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合集下载

生物 综合带答案

生物  综合带答案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1)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3)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4)后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即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5)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6)生物能够对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称为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空去、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4、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5、栖息地概念: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6、栖息地的类型: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观察法等。

2、巴斯德实验提出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吗?做出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得出的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3、巴斯德的成功之处:设计了曲颈瓶改善了实验器具。

4、曲颈瓶的巧妙之处:空气可以进入而微生物不能进入。

5、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6、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订出恰当的计划。

生物第二章1、几乎所有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有些生物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如衣藻、变形虫等,称为单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如玉米、熊猫,称为多细胞生物。

2、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动物细胞和大多数植物细胞,细胞核的外面都有核膜包被,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这样的细胞叫做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

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线粒体与植物细胞(除叶肉细胞、保卫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生物的生活环境》优教

《生物的生活环境》优教

思考讨论
1.图1.1-6中所示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 2.如果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 造成什么影响?
图A
图B
图C
图D
整理课件
这是谁的家?!
整理课件
还能找到鱼吗?!
整理课件
你感到可怕吗?!
整理课件
明天我们吃什么?
整理课件
生物和各种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呢? 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 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无论广袤的大地, 深邃的海底还是万米高空,都有生物的生存。
整理课件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 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 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整理课件
一、生物圈
整理课件
思考讨论
1.有人认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能够生存的环 境。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2.生物圈的厚度是多少?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圈 层厚度是多少? 3.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 大气圈的下层
海平面
整个水圈
10千米
岩石圈的上层
整理课件
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整理课件
空气
二、栖息地 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整理课件
我国绿孔雀的栖息地位 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位于 于云南省的热带雨林 山东省境内的黄河三角洲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课件
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观察与思考:分析讨论下图中生物栖息地特点
思考:如果上述栖息地遭到较大破 坏,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要求:在课本中标记答案,背诵回答1、2、4题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孔雀的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 热带雨林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 黄河三角洲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1、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下列哪些因
素决定的( D )A.土壤Βιβλιοθήκη 型B.温度C.湿度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列生物的栖息地为海洋的是( C )
A.梅花鹿
B.骆驼
C.鲸
D.企鹅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2、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栖息地 是不同的。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自学指导一 时间:5分钟
内容:课本6-7页, “生物圈” 任务:1、生物圈包括_大__气___圈的下层、整个水___圈__、 岩_石___圈__的上层。
2、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0千米和 海平面以上约10 千米之间。绝大多数生物 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的范围内。

生物的生活环境(知识点及答案)

生物的生活环境(知识点及答案)

1.生物圈:(1)、有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和。

(2)、生物圈是和的总称。

(3)、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4)、是人类的“立足点”。

(5)、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________,海平面以上约_________,所以生物圈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_________厚的范围内。

(6)、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和稳定的等。

2.栖息地:(1)决定栖息地特征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问题: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否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的生存呢?特别关注:土壤不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生物圈:(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活环境的总称。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

(5)、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所以生物圈的厚度约为2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

(6)、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栖息地:(1)决定栖息地特征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类型。

(2)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黄河三角洲。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4)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 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物栖息地类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阅读课本(P6)并分析讨论: 1.生物圈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什么是生物圈?
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整体.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 本条件?
阅读课本(P7)3分钟,并思考以下问 题: 1.什么是栖息地?
2.孔雀和野大豆的栖息地有何特点?
5.连一连 仙人掌 鲫鱼 鲨鱼 大熊猫 企鹅 灰喜鹊 南极冰原 高山竹林 淡水湖泊 松林果园 沙漠 海洋
大气圈的下层
生物圈的范围 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上层
阳光充足, 干旱少雨, 温差较大常 出现大风天 气,环境恶 劣
阳光充足,温度适 宜,小鱼、小虾等 食物充足。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温适 宜,植物茂盛食物丰富
这样做的害处是什么?
思考:
1.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栖息地的破环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2.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 理利用.
3.我们为保护环境应该怎样做?
?
达标训练: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2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都可以自由存在的生物 ( C ) A、鸟 B、鱼 C、 人 D、昆虫 3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 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少 ( B ) A、氧气 B、 阳光 C、营养物质 D、 生存空间 4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 物( D ) A、只有人类 B 只有人类和其他动物 C、只有人类绿色植物 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

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
地的破坏。
掠夺式的开发
人类的行为
不合理利用
自然灾害
干旱 地震 火山喷发
……
ONLY ONE EARTH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A )
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
2.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叶特化为刺,茎膨大有储存功能,茎表面
绿色,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请问它的这些特征是适应什么生存条件
的(C )
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
3.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说明农作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之
一是 ( C )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营养
4.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 ( C )
A光照(非生物)短、温度(非生物)低导致植物(生物)死亡。 B胡桃树(生物)导致小草(生物)死亡生 C狼(生物)导致兔子(生物)减少。 D过渡放牧导致牧场退化,是羊(生物)破坏草(生物)
1.生物圈就是 ( B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全部适合生存的环境
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地球表面各种生物及其生存条件
物因素主要是( )
A.光
B.水 C.湿度
D.温度
4.严重干旱会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说明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A.光 B.水 C.二氧化碳
D.适宜温度
5.北极的极地狐耳朵小,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造成这一差异的
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空气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 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 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 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 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分别是(写序号)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1、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出生物圈的范围,举例说出生物圈具备生物生存所需的水、温度、空气、光等基本条件。

2、举例说明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描述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破坏的事例。

3、指导学生认同生物圈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二、知识网络:概念生物圈范围生物的生活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概念栖息地决定栖息特征的因素栖息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及危害三、重点、难点重点:描述生物圈的范围、栖息地特征难点:分析生物圈中生物生物栖息地的类型四、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说出决定生物栖息地的因素。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的栖息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情感态度: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学习过程教师寄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探讨问题思考:通过地理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各个圈层里面都有生物生存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一)、学生自学指导(10′)任务1、小组讨论交流,举例说出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分析: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呢?若不是,请举例说明哪些地方没有?归纳: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我们把这个范围叫做生物圈。

任务2、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同学们,请阅读课本P6-7页,观察、分析①什么是生物圈?②生物圈的具体范围是什么?生物圈的厚度是多少?③大多数生物生存的范围是什么?④以熟悉的动物或植物为例,说出生物圈为它们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⑤你知道月球上有没有生物啊?若你去太空遨游,必须带好那些用品啊?⑥从以上分析可知: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任务3、栖息地:阅读课本第7页,解决以下问题①什么是栖息地?②生物与栖息地有何关系?③讨论交流:孔雀与野大豆的栖息地的特点?(从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考虑)④决定栖息地类型的因素有哪些?任务4、分析1、1—6图,讨论分析:①图中4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提示:从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考虑)②如果上述栖息地遭到较大破坏,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③通过分析,你知道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的生活环境(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的生活环境(练习题及答案)

1、人们在移栽植物幼苗时,常常对幼苗进行遮阳处理,这主要是保持哪种生活条件不受影响()A 空气B 温度C 水D 光照2、“春兰秋菊”,影响它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湿度4、海洋中的绿藻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

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5、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会增多。

与此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A.空气 B.水分 C.温度 D.阳光6、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是因为那里缺少()A.阳光 B.空气 C.水D.温度7、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影响黄山松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水 B.阳光C.空气D.温度8、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 B.空气 C.温带 D.水分9、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10、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11、“锄禾日当午”,农民给庄稼松土的目的是给农作物提供()A.水B.氧气C.生活空间D.营养物质12.资料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都有不同的开花规律,这种规律既受自身内在因素的控制也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温度与每天的光照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植物开花的重要外界条件。

如果能在这两方面给予满足,常能诱导植物开花。

例如,美国科学家加纳尔观察到美洲烟草在夏季长日照下,株高达3~5米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株高不到1米即可开花。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的生活环境
3.天体对比,解读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什么生物圈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4.师生共同总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二)栖息地
1.教师请学生观看太空画面及优美的自然风景挂图,引导学生走进生物生活的自然环境-栖息地。出示森林、湿地、农田、城市四种栖息地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特点。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10分钟后,各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并得出结论。
6.出示森林、湿地、农田、城市四种栖息地的图片,分析其特点,想一想,哪一种栖息地最容易被破坏?从而了解城市生态的脆弱性,为知识的迁移深化做好准备。
三、迁移深化
出示音像资料,播放一幕幕具体的栖息地被破坏所造成的生物大劫难资料,感受栖息地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增强危机意识,从而总结出具体到栖息地,广泛到生物圈、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及生物栖息地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激疑
1、导入语: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我们人类,设问这些生物都生存在哪儿呢?从而引出课题:生物圈与栖息地。
课题名称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授课人
课的类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过程方法
通过生物栖息地类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生物)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生物)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课前预习
一、生物圈 1.定义:地球上有 生物生存的圈层。 2.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 、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通常认 为,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0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10 千 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 100 米的范围内。 3.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稳定 的 营养供给等。
课前预习
二、栖息地
1.定义:生物圈内生物 生存、居住的场所。
2.类型: 林地、 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间等。 3.决定栖息地特征的因素:不同的土壤类型、 温度 、__湿__度___
等。
4.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 破坏 或 丧失 。
5.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掠夺式开发及 不合理利用。
关闭
A
答案
当堂检测
1
2
3
4
5
5.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根据下表 回答问题。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的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1)画图:画一个可以对比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柱状 图。纵轴表示每一种动物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 (2)数据解释: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鸟类濒危
1.生物圈是指( ) A.整个地球 B.地球表层像纸一样薄的圈层 C.地球表层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D.地壳内部
当堂检测
1
2
3
4
5
关闭
C
答案
当堂检测

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猜猜各88山万系平的方高公山里深的谷广,袤这地些 地域方内土,质高肥原厚荒,漠森、林冰茂原盛冻,土箭地竹带生及长湖良泊好沼,泽食 物周资围源,很这丰些富地,区气年温平相均对温较度为低稳于定零,度隐,蔽生条长件 良季好节;短。植被稀疏,只能生长针茅草、苔藓 和它地的衣造之型类和的藏低羚等羊植一物起,融而入这了些2却00是8它奥赖运以吉 祥生物存“的福美娃味”佳。肴;
它的造型融入了2008奥运吉祥物“福娃”
★自学导航:二、栖息地
预习课本7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栖息地? 2、决定栖息地类型的主要环境因素 是什么? 3、孔雀与野大豆的栖息地有何特点?
孔雀的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 热带雨林
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位于山东省 境内的黄河三角洲
观察与思考:分析并讨论下图中生物 的栖息地类型
走进中国 航天梦
1、神舟十号飞船是生物吗?为什么? 2、我们需要在飞船里为英雄们准备哪些生 存的必需品呢?他们能不能在太空中获得 生存必需品补给呢?为什么?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自学导航:一、生物圈
预习课本6-7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的概念 ? 2、生物圈的范围?
3、生物生存的基本的条件?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阳光 空气 水分 适宜的温度 稳定的营养供给
【猜猜猜】
它它生在活我在国南大极多大数陆地和区南都设有得分兰布群,岛生上活,在但潮也湿随、 着温寒暖流以向及北有分遮布蔽,的以场海所洋,浮在游房动前物屋,后主的要石是块南、 极瓦磷砾虾下为面食、,盆有里时、也坛捕内食均一可些以腕找族到类,、昼乌伏贼夜和 小出鱼,;具负趋光性; 它它背是腹一扁个平步十态分蹒显跚著、,身呈穿灰燕褐尾色服、的灰高蓝傲色的, 常能“卷南曲极成绅团士。”。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的生活环境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气温较高。
云南兔
热带雨林
白臀叶猴
热带雨林中还 生存众多乔木 枝叶繁茂,灌 木、草本和寄 生植物夹生其 间
钝头蛇
穿山甲
野大豆的栖息地之
一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 黄河三角洲。这里四季 分明,雨量适中,形成 了大片大片的草甸。
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率最大 的自然保护区
芦苇
丹顶鹤
温故知新
一、生物的种类? 二、生物有哪些
动物 基本特征?
生物 植物
真菌(如蘑菇等)
微生物 细菌(如乳酸菌等)病毒(如流感病毒 等)
二、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1、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生物能够繁殖下代 4、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5、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
作出有规律的反映 • 6、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课堂练习
B、能力提高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 要的环境。
课堂学习 2、将来的你, 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 向太空旅行。 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 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A ) 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 B、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 宠物猫、电脑、光盘 D、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
2.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 理利用.
3.我们为保护环境应该怎样做?
课堂练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

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重点)②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重点、难点)③举例分析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难点: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重点、难点)三、教学环节教师巡视指导,结合学生画的生物圈的图讲解,明确生物圈的概念、范围。

知识点二:栖息地【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几种动物的生活环境栖息地的不同特征的原因有哪些?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孔雀野生大豆栖息地名称栖息地特征生存的其他植这幅图大家看完有何感想?大家总结一下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板书设计:栖息地破坏或丧失大气圈下层场地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生物圈整个水圈提供岩石圈上层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破坏栖息地的有关视频,使学生感受栖息地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增强危机意识。

在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时,由于七年级学生由小学刚刚升入初中,学习方法不当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学生未能按照老师的设想完成目标,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有待于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提高。

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2(新版)济南版PPT

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的生活环境》课件2(新版)济南版PPT
第一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导入新课
1
两个天空,你觉得哪个更生动?
导入新课
B
2
两块陆地,你愿意生活在哪一块?
导入新课CFra bibliotek3比较这两片海域 哪个充满生机?为什么?
新课学习
AB
C
没有生物生存的天空、陆地和海洋是可怕的
新课学习
我们生活的地球, 天空有飞鸟,脚下有绿草,水中有游鱼
1
3
2
新课学习
板书设计
生 生物圈 物 的 生 活 环 境
栖息地
概念: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 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范围: 海平面上下各约10千米 提供的基本条件:空气、稳定的营养供给、水分;
阳光、适宜的温度;
概念:生物圈内生存、居住的场所 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溪水、沙漠,
类型: 不同的环境 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 的特征
#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新课学习
林地:
栖息地的类型:
新课学习
草地
沿岸
新课学习
沙滩
淡水溪涧
新课学习
实践探究一
1、生物圈的通常范围是什么? 2、动手画出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示意图? 3、分角色扮演,说出三个圈层中各有哪些生物存在?
新课学习
生物圈的范围
10千米
大气圈的下层
海平面
100米
课堂练习
B、能力提高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 要的环境。
课堂学习 2、将来的你, 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 向太空旅行。 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 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C ) 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 B、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 宠物猫、电脑、光盘 D、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主备教师:万克英上课时间:2012、9、6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举例说明生物生活的栖息地。

3.关注身边的生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物圈的范围
2.教学难点:关注身边的生物栖息地的保护。

三、学习过程及学法指导:
(一)生物圈的范围
学生学习课本第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关问:
说出课本中图中的生物圈的范围。

知道绝大生物生活的范围。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

(二)栖息地
1.学生学习课本第7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关问题
掌握栖息地的概念,栖息地划分的依据。

了解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

2.学生学习课本第8页相关内容,完成观察思考活动。

说明图中4中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课本中课后巩固提高的第一题。

自己归纳出栖息地的破坏对生物的生存的影响?
谈谈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野生动物?
四、自我检测:
《生物学习检测》的自测题部分。

五、资源链接
本节课利用的资源资料
六、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