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素问_痹论_与现代风湿病学

合集下载

风湿病中医学的分类

风湿病中医学的分类

风湿病中医学的分类风湿病是一大类病种繁多的疾病的总称,各病种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及预后差别很大,不少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人们对某种疾病的认识观点存在不少差异,因此历代医家对风湿病的分类不尽相同,名称相当复杂。

归纳起来,大致从病因、病位、证候、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如下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按病因分类,始见于《黄帝内经》,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或命名。

从病因角度对风湿病进行分类,至今仍为风湿病的主要分类方法之一,指导着临床实践。

1.风痹 以感受风邪为主,侵犯肌肤、关节、经络,以其性走串,疼痛游走不定为症状特点。

因风为阳邪,“上先受之”,故多发于上肢、肩背等处;卫阳不固,腠理空疏,故有恶风、汗出之表现。

2.寒痹 因阳气不足,感受寒邪为主,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缓解。

<内经》所谓:“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因阳气不足,又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其症常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3.湿痹 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肉之间,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重着麻木为特征。

因脾主湿,而湿性粘滞,阻碍气机,故一般湿痹多兼有脾湿不运或湿困脾土及气机不畅等症状,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濡缓等。

4.热痹 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以肌肉关节的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为特点。

因火热阳邪,色赤人心,且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

这种风湿病疼痛显著,关节不能屈伸,医家多述之为“疼烦”。

5.燥痹 是以感受燥邪为主,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失于濡养而致一类痹证。

《内经》即已论及:“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对于燥邪致痹,虽未展开论述,但已意在其中。

“燥痹”之表现,因“燥胜则干”,以阴血津液不足,筋骨关节失于濡养,出现肌肉瘦削,关节不利,口鼻干燥,目干而涩等症为主要特点。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黄帝问⽈:痹之安⽣?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的呢? 岐伯对⽈:风寒湿三⽓杂⾄,合⽽为痹也。

其风⽓胜者为⾏痹,寒⽓胜者为痛痹,湿⽓胜者为着痹也。

岐伯回答说:由风、寒、湿三种邪⽓混杂相合侵犯⼈体⽽形成“痹病”。

痹病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风邪偏胜的叫“⾏痹”,寒邪偏胜的叫“痛痹”,湿邪偏胜的叫“着痹”。

帝⽈:其有五者何也? 黄帝问道:痹病(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五种,为什么呢? 岐伯⽈:以冬遇此者为⾻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痹。

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称为“⾻痹”;在春天得病的称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称为“脉痹”;在长夏得病的称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称为“⽪痹”。

(合称五体痹。

) 帝⽈:内舍五脏六腑,何⽓使然? 黄帝问道:痹病的病邪⼜有内侵⽽累及五脏六腑的,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故⾻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也。

岐伯说:五脏都有与其相合的五体,若病邪久留不除,五体痹就会内犯于相合的内脏。

所以,⾻痹⽇久不愈,再重复感受邪⽓,就会内舍于肾;筋痹⽇久不愈,再重复感受邪⽓,就会内舍于肝;脉痹⽇久不愈,再重复感受邪⽓,就会内舍于⼼;肌痹⽇久不愈,再重复感受邪⽓,就会内舍于脾;⽪痹⽇久不愈,再重复感受邪⽓,就会内舍于肺。

总之,这些痹证是各脏在所主季节⾥重复感受了风、寒、湿⽓所造成的。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呕;⼼痹者,脉不通,烦则⼼下⿎,暴上⽓⽽喘,嗌⼲善噫,厥⽓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塞。

凡痹病侵⼊到五脏,症状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状是烦闷胀满,喘逆呕吐;⼼痹的症状是⾎脉不通畅,烦躁则⼼悸,突然⽓逆上壅⽽喘息,咽⼲,易叹息,厥阴上逆则引起恐惧;肝痹的症状是夜眠多惊,饮⽔多⽽⼩便频数,疼痛循肝经由上⽽下牵引少腹如怀孕之状;肾痹的症状是腹部易作胀,⾻萎⽽⾜不能⾏,⾏步时臀部着地,脊柱曲屈畸⾏,⾼耸过头;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咳嗽,呕吐清⽔,上腹部痞塞不通。

对《素问》痹的理解

对《素问》痹的理解
作 者单位 :解放军第二 五二 医院,河北 保定 0 7 1 0 0 0
( 包括 《 痹论 》所论 的五体痹 、脏腑痹 ,将在下文
风 湿 病 与关 节炎 2 0 1 3年 第 2卷 第 9期 R h e u ma t i s m a n d A r t h r i t i s 2 0 1 3, V o 1 . 2 , No . 9
条件 ,对 痹病 进行 了客 观合 理 的分类 和命 名 ,对各
种因素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等做了比较全面的论
述 。这些 ,尤 其痹 病 的命名 和分 类方 法 ,被世 代首
等。 《 脉要精微论 》日: “ 胃脉搏坚而长 ,其色赤 ,
当病折 脾 ;其 软而散者 ,当病食 痹 。” 胃脉软 而散 ,
‘ 4 6‘
风 湿病 与关 节炎 2 0 1 3年 第 2卷 第 9期 R h e u ma t i s m a n dA r t h r i t i s 2 0 1 3


Vo 1 . 2 , N o. 9
学术探讨 ・
对 《 素 问 》痹 的理解
马 玉 琛
【 摘
要】 《 素问 》 所说痹 , 有3 个基本含 义 : 痹 的名称 、 痹 的表现 、 痹 的病机 ,即痹病 、 痹症 、
1 . 1 . 2 狭义外痹病 ( 非风寒湿痹 ) 指 无 明 显风
1 疾 病 的名 称一 痹病 , “ 痹 ” 可 以作 为 病 名 ,即
疾 病
在《 素问 》中,痹代表最多的是一种疾病 ,即 痹病。 《 素问 》对痹的论述 比较详细 ,集中表现在
《 痹论 》中 ,在其他 “ 篇 ”或 “ 论 ” 中 ,也 可见 到 多个 方面 的补 充 。作为 疾病 ,应 包含 病 因 、病 机 、 病 位 、症状 、预后 等多 种 因素 ,这些 因素 应相互 对

素问痹论原文及翻译

素问痹论原文及翻译

素问痹论原文及翻译
自古以来,中医理论就在我国医学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的《素问》,其内容丰富、理论精湛,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素问痹论》一篇,详细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素问痹论》认为,痹症是由于外邪侵袭、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

其主要病机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

这一理论与现代医学中的炎症反应、疼痛机制等有着相似之处,但中医更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素问痹论》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如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

这些方法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疗效,而且在现代中医治疗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针灸、拔罐、中药熏蒸等疗法,都是基于《素问痹论》的病机理论发展而来的。

在《素问痹论》中,还详细介绍了痹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方法。

这些内容对于临床医生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同时,《素问痹论》还强调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提倡养生、调摄精神、增强体质等方法,以达到预防痹症发生的目的。

总之,《素问痹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痹症的认识、病机阐述和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学习《素问痹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治疗痹症的原理和方法,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相关讨论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相关讨论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相关讨论风湿痹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且一般多发于老年人群。

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渐发展,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患者年龄趋于下降。

因此,对风湿痹症的治疗是当今一个重要话题,以下就由中医对风湿痹症的治疗展开讨论。

所谓痹症,是因正气不足,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使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

临床实践表明风湿痹症患者具有较长的病程,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表现出外邪侵袭等症状,而且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正气不足。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兼顾去邪和扶正,早期治疗的时候需主要为患者进行去邪治疗,晚期治疗的时候,帮助患者进行扶正治疗。

临床上可用发汗止痛法或补虚缓急止痛法来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外邪入侵有风寒湿邪和风湿热邪两大类。

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外感风寒湿邪,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或睡卧当风,气候变化,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

诊断上,患者一般自觉关节不利,肌肉疼痛,且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恶风寒。

对于风寒湿痹的患者,可以采用中药外敷外加内服的方法治疗。

像川乌、草乌这些药物具有祛风除湿、祛寒止痛的功效,可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能用于外敷;再加上羌活、独活、桂枝、秦艽、伸筋草、细辛等药物,可达到祛风寒之邪以及通络的功效。

治疗后期可用茯苓、熟地、山药、淫羊藿等滋阴补肾,补足正气。

外感风湿热邪,可能因工作于湿热环境所致,如农田作业,野外施工,处于天暑地蒸之中;或处于较高湿度、温度的作坊、车间、实验室里,风湿热之邪乘虚而入。

亦可因阳热之体、阴虚之躯,素有内热,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因风寒湿郁久化热,而为风湿热之邪。

风湿热邪患者常感觉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肉麻木不灵;或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欣红灼热,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

十六《素问、痹论》-黄帝内经

十六《素问、痹论》-黄帝内经

二, 痹证之分类 ),按病因分类 按病因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以感受风寒湿邪气之偏胜分痹为三, 以感受风寒湿邪气之偏胜分痹为三,即 行痹,痛痹,著痹. 行痹,痛痹,著痹.症状特点反映了所感 邪气的性质. 邪气的性质. ),按病位分类 按病位分类: (二),按病位分类: 邪伤皮脉筋肉骨者为五体痹, 邪伤皮脉筋肉骨者为五体痹,其症疼痛 较轻. 较轻. 邪入内脏伤脏腑者为五脏痹与六腑痹. 邪入内脏伤脏腑者为五脏痹与六腑痹. 其症状与经脉循行及脏腑功能改变有关. 其症状与经脉循行及脏腑功能改变有关.
痹:闭也.指由经络阻滞,营卫凝涩, 闭也.指由经络阻滞,营卫凝涩, 脏腑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疾病. 脏腑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疾病. 本文较系统全面地对痹证的病因, 本文较系统全面地对痹证的病因,病 分类,治疗, 机,分类,治疗,预后等进行了专门讨 故名篇. 论,故名篇.
[原文内容 原文内容] 原文内容 一,痹证之病因病机 病因 外因:风寒湿三气,由表而入,或从 皮脉筋肉骨五体内舍于脏而为五脏痹, 皮脉筋肉骨五体内舍于脏而为五脏痹 , 或循俞穴而入各舍其腑而为六腑痹. 或循俞穴而入各舍其腑而为六腑痹. 内因:情志,房事内伤五脏精气, 内因:情志,房事内伤五脏精气,饮食不 节致伤肠胃,使营卫失调,正气虚衰, 节致伤肠胃,使营卫失调,正气虚衰,成 为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为病之本. 为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为病之本.
思考讨论 思考 讨论 1,何谓痹?谈谈《内经》痹证的含义 ,何谓痹?谈谈《内经》 及内容? 及内容? 2,风,寒,湿三痹的病因病机,临床 , 湿三痹的病因病机, 特点是什么? 特点是什么?

病机 生理上:营行脉内而营养周身, 生理上:营行脉内而营养周身,卫行 脉外而护卫于外,二者协调则肌腠完固, 脉外而护卫于外,二者协调则肌腠完固, 外邪无隙可入,痹证无从可生. 外邪无隙可入,痹证无从可生. 病变时:营卫之气失调,肌表空疏, 病变时:营卫之气失调,肌表空疏, 易招外邪侵袭,邪入更使营卫运行失畅, 易招外邪侵袭,邪入更使营卫运行失畅, 闭阻不通,及致痹证. 闭阻不通,及致痹证.

内经临床运用(疾病)9.13.素问·痹论

内经临床运用(疾病)9.13.素问·痹论

内经临床运用(疾病)9.13.素问·痹论
经文分析
(一)痹证的病因病机
本篇指出痹证的形成,每由饮食起居失度,居处环境不良等损伤正气,导致营卫失调、五脏内虚、六腑失和,风寒湿三气合邪乘虚侵入,使经脉闭阻、气血不畅,发而为痹。

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是发病的根本,体现了中医学的发病学观点和整体思想。

(二)痹证的主要症状分析
具体分析了痹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如疼痛、不痛、不仁、伴见寒冷、发热、多汗而濡,以进一步阐明其病机。

说明痹证形成后,其寒热虚实的转归,主要根据机体阴阳偏盛偏衰及所感邪气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异,体现了疾病过程中内在因素的重要性,为同病异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痹证的分类
1.以病因分类
文中论述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所形成的痹证,因风寒湿三气各有偏胜,因而在病变上有行痹、痛痹、着痹的区别,这一分类方法,直至今日仍为临床所沿用。

2.以病位分类
五体痹是按痹所着于骨、筋、脉、肌、皮之不同,而分为5类痹证,并且与季节联系起来,说明痹证发病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

脏腑痹是由五体痹日久不已,复感外邪,则内传干其所合的脏,从而形成五脏痹。

此外,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宜,风寒湿邪亦可从六腑之俞内传入腑,而形成六腑痹,但原文仅仅提及'肠痹'与'胞痹'。

(四)痹证的预后转归
肢体痹日久不愈,则有向内发展趋向,而形成脏腑痹证。

痹证深入内脏的预后较差;痹稽留于筋骨间的,由于病位较深,有疼痛经久不愈者;痹稽留于皮肤间的,由于病位较浅,故易于痊愈。

痹证属风邪偏胜的,由于风为阳邪,其病多在体表,故亦较易痊愈。

(五)痹证的针刺治疗原则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

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

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

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第一篇: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痹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设有“痹论”专篇,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

《素问.痹论》之处:“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并根据病邪的偏盛进行分类,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和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还根据风寒湿邪伤人的季节与所伤部位之异,将痹症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五体痹,病邪深入,内传与五脏六腑,又可导致心痹、肺痹、脾痹、肝痹和肾痹五脏痹。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并治篇》中着重论述了湿痹的症候。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缓,此名湿痹。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更另立“历节病”,其病以“历节病,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为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和而为邪,伤及血脉,水湿浸淫筋骨关节所致。

对于痹症的治疗,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的桂枝附子汤、桂枝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乌头汤、防己黄芪汤、麻杏薏甘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另立白虎病之名,并收集独活寄生汤、犀角汤等治痹方剂。

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提出,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和而为痹”的观点。

刘河间《宣明方论》根据《痹论》风寒湿三气偏深学说,分别拟定了防风汤、茯苓汤、茯苓川芎汤等方剂,热痹则用升麻汤。

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导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脉络。

痹症的气机是邪气阻痹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关键在于“痹而不通”。

病机主要为外邪痹阻肢体,经络、气血运行失常,病理性质病初以邪实为主,病久邪留伤正可致虚实夹杂,病变日久,病邪由表入里,经病及藏。

对风湿痹症的探索

对风湿痹症的探索

对风湿痹症的探索江西吴医生风湿痹证颇多,我早年曾有雄心壮志,要好好继承发挥。

及临证日久,则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粉丝一证,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临床上亦颇棘手。

为求临床疗效的提高,特抛砖引玉,将我积累的一些资料整理发出,请高明者拍砖。

黄帝内经原文摘抄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宋·严用和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

元·张从政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以风寒湿三气合而成之。

故《内经》曰风气胜者为行痹。

风则阳受之,故其痹行,旦剧而夜静。

世俗莫知,反呼为走注疼痛虎咬之疾。

寒气胜者为痛痹,寒则阴受之,故其痹痛,旦静而夜剧。

世俗不知,反呼为鬼忤。

湿气胜者为着痹,湿胜则筋脉皮肉受之,故其痹着而不去,肌肉削而着骨。

世俗不知,反呼为偏枯。

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流于溪谷也。

【注积寒留舍,致荣卫不能居其间,寒邪凝滞,又不得正气以和之,以致肉卷而筋缩也。

肋肘乃筋骨之机关,故不得伸舒;邪闭于外,故内为骨痹;荣卫内逆,故外为不仁。

命曰不足,盖热邪淫溢是属有余,寒性凝濇故为不足。

此大寒之邪流于溪谷之间,以致筋骨皆为病也。

】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

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

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清喻昌痹证非不有风,然风入在阴分,与寒湿互结,扰乱其血脉,致身中之阳不通于阴,故致痹也。

古方多有用麻黄、白芷者,以麻黄能通阳气,白芷能行荣卫,然已入在四君、四物等药之内,非颛发表明矣。

至于攻里之法,则从无有用之者。

中医关于“痹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痹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痹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痹证痹证是以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症的疾病。

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属本节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痹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素问》设“痹论”专篇,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类即有明确的认识。

《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指出病因以感受风、寒、湿邪为主,体现痹证可因病邪偏盛进行分类的思想。

此外按感邪病位分为五体痹(、、脉痹、筋痹和骨痹)。

如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可致五脏痹。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有湿、血那、认为“历节疼,不可屈伸”“疼痛如型”“诸肢节痛身体枉赢,脚肿如脱”为,病机出肝不足,筋骨痿缓,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干经筋骨关节,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有与、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诸风方》首载独活寄生汤、犀角汤证,且为临床常用。

王焘《外台秘要·白虎方五首》述其症为痛如虎咬,昼轻夜重,标为日虎病。

宋·严用和《济生方》有“白虎历节”病名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首次用“痛风”病名,将其病机概括为:“此恶血入经络证。

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

”朱丹溪《丹溪心法·痛风》记载二妙丸、趁痛散、上中下痛风通用方,倡导按病位选药。

4.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有“鹤膝风”“鼓槌风”病名。

张景岳《景岳全书·痹》认为痹证须分阴证、阳证,提出“有寒者宜从温热,有火者宜从清凉”,且“寒证多而热证少”。

风湿病的中医理论

风湿病的中医理论

风湿病的中医理论一、风湿病的中医理论风湿类疾病属“痹症”《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大量临床专家证实单从风寒湿论治痹症是不够的许多患者的热象反多于风湿湿象。

《金贵翼》:“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于风寒湿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痹熻而闷也。

”可见古人对风湿类疾病发病或加重的内因、外因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中医治则: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治疗多用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滋阴活血。

风湿病的现代医学研究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全身免役系统紊乱导致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肌腱等的疾病风湿类疾病。

风湿一词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临床特点以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病情反复发作多呈慢性病程等为主要表现。

痹克颗粒在风湿痹症中的应痹克颗粒的来源“痹克颗粒”厉经年选材组方年全面检测年艰苦攻关结合风湿病的痹毒理论研制出了风湿、类风湿的专用药物精选贵州天然中草药材从经典苗医验方中加入五匹风这味特批载入药典的药品经大量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具有消炎镇痛、抗风湿、调节免疫机能的纯中药制剂。

具有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是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理想药物。

二、产品相关知识痹克颗粒产品组方分析图痹克颗粒组方青风藤、白蔹、肿节风、追风伞、五匹风、知母、丹参痹克颗粒的组方分析祛风除湿、通络消痛药物青风藤舒筋活络、除湿通痹药物白蔹祛风除湿、散淤生骨药物肿节风搜风剔邪、化毒散结药物五匹风祛寒宣痹、温里扶正药物追风伞清热泄火、滋阴润燥药物知母活血化淤、凉血消痛药物丹参痹克颗粒的组方分析、君药青风藤为祛风通络止痛类药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拘挛屈伸不利麻痹瘙痒等。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风湿病关节肌肉肿痛临床始用于年代疗效显著至今不可取代君药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臣药肿节风清热解毒散瘀接骨祛风止痛肺热咳喘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痛以及各种炎症臣药五匹风搜风剔邪、清热解毒属本品独家经典成分被特批载入药典臣药追风伞祛风活络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跌打损伤、佐使药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本品活血养血善入血分能通血脉化瘀滞去瘀生新为治痹之要药。

针灸医籍选读教学大纲题库

针灸医籍选读教学大纲题库

《针推医籍选》教学大纲(供针灸推拿制本科专业用)Ⅰ前言《针推医籍选读》是专门研究古代医家关于针灸理论和临床有关论述的一门课程。

它收录了《内经》及《内经》后不同时期医家的著述,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内容涉及针灸的多方面知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史学研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经典针灸理论和方法是进一步掌握现行针灸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手段。

该课程对于加深本专业学生对传统经络、腧穴、刺法灸法理论的理解,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推医籍选》作为介于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是本专业教学的后期提高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阐述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能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认识古代针灸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演变及其真实的含义,掌握本学科的有关知识,为指导临床服务。

同时,也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古代针灸学术的发展,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针推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分析与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针灸外向型专业五年制汉、民族本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即理论课36学时。

Ⅱ正文上篇《黄帝内经》选第一章《黄帝内经》概论一、教学目的:1、学习《黄帝内经》中的不同经络、腧穴理论;《黄帝内经》中的不同刺法灸法理论;《黄帝内经》中的针灸临床特点。

《黄帝内经》中的风湿痹痛

《黄帝内经》中的风湿痹痛

《黄帝内经》中的风湿痹痛《素问·痹论》云:“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灵枢·周痹》云:“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空者而调之。

”11.风湿腰腿痛属于痹证经常有人这样说:“我就是活的天气预报,只要明天阴天或下雨,今天我的腿就开始疼。

”这一情况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这个病证属于中医学的痹证。

痹证主要是感受风寒湿三种邪气所致,风寒湿邪气滞留在肢体关节经脉,致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通,因此,肢体关节疼痛就是痹证的主要表现。

22.痹证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相关《黄帝内经》上说:痹证主要有三种,这三种痹证都与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通有关,但又有所不同。

第一种名叫风痹,以感受风邪为主,是风邪侵犯了肢体关节经络。

疼痛的特点是肢体关节疼痛,疼痛没有固定之处,各个大关节窜着疼痛,遇到刮风、下雨或寒冷天气时,疼痛就加剧。

由于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所以也叫行痹。

第二种名叫寒痹,以感受寒邪为主,是寒邪侵犯了肢体关节经络,导致了经脉中气滞血凝,经脉气血不通。

它疼痛的特点是肢体关节疼痛的部位固定不移,关节疼痛发凉,遇到寒冷天气则疼痛加剧,遇到温暖则缓解,或者感到舒适,并且,疼得很厉害,有时还伴有挛急僵硬的症状。

由于疼痛剧烈,所以还叫痛痹。

第三种名叫湿痹,以感受湿邪为主,是湿邪侵犯了肢体关节经络。

疼痛的特点是肢体关节疼痛,痛处也较固定,并且感到关节困重,肢体关节发沉不舒服,或者感觉麻木不仁,遇到阴雨天则肢体困重加剧,久久持续,缠绵不去。

由于肢体筋脉感到重着,疼痛缠绵而难去,所以还叫著(音:着zhuó)痹。

除了风痹、寒痹、湿痹以外,《黄帝内经》中还有各种痹证表现的描述,例如:五体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五脏痹(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六腑痹(肠痹、胞痹)、热痹、周痹、众痹等等,在《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等篇中均有记载。

素问痹论原文及翻译

素问痹论原文及翻译

素问痹论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目录1.黄帝内经概述2.素问痹论简介3.素问痹论原文4.素问痹论翻译5.素问痹论的现代解读正文1.黄帝内经概述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医学经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了医学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养生保健等多个方面。

黄帝内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素问,另一部分是灵枢。

素问主要论述了医学的基本理论,而灵枢则主要讲述了经络、腧穴及治疗方法。

2.素问痹论简介素问痹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主要论述了痹症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痹症是因风、寒、湿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麻木、重着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痹论对于现代中医痹症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素问痹论原文“痹者,风寒湿之气杂至,与正气相搏,乱于脉而为病。

其邪气者,寒湿风也;其正气者,脉气也。

邪气之入,始于皮肤,次之于孙络,次之于络脉,次之于经脉,次之于输穴,次之于骨节,次之于脏腑。

邪气之深浅,以其所在之处为病。

”4.素问痹论翻译痹症是由于风寒湿邪气与正气相互搏击,导致气血在脉中运行紊乱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邪气主要包括寒湿风,而正气指的是脉气。

邪气侵入人体的过程是从皮肤开始,然后是孙络、络脉、经脉、输穴、骨节,最后是脏腑。

邪气深入的程度不同,导致的病症也有所不同。

5.素问痹论的现代解读素问痹论的现代解读认为,痹症的发生是因外界的风寒湿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风寒湿邪气可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因此,治疗痹症应当注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驱除邪气,同时要注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止邪气再次侵袭。

综上所述,素问痹论是黄帝内经中一篇关于痹症的重要篇章,它为我们提供了治疗痹症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和,保之最要……顺天之气,以扶生生。

”在脾阴亏虚的病例中,依然可以看到叶氏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兼顾气之交变及人之相应。

如暑门案“吴,诊脉肝胆独大,尺中动数,先天素弱水亏,木少滋荣,当春深长夏,天地气机泄越,身中烦倦食减,皆热伤元气所致。

进以甘酸充养胃气,少俟秋肃天降,培植下焦,固纳为宜。

炒麦冬,木瓜,北沙参,生甘草,乌梅。

”此案中,病家下焦真水素亏,龙雷不制。

经云:“壮火食气”,故有烦倦食减之症。

当此春夏天阳泄越之期,人之阳气亦为之泄越于外。

叶氏于此时治脾肾阴亏,未用滋腻呆补,填固下焦之品。

而是选用甘酸清养之品滋阴液,和胃气。

待到秋冬天气肃降,人身之阳气亦随之潜藏之际,再进填固下焦之品。

本案中,以五脏应五时,药物气味亦相应之理,于春夏之际,只以甘酸敛阴之品益津液,解当时之苦。

俟天凉再进味重质静之品益真阴,治从根本。

充分体现了叶氏把握阴阳,因时制宜之功力。

4 顾护体质,辨体施治叶氏在实践中,对于患者体质情况颇为重视。

“平素体质,不可不论”。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

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按今人黄煌归纳,把叶氏于体质的认识分为六类,即木火质,湿热质,肝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脾弱质。

叶氏于临证时往往参考病家体质投方设药,多有顾虑。

如脾胃门“某,三四,脉涩,体质阴亏偏热,近日不饥口苦,此胃阴有伤,邪热内炙,古称邪热不杀谷是也。

金石斛,陈半夏曲,生谷芽,广皮白,陈香豉,块茯苓。

”此案中,病家脉呈涩象,天士明言体质阴亏偏热,不饥口苦,可知脾阴伤之重。

方中以金石斛滋养阴液,又虑及阴亏之质,未用苦燥清内热之品。

方选陈半夏曲、谷芽、陈皮、香豉轻清发散,微辛以宣通,微苦以降下。

茯苓甘淡益阴,领阳药入阴,可称滋润中佐疏利而不伤阴,方为顾全病家体质而设。

足证叶氏体质思想在临证中的具体运用。

5 化裁经方,为我所用叶氏效法前贤,于经方之义,经方之用,经方之治,理解深刻,融会贯通,化裁使用。

师承古意,而变化为今。

叶案中,常常可见“议用仲景复脉法”等类似语句。

可证叶氏效法前贤之功。

其于脾阴伤之证中,常用仲景麦门冬汤,化裁为用,变化为益胃汤(扁豆、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粳米、甘草)。

如脾胃门“某,脉数,口渴有痰,乃胃阴未旺。

炒麦冬,生白扁豆,生甘草,白粳米,北沙参,川斛。

”此案为邪热灼津,脾阴匮乏,邪热炼液为痰。

次方为麦门冬汤去半夏之辛燥、人参之壅补,加入白扁豆、川斛、沙参阴柔清润之品,使麦门冬汤由益胃润肺、降逆下气之剂变为专事清润,兼以退虚热之剂。

为临床需要,麦门冬汤经叶氏灵活化裁,建新功,立新用。

甘肃中医学院(730000) 施 瑞 周语平《素问・痹论》与现代风湿病学 痹证是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疾病相似。

《黄帝内经》有两篇专门论述痹证,这就是《素问》中的“痹论”和《灵枢》中的“周痹”。

由此可见风湿性疾病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了。

本文拟从现代风湿病学的视角来剖析《素问・痹论》对风湿性疾病的认识。

1 痹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身体的多个组织、多种脏器《素问・痹论》认为,痹证可以累及到肢体的皮肤、肌肉、筋膜、血管和骨骼,并把肢体体表不同部位的痹证分别称为“皮痹”、“肌痹”、“筋痹”、“脉痹”和“骨痹”。

而现代风湿病学中的许多风湿性疾病也可以累及到这些组织,如硬皮病、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嗜酸性筋膜炎,血管炎类疾病如血栓闭塞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静脉炎、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以及累及到骨骼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不仅可以累及到体表组织,而且也可以累及到多个脏腑,如心、肝、脾、肺、肾、肠道、膀胱等,分别称为“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肠痹”和“胞痹”等。

这种认识与现代风湿病学中风湿性疾病可以累及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多脏器颇的认识为相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累及到心、肝、肺、肾等脏器;类风湿关节炎也可以累及到肺、心、肾等脏器;多种风湿性疾病均可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等。

《素问・痹论》并没有把肢体的痹证和脏腑的痹证分割开来,而认为肢体痹证和脏腑痹证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为肢体痹证发展可以累及到脏腑,进而发生脏腑痹证。

如《素问・痹论》说:“皮痹不已,感受于邪,内舍于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等,虽然这种论述有其局限性,但对痹证中肢体痹证和脏腑痹证可以同时存在的认识与现代风湿性疾病又有极相似之处。

如类风湿关节炎既有关节的症状又可见肺间质纤维化等脏器的病变;硬皮病即可以有皮肤的病变,又可以出现食管硬化等消化系统的病变等。

2 痹证的病因与感染、情志、饮食劳倦、体质和生活环境有关《素问・痹论》强调了外感风寒湿邪是导致痹证的主要原因,但同时认为,痹证的发生还与情志、饮食劳倦、生活环境和体质有关。

如在论述五脏痹证的病因时首先讲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说人之精神平静,则脏腑的功能即可保持正常,若情志不安,则会损伤人体正气;如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则会损伤肠胃,在人体正气损伤和肠胃损伤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痹证。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寒证和热证不同的表现与体质有密切的关系。

如:“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说明人体的阴阳发生偏胜偏衰可以导致痹证临床出现寒热不同的证候。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以上诸多致病因素也是某些风湿性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3 对痹证临床表现描述的客观性《素问・痹论》按原因把痹证分为行痹、痛痹和著痹。

如“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一般认为,行痹临床表现是以关节疼痛或肿胀游走不定为主;痛痹临床表现是以关节疼痛为主;著痹临床表现是以关节重着、肿胀为主。

这说明关节疼痛、肿胀或游走不定是痹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现代风湿病学认为,风湿病主要临床表现是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和肿胀。

如张乃峥教授在《临床风湿病学》中说:“风湿性疾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的一组疾病。

”由此可见痹证的基本临床表现与现代风湿性疾病的基本临床表现是相似的。

《素问・痹论》认为,疼痛不是痹证唯一症状,其在肢体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素问・痹论》“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

”还对肢体痹证的临床表现做了描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素问・痹论》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五体痹证的临床表现。

我们可以参照《素问》其它篇章来印证。

如在《素问・长刺节论》中更详细的描述了筋痹、肌痹和骨痹的临床表现,说:“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如上所述,肢体痹证所表现的骨节痛、筋挛、骨重不举、肌肤疼痛、肢体麻木等表现与现代风湿性疾病中的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筋膜炎、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

4 提示治疗风湿病需联合用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之一。

《素问・痹论》明确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说明痹证是患者同时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根据“审因论治”的原则,提示痹证的治疗需用祛风、散寒、除湿三种治法结合起来,这为后世提供了治疗痹证的原则。

清代李士材在《医宗必读・痹》进一步解释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治著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

现代风湿性疾病治疗时也强调联合用药。

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氨甲喋呤、柳氮磺吡啶的联合使用;氨甲喋呤、爱若华的联合使用等。

联合用药不是重复用药,而是使用不同的药物作用于同一疾病不同的靶点,以利疾病的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53) 冯兴华运用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指导消渴论治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

至上世纪90年代,《中医内科学》提出“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而现代医学将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分为三个临床阶段:(1)正常糖耐量;(2)血糖稳定机制损害,包括空腹血糖异常(IFG)及糖耐量受损(IGT);(3)糖尿病阶段。

中医学所言之“消渴”,即糖尿病中的代谢紊乱症候群。

1型糖尿病起病时,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之“三多一少”常较明显,2型糖尿病起病常隐匿、缓慢,“三多一少”症状轻,部分患者没有明确的症状,只在健康检查或患其他疾病时或出现慢性并发症时才发现糖尿病。

因此,在糖尿病自然病程尚处于正常糖耐量和血糖稳定机制损害阶段,甚至已到达临床糖尿病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消渴”而言,均属于“未病”,即无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之症状出现。

但是,这种“未病状态”有约1 3发展为糖尿病,而已患2型糖尿病但无“三多一少”症状者,其预后并不优于有“三多一少”者。

若能对这些消渴之未病者施以有效治疗,将可阻止消渴及其变症的发生。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将上述消渴之未病阶段定为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等范畴。

其辨证为气滞痰阻证、脾虚痰湿证、阴虚气滞证,分别以越鞠丸、六君子汤、二至丸合四逆散加减治疗。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指导治疗,用经方加减,亦取得良好疗效。

1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众所周知,消渴之病机以燥热阴伤为主,治法重在清热滋阴润燥。

但在消渴未病之时,先有气郁、食郁,使脾失健运,脾不布津,津聚生痰,湿聚为痰。

患者多见形体偏胖,久坐少动,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无热象可言,而痰湿已聚。

治则健脾祛湿化痰,用理中汤合瓜萎薤白半夏汤。

方中参、术、甘草以固中州,干姜守中,使脾运复健,水津四布;合以瓜萎薤白半夏汤,皆燥湿化痰之要药,则痰无所留,无以化热,胃燥难成,焉有消渴之患。

2 胃强脾弱,益气泄热调之消渴既成,病位归于中焦脾胃,其中与脾脏关系尤为密切。

脾为后天之本,中焦枢机之脏,功能运化水谷精微,如脾阳健则谷精运,清阳升则浊阴降。

如中阳不运,水谷有纳无化,精微不布,不能荣养五脏六腑,而误责胃纳不足,促胃加倍收纳,则消谷善饥之消渴立现,此即胃强脾弱所致之消渴。

《伤寒论》中胃强脾弱本指胃中有热,脾阴不足。

弱者受强者之约束而气馁不用,因此,脾之输布功能失常致肠中干燥,大便则硬之脾约证。

借用于此,针对血糖稳定机制损害者中,既无多尿、多饮,又无形体肥胖,仅嗜食辛辣肥甘之品,经常口舌生疮,舌红、苔薄黄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