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章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合集下载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学设计)-【轻松备课】八年级科学下册系列精品(浙教版)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学设计)-【轻松备课】八年级科学下册系列精品(浙教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微观粒子模型的建立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分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也具有质量和体积
教学准备
教师
各种微观粒子模型和图片
学生
教学方法
观察、讲授、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引入新课
如果要没计一个飞行器,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微缩模型(航模)进行试验研究。在对微观粒子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采用的方式是利用放大的模型来解释小到难以观察的物体
让同学们自行讨论回答,并做出点评,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想想议议]2.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
让同学们自行讨论回答,并做出点评,发现纯净物的构成微粒单一,混合物的不单一
[[学生思考]
通过本节课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可以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
三、巩固小结
分子的构成: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分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单质),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化合物)
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像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可以组成无数个英语单词样。
英文字母有26个而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
总结后,引出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之分子的构成
[板书]1.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1)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
继续讨论,想一想,在七年级下册电解水的实验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教学反思
[板书]2.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体积10-10m
继续讨论,组成不同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它们的质量和体积一样吗?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师辅导讲义 第二章粒子微观模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师辅导讲义 第二章粒子微观模型

学员编号:年级:初二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 C (粒子微观模型)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专题检测1.我们学习了原子和分子,那我们来具体说说原子的内部结构吧、哪一部分对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2.请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说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3.我们学过哪些微粒?请列举出我们学过微粒的种类及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二、知识梳理1、符号和模型1. 模型的含义、意义和作用(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方法叫模型法。

(2)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它的类型有: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③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2. 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1)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2)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常见的符号有:交通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元件符号等。

3. 对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的观察。

(1)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变。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例1、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解析:符号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

模型可以是复制品或一张图,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答案:B例2、如下图:(1)水在三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的分子?;故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发生了改变。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同状态的水其构成物质的微粒-----水分子是不变的,但水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八年级科学下册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案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案 (新版)浙教版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化学反应实质:
5、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原子的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在10-26~10-27kg数量级。
(2)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3)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为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氢分子。)
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课题
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日期




1、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2、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3、知道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4、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






重点:
1、知道物质的不同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2、原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春浙教版科学八下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word教案

春浙教版科学八下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word教案
课题
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日期




1、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2、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3、知道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4、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






重点:
1、知道物质的不同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
(2)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3)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为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氢分子。)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化学反应实质:
5、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原子的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在10-26~10-27kg数量级。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联系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它们都可以构成物质。

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科学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科学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案(教学设计)

一、分子的构成师:你能用模型的方式来表示它们的过程吗?学生讨论完成【水的汽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微观模型:本质: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水电解变化过程模型:【问】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后回答生:……【归纳】: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小结】分子、原子及其主要区别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师: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一些内容后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思考如下问题【思考】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也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生回答【解析】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如液态水变成冰时,此时水分子不变,水的化学性质就不变,但水的状态已变(即物理性质已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填空(展示一杯水很多水分子构成一杯水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读图:一杯水是由___________构成,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课外拓展】:(查找道尔顿“原子论”相关资料,体会科学发现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历程。

)早在 1803年10月,在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的一次活动中,道尔顿第一次提出了原子的概念,讲述了他的原子论。

他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三点(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

(2)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完全相同。

【新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二课时【创新教案】

【新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二课时【创新教案】

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二课时【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下册第二章【主题】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甲烷分子的结构。

(2)知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简单分子模型实验,初步学会用模型方法来认识微粒;(2)学习球棍材料的连接方法,尝试简单模型的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模型的作用以及做实验的乐趣;(2)感受粒子的客观存在,体验粒子大小的数量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简单分子模型实验。

教学难点: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和甲烷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四、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主要讲授粒子的大小与质量与实验:认识简单分子模型。

同时,本节课原子的相关知识点也为下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的学习做下铺垫。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的学生。

在思维方面,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做实验,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而且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在知识方面,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模型的概念与作用,这些知识将为本节课的学习减轻负担。

六、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教师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板书]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2)。

[教师提问]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一滴水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吗?能不能猜猜看。

[七嘴八舌]……[点评总结] 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尽量把数字往大了猜了,可即使这样,猜出来的数字还是远远小于实际测得的数字。

经测量,一滴水约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

把17万亿亿换算成科学计数法,得出17万亿亿=1.7×1021。

单看这个数据同学们可能还没什么概念,就拿熟悉的乒乓球作比较,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大到地球那么大。

通过这个比较,同学们是不是大概能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微小。

《第二章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属于初中科学课程中“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课,该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组成及其特性,帮助学生构建物质结构的模型和理论。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模型构建,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其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微观组成,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它们的组成、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等。

3. 模型构建: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或模拟实验,观察和构建物质微观粒子的模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子和原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宏观物质性质的关系。

5. 课堂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互动回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总结归纳: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在物质世界中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分子、原子等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同时布置实验报告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家中自行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水的蒸发、凝固等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技能以及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等。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与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应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一系列有关微观粒子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涵盖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教学方法:课堂实时反馈,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目的: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微观粒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关键知识点。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哪些关于物质微观粒子的知识?这些知识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2.教学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微观粒子概念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等。
2.掌握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如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并能运用模型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微粒的大小、电荷、排列方式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颜色、气味等。
2.设想二: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微观粒子概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2、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过程与方法】
用橡皮泥的大球和小球模拟氧原子和氢原子可以构成哪些不同的物质分子。

回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过程,用模型法表示这两个过程的微观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体会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学会用微观结构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提高科学素养。

2新设计
教学资源
1.用橡皮泥和牙签制作分子模型。

2.用大小不同的磁扣和橡皮泥表示水蒸发和水电解过程的模型。

3.用iPad同屏技术展示学生的模拟成果。

4.用互动教学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第4章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建立起分子的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运动、分子作用力)。

在八年级上册第1章中,利用水电解这一化学反应,让学生知道分子在化学反应里的可变性,推断它具有可分性,由此引出原子的概念,初步建立起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概念。

本节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的。

4重点难点。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2.2 物质和微观粒子模型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2.2 物质和微观粒子模型教案

八年级科学第四册第一章二节第一课时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2.学生知道原子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教学难点.重点:1.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设计:一.课前预习掌握:导学案1.物质通常由构成,但也有一些物质是直接由构成.水是由构成,铝是由构成,石墨是由构成。

2.黄色球代表氧原子,蓝色球代表氢原子。

水通电生成了和,说明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它们重新组合,分别形成了和.水电解实验可证明,分子由构成。

此反应中发生了变化,没有变化。

此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水电解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4.的搭配。

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要叙述成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

(2)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即可以理解成:某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则它的化学性质就由对应的微粒来保持。

变式训练: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原子B.氢分子C水分子D氧原子和氢原子2.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二.不同的分子(1)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1.”0“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下图所示:(1)比较A.B.D可知:(2)比较C.E可知:(3)比较B.D可知:2.水是由构成,水分子由构成;氧气由构成,氧分子由构成。

不同的分子可由或不同种的原子构成。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1课时)同步教案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1课时)同步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1课时)教学目标1.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2.知道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教学重点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知道了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等特性。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子及其他一些微观粒子板书: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课件显示: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实验装置主问: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有什么不同?讲述:水的汽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是物理变化而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 :1。

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

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

提问1:你能用直观的方法表示上面两种变化的区别吗?课件显示:水分子电解模型提问2: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作业本 B本P1 第3题)讲述: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提问3: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作业本 B本P2 第5题)讲述: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0480399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二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学设计

10480399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二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学设计

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

2、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来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粒子的大小和质量,感受粒子的客观存在。

教学重点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教学准备课件、橡皮泥、牙签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知道了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等特性。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子及其他一些微观粒子板书: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课件显示: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实验装置讲述:水的汽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是物理变化。

而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 :1。

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

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像。

提问:你能用直观的方法表示上面两种变化的区别吗?课件显示:水分子电解模型提问: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讲述: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提问: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讲述: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案2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案2新版浙教版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明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组成;二、了解原子和分子的要紧区别在于化学反映里是不是可“分”;3、介绍道尔顿的原子论对化学科学进展的历史作用,培育学生科学探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原子和分子的要紧区别在于化学反映里是不是可“分”。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式:科学探讨、启发等。

五、教学进程:(一)引入:咱们已经明白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粒子组成的呢?咱们如何来描述这些看不见的粒子?这些粒子又是不是能组成物质呢?(二)新课:科学探讨:水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一、提出问题:水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水分子还能再分吗?二、成立假设:①水分子可能是由一些更小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咱们看不见;②水分子可能是最小的微粒,它不能再“分”。

3、设计实验:咱们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已明白,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发觉水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思考: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4、得出结论:电解水实验能够说明水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确实是原子。

六、课外拓展:(查找道尔顿“原子论”相关资料,体会科学发觉是一个漫长又艰巨的历程。

)早在1803年10月,在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的一次活动中,道尔顿第一次提出了原子的概念,讲述了他的原子论。

他的大体观点可归纳为三点(1)元素是由超级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在一切化学转变中不可再分,并维持自己的专门性质。

(2)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完全相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大体特点之一。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教师评述]:道尔顿有“近代化学之父”之称,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道尔顿的原子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熟悉物质及其转变的新纪元。

此刻原子的存在已被实验所证明。

浙教版科学八下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下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总课时数 1设计人备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道水电解产生氢原子与氧原子,最后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2、明白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可以使同种原子,也可以使不同的原子;3、理解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能说出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和原子质量的数量级。

教学重点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可以使同种原子,也可以使不同的原子;2、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难点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课前准备课件、实验仪器、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教师】这里有一杯水,若将其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会有什么变化?1.请画出水蒸发的模型。

2.此过程的微观本质是什么?以水分子为引线,说说看在七年级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分子的知识?【学生】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用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分子;3.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4.分子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回忆】根据水的电解,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示式:2.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和组成的。

3.请画出水电解变化过程的示意图。

水的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属于变化,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氢气是由构成的, 氧气是由构成的,在此变化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而水的这三态变化属于变化,液态的水.固态的水等都是由构成的,水的状态变化只是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二.新知尝试1、温故而知新,开门见山,直接引题。

2、活动设计比较新颖。

3、课后练习也比较不错。

三.同步尝试:1.用“分子”或“原子”填入下列空格。

(1)蔗糖是由蔗糖________构成。

(2)铜是由铜_________构成。

(3)氧气是由氧__________构成。

(4)氧分子是由氧_________构成。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的教学内容应该重点是物质由微粒组成的性质,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探究,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

以下是一个优质的公开课教案,方便教师在面试或试讲中使用。

【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了解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粒子。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性质。

3. 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总结出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学重点】1.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性质。

2. 实验观察和总结。

【教学难点】1. 理解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粒子。

2. 实验观察和探究。

【教学准备】1. 一个透明容器2. 水,盐,糖,纸巾等实验材料3. 板书工具【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思考。

比如:“你知道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吗?”“你认为我们能不能看见物质的微观粒子?”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展示实验现象(10分钟)将一个透明容器里加入适量的水,让学生观察容器中的水,并向学生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你们能否看见水的微观粒子?”通过实验现象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

Step 3:实验观察和总结(15分钟)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比如向容器中加入盐、糖等物质,观察它们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向学生提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规律?” “你们能看见盐、糖的微观粒子吗?”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得出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Step 4:板书总结(10分钟)将学生总结的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进行归纳整理,板书出“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粒子”的概念。

并向学生解释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粒子。

Step 5:巩固练习(15分钟)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物质微观粒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价值。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微观粒子观念,培养他们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原子核带正电,而电子带负电?”“原子内部的力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在学习分子结构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分子会有不同的形状?”“分子的性质与微观结构有何关系?”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进行梳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同时,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1.列出原子、分子、离子的特点,让学生复述并举例说明。
2.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微观粒子模型的理解程度。
3.强调微观粒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八年级下册科学《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科学教育中,八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涉及《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的内容,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物质微观世界的初步认识,理解物质的本质。为此,本教学案例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探究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下册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预习《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相关内容,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并尝试构建简单的分子模型。

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分子模型的动手搭建活动,可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豆子、珠子等)进行模拟实验,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4. 思考题:设计一系列与微观粒子模型相关的思考题,如“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离子形成的原因”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本或网络资源中查找相关资料,并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总结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2.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搭建,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注意观察和记录物品的变化情况。

3.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仔细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如有疑问,可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 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是否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并总结出关键概念。

2. 实践操作的完成度和记录情况: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搭建并记录观察结果。

3. 课堂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性: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作业并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4. 思考题的回答情况:学生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回答思考题。

五、作业反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1. 对学生的预习任务、实践操作、课堂作业和思考题进行批改。

2.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模型:
本质: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水电解变化过程模型:
【问】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后回答
生:……
【归纳】: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
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读图:
一杯水是由___________构成,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课外拓展】:
(查找道尔顿“原子论”相关资料,体会科学发现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历程。)
早在 1803年10月,在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的一次活动中,道尔顿第一次提出了原子的概念,讲述了他的原子论。他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三点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能否构成物质
B.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7.红色粉末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汞,如图 表示氧化汞分子。下列有关这个化学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汞原子和氧原子是上述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
介绍道尔顿的原子论对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
要点
教学重点
了解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教学难点
了解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分子的构成
师:你能用模型的方式来表示它们的过程吗?
学生讨论完成
【水的汽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
【思考】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也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
生回答
【解析】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液态水变成冰时,此时水分子不变,水的化学性质就不变,但水的状态已变(即物理性质已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填空
(展示一杯水 很多水分子构成一杯水 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4.氧气是由______构成的,1个氧分子又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氢气是由_______构成的,1个氢分子又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5.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______构成,分子由______构成;但也有些物质直接由_____构成,如金属铝由________构成、石墨由_______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届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模型的作用,使用球棍模型或动画模拟加动手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加深对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组成分子的原子结构和种类不同使物质的性质不同。
三、教学准备:
棍棒、模型、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2.描述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构成。
确切的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课堂练习】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你认为构成水的微粒是( )
A.小水珠B.水分子
C.氢气和氧气D.氢原子和氧原子
2.分子是( )
A.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一种粒子
B.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D.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3.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每1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
(2)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教师评述]:道尔顿有“近代化学之父”之称,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道尔顿的原子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现在原子的存在已被实验所证实。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看到原子的图象。
【阅读】:硅原子的电子隧道显微镜图像(介绍有关STM发明的信息,拓展学生视野、增强科学探究的信心)
师:水分子的变化我们肉眼无法看到,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形象直观地表示变化的过程呢?(生答:模型)
二、物质的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又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问】是否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生:……
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那么有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呢?
3.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二】展示:不同的分子模型
师: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物质许多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分子的模型
C.氧化汞分子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
D.氧化汞分子分裂成汞原子和氧原子,两种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氧分子和汞分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2.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质量和大小的,学生体验粒子大小的数量级,感受粒子的客观存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题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课时类型
新课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2.了解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将学生的认识从宏观的物质引向微观结构中的粒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小结】分子、原子及其主要区别
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师: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一些内容后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思考如下问题
金属铝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
铅笔芯中的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展示各种各样的物质,从中总结出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思考: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保持吗?
这要看物质由什么微粒直接构成,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之保持,但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食盐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