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年秋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案【先学后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案【先学后教】

12.少年中国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内容。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少年中国说》。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两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读生字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

5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恶怯懦苟且瘠牛澌亡翘足鹰隼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教师过渡语:大家的生字学得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学习课文,进行第二场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课件出示文段翻译:1、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全在我们少年人身上。

少年有才智国家就有才智,少年富足国家就富足,少年强盛国家就强盛,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国家就胜于欧洲少年在地球上称雄,国家就在地球上称雄。

2、鲜红的太阳刚刚升起,发出万丈光芒;黄河之水从地层涌出,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蛟龙从深渊中腾跃起来,鳞爪高高飞扬;乳虎在深谷中咆哮,各种野兽一片惊惶;雄鹰和猛隼试试翅膀,扇起的风尘一拢一张。

珍奇的花儿含苞欲放,满眼辉煌;干将宝剑刚刚磨好,锋刃闪闪发亮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我们的历史无比悠久,我们的国土无限宽广,我们的前途海一样的广阔,未来的美好日子正长。

真美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像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将同祖国一起永远发光!教师过渡语: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学习完成,接下来老师要对大家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2019年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七.doc

2019年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七.doc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4、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梁启超的资料;教师准备本课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今天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明天你们就是祖国的栋梁。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清末的梁启超。

2、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自己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1、重点字、词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果真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惟进取也故日新日图更新故常敢破格打破常规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本来应当为缘结为一体天戴其苍,地履其黄顶着踏着2、正音:恶wū澌sī硎xíng三、分组合作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不懂得提出来全班解决。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讲解。

四、重点研读第三段:(1)、朗读导入(2)、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的?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2、把握关键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说说二三段的关系。

本段热烈讴歌少年中国,将希望寄托中国少年,层层深入。

3、朗读感受第三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有如"干将"的勇武形象;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2019秋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九

2019秋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九

少年中国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重点: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充沛的特点。

难点: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咱们的学习那篇文章?……,师:同学们请看黑板,齐读课题。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总之都是为说明一种道理。

——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争抢瓜分中国作为他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些爱国的、进步的知识分子努力探求救国图强的道路。

梁启超组织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维新变法。

这篇文章是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所写。

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ppt,词语齐读三、讲解课文师:文章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是一部分,分为四个部分。

(1) 第一部分师:齐读,要求读音正确。

生读……在ppt的帮助下,疏通本段意思,看看第一段在写什么?师指名译这段,三名左右学生。

师译本段。

问: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请举手。

师分析本段:问:这是一篇议论文,这一段提出本文论题,那么,本文的论题是什么呢?从第一段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带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来齐读论点!ppt论点……(2)第二部分师:作者是怎样论证论题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在课下注释的帮助下理解大意。

把不理解的字、词、句。

勾画出来。

注意,这里是大概意思,不需要字字追究解释:师分析本段师:好,先质疑,哪个地方不理解的,提出来,咱们解决一下。

……这段在写什么?……什么本段中你最喜欢那些话,为什么?……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把以下知识点渗透进去。

第一层(首句):总起句,运用类比论证。

第一层(首句):总起句,运用类比论证。

老年人——少年人——课件:老年人——思既往——生留恋心——保守——永旧少年人——思将来——希望心——进取——日新老年人——好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少年人——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老年人——夕照——瘠牛——僧——字典——鸦片烟——陨石——金字塔——少年人——朝阳——乳虎——侠——戏文——泼兰地酒——珊瑚岛——铁路老年人——秋后之柳——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春前之草——长江之初发源出示图片:夕照——瘠牛——僧——鸦片烟——陨石——秋后之柳——死海之潴朝阳——乳虎——侠——泼兰地酒——珊瑚岛——春前之草——长江之初发源师出示译文,请同学们默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的经典之作,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其作为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梁启超先生对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理解中国少年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本课篇幅较长,语言优美,富有激情,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对于这篇课文,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爱国情怀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中国少年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少年,他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作者会赞美他们?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在跟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语气、情感等,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4.巩固(5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少年中国说(节选)》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少年中国说(节选)》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少年中国说(节选)》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节选)》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少年的责任。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仍需教师的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爱国情感的体验可能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少年的责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爱国情怀。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重点词语的解释4.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梁启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作者,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少年中国吗?为什么说少年中国是中国的未来呢?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少年的责任,让学生举例说明。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2 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2 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2 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12 少年中国说》节选的背景和内容。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12 少年中国说》的节选,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12 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和主题。

2.学会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3.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和思考,表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复印《12 少年中国说》的节选课文。

2.准备音响设备,方便播放课文录音。

3.打印相关课堂讲义和学生活动指导。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课文《12 少年中国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二步:朗读课文(15分钟)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选择几名学生进行朗读。

2.解释课文中的生字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理解课文(20分钟)1.提出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和主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步:课文赏析(1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或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意境。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五步:小组讨论(15分钟)1.分组讨论《12 少年中国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2.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交流思想和观点。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撰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12 少年中国说》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通过课文的解读和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019年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第一课时教案.docx

2019年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第一课时教案.docx

《少年中国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简述“说”的问题知识及有关梁启超的资料。

能力目标1.顺畅地朗读全文,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2.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文是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作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把古老的封建中国和他想像中未来的“少年中国”加以鲜明的对比,极力歌颂少年的精神。

笔调辛辣,无情地嘲讽了没落的封建制度。

在学习时,一要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二要体会文章的气势。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A)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从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入手,引出梁启超先生;或者从历史人物陈天华、魏源等说起,引出梁启超。

二、介绍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在文学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赞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汉魏古文的影响,而是追求“务为平易畅达”、“纵笔所至不检束”。

他的散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别具一种魅力,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

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时标出自己难以把握读音的字词。

教师范读后,解决难字的读音:恶怯懦瘠牛翘足可待鹰隼干将发硎四、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就学生读音不准或者停顿不好的地方进行提醒。

五、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让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思考如下问题:(1)请简要概括这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由日本人对中国的称呼,引出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吗?明确:先写日本人对中国的蔑视性称呼,既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愤慨之情,也很容易激发读者的感情,引发共鸣。

2019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2019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12.《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教学难点: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教学设想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内容,可以重温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2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通顺畅达,气势淋漓,并且多有恰当的排比、比喻,这些语言特点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2、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他就是梁启超。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

板书课题3、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

(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课件介绍时代背景)1900年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清王朝连自己的龙椅都拱手让与他人,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改良政治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

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做“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

在日本听日本人说到中国的时候,都说是“老大帝国”,(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

老大的意思就是……”跟“老大帝国”相反的是“少年中国”。

日本人所以这样说我们,因为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看,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少年中国说(节选)》。

2.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师课件、学生课本、笔记本等。

3.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课堂演练。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短的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2.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然后进行整体理解。

3.分段理解:将课文分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用词。

4.理解课文:针对难点,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5.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展开讨论。

6.课堂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不同观点,并做汇报。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要点。

8.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需要更多互动,多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2.需要在学生的表现上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课堂拓展。

4.进一步准备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

五、课后反馈1.整理学生的思考和表现,做好课堂反馈。

2.继续跟进学生的阅读进程,加强课后讨论和作业布置。

六、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

2.收集学生对这节课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一篇爱国主义演讲稿,后被收录在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12课。

文章通过对少年中国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和对少年一代的期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节选了文章中的一段,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少年的期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对于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观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和文言文式的表达,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生僻的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会分析文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期望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生僻的字词。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会分析文本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PPT、生僻字词的解释、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阅生僻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作者为什么对少年中国充满信心?作者对少年一代有什么期望?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一篇著名演讲,它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和对少年一代的期望。

本节课节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梁启超和他的演讲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做好相关的背景介绍。

同时,学生对爱国情怀的培养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爱国情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培养相应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课文,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课文录音带或音频文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梁启超及其《少年中国说》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或音频文件,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解释一些生僻词汇的意思。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口语练习。

例如,让学生模拟梁启超发表演讲,其他学生作为听众进行评价。

[推荐]2019年秋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推荐]2019年秋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此文相关的先贤救国救民的义举2.认识中国政论文形象生动、情感充沛的优秀特点。

3.引导学生模仿这种写法教学设想1.用大段的背景介绍:写作背景、作者情况、选文的其他内容补充达到第一个目的2.学生自学为主,老师串讲为辅,疏通全文文字,掌握关键词句解释、翻译并背诵第三段为第2、3个目的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本文作为一篇政论文但形象生动、情感充沛的特点出示历史上著名的政论文片断李斯《谏逐客书》、《过秦论》帮助巩固认识教学过程:一.导人课文梁启超其人: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个校训就是受梁启超的启发而拟定。

他清华演讲,引用《易经》里的话勉励清华学生要做君子,树“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他是其中一位(另外三位:历史学家陈寅恪、国学大师王国维、语言学家赵元任)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惊人的勤奋和才华!更著名的身份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

文章背景: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短短二十多年,一跃成为亚洲强国,1895年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了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的清朝北洋水师,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赔款白银两亿两。

此举给中国知识分子以极大冲击。

广东举人康有为倡导改革得到光绪皇帝支持,开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后变法失败,部分维新党人逃往海外。

梁启超逃往日本。

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

《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

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二.总体把握内容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019新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五

2019新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五

《少年中国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议论层次,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学习用比喻论证法和类比论证法来阐述道理。

4.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并能运用比喻论证法和类比论证法来阐述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时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疏通文意,反复诵读,把握情感上。

一、导入新课我大致分了三个小步骤:第一步:在课间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从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入手,营造一种浓浓的爱国氛围。

(播放歌曲)第二步:然后这样导入:有个人在100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他就是梁启超。

提到梁启超,我们就会自然地想到与他有关的一段历史,谁能试着讲给同学听?这个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可稍作补充。

投影:“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干预国事,要求维新变法,拯救国家。

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是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物,时人称“康梁”,建议支持光绪皇帝实行新政。

由于维新派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触犯了封建官僚的利益,而且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权威,因此,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

谭嗣同等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也由天津东渡逃亡日本。

)第三步:从介绍梁启超入手,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第12课 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第12课 教案

第12课《中国少年说》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9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019年秋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四

2019年秋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四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重点: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充沛的特点。

难点: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步骤:一、导入课文:由"戊戌变法"过渡到梁启超以及课文。

由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由梁启超怎么会想到变法的思想这一悬念来阅读本文,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自己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1、重点字、词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果真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惟进取也故日新日图更新故常敢破格打破常规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本来应当为缘结为一体天戴其苍,地履其黄顶着踏着2、正音:恶wū澌sī硎xíng三、提出突破口什么是"少年中国"?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四、朗读第一、二段导入1、少年人与老年人性格有何不同?1)老年人常思既往留恋心保守永旧少年人常思将来希望心进取日新老年人思既往照例少年人思将来破格2)老年人多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少年人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3)老年人常厌事一切事无可为少年人常喜事一切事无不可为4)老年人如夕照瘠牛少年人如朝阳乳虎2、归纳用比喻、对比,将少年人与老年人的不同性格比喻国家的强弱,以整齐的句式层层深入,形象鲜明。

少年人充满朝气,积极进取,敢于破格创新的性格就是少年中国的特点。

3、朗读,背诵。

注意语势,情感充沛。

五、重点研读第三段:(1)、朗读导入(2)、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的?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2、把握关键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说说二三段的关系。

本段热烈讴歌少年中国,将希望寄托中国少年,层层深入。

3、朗读感受第三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有如"干将"的勇武形象;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四【推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四【推荐】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重点: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充沛的特点。

难点: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步骤:一、导入课文:由"戊戌变法"过渡到梁启超以及课文。

由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由梁启超怎么会想到变法的思想这一悬念来阅读本文,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自己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1、重点字、词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果真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惟进取也故日新日图更新故常敢破格打破常规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本来应当为缘结为一体天戴其苍,地履其黄顶着踏着2、正音:恶 wū澌 sī硎xíng三、提出突破口什么是"少年中国"?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四、朗读第一、二段导入1、少年人与老年人性格有何不同?1)老年人常思既往留恋心保守永旧少年人常思将来希望心进取日新老年人思既往照例少年人思将来破格2)老年人多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少年人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3)老年人常厌事一切事无可为少年人常喜事一切事无不可为4)老年人如夕照瘠牛少年人如朝阳乳虎2、归纳用比喻、对比,将少年人与老年人的不同性格比喻国家的强弱,以整齐的句式层层深入,形象鲜明。

少年人充满朝气,积极进取,敢于破格创新的性格就是少年中国的特点。

3、朗读,背诵。

注意语势,情感充沛。

五、重点研读第三段:(1)、朗读导入(2)、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的?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2、把握关键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说说二三段的关系。

本段热烈讴歌少年中国,将希望寄托中国少年,层层深入。

3、朗读感受第三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有如"干将"的勇武形象;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一篇著名演讲,它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本节课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12课,节选了原文的一部分。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激情,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深层次的含义可能还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和朗读法。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原文、图片、视频等素材。

2.资料:准备一些关于梁启超和中国近代史的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梁启超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与之相关的课文,如《岳阳楼记》等。

然后简要介绍梁启超的生平和《少年中国说》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在讲什么。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然后,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感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课文中的停顿和语气。

4.巩固(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名校获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名校获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名校获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所作的散文,它描述了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及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重要性。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12课,节选自《少年中国说》。

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己的中华儿女身份,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作者观点、提炼中心思想方面还需加以引导。

此外,对于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需要教师给予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结构,提炼中心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己的中华儿女身份,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提炼中心思想;对于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能够理解并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介绍、相关知识点等。

2.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以便课堂上分享。

3.视频: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课堂上展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简要介绍梁启超先生及其作品《少年中国说》。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少年中国说》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少年中国说》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
2、把握关键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说说二三段的关系。
本段热烈讴歌少年中国,将希望寄托中国少年,层层深入。
3、朗读感受第三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有如"干将"的勇武形象;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对“戊戌变法”的了解。
看老师出示的生字词,自由读,读正确。
开火车读生字,集体正音。
说说自己初读课文时提出的疑惑。
读文,比较少年人与老年人性格的不同。
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
自由练习背诵。
集体背诵。
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的?
扣住重点字词句练习朗读,体会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四、朗读第一、二段导入
1、少年人与老年人性格有何不同?
1)老年人常思既往留恋心保守永旧
少年人 常思将来 希望心 进取 日新
老年人 思既往 照例
少年人 思将来 格
2)老年人多忧虑 灰心 怯懦
苟且 灭世界
少年人 好行乐 盛气豪壮
冒险 造世界
3)老年人 常厌事 一切事无可为
少年人 常喜事一切事无不可为
4)老年人如 夕照 瘠牛
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2019新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四

(2019新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四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重点:朗读、体会文章感情充沛的特点。

难点: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步骤:一、导入课文:由"戊戌变法"过渡到梁启超以及课文。

由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由梁启超怎么会想到变法的思想这一悬念来阅读本文,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自己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1、重点字、词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果真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惟进取也故日新日图更新故常敢破格打破常规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本来应当为缘结为一体天戴其苍,地履其黄顶着踏着2、正音:恶 wū澌 sī硎xíng三、提出突破口什么是"少年中国"?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四、朗读第一、二段导入1、少年人与老年人性格有何不同?1)老年人常思既往留恋心保守永旧少年人常思将来希望心进取日新老年人思既往照例少年人思将来破格2)老年人多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少年人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3)老年人常厌事一切事无可为少年人常喜事一切事无不可为4)老年人如夕照瘠牛少年人如朝阳乳虎2、归纳用比喻、对比,将少年人与老年人的不同性格比喻国家的强弱,以整齐的句式层层深入,形象鲜明。

少年人充满朝气,积极进取,敢于破格创新的性格就是少年中国的特点。

3、朗读,背诵。

注意语势,情感充沛。

五、重点研读第三段:(1)、朗读导入(2)、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的?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2、把握关键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说说二三段的关系。

本段热烈讴歌少年中国,将希望寄托中国少年,层层深入。

3、朗读感受第三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有如"干将"的勇武形象;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中国说》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此文相关的先贤救国救民的义举
2.认识中国政论文形象生动、情感充沛的优秀特点。

3.引导学生模仿这种写法
教学设想
1.用大段的背景介绍:写作背景、作者情况、选文的其他内容补充达到第一个目的2.学生自学为主,老师串讲为辅,疏通全文文字,掌握关键词句解释、翻译并背诵第三段为第2、3个目的做准备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本文作为一篇政论文但形象生动、情感充沛的特点
出示历史上著名的政论文片断李斯《谏逐客书》、《过秦论》帮助巩固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文
梁启超其人: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个校训就是受梁启超的启发而拟定。

他清华演讲,引用《易经》里的话勉励清华学生要做君子,树“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他是其中一位(另外三位:历史学家陈寅恪、国学大师王国维、语言学家赵元任)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惊人的勤奋和才华!更著名的身份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

文章背景:
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短短二十多年,一跃成为亚洲强国,1895年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了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的清朝北洋水师,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赔款白银两亿两。

此举给中国知识分子以极大冲击。

广东举人康有为倡导改革得到光绪皇帝支持,开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后变法失败,部分维新党人逃往海外。

梁启超逃往日本。

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

《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

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二.总体把握内容
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掌握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要选择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据一般有事实和道理。

事实一般指人,道理一般指理、言、物。

论据与论证方法的关系为:人,对应举例论证;理、言,对应道理论证;物(用寓言、或比喻的方式对应比喻论证;以上各种论据正反对举,则对应对比论证。

请同学们一定要做好笔记,为写议论文做准备。

本文第一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全文(课文节选部分)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四.疏通词句,掌握各部分内容,学习朗读
(一)第一段提出论点。

“是何言”反复,语气强烈,更足以表达遭人嘲笑后的愤激不平情绪。

朗读时要读出这种激愤之情
(二)第二段对比论证:老年人与少年作对比。

用老年人的消极保守和少年人的积极进取比拟老大中国与少年中国的区别。

朗读时怎样处理情感?朗读老年人部分应该不屑、鄙视,朗诵少年部分怎应该充满热情赞美
(三)第三段指出造成今日老大中国是老朽(掌权)者的罪过,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热烈讴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

此段分两层阐论。

第一层(从段首到“则国雄于地球”),阐明中国少年肩负建设重任。

段首把文意转到建国立业上,突出少年承担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

首先从老年人、少年人活在世上的时间长短说明少年人对建设未中国的重要作用。

朗读时怎样处理情感?朗读老年人部分应该不屑、鄙视,朗诵少年部分怎应该充满热情赞美
接下去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等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直接拴系在少年人身上。

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全体,步步发展,并且合理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使文章气势磅礴。

朗读时怎样处理情感?朗读时应该热切期盼。

第二层(从“红日初升”至段末),热烈讴歌少年中国。

这一层用四字句写出,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

以“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句,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

“干将”句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天戴”、“地履”句描写中国少年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横”两句,一指时间之长一指空间之广,为下句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文章的最后,赞颂少年中国不断发展与天长存的壮美远景,讴歌中国少年永远向前的精神。

朗读时怎样处理情感?朗读此部分应该以最高的热情赞美!
五.揣摩文章生动的形象、充沛的情感以学习
《少年中国说》的一大特点是生动的形象。

形象性是中国古代政论文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早就有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出示ppt)那样传诵千古的名篇。

其写“老”则用“夕照”,用“瘠牛”;写“少”用“朝阳”,用“乳虎”;写我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用“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等。

更值得赞赏的是,梁启超使用丰富的形象,不仅围绕着一个思想中心,而且在众多的形象之中也是有主有从,突出了中心形象。

情感充沛是本文又一大特色。

他对当时那些手握“国权”的“老朽之人”的卑微的人格,空虚的灵魂,尸位护权的自私心理的无情批判。

对少年中国无限光明的前途的热列礼赞溢于言表。

六.展示《谏逐客书》、《过秦论》进一步巩固对古代政论文情感充沛、形象生动的特点的认识,为模仿写作做准备
七.作业:写一篇议论文如《论青春》,《论培优》,《论中国教育》,《论中国发展》要求充沛的情感、生动的形象
板书
老年人消极保守
国亦宜然
少年人积极进取
老大中国老朽冤业
少年中国少年责任前途海阔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