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本命年的回想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课件(共27张PPT)

1、说一说: 现在过年有哪些新方式? 2、过年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 3、每年除夕,人们纷纷贴春联表达对未
来的祝愿,你能写出一副对联吗?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 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 福;
本命之年忆往事。 点题
运用生动传神的群众语言是本文重 要的写作特点,找出来加以品味。
示例:“一家人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 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 巴泡出的化食汤。” 既侧面表现大吃大嚼 的情景,也增添了几分幽默的情趣。
开刀问斩、脚丫子朝天、上天言好事、下 界保平安、小小子儿、小丫头儿、磕辞岁 头、赏压岁钱、亲支近脉、天麻麻亮……
系红腰带、穿红裤头、腰上系 大钱市作家协会主 席。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 明白如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 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创作思想,被誉为 “京郊风俗画家”。他发表的作品有几百万字,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京门脸子》,中篇小说《蒲 柳人家》,短篇小说《峨眉》。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hursday, August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 52021/ 8/58/5/2021 11:53:14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52021/8/52021/8/ 5Aug-215-Aug -21
学习目标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火热的春节气象。 2、品析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 3、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涵的乡土风情及斑斓多
彩的民俗文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第22课《本命年的回想》课件 苏教版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分。
深入研讨
议一议
读其它几段,议议下面问题: 1、第一段为什么要先说二十四节?
2、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可否删去? 为什么?
3、写法有哪些值得你学习?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可笑;写换门神,“换岗”一词很幽默。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深入研讨:
No
Image
2、 第四段为什么作者说
“舍不得吃”,“吃起来
No Image
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 用劳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 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 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深入研讨: 1、精读第四段课文,体味语言
• 第四段描写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热闹 气氛,你认为哪些词语最有表现力,哪些 语句描写最生动传神,即仅用不多几笔就
现时的年
No Image
议一议:有人说,过年忙碌又 累人,而且铺张浪费,在新时期, 过年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可以 取消这个习俗了。你认为呢?说出 你的理由来。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No Image
小结:过年的风俗,寄 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
(练习一)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十三 分。
刘绍棠
七年级本命年的回想练习题

七年级本命年的回想练习题七年级的同学们,当我们接触到《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腊()月粥()秫()秸吆喝()糖黏()鬼祟()阖家()中()彩2、解释下列词语。
(1)阖家:(2)鬼祟:(3)赏心悦目:3、文学常识填空。
《本命年的回想》作者是_____,本文体裁是_____。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
”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
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
4、文中引用的二十四节气歌有什么作用?5、作者为什么说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6、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过年时的氛围是怎样的?(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年意冯骥才年意一如春意或秋意,时深时浅时有时无。
然而,春意是随同和风、绿色、花气和嗡嗡飞虫而来,秋意是乘载黄叶、凉雨、瑟瑟秋风和凋残的风景而至,那么年意呢?年意不像节气那样——宇宙的规律、大自然的变化,都是外加给人的。
它很奇妙!比如伏天挥汗时,你去看那张传统而著名的木版年画《大过新年》,画面上风趣地描绘着大年夜合家欢聚的种种情景。
你汗流浃背地躲在阴凉里,瞧着这满纸的欢笑,仍然会感到年意的扑来。
初中语文《本命年的回想》(共20张)ppt22

作者他们当时过年是如此的 有趣,请问同学们现在是如何过 年的?(当地的风俗以及过年的 趣事) 对比现在过年的方式和作 者当时过年的风俗,有什么不 同?说明了什么?
文章末尾段有什么作用?
点题:本命之年忆往事。 作者说‚六十‘高龄’回 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昔日大年,含义丰厚,充满了 热烈、纯真、虔诚、期盼和对 生活的热爱,没有孤独、欺诈、 戒备和失望,回顾起来,似乎 老成、世故不见了,身心轻松 了,童心复萌了,自然就有返 老还童之感。文章结尾,余味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 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 本命年有什么讲究?
系红腰带、穿红裤头、腰上系大 钱……为了辟邪、祈福、平安。这是 我们民族的传统习俗,是老百姓最朴 素情感的表现。
整体感知
课题为什么要用《本命年 的回想》而不用《过年的回想》 或《过年》呢?
思考: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运河 父老乡亲过年感受(年味儿越 来越浓重)的四个词语?
预热 增温 红火 发烧
浏览第四段,归纳出作者家 乡过年的十件事(用三四个字写 出主题词) 【圈点批注法】
腊月初一:炒年货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杀牲畜 备糕点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换门神 大年三十: 除夕守岁
预热 增温 火红
发烧
正月初一: 拜新年
体味语言,进一步理清结构,感悟情思 第一部分(第1段):春节,最有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 第二部分(第2——4段):火热的春节景象。 第三部分(第5段):点题,本命之年忆往事。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什么关系?按什么顺序来写?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件-本命年的回想

4.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春節這個傳統節日,在近幾 年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過年的方式越來越豐富,說 說你現在新年是怎麼過的?
春節旅遊,上網、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吃年夜飯、拿 壓歲錢、貼春聯、看春節晚會…… 5.文章結尾說“回憶往事,頗有返老還童之感”。作者為 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回顧起來,身心輕鬆,童心複萌,所以會有這種感受。
nián shújiē zì yāo 糖粘 秫秸 醃漬 吆喝
bòjí 簸箕
sāo 騷擾
ɡēd
化 食:消食,幫助消化。 籬 笆:用竹子或樹枝等編成的遮攔的東西,一般環繞在
房屋、場地等的周圍。 繽 紛:繁多而紛亂。 紅 火:形容旺盛、熱鬧。 發 燒:這裏指非常迷戀專注,狂熱愛好。 念念有詞:不停地自言自語。 返老還童:由衰老恢復青春。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1.瞭解作品有條理地展現春節民俗。 2.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3.理解春節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內涵,激發學生熱愛生
活、熱愛民俗文化、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劉紹棠,作家。40多年的文學生 涯,致力於“中國氣派,民族風格, 鄉土題材,地方特色”。著有《劉紹 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所著 《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 《柳敬亭說書》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 獎,《峨眉》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91年7月1日被國務院表彰為“為發 展我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的專家,始終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文章寫了家鄉過年時的哪些習俗?按什麼順序寫的?有 什麼作用? 炒年貨 吃臘八粥 買糖果 挑絨花 殺牲畜
備糕點 送灶王
換門神 除夕守歲 拜新年
時間順序
結構清晰
一、研讀文本
1.作者回憶了家鄉過大年的哪幾個場景?
家家炒年貨的情景、吃臘八粥的情景、買糖果的情景、女 的挑絨花的情景、到處宰牲禽、家家備食物的情景、過小 年送灶神的情景、家家換門神的情景、除夕守歲、拜新年 等十個富有地方特色的情景。
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1

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二、自主预学阅读课文第3~4段, 回答问题。
1. 第三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第四段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了哪十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从十件事情看, “过年”如此隆重, 其理由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三读课文, 在书旁空白处写出你的阅读疑问, 并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互动探究(一)复习检查1. 听写相关词语。
2. 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交流讨论“自主预习”部分的知识点。
(三)深入探究1.品味语言。
第四段描写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热闹气氛。
你认为哪些词语最有表现力或哪些语句描写最生动传神?试举例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思考。
本命年的回想课件(七年级语文)

刘绍棠
语文课件
释题: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 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 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 这个人的本命年。
本命年有什么讲究?
系红腰带、穿红裤头、 腰上系大钱……
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作品有条理地展现春节民俗。
◆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理解春节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俗文 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件
对比现在过年的方式和 作者当时过年的风俗,有 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语文课件
自学内容二: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京郊 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 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 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质 朴纯真的父老乡亲。
群众语言十分丰富,很有表现力。 请举例说明。
语文课件
自学内容一:自由阅读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篇幅写的什么?
火热的春节景象
课文主体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时间顺序
语文课件
自学内容二:精读第四段。 归纳出作者家乡过年的十件事, 同时找出这十件事发生的大概时 间【用三四个字写出事件的主题 词】【圈点批注法】
语文课件
腊月初一:炒年货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杀牲畜 备食物
语文课件
第二课时
自学内容一:1、作者几十年前 过年的风俗跟现在过年有那些相 同的地方,有那些不同的地方? 2、想想我们民族过年的习俗, 除了欢天喜地,饱享一年劳动果 实之外,还寄托着那些期盼?
语文课件
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 用劳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 安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 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七年级语文上: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课件1苏教版

通过描述中国农村社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中提到的乡土文化。
《民俗学入门》
系统介绍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和思路。
学习成果评估与反馈
1 2
评估方式一
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二
课后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深 度。
文化背景
探讨《本命年的回想》所反映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如本命年 的信仰和习俗。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本命年的回想》中 的生字、生词和经典语句。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鉴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 写作技巧。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 和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恩 之心。
教学内容概述
课文解析
对《本命年的回想》进行 分段解析,包括主题思想、 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讲解。
重点难点
指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难以理解的句子、词汇 和文化背景等。
课堂互动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
02 课文内容解析
CHAPTER
文章结构分析
03
小组内成员轮流发表自 己的看法,并记录讨论 要点。
04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 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 论成果。
课堂互动环节
01
02
03
0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全班共同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 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课堂互动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 参与感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本命年的回想
本命年的回想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及书写;
2 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涵的乡土风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感受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2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 导入。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是过的最喜庆最火热的呢?(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俗称"过年"。
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作家刘绍棠为我们带来的《本命年的回想》,来品读作家笔下鲜明的地方特色,领略特有的乡土风情,由此感受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出示课题和作者)
二. 合作研读
(一)让学生介绍文题、作者。
1.学生介绍, 教师补充。
2.补充突出以下内容:本命年(见课本p105页)刘绍棠:作家。
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
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所著《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柳敬亭说书》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峨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
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始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二)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
(教师强调)
簸(bò)箕(ji)烙(lào)饼阖( hã)家疙(gē)瘩(da)
鬏(jiū)渍(zì)晾(liàng)捅(tǒng)进
大吃大嚼(juã)
小丫(yā)头栗(lì)子秫(shú)秸(jiē)糖粘(nián)
鬼祟(suì)打更( gēng )亲支近脉(mài)
(三)师生互动
1:齐读第一段,明确: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
但又是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
(补充二十四节气歌所表示的具体节气名称)
2:老师范读第三段,请学生思考: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3:齐读第四段,思考:课文第四段具体描写家乡过大年情况,共写了哪几件事?(提醒学生抓文章中的关键词)
明确:1、炒年货2、吃腊八粥3、买糖果4、挑绒花5、杀牲禽6、备糕点7、送灶王8、换门神9、除夕夜10、拜新年。
(即每个层次的主题词)
4:讨论:几十年前过年的风俗和现在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之处?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据就可以。
(四)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品读文章朴实传神的语言,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
2.思考:我们民族欢天喜地地过大年的背后寄托着人们什么样的期盼?
第二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复习导入)
二.互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在结构,进一步感知课文
文章第四段具体描写了家乡过年的各种风俗习惯,思考这一小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时间顺序(腊月初一→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
(二)体味语言,感受乡土风味。
1.文章第四段描写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热闹气氛,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具表现力,哪些句子描绘的最传神?(学生讨论,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即可。
)
2.文章中多用谚语和俗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教师明确
(三)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课文中那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呢?(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大致能回答:健康、幸福、美满、来年丰收、邻里和睦......)
(五)完成课后的探究练习
三.学习小结
四.随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缤(bīng)纷灶堂(táng)嚼(jiáo)字生疮(chuāng)
b.腊(là)八粥糁(shēn)儿涿(zhuō)州发鬏(jiū)
c.渍(zà)酸菜阂(hã)家磕(kâ)头亲支近脉(mài)
d.秫(chù)秸疙(gā)瘩梆(bāng)子簸(bò)箕
2辨别下列形似字并组词
桶()暑()迷()尊()
捅()署()谜()遵()
3 填空
刘绍棠,-----------代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等等。
4说说下面一句话中包含的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