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3.项羽本纪(节选)教案之课堂互动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传记选读)第13课《项羽本纪(节选)》精讲课件

粤教版语文(传记选读)第13课《项羽本纪(节选)》精讲课件
(5)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古义:_文___中__指___情__绪___愤__激___高_。
昂 今义:一般指大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5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毋妄言,族.矣(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2)梁以此奇.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3)丁壮苦.军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4)欲坑.之(名词用作动词,坑杀、活埋) (5)项王然.其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源自(7)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8)后则为人所制(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9)丁壮苦军旅[被动句,苦(于),介词“于”表被动] (10)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能属者”作定语,“者” 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1)一人敌(宾语前置句,“一人”作“敌”的宾语) (12)学万人敌(宾语前置句,“万人”作“敌”的宾语)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话题·互动] 话题:如何评价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乌江自刎的行为? 学生甲:真正的大丈夫当能屈能伸,吴王夫差、胯下韩信就不是英雄吗?人 生能有几个生命?大仇未报岂能去死?项羽自杀只能说明他没有超出常人的耐性 和毅力,心胸狭窄、目光短浅!项羽能够白手起家,创建一番霸王伟业,他就必 然能够带领江东子弟重起风云,重建霸王之业。 我的观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二,项羽在垓下之围时的态度与乌江自刎时态度的对比。在垓下,面对美 人与宝马,禁不住慷慨悲歌,潸然泪下,引得“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气氛何 等悲凄!而在乌江边,面对生路,主动放弃,谈笑自若。有生不求生,与“亭长” 谈,与“故人”谈,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将个人名节视为至上,毫无悲色,从 容坦荡。

13.项羽本纪(节选)课件(2)(粤教版)

13.项羽本纪(节选)课件(2)(粤教版)
项羽:凶狠暴戾
4、①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 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食粮,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 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 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②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 雌性,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起事
第二部分补充重点词句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于)
(于)
徒以巫两人耳 只,仅仅;因为
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通“披”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攻占;黄河以北
下梁地;外黄不下 攻下
毋令得东而已;乃东 名作动,向东进军
莫肯下矣;皆争下项王 名作动,屈尊,降低
项王然其言
身份,“归顺”
意动用法,以--为然
大方悲歌
垓 下
突围
悲 歌
欲渡乌江
自刎
多方面探究项羽性情 特点及其影响
一、根据材料,分析项 羽(或刘邦)的性情
1、“鸿门宴”实际上是楚汉相争的开始, 在这一回合中,项羽表现出怎样的性情?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项羽骄傲轻信,刚愎自用,胸 无城府,致使革除劲敌刘邦的机会 一而再,再而三的丧失。
2、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 纪》)
表示做某事的缘由或目的。
把要起义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 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 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 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太史公司马迁
项羽崛起何以这般迅速?
学万人敌

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课件:第3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课件:第3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龙且.( ) 盱.( )台.( ) 垓.( )下 歌数阕.( ) 麾.( )下 田父.( ) 刈.( )旗 被十余创.( )
狱掾.( ) 栎.( )阳 乌骓.( )马 美人和.( )之 骑能属.( )者 绐.( )曰 怜而王.( )我 披靡.(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kuài ɡānɡ jiànɡ shùn shòu pí xùn chēn jiàn ɡāo suī qí jū yuàn xū yí yuè ɡāi zhuī què hè huī zhǔ fǔ dài yì wànɡ chuānɡ m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7)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8)后则为人所制(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9)丁壮苦军旅[被动句,苦(于),介词“于”表被动] (10)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能属者”作定语,“者” 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1)一人敌(宾语前置句,“一人”作“敌”的宾语) (12)学万人敌(宾语前置句,“万人”作“敌”的宾语)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6)项王军壁.垓下(名词用作动词,修筑营垒) (7)天之亡.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8)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9)亦足王.也(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10)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的使动用法,让……称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2)梁父即楚将项燕(判断句,用“即”表示判断) (3)陈涉等起大泽中(省略句,“起”后省略介词“于”) (4) 大司 马咎 , 长史 翳 ,塞 王 欣皆 自刭 汜 水上 ( 省 略 句 ,“ 刭” 后 省略 介 词 “于”) (5)不忍杀之,以赐公(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 (6)淮阴侯与战(省略句,“与”后省略宾语“之”)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课件:13项羽本纪(节选)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课件:13项羽本纪(节选)
(3)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被:通“披”,穿上 ) (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面:通“偭”,以背 相向 )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为……所,表被动 ) ②后则为人所制( 为……所,表被动 ) ③丁壮苦军旅( 即“丁壮苦于军旅”,“于”表被动 ) ④项王闻龙且军破( 破,被攻破,意念被动句 ) ⑤乃赦外黄当坑者( 坑,被活埋,意念被动句 )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古义:好处、 恩惠。今义:道德、品德 )
一词多义
使人收下.县 名词,下属的 (1)下下 闻.梁 之地 皆争 动下.词项,王攻 下动,词攻,克屈尊 ,降低身份,
可引申为“归顺” (2)举项举.王世闻闻淮名阴 副侯词已,举.全河北 动词,攻下
本单元主要学习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些著名人
物的传记,传主的时间跨度从秦末汉初直到清朝末
年,约有两千年之久。传主的身份有文人、武将、外
单 元 概 述
交使节、科学家、旅行家、改革派等,涵盖了我国古 代社会的诸多方面。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它以项羽一 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展现了秦末陈胜、吴广之后的 农民起义以及楚汉战争的历史进程和结局,生动地塑
结构图示
少怀壮志英雄一生 项羽本纪(节选)叱 垓咤 下风 悲云 歌末路穷途
主旨归纳
《项羽本纪(节选)》是《史记》中的名篇,以项羽一生中 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片段来阐释项羽的一生。项羽少有大志,勇 敢善战,有“万人敌”的英雄气概。但由于少谋和粗暴并且迷 信武力,最终难免导致失败的命运。
练的文字,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单 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使这一人物形象流芳百
元 世。

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件

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件

栏目链接
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最后连自己身边的美人也不能保住, 这就充分表现出这位盖世英雄处于末路时的哀怨情怀。因此 这首呜咽悲慨的《垓下歌》不仅反映了项羽性格上的缺陷, 也反映了他作为英雄人物的情感的一面,使这一人物形象更 加有血有肉、生动饱满。
栏目链接
3.写法赏析
(1)层层对比,刻画人物。 在“叱咤风云”一节中有刘邦和项羽的对比,这种对比特别是在 “垓下悲歌”一节中表现更为突出。
会.稽.(Kuài jī) 叱.咤.(chìzhà) 诣.城东(yì) 汜.水(Sì) 自刭.(jǐnɡ) 垓.下(Gāi) 绐.曰(dài)
栏目链接
2.通假字
(1)老弱罢.转漕(通“疲”,疲困) (2)天下匈.匈.数岁者(同“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3)乃自被.甲持戟挑战(通“披”,披着)
栏目链接
(3)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归入本纪?
提示:《史记》里的本纪,本以各代帝王为中心,叙述各个朝代 的盛衰兴亡及重大政治事件。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归入本纪,是因为司 马迁认为他在秦汉鼎革之际,在推翻暴秦的斗争中建立了“近古以来 未尝有”的功勋,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充分反映了司马迁敢于超越 传统偏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在历史上是否推动过社会进步为 着眼点来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批判精神。就这一点来说,司马迁对 项羽的臧否褒贬,达到了他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栏目链接
(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剖析:面对秦始皇豪华的出游场面,项羽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触动。 “彼可取而代也”,这豪气冲天的话语表现了项羽的志在天下,也预示 着人物性格的发展方向。因此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项之言, 悍而戾。”
(3)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高中语文 13.项羽本纪(节选)教案之课堂互动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 13.项羽本纪(节选)教案之课堂互动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13、项羽本纪课堂互动1.师:分析第一部分“少怀壮志”的内容层次。

可划分几个层次?生:第1层(“项籍者……皆已惮籍矣”),叙述项羽的家世才力和抱负,表现青年时代的项羽任武好勇,并已具有反秦意识。

生:第2层(“秦二世元年七月……徇下县”),叙述项梁、项籍响应陈涉起义,杀掉会稽郡守而举事的经过。

这部分作者选取哪些材料以表现、突出项羽少时胸怀大志?师:项羽少年时学书、学剑、学兵法的态度;见到秦始皇时的言论,具有反秦意识;项梁、项羽响应陈涉起义;楚国贵族的后代,名臣雄将之血脉,孕育了一个血气方刚、胸怀天下的霸王。

又因秦之事灭楚,在项氏后裔的心底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为霸王日后烈火焚秦之事张本。

师:我们再来分析第二部分“叱咤风云”的内容层次。

生:第1层(“楚、汉久相持未决”到“汉王伤,走入成皋”),项王吓退汉军中“善射者楼烦”,并“伏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

生:第2层(“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到“闻之皆争下项王”),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归项王”。

生:(从“汉果数挑楚军战”到“尽走险阻”),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战,汉军打败楚军。

项王引兵而还。

师:项羽与汉王交战,使汉王受伤逃走;项羽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降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站,汉军大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

虽然最后失败,但在对敌的各个环节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师:我们再来分析第三个部分。

生:第1层(“项王军壁垓下”到“如大王言”),描写了楚汉相争中最后一战——垓下之战的情景,刻画了失败英雄项羽的愤慨和悲哀及他面临覆灭时的奋勇。

生:第2层(“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到“乃自刎而死”),描写项羽兵败后,逃至乌江边,他放弃渡江的机会,悲壮自杀。

师:本部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项王的个人英雄主义本色。

2.师:回想一下我们过去学过的《鸿门宴》,实际上是楚汉相争的开始,在这一回合中,项羽表现出怎样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生:项羽骄傲轻信,刚愎自用,胸无城府,致使铲除劲敌刘邦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丧失。

13.项羽本纪(节选)课件(4)(粤教版)

13.项羽本纪(节选)课件(4)(粤教版)
活埋他们。 诣:到。坑:活埋 13.故且降,待大王 所以姑且投降,来等待大王 14.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
从这里向东,梁地的十几个城邑(的百姓) 都会很畏惧,就没有人肯归顺(您)了。
下:名作动,屈尊,降低身份,“归顺” 15.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 项王认为他的话对,就赦免了应当活埋的外黄人. 然:以……为然,认为……是对的,意动用法
项羽本纪(节选)
司马迁
正音正字
jiǎn lù kuài
gāng
翦 戮 会稽 力能扛鼎
shùn pí xùn
chēn
眴 裨将 徇下县 瞋目
huán
桓楚
shǔ
汉王数之
jū xūyí xíng sì suī qí yuàn
龙且 盱台 荥阳 汜水 睢阳 蕲 狱掾
yuè dài duó
yì yǐ

栎阳 绐 自度不得脱 刈旗 舣船 翳
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 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 性情特点对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 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
▪ 霸王别姬(演唱者:屠洪刚)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我心中你最重
望苍天四方云动
悲欢共
剑在手
生死同
1.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 2.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 秦朝的时候啊。
3.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控制别人,后动手就 会被别人所控制
4.让您和桓楚统率。将:统率,带领
第一部分重点词句(4): 5.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6.桓楚亡人 7.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8.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5.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荒野沼泽中 6.桓楚(是个)逃亡的人 7.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 8.项梁于是出去,警告项羽拿剑在外面等候。

《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迁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了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对于乌江自刎,后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议论。

比如:《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1、李清照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1分钟)――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

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

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而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除以上诗人外还有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项羽本纪》学案教师版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项羽本纪》学案教师版

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3 项羽本纪第一课时:自学积累一、文学常识(一)古代传记的特征:123(二)古代主要史著:1.2.《春秋》3. 《左传》4.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5.《史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6.《汉书》7. 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史记》小常识:1.2.;3.;4.5.6.(四)关于《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

二、根据解释和出处写出有关项羽的成语1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解释】将:统率,指挥。

比喻越多越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3楚界汉河【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

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4霸王别姬【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项羽本纪》(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设计者:黄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评价。

(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

(3)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

【教学手段】(1)运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与传主、作者对话。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3)应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1、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含义,注意“是、疾、止、见、相、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

2、将不能理解的句子划出来。

3、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

(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而悠久的土地上,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

我们刚刚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伟大文学家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与项羽这位威武雄壮、叱咤风云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面碰面,我们感到了历史的滚滚硝烟扑面而来,一曲悲歌弥漫了我们的心田。

掩卷沉思,我们该怎样认识与评价这位英雄,从而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

二、检查预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学书不成,去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闻之皆争下项王田父绐曰:“左。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梁以此奇籍项王然其言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3、下列黑体词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A.毋妄言,族矣!灭族,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王然其言以……为然,认为……是对的形容词意动用法C.籍独不愧于心乎独自D.然今卒困于此副词,终于,最后答案c4、指出以下句子的特殊句式①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②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提升案:第三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提升案:第三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Word版含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毋妄言,族.矣族:家族②吾闻先即制.人制:控制B.①籍为裨将,徇.下县徇:视察②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宁:宁肯C.①汉王使人间.问之间:暗地里②直.夜溃围而出,驰走直:当,正处在D.①项王自度.不得脱度:估量②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则:于是,就解析:选C。

A项,①动词,灭族;B项,①以兵威降服地方;D项,②如果。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B.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②亦足王.也C.①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②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D.①于是项王大呼驰下.②项王泣数行下.解析:选D。

A项,①名词作状语,向东;②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

B项,①使动用法,使……称王;②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C项,①名词用作动词,唱歌;②名词,民歌。

D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冲下、流下。

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项王信任..之B.左右皆泣,莫能仰视..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解析:选C。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各行政区域的统称(与中央相对)。

4.下列对项羽的诗,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B.“骓不逝”的意思是乌骓不奔跑,从侧面形象地写出了项羽此时时局极端不利的情状。

C.诗歌二、三两句,用“骓不逝”顶针,使得诗歌气韵贯通,加之“兮”字的运用,使全诗语句铿锵,节奏和谐。

D.诗歌流露出了诗人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的无奈、悲哀和痛不欲生的情感,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悲壮的。

解析:选A 。

A 项,“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语文粤教版选修9《传记选读》同步教学课件:13项羽本纪(节选)

语文粤教版选修9《传记选读》同步教学课件:13项羽本纪(节选)

16.刈.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辟.易.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亡.其两骑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持短.兵.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吾闻汉购.我头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离开,这里为“丢开,放下” 2.控制
二、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1.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
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 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3.文学常识
关于《史记》 从史学角度说,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 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3 000 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 12 本 纪、10 表、8 书、30 世家、70 列传,共 52 万余字。“本 纪”写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的政治事件;“表”是按世 代、年、月写成的简明大事记;“书”记各种典章制度;
3.动词,统率,率领 4.以目示意 5.推辞,拒绝 6.瞪眼怒视 7.壁垒,用以防御和固守的工事 8. 暗中打听 9.数说,责备 10.攻破 11.活埋
12.赦免 13.唱和 14.部下 15.连接,这里指跟随 16.砍倒,砍断 17.惊慌退避 18.失去,损失 19.短小轻 便的武器 20.重金收买,悬赏以求

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3课《项羽本纪》第四课时

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3课《项羽本纪》第四课时
分裂天下,而封贵爵,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何尝有也。及羽背关心楚,放逐义帝而
自立,怨贵爵叛己,难矣。自矜功信,奋其私智而不师青,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
国,身故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参照译文]
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象是双瞳孔。”又听闻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莫非
选定立场,独出己见
附录1:
《项羽本纪》教案
一、 别人眼中的项羽
*他评(对项羽已有的评论)史学家眼中的项羽
⑴司马迁的评论(课文P108)
太史公日: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蒙裔邪?何兴亡暴也!天秦扶
其政,陈涉首难,好汉蜂起,相与并争,不计其数。然羽非有展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诸侯灭秦,
青梅煮酒评论项羽
—— 《项羽本纪》第四课时教课方案(后附教案和念书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术:充足认识项羽其人其事,辩证评论项羽其人。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经过收集、整理资料去剖析、评论传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评论项羽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事,加深学生对人生的认识。
教课要点:评论项羽其人其事。
教课难点:让学生学会从资猜中形成看法并作出评论。
附录
2:
晨晖社高二语文选修九《列传选读》念书卡
时间
篇目
作者
传主
生卒年
传主重要事迹
经典语句
出色段落
评论传主功过得失(300字)
合用的作文话题
(2)联合详细语句说说司马迁的这段文字指出了项羽的哪些长处和弊端?
【明确】功:勇敢善战,颠覆暴秦。过:放弃关中,陷于孤立;居功自傲,滥用武力。

高中语文第13课项羽本纪(节选)学案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第13课项羽本纪(节选)学案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项羽本纪学习目标1.能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培养辩证评价人物的意识。

3.探究项羽最终自刎的原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预习导学1.第2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2)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课后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狱掾.( ) ②惴.恐( )③麾.下( ) ④刈.旗( )⑤瞋.目( ) ⑥栎.阳( )⑦扛.鼎( ) ⑧膝.行( )⑨披靡.( ) ⑩苗裔.( )田父.( ) 舣.船( )自刎.(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2)直夜溃围( )(3)乃持项王头视鲁( )3.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的意思。

(1)下①下.梁地( )②闻之皆争下.项王( )③以身下.之( )④项王泣数行下.( )(2)以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②以.故汉追及之( )③以.赐公( )(3)乃①汉军乃.觉之( )②乃.项王也( )③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属①诸侯皆属.焉(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⑤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古今异义词。

(1)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 5.词类活用。

(1)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2)梁以此奇.籍( )(3)无不膝.行而前( )(4)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7)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6.特殊句式。

(1)项羽者,下相人也( )(2)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3)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4)不忍杀之,以赐公( )7.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3 项羽本纪(节选)

【内容概述】(览篇目·聚纳精义)本单元学习我国古代人物传记,我国人物传记不仅起源早,而且体裁多样。

归纳起来,人物传记体裁可分为四类:一是纪传,二是文传(即传记文学),三是史传,四是志传(指方志中的传说)。

我国人物传记的写作,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处于萌芽状态。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中都出现了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时期可以看作是人物传记的滥觞时期。

到了西汉中叶武帝时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出现了。

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标志着我国人物传记走上了成熟的阶段,并且达到了高峰。

东汉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杂体传记的发展很快,如碑铭、行状、自传之类,也出现了许多高手佳作。

这类传记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在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它们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忠于史实,但其笔法都属于文学性质。

所以类似这些作品只能属于文学著作——传记文学。

方志撰述人物由来已久。

晋代的《华阳国志》中,从卷五至卷十二都是关于人物的记述。

从此之后,地方志记述人物就成为定例。

宋代以后,,我国地方志的写作,已渐趋成熟,从体例到内容的设置更加完备。

明、清之际,是方志走上大盛的时代,不仅数量多,而且设置的门类齐全。

每种方志大都记述人物。

清代方志,人物志都放在重要位置上。

不仅占据篇幅多,人物的类别也多,只要是被统治阶级认为有利于当时社会的人物都可写入志书。

【学法指导】(品学法·高屋建瓴)1.明确古代传记分类,了解不同类别传记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2.阅读古代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分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3.把握传记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艺术特色。

可以从事件的叙述、人物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概括,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项羽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对比分析两首诗的异同: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布置课前预习:标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借助字典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

(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课堂上通过提问检查。

一引入新课:简介作者及《史记》《项羽本纪》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高三语文项羽本纪教案粤敎版选修

高三语文项羽本纪教案粤敎版选修

《项羽本纪》 司马迁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由易到难为文言文断句,克服惧怕心理。

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人生关键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听歌曲〈霸王别姬〉感受项羽悲壮的一生。

霸王别姬• 我站在烈烈风中 •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 望苍天四方云动 • 剑在手 • 问天下谁是英雄 •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 我独爱你那一种 •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这些歌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壮)在必修五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鸿门宴》,通过一个事件来分析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矜功伐、好大喜功、有勇无谋、胸无城府、为人不忍、妇人之仁)这些说的几乎都是项羽性格的弱点,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式英雄,正因为他是个英雄,所以虽然他并未成就霸业,仍被列入记录帝王人生的“本纪”。

但同时他的命运又是悲剧性的,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项羽的那些性格弱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而“时势造就英雄”,看天下风起云涌,数乱世英雄辈出;那么项羽是如何横空出世,又为什么快速衰亡的呢?我们再详细地学习这篇《项羽本纪》,全面地了解项羽其人。

二、感知课文,疏通文意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边断句,边疏通文意。

(粤教版)《项羽本纪》创新设计

(粤教版)《项羽本纪》创新设计

《项羽本纪》能力目标1.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思想目标]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仔细阅读下而两首诗,请问:(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宿息可以看出?明确:项羽。

乌江亭、壮士、江东子弟、君王兵败等。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明确:杜牧这首诗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敏锐触角和非凡气度,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而真正的男子汉是不怕失败,而能忍辱负重,病败雄心在。

(正如刘欢所唱《从头再来》〉诗句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包羞忍耻,不肯总结教训,惋惜其英雄事业归于覆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

楚汉柑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此时刘邦已稳泄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上重来的辉煌。

K 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启示: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二.初步感知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三.浏览预习课文(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而的内容?第二课时一.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而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 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 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 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 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第五部分: 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第六部分: 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一8自然段)第七部分: 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明确:《项羽本纪》全而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我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3.项羽本纪(节选)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1.师:分析第一部分“少怀壮志”的内容层次。

可划分几个层次?生:第1层(“项籍者……皆已惮籍矣”),叙述项羽的家世才力和抱负,表现青年时代的项羽任武好勇,并已具有反秦意识。

生:第2层(“秦二世元年七月……徇下县”),叙述项梁、项籍响应陈涉起义,杀掉会稽郡守而举事的经过。

这部分作者选取哪些材料以表现、突出项羽少时胸怀大志?师:项羽少年时学书、学剑、学兵法的态度;见到秦始皇时的言论,具有反秦意识;项梁、项羽响应陈涉起义;楚国贵族的后代,名臣雄将之血脉,孕育了一个血气方刚、胸怀天下的霸王。

又因秦之事灭楚,在项氏后裔的心底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为霸王日后烈火焚秦之事张本。

师:我们再来分析第二部分“叱咤风云”的内容层次。

生:第1层(“楚、汉久相持未决”到“汉王伤,走入成皋”),项王吓退汉军中“善射者楼烦”,并“伏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

生:第2层(“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到“闻之皆争下项王”),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归项王”。

生:(从“汉果数挑楚军战”到“尽走险阻”),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战,汉军打败楚军。

项王引兵而还。

师:项羽与汉王交战,使汉王受伤逃走;项羽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降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站,汉军大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

虽然最后失败,但在对敌的各个环节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师:我们再来分析第三个部分。

生:第1层(“项王军壁垓下”到“如大王言”),描写了楚汉相争中最后一战——垓下之战的情景,刻画了失败英雄项羽的愤慨和悲哀及他面临覆灭时的奋勇。

生:第2层(“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到“乃自刎而死”),描写项羽兵败后,逃至乌江边,他放弃渡江的机会,悲壮自杀。

师:本部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项王的个人英雄主义本色。

2.师:回想一下我们过去学过的《鸿门宴》,实际上是楚汉相争的开始,在这一回合中,项羽表现出怎样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生:项羽骄傲轻信,刚愎自用,胸无城府,致使铲除劲敌刘邦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丧失。

师:《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还记载:“高祖尝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些记载显示出项羽的直率粗犷,刘邦的胸有城府。

生:课本说:“外黄不下。

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以上诣城东,欲坑之。

”在《高祖本纪》里记载:“(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

诸将莫利先入关。

独项羽怒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先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

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这些又都表现项羽的凶狠暴戾。

师:再看下面几段文字:“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

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性,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所有这些内容又都表现项羽的急躁和性情中人的本色。

3.师:项羽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自刎江东也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来汇总一下。

生: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认为项羽是个悲剧英雄。

一方面,“政由羽出,号为霸王”,“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矜攻伐”等性格弱点而导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批评。

师: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生: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师: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兵败自刎不可取,忍辱负重、力图雪耻才是真英雄。

生: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大势已去,回天乏力。

”师: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气概豪迈,可敬可畏,可歌可泣,令人敬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3《别离》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5教学目的⒈加强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领悟诗歌内在的情绪,深邃的哲理。

⒉品味诗歌严谨的结构,理解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领会诗歌浓郁的民歌风味,把握情感真挚,节奏明快的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重章复唱,回环往复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同学们登陆互联网,查找有关冯至的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天将尽,百花凋谢,催生百花的东风已经无力。

在这种环境中遇到朋友离别之苦,实在难以承受。

李商隐的这首诗里充满了对别离的伤感。

南朝文学家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离别而落泪,因伤怀而赋诗,那么冯至笔下的《别离》诗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二、简介作者:课前布置同学们登陆互联网,查找有关冯至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交流学习的成果。

归纳:⑴冯至是文学翻译家,译作有《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⑵冯至是现代作家,他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不拘泥于历史的故事传说,运用想象和虚构进行创作,用以借古讽今。

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等,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

⑶冯至是诗人,他的《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⑷鲁迅先生为人率真直爽,为文切峻犀利,他曾高度评价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冯至的《别离》。

三、研习新课:⒈歌不唱不足以感肺腑,诗不读不足以怡性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然后思考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学生诵读,明确:感觉一:人生如同一张磁盘,不同的人在磁道上留下的音符是不相同的。

不同的人又有不同思维方式,更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

冯至好像是深沉而且有思想的人,所以读他的诗要慢慢“品”,而不是牛“饮”。

感觉二:冯至的确是一个深邃的思想的诗人:冯至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是由27首诗组成的,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

诗人关于人的生命的这种体验与形而上的思考,与从歌德到存在主义的西方思潮的关系,是比较容易注意到的——既存在着影响,也有平行思考。

另一面与传统思想的联系也是明显的,例如诗人关于自我与万物的沟通的体验与思考,就显然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因素。

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

归纳:“思”是心上一块田,冯至在这块田地上辛勤地耕耘、播种、收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道独特的风景吧。

⒉下面请同学们划出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句子,与学习小组同学讨论理解。

⑴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明确:这三句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⑵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明确: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

诗人的这种奇想,完全有现实依据。

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机会就更少了。

想到这里,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

补充:这个是一个立体的镜头,易使人想起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模样,人生别离常有事,转瞬天涯孤旅人!网络上流传一首别离诗:我挥挥手,往事又涌上心头,/我回过头,凝视你痴痴的双眸,/我轻声唱,用那已沙哑的歌喉。

//我知道,此一走天涯路远,/我相信,你会在风雨中等候,/我要走,不是一去不回头,/我希望,归来时人景依旧。

//一抹斜阳,带上我无言的离愁,/再次挥手,/只是分离,/不是分手。

⑶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明确: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

诗人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

⑷片段一: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

明确:这一节诗人承上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切从零开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

拓展:别离是痛苦的,但痛苦不是表达友情的唯一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