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贵姓何来” 教案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学设计
理 论 广 角
ID " COke'eng 8w P I h . cr <oy i c m ̄ 日诸姓 的来 历 教学设 计
韩明祥 1 张 焱2
(. 1 哈尔滨师 范大学阿城 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l 0 0l . 5 3 :2 吉林 省通化 县第七 中学 吉林 通化 1 4 0 ) 3 1 0
颗星排成 “ 弓”字形 ,箭尖 正对着天狼星 ,于是他 受到启发,创制了 弓箭 。他便被赐 姓张。 ( 2)师生讨论:“ ”姓的来历 告诉 我们什么 ? 张 ( “张 ”姓 很 古 老 ;“张 ”姓 与 弓 有 关 ; 渔猎 在 当时 很 重 要 、 当时已经有 了观 察天象的活动 )
[ 要】 摘 本文是义务 教育课程标 准实验 教科书七年 级下册 ( 京师范 大学 出版 社 2 0 北 0 2年 1月版 )第 9课 “ 贵姓 何来 ”中华诸姓 的来历 学 习与探究之一的课堂教 学教案 ,经过多 次课堂实践检验,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加实验 的中学一线历史教师给 予高度评 价 因 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 关键词】 贵姓何来 教案 中图分类 号:G 文献标 识码 :A 4 文章编号 :1 0 - 1 x( 0 8 9( ) 0 8 — 1 0 9 9 4 2 0 ) a - 1 6 0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word教案[教案设计doc]
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学过程:1.姓的由来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
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有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你能举例吗?如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
又如甲骨文中记载的姓中有牛、马、龙、柏等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影响。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
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这说明了什么现象?你能举出带女字旁的古姓吗?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嬴等等,可见我们的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
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各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
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明世系”“别婚姻”。
谈谈你对姓作用的认识。
2.氏的由来: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早期姓氏是分开的。
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一个人血统来源的,氏是姓的分支和发展,即表示子孙的血统来源。
在秦朝以前,贵族有氏,故男子只称氏而不称姓。
秦朝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姓,天子至臣民皆有姓。
氏的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文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取木之根本之意。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
如,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姓姬为轩辕氏,炎帝姓姜,为神农氏。
氏的产生相当复杂,大体有九大来源:(1)以国名为氏,周代各诸侯国国君及后裔,如鲁、魏、蔡等。
想一想,属于这一类的古姓还有哪些?齐、宋、韩、赵、吴、曹、郑、燕、卫、晋等。
(2)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以他祖先的字为氏,称公孙。
(3)以祖上的谥号为氏,如楚庄王的后代以庄为氏,齐桓公的后代以桓为氏。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由来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由来教学目标探索姓氏的由来、发展、变化。
培养学生喜欢历史,热爱历史的观念。
教材分析重点探索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
难点激发学生喜欢历史,热爱祖国的态度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活动:分组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评选最优(可以现场打分,包括教师)。
由此引入新课。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可能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疑惑,到底姓氏是怎么来的,最初姓氏的来源什么?一、姓氏的起源(姓氏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姓:现在的姓,是古代姓、氏的合称。
姓和氏在上古时期各有分别,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成员皆为其后代,各氏族的标志称姓。
《说文》:“姓,人所生也。
”三代(夏、商、周)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轩辕氏、神农氏)。
因此作为族号的姓,较古老的不少从“女”,如姜、姒(音sì)、姬、姚、嬴等。
氏是较姓后起的标志宗族的称号,为姓的分支,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同一女祖,子孙繁衍,同一宗族分支散居各地,在同姓之下另有标志以示区别,那就是氏。
《资治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考,母或已故母之称)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比如古称商人的祖先为子姓,其后代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
因此,三代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
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二为一。
氏有的得自先祖之姓,有的得自先祖之号(如轩辕氏、高阳氏),有的得自先祖之谥(如文、武、昭、景、成),有的得自于先祖之国(即封地,如齐、鲁、燕、赵),有的得自先祖之爵(如王、侯、公孙),有的得自先祖之官(如司马、尹、史),有的得自先祖之字(如孟、孙、叔孙),有的得自先祖之工作(如巫、卜、陶),有的得自先祖之居(如西门、南宫、东方)等。
《通志•氏族略序》说:三代之前“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word教案 (3)
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一、活动目标(1)以中国百家姓的知识为载体,探索和学生自己姓氏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化。
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自己姓氏的由来、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等,探寻中国诸姓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
(3)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伦理观念,树立振兴中华的观念。
二、活动准备从已经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工具书以及相关的读物。
利用互联网查找与姓氏有关的内容。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因为是活动课,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它。
关于百家姓的资料非常多,而一节课能展示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前,要有所指导,可以师生互相讨论,定出选题,对同一选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让课堂的展示和探究有所导向。
四、学情分析1.初一学生具有好奇心和好胜心,信息来源广,认知能力较强,思维灵活多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较强,这是学习这节课的有利条件。
2.但就姓氏所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对所涉及的文化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并制成相关的课件。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特别是同组组员之间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分工。
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教师都要及时地捕捉到,并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通过这样的学习探究,确实有所收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活动说明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所以课上将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
为了确保活动课的效果,活动内容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布置,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word教案 (1)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
来历》教案北师大版
,激发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
、通过对中国诸姓源流的考辨,探索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
第一组的活
不同形式的课堂交流。
例如,整理搜集的文字资料,每组由一位同学代表发言,
组提出的问题,不能解答的部分或回答不合理的部分,由教师加以指导。
将每组的研究成果制成
预习检测
1、960年,( )(宋太祖)建立( ),定都( ),史称北宋。
2、916年,契丹族首领( )(辽太祖)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 ),定都上京。
3、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 )。
4、1038年,党项族首领( )建立大夏国,定都( ),史称( )。
5、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 )。
6、北宋时,( )正式出现。
最新“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例子来说明吗?
2. 中原帝王向异族首领赐姓,如:唐太宗 赐李姓,大宋皇帝赐赵姓,朱元璋赐翦姓 等。
3. 为避难而改姓的,元朝太尉纳哈出的后 代因怕株连,去掉“纳哈”以“出”为姓。
4. 将姓氏简化为汉字单姓的,阿鹿恒改为 鹿、萨孤氏改为“萨”,那拉氏改为“那” 等。
以次第为姓,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等;
以社会影响为姓,如闻人等;
以少数民族的特殊称呼为姓;如赫连、单 于、呼延、拓拔、宇文、慕容等。
四、姓氏最早出现时,数量很少。但到今天为 止,中国的姓氏文献记载的有六千多个,其中 常见的有二三百个。这么多姓又是怎么出现的 呢?它们和前面的姓有关系吗?其中民族融合 是姓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旧《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旧《百家姓》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後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
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 贵姓何来?---透过百家姓看历史
活动目标:通过探寻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文化知识,激发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
通过对中国诸姓源流的考辨,探索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
树立中华诸姓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观念。
掌握使用工具书和收集、查找、运用资料的技能。
培养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从已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与课本有关的内容。
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工具书以及相关的读物。
活动设想:将本课分成两次来学习,第一次课程,讲解姓氏文化的基础知识,把全班按姓氏分组,布置调查报告(以一个姓为主)。
两次课之间学生搜集资料。
第二次课程,公布调查报告结果;从调查报告中引出新内容;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学习,穿插猜谜、提问等内容。
(希望能解决班里每个同学关于自己姓氏的来历的疑问)活动过程:第一节课介绍姓氏的基本知识。
包括:海外的寻根热(落叶归根思想);欧美、日本、阿拉伯、缅甸等国家的姓氏简介,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更为精深的奥秘;姓和氏的区别(简单介绍);宋版《百家姓》。
按照姓氏把全班分成5-6组(大姓可直接分配,小姓可按在百家姓中的远近成度分配),布置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内容包括:1、确定一个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小姓可以选一个共同的姓来研究);2、该姓氏在百家姓中的位置;3、在全年级中该姓氏所占的比例;4、该姓氏的来历(源流);5、该姓氏在历史上的名人轶事(利用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国姓氏文化》、《百姓祖宗源流集》);6、该姓氏在历史上的变迁(改姓等)。
布置搜集相关资料。
(参考书、网址、文章)第二节课分组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评选最优(可以现场打分,包括教师)。
由此引入新课。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可能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疑惑,到底姓氏是怎么来的,最初姓氏的来源什么?一、姓氏的起源(姓氏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姓:现在的姓,是古代姓、氏的合称。
姓和氏在上古时期各有分别,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成员皆为其后代,各氏族的标志称姓。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第一章:姓氏的起源与意义1.1 讲解姓氏的起源:从古代的部落、氏族的标志,到成为个人身份的标识。
1.2 介绍姓氏的意义:传承家族文化,体现家族地位和身份。
1.3 分析姓氏与家族、地域、历史的关系。
第二章:常见的中华姓氏来源2.1 讲解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中的姓氏起源。
2.2 分析出自古代帝王、贵族、封地等的姓氏来源。
2.3 举例说明出自职业、技艺、动植物等特色的姓氏来源。
第三章:姓氏的演变与发展3.1 讲解古代姓氏制度的演变:如姓与氏的合并,封建王朝对姓氏的限制与改革等。
3.2 分析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姓氏变迁:如北方的民族融合,南方的移民等。
3.3 探讨现代姓氏的发展趋势:如复姓的减少,新姓氏的产生等。
第四章:姓氏文化的影响与价值4.1 讲解姓氏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对家族观念、宗族制度的影响。
4.2 分析姓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如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等。
4.3 探讨姓氏文化在姓氏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第五章:如何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姓氏5.1 讲解研究姓氏的方法:如查阅历史文献、家谱族谱,访问长辈等。
5.2 分析如何深入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发展和历史名人。
5.3 引导如何传承和弘扬姓氏文化,增强家族凝聚力。
第六章:姓氏与家族传统6.1 介绍家族传统的概念及其与姓氏的关系。
6.2 分析家族传统在姓氏传承中的作用,如家族教育、道德规范等。
6.3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家族传统。
第七章:姓氏与地域文化7.1 讲解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如地域特色对姓氏的影响。
7.2 分析不同地域的姓氏文化差异,以及地域文化对姓氏发展的影响。
7.3 探讨地域文化与姓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第八章:姓氏与历史名人8.1 讲解历史上著名姓氏的来源和发展,如王、李、张等。
8.2 分析历史名人对姓氏文化的推动作用,如孔子、李白等。
8.3 探讨如何从历史名人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素质。
第9课“贵姓何来”教案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学习与探究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学校王建滨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学习与探究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学校王建滨活动目标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为载体,重点激发喜爱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和情感。
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从已经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工具书以及相关的读物。
利用互联网查找与姓氏有关的内容。
活动过程活动总结中华姓氏文化渊源流长,每个姓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
我们通过学习探究“贵姓何来”,通过收集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对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合,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对姓氏这一文化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姓氏的来源与变迁,了解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与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知道了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的碰撞与融合及相关信息,等等。
当然,学无止境,现在使用的汉字姓氏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调查发现,因为它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复杂的课题,更精深的奥秘。
我们只有在更多地了解中华诸姓的知识、领会中华民族血脉里流淌着的融合精神,才会激励我们把今后的路走得更好。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恰如其分的评定。
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加以正确的引导。
活动说明姓氏涉及的文化内容极为丰富,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发展变化轨迹。
本节学习探究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通过此次的学习与探究,主要是帮助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及相关文字资料,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讨,通过大家的分工合作与积极配合,通过对中国诸姓源流的考辨,共同探索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从中不仅能全面地感知历史的发展变化,还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更能培养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_4
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学课题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学目标1、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为载体,重点激发学生喜爱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和情感。
2、通过探寻中华姓氏的由来及发展、变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伦理观念。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用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现象,培养探究精神,以及与人协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利用工具书和互联网查阅资料。
教学难点对姓氏的分类和历史源流的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栏一、导入新课陌生人初次见面,会互相问候:“您贵姓?”,“我免贵姓—”,那么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二、自主质疑1、2008年我国百家姓里面人口最多的前三名是、、。
2、我们可以通过、、等些途径查询中华诸姓。
3、中国古代的姓氏具有、、等社会功能。
4、《百家姓》里摆姓列在第一位。
三、交流展示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并完成学习手册的知能导航部分。
四、互动探究1、我国许多古姓都从女字旁,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姓氏,它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列举古代以国名为姓氏的、古代以身份为姓氏的、古代以动物为姓氏的、古代以数字为姓氏的、古代以颜色为姓氏的分别有哪些?出这些分类以外,你还能找出不同的分类吗?3、列举课本中提到过的少数民族“胡”姓,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常用姓?4、你能举出少数民族改用汉姓和“胡汉通婚”的例子吗?5、宋初吴越地区采编的《百家姓》把皇帝赵姓列为首,其次听讲,进入新课的学习。
自学填空回答并完成问题小组合作,在预习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后妃之姓。
你认为这种排序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观念?你知道现在通行的姓氏排序原则是什么吗?6、调查生活中的复姓有哪些?7、就现有班级成员的姓氏进行分类?8、你的姓氏,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文字和语音,它从那里来的?它的根在那里?你将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寻找它?请将你寻找到它的过程告诉大家。
五、矫正反馈1、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姓氏完成检测是 ( )A、赵、钱、孙B、张、王、李C、周、吴、郑 C、冯、陈、褚2、《百家姓》出现于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中国人的各个姓氏之间的关系是( )A、互相隔绝B、互相交融C、互相排斥D、互不同婚4、古代中国人确立姓氏后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明世系,别婚姻B、区别人们的生活区域C、区别人的民族D、区别人的职业(二)阅读探究(共6分)1、姓氏猜谜①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第一章:姓氏的起源与意义1.1 讲解姓氏的起源,介绍古代姓氏的区分与演变。
1.2 分析姓氏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姓氏代表着家族传承和文化认同。
1.3 举例介绍几个具有特殊来历的姓氏,引发学生对姓氏来历的好奇心。
第二章:姓名的构成与演变2.1 讲解姓名的构成方式,包括姓与名的组合规则。
2.2 分析姓名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地域的姓名特点。
2.3 举例介绍一些有趣的姓名演变案例,增强学生对姓名演变的理解。
第三章:姓氏的来源与地域分布3.1 讲解姓氏的来源途径,包括地名、祖先名、动植物名等。
3.2 分析姓氏的地域分布特点,探讨不同地区姓氏的分布规律。
3.3 举例介绍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姓氏,引导学生了解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
第四章:姓氏与文化传承4.1 讲解姓氏在家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姓氏代表着家族传承和血脉关系。
4.2 分析姓氏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探讨姓氏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4.3 举例介绍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姓氏,引发学生对姓氏文化传承的思考。
第五章:姓氏研究与应用5.1 讲解姓氏研究的重要性,介绍姓氏研究的方法和成果。
5.2 分析姓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姓氏统计、姓氏分布地图等。
5.3 举例介绍一些姓氏研究应用的案例,激发学生对姓氏研究的兴趣。
第六章:常见姓氏解析6.1 选择中国常见的前几个姓氏,如“王”、“李”、“张”、“刘”等,解析它们的起源和流传故事。
6.2 分析这些常见姓氏的地域分布,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比例和特点。
6.3 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或家族的姓氏故事,增进对姓氏的了解和认同。
第七章:特色姓氏与文化背景7.1 介绍一些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姓氏,如“巫”、“卜”、“乐”等,解析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7.2 分析这些特色姓氏的传承方式,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现状。
7.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姓氏与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贵姓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由来教学目标探索姓氏的由来、发展、变化。
培养学生喜欢历史,热爱历史的观念。
教材分析重点探索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
难点激发学生喜欢历史,热爱祖国的态度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活动:分组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评选最优(可以现场打分,包括教师)。
由此引入新课。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可能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疑惑,到底姓氏是怎么来的,最初姓氏的来源什么?一、姓氏的起源(姓氏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姓:现在的姓,是古代姓、氏的合称。
姓和氏在上古时期各有分别,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成员皆为其后代,各氏族的标志称姓。
《说文》:“姓,人所生也。
”三代(夏、商、周)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轩辕氏、神农氏)。
因此作为族号的姓,较古老的不少从“女”,如姜、姒(音sì)、姬、姚、嬴等。
氏是较姓后起的标志宗族的称号,为姓的分支,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同一女祖,子孙繁衍,同一宗族分支散居各地,在同姓之下另有标志以示区别,那就是氏。
《资治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考,母或已故母之称)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比如古称商人的祖先为子姓,其后代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
因此,三代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
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二为一。
氏有的得自先祖之姓,有的得自先祖之号(如轩辕氏、高阳氏),有的得自先祖之谥(如文、武、昭、景、成),有的得自于先祖之国(即封地,如齐、鲁、燕、赵),有的得自先祖之爵(如王、侯、公孙),有的得自先祖之官(如司马、尹、史),有的得自先祖之字(如孟、孙、叔孙),有的得自先祖之工作(如巫、卜、陶),有的得自先祖之居(如西门、南宫、东方)等。
《通志•氏族略序》说:三代之前“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诸姓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姓氏的起源和发展2. 中华著名姓氏的来历和特点3. 姓氏与文化、历史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详细讲解姓氏的起源、发展以及著名姓氏的来历。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姓氏的来历,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姓氏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展示姓氏的起源、发展以及著名姓氏的来历。
2. 准备相关书籍、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关于姓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姓氏的来历和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姓氏的起源、发展以及著名姓氏的来历,让学生了解姓氏的历史背景。
3.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姓氏的来历,分享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4. 案例分析:分析姓氏与文化、历史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姓氏的来历和特点,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姓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 邀请专家或家长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对中国姓氏文化的理解和研究。
3. 组织学生参观姓氏博物馆或相关文化遗址,直观感受姓氏文化的历史底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姓氏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姓氏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
实习教案08历史李彩云教学题目: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学目的:1、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喜爱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和情感。
2、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3、通过此次活动,训练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探究活动课分组讨论法、教师引导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一、课前准备1、每位同学课前通过网上查阅、看报刊杂志、上图书馆、走访长辈、阅读家谱等了解本家族姓氏的由来、历史名人、祖先事迹。
2、教师确定五个课题,(上课,同学们好!)二、导入新课教师:姓氏是代表每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早在三皇五帝之前,中国就已形成姓氏。
现在,我们初次见面总要先问一声“贵姓”。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中国数以千计的姓是从哪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探讨中华诸姓的来历吧!教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向家长了解自己家族姓氏的由来,有哪位同学举手说说看的?(请李慧敏发言,教师补充)我也姓李,和李慧敏同学是本家了啊,我也来给大家说说李姓的起源。
李姓始祖是伯益,在舜的时候被赐姓嬴,所以李姓其实是嬴姓的分支。
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在尧的时候任大理官,也就是法官。
所以后代就以祖先的官名为姓氏了。
但是到了商代末年的时候,当时的大理官执法严明,得罪了残暴无道的纣王,就被处死了。
他的妻子和儿子逃到山林里避难,靠吃树上的李果为生,为了感念果树的活命之恩,理姓也就改成了今天的李姓。
教师:姓氏的形成与图腾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我们不细讲了啊,只举一个例子。
以前有个夜郎国,他们国家以竹子为图腾,所以这个国家的臣民都以竹为姓。
大家看PPT这两张图,猜一猜以这两种动物为图腾的部落会姓什么呢?学生:熊、龙教师:除了与图腾有关,姓氏的起源还与女性分不开。
七下贵姓的由来
少数民族改为汉姓
满族姓氏中 爱新觉罗氏 改姓 巴颜氏 那拉氏 舒穆禄氏 改姓 改姓 改姓 汉姓 金 富 那 舒/ 徐Biblioteka 环节3, 环节3, 说一说
刘
起源: 起源
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 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 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 氏被封于刘国 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 刘国, 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 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 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刘彻: 刘彻: 即汉武帝 刘禹锡
刘备
刘德华 … …
环节4, 环节4, 猜一猜
1, Good Morning ! 山连山,山扣山,四座大山颠倒颠。 2, 山连山,山扣山,四座大山颠倒颠。 3, 笑死人 4, 吹灯 5, 一曲东方红 6, 枯泉 两划一大, 7, 两划一大,两划一小 8, 一寸少一点
孟 姜 女 哭 长 城
赵钱孙李 朱秦尤许 戚谢邹喻 鲁韦昌马 费廉岑薛 乐于时傅 和穆萧尹 计伏成戴 杜阮蓝闵 梅盛林刁
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 个 复姓 个 一共438个 单姓 个
中国现代姓氏排行榜
• • • • • • • • • • 李姓 : 王姓 : 张姓 : 刘姓 : 陈姓 : 杨姓 : 赵姓 : 黄姓 : 周姓 : 吴姓 :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95,300,000人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41%≈88,9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07%≈84,8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64,6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4.53%≈54,4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3.08%≈37,0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9%≈27,5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3%≈26,8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12%≈25,4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24,600,000人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人
第九课 贵姓何来?---透过百家姓看历史
中国的姓氏鉴于文献的有六千多个,其中常见的有二三百个。姓氏有大有小,大姓人口过亿,小姓不足一千。你们能列出几个大姓,并说出原因呢?
赵钱孙李、张王李赵遍地刘。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大姓、国姓。据统计,现在李姓为全国最大姓,人口过亿。人们见面常说:“您贵姓?”虽然姓氏有大有小,但姓氏分贵贱吗?
经房裘缪干解应宗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包诸左石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裴陆荣翁荀羊於惠甄魏家封芮羿储靳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乌焦巴弓牧隗山谷车侯宓蓬全郗班仰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甘钭厉戎祖武符刘景詹束龙叶幸司韶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蒲台从鄂索咸籍赖卓蔺屠蒙池乔阴郁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谭贡劳逄姬申扶堵冉宰郦雍郤璩桑桂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郏浦尚农温别庄晏柴翟阎充慕连茹习宦艾鱼容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语:
介绍姓氏的基本知识。包括:海外的寻根热(落叶归根思想);欧美、日本、阿拉伯、缅甸等国家的姓氏简介,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更为精深的奥秘;姓和氏的区别(简单介绍);宋版《百家姓》。
二、课文朗读:
学生齐读课文。
三、理解分析:
一、姓氏的起源(姓氏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
小结:姓氏来源的主要有10种
(1)以祖先的族号为氏,如:唐、虞、夏、殷等;
(2)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如:王、公、伯、侯等;
(3)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齐、鲁、宋、卫等;
(4)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
(5)以贵族的谥号为姓氏,如:武、宣、穆、庄等;
(6)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如:城、郭、园、池等;
6、入赘:高谅在海陵游学,生活困难落水被老汉救出与其女结婚改姓陈,成为海凌陈姓的始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学习与探究之一
一、活动目标
(1)以中国百家姓的知识为载体,探索和学生自己姓氏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化。
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自己姓氏的由来、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等,探寻中国诸姓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
(3)通过探寻自己姓氏的由来,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伦理观念,树立振兴中华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因为是活动课,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它。
关于百家姓的资料非常多,而一节课能展示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前,要有所指导,可以师生互相讨论,定出选题,对同一选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让课堂的展示和探究有所导向。
三、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具有好奇心和好胜心,信息来源广,认知能力较强,思维灵活多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较强,这是学习这节课的有利条件。
2.但就姓氏所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对所涉及的文化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并制成相关的课件。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特别是同组组员之间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分工。
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教师都要及时地捕捉到,并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通过这样的学习探究,确实有所收获,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活动说明
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所以课上将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
为了确保活动课的效果,活动内容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布置,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
活动内容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否则会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和缺少探究的空间,变成资料的简单堆砌。
具体操作
1. 师生共同商定活动选题,最后确定为:
(1)我说我姓
(2)姓氏溯源(姓氏的起源及演变)
(3)探究百家姓(旧时百家姓、今天的百家姓)
(4)有趣的姓氏(有趣的姓氏种类)
2. 分组:确定选题后,对同一选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确定组长,进行组内分工。
3. 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师要对课件的选材制作上做指导,如果学生没条件制作课件,就要对学生资料的选择把好关。
注:各组在设计活动课的内容中,要注意结合书上的活动建议,尽可能设计些互动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活动课堂气氛。
教师在各组活动开展过程中作好引导及评价工作。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三八”节前夕,一位记者到体育馆去,对三位女运动员进行采访。
当他问到这些姑娘的姓氏时,她们一个个笑而不答,却调皮地做出各种动作,要记者按此猜出她们姓什么。
一位篮球运动员指着两棵并排的树说:“我姓它。
”一位射箭运动员把手上的弓使劲一拉,说道:“这便是我的姓。
”最后一位武术运动员走上前拿过这本《作文选》,把手中的一把单刀和书并排放着,笑呵呵地嚷道:“记者同志,我呀,就姓这个。
”记者想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地说:“我知道了。
”
你们猜猜她们分别姓什么?
答案:林张刘
同学们,这些姓氏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姓氏中隐藏着哪些文化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姓氏背后的奥秘。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首先我们大家一定对自己的姓氏很感兴趣,也有所研究,首先我们欢迎我说我姓小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氏。
一、我说我姓
本内容由小组同学介绍自己或同学的姓氏。
总结与过渡:感谢同学们的介绍,大家一定会追根溯源,很想了解历史上我们的姓氏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让我们听听姓氏溯源小组同学们的汇报。
二、姓氏溯源
1.姓的由来
老师:由此可见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
这说明了什么现象?说明我们的祖先曾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
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
老师:那么姓在中国古代有什么作用呢?
归纳: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各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
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明世系”“别婚姻”。
2.氏的由来:
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早期姓氏是分开的。
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一个人血统来源的,氏是姓的分支和发展,即表示子孙的血统来源。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
如,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姓姬为轩辕氏,炎帝姓姜,为神农氏。
那么,你们知道氏到底有哪些来源吗?
教师:因此氏的产生相当复杂,大体有以国名、祖上的谥号、居住地名等九大来源。
3.姓氏之别与统一:
老师:那么姓氏的区别到底在哪呢?中国现在还有姓氏的区别吗?
归纳: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民百姓有名无氏。
而且,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秦汉后,姓和氏的区别已开始消失,以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既姓。
因此姓氏最早出现时,数量很少。
但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姓氏文献记载的就有六千多个,其中常见的有二三百个。
这么多姓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们和前面的姓有关系吗?其中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师:同学们,你能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例子来说明吗?
同学继续介绍:(略)
综上所述:姓氏的演变主要包含了下列几种情况:
1.少数民族改姓
2. 中原帝王向异族首领赐姓3为避难而改姓等情况。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自己的姓氏是否属于以上的情况呢?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每个
人的姓氏都融入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的增多,在民间逐渐出现了百家姓的说法,那么中国传统的百家姓序列中究竟隐含了怎样的信息呢?让我们欢迎探究百家姓小组的同学来做介绍。
三、探究百家姓
学生介绍(略)
归纳:
1.由此可见编于宋初的传统百家姓(开头二句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蕴含着很深的封建门第等级观念。
2.现代百家姓它排名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人口的多少)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展示我们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姓氏当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而且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姓氏,下面我们欢迎趣味百家姓小组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有趣的姓氏。
四、趣味百家姓
学生介绍(略)
归纳:(1)各种有趣姓氏
数字的姓氏:一、二、三、四、五等。
表示时令的姓氏:春、夏、秋、冬等
表示方向、方位的姓氏:东、西、南、北等。
表示天干地支的二十二字:甲、乙、丙、丁等。
表示各行各业的姓氏:工、农、商、学、兵等。
表示各种颜色的姓氏:赤、橙、黄、绿、青等。
五行为姓:金、木、水、火、土。
五常为姓:仁、义、礼、智、信。
五金为姓:金、银、铜、铁、锡。
五方为姓:东、西、南、北、中。
五音为姓:官、商、角、徵、羽。
五岳为姓:泰、华、衡、恒、嵩。
五谷为姓:麻、黍、稷、麦、豆。
五事为姓:视、听、言、思、貌。
六畜为姓:牛、马、羊、鸡、狗、猪。
候为姓:风、云、雷、电、雨、冰。
“岁寒三友”为姓:松、竹、梅。
“春风一家”为姓:桃、李、杏。
“四君子”为姓:竹、菊、兰、梅。
“四瑞兽”为姓:龙、凤、鹤、励。
历史朝代名称为姓:夏、商、周、秦、汉、晋、魏、蜀、吴、梁、齐、陈、隋、唐、宋、元、明、清。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名称简称为姓:京、津、沪、翼、鲁、豫、鄂、苏等。
中国各民族名称为姓:汉、满、蒙、回、藏等。
方位名称的复姓:濮阳、邯郸、即墨、商丘、高阳等地名;东方、南部、西门、北官、中央等。
(2) 美国学者艾尔斯登.史密斯在他的专著《美国姓氏》一书中考察了美国姓氏的来龙去
脉,称英美姓氏大致有四种来源:
1.取自父(或祖)的名字,姓由父(或祖)的名字演变而来。
例如约翰逊(Johnson),是约翰(John)的儿子,查理森(Richardson)是理查德(Richard)的儿子。
2.姓以地形、地势而得。
例如伍德(Wood)、丘吉尔(Churchill)等。
这一类姓氏最多,约占英美总姓氏的40%。
3.由诨名而成。
祖上有人有某些生理特征,家族由此而得姓。
例如布朗(Brown,棕色)、布莱克(Black,黑色)、朗(Long,长)等。
4.由祖先职业而成。
例如史密斯(Smith,铁匠)、贝克(Baker,面包师)、费舍尔(Fisher,渔夫)、法默(Farmer,农夫)等。
但有些姓氏的来源十分古怪,如“布尔”意为公牛,“卡菲因”意为棺材,“斯考得日尔”意为恶棍,在我们看来都显得过于特别。
在使用时,姓氏通常被放在名字后,称呼时称姓不称名。
如威廉·莎士比亚、乔治·华盛顿等人名中,威廉、乔治都是名,但称呼时只称莎士比亚或华盛顿。
六、教师的总结和评价
1.本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对你们的小组成员,你最想说句什么话?
3.有关姓氏你还想了解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