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分化与整合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过程和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过程和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过程和主要经验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走过了一个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体系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深入研究和揭明自身的规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有一支政治上强、业务精、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认真总结和提炼这些经验,对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主要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是2005年底,根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2005]64号文件宣布建立的。

从广义上,从学科建设的内容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几年它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过程和主要经验谈些认识。

一我们党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重视马克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新中国一成立,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理论基础,确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无论形势怎样变化,我们党都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伴随这一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走过了一个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体系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新时期社会实践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广阔的要求,理论上也形成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成果。

为适应社会需要,1984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

学科分化与融合的历史

学科分化与融合的历史

学科分化与融合的历史
学科分化与融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许多不同的学科领域已经开始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分化与融合的过程不断发展,其中一些主要的历史阶段包括:
中世纪大学时期:在中世纪时期,大学成为了学术研究与教育的主要机构。

在这个时期,学科分化与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学科领域开始出现,如医学、法学、神学等。

同时,大学也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推动了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许多学科领域开始相互交叉和融合,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

这些交叉学科的出现为后来的学科分化与融合奠定了基础。

现代科学革命时期:现代科学革命是科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时期,学科分化与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开始出现,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

这些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

全球化与跨学科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学科分化与融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开始出现,如环境科学、经济地理、全球治理等。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的来说,学科分化与融合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学科领域开始出现,并且不同的学科领域之
间也存在着交叉和融合的趋势。

这些趋势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学术教育的发展。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摘要:研究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分析目前关于五者之间关系的“圆式”理论和“分式”理论的偏颇之处,提出“轮式”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轮式”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研究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加强学科建设,开展科研和教学以及人才培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五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学界存在两种看法:一种为“圆式”理论,以三个放射状圆圈来表述学科间的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因无法纳入圆圈中而被视为上述各学科的应用(见图1);另一种为“分式”理论,即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为基础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为应用学科。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看法对厘清五个二级学科的关系有所裨益,但都存在偏颇:第一种意见既不能反映五个二级学科的全貌,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无法纳入圆圈之中,同时也不应生硬地套用圆圈来表述,因为四者的关系根本就不是大小圆圈的关系;第二种意见的不足就更为明显,因为这五个二级学科既具有基础理论性,又具有实际应用性。

笔者主张“轮式”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本身位于中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科是从理论、现实、横向或共时态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是从实践、、纵向或历时态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前者是静态研究,后者是动态研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①、思想政治教育(又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学科,都是围绕纵横两条线展开环形运动的解读、研究和运用,如图2所示。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位于“轮式”理论的中心位置,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亲身参加革命实践为基础,从所处的时代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充分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发展史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策略研究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青年学生中的首次系统介绍。

该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多个方面,是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入门课程。

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理论复杂,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完全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

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编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介绍,也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在进行内容整合时,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

可以将课程内容按照理论知识、历史背景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 教学方法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和实践等方式,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多种情境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 教学资源整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学术期刊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课堂上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加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概述

职业发展路径
学术研究:高校、研 究机构等从事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工作
政策制定:政府部门、 政策研究机构等从事 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
教育教学:高校、中 学等从事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教学工作
媒体传播:新闻媒体、 网络媒体等从事马克 思主义理论传播和宣 传工作
企业咨询:企业、咨 询公司等从事马克思 主义理论在企业管理 中的应用和咨询工作
科学社会主义: 研究社会主义 社会的产生、 发展和完善
7
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就业领域
01
党政机关:从事政策研究、 理论宣传等工作
02
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机构:从事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教学等工作
04
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 评论等工作
05
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 公益事业等工作
士学位
3
博士:三年 制,授予博
士学位
4
博士后:两 年制,授予 博士后证书
课程安排
1
基础课程: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 史、马克思主义
哲学等
3
实践课程:社会 实践、实习、调
研等
2
专业课程: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马克思
主义文化学等
4
选修课程:根据 个人兴趣和需求, 选择相关领域的
企业咨询: 为企业提 供马克思 主义理论 指导和咨 询服务
国际交流: 参与国际 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 究和交流 活动
01
02
03
04
05
06
演讲人
1
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一门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历史、 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的学科。

浅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特征

浅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特征
劳 工大 众 。 大 量 的 国际 性刊 物 使 得 源 自马 克思 主 义 的理 论传 统 开始出现复兴的势头。
1 8 2 1 人 民 论 坛
责 编/ 王坤娜
论说 纷呈 , 学派林 立 , 多元倾 向凸显
上左翼学者内部有着严重 的分歧 , 使得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重建
过程 中分化 为 各种 思潮 学 派 和 团体 , 各种 马克 思主 义派 别 纷 纷

直存在, 所谓今 日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 首先便是指工人 运动 本论》关系的多维分析, 还有缘于中国的快速 发展所 引起 的思 考,“ 北京共识” 、“ 中国经验 ” 、“ 中国道路” 和“ 中国模式” 己 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门词汇 。
与此 相 对 的是 , 世 界 社 会 主 义 运 动 在 苏 东剧 变 后 跌 入 谷
余人 , 该项目两年出版一卷, 预计将于2 0 2 2 年完成。
概言之 , 苏东剧 变后, 国外马克思主义 出现 了理论热运动

与此同时, 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刊物, 如英 国的 冷的基本格局, 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断裂使马克
《 社会主义记录 》、《 新左派评论》、《 资本 与阶 级》, 美 国的 思 主义 思想 回到 了经 分 裂而 产 生 的知 识 分 子 学 派 当 中,“ 学 院
灵 》、 巴里 巴尔 的 《 马克思 的 哲学 》、 P ・ 勒 古尔德 的 《 马克 思 主 葡 萄牙 、 希腊 、 塞浦路斯、 捷 克、 摩 尔 多瓦 、 俄罗斯、 印度 、日 义 哲学 是 干 什么 用 的》、 M・ 瓦岱的 《 马克 思 : 可 能 的 思想 家 》 本、 以色 列 、 南非、 巴西 等 , 共 产 党 依然 还 在 , 并在 新 的条 件下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划分的根据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哲学,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这样的提法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能够很直观、很精辟地了解其中的基本内容,然而,我认为这样的归纳和概括不能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全面和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内涵,也容易对其中的理论产生歧义,这是不科学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全面地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制定、正确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社会经济形态思想的提出等。

当然,唯物史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即不是认识论,可以叫做历史认识论或历史哲学,是探讨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因为研究历史就涉及到历史领域其它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美学、伦理学等等。

但不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某门学科的论述及其观点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它们都是为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服务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某一方面的运用和表现。

同样,马克思恩格斯的其它著作,如《神圣家族》、《资本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都不存在“三个组成部分”的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一直强调自己“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完整性,在他们的著作里,从未把自己的学说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更不会有“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他对周遭的事物更多的是采取批判的态度,他曾明确说过:“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分化与整合:社会关系的现代逻辑嬗变

分化与整合:社会关系的现代逻辑嬗变

挑战 , 必须走出一条整合社会关系的创新之路。


我 国社 会 关 系变迁 的历 史
茫 。因此 , 民族资产阶级 、 知识分子以及多少志士仁
人 高举 民 主 、 自由 的旗 帜 , 试 图将 传 统 的伦 理 纲 常 全 部 埋 葬在 历史 尘 埃 之 中 。然 而 , 这种 传 统 社 会关 系虽 几经 摧 毁 和革 新 , 却 生命 力 犹 存 。它 披 上 了现
分化与整合: 社会关系的 现代逻辑嬗变
刘 燕
(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 思主义学 院,1 0 0 8 7 2 ) [ 摘要 ]社会 关 系是社会 结构 形成和发展 的基础 ,正是 由于社会关 系的延续与 变迁,才能推动 经济社会 的不断进 步。 当
下 ,所有制结构、组织形式 、分 配方式 、就业 方式 的多样化发展 以及 竞争关 系、货 币关 系的泛化 态势, 为社会 关 系的分化培
自决 、 独立和 自由。“ 打土豪 、 分 田地 ” , 实现穷人当 家作主。取缔等级秩序 , 中华大地顿时焕发勃勃生
机, 社 会 主 义新 型社 会 关 系破 土 而 出。这 种 新 型 社
干 群关 系 的分化 , 等等。 1 . 工农 差距 、 城 乡差 距 。 人 均可 支配 收入 是衡 量 城 乡 收入 差 距 的直 观标 准 。根 据《 国 民经济 和 社 会
会 关 系 以生 产 资 料公 有 制 为经 济 基 础 , 以无 产 阶级 专 政 为政 治 条 件 , 以集 体 主 义 为 价值 取 向 , 突 出了 新 型 社 会关 系 的平 等性 或 公平 性 , 从 而有 效 地 凝 聚 了社会 力 量 , 空前 地实 现 了社会 团结 。后 来 , 随着 计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内在统一性的突出表现50100305301 高鹏飞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从一开始就是内在统一的。

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精髓,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一.从目标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证共产主义的本质,政治经济学论证实现共产主义的经济规律,科学社会主义论证共产主义的实践(革命)规律。

虽然表面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划分为三个学科领域,但实质上它们都是为同一个社会理想服务的。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成为一个“一以贯之”的原理。

“这种‘贯穿’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相加,而是指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理。

”“一以贯之”的统一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马克思首先在“哲学”上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实质。

比如,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实质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在“政治经济学”中,给出扬弃私有财产的经济学规律,即剩余价值理论,从而给出了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经济学规律上的“铁的必然性”。

最后,在“科学社会主义”当中,马克思论述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行动和革命道路,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取得无产阶级政权的具体途径。

可见,三个领域之间都是围绕共产主义这一社会理想而建立的具有严格的整体性的理论体系。

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

二.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而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灵魂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依然贯穿在上述三个研究对象的领域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由上述三个研究对象领域中的具体原理构成的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世界的原理要体现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决定精”两个原理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源流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源流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源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用来分析和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包含着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流与发展角度,探讨其基本原理的形成与演进。

一、马克思主义的源流马克思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起源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形成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研究,得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可避免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这一思想逐渐演变为马克思主义的雏形。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的研究中,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他们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里程碑,赋予了工人阶级斗争新的理论武器。

2. 马克思主义的扩展阶段在马克思去世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拓展和深化。

列宁以《帝国主义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阶段。

他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批判了修正主义的观点,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此外,列宁还在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和革命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阶段在列宁逝世后,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和创新。

斯大林深化了对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此后,毛泽东通过中国的革命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认为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指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为无产阶级觉悟和斗争提供了理论动力。

汪基德_ 学科分化与融合(清华大学)网上版

汪基德_ 学科分化与融合(清华大学)网上版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走向--基于学科分化与综合的视角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hndxwjd@汪基德l一、分化与综合——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l二、教育学科分化与综合的历程l三、关于教育学科设置的构想l四、新构想的依据与优点2010年10月·清华大学学科分化——把本来具有各种分别发展和分别对待的各种可能性但目前则完全联系为一体没有分别发展和分别对待的知识、技术,在它们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中,或者是通过人的自觉的认识和实践,使它们形成一个既相互联系和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不同特点、不同功能、分门别类的知识、技术系统。

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叫分化。

郝文武.学科和课程分化与综合的辩证法.教育学报,2006,(6),4.2010年10月·清华大学l学科综合——把本来具有各种联系可能性但目前联系不强甚至没有联系的知识、技术,在它们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中,或者是通过人的自觉的认识和实践,使它们形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整体知识、技术系统。

郝文武.学科和课程分化与综合的辩证法.教育学报,2006,(6),4.2010年10月·清华大学l加全面。

l学科的分化与综合、深入与全面是辨证的和相互促进的。

分化是综合的基础或前提,学科的高度分化为学科综合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提供了可供综合的内容。

l学科的综合形成了一些交叉学科,它们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具备了成熟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拥有了自己的概念和范畴,于是,又成为新科学体系中的一门专门学科。

2010年10月·清华大学l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理、生物、天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导致了哲学的分化,并最终形成了若干门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不可分割的学科门类。

l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继续分化,但综合的趋势日益增强。

不断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如城市科学、环境科学等。

2010年10月·清华大学l一般认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于1806年,即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的重要贡献就是试图将教育学建立坚实的哲学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使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考马克思主义是自19世纪以来一种广泛流行的哲学、社会和政治理论。

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党宣言》为标志,最初是作为一种批评资本主义的理论而出现的,这种资本主义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生产方式,它给工人阶级和劳动力带来的剥削、贫困和不公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相继出现, 其中主要是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整体性思考。

整体性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对于理解社会和人类进化的全貌,对于真正地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整合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不是各个领域的一个简单相加,而是基于辩证唯物主的原理认为,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着彼此的发展。

这种联系和作用是整体化的,即一个事物的发展不能仅仅从单一的因素出发,而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相关的因素。

从哲学上来看,整体性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辩证唯物主。

辩证唯物主强调了世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动态的、不断演变的,并受到内部和外部矛盾和斗争的驱动。

这种理论为解释现实世界提供了基础,并引导了必要的政治行动。

马克思主义者通过辩证唯物主的思想,指出了资本主义会产生的压迫和混乱的原因以及其持续时间的限制,因此它为共产主义的理论提供了基础。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也包含了整体学的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做的批判不仅仅是对产品、生产者和市场关系的技术方面的批判,而且批判它的基本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拥有方式。

资本主义不仅仅是让劳动者受到物质层面的被剥削,更是影响了劳动者的精神层面和文化认同的生态破坏,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任何产生利益分歧和社会矛盾的经济制度,都必然会遭到进一步的批判。

在意识形态方面,整体性思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价值观的表达,而且作为社会形成的内部结构,它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确定性。

行业资料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

行业资料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

行业资料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附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

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它包括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它是在资本主义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工人运动和社会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它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它的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比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要著作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和通信等。

这些论著集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涵盖了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新的科技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当时的社会实践又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经历了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再到制度形态的转变,也经历了从部分地区向全世界传播发展的过程,在世界上形成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流派。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2021年1月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an.2021第42卷第1期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42No.1D0I:10.16601/ki.issn2096-7349.2021.01.010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邢鹏飞,聂丹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大学的本质职能是人才培养,其根和本在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广泛设置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社会职业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经历了4次创办热潮,分别是:以政治教育专业为核心的创办热潮(1949—1977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和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为核心的创办热潮(1978—1997年),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核心的创办热潮(1998—2016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为核心的创办热潮(2017年至今)。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发展呈现鲜明的特点,实现了专业地位从“师范”到“领航”发展,专业水平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提升发展,专业体系从专业微观到学科宏观发展,专业特色从专业分化到专业整合发展。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建设,应实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专业特色发展,实现专业分化与整合发展,实现专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专业;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工作[中图分类号]G641;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349(2021)01-0100-12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

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

附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

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它包括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它是在资本主义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工人运动和社会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它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它的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比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要著作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和通信等。

这些论著集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涵盖了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新的科技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当时的社会实践又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经历了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再到制度形态的转变,也经历了从部分地区向全世界传播发展的过程,在世界上形成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流派。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影响。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摘要:学习、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理解和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解和解读,并以此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结合社会实际,在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中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一、马克思主义含义的整体解读要走近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首先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含义的理解。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法思想分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辩证扬弃,最终科学解释了思维与存在或物质欲意识的关系问题,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其重要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

”[1]列宁在这里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严格和高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部分,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曾讲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2]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不仅看到要认识世界,还强调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3]就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同时也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如何体现其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其鲜明特征和自身的规定性。

马克思曾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4]马克思主义是以三个组成部分为理论基础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庞大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与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与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与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核心教材之一,对于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与体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科性质和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它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性质,还承载着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使命。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框架与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基础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重要概念。

2.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核心内容。

它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通过分析历史和社会现实,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和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套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内容1. 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以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2. 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

它揭示了商品交换的本质、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分配,对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矛盾和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性、学术性、政治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性、学术性、政治性

卢卡契提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匈牙利哲学家,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 义运动领导人,著有《历史与阶级意 识》、《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等。 他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 社会哲学。物化(reification,商品拜物 教,与异化相同)是资本主义的普遍现 象。最根本的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要 抵制和消除物化对工人的控制,防止和 改变工人阶级在阶级意识上的退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 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 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 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 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 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和固定的东西都烟 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 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们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性的主要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与之相关 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探讨 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个人的思想、理论的 形成、变化的探讨(如“马克思问题”:青年马克 思/中年马克思/老年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目前较热的是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恩的《德意志意识 形态》、列宁《哲学笔记》)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时期、阶段变化的探讨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世界各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实际 结合、创新、达到本土化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结合/联系的 探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学科性/学术性/政治性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王宏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性
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 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 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 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 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经专家论证,2005年决定在《授予博士、硕 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 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 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科渊源:对不同专业 或学科整合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对1997年设立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
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思
—坚-』20lO年第ll期(总第143期)
万方数据
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 工作的理论原则。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运 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了大量的卓有 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在保证党的各项方 针政策贯彻落实和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基础上,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之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 军民、干部中得到开展,而且高校对青年学生的思 想政治教育也摆到了重要位置。到20世纪80年代 初,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问题的讨论,促进 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随后,教育部 增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代码为0804),培养大 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研究生等各种层次的 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自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确立了学科与专业的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直接推动 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 形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形成及其 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科积累和优势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要求对“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学科 进行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 级学科正是这一整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紧密联系是整合的依 据。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行教育的任务,才能达到帮助人们树立为人民谋 利益、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价值观和努力学习、勤 奋劳动、勇于创造的人生观的目的。显然,思想政 治教育所需要的科学的世界观、明确的政治方向和 崇高的人生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 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另一方面,马 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又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 育才能入耳、入脑、入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 目标也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得到实现。思想 政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更 加贴近人们的现实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 加生动,更富有实效性,促发人们自觉地去接受马 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997年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隶属于法学门类,是
明了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 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 武器。它反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说明了它是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发 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 品质。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本上是按照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分 门别类地开展的,这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逻 辑发展进程有关。马克思在大学期间选择的是法律 专业,后来又把研究的兴趣集中在历史和哲学方 面,特别是集中在哲学研究上,并把研究哲学作为 研究法学的重要基础。从马克思的思想逻辑进程来 看,当他实现了由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 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以后,就以分析实现 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问题为思想宗旨。 唯物史观的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使他有可能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解剖,发现了剩余价值, 并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自己毕生 追求的事业。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这一分析过程 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科学 社会主义思想。尽管从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分化与整合
张雷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学科分化与整合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也体
现了学科分化与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二是在学术渊源上,它是对马克思 主义理论分科性研究的整合;二是在学科渊源上,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
2010年第11期(总第143期)
17 ・_-‘--・-_

万方数据
始,到列宁完成(-q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 成部分》,他们并没有刻意地把马克思主义分成三 大组成部分,但是,人们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 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 为把这三个分科性的研究整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整体研究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要求从整体上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正如列宁所说:“它完 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 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 的完整的世界观。”[1itP309)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于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合,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 分科性研究的整合。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这 和马克思理论分析的思想路线与逻辑主线具有高 度统一性有关。如果说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 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一生致力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运行规律探索、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话, 那么,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成为马克思 进行理论分析、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的逻辑主 线。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是高度统一的,没有思想 路线,就不可能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逻 辑主线;反过来,逻辑主线又是为思想路线服务的, 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为人的解放、人类的 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合性研 究并不排斥分科性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研究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整合性研究的内容基础,没有马克思 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分科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整合性研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我们 也看到,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它所包含的内容远 远不止这三大组成部分,还涉及了社会学、历史学、 文艺学、新闻学等内容,然而,三大组成部分的内 容是其中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最具有实质性的内 容,它们由此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性研究、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的主体内容。
级学科为基础对不同专业或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在学科内容上,它是在六个二级学科有 着各自较为明确细化的专业分工基础上的有机整体;四是在学科与课程上,它既是对思想政治理 论课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的历史演化的反映,也进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起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11-0017.05
政治学一级学科内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 大约经过9年的时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 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在推动学科学者素质的提 高、学科研究方向的凝练、学科学术方法的集聚、 学科制度规范的形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 这些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科建设的优势。以 此为基础,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 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 属二级学科的通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 教育”二级学科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这实际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原先“马 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整合的进 一步发展。
2010年第ll期”学科主要研究中国人民在中国近现代历史 发展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 革的历史进程、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共 产党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思想政治 教育”学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思 想政治教育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思想政治教 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追踪等。 六个二级学科虽然有着各自较为明确细化的 专业分工,但它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 构成内容在研究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即都是研究马 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运用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 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 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 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毗‘将 理论研究同解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 来。”吲因此,六个二级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支撑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 级学科的发展。六个二级学科的整合构成马克思主 义理论一级学科体系,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 理论的地位,为其他五个二级学科实现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历史、现实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马克 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 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 治教育这五个二级学科,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趋向。第二,前 四个二级学科以其理论及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 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整体,而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作为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与历史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构成 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近现代史基 本问题、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问题上的研究去 向。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六个二 级学科,都以文本研究与历史、现实结合的研究方 式,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 命力的根本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体系
在学科层级上的提升和内涵方面的拓展,而“马克 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则是对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不同专业或 学科的整合。因此,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 级学科是对不同专业或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 就有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和既一脉相 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就我国而言,有了马克思主 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就有了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 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其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 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马克思主 义理论教育只是在全党范围内进行,各级党校肩负 起了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 随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 由全党范围发展到全困范围,就由在各级党校的教 育发展到高等院校的教育。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 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各种现实问题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日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育是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武 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在马克 思主义指导下研究、传播、教授、学习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 务,不只是在于教育者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 论,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必须把自己研究和掌握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教给受教育者,使他们能够树立起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共产主义的 信念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这种教育活动中 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 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20世纪80年代 末90年代初,虽然开始培养研究生,但并没有形 成独立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在阶级社会中的一种社 会实践活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推动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始,到开展党的工作把领导 工人运动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就积极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