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离子

合集下载

九上化知识点34单元

九上化知识点34单元

九年级上册化学三、四单元知识点一、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举例:糖放入水中会消失,但水会变甜)。

这些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

2、微观粒子的特性:①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微观粒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举例:气味的扩散、水的蒸发)③微观粒子间都存在间隙。

以下涉及到的微粒都以分子来举例3、分子的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举例: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加快)4、分子间的间隙:①分子间存在间隙。

②分子间的间隙大小与物质状态有关——一般情而言“固态>液态>气态”(水是个特例,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冰后,体积会增大。

既水中分子间的间隙小于冰中分子间的间隙)③分子间的间隙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物体热胀冷缩只是由于分子的间隙改变了,分子本身大小没有改变)5、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6、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既: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会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分子和原子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组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2、原子的特性① 原子的带电情况: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由此得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1、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2、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九年级化学第3章知识点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

九年级化学第3章知识点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

知识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微粒的性质性质:①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②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③微粒之间有间隙,气体微粒间间隙较大易被压缩,液体、固体微粒间间隙较小不易被压缩; 注意:改变间隙,微粒本身大小不变。

二、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2 2 82 原子核核内质子数 第一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5)三决定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练习: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还有原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金刚石和石墨混合是混合物2.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则为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如Al3+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如O2--注意: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比较:①质子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③电子层数可能相同(3)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常见离子:H+(氢离子) K+(钾离子) Na+(钠离子) Ag+(银离子) NH4+(铵根离子)Mg2+(镁离子) Ca2+(钙离子) Cu2+(铜离子) Zn2+(锌离子) Ba2+(钡离子) 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 Al3+(铝离子)F-(氟离子) Cl-(氯离子) NO3-(硝酸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O2-(氧离子) S2-(硫离子) CO32-(碳酸根离子) SO42-(硫酸根离子)3.相对原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1、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假设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2、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主要内容: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知识要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1)分子的特点:①小。

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一滴水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分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某些分子的照片,证明它真实存在着。

②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大量的生活事实,如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所有这些事实,都会使我们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总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质的能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

如:100℃时,氢分子的平均速率能达1.987 km/s。

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的次数是受条件影响的,压强大了,分子挤在一起,碰撞次数多;分子轻,分子的运动速率大,碰撞次数也多。

据推算,标准状况下,每秒钟每个氢分子可能碰撞150亿次。

③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物质呈三态变化的原因: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减小也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原因。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①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②此定义只适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概念: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

②化学变化:分子的本身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

③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④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2.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

3.粒子构成物质的方式:(1)例如: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2)原子物质例如:①金属②稀有气体③金刚石(C)、石墨(C)、硅(Si)等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DOC范文整理】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DOC范文整理】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

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新初三暑期班课化学讲义第七讲 原子、分子、离子

新初三暑期班课化学讲义第七讲 原子、分子、离子

初三第7讲教学内容:分子、原子、离子一、知识点回顾一.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__化学性质___的最小粒子。

(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_质量,体积_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一滴水中,大约有1.7×1021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质量大约为3×10-26kg。

一滴水与一个水分子比较就相当于是一个地球和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比。

(2)分子在不断地做___无规则__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___快__。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实验探究:实验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溶液为无色结论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实验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溶液为红色结论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实验3:如图所示:小烧杯A,B中加入酚酞溶液,C中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将小烧杯A,C罩住烧杯A 烧杯B现象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红解释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思考: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_间隔_:同一物质分子间隔:气态>液态>固态;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实验探究: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200ml?结论: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___相同________;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_不同__________.(5)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化学知识总结(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化学知识总结(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二、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1、分子、原子、元素之间的区别:
①元素是宏观概念,而分子、原子是微观粒子
②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③谈到物质的组成时,用元素,谈到物质的构成时用分子或原子,谈到分子的构成时用原子
2、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是哪些:
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固态单质
如:Fe 、Cu 、He 、Ne 、C 、S 、P
②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含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Cl 、KNO 3、NH 4NO 3
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除①②
3、几个决定:
(1)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2)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3)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序号决定此元素的质子数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H 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H 4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 2O
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如:氧原子:O ;氢原子:H
离子:R n±(n=1时应省略) 如:氧离子:O 2―;氢离子:H ― 化合价: (n=1时不能省略) 如: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7、化合价与离子符号之间的转换(记住了化合价相当于记住了离子符号) 如: →O 2-
或O 2-→
→H + 或H +→ →OH -。

初三化学第4讲分子、原子、离子

初三化学第4讲分子、原子、离子

课题分子、原子、离子课次第4次授课教师上课学生应到人,实到人,请假人,旷课人教学形式课室上课日期和时段学生签名一、教学温故: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H2O2=2H2O+O2↑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二、新知导航研习点1 分子、原子1. 1 分子和原子体积很小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结论:分子和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少。

1. 2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典型考题】1、(2011·河北)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2.(2011.湖北武汉)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

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

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3、(2011佛山市·2·2)佛山创文让生活便得更加美好,春夏之交的佛山满眼翠绿、花香四溢。

下列能解释“花香四溢”的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C.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 3 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刚开始加入时的液面升高还是降低?此现象说明了什么?1.4 分子与原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1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1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2019·襄阳中考)2019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由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2_8_._0_9___,硅原子核外有___1_4___个电子。
角度4 物质组成与构成的综合考查 8.(2020·赣州期末)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 息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学霸支招:明确以下几个解题要素,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原子的电子层数=所在周期的周期数 3.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确定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或金属 元素 4.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的粒子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5. (2019·营口中考)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是___②__和__④____;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③____;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①__和__④____; (4)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②__和__⑤____。
10.(2019·百色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 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1_6___,它属于___非__金__属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表中氖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二____周期。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__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_。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中考化学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知识讲解

中考化学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考纲要求】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和含义;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知识网络】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特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构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成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物质原子质子(带正电)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结构中子(不带电)构核外电子(带负电)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离子分类阴离子【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高清课堂《物质构成的奥秘》一、2)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分子有什么化学性质,由这种分子聚集成的物质就有什么化学性质。

如一氧化碳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所以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分子的聚集状态决定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如水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水呈液态,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水呈气态,水分子规则排列,不能自由移动时水呈固态(冰)。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0.05 g)中约有1.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等。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如氢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而水分子不能与氧分子反应。

【要点诠释】用分子理论解释物理、化学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通电氢气+氧气,在此反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应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专题一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专题一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注意:某些元素符号还代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Fe”可表 示为: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金属铁。 2.离子符号及其周围数的意义
3.原子结构示意图
4.元素周期表中的表格
C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镁 C.氧气 D.氯化钠 2.(宜宾中考)“开启酒瓶,酒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B)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增大 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4)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离__子_(填“原子”或“离子”)。
15.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为_____N__a。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S_2_-__。 (3)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
鲁教版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专题一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是描述物质的微观 结构,既讲种类又讲个数,而元素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而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 用语的基础,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意义才 能为化学的学习建立牢固的支点。 1.元素符号及其前面数的意义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B 8.(河南中考)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14.(郴州中考)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 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

【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

【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右下方没有数字,分子右下方有数字,离子右上方有数字和+或-。

一.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原子右下方没有数字,分子右下方有数字,离子右上方有数字和+或-。

二.分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等。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2)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能说成是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体所表现的属性。

如大量氧分子聚集成的液态氧呈淡蓝色。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三. 原子1.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而是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就是化学反应的本质。

如加热红色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四. 离子1.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大多数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

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氢氧化钾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2.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

典型阳离子有等,典型阴离子有、等。

阳离子和阴离子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们必须共存于离子化合物或溶液中,并且由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因此化合物或溶液不显电性。

3.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有可能再分。

当离子为单原子的离子时,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当离子为原子团时,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好像一个原子一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原子,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原子团也可能发生变化。

初中化学基础入门丨分子、原子、离子综合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入门丨分子、原子、离子综合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入门丨分子、原子、离子综合汇总初中化学知识还是偏向于理论性的,这都是为高中的实验模块做好基础知识准备!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3、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4、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相对质量的计算3、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分成原子、分子、离子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

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到底如何的问题,科学家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论证。

汤姆生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并介绍枣糕型原子模型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现象:绝大部分的α粒子沿着原来的行进方向,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α粒子的运动方向有所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有很大的偏转,甚至是180度。

提问: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讨论:对于这种现象,利用汤姆生的原子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因此作为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

解释: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α粒子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α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α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

提问:原子带电吗?为什么?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卢瑟福同样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小结:1、原子的构成情况: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2、电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 3、电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质量关系:m (原子)=m (原子核)+m (电子)≈m (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公式表达式:Ar (原子)=12/1 (某碳原子)(某原子)m m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Mr (分子)=∑Ar (构成微粒的原子) 例题: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Mr (H 2O )=2Ar(H)+Ar(O)=2×1+16=18 课后反思:课题2 元 素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4、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元素的概念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教学方法对比探究、合作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板书设计课题2 元素1、元素的概念。

2、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主要元素含量。

3、书写元素符号的要求。

4、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

附录表格一表格二表格四课堂练习(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 Ⅱ:a u e l g(二)试找一找,下列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关补锌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请讨论并填写下表。

课题3 离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难点)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难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

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

(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

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8.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三、探究离子的形成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

(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

(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

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

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

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钠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氯原子”身上。

“钠原子” 因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Na+,“氯原子” 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NaCl。

(直观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埋下伏笔)5.师生分析:(一边分析,一边板书)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1.小结:在本课题,我们学了什么?2.练习:课本习题。

课后反思: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一、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1、化学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我们以水(HO)为例说明如aR b ca表示有a个这样的微粒b 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个原子或原子团c 表示一个该离子中带有c个正(负)电荷如:3H2SO4二、简单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元素的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

如NaCl读作“氯化钠”,ZnO读作“氧化锌”,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但要注意,H2O就是“水”,不能读成“氧化氢”,NH3就是“氨气”。

2、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Cu(OH)2读作“氢氧化铜”3、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如:CaCO3读作“碳酸钙”,Cu(NO3)2读作“硝酸铜”但注意,H2CO3就读作“碳酸”,H2SO4就读作“硫酸”等。

4、某些比较复杂物质的命名如: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H2O2读作“过氧化氢”等三、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写法1、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种纯净物只能由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不能主观臆造2、化合价。

大量的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目中都是一个固定的比值,体现这种关系的数值就是化合价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与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密切相关的 3、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1)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