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年crrt指南.
CRRT护理指南

CRRT护理指南介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肾脏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
本文档旨在提供CRRT护理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实施和管理CRRT治疗。
CRRT的适应症- 严重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 慢性肾功能不全- 过量液体和电解负荷管理- 代谢性酸中毒CRRT的基本原理CRRT通过连续清除体内废物和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使患者的肾脏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血液置换:将患者的血液引入CRRT系统,经过滤、透析等处理后返回患者体内。
2.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体液状态和代谢需求,控制滤液速率和超滤速率。
3. 透析过程:通过半透膜,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调节血液酸碱平衡。
4. 护理观察: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等重要生命体征。
CRRT的护理指南1. 设备准备:确认CRRT设备正常运行,并准备好所需的滤器、透析液和其他消耗品。
2. 输血相关:监测患者的血型和交叉配型,确保输血安全。
3. 导管护理:确保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避免导管相关感染。
4. 检查频率: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5.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调整滤液速率和超滤速率。
6.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滤器等护理措施。
7. 监测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8.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CRRT治疗原理和过程,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建议。
结论CRRT作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对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和液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CRRT护理实施和管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CRRT护理指南进行操作,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参数,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CRRT指南

CRRT指南CRRT指南1:引言1.1 目的本指南旨在提供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详细操作指导,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CRRT设备和处理患者的血液和滤液,以提供有效的治疗。
1.2 背景CRRT是一种用于治疗重症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因其连续的治疗效果和较小的血液流动速度而得到广泛应用。
本指南将介绍CRRT的原理、操作步骤、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2: CRRT原理2.1 CRRT基本原理CRRT通过一个或多个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CRRT设备中,并利用滤过膜和吸附性材料去除废物和多余液体,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2.2 CRRT的不同模式2.2.1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CVVH是CRRT的一种常用模式,通过持续静脉滤过来清除废物和多余液体。
2.2.2 持续静脉血液透析(CVVHD)CVVHD是CRRT的另一种模式,除了滤过废物和多余液体外,还可以通过透析膜去除一些溶质。
2.2.3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CVVHDF结合了CVVH和CVVHD的优点,既可以滤过废物和多余液体,又可以通过透析膜去除溶质。
3: CRRT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核对设备和药品在操作CRRT之前,核对所需的设备和药品,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3.1.2 预热设备启动CRRT设备,并预热至适宜温度。
3.2 操作步骤3.2.1 引流置管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引流置管,确保血液可以流入CRRT设备中。
3.2.2 连接设备将引流管连接到CRRT设备,并确保血液可以顺利进入设备。
3.2.3 设置参数根据患者情况设置适当的参数,如滤液速度、透析时间等。
3.2.4 监测患者状况在CRRT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3.2.5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CRRT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4: CRRT适应症与禁忌症4.1 适应症CRRT适用于以下情况:-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休克- 严重液体负荷- 中毒或过量用药4.2 禁忌症CRRT禁忌于以下情况:- 重度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心脏功能不全- 无法实施透析的血管通路问题- 无法维持稳定的循环状态5:可能的并发症5.1 引流置管相关并发症- 引流置管位置不当- 血管破裂或穿孔- 血栓形成5.2 滤过膜相关并发症- 膜污染- 膜阻塞5.3 液体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过滤过多的液体- 电解质浓度不平衡附件:本文档未附带附件。
CRRT操作指南

CRRT操作指南
1. 简介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它主要用于维持和调节患者的液体平衡和代谢负荷,以及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2. CRRT的步骤
CRRT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
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所有连接的管道和滤器都没有漏气或渗漏。
2. 确保设备和模块已经正确设置和校准。
第二步:连接
1. 使用消毒剂有效清洁患者的皮肤,并使用无菌技术将静脉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
2. 连接血液回路和透析液回路,并确保连接紧密和无泄漏。
第三步:调整参数
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超滤速率、透析液流速和置换液流速。
2. 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和其他生理指标,并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第四步:监测和调整
1.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和尿液输出、电解质水平和尿液特征。
2.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超滤速率、透析液流速和置换液流速。
第五步:结束
1. 在治疗结束时,逐步减少超滤速率和透析液流速,以避免患者发生血容量不足。
2. 断开血液回路和透析液回路,并确保患者的血管通畅和无渗漏。
3. 注意事项
-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定期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参数。
- 注意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避免出现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
以上为CRRT操作指南的简要介绍和步骤说明,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CRRT治疗。
如有更多疑问,请咨询相关医务人员或专业医生。
CRRT使用方法和治疗指南

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感染
➢多次血浆置换,尤其是采用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时, 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总是存在,而且会持续几周时 间,如果在此阶段同时合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 出现白细胞减少时,感染机会大大提高,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100~400mg/kg)静脉注射可能有利于 感染的控制。
27
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病毒感染
过敏反应
➢通常出现在FFP输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寒战、 皮疹、发热和低血压,喉头水肿与心肺功能衰竭 少见。在血浆置换之前,应用抗过敏药物如皮质 类固醇、异丙嗪、肾上腺素等,可降低严重程度 和发生率。
➢在膜式血浆分离中,也有对膜分离器消毒剂过敏 的报道。
29
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低钾血症
➢白蛋白溶液中不含钾离子,对有低钾的患者更应 引起注意,每1个血浆量置换后血钾浓度大约可 降低25%,低钾血症偶尔会并发心律紊乱,因此 每升白蛋白溶液中加入4mmol的钾将有助于减少 此类并发症。
地清除机体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调节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来有 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 更符合生理状态,较好地维持血 流动力学稳定;容量波动小;溶 质清除率高;
静脉
2
CRRT的作用
1.清除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研究证实,CRRT能排除某些炎症介质,如IL-1 、 IL-8 、心肌 抑制因子、补体C3a 、C5a。但是否能降低MODS病死率还无定 论,尚待进一步研究。
蛋白; ❖ (5)循环毒素,如过量的药物,毒物等。
19
血液置换的适应症和临床时机
20
❖ 膜式血浆分离 ❖ 关键部件是血浆分离器,用高分子聚合物
制成。滤过膜孔径为0.2 ~ 0.6 μm,此孔允许 血浆通过,可阻止所有细胞成分,大多数滤 过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万d,而免疫复合物 的分子量一般为100万d左右
CRRT治疗指南

引言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用于危重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连续而逐渐进行的血液净化与电解负荷调整,有效纠正体内代谢紊乱、排除毒性物质和清除过量液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CRRT的治疗指南,包括适应症、治疗原则、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正文内容一、适应症1. 急性肾损伤(AKI):CRRT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适应症包括持续性低尿量、高血氧化氮血症、高钾血症等。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CRRT可以通过调整电解负荷来达到液体平衡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3. 毒物和中毒性物质的清除:CRRT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和中毒性物质,对于治疗中毒或者药物过量患者十分重要。
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CRRT对于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受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通过清除炎症因子来缓解病情。
5. 紧急手术后的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在紧急手术后提供早期肾脏替代治疗,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代谢平衡。
二、治疗原则1. 补充液体:CRRT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合理调整补充液体的种类和速度。
2. 维持稳定的血流:确保良好的血流量和适当的抗凝剂使用,以降低滤器和血管内腔的血栓形成风险。
3. 控制置换液流速和滤过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适时调整置换液流速和滤过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监测和调整电解负荷:严密监测患者的电解负荷,及时调整CRRT的置换液中电解负荷的组成和浓度,以维持电解负荷的平衡。
5. 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感染预防措施,监测患者的微生物学和临床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
三、治疗过程中的监测1. 血液监测: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电解负荷和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 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标、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CRRT指南

时机、模式和剂量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 全身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创伤 心脏手术后 重度血钠异常 顽固性心力衰竭 横纹肌溶解 中毒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
治疗时机 尿量 肌酐 尿素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21(3):690-696. Crit Care Med. 2002;30(10):2205-2211.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4;26(5):1027-1031. J Card Surg. 2004;19(1):17-20. J Crit Care. 2009;24(1):129-140. Intensive Care Med. 1999;25(8):805-813. Am J Kidney Dis. 2008;52(2):272-284.
管路的预冲与维护
为防止血液在管路内凝血,在CRRT前常采用 5000~10 000 IU/L肝素生理盐水对血液管路、滤 器、臵换液管路和超滤液管路进行预冲洗。
管路的预冲与维护
为防止血液在管路内凝血,在CRRT前常采用 5000~10 000 IU/L肝素生理盐水对血液管路、滤 器、臵换液管路和超滤液管路进行预冲洗。 推荐意见4 应用抗凝剂的CRRT,不建议常规应用生理盐水 间断冲洗管路。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
治疗时机 尿量 肌酐 尿素 推荐意见8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 后,宜尽早行RRT治 疗。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
模式选择 CRRT和IRRT在对ARF重 症患者死亡率影响方面无 显著差异,但CRRT在肾 功能恢复率、稳定血液动 力学和清除过多体液方面 的疗效优于IRRT 因为ICU的患者往往伴有 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和毛细 血管渗漏导致的体液潴留, 所以重症患者ARF的治疗 推荐CRRT。
CRRT操作规程

CRRT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用于治疗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技术。
它通过摹拟肾脏的功能,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调节体内的液体状态。
CRRT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于患有急性肾损伤(AKI)或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特殊有效。
二、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CRRT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CRRT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设备准备1. 确保CRRT设备完好无损,包括血液透析机、滤器、血液泵、置换液泵等。
2. 检查设备的连接管路是否完整,无漏气、漏液等情况。
3. 准备好所需的置换液和抗凝剂,确保其有效性和无菌性。
四、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a. 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确保舒适和安全。
b. 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和血液凝固功能,以确定合适的治疗参数。
c. 清洁患者的血管通路,确保通畅和无菌。
2. 设备连接a. 将血管通路连接到血液透析机的引血管和回血管上。
b. 将置换液管路连接到滤器和置换液泵上。
c. 将抗凝剂管路连接到适当的接口上,并调整抗凝剂的流速。
3. 参数设置a.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设置适当的治疗参数,包括置换液流速、血液流速、抗凝剂剂量等。
b. 确保参数设置正确,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
4. 治疗监测a.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b. 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血液凝固功能。
c. 观察滤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治疗终止a. 根据医生的指示,决定CRRT治疗的终止时间。
b. 逐步减少治疗参数,直至治疗住手。
c. 断开血管通路和置换液管路,确保无血液和液体残留。
六、不良事件处理1. 如发生滤器阻塞、漏血、漏液等情况,应即将住手治疗,并及时报告医生和护理人员。
2. 如患者浮现低血压、出血等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治疗参数、输注血液制品等。
3. 记录和报告所有的不良事件,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CRRT使用方法和治疗指南

CRRT使用方法和治疗指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
在重症患者中常见,以帮助维持体液平衡、保护和维持组织灌注和改善代谢状态。
这篇文章将介绍CRRT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指南。
1. 治疗指南1.1 指征CRRT常见于重症患者,如需要机械通气或休克患者。
简单来说,CRRT适用于以下病例:•急性肾损伤(AKI)•需要机械通气或休克的重症患者•肺部积水(ARDS)•具有代谢性或内分泌紊乱的患者•营养不良患者•需要接受其他治疗(如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2 治疗目标•维持体液平衡•保护和维持组织灌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代谢状态•防治并发症1.3 治疗时机CRRT需要在准确的时机开始,包括以下情况:•尿量在6小时内未超过200毫升(Oliguric AKI)•尿量在12小时内未超过400毫升(Nonoliguric AKI)•尿素氮BUN>Pot敦4痹•肾小球滤过率(GFR)<25毫升/分钟•血清肌酐清 > 265umol/L•液体平衡失调或存在严重水肿•电解质紊乱1.4 CRRT和其他替代治疗的比较与其他替代治疗相比,CRRT的优势在于:•更高的溶质清除率•更小的血流速率•更好的维护液体平衡•更容易控制并发症2. 使用方法2.1 CRRT的组成CRRT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导管系统:插入入静脉或动脉的导管,通常是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透析器:内含置换液和滤过膜,血液通过滤过膜后被清除;•液体管路:连接滤过装置的输液和取液管路;•液体输送系统:维持和输送滤过液和置换液。
2.2 病人的准备•插入导管:约需10-15分钟。
•收集基础生命征象: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率、体温和肢体周径,以确保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安全。
•选择滤过膜和置换液类型:选择适合患者病情和年龄的滤过膜和置换液。
2.3 治疗过程•连接CRRT组成部分:透析器、液体管路、滤过液和置换液管路。
•开始治疗:根据病情和治疗目标调整治疗参数,如滤过率、置换液速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CRRT指南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技术指各种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
血液净化方法有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免疫吸附、内毒素吸附和血浆置换等。
每一种血液净化方式都各有特点,且各适用于不同疾病或不同疾病状态。
本指南仅对ICU中应用最多的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血液净化概念和常见种类上世纪70年代末,RRT主要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近30年,RRT已用于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如严重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等)、脓毒血症、中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的救治。
另外,对重症患者并发的特殊情况,如严重电解质紊乱、过高热等,RRT也能显示良好疗效。
RRT在重症患者救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ICU医师应予掌握的基本技术。
基于此,国内ICU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本指南。
制定本指南的意义循证医学证据按照Delphi 分级标准(见表1)。
循证医学证据时间跨度为1999年1月至2009年3月;数据主要来自Medline、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s (EBMR)、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LWW)和万方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
主题词采用以下几个:①hemofiltration;②dialysis;③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④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⑤critical illness;⑥acute renal failureDelphi 循证医学分级标准指导建议分级A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B 仅有1项Ⅰ级结果支持C 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D 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E 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研究文献分级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Ⅲ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Ⅳ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Ⅴ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第一部分血液净化的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血液净化包括RRT、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及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等,其中RRT是本指南重点。
HP是将患者血液引入灌流器,受灌流器中吸附剂或其他生物材料的作用,引入灌流器的血液净化后返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式,目前多用于药物过量或中毒的治疗。
PE是指将患者血液引出,用血浆分离器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去除血浆以清除患者血浆中抗体、免疫复合物及毒素等物质,用于治疗自体免疫性疾病、肝功能衰竭、血液病及甲状腺危象等疾病。
下面重点阐述RRT的有关概念。
进一步解释血液净化的具体概念,引入重点讨论RRTRRT是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清除溶质,以替代受损肾功能以及对脏器功能起保护支持作用的治疗方法[1],基本模式有三类,即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和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
HD主要通过弥散机制清除物质,小分子物质清除效率较高;HF主要通过对流机制清除溶质和水分,对炎症介质等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优于透析;HDF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机制清除溶质。
滤过膜的吸附作用是RRT的第三种溶质清除机制,部分炎症介质、内素素、药物和毒物可能通过该作用清除[2,3]。
临床上一般将单次治疗持续时间<24h的RRT称为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RRT);将治疗持续时间≥24h的RRT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IRRT主要包括间断血液透析(IHD)、间断血液透析滤过(IHDF)、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脉冲式高流量血液滤过(PHVHF)及短时血液滤过(SVVH)等;CRRT主要包括持续血液透析(CHD)、持续血液滤过(CHF)、持续血液透析滤过(CHDF)及缓慢连续超滤(SCUF)等。
各种治疗模式的主要特点见表2、3。
RRT的概念、机制和常见模式治疗剂量,指RRT过程中净化血液的总量,但实际应用中无法计量。
临床上只能按置换液速率/透析液速率(mL/kg·h)给予处方,实际并不能精确反映治疗剂量[4,5]。
IHD治疗剂量用Kt/V表示,K指清除率,t指治疗时间,V为分布容积[6]。
CRRT的治疗剂量35 mL/(kg·h)相当于IHD 1.4 Kt/(V·d)[7]。
治疗剂量二.RRT的模式1. 各种模式的名称和分类:见图12. 各种模式的要点和主要特点:见表2,3第二部分CRRT处方的主要元素一、血管通路的建立:重症患者CRRT的疗程较晚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疗程短得多,因此静脉通路一般选择中心静脉置管而不是动静脉瘘。
为满足RRT血流量的要求,置管部位可选择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动脉置管因并发症较多已较少采用。
锁骨下静脉导管的优点是发生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I)的几率较低,缺点是易受锁骨压迫而致管腔狭窄,因此血栓形成风险较其他部位的导管高;压迫止血法效果差、出血并发症较多,因此CRRT应尽可能避免锁骨下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导管没有上述缺点,且对患者活动限制少,因而一直是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但缺点是CRBI发生率相对较高[8, 9][V级]。
股静脉置管的优点是压迫止血效果好,血肿发生率低,且其CRBI的发生率并不比颈内静脉高[10][I级],穿刺方便、技术要求低[11];可为ICU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治疗需要的血管通路让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
因此ICU患者应首选股静脉置管[12][V级]。
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优缺点,建议首选股静脉导管宜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材质,如聚氨酯和硅酮。
直径10~14 F、长度25~35 cm的股静脉导管可提供充足的血流量[13]。
如采用双腔导管可避免多部位穿刺,而较为困难的穿刺可在超声导引下进行,有助于降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8, 14]。
导管材料选择和穿刺正确管理留置导管,遵循导管护理规范对延长留置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留置期间应卧床休息以免导管脱落引起大出血;每次血滤/透析前用空针吸尽导管内残存的血液,再用稀释肝素盐水冲洗管道;外脱的导管,禁止再次插入体内;不应经由留置的血滤用血管导管采血和输液[15]。
RRT结束后采用正压法肝素封管,用于封管的生理盐水量为导管总容量的120%为宜,约需1.2~1.4mL,并应定期采用肝素生理盐水给血管导管进行正压冲洗[16]。
导管护理:防止脱落、禁止采血、封管方法推荐意见1 重症患者RRT治疗建立血管通路,首选股静脉置管。
[B级]二、置换液及透析液的成分以及配制㈠置换液配制原则置换液的配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无致热原;②电解质浓度应保持在生理水平,为纠正患者原有的电解质紊乱,可根据治疗目标作个体化调节;③缓冲系统可采用碳酸氢盐、乳酸盐或柠檬酸盐;④置换液或透析液的渗透压要保持在生理范围内,一般不采用低渗或高渗配方[17]。
㈡置换液配方选择3种配方的特点,推荐碳酸氢钠配方HCO3-可自由通过滤器而丢失,故需补充。
可直接或间接提供HCO3-的常用配方有碳酸氢盐配方、乳酸盐配方、柠檬酸盐配方。
⒈碳酸氢盐配方:碳酸氢盐配方直接提供HCO3-,但HCO3-易分解,故需临时配制。
由于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易发生结晶[18] [Ⅱ级证据],故钙溶液不可加入碳酸氢盐缓冲液内,两者也不能从同一静脉通路输注。
重症患者常伴肝功能不全或组织缺氧而存在高乳酸血症(>5mmol/L),宜选用碳酸氢盐配方。
研究证明,碳酸氢盐配方还具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的优点[19][Ⅰ级证据]。
⒉乳酸盐配方:乳酸盐配方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间接补充RRT过程丢失的HCO3-,乳酸盐配方仅适用于肝功能正常患者。
正常肝脏代谢乳酸的能力为100 mmol/h,故在高流量血液滤过时仍可能导致高乳酸血症,干扰乳酸监测对患者组织灌注的评估[20] [Ⅲ级证据]。
⒊柠檬酸盐溶液:柠檬酸盐溶液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间接补充RRT过程中丢失的HCO3-,可作为置换液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的RRT治疗[21][Ⅳ级证据]推荐意见2 重症患者RRT的置换液首选碳酸氢盐配方。
[B级]三、滤器的选择滤膜的材料是决定滤器的性能。
滤膜分为未修饰纤维素膜、修饰纤维素膜和合成膜等三大类型。
纤维素膜的价格低廉,但通量低、生物相容性较差,经修饰的纤维素膜生物相容性略有改善。
合成膜具有高通量、筛漏系数高、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优点,成为目前重症患者CRRT 治疗中应用最多的膜材料。
在市售商品中有多种合成膜滤器,如聚丙烯腈膜(PAN)、聚砜膜(PS)、聚酰胺膜(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聚碳酸酯膜(PC)等,应用较多的为聚丙烯腈和聚砜材料。
滤膜的分类、特点和常见类型通透性是滤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样采用PA滤膜,通透性高、滤过面积小的滤器与通透性低而滤过面积大的滤器相比,前者更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显著恢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22] [Ⅱ级证据];高通透性滤器还可显著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其作用与高通透性滤器清除循环IL-6和IL-1受体拮抗物的效率明显高于低通透性滤器有关[23][Ⅱ级证据]。
血滤器的通透性介绍:高通透性利于清除炎症介质推荐意见3 高通透性合成膜滤器有利于炎症介质清除。
[C级]合成膜的吸附作用是CRRT清除细胞因子的机制之一,但滤器的吸附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可到达饱和。
一项使用PAN膜滤器的研究[24] [Ⅱ级]显示,每3小时更换血滤器可提高细胞因子清除率并显著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另2项使用PMMA膜滤器的研究也发现每24小时更换一次滤器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中炎症介质水平,并改善临床表现[25, 26][Ⅳ级]。
所以感染性休克患者接受RRT时应当定期更换血滤器以增加细胞因子的清除。
更换滤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治疗过程中滤器中可发生微血栓形成而降低效率。
合成膜的吸附作用,描述需定期更换滤器四、管路的预冲与维护保证体外管路通畅是RRT顺利进行的关键。
为防止血液在管路内凝血,在CRRT前常采用5 000~10 000 IU/L肝素生理盐水对血液管路、滤器、置换液(透析液)管路和超滤液管路进行预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