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7.3电阻的测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7.3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阻的概念,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并能够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难点: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欧姆表、导线、电阻器、电源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出电阻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是什么?怎样测量电阻?二、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阻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三、实验操作1. 分组实验: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
2. 观察记录:让学生记录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观察电阻值的变化。
四、分析讨论1.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为10Ω,如果将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分别改变,预测电阻值的变化。
活动重难点:重点: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难点: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了电阻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同时,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欧姆表的操作不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3)计算公式:电阻R=电压U/电流I。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特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学过程: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电阻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串联和并联特性等。
(2)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情感教育:强调电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教学过程: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问题:给出以下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a.电阻串联时,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b.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c.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电阻串联和并联问题?
(3)小组交流: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1)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比较它们的电阻大小。
(2)测量相同材料、不同长度或横截面积的电阻,探讨其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3)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测量并计算总电阻。
3.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提高对电阻及其测量方法的认识。
(1)为什么在测量电阻时,需要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2)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以满足电路需求?
8.情感教育:结合物理学史,介绍科学家在电阻研究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途径,主动探究电阻的测量方法。
-利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电阻测量原理和电路连接方法。
2.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家用电器中电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作业量要适宜,避免过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实践。
3.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要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新课内容: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实验演示:现场演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强调操作注意事项,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电路连接的规范性。
(4)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阻测量方法和电路分析技巧。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关注实验数据、现象分析以及结论的正确性。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开始新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
1.提问方式:询问学生家用电器中的电阻是如何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物理意义和单位,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新课导入两种情况下灯泡的电阻相同吗?如何去测量?新知相授电阻的测量设计实验:1.怎样减小实验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2.怎样进行多次测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3.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图: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绘制电路图并连接电路实验要求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值;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
实验步骤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注意事项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
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
进行实验教师利用动画讲解实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
记录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填入。
下面,我们补充两点内容:接线方法:①外接法:如图甲所示,在外接法中,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待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UR、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电阻R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即I=IR +IV,待测电阻值应为R真=UR/IR,而测出来的电阻值R测=UR /I,由于I>IR,所以R测<R真,即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②内接法:如图乙所示,在内接法中,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R 中的电流IR,电压表的示数表示电阻R两端电压UR与电流表两端电压U A 之和,即U=UR+UA.根据I=U/R,待测电阻值应为R真=UR/IR,而测量的电阻值R测=U/IR,因为U>UR,使R测>R真,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进行实验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17.3电阻的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7.3 电阻的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我的教案:电阻的测量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掌握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能熟练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操作方法。
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导线若干。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
2. 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值下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分析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6. 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值。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操作方法。
活动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实验过程,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能够熟练使用多用电表。
但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拓展延伸:邀请电机工程师进行讲座,介绍电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电阻测量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7.3电阻的测量—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17.3电阻的测量—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这份教学设计中,我将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7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
本节主要介绍了电阻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电阻的测量方法:伏安法、欧姆表法等;3.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4. 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表示方法;2. 学会使用伏安法和欧姆表法测量电阻;3.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4.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5.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伏安法和欧姆表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1.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电源;2. 电压表;3. 电流表;4. 电阻箱;5. 欧姆表;6. 导线、开关等实验器材。
学具:1. 学生实验手册;2. 计算器;3. 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器材,现场演示一个电路,使学生观察到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电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讲解电阻的定义,介绍电阻的表示方法(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3. 伏安法测量电阻: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计算电阻值。
4. 欧姆表法测量电阻:讲解欧姆表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计算电阻值。
5. 欧姆定律的应用: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给定电流和电压,求电阻值。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5.注重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实验成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逐步突破。
7.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和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如擅长理论的学生可以多进行问题解答,擅长实验的学生可以担任实验小组组长等。
8.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5.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了解电阻器的种类、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材第17.3节后的练习题1、2、3,以巩固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操作方法。
这些习题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深化对电阻测量原理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应用能力。
2.设计一道综合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一个具体的电路图中各电阻的关系,并计算总电阻。
(2)组织学生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方法,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验心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17.3 电阻的测量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2. 电阻的单位:欧姆(Ω),1Ω = 1V/A。
3. 电阻的测量: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4. 欧姆表的使用:欧姆表的刻度特点、调零方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2. 培养学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能力。
3. 通过对电阻测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如何准确测量电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欧姆表、电阻箱、导线、电池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和意义。
3. 演示欧姆表的使用方法,讲解欧姆表的刻度特点、调零方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4. 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阻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
2. 欧姆表的刻度特点、调零方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3. 电阻的测量实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使用欧姆表测量课本P32图176中的电阻Rx的阻值。
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器,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进一步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欧姆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阻的仪器,它由一个可以调零的电流表和一个电源组成。
在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之前,需要先了解欧姆表的结构和原理,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欧姆表的结构和原理欧姆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指针、刻度和电池。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下面,请允许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详细解析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开关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开关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并感受电阻的作用。
2. 讲解电阻的概念:我会向孩子们解释电阻的定义,让他们理解电阻的作用。
3. 演示电阻的测量方法:我会使用电阻测量仪,现场演示如何测量电阻。
4. 孩子们动手操作:孩子们根据我的指导,自己动手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观察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并感受电阻的作用。
这个实验将会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直观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我会重点关注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二、讲解电阻的概念在孩子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后,我会向他们解释电阻的定义。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的测量(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实际问题情境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实际问题情境,如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的选用、电动机的电阻调节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电阻的测量结果,培养其科学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4.设计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其探究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操作步骤,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小组共同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电阻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4.小组合作完成实际问题情境的设计与解决,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的测量(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6.3节“电阻的测量”,是学生对电学知识深入理解的重要一环。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电流、电压的概念,并了解了欧姆定律。然而,电阻作为电学基础概念之一,其测量方法及原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较为抽象,难以理解。
2.通过多媒体展示电阻的微观结构,如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受到阻碍的形象动画,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阻的内涵。
3.创设实验情境,如灯泡亮度实验、电阻丝加热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电阻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实验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以及电阻的单位、换算关系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能力,熟练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3.让学生掌握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
(5)总结与拓展: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分析、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掌握程度。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电阻的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阻测量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课本后的习题17.3第1、2、3题,以加深对伏安法测量电阻原理的理解。
(2)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并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2.选做题:
(3)请学生思考如何改进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以提高测量精度,并撰写实验改进方案。
(4)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测量电阻的方法,如四线法、桥式测量法等,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3.实践作业:
(5)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含有电阻器的电器,测量其电阻值,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电阻在该电器中的作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活动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设计这个幼儿园科学活动时,我以《电阻的测量》为主题,旨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电阻的概念,理解测量电阻的方法。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掌握电阻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2. 使幼儿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电阻的测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电阻的概念,能够进行电阻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电流表等。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电流表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幼儿观察灯泡的亮度,引导他们思考灯泡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单位,让他们理解电阻的含义。
3.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电阻测量实验,他们需要通过连接导线、灯泡和电流表,测量出电阻的值。
4. 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讨论电阻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电阻的概念,能够进行电阻的测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让幼儿进行课后作业,巩固他们对电阻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电阻的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幼儿园科学活动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会根据实验数据画定值电阻和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
3.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设计电路图,连接实物,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会处理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问题,学会数据处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理量,在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是一节实验课,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对于现阶段的学生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验。
测电阻实验是对前面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既是加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给学生熟悉电路连接方法,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等,学会对数据处理及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对实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本实验中除了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外,还需要学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处理数据的方法不同。
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对实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难点: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三、教学策略本节内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先从欧姆定律的变换式开始,根据IUR可以发现,只要测量出某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能算出电流,从而得出伏安测电阻的原理。
根据测量原理学生设计出电路图,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进行多次实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待测电阻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的,即电阻值大小几乎不变,求出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再测出小灯泡在两端电压不同时的电阻,分析实验数据,灯泡在不同电压时的电阻不同,灯丝的电阻不能通过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教学设计 17.3 电阻的测量
(3)根据公式R= 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的平均值。
4.进行实验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
小组讨论如何简便地进行多次测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选择实验器材。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合作的能力。
结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总结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伏安法测电阻
3.实验步骤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例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的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的示数为0,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D.电流表的示数为0,电压表的示数为0
(3)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不同,不能求平均值。
环节二:伏安法测电阻
1.设计实验电路图
展示小组的电路设计:如图甲所示。
提问:对于导体的电阻,我们需要测量几组数据?如何在图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展示改进的实验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2.器材的选择
电源、导线、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提问:主要器材的使用方法。
小组讨论测量原理,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7.3电阻的测量1(说课稿)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 电阻的测量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电阻的测量。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具体内容包括: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2.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3.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电阻的计算4. 实验注意事项二、教学目标1. 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器材(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套装)。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如“为什么电阻的大小会影响电流和电压?”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的测量。
2. 理论讲解: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解释电阻的计算公式。
3. 实验演示:进行一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步骤。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6.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实验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2.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步骤3.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电阻的计算4.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
2. 请列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步骤。
作业答案: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 R=U/I。
2.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步骤:略。
3. 电阻值R=6V/2A=3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仍需加强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电阻测量方法的同时,提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及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完成课后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题过程,加深对电阻测量方法的理解,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练习题示例:“请测量以下电路中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路的总电阻。”
2.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电阻测量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心得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发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利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步骤,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电路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影响电阻测量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讲解:“影响电阻测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温度和湿度是比较常见的。温度升高,电阻值会增大;湿度增大,电阻值会减小。因此,在测量电阻时,要尽量保持环境稳定。”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人教版初三物理九年级全册《电阻的测量》教案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电路的设计会选用合适的器材;通过电路的连接进一步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掌握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对未知电阻进行多次测量。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了解小灯泡电阻和定值电阻的区别。
二、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三、学习难点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发现小灯泡电阻和定值电阻的区别,加深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理解。
四、器材:多媒体课件、干电池三节、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定值电阻、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五、教学方法:分组实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课件中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提出问题:它的阻值真的是10Ω吗?你能测量出它的阻值吗?[推进新课]1、测量原理问: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阻怎么测量呢?答:要测量电阻的阻值,一般需测出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然后利用公式 R=U/I 计算出电阻的阻值,这是一种间接(选填“直接”或“间接”)的测量方法。
2、设计实验结合教材本节中的“想想议议”,学生思考交流,设计一个能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图。
展示设计的电路图:指出设计中的不足,确定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验电路,学生思考需要选用的器材:电源、待测电阻(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3、根据学案,设计实验步骤①摆放器材②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最大阻值处。
③闭合开关,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记录电压表和对应电流表的示数④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思考:在电路连接时,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提示:本节课我们需要测量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请将测量小灯泡的电路图画在学案上对应的位置,另外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需要加上灯泡亮度。
学生根据设计的电路和实验步骤,开始实验,并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分析与论证各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根据R = UI计算出每次测量的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下面的问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3.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知识掌握牢固。
4.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生活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元件,如灯泡、电炉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电阻测量的兴趣。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以及为什么需要测量电阻。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的测量》。
(二)讲授新知
1.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让学生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4.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操作失误,缺乏自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发现电阻测量的方法。
2.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不足,给予耐心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如何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
(2)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实验经验,进行小组内讨论,总结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技巧。
3.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测量电阻的经验和方法。
5.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阻的测量,并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电阻的数值。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电阻的变化,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阻的测量技能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灯泡等。
,我会向学生介绍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说明电阻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的大小,并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测量电阻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我会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让他们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解答。
课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让他们思考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索如何优化电阻的性能。
同时,我也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7.3 电阻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
本节课主要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以及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2. 教学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实验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变化?这与什么物理量有关?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并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例题,讲解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7.3 电阻的测量一、伏安法测量电阻原理电压(V)电流(I)电阻(R)二、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2. 调节滑动变阻器3. 测量电压、电流4. 计算电阻值三、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防止电流过大损坏元件3.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七、作业设计1. 请用伏安法测量一本教材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值。
答案:待测2.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答案:为了确保电流表的读数在适当范围内,避免电流过大损坏元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电阻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油槐初级中学任向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会根据实验数据画定值电阻和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
3.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设计电路图,连接实物,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会处理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问题,学会数据处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理量,在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是一节实验课,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对于现阶段的学生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验。
测电阻实验是对前面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既是加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给学生熟悉电路连接方法,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等,学会对数据处理及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对实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本实验中除了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外,还需要学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处理数据的方法不同。
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本节内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先从欧姆定律的变换式开始,根据可以发现,只要测量出某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能算出电流,从而得出伏安测电阻的原理。
根据测量原理学生设计出电路图,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进行多次实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待测电阻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的,即电阻值大小几乎不变,求出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再测出小灯泡在两端电压不同时的电阻,分析实验数据,灯泡在不同电压时的电阻不同,灯丝的电阻不能通过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新课内容
(
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
(一)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电路图
此实验原理图可以测出电阻的阻值,
但在测量时经常采用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此电路图能做到吗?
如何改进?
在实验中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
电阻RX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进行
多次实验,求出RX阻值的平均值。
滑动
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改变电阻两
端的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
实验误差。
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次
数
电
压
电
流
电
阻
平
均值
学生根据回顾欧姆定
律变换式,可以得出电阻
大小可以使用进行
计算。
思考提出的问题。
1.测量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有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和电阻中的电流I。
(一)伏安法测定值电
阻的阻值.
学生设计电路图:
学生分析设计的电路
图,提出改进措施,在电
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
重
新修改电路图。
据欧姆
定律得
出实验
原理、
实验电
路图。
养学生
设计实
验、优
化实验
方案。
会设计
实验数
据记录
表格的
能力。
养学生
实验动
手的能
力,连
U/V I/A R/Ω /Ω 1
2
3
◆进行实验:摆 连 检 调 测 算 1.按电路图摆好实物;
2.断开开关,连接实物,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阻值最大端;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电流表的示数 I ,并记录到表格;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5.根据公式
, 计算出R 的值.
◆分析与讨论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除了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交流与评估
完成实验后,大家交流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
实验中要测电阻的大小,需要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阻中的
电流,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也叫做伏安法
根据设计的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待测电阻等。
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
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
导线、待测电阻、电流表
和电压表。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多次测量求电阻的平均值,得出电阻的大小。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结合前面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讨论得出:当定值电
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
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
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
明了导体的电阻是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学生交流实验中出现
的问题,(1)连接电路时,
接电路进行实验。
养学生总结实验的能力导学生
总结解
决实验
中问题
的方法。
它在工作时学生设计电路图:
数据记录表格: 次
数 电
压U/V 电流
I/A 电阻
R/Ω
1 2 3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能计算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因为灯泡的电压增大温度就会升高,即灯泡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不同,计算电阻平均值没有意义。
学生思考,结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由于灯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用对比的方
法,得出电阻的特点。
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图象。
电阻是导体的一其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
其阻值也增大,学生画出图象:
学生讨论。
试使用
图象寻
找规
律。
课堂练习
1.某小组做“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试验中,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电阻大约为10Ω.如图所示
(1)在甲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端(选填“最左”或“最右”);
(3)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故障可能
是;
(4)排除故障后,某一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该灯泡电阻为_______Ω
2.小娟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测量
小灯泡的电阻,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小娟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的示数会变化,则故障可能是小灯泡_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
(3)故障排除后,小娟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有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________Ω,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Ω,进一步分析图像可以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不断变化,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及灯泡的电阻。
2.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
3.在实验中采用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实验误差。
4.测小灯泡的电阻不能求平均值,因为灯泡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