素 养 是 两 个 不 同 的 概 念 ,可 以 总 称 为 传 媒 素 养 。 者是 指掌 握 各种 媒介 的特 性 和使 用技 巧 . 能 有效 前 并
地 利 用 媒 介 来 自 己创 造 和 制 作 传 播 产 品 的 能 力 :后 者 是
专 业 , 能 与其所 学课 程 有关 。 可
和朋 友 聊 天 . 天 的 目的是 打发 时 间 。 聊 本次 调 查针 对 高校 学生 使用 网络信 息 资源 的现状 共 设 计 五 个 多 项 选 择 问 题 ,分 别 针 对 高 校 学 生 使 用 搜 索 引 擎 、 上 图书 馆 、 术 期 刊 网站 、 坛 等 共 八 大类 信 息资 网 学 论 源 的 情 况 进 行 了 考 察 。 果 显 示 , 乐 是 学 生 接 触 网 络 的 结 娱
单 位 认 识 不 清 , 党 报 概 念 有 6 % 的 人 认 识 模 糊 。 查 组 对 7 调 列 举 了 《 民 日报 》 湖 北 日报 》 长 江 日报 》 南 方 周 末 = 人 《 《 《 》 4 份 报 纸 ,认 为 《 民 日报 》 是 党 报 的 大 学 生 占 总 人 数 的 人
用 能 力 、 媒 体 与 媒 体 信 息 的 分 析 批 判 能 力 、 媒 体 道 德 对 对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0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在新媒体素养方面的水平与表现备受人们关注。
为了解00后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现状,本文将对这一群体进行一次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便全面了解0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使用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等方面的情况。
问卷内容涵盖了对新媒体的认知程度、日常使用频率、使用目的、信息筛选能力以及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判断等方面。
问卷共计有10道选择题以及3道开放性问题,运用量表和逻辑推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1. 对新媒体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88%的00后大学生表示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了解,其中67%的学生表示了解程度较深,了解新媒体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原理。
这表明00后大学生普遍对新媒体保持着较高的认知水平。
2. 日常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98%的00后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新媒体,其中65%的学生表示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超过4小时。
这说明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3. 使用目的调查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45%)、社交交流(35%)、学习娱乐(20%)。
社交交流是使用目的中的一大亮点,说明00后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的社交交流需求非常旺盛。
4. 信息筛选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的00后大学生表示自己能够较好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其余的60%学生表示存在信息辨别能力不足的情况。
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说明00后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5. 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三、分析与展望通过对00后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此群体在新媒体认知和使用方面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但在信息筛选能力和信息真实性判断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
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感情的主要途径之一。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传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媒介素养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媒介素养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交,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现有许多研究者纷纷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希望能够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一、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表现1. 网络获取信息的盲目性如今,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网络。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往往缺乏筛选的能力,盲目地接受并相信一些虚假信息。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还增加了社会风险。
2. 网络传播中的不当言行在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群体往往会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一些言论或行为,但这其中可能存在不当之处,不但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还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3. 在网络上的网络安全问题由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导致在网络上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害,例如隐私泄露、诈骗等问题。
1. 教育与引导不足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主要缘于学校的教育与引导不足。
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忽视了媒介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网络传播的认知和应用不足。
2. 家庭环境影响大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媒介素养的引导和教育,导致他们在网络传播时期缺乏正确的媒介素养。
3. 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起到了一定影响。
一些低俗、暴力的网络内容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导致其在网络传播时期出现了媒介素养问题。
1. 学校加强教育与引导学校应当通过课程设置、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观念,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传播。
在课程中加入媒介素养专题讲座、开展校园网络素养宣传活动等。
2. 家庭加强亲子教育家庭应当加强对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比如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等。
3. 社会各界加强监管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保障网络传播的健康有序。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0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于2000年后的一代人,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于新媒介有着更为深入的接触和了解。
本文将调查和分析00后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现状。
00后大学生在新媒介的使用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熟练度和活跃度。
根据调查数据,超过90%的00后大学生每天至少花费2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手机上使用新媒介,如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短视频等。
这些新媒介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
他们对于新媒介平台的操作和功能非常熟悉,能够迅速上手并掌握新的应用和技巧。
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介内容的选择和理解能力较为敏锐。
他们更注重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能够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
他们对于网络娱乐内容也有着较高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对于表达形式新颖、创意独特的内容更感兴趣。
不过,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
00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个人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尽管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很高,但是对于个人品牌的规划和建设相对较少。
即使有一些个人博主和网红,也缺乏一定的长远规划和深入发展。
在自媒体时代,个人品牌的建设对于00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培养。
00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良问题。
和其他年龄段的人一样,他们也会面临过度使用新媒介的问题,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上。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还会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他们也容易陷入网络暴力、网络谩骂等不良行为中,缺乏正确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
00后大学生在新媒介素养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熟练度和活跃度,对于新媒介的使用和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在新媒介内容选择、个人品牌建设和不良问题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强相关的培养和引导。
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00后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新媒介的技术和平台,提升自己的素养水平,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武汉地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
作者: 刘明秀
作者机构: 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出版物刊名: 科技资讯
页码: 181-18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1期
主题词: 网络使用 显著性水平 变量独立
摘要:本文基于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从性别、学校性质等角度分析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差异。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普遍较为频繁,学校性质对大学网络终端选择、上网时间分布与时长、以及网络内容偏好、微博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网络媒介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学生广泛触网的机会建立新平台来提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效果。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00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应该具备较高的新媒介素养。
本文将对00后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大部分00后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上具有较高的水平。
他们熟练操作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包括微信、微博、抖音等。
他们能够利用这些平台发布信息、分享生活、交流意见。
他们也能够灵活运用搜索引擎获取所需的各类信息。
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创造与参与能力较强。
他们善于使用各类创作工具,包括图片、视频编辑软件等,能够制作高质量的媒体内容。
他们也积极参与各类网络社区和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并参与线上讨论和互动。
调查还发现,00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内容的判断和分辨能力有待提高。
他们在面对各类新媒体信息时,缺乏对于信息的鉴别能力,很容易被虚假信息所欺骗。
他们往往没有严格的信息来源查证和评估的意识,盲目相信并转发未经证实的内容。
调查显示,00后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思考方面有待提高。
他们往往习惯于浅尝辄止,只停留在观看、阅读的层面,缺乏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他们也较少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研究,对于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的利用较为不足。
00后大学生在新媒介素养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使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在信息判断能力和学习思考能力方面仍然有待提高。
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应该加强对于新媒体信息鉴别和评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从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调查谈高校开展媒介素养
从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调查谈高校开展媒介素养一、大学生媒介接触时间和频次:电子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成为主要接触手段在媒介消费方面,大学生喜欢挑战和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表露无疑。
从图1大学生接触媒体时长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日均接触60分钟以上的媒体有网络、电视和手机(包括手机报、手机上网和手机广播等),而报纸和杂志则形势不容乐观,说明这些传统媒体亟需创新市场策略。
90%以上的大学生每天上网1个小时以上,网络通讯、网络论坛、微博、收发邮件、网络游戏等等都体现出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比如有52% 的受访者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值得关注。
用手机来阅读手机报、手机上网阅读各种资讯、收发信息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因此被冠以“拇指族”代名词。
从消费频次来看,使用最为频繁的三大媒介分别是手机(包括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上网等)、网络和电视这三个电子媒体。
特别是手机这种新媒体由于媒介融合而产生的手机报、手机广播和手机上网等等其它媒介形式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接触频繁,不过目前由于需要付费等原因时长并不长,但是随着市场日益成熟和三网融合,费用下降是必然趋势,也就是说新媒体形式会成为未来媒介市场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书报刊等印刷媒体能给予人类以想象空间和思考消化的时间,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而电视是典型的强迫式阅读,看电视时只要呆板地坐在屏幕前即可,从而变成一个“被动的木偶”。
另一方面,电视、网络和手机等电子媒体向人们提供海量的并且是碎片化的信息的同时,影响了有意义的记忆。
在同一时间段里,大脑的信息量过大会出现溢出现象。
许多年龄大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早年看过的电影会记住许多的情节和内容。
而现在,看过的电影很难再记住。
原因是信息量过大无法全面的记住。
作为大学生,大脑皮层信息量过大时会影响其重要的记忆。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广泛利用新媒体手段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信息的整理和选择,学会理性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地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摘要:本文基于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从性别、学校性质等角度分析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差异。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普遍较为频繁,学校性质对大学网络终端选择、上网时间分布与时长、以及网络内容偏好、微博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网络媒介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学生广泛触网的机会建立新平台来提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效果。
关键词:网络使用显著性水平变量独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81-02
随着网络使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网民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7月19日在北京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不仅继续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手机更是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得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一曝光,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把地区性、局部性和带有某种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甚至变成需要中央政府出手干预的公共事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属性学生在使用网络上习惯差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来自武汉地区六所高校,一所985高校、一所民族类高校、一所省属高校,以及三所学校分别举办的独立学院,共166个调查个体。
所调查信息由笔者及笔者友人在教学课间完成。
1.2 研究方法
笔者使用spss软件对所搜集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响应的列联表分析,以探索不同属性个体在使用网络上的习惯差异。
2 调查结果
2.1 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165名调查个体中男女性别比为44.8∶55.2公办民办高校比为42.4∶57.6,关于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终端选择上,50.3%的人选择是宿舍电脑,43.6%的人选择是手机,至于校内其他计算机以及校外计算机的选择非常少,笔者认为这与学生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有莫大关系,相对于前几年高校学生流连于网吧有非常大的差别。
网络在学生群体的便利接入、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极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例如构建班级或组织的群、微博等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便捷互通,84.3%的被调查者开通了微博。
对于手机功能选择通话、发短信、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5.0%、30.9%、29.9%,三大功能几乎是均衡的。
每日接入网络的时长上38.8%的人在2~3小时,35.2%的人在3~5小时,约19.4%的人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1 小时以下则不到7%。
2.2 不同属性对网络使用的影响
(1)性别对网络终端选择的影响。
基于pearson卡方检验,统计量为4.462,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216,也即不能拒绝行变量和列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原假设,表明性别在网络终端使用上影响不显著,男女大学生网络终端主要集中于宿舍电脑使用、手机上网上,并且前者使用比例高于后者,笔者认为一方面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很大关系,此外智能手机功能还是不能与电脑相提并论。
尽管如此,从数据中还是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结果:女生使用手机的比例比男生稍高。
(2)手机其他功能使用时间与学校性质之间的关系。
来自公办高校学生70人、民办高校95人,对应的pearson卡方检验统计量为14.484,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3,表明高校属性对手机使用时间分布是有显著差异的。
由列联表可知公办学校学生在熄灯后使用手机的比例明显高于民办学校,课堂以及其他时间民办高校学生使用手机比率均高于公办学校,这可能与两类学校学业的繁重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由于多种原因,公办学校尤其是理工科公办学校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要求更多、实验及作业任务较重,民办高校课业压力相对较轻。
进一步研究发现,性别以及本专科差别对手机使用时间分布影响不显著,pearson卡方检验的显著水平依次为0.551、0.161。
(3)上网时间长度与各因素之间关系。
基于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拒绝行列变量相互独立为真所犯的第
一类错误的精确概率为0.001,远低于一般设定的0.05,表明学校性质对受试者每日上网时长有显著影响,由列联表发现公办学校学生上网明显集中在2~3小时,而民办学校学生峰值出现在3~5小时。
相反性别、专业以及本专科差别对这一选项影响不显著,对应的显著水平依次为0.386、0.126、0.207。
(4)上网目的分析。
对于上网目的笔者设置7个备选项,受试者最多可以选择4项,165名受试者作出582人次选择。
基于多重响应的列联表分析发现,性别在上网目的上没有显著差异,无论男或女上网的最主要目的均是使用qq等聊天工具与人交流,占男性86.5%、占女性92.3%。
男性其他高比例选择依次是浏览新闻、看影视作品,收集资料;女性则依次是看影视作品、浏览新闻、收集资料。
女性比男性稍喜欢网络聊天、看影视作品。
非常有意思,学校性质对该选项几乎与性别一样没有影响。
不论学校性质,都是以聊天为第一选择,紧接着就是看影视作品、浏览新闻、收集资料居第四位,远高于其他选项。
同样本专科的影响也几乎一致:
(5)网站偏好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性别对网站偏好有非常显著影响,男性非常偏爱新闻资讯,超过40%男学生作出了选择,远高于其他类型网站的选择,例如第二位的是论坛博客不到20%。
而女性在生活娱乐和新闻资讯网站偏好上差别不大,也有将近三成的人喜欢论坛博客类网
站。
(6)微博使用分析。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性别有显著影响,男性已开通但不常用的比例非常高,达71.6%,女性尽管这一比例也达到52.7%,但在经常使用和微博控的比例达到23.1%,而男性只有14.9%。
而学校性质、专业则无显著影响,其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为
0.136、0.638。
(7)微博使用目的。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女性使用微博目的前三位依次是体验新事物(67.0%)、关注名人明星动态(48.9%)、了解最新资讯(48.9%),男性则依次是体验新事物(47.9%)、关注朋友动态(43.8%)、了解最新资讯(43.8%),且没有一项超过50%。
男女在关注朋友动态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女性较男性而言更喜欢体验新事物、关注明星,相应的比例多19.1%、18.8%,男性偏好明显超过女性的是分享信息图片等。
从学校性质的角度来看,公办学校前三依次是体验新事物(52.2%)、分享信息图片等(43.3%)了解最新资讯(43.3%),而民办相应则是体验新事物(62.8%)、关注朋友动态(48.9%)了解最新资讯(48.9%)。
(8)微博内容更新分析。
无论是男女,微博更新的内容最主要还是记录情感(性别比超过或非常接近60%),其次是转贴他人微博(超过43%)。
3 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使用包括终端、使用时长时间分布、内容偏好等方面是存在性别、学校性质差异的。
结合本次调查分析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教学效果。
其一,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微博等新兴媒介的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
调查也揭示他们很喜欢体验新生事物,每日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也比较长,一方面自身阅历鉴别力不深;另一方面网络上论坛上,尤其是微博上信息是海量的且泥沙俱下,很容易受错误信息误导或参与传播错误信息成为受害者。
各级学生管理部门、人员应该将媒介素养培养提升到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重的地位上来,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甄别的能力。
其二,专业教师通过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群、微博来构建与学生交流的新平台。
当前因住房改革等因素,高校一线教学的年轻教师很少有住在校内,学生与教师有限的接触仅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学接触后基本见不到专业课教师的,民办高校这一点更为突出。
通过该平台师生间、学生间进行专业问题探讨、专业资料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