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副部长谈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及形势

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及形势

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及形势医疗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保险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就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及形势进行分析。

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工矿医疗保险”。

195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护条例》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起医疗保险制度。

1988年我国开始试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次年开始试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该保险适用于在城镇就业的职工及其供养人口。

参保人员按月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保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该保险适用于城乡居民,包括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居民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等。

参保人员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针对农村地区,由政府出资给农民购买医疗保险。

参保人员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4.商业医疗保险:该保险是指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具有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家庭。

总体来看,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不断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但是,在实践中,它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形势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1.参保率不高:目前我国医保参保率已经达到95%以上,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仍存在参保率较低的情况。

2.保险待遇较低:现行医保制度限制了医务人员报酬,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医疗服务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3.基金缺口较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我国医保基金呈现出了持续缺口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解决。

1.提高参保率: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普及医保制度,广泛宣传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

医疗保险政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疗保险政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疗保险政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医疗保险政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险政策不断调整完善,涵盖范围扩大,医保定点药店、医保远程会诊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老百姓的医疗保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以下是医疗保险政策的现状:1.1 合理用药众所周知,医疗费用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保药品目录的不断调整,价格逐渐趋于合理。

同时,为了遏制医药费用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各地纷纷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鼓励更多患者选择吃国家基本药物,提供优惠价格,可谓“省钱又省心”。

1.2 医保报销范围的扩大近年来,医保报销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常规的检查、治疗等项目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手术、医疗器械等,使得患者看病时压力降低。

同时,推行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进一步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就医。

1.3 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药价结构,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改革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推行医疗服务总费用控制制度,为了遏制医疗费在医院是涌现的趋势,掉价药的比例不断增加,更佳的防止腐败。

二、医疗保险政策的发展趋势2.1 医保信息化建设医保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医疗保险发展的重头戏,信息化的建设将加快卫生健康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更好地监管医疗行业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2.2 医保支付方式的再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已经在不断推进,未来将会在优化药价结构,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做出新的优化。

2.3 去门诊化,转住院治疗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还存在着过分追求门诊治疗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患者及亲属的照料负担,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应该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基层医生的专业技术,推进急诊、重症治疗等专业化治疗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到上级医院会诊和病例转诊的便捷流程,最优化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提升。

2.4 大力发展医疗产业医疗保险政策的发展还将着重围绕医疗产业的发展,通过改革行业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保健领域,引导医疗产业走向更为规范和健康发展。

胡晓义部长谈医疗保险的现状和趋势

胡晓义部长谈医疗保险的现状和趋势

胡晓义谈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10-6-24 8:47:34一、医疗保障制度的定位和功能特点医药卫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提供医疗服务,是医药卫生事业问题;二是谁来支付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障问题。

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又作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是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医改的重要领域之一。

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及系统多,包括个人、组织、政府、社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医疗保障与医药卫生事业直接相关、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医疗保障功能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来实现;同时,医疗保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方面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将为国民健康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最终全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化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作为全体参保人员利益代表,在购买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将发挥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引导作用,有利于形成外部制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二、国际上典型的医疗保障模式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公众面临的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风险的社会保障子系统。

1883年德国颁布实施《疾病社会保险法》,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先河。

至今,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仍是以风险理论和大数法则为理论基础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保制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医保制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医保制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医疗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保制度的发展对于确保公众的医疗保障、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保制度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保制度的现状分析1.全球医保制度的类型和范围全球各国的医保制度类型和覆盖范围千差万别。

在某些国家,国家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险,如英国的国民医疗保险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而在其他国家,医疗保险主要由私人公司提供,如美国的医疗保险市场。

此外,一些国家通过混合模式来实现全民医保,既涵盖公共医疗保险,也允许私人医疗保险的参与。

2.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议题。

许多国家通过调整医疗保险费率、提高可支付的医疗费用比例、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等措施来降低医疗成本。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推行医保制度的阶段性发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和提供的医疗服务。

3.医疗保险的公平性问题尽管医保制度的目标是提供公平的医疗保障,但许多国家仍然存在医疗保险的公平性问题。

有些地区、社会群体和收入水平较低的人们仍然面临着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

因此,改善医保制度的公平性仍然是全球医保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医保制度的未来趋势分析1.利用科技改进医保管理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医保制度管理将受益于科技的应用。

例如,使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医保制度的效能,预测医疗需求和支出,从而更好地制定医疗保险政策。

此外,移动医疗技术也能够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健康和使用医疗资源。

2.加强跨国合作与经验交流医保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因此,跨国合作与经验交流将成为未来医保发展的重要趋势。

各国可以共享成功的医保改革经验,并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汲取教训。

此外,国际组织和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医保制度的合作与发展。

全国医疗保险制度进展与前景展望

全国医疗保险制度进展与前景展望

全国医疗保险制度进展与前景展望近年来,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实现了从覆盖范围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文将对全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进展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进展全国医疗保险制度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这些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障。

首先,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近90%的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使得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基本医疗保险还不断完善了报销政策和支付方式,使得参保人员在就医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实惠。

其次,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病医疗保险不仅提供了对罕见病和高价治疗的保障,还为特定疾病患者提供了全额报销的待遇。

这项制度的推行为患者减轻了负担,增加了医疗救治的可及性。

最后,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也值得关注。

补充医疗保险是针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之外的费用进行补充,覆盖了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

随着补充医疗保险参与人数的增加,其作用日益凸显,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广泛的保障。

二、全国医疗保险制度前景展望全国医疗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中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覆盖率。

虽然全国有近90%的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但仍有一部分人口未参保,特别是一些困难群体。

未来需要通过政策倾斜和宣传教育,提高参保率,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

其次,要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管理和评估。

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医疗标准和管理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让参保人员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要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保障范围需要不断扩大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尤其是在大病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方面,应加大政策力度,为人们提供更广泛的保障。

总结起来,全国医疗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医疗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和未来的趋势,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1. 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只覆盖城镇职工到现在已经覆盖到城乡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数分别为9.186亿人、1.45亿人、8.773亿人,参保率达到99%以上。

2. 分级诊疗政策持续深入推进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在去年发布了《“分级诊疗”政策实施方案》,规定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引导患者就医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该政策的初步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医保支付方式主要有按项目付费和按病种付费两种方式,二者各有优缺点。

为了方便医保定价、控制费用增长、促进医院管理,我国在进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广诊疗分离、按人头付费等新支付方式。

这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1. 基金缺口和风险增加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长期存在基金缺口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缺口较大。

另外,医疗保险基金还面临着多种风险,如保障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等,这些风险都会影响医保基金的使用和效益。

2. 医疗资源不均衡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大城市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乡村和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进而导致医疗服务水平不同。

这会导致农民医疗保障难度加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随之愈加突出。

3. 医生收入不平衡医生的高收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这种高薪背后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一些地方医生利益需求过大,医药代表的“回扣”也很常见。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医疗保险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开展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是对医疗开支进行分担,以保障民众的医疗需求。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四个体系。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最早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较广,参保率也最高。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则是为那些没有参加职工保险的城镇居民提供的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有限,但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农村居民提供的一种医疗保险,是我国解决农民医疗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大病保险则是为了缓解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而推出的一种保险。

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最显著的成果就是我国城乡居民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它是在19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医疗保险,经过了20多年的建设,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以上,为数以亿计的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医疗保障。

同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全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尽管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存在着一些话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首先,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病的高发现象,医疗保险需求进一步增长。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其次,我国医疗保险资金运作模式亟需改革。

医保基金的运作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以满足全民对医疗的需求。

我国医保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医保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医保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第一章:引言医保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医保制度的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医保制度改革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对我国医保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二章:我国医保改革的现状2.1 历史回顾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早期的医保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职工和企业职工,以企业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保障。

20世纪80年代开始,医保制度逐渐面向全社会推广,到20世纪90年代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开始推出,实现了农村居民的医保全覆盖。

2003年,我国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实现城乡医保的统筹管理。

2.2 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效能、完善医保定点机构管理、理顺医疗价格管理、推进医疗技术管理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按病种付费、推行分级诊疗模式、开展药品国家集中采购等,实现了医保制度向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保险相结合的转型。

2.3 改革成效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基本医保保障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逐步扩大。

2019年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国13.49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6.3%。

其次,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得到保障。

2019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筹集基金1.75万亿元,累计支出1.68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达到7000多亿元。

最后,医疗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各项制度改革和政策落地,使得医疗费用增速不断放缓,并逐渐趋于平缓。

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费用为3124元,同比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费用为2162元,同比增长7.3%。

第三章:我国医保改革的发展趋势3.1 深化按病种付费按病种付费模式是在原有的保底资金基础上对医疗服务项目逐一评估,进行分类后确定相应的价格限制,在此限制范围内进行医疗服务。

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指明了方向。

随着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增多和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是分级管理,以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和新农合等为主体,并逐步将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纳入框架。

作为全民参保的实现方式之一,居民医保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部分地区和人群仍存在医保保障不充分的情况。

职工医保主要面向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干部,个人和企业均按一定比例缴纳;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素,职工医保在覆盖面、报销比例和基金运行等方面仍存在难题。

新农合的确定目的是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障,有效避免因医疗费用过高导致家庭贫困,但主要还是以门诊为主,难以解决住院大病的缴费问题。

此外,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和普及也有所回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在医疗保险领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有效改善医保环境、提高核赔效率、优化医保支付制度等方面。

2. 祖孙两代保险并存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转型期,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这个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开展祖孙两代医疗保险,即保障中包含子女和老人两代,实现医保养老一体化。

3. 跨地区就医结算目前的医保普遍存在“限定地区内就医”的特点,即参保人在自己的居住地购买药品、看病、住院等医疗行为才能报销。

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跨省、跨市或者在外地就医的情况愈加普遍,跨地区就医结算成为了重要的改革方向。

4. 统一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许多大病可以治愈,但医疗费用也随之不断提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负担。

中国医疗保健体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保健体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保健体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一、现状中国医疗保健体系是指以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为重点,保障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

该体系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变,市场化、私有化、社会化成为当前中国医疗保健体系趋势。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中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大病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998年,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3年,国家实施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7年,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10年,国家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二)医疗资源不均衡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高度集中。

人均医院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等指标,也都呈现城市多、乡村少的格局。

同时,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医疗资源浪费严重。

(三)医疗质量与服务满意度仍需提高在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我国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在服务态度上,部分医疗机构管理粗放,医护人员不够关注患者的感受与需求,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二、未来发展趋势(一)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以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范围、调整医疗费用结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重点,逐步实现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商业保险“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

通过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加强信息化管理、推动跨地区医疗联合等方式,破解医疗资源匮乏、高质量医疗服务分布不均等问题,形成高效、精准、可持续的医疗保险体系。

(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分级诊疗为基础、以预防为主、以健康为目标的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

(三)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提升服务能力,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鼓励和引导医护人员流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形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衔接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医疗保险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

本文将就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展开阐述。

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商业医疗保险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不同群体的人口,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

然而,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各地区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导致了保障水平不均衡。

其次,医疗保险的筹资压力较大,保障范围有限。

再次,医保支付方式尚未实现全面的分类付费,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另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方面也亟待改进。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向上进行努力。

1.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统筹与整合应当通过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不同保险类型之间的协调与融合,推动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

在整合城乡医保制度的过程中,要合理关注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特殊性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

2.建立完善的医保支付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医保支付机制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应当倡导分类付费,推动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病例付费等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

同时,要加大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倾斜,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村地区倾斜,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测评价,对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进行惩罚,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4.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在现代化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中,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医保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加快医疗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么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呢?一、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首先,我们可以从医疗保障体系覆盖的人群角度来看现状。

全民医保也就是针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的。

2016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5亿,比2015年增加了4200万人。

当年共有4.62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2015年增加了6600万。

同时医疗救助、补助等各种社会救济也在不断完善。

因此,从人群覆盖的角度来看,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和完善。

其次,我们可以从医疗服务的角度来看现状。

近年来,在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持下,国内医疗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现阶段,国内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可以接受参保人员就医,并且药品供应的问题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除此之外,现在国内还推行了分级诊疗制度,旨在让医院分工更细,更有效地解决医患矛盾。

可见,从人群覆盖和医疗服务两个方面来看,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达到了比较稳定的水平。

二、未来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未来,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上需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倡导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缺口还比较大。

对于这一点,未来需要不断倡导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例如,国家可以出台政策,对农村四五线城市地区的医疗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这样就可以帮助提高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质量,加强医保制度的全面性。

2.加强医保谈判力度当前,我国医疗市场需求量大、药品品种多,价差大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

就是因为药价太贵,让老百姓看病花费的钱太多。

因此,医保谈判就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政府需要大力推进国家和民营研究机构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样的话,谈判时就可以更有底气,让市场真正起到定价作用,掌握谈判主动权,使药价得到适当调整,减轻老百姓的经济压力,同时也防止乱收费、过度医疗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成效及前景分析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成效及前景分析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成效及前景分析首先,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成效在全球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

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不再因为医疗费用而担心或负担过重。

其次,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之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居民享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农村地区的居民则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

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人们不再因户籍差异而受到不公平待遇,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再次,医疗保险制度为建立多层次医疗保健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十年内,中国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生诊疗的技术水平。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医疗机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促进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然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目前,医疗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和行业。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和使用机制,确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加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仍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尽管中国已经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

特别是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多的挑战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保险的投入,提高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和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成效及前景是积极的。

通过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公平的医疗保障,促进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研讨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

研讨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

研讨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经济专家报告: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一、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1. 我国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与保险类型随着政府对医疗保险政策的重视,我国的医疗保险覆盖率逐渐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4亿,覆盖率接近100%。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等几大类。

2. 我国医疗保险运行支出与财政保障我国医疗保险运行支出快速增长,根据数据,2019年全国医疗保险总支出为2.86万亿元,同比增长9.7%。

同时,政府也在逐渐提高医疗保险财政保障水平,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21年1-10月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为12133亿元,同比增长16.3%。

3. 我国医疗保险服务能力与大病保险除了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大病保险也是我国医疗保险政策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面已达99%以上。

同时,我国医疗保险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和升级等。

4. 我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资源的匹配情况医疗资源的分配与配置不均是我国医疗保险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报道,城市的医疗机构资源更加充裕,而农村和一些非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

在医疗保险的运作过程中,如何将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到各个地区,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5.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与监管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与监管也是整个医疗保险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此方面,我国政府也在逐渐提高管理和监管水平。

例如在“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中提升医保支付服务安全机制,促进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等。

二、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对策1. 加强基本医疗覆盖与保险类型的优化未来,我国医疗保险需要继续加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力度,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特点,进一步优化医疗保险类型的设置,提高保障水平。

医保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保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保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保行业现状:
1. 医保行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涉及到医疗保险和医疗支付两个方面,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保险公司、政府和个人等多个参与主体。

2. 目前,医保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保基金的压力增加、医保制度的不完善等。

3. 在国际上,医保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保费上涨、医院费用管理的困难等。

医保行业发展趋势:
1.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医保行业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医疗保险的效率和质量,包括风险评估、理赔审核等方面。

2. 增加保障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医保行业将加大保障范围和水平,提供更全面的保险服务。

3. 政府政策支持:国家政府将加强对医保行业的监管和支持,推动医保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4. 多元化发展:医保行业将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包括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医疗服务外包等方面,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5. 国际合作和交流:医保行业也将在国际间加强合作和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成为社会热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背景与现状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负担过重、保障不全、参保覆盖率不高、报销比例偏低等。

这些问题使得人们在面对疾病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需要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改革方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民众医疗保障水平,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公平与效率兼顾。

改革方向主要包括:加大医保经费投入、完善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跨地区医保结算机制等。

三、加大医保经费投入加大医保经费投入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主要来自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个人缴费,但由于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基金短缺的问题凸显。

因此,未来需要通过政府财政的支持,增加医保经费的投入,确保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是防止医疗保险制度遗漏人群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已实施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但还存在一些边缘人群没有得到有效的覆盖。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加强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保障。

五、提高报销比例提高报销比例是改善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尚存在很多自付比例较高的情况,这使得许多患者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

未来需要加强医保支付能力,提高报销比例,减少患者自付的比例,以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

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按项目付费和按床日付费两种模式。

这种支付方式容易导致医疗资源过度使用和费用虚高。

未来,需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转向以病种为基础的综合支付方式,降低医疗费用水平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七、建立跨地区医保结算机制建立跨地区医保结算机制是解决医保异地就医问题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与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与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与发展趋势一、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简介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体系,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同时,在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我国还实行了大病保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险,最早的医疗保险制度诞生于1949年的新中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善。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试图建立起可持续的、公平的医疗保险制度,以解决群众因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下面,我们将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1.优化医保政策,扩大覆盖范围新冠疫情加速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医保政策、拓宽保障范围等方式,加大对人民群众的保障力度。

其中,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已成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保障,我国推出了“三个医保扶贫”政策,即通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方面,全面覆盖困难群众医疗保障需求。

同时,我国还在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诉求。

2.强化医保基金管理,提高保障水平医疗保险基金是医保制度的核心,它的稳定和安全对人民群众的保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国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的管理,提高保障水平。

在基金管理方面,我国将持续推进集中采购、医药分开、定点药店等改革,加强对医药品价格的监管,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药费负担。

同时,我国还将不断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慢性病、罕见病等个体化疾病的保障力度,提升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3.推进“互联网+医保”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互联网+医保”是当前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方式,将我国医保制度与互联网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医疗保障服务。

医疗保险的现状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医疗保险的现状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医疗保险的现状与未来的改革方向医疗保险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障和救助。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由三大部分组成: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包括: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生药品过度使用、医保基金短缺等。

医保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1. 医疗保险基金来源不足。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工人和农民的社会保险缴费,但由于某些原因,缴费之间具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基金不足。

为了弥补这种缺口,一些地方采取从财政预算中拨出资金的方式补足资金,但这也会导致预算的负担越来越大。

2. 医保资金的不足。

医保资金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医保资金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缺口,医疗保险金额上限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程度。

3. 医保基金运作机制不够透明。

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是决定医保基金是否能够有效应用的重要因素。

由于医保基金的管理机构不够透明,导致了一些不法企业的干扰,使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出现问题。

未来医保改革的方向:1. 提高基金的运作效率。

为了使基金的使用更加高效、更加公平,应当优化基金运作的机制,建立透明的基金管理体系。

此外,应该采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并加强基金的监管,防止基金被贪污、浪费或滥用。

2. 增加基金的收入。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加强基金的收入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贿赂、税收、投资信托等方式提高基金的收入,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医疗保障待遇。

3. 加强医院管理,降低医疗成本。

从中长期来看,降低医疗成本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

为此,可以通过深化医药分离、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医疗服务机构向优质、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总之,医保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保的运作效率和保障水平,将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水平,增强社会信心和民生和谐。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医疗保险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全民医疗保险系统,称为“工属保险”。

这个系统最初是为工人和职员提供的,旨在为他们提供基础的医疗保障。

后来,这个系统通过改革,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1.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我国,医保制度是分级管理的。

目前,我国的医保制度由三个层次构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

截至2021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了全国98%的县、乡和村,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

2.医保基金持续增长随着医保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医保基金的支出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9年医保基金的支出总额达到了2.8万亿元。

为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也加强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管。

同时,也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动态调整,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

3.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尽管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

一些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医闹”事件、医疗纠纷等。

同时,许多患者需要排长队等待就医,医师资源不足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三、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1.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为保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发展,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是医疗保险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政府将继续加强医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管,推进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制度改革,控制和规范医保支付标准和支付方式。

2.强化医保的风险分担机制医疗保险改革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分担机制,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医疗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医疗保险市场,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方面,可以看到近年来的井喷式增长,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出现了一批领军企业。

一、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现状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以社保局为主导的公立医院体系和以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社会团体为主体的民营医院体系两个层次。

其中,公立医院体系依托社保基金,实现了医疗费用的社保支付,民营医院体系则依托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实现了赔付支付。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4亿人,缴费人数超过4.8亿人。

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是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此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已经展开试点的一个医疗保险制度。

二、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1. 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其中,公立医院价格调整、绩效考核、分类管理、分级诊疗等措施的推行,正在推动公立医院找到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2. 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是指保障人员在异地就医时,可以在医疗机构就诊后,直接向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的结算方式。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已经成为医疗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该模式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及其负担,并增强了患者的服务体验,也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3. 商业保险市场的拓展商业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商业性质为主的运营方式,注重灵活性、个性化需求及提供多种附加服务等高附加值运营模式,对于保障人群更加需求匹配,针对性更强。

我国商业保险市场的拓展,将有效推动医疗保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4. 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增值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是指在医疗保险基础上,加入检测、评估、干预、跟踪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健康控制层面上的安全、品质及效率;在创新价值及将大量医疗保障患者的慢性病处理带减缓病情进展,增加康复机会等方面开发新业态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社部副部长谈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医疗保障制度的定位和功能特点医药卫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提供医疗服务,是医药卫生事业问题;二是谁来支付医疗费用,是医疗保障问题。

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又作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是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医改的重要领域之一。

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及系统多,包括个人、组织、政府、社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医疗保障与医药卫生事业直接相关、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医疗保障功能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来实现;同时,医疗保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方面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将为国民健康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最终全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化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作为全体参保人员利益代表,在购买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将发挥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引导作用,有利于形成外部制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二、国际上典型的医疗保障模式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公众面临的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风险的社会保障子系统。

1883年德国颁布实施《疾病社会保险法》,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先河。

至今,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仍是以风险理论和大数法则为理论基础的医疗保险制度。

国际上医疗保障制度大致有3种基本类型,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卫生服务类型、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类型。

(一)国家卫生服务模式。

以英国为代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主要采取这种保障方式,其基本理念是《贝弗里奇报告》所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

1948年,英国颁布《国民医疗服务法》,将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其费用占到全国卫生保健总费用的90%以上,居民享受免费程度很高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卫生保健的实施及管理方面强调国家中央集权控制卫生资源的分配,采取全科医生制度,医疗服务与资金管理一体化,以社区保健作为卫生服务的重点。

其优点是全面覆盖,国民就医的直接费用低廉;不足之处是效率较低,就医等待时间长,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公众满意度低,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患者不得不选择到私立医院或国外就医。

基本特点:难而不贵。

(二)社会保险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法国、日本、韩国等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保障方式,其基本理念是社会成员团结互助。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覆盖了90%以上的人口,是德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由雇主和雇员双方缴费,政府适当补贴,同时覆盖参保人员无收入家属。

私人保险约覆盖10%的高收入人群。

从筹资额来看,法定保险占77.4%,私人保险占8.4%,其余来自税收和个人自付。

社会保险通过社会共济方式化解经济风险,能够形成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费用分担机制和第三方付费的医疗服务制约机制,成为多数国家的选择。

全世界建立了医保制度的13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5个国家(地区)以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其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捷克等部分转型国家也由原来的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转变为社会保险模式。

其不足是随着医疗成本上涨,保费随之持续上涨。

总体特点:不难但有点贵。

(三)商业保险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体现自由主义理念下的制度安排。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由政府计划和私人计划两部分组成。

政府保障计划约覆盖25%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儿童和贫困人口;私人保险计划覆盖60%的人群,主要是雇主以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障。

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承担有限责任,不足之处是由于商业保险具有强烈的营利动机,造成医疗费用昂贵。

2007年美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16%,人均卫生费用7290美元,为全球最高,但仍有4500万美国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而且人均期望寿命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值。

美国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贵而不难。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多任美国总统都曾把医疗保障作为竞选演讲中的亮点,信誓旦旦要实现全民医保,但除了罗斯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使老人、儿童有了基本保障之外,其他人都以失败告终。

今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医改法案,计划今后10年投入9400亿美元,将3200万人纳入医保体系,将医保覆盖率从85%提高到95%,接近全民医保,被称为美国医保“百年梦想成真”。

但该法案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政治角力和各方利益群体的缠斗,最终是奥巴马作了重大让步(比如完全放弃了“公共选择”)才勉强通过。

而美国社会各界对医改法案褒贬不一,已有多个共和党执政州宣布抵制;因此,其前景尚待观察,其成败将对美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也提醒我们:医疗保障具有极强的刚性特征,既得利益群体一旦形成,想要改变十分困难。

国际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一是立足国情确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迄今为止,没有公认完美的医保制度,每种制度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

各国选择医疗保障制度都是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状况、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而不是简单照搬别国经验。

二是单一制度难以覆盖全体人群,多采用混合模式实现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注重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如德国以社会保险制度为主,但也有10%左右人群以商业保险解决医疗保障问题。

三是共同方向是覆盖全体国民。

医疗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基本都是从就业人群起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相应制度和政策,逐步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对制度进行整合,形成主体制度和多层次保障体系。

如德国1883年医疗保险制度立法后,医疗保险的总人口覆盖率从实施前的5%上升至10%,1930年约为50%,1950年约为70%,1975年90%以上的人口进行了法定健康保险登记,其余10%的人口多由私人保险或其他健康保险覆盖。

四是政府投入的资金供需方兼顾,既有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支持,也考虑对个人参保的补助。

五是制度模式基本稳定,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基本社会政策,涉及公民对今后的预期,多数国家做到了制度相对稳定、方向明确,朝令夕改将使人民缺乏对制度的基本信任。

三、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历程和基本框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4年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开展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1998年底开始在全国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由公费劳保医疗的单位福利制度向社会保险制度的转轨;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8年在全国范围推开;2003年、2005年分别建立农村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对低保等困难群众进行救助;2007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把学生、儿童、老人等城镇非从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2009年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在全国全面推开。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中国特色“三纵三横”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三纵,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员、城镇未就业居民和农村居民,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

“三横”即主体层、保底层和补充层。

3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主体层;城乡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捐助等制度对困难群众参保和个人负担给予帮助,构成保底层;对于群众更高的、多样化的医疗需求,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来满足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构成图这一基本框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们要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必须有普惠性的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对城乡居民参保的普遍补助和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政策;但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我们不可能实行完全由政府出资的“全民免费医疗”模式,而应由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医疗保障的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明确把缴费与待遇享受相关联的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来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市场现状,也有利于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相关改革。

四、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主要政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构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政策:(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在全国范围全面进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1.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随着原劳动保障部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保政策的明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上覆盖了城镇全体从业人员。

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2亿人。

2.筹资标准。

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在职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的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

具体缴费比例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目前,用人单位缴费率全国平均水平为7.37%,个人缴费率全国平均为2%。

3.统筹层次。

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京津沪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统筹。

目前,全国多数地区为县级统筹,目前正在进行提高统筹层次的工作。

4.待遇支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以及在定点药店购药费用。

统筹基金用于支付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和部分门诊大病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实际在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

2009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约72%,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约67%。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

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全国全面推开。

主要政策:1.覆盖范围。

城镇中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