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QP11-沟通控制程序

QP11-沟通控制程序

ZL/QP-11 沟通控制程序1 目的确保与员工及顾客就相关质量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质量信息的内外部交流沟通。

3 职责3.1总经理建立内部沟通系统,主持公司层级会议。

3.2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方针、目标、审核、管理评审信息和质量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负责有关质量问题与顾客的沟通。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相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沟通。

4 工作程序4.1 内部沟通的形式内部沟通可视情况和需要采取请示、汇报、会议、文件、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传递形式。

4.1.1 请示超出部门或岗位职责权限范围的工作应向直接领导请示后进行,直接领导不便联系且事情紧急时可越级请示,事后应向直接领导汇报。

4.1.2 汇报下级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教训和改进的建议。

汇报可采用个别口头汇报、在会议上汇报或邮件、微信、短信、书面汇报的方式。

4.1.3 会议4.1.3.1 总经理办公会议(包括管理评审会议)根据需要,由总经理不定期主持召开办公会议,听取质量管理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

关于质量管理评审的公司级会议至少每年召开一次。

综合办公室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2 质量调度会质量管理部部长主持,每月召开一次,相关部门的部长及车间主任以上领导参加。

1)讨论本月发生的质量和质量管理问题。

382)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的意见﹑要求和改进。

3)听取各部门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

4)对上月布置的事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质量管理部指定人员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3 部门会议各部门至少每月召开一次本部门质量会议:1) 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的意见、要求和改进方针。

2) 总结上阶段工作情况,布置本阶段工作重点,协调解决相关问题;3) 听取员工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

沟通和交流控制程序

沟通和交流控制程序

1.目的建立适当的沟通与交流过程,及时地收集和反馈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强沟通和交流,确保管理体系相关信息在内部和外部得到及时传递与沟通。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不同层面和岗位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以及与外部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

交流和沟通的信息包括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信息。

相关方包括客户、工程合同方、供应商、废弃物收购方、运输公司、政府机构、消防部门、医院、社区、环保组织、认证机构、监测站、环卫部门等与本公司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或关注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和业绩的组织或个人。

3.职责3.1运营部职责负责本程序文件的起草。

3.2体系管理负责人职责负责本程序文件的批准;负责本程序文件日常执行的监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5.1沟通与交流职责a)运营部负责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维护情况进行沟通,负责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归口管理,协调公司部门之间的沟通及公司对外的沟通,并向管理层汇报;负责与外部的政府、环境、安全主管部门、服务商等相关方沟通;b)供销部负责与客户、供应商沟通;c)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的沟通,确保工作范围内相关信息在本部门得到沟通和理解。

5.2沟通与交流范围a)公司各层面和各部门之间就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广泛地沟通和交流;b)内部信息指各部门管理体系中所进行的过程实施和运行结果、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内部体系审核的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及员工建议等;c)外部信息包括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相关文件资料、客户的有关信息、相关方的反馈及投诉,以及建议和可借鉴的经验。

5.3沟通与交流要求a)沟通与交流必须及时、有效,内容必须准确;b)明确各自职能和权限,使信息逐级传递和及时反馈,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并且将信息传递到所有需要得到和利用信息的相关部门和人员;c)可采取书面或口头进行交流和沟通;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双向渠道;d)利用一切通讯和宣传工具,如发文、会议、网络、简报、公告栏、员工满意度调查等,会议若有决议项,需做《会议纪要》。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规范内部沟通的方法及有效沟通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2 适用范围:公司内部的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质量信息、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纠正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总结与跟踪等的的相互沟通。

3 职责:3.1人事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并对其有效性及适宜性做出评价。

3.2各部门根据需要负责各会议、工作联络的组织与安排,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4 内容:4.1 信息沟通内容4.1.1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如国家法律、法规,产品标准、产品认证等。

4.1.2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达成情况、外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等信息。

4.1.3管理层对上月工作的总结及董事长或其授权人对本月工作计划及实施要求。

4.1.4顾客方反馈的需求、投诉或其它信息。

4.1.5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技术改进,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更新等信息。

4.1.6在质量体系运作过程中,通过内部评审发现的不合格项及纠正预防措施。

4.1.7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的持续改进建议。

4.1.8质量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安全事故的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

4.1.9员工合理化建议或其它信息。

4.2 信息沟通方式4.2.1会议:4.2.1.1在正常情况下并认为有必要时,各部门可每周召开一次部门例会,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并指定人员做好记录。

4.2.1.2在正常情况下并认为有必要时,公司可每月召开一次公司管理例会,由董事长或其授权人主持,并指定人员进行管理例会记录。

4.2.1.3公司及各部门在必要时,均可召集相关部门,对公司及部门间需沟通的问题召开会议。

4.2.1.4必要时,可由会议记录人员编写会议纪要,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主持人、记录人、会议议题、会议具体内容(含对议题的讨论结果)等。

4.2.1.5对会议纪要中需跟踪和落实的工作事项,由会议组织者进行跟踪检查。

4.2.1.6 入会人员应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名,会议组织部门在会后编制《会议纪要》,发至所有参会人员,抄送给此会议有关的其他人员。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简介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控制组织内部和外部沟通的程序。

这个程序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控制员工的外部沟通,保护组织的机密信息,同时也可以提高组织内部沟通的效率。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会介绍这个程序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主要功能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有以下主要功能:管理外部通信: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管理员控制员工的外部通信。

管理员可以设置相应的规则,如:禁止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禁止员工发送机密信息等等。

当员工想要进行外部通信时,系统会弹出警示窗口,提醒员工是否需要继续进行外部通信。

记录外部通信: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可以记录所有的外部通信。

管理员可以查看员工的通信记录,以确保员工不会泄露机密信息或者进行其他不当行为。

此外,系统也可以监控员工的外部通信,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支持内部通信: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可以支持组织内部通信。

管理员可以设置相应的规则,如:禁止员工发送垃圾邮件,禁止员工讨论机密信息等等。

此外,系统还可以支持内部邮件、聊天、公告等多种通信方式,以提高组织内部沟通的效率。

安全控制: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可以对组织的通信进行安全控制。

系统可以对外部通信进行传输加密,保护机密信息不被窃取。

同时,系统还可以防止外部黑客攻击,防止绝大部分的网络安全问题。

使用方法管理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使用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1.下载安装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根据提示进行安装。

2.进入程序主界面。

在主界面中,管理员可以设置相应的规则,以控制组织内部和外部通信。

3.选择想要控制的通信方式。

系统可以支持邮件、聊天、公告等多种通信方式。

4.设置相应的规则。

管理员可以设置通信规则,如:禁止发送机密信息、禁止发送垃圾邮件等等。

5.应用规则并保存。

管理员可以点击“应用规则”按钮,以应用相应的规则。

6.监控通信记录。

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员工的通信记录,以确保员工遵守通信规则。

7.维护系统安全。

管理员应该定期更新系统版本,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随着公司的发展,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管理者需要建立一种内外部沟通机制,以控制和监管员工的沟通行为。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这个程序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设计思路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监控和控制。

监控部分用于监控员工的沟通行为,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员工的沟通行为。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监控部分1.监控工具我们采用了一款专业的网络监控工具,它能够对员工的网络通信进行实时监测。

该工具不仅可以记录员工的通信内容,还能够记录通信的时间、对方IP地址等重要信息。

同时,该工具还能够生成详细的监控报告,为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

2.监控策略为了保护员工的隐私和合理使用公司资源,我们制定了一些监控策略。

具体规定如下:•仅监控公司内部网络通信,不监控员工个人通信。

•仅监控员工工作时间内的网络通信行为。

•不记录员工的账号和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3.监控管理为确保监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我们建立了一套监控管理机制。

具体包括:•由专业的管理员负责监控工作,确保监控策略的执行。

•对监控数据进行保密处理,仅授权人员才能查看。

•定期对监控工具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监控工具的稳定性。

控制部分1.沟通规定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沟通规定,对员工的沟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具体规定如下:•员工必须使用公司内部通讯工具进行工作通讯。

•禁止在公司内部通讯工具上发送涉及机密信息的内容。

•禁止在公司内部通讯工具上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聊天和私人通讯。

2.沟通监督为确保规定的执行,我们建立了一套沟通监督机制。

具体包括:•对员工的通讯行为进行定期的抽查和检查。

•对发现违规行为的员工进行严肃的警告和处理,包括开除处分等。

•定期进行沟通规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规范意识和合法意识。

实现方法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的实现基于公司内部网络通讯工具,如企业微信、钉钉等。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1.安装监控工具管理员在公司内部通讯工具的服务器上安装监控工具,并对监控工具进行设置和配置。

沟通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
4.2.3.4食品召回按《产品召回控制程序》进行;
4.2.3.5下列变更信息应及时传递给食品质量卫生管理小组的相关成员,以便将这些信息体现在管理体系的更新上,以保持质量卫生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些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
产品或新产品
原料、辅料和服务
生产系统和设备
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周边环境
清洁和卫生方案
4.1.2.3紧急信息,如火灾、伤亡、灭火设施失灵、临时性的停水或停电、食品召回;
4.1.2.4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信息交流
4.2.1要求
4.2.1.1信息可通过报告、记录、讨论、互联网、通讯等方式予以传递;
4.2.1.2获取的信息应做为体系更新的输入;
4.2.1.3品管部对收集汇总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4.2.2外部信息的交流
4.2.2.1各相关部门负责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认证机构等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将这些信息汇总到品管部,再由品管部传递到相关部门;当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4.2.2.2政策、法规、标准类的信息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进行;
3.3行政人事部负责监督处理公司内部员工反映的问题;
3.4管理者代表(食品质量卫生管理小组组长)对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进行监督。
4工作程序
4.1信息的分类
4.1.1外部信息
4.1.1.1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监督所、产品检查机构、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4.1.1.2市场动态;
4.1.1.3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相关方包括顾客、供应商等;
4.1.1.4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

沟通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在公司内部、外部之间建立有效和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沟通的及时畅通和有效,确保公司质量管理和HACCP体系的有效性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外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信息的沟通和处置。

3、职责权限3.1办公室负责策划提供适宜的沟通方式,负责收集整理和体系有关的信息,并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

3.2 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信息内外沟通,重要信息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3.3 管理者代表或者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各部门领导参加的质量管理和HACCP体系协调会议;3.4 HACCP小组应就HACCP体系运行情况和相关问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沟通、交流。

3.5 食品防护小组应就食品防护计划运行信息和相关问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沟通、交流。

4、管理规定4.1 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有关产品质量和与食品安全危害的信息。

按信息来源不同,将信息分为两类。

4.1.1 内部信息指在公司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公司管理方针、管理目标;b)各级人员的资格要求、职责、权限分配;c)相关法律、法规及顾客、相关方要求及合规情况;d)内审、外审、管理评审、验证活动情况;e)公司的《良好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控制程序(SSOP)》、《HACCP计划》、《食品防护计划》、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及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结果;f)应急准备和响应情况信息;g)顾客及外部相关方的有关问讯,包括:与产品有关的质量、食品安全危害的抱怨,影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h)各部门和工作岗位之间的日常联络,日常报表及其它信息通报等;i)潜在不安全品(不合格品)的控制及产品召回;j)公司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和HACCP体系运行情况;k)向外界展示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l)纠正措施、改进措施情况。

4.1.2 外部信息a)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控制中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发布与变更;b)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以及上级部门传达的通知或要求;包括产品的抽检监测报告;c)客户和相关方的要求、询问、投诉和抱怨;d)原材料供方的信息;e)新的食品危害、新的危害控制方法f)同行业技术信息和专业会议信息,如: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技术信息。

沟通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

1目的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使公司全体员工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开展工作,为更好地完成和实现公司工作任务与既定发展目标而达成共识,通力协作并有效地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协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2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各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方。

3 职责和权限3.1行政部负责公司内横向、纵向的沟通协调工作;以及与外部相关方进行沟通联络。

3.2业务部负责与客户的沟通。

3.3质保部负责客户抱怨、供货商材料不良处理及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3.4 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及外发加工厂之间的有效沟通。

4 定义无5 工作程序5.1内部沟通5.1.1内部沟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内审会议、管理评审会议、公司大会、主管例会、部门会议、班组会议、书面联络、电子平台、现场交流、电话联络、公告、标语。

5.1.2内审会议、管理评审会议参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1.3公司大会。

5.1.3.1会议内容包括:上月重大事件的回顾与总结,后期公司发展方向性展望与宣导。

5.1.3.2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公司全体人员必须参加。

5.1.4主管例会5.1.5.1一般为每月一次。

a.会议内容包括上周各部门重大事件的回顾与总结,后期各部门发展的计划与展望,对各部门的合理建议。

b.主管例会由部门负责人轮流主持,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必要时,部门负责人可带与会议相关的本部门员工参加会议。

c.会议记录执行情况由行政部追踪落实,并于下一次主管例会上公布。

5.1.5部门会议5.1.5.1各部门根据部门运作情况召开部门会议。

5.1.5.2部门会议一般由部门负责人主持,部门内中基层干部参加;必要时可全体参加,部门会议可形成记录。

5.1.6班组会议5.1.6.1班组会议可采用早会、班前会等形式进行。

5.1.6.2班组会议由班组长主持,各班组员工参加。

1)班组会议一般不会形成记录,但会议内容在班组范围内具有强制性。

2)书面联络、电子平台、现场交流、电话联络、公告等。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3.3各部门:
3.3.1 负责内部沟通相关信息传递与收集整理;
3.3.2 各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参加管理评审。
4.定义

5.程序
5.1内部沟通的内容及方式:
5.1.1内部沟通的内容(含质量体系等运行情况检讨联络):
5.1.1.1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上的沟通;如:销售合况、品质事故的处理等;
文件修订记录
版本/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章节
修 订 内 容 纪 要
修订者
A0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系统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并能使内部进行有效沟通;方针,目标持续得到改善,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沟通及管理评审过程及其改善追溯。
3.权责
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工作;
3.2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工作。
5.1.2内部沟通的方式:
5.1.2.1电话联络、传真;
5.1.2.2开具内联单;
5.1.2.3会议
5.1.2.4电子邮件或书面文件的形式发送等;
5.1.2.5QQ联络及QQ群联络等。
内部沟通涉及到的内容严格遵守各项沟通的时间规定,避免给对方造成工作上的困扰和工作影响。当不能按要求执行时,要及时向对方进行解释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影响并决议最佳解决的方案,所有沟通的内容均要以书面的形式存档。
5.1.1.2部门内部管理体系各环节内的沟通,如:部门工作的调配、部门人员岗位职责的培训、部门质量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相关会议精神的传达等;
5.1.1.3相关信息的沟通,如:采购信息、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客户退货/投诉、客户要求的传达等;
5.1.1.4部门与外部相关方的沟通,如:采购部与供方沟通、营销中心客户调查、公司与政府部门等。

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

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

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协商和沟通在个人生活和职业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和协商能力有助于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合作,并解决潜在的冲突。

为了有效地进行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遵循这些程序。

一、协商的重要性协商是指通过讨论、交流和妥协来达成共识的过程。

在个人生活中,协商有助于解决家庭纠纷、处理个人利益冲突,并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职业领域中,协商能力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协商,各方可以共同制定目标并达成共识,避免冲突和不必要的矛盾。

二、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建立有效人际关系和实现目标的关键。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改善人际交往,增加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工作环境中,沟通能力有助于明确任务、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有效的沟通,各方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并充分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期望。

三、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的制定为了确保协商和沟通能够顺利进行,控制程序是必需的。

以下是制定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的关键步骤:1.明确目标:在开始协商和沟通之前,明确各方的目标和期望。

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明白他们希望达成的结果,并寻求共同点和共识。

2.设定规则和约束: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约束,以确保协商和沟通的公平性和效率。

规定参与者的权利和责任,明确信息的传递方式和时间表。

3.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协商和沟通建立适当的渠道,如会议、讨论板或在线平台。

确保参与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来接受反馈和建议。

4.培训和支持:为参与者提供培训和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协商和沟通能力。

培训可以包括解决冲突的技巧、有效沟通的方法和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5.监督和评估:对协商和沟通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程序的执行和有效性。

通过反馈和调整控制程序,不断改进和优化协商和沟通的结果。

四、遵循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的重要性遵循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对于实现协商和沟通的最佳结果至关重要。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内部沟通是组织中促进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障内部沟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组织可以制定一套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内部沟通控制程序,并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

1.内部沟通目标的设定2.内部沟通策略的制定制定内部沟通策略是确保内部沟通效果的重要步骤。

组织可以根据目标和目标群体的特点,确定具体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例如,面对面会议、电子邮件、内部论坛或企业社交平台等。

同时,还需考虑频率、时机和沟通内容的选择。

3.内部沟通内容的准备和发布在制定内部沟通策略之后,组织需要准备相关的沟通内容,并通过选定的沟通渠道发布。

沟通内容应该具有清晰明了、简洁明确的特点,以便员工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组织还应该考虑沟通内容的及时性,确保其对员工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4.内部沟通渠道的管理和维护为了确保内部沟通的高效性,组织需要管理和维护已选定的沟通渠道。

这一步骤包括管理沟通渠道的访问权限、推动信息更新和维护渠道的可靠性。

5.内部沟通效果的评估内部沟通控制程序的最后一步是评估内部沟通的效果。

组织可以通过员工调查、反馈收集和绩效评估等方式,了解员工对沟通策略和渠道的满意度和对目标的达成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可以调整沟通策略和改进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总结起来,内部沟通控制程序是确保组织内部沟通顺畅和有效的重要工具。

通过明确目标、制定策略、准备和发布内容、管理渠道和评估效果,组织可以提高内部沟通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团队的协作。

沟通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1、目的保证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制度、措施、目标、指标符合相关的法规、政策,让公司全体员工及时了解,达成共识。

2、范围适用于公司及全体员工对内、对外的质量管理信息交流活动。

3、权责3.1、办公室负责质量和日常管理信息交流的管理。

3.2、供销部负责与顾客有关信息及顾客反馈信息的归口管理。

3.3、供销负责与外部供方和外包方相关质量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3.4、其它相关部门、车间对信息的收集、分析、上传下达、内外沟通、改进、绩效评价。

4、定义无5、工作流程:5.1、信息的识别5.1.1、内部信息是指由公司内部各部门产生的质量信息;1)公司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运行情况;2)有关质量、过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和更新;3)体系审核、客户验厂、管理评审、外部审核、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公司人员培训情况;5)各管理层之间、各部门之间和各岗位之间的日常有关质量、过程环境方面的联络、常规报表及其他信息通报;6)组织机构变化情况;7)新产品、新项目和服务等.5.1.2、外部信息是指供方、顾客、消费者等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1)质量、过程环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等信息;2)质监局、商检、环保局等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发出的规定、要求、指示等信息;(3)外部的检查、参观、访问等;4)市场信息和顾客反馈的等相关方信息;5)外部供方的信息交流及向外部供方施加影响;6)同行业技术信息和专业会议信息,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7)公司质量方针的对外宣传。

5.2、信息交流的策划办公室组织各部门编制信息交流计划及实施方案,明确:1)信息交流的内容;2)何时进行信息交流;3)与谁进行信息交流;4)如何进行信息交流。

5.3、内部质量管理信息交流管理5.3.1、办公室通过会议、培训、内部刊物、网络、宣传栏等各种方式向公司员工宣传公司的质量管理方针;5.3.2、公司员工对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任何意见和建议,可直接向办公室或员工代表反馈,或通过总经理信箱等方式反馈,由办公室最终接收处理。

沟通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
5.3.11目标及其完成情况。
5.4业务部与客服部随时与顾客保持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相关顾客信息给工厂内部各职能部门。与顾客沟通有关信息包括:
5.4.1产品信息。
5.4.2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进行的修改。
5.4.3顾客反馈,顾客抱怨。
5.5厂内部沟通流程:
5.5.1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一周的有关信息,包括产品的生产、质量报表。
5.3.1顾客的期望与要求。
5.3.2顾客的满意程度。
5.3.3顾客投诉。
5.3.4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5.3.5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结果严重不合格时。
5.3.6过程调整及工程更改。
5.3.7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
5.3.8数据分析的结果。
5.3.9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5.3.10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1.0目的
更有效的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更快地改进和不断地完善。
2.0范围
适用于深圳市科迪印刷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维护和持续改进的有关各种信息。
3.0定义

4.0职责
4.1管理者代表或指定人员负责质量信息在管理层及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
4.2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质量信息在本部门内基层管理和员工之间的沟通。
5.6.1业务部通过了解顾客需求与顾客进行相关产品信息上的沟通。
5.6.2公司高层、业务部、客服部人员在接到顾客询问和抱怨时,应实时答复,如无法及时答复则与相关职责部门沟通后答复,所有的顾客抱怨信息反馈到品管部,由品管部进行统计和处理。
5.6.3由客服部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合同进行评审。
5.7沟通时间:
5.2.2发出[内部联络单]、通告、通报、告示,以此知会各相关部门或人员;

沟通控制程序

沟通控制程序
6.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质量记录
7.1《内部联络单》
7.2《会议记录》
5.3.3接收到的信息依其性质的不同,分别依据《客户需求鉴别与合同审查程序》、《服务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的规定完成资料登记。
5.4公司内外有关质量议题沟通意见的各项记录,均按照《品质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办理;
6、相关文控制程序》
6.3《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5.1.4公司部门间可通过填写“内部联络单”等形成进行沟通协调,处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5.1.5管理者代表每月举行一次协调会议,对生产、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对上月生产,质量等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下月工作计划的汇报。以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
5.2质量相关决议的宣达
5.2.1管理代表应选用适当的方式,如教育、训练、会议或公告等,传达公司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提升计划及相关法令法规,以便让全体员工对述议题有充分的了解;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内部沟通
5.1.1公司内部员工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填写报告放置于“意见箱”内或当面呈诉,由上级领导与相关部门进行研讨与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呈诉人;
5.1.2公司各部门可通过早、晚会形式让本部门成员沟通,处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5.1.3公司通过每周一早会与全体员工沟通,概述公司质量方针发展及要求;
程序文件
编号
QP5.3.3-01
版次
B
页次
1/1
沟通控制程序
实施日期
2022-5-01
修改日期
1、目的:协助公司内部达成质量共识,建立公司内、外部关系人对质量管理的沟通渠道。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与外部沟通的所有事项。
3、权责

007顾客沟通控制程序

007顾客沟通控制程序

A2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107210461926192819303121933419361938 193812194。

对外对内信息沟通交流控制程序规定

对外对内信息沟通交流控制程序规定

对外对内信息沟通交流控制程序规定在现代企业中,信息沟通交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流通,例如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跨部门沟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等。

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

因此,在企业建立一套信息沟通交流控制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对外对内信息沟通交流控制程序的规定:一、内部沟通交流控制程序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应为员工建立内部沟通渠道,包括公司内部邮件系统、企业社交网络、在线聊天等。

2. 沟通会议:企业应定期召开会议与员工沟通交流,知晓他们的想法、需求和疑虑。

3. 沟通培训: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有效沟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能、提高员工间间的沟通效率。

4. 沟通记录:企业应在企业内部通讯系统中建立沟通记录,以避免交流信息被遗漏。

5. 沟通反馈:企业应建立一个能够收集员工反馈和建议的系统,以便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并能够作出必要的调整。

二、外部沟通交流控制程序1. 建立专门的团队:企业应建立一个有经验的沟通团队,负责处理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以达到沟通交流的快速和高效。

2. 严格控制对外沟通范围:企业应确保仅有经过授权的公司代表与客户进行沟通,以避免内部信息泄漏。

3. 统一对外口径:企业应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和资源共享,确保企业代表以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参与客户沟通交流,以确保团队协作性和客户服务的高效。

4. 面对面的沟通:在数字化时代,贴近客户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变得更加重要。

企业应研究并分析客户的需求,介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5. 沟通反馈:企业应建立回馈通道,定期向客户发送评估调查问卷,以获取客户关于产品或服务方面的反馈。

以上是一份关于对外对内信息沟通交流控制程序规定的建议。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程序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改进。

不论使用何种程序,这些规定都应该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以确保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沟通交流顺畅、高效和透明。

IATF16949程序文件---职责、权限和沟通控制程序

IATF16949程序文件---职责、权限和沟通控制程序

1 目的对组织内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组织内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的规定。

3 职责3.1总经理a)负责对公司整体业务的管理和推进工作。

b)组织领导本公司质量体系全面工作,并对质量体系作持续不断的改进,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c)领导制定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批准质量手册的发布和实施,主持管理评审,批准重大质量决策。

d) 指定和任命管理者代表。

e) 为实现质量方针并达到质量目标,重视质量投入,确保质量体系运行所必需的资源使用与其产品质量要求相适应。

f) 主持质量分配,落实质量职责,保证质量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g) 负责对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价。

3.2管理者代表a)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的质量体系。

b)定期向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汇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c)负责培训公司全体员工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d)代表公司负责就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进行联络。

3.3 总经办负责制定公司岗位规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更新,更新后要及时的发放。

3.4其他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详见《公司岗位规范》。

4 内部沟通4.1 组织应确保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

4.2 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信息沟通,可采取小组简报、各种会议、布告栏、内部刊物及各种方式进行沟通。

5 相关文件5.1《公司岗位规范》6 质量记录无编制:审核:批准:。

07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

07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编号:CX-QEO-B-07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了保证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信息的及时接收、处理和反馈,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1.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和外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信息的交流。

2、相关文件《管理手册》3、定义采用公司《管理手册》中有关定义和术语4、职责4.1安全质量监察部和工程管理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该程序的制定和更改。

安全质量监察部是施工质量、安全信息交流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内外部的质量、安全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

工程管理部是施工过程信息和环境信息交流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施工进度、施工技术、环境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

4.2社会保障部是职业健康信息交流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内外部的职业健康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

4.3项目经理部负责本级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以及地方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

4.4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内外部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反馈。

4.5工会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安全信息的交流;负责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组织职工代表参与制定和评审公司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参与改善公司健康安全状况的讨论。

4.6员工代表:(各项目经理部、机关可分别选一个员工代表。

)参加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信息交流的协商和沟通,对员工报怨向主管部门汇报, 提出职业健康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5、工作程序5.1总则5.1.1信息交流的途径可以是口头或书面文件,也可以利用会议以及通讯工具、宣传品等。

5.1.2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5.1.3信息内容应准确可靠。

5.1.4各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信息记录管理。

5.2内部信息交流5.2.1内部信息包括以下内容:a)管理方针b)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实施情况c)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情况;d)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摘录内容;e)培训;f)应急准备与响应;g)监测、测量结果;h)不符合与纠正情况、员工抱怨、投诉;i)内审、管理评审、外部审核信息;g)工程例会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使公司内部员工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达成共识,促进组织内各职能部门和各层次之间交流信息、增进理解、协调行动,并及时获取外部有效信息,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管理层、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各层次间的食品安全事务的协商和内外部信息交流的管理。

3职责
3.1行政人事部负责协商与沟通的综合管理,负责统筹内外部信息的传递、处理,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汇总、保存工作。

3.2 总经理确保本公司内部沟通过程的建立,确保与员工就决策信息能进行沟通;
3.3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内、外信息沟通的总体协调和监督;
3.4 各部门负责主管活动同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4程序:
4.1食品安全事务的协商
4.1.1 公司和各部门在组织进行下列活动时,应与员工或其代表协商:
①食品安全方针的制定、修订、评审。

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特别是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修订和评审。

③过程的识别与确定。

④可能影响工作场所环境变化的任何活动。

4.1.2 协商前,要做好食品安全事务协商计划,按计划进行。

必要时,将食品安全事务协商计划及协商的结果通报给有关相关方,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4.1.3 员工或其代表参与协商的方式有:口头或书面意见和建议,参与会议讨论等。

4.1.4 行政人事部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并监督其处理。

4.2 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4.2.1 信息的分类
4.2.1.1外部信息
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劳动局、环保局、产品检查机构、国检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②市场动态:来自市场及消费者的信息。

③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

相关方指顾客、食品机构、工程合同方、供应商、运输公司、社区居民等。

④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食品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

⑤其他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食品安全不符合信息。

4.2.1.2 内部信息
①内部日常信息: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正常情况下的各类信息。

如公司方针、目标、各部门、岗位职责与方针、目标完成情况;管理评审;内审信息;客户反馈信息;服务质量评定信息;其他体系正常运行的相关信息;
②内部异常突发信息,指活动中发生偏差的信息,如食品安全不符合信息;内审不合格报告、供方产品(服务)不合格信息等;
③紧急信息,如火灾、伤亡等紧急情况。

④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竞争对手信息、市场要求变化)等。

4.2.2 信息的交流
信息可通过布告栏、报告、记录、讨论交流、电子媒体、通讯等方式予以传递。

4.2.2.1 外部信息的交流
①行政人事部负责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劳动局、国检局、产品检查机构、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各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政策法规、标准类的资料信息。

以上这类信息汇总到行政人事部,由并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

当外部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照《不符合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②工程部负责与工程合同方,销售部负责与客户,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物流部负责与运输公司,品管部负责与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人事部负责与社区居民等相关方进行沟通。

对这些相关方传来的信息,各责任部门应尽快处理。

如问题严重,相关部门应及时将信息传递到行政人事部、管理者代表等有关部门。

a)如是书面信息,直接将其复印件分发有关部门。

b)如是口头信息,则应将其填写在“(信息)联络单”上,复印后分发至有关部门。

行政人事部组织相关部门针对相关方反映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详见《不符合控制程
序》。

当相关方要求答复时,应将处理结果通告对方。

④市场信息、顾客不满意信息、客户投诉的处理由销售部负责。

对客户反映比较严重的问题,销售部应及时转达给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总经理等处理。

⑤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信息,以“(信息)联络单”的方式反馈到行政人事部等有关部门。

4.2.2.2 内部信息的交流
①日常信息由各部门按相关文件的规定收集并传递。

②异常的不符合信息,由发现者填写“(信息)联络单”交由责任部门处理。

如问题严重,则应将“(信息)联络单”送行政人事部、上级主管一份。

行政人事部应据此适时向有关责任部门发出《纠正措施记录单》。

③火灾、伤亡等紧急情况,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④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之类,提出者以“(信息)联络单”的形式反馈给行政人事部等部门进行处理。

4.2.3 信息的归档与保存
4.2.3.1 各部门做好信息的接收、传递、分类和归档的工作。

4.2.3.2行政人事部作为信息控制中心,应做好信息的整理分类、索引编制、保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完整、可靠与可用。

4.2.3.3行政人事部应及时将整理、分类的信息传递到有关部门,供有关部门进行归纳、分析,以寻求改进的机会。

4.2.4 信息的公开
4.2.4.1 对于可为公众所获知的信息,如宣传画、实况照片、绩效荣誉等,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张贴在公司、部门的宣传栏中,以提高员工的警觉性。

4.2.4.2 当相关方想了解本公司的食品安全方针及其他可公开的信息时,行政人事部应根据需要及时发送。

5.引用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记录控制程序》
5.3《不符合控制程序》
5.4《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 HS/JL5.6-01《会议/培训签到表》6.2 HS/JL5.6-02《会议记录》
6.2 HS/JL5.6-03《内部联络单》
会议/培训签到表
会议记录
记录人:审核:
内部联络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