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全国优质课说课教案精品——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们:今天我展示的课题是《轴对称变换》,这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轴对称》第二节的内容。
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我展示的是第一课时。
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我对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轴对称变换”是一种“翻折变换”,而“翻折变换”是“全等变换”的一种,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前面学习的“全等变换”的延续;再者,教材把这节内容安排在“轴对称”概念、性质及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等知识之后,进一步体现了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同时也为下阶段进一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它的判定方法作铺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动眼-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轴对称变换,了解它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能够利用轴对称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2.能力目标:用轴对称变换的方式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变换从事推理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变换及轴对称作图;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变换构建几何图形;经过前面的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如下的设计。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我从四个环节来入手:(我总结了四个字)巧——学——妙——得首先:创设情境,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展示数学魅力;接着:学习生活中提炼的新知识,拓宽学习视野;然后:延伸知识的内涵,发散思维,提高能力档次;最后:总结提高,获取知识宝藏。
根据大赛组委会的要求,我把这节课进行了录像。
时间关系,今天我只能把这节课的重点和亮点——“妙”“得”这两个环节用视频展示给大家,和大家共同探讨。
前面的“巧”“学”两个环节我作简单的介绍。
接着,我介绍了“轴对称变换”的概念。
北京课改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3.3《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3.3《轴对称变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变换》是北京课改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3.3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变换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图形的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变换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变换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轴对称变换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剪纸、建筑设计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的对称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3.实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变换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练习与拓展: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变换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不足。
初中数学全国优质课说课教案精品——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变换(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课题:轴对称变换(一)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轴对称变换.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并从实践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2.初步认识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1.轴对称变换的定义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教学难点:1.作出简单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2.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归纳、讨论、练习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欣赏剪纸图案剪纸是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6世纪,发展到今天,剪纸更多的是用于装饰,也可作礼品点缀之用或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下面请欣赏剪纸图片,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欣赏图片,陶冶情操,引发兴趣,问题引入.2.引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如此漂亮的剪纸是如何剪出的呢?下面让我们尝试一种剪纸的基本过程.(二)探究讨论,发现新知.1.建立轴对称变换的概念⑴动手操作,让学生把纸按多媒体演示方法折叠,沿虚线裁剪.⑵猜测图案,让学生想象图形展开后的形状.⑶验证结论,将图形打开,看是否与自己想象的一致,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折叠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动脑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⑷提出问题:①折痕两侧的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回答出关于折痕轴对称,折痕是对称轴)②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特征?设计意图:本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和上节轴对称图形联系起来,形成知识,自然过渡,符合建构主义的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建构新知识的理论.⑸师生共同总结: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2.轴对称变换的性质⑴研究图形,探究图形的轴对称变换的作法.图形中的点A 与点A ’什么关系?若已知点A 和对称轴l,你能作出点A 的对称点A ’吗?作法:作AA ⊥l,并延长AH 至A ’,使AH=A’H ,则点A ’就是所求的点.如图中△ABC 和折痕l,你能作出△ABC 关于直线l 的轴对称图形吗?作法:①作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②同理作点B 、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C ’③连结A ’B ’、B ’C ’、C ’A ’,则△A ’B ’C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设计意图:在自己剪出的图形中找一个点,通过作图找到对称点,由点扩大到面,进而启发诱导学生作出三角形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进而可以用同样方法把整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做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作图能力,也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总结出,要想作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可以先确定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结这些对称点,⑵轴对称变换的性质通过作图、观察、对比,分析概括出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图形大小,形状都保持不变,是保距变换、保型变换.变式练习,熟悉新知.已知△ABC 与直线l,作出△ABC 关于直线l 轴对称的图形.学生作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当对称轴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形状变化情况.多课轴对称变换后可得连续的可来装饰的图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变换在生活中应用.设计意图:通过作图,强化本节课重点,提高作图能力,加深对轴对称变换性A B C lABC l质的理解,多次变换丰富了要换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这一系列设计能够强化重点,突破难点.3.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借助多媒体欣赏一些精美图片,你能利用本节课知识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吗?如花坛、板报、像框等,可以和平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同学之间交流成果,体验成功乐趣.设计意图:充分调动课堂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三)收获成果,巩固新知.开展男女生对抗赛,男女生分成两组,各选一名,代表从智慧树上选题,让同学给出评价,题目设计有一定梯度和开放性.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新知,加深对轴对称变换的理解.(四)学习小结,自主评价.学生自主小结,交流在本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感受,以及可能存在的困惑,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课堂小结.设计意图:体现教学民主性,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有助于学生理清脉络,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增强信心,提高兴趣.(五)布置作业1.必做题2.选做题设计意图:为了适应各层次学生需要,进行分层次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板书设计:§14.2.1.1 轴对称变换(一)一轴对称变换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二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三随堂练习教案设计说明一、教案设计的整体构思本课由欣赏传统剪纸图形开始,尝试剪纸,针对剪出图形提出问题,由问题引入数学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根据图形特征,直观地得出轴对称变换的定义,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在剪纸中发现几何图形,探究作轴对称变换的方法,通过变式练习,巩固本节课重点,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多次变换可得美丽图案,启发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创造性地设计图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二、本课的教学特点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的再发现过程,从开始剪纸引出新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学生会直观地了解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许多问题.2.借助多媒体,使图形动起来,在运动中观察发现不变的因素,节省了时间,分散了难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益,使课堂气氛紧张而活泼,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遵循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思想,通过剪纸操作动手、动脑、归纳,概括出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再通过作图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并发挥创造性思维,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图案.4.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每步都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环不相扣,使学习自然延伸,最后在练习与总结中完成本节课学习.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通过提供生活原型,反映了数学是从人的需求中产生的这一认识论基本观点,点燃学习数学兴趣之火,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轴对称变换》学习教案高品质版本
《轴对称变换》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经过实质操作,认识轴对称变换的观点和性质。
能作出一个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
3.能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质操作,仔细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感觉数学知识的研究乐趣。
2.逐渐学会用“动向”的眼观去对待几何图形,发展学生理性的抽象思想。
3.经过实践,真实领悟轴对称变换在实质生活中的应用。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鼓舞学生踊跃参加数学活动,在察看美、发现美的同时,从内心萌生创建美的热忱。
初步认识数学和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活动充满着研究与创建,感觉数学的应企图识。
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成立自信心。
教课要点:运用变换设计图案教课难点:研究归纳得出轴对称变换的特色教课方法:直观演示法、实验发现法,设疑引诱法等。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教课课件2.学生自备:作图的学惯器具教课过程设计:(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前方已经研究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且会找寻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在课前,先请大家赏识几组精巧的图片,并仔细思虑:这些美丽的图案是如何制作的呢?学生自由讲话。
我们相信经过学习本课――轴对称变换,同学们能创作出更为精巧的图案。
(二)着手操作,感觉变换。
师:问题1:在老师手中的纸上我画了一个简单的图案,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地得出对称的另一支图案吗?学生可能会列举出多种不一样的方法,如:戳点、描图等,可让其比较后,得出最正确方法。
(让学生着手作图)活动1:两人合作,先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图案,并用戳点的方法快速地得出对称的另一个图案,共同实现对特色的研究。
问题2:假如我想获取多个这样的图案,又该怎么做?如何做最快?问题3:你能从中总结一下什么是轴对称变换吗?我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虑,再与同桌自由沟通,并合时的演示课件,指引学生察看生活中的轴对称变换现象,抽象出图形轴对称变换的特色。
《轴对称变换》教学设计-02
《轴对称变换》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轴对称变换》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的第二节。
它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给出的。
也是图形变换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突出“变换”的这种运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为下几节课的图形变换打下思考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变换、像的概念
2、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会应用性质做某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像。
3、理解镜面成像的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会画点、线段、三角形等图形的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像。
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作图过程,概括处作图的步骤。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观察剪纸艺术,体验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由浅入深、从简到烦的习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及作出变换后的图形。
难点:镜面成像规律的探究。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教学手段: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整合课件
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动作操作、合作交流法。
最新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变换》说课稿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变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2大节第1小节《轴对称变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向各位专家汇报一下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延续,它同时是后面学习相关图形知识的基础,学好本节课将为以后学习各种变换打下良好的铺垫,它在整个对称知识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此,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能正确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意义和性质。
②会作简单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图形。
(2)数学思考: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轴对称变换的方式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
(3)解决问题:通过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和图案设计,发展实践能力。
(4)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同时形成学生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重难点如下:3、重点、难点重点:轴对称变换的意义及轴对称变换作图。
难点: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成功的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因此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直观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发给学生,纸的左边是一只左脚印,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不能在这张纸的右边画一个右脚印?”由学生寻找画图的方法,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用动画演示作图方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变换》教案、教学设计
2.提高题:设计一个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案,可以是剪纸、建筑图案或商标等,要求创意新颖,美观大方。
要求:学生将设计过程和作品拍照或扫描,附上设计说明,以电子版形式提交。
3.实践题:在生活中寻找至少3个具有轴对称变换的实例,说明其应用场景和美学价值。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形成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拓展题:运用轴对称变换的知识,解决以下几何问题:
(1)已知一个三角形ABC,求作一个轴对称变换,使得变换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重合。
(2)已知一个正方形ABCD,求作一个轴对称变换,使得变换后的图形与原正方形关于某条线对称。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创新题:运用轴对称变换的知识,设计一个独特的图案或造型,可以是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要求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
要求:学生发挥创意,将设计稿和实物作品带到课堂,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4.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指出错误,讲解解题方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轴对称变换的重要性。
2.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同桌交流心得,巩固知识。
3.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4.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教师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轴对称变换的理解和应用。
2.练习题目:包括判断轴对称图形、坐标平面上的轴对称变换、运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等。
《轴对称变换》教案及教案说明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轴对称变换【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轴对称变换,探索它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能够利用轴对称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2.能力目标:用轴对称变换的方式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变换进行推理。
3.情感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美化生活,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变换及轴对称作图;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变换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设置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与时间安排<一>情境欣赏精美的轴对称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处处发现数学的影子。
所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轴对称图片,感受数学巧妙的存在在生活中。
1、欣赏图片2、生活中人们办喜事时,都喜欢在门、窗上张贴大红的“囍”字,增添了很多喜庆的气氛。
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囍”字剪纸作品。
提问1:这些“囍”字有什么特点?这些“囍”字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就是把它们左右对折后折痕所在的直线。
提问2:如何剪这个“囍”字?分析:这个“囍”字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中间这条直线。
在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只要把一张红纸对折,剪出其中的一半图形,再展开就可以了。
从生活中引出例子,既使课堂的学习贴近生活,又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同时,展示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说明我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用时约3分钟就像在一张纸上画我们的两只脚印,只要画一只左脚印,把纸对折后描图,再打开,就能得到相应的右脚印。
左、右两个脚印关于折痕所在的直线成轴对称。
【四】教案设计说明在初中的教学中,我崇尚并践行这样的教学理念: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把现实“数学化”,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实践、思考,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2022年数学精品初中教学设计《轴对称变换》特色教案
轴对称变换1.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2.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难点)3.能够按要求作出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重点)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列图, 水面上的图形与映在水里的像有什么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轴对称变换观察下列图中各组图形, 其中左边图形不是右边图形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是( ) 解析: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由图形可以看出:C 选项中的伞面不对称, 应选C.方法总结: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一种对称关系, 而且只有一条对称轴.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成轴对称, 关键是寻找对称轴, 看直线两边的图形折叠后能否重合. 探究点二: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类型一】 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求图形的周长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DEF 是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 且三角形ABC 的周长是16cm, 那么三角形DEF 的周长是( )A .16cmB .18cmC .20cmD .22cm解析: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所以三角形DEF 的周长与三角形ABC 的周长相等, 也是16cm.应选A.方法总结: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 长度、角度和面积等都不改变.【类型二】 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求角度如图,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沿OG 折叠后, B 、D 两点落在B ′、D ′点处, 假设得∠AOB ′=80°, 那么∠B ′OG 的度数为________.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 ′OG =∠BOG , 再根据∠AOB ′=80°, 可得出∠B ′OG 的度数.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B ′OG =∠BOG .由∠AOB ′=80°, 得∠B ′OG +∠BOG =100°, ∴∠B ′OG =12×100°=50°.故答案为50°.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的应用.【类型三】 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求阴影局部的面积如图, △ABC 是面积为a 的等边三角形, AD 是BC 边上的高, 点E 、F 是AD 上的两点, 那么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观察图形, 证明△BEF 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CEF , 故△BEF 与△CEF 的面积相等, 那么阴影局部面积为等边三角形面积的一半.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 AD 是BC 边上的高, ∴直线AD 为△ABC 的对称轴, ∴S △BEF =S △CEF , ∴阴影局部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S △ABC =a , ∴阴影局部的面积是a 2.故答案为a 2. 方法总结:先观察图形找到突破口——直线AD 为△ABC 的对称轴, 从突破口进行解题就显得比拟容易.探究点三:轴对称变换的作图如图, 作三角形AB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不写作法).解析:分别作A 、B 、C 关于直线l 的对应点, 顺次连接即可.解:如下图:方法总结:作轴对称图形, 关键是作出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画对称点的方法可总结如下:过点作对称轴的垂线段, 延长垂线段, 使延长局部长度等于垂线段的长度.三、板书设计轴对称变换⎩⎪⎨⎪⎧轴对称变换的概念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轴对称变换的作图本节课学习了轴对称变换,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引入, 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与数学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变换的区别与联系, 可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根底: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 已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的画法, 并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学生活动经验根底: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已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数学方法, 形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通过例题和习题的学习,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稳固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和评判能力, 开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为此,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获取, 并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 开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3. 情感与态度:通过探索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 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 共同开展.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内容: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 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的面包10个, 这10个面包的质量如下列图所示.〔1〕这10个面包质量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10个面包的平均质量, 再具体算一算, 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目的:通过学生读取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面包的统计图的信息, 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初步体会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 从而引入新课.考前须知:引例的解答要让学生自主参与, 带着积极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第二环节:活动探究内容1:试一试:某次射击比赛, 甲队员的成绩如下:〔1〕根据统计图, 确定10次射击成绩的众数、中位数, 说说你的做法, 与同伴交流. 〔2〕先估计这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 再具体算一算, 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内容2:议一议:甲、乙、丙三支青年排球队各有12名队员, 三队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列图: 〔1〕观察三幅图, 你能从图中分别看出三支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吗?中位数呢?〔2〕根据图表, 你能大致估计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么估计的?与同伴交流.〔3〕计算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看看你上面的估计是否准确? 内容3:做一做:小明调查了班级里20位同学本学期方案购置课外书的花88.28.48.68.899.29.49.69.81012345678910成绩次数甲队员10次射击成绩初三(1)班体育成绩102010550510152025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成绩人数费情况, 并将结果绘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1〕在这20位同学中, 本学期方案购置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是多少? 〔2〕计算这20位同学方案购置课外书的平均花费是多少?你是怎么计算的?与同伴交流.〔3〕在上面的问题, 如果不知道调查的总人数, 你还能求平均数吗? 目的:以上“试一试〞、 “议一议〞、 “做一做〞的活动,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 分别从折线图、条形图、扇形图中获取信息, 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能都有所获, 形成学习经验, 进一步开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考前须知:注重学生读图、估计的过程、方法与结果, 及时评价矫正.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内容:1. 下列图反映了初三〔1〕班、〔2〕班的体育成绩.〔1〕不计算, 根据条形统计图, 你能判断哪个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吗? 〔2〕你能从图中观察出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等级的“众数〞吗? 〔3〕如果依次将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记为55、65、75、85、95分, 分别估算一下, 两个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值大致是多少?算一算, 看看你估计的结果怎么样?〔4〕初三〔1〕班学生体育成绩的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 目的:通过学生的反应练习, 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从统计图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情况, 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以便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矫正.考前须知:教师除了掌握学生从统计图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情况, 还要关注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内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 你通过从统计图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学习有什么认识, 有什么经验?〔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考前须知: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 不要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五环节:布置作业课本习题6.4的第1、2、3、4、5题.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数学活动为主, 通过情境导入的引例和课堂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的“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探究活动和运用提高,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含义;学会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从而增强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与应用价值, 让学生在相互间交流中, 互相启发, 共同进步.。
初中数学《轴对称变换》教案
初中数学《轴对称变换》教案初中数学《轴对称变换》教案25.3轴对称变换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通过实例认识轴对称变换,认识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和定义.能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2. 能尝试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数学思考用轴对称变换的方式去认识几何图形,并能逐步完成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过程.解决问题 1. 经历轴对称变换的操作、观察、交流探索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和定义.2. 利用轴对称变换进行作图和图案设计,发展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情感态度 1.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让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轴对称变换性质及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难点轴对称变换性质的利用.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2 实践活动,探求新知: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和定义[活动2]问题1:在一张半透明纸的左边部分画一只左脚印,你怎么得到相应的右脚印呢?观察图形提问: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问题2:观察前四朵花的形成过程后提问:①图案形成过程中有几条对称轴,它们有什么关系?②如果想得到更多的花,你有什么方法?问题3:如果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问题4:同学们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你能得到什么?如果改变对称轴的方向再重复,你又能得到什么?问题5:以上图形的变换有什么共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①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②新图形上的点能在原图形上找到相应的点吗?③连接对应点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练习:出示课本图问题:这个图案可以怎么变换得到?学生动手画图,教师指导,及时调整.学生观察所作图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学生画图过程中,教师应。
初中数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通过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通过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特点;能够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够依据轴对称变换实现图形的对称;能够应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1.2过程与方法(1)学习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2)通过示例进行理解;(3)学习性质与性质应用;(4)练习应用。
1.3学习态度敢于提问,积极配合,主动思考,培养学习、钻研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特点;掌握使用轴对称变换进行图形的对称;能够应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2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应用;掌握如何使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4.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平移、旋转和翻折,并让学生描述他(她)们所学到的相关概念。
5.2知识讲解3.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跟学生讲解轴对称概念:一条直线将一幅图形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分别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叫作轴对称轴,这个转换叫作轴对称变换。
引导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轴对称轴的相关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每一点都关于轴对称轴对称,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轴对称图形中选择了一个点,这个点关于轴对称轴的对称点就是由轴对称轴上选取的点和轴对称图形中这个点的连线与轴对称轴的交点得到的,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轴对称图形中的一条线段A,那么这条线段的对称线段B也一定属于这个轴对称图形。
3.2.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特点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特点:轴对称图形的下列几个性质与特点:1).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两点关于轴对称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条边(线段)都有它的对边(线段)。
3).轴对称图形中如果一条边(线段)与轴对称轴平行,那么它对称线段的平行于轴对称轴。
4).对称图形中每一个三角形对称。
5).对称变换是一种等距变换,即轴对称之后图形的大小、长度、形状都与原来相等。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轴对称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整章的学习内容做一回顾,系统地把握全章的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
2.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本章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而灵活运用上述性质解决问题、轴对称图案的设计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问题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是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
问题2:是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画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得到该图形对称轴。
问题3: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问题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5: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等于60。
问题6: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例题1.书本中下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D.2个 C.3个 D.4个2.所示,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一点,DEOA,DFOB,垂足为E、F点,那么(1)DEF与DFE相等吗?为什么?(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所示,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l0cm,A=491454.求△BCD的周长和DBC度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变换》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图形变换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图形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变换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新的数学概念和理论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能够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轴对称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轴对称变换的掌握情况。
5.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九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变换》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轴对称变换的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实物演示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轴对称变换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本质特征。
(2)如何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轴对称的现象?
b.轴对称变换在实际问题中是如何应用的?
c.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教师巡回指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6.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8.拓展延伸:布置一道拓展题,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轴对称变换的奥秘。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学习了平移、旋转等变换后,对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有较好的接受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轴对称变换的运用和证明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指导。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关注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轴对称变换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14.2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14.2轴对称变换说课稿一、分析教材(一)教材地位: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此基础上,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它的判定方法,并进一步学习等边三角形。
第2小节“轴对称变换”中,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图形,引出了轴对称变换并归纳其特征,通过作轴对称图形、简单的图案设计、确定最短路线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刻画了轴对称变换。
教科书从观察和实验入手,归纳得出坐标平面上一个点关于x轴或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利用这种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图形。
在本章,轴对称的性质是本章的重点,其他轴对称变换的应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等都是围绕这一性质进行的。
另外,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也是本章的重点,它们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根据,应用也比较广泛。
按照整套教科书对于推理证明的安排,上一章“全等三角形”已经要求让学生会用符号表示推理(证明)。
在这一章,对于一些图形的性质(如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仍是要求学生证明。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用符号表示推理,虽然教科书控制了证明难度,但是相对于上一章,推理的依据多了,图形、题目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因此会使一些学生感到无处下手,这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且可以利用轴对称变换来设计美丽的图案.在本节的教学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作出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另一个重点是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学习,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2)•注意学生运手能力的培养,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并且对上一节的知识作进一步的理解.(3)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发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会数学思想的能力.另外,在本节的探究中,也提出了一个应用较广泛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启发学生,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知识点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做轴对称变换.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三)能力训练要求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从实践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2、初步认识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五)教学重点1、轴对称变换的定义.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六)教学难点1、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2、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二、分析教法与学法:(一)教法:讲练结合法.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从实践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二)学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概括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2:轴对称变换
课题:5.1.2轴对称变换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观赏多媒体课件,掌握旋转变换的有关概念。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变换的思想来理解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能用变换的思想来加以解释。
过程及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操作轴对称变换,师生共同总结其性质并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轴反射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理解。
教学难点轴反射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察:在一张纸上盖上一个印,趁油墨未干之时,将纸张对折得到一个图形,随后打开纸张展平,观察两图形会有怎样的现象?我们上面探讨的是一个图形具有的特点。
这里是两个图形关于直线L对折后重合,我们又把它叫做什么呢?二、概念轴反射——两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能重合,就叫作图形该关于直线做了轴对称变换,也叫轴反射。
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作轴对称变换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注意区分有过联系:轴反射产生了轴对称的效果。
三、轴反射的性质: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轴反射后,长度、角度和面积等都不改变。
四、探究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1)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折叠后,点A 与A′重合吗?于是有PA=,∠MPA==度(2)对于其他的对应点,如点B、B′,C、C′也有类似的情况吗?(3)那么MN与线段AA′,BB′,CC′的连线有什么关系呢?总结: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例1:如图,已知直线l及直线外一点P,求做P′,使它与点P关于直线l对称。
例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你能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作法:1、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2、类似地,分别作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3、连接A’B’、B’C’、C’A’总结: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1、找点(确定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2、画点(画出特殊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3、连线(连接对称点)。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变换》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变换》讲课稿敬爱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日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2大节第1小节《轴对称变换》下边我从教材剖析、教法学法剖析、教课过程及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向各位专家报告一下我对本节课的教课假想。
一、教材剖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前方学习了轴对称的基础长进行的,是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持续,它同时是后边学习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学好本节课将为此后学习各样变换打下优秀的铺垫,它在整个对称知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据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课目的是:2、教课目的(1)知识技术:①能正确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意义和性质。
②会作简单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图形。
(2)数学思虑:经过活动研究,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轴对称变换的方式去认识和建立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想。
(3)解决问题:经过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和图案设计,发展实践能力。
(4)感情态度: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研究的精神;同时形成学生认识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依据学生的认知特色,确定重难点以下:3、要点、难点要点:轴对称变换的意义及轴对称变换作图。
难点:运用轴对称变换解决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剖析成功的教课一定选择适合的教法和学法,所以我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我采纳了研究式教课方法,经过学生的自主研究、合作沟通,使学生真实成为教课活动的主体,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领会参加的乐趣,成功的愉悦;还利用多媒体教课,让每个学生着手、动口、动脑,培育学生直观思想能力。
三、教课方案依据以上剖析,我设计了四个教课环节:1、创建情境,引入课题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发给学生,纸的左侧是一只左脚迹,而后提出问题:“你能不可以在这张纸的右侧画一个右脚迹?”由学生找寻绘图的方法,在学生充足发布自己建议的基础上,教师用动画演示作图方法。
教师合时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轴对称变换》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可否想到用折叠的方法描绘。
《轴对称变换》word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市优)
本节课是本单元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贯彻最重要的一堂课。
在高效课堂模式中,一堂课的紧凑性和教师活动的多少,决定着课堂容量的高低。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少地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学生的实际操练和练习时间,对于一堂课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课堂环节的布置,应该力求简练,语言应用尽量通俗易懂。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备课的充足与否有很大关系。
而教案作为这一行为的载体,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本节课的准备环节,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轴对称变换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变换的概念。
2、理解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变换后的图形。
4、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
5、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和作法。
2、难点是课本“合作学习”所要求解决的问题需要从立体图形转化到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1、复习上节学习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它的基本性质。
2、学生工具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一、观察、回答、体会下列问题请问上面(图2-1)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在哪里?2. 现在我们把他沿着对称轴剪开,这样我们把轴对称图形位于对称轴两侧的两个部分看成两个图形了。
这里我们可以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3. 再观察图2-2中直线a 两边的两个图形,他们就关于直线a 成轴对称。
4. 针对图2-2:由左边的“喜”变为右边的“喜”并且这两个“喜”字关于直线a 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
也叫“反射变换”。
(简称反射)经变换所得的新图形叫做原图形的像。
5. 反思: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变换有什么关系?(注意:要从两者涉及的图形个数、后者中对两个图形统一为一个图形来看等几方面说明)6. 交流归纳: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图形上的某点与在“像”上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一、动手实践1.例:如图,已知⊿ABC和直线m。
《轴对称》教学设计(通用6篇)
《轴对称》教学设计(通用6篇)《轴对称》教学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轴对称》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轴对称》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丰富的生活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在美的感受中积极探索,在互动评议中形成学习能力,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旨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情感意志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班有53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33人。
因一至四年级数学教师换得较为频繁,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一般,少数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分析“轴对称”是六年制五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其次,加强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例如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化静为动,让学生明确轴对称的含义。
第三,设计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不仅设计了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的探究活动。
例如,第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把纸对折后先画一画,再想象剪出来的形状,最后实际剪一剪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变换(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辽河油田兴隆台二中
王均石
二OO六年九月
课题:轴对称变换(一)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授课教师:王均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轴对称变换。
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并从实践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初步认识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换的定义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作出简单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归纳、讨论、练习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欣赏剪纸图案
剪纸是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6世纪,发展到今天,剪纸更多的是用于装饰,也可作礼品点缀之用或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下面请欣赏剪纸图片,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陶冶情操,引发兴趣,问题引入。
2.引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如此漂亮的剪纸是如何剪出的呢?下面让我们尝试一种剪纸的基本过程。
(二)探究讨论,发现新知。
1.建立轴对称变换的概念
⑴动手操作,让学生把纸按多媒体演示方法折叠,沿虚线裁剪。
⑵猜测图案,让学生想象图形展开后的形状。
⑶验证结论,将图形打开,看是否与自己想象的一致,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折叠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动脑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
⑷提出问题:
①折痕两侧的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回答出关于折痕轴对称,折痕是对称轴)
②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本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和上节轴对称图形联系起来,形成知识,自然过渡,符合建构主义的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建构新知识的理论。
⑸师生共同总结: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2.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⑴研究图形,探究图形的轴对称变换的作法。
图形中的点A与点A’什么关系?若已知点A和对称轴l,你能作出点A 的对称点A’吗?
作法:作AA⊥l,并延长AH至A’,使AH=A’H,则点A’就是所求的点。
如图中△ABC和折痕l,你能作出△ABC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吗?
作法:①作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②同理作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
③连结A ’B ’、B ’C ’、C ’A ’,则△A ’B ’C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设计意图:在自己剪出的图形中找一个点,通过作图找到对称点,由点扩大到面,进而启发诱导学生作出三角形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进而可以用同样方法把整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做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作图能力,也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总结出,要想作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可以先确定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结这些对称点,
⑵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通过作图、观察、对比,分析概括出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图形大小,形状都保持不变,是保距变换、保型变换。
变式练习,熟悉新知。
已知△ABC 与直线l ,作出△ABC 关于直线l 轴对称的图形。
学生作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当对称轴变化时,图形的位臵、形状变化情况。
多课轴对称变换后可得连续的可来装饰的图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变换在生活中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作图,强化本节课重点,提高作图能力,加深对轴对称变换性质的理解,多次变换丰富了要换的内涵,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这一系列设计能够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3.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借助多媒体欣赏一些精美图片,你能利用本节课知识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吗?如花坛、板报、像框等,可以和平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同学之间交流成果,体验成功乐趣。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课堂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数学和生活实
A
B
C
l
A
B
C
l
际的联系。
(三)收获成果,巩固新知。
开展男女生对抗赛,男女生分成两组,各选一名,代表从智慧树上选题,让同学给出评价,题目设计有一定梯度和开放性。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新知,加深对轴对称变换的理解。
(四)学习小结,自主评价。
学生自主小结,交流在本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感受,以及可能存在的困惑,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体现教学民主性,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有助于学生理清脉络,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增强信心,提高兴趣。
(五)布臵作业
1.必做题
2.选做题
设计意图:为了适应各层次学生需要,进行分层次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板书设计:
§14.2.1.1 轴对称变换(一)
一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二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
三随堂练习
教案设计说明
一、教案设计的整体构思
本课由欣赏传统剪纸图形开始,尝试剪纸,针对剪出图形提出问题,由问题引入数学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根据图形特征,直观地得出轴对称变换的定义,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在剪纸中发现几何图形,探究作轴对称变换的方法,通过变式练习,巩固本节课重点,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多次变换可得美丽图案,启发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创造性地设计图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二、本课的教学特点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的再发现过程,从开始剪纸引出新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学生会直观地了解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许多问题。
2.借助多媒体,使图形动起来,在运动中观察发现不变的因素,节省了时间,分散了难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益,使课堂气氛紧张而活泼,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遵循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思想,通过剪纸操作动手、动脑、归纳,概括出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再通过作图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并发挥创造性思维,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图案。
4.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每步都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环不相扣,使学习自然延伸,最后在练习与总结中完成本节课学习。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通过提供生活原型,反映了数学是从人的需求中产生的这一认识论基本观点,点燃学习数学兴趣之火,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