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各种因素对胆汁分泌影响
观察指标:
每分钟胆汁的滴数
预期结果:
耳缘静脉注射稀释胆汁,胃泌素,肌 肉注射新斯的明,十二指肠注射Hcl后, 胆汁的分泌量都增多。结扎迷走神经 后胆汁的分泌量减少。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胆汁 Hcl 新斯的明 胃泌素 结扎迷走神经
处理前(滴/min) 处理后(滴/min)
收集每组的实验结果,整理实验结果得出数据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t检验并判断胆汁,胃泌素 ,新斯的明,Hcl,结扎迷走神经对家兔胆汁分 泌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
• •
1、朱大年,生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 2、杨宝峰,药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 3、陈新谦,金有预,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陆伦根,胆汁的分泌,排泄和调节及胆汁淤 积发生机制,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第6期 5、李新平,欧阳克清,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
5、观察项目:
(1)观察正常的胆汁的分泌,并记录每 分钟的滴数。 (2)耳缘静脉注射稀释胆汁(用生理 盐水稀释1倍)4ml,并记录每分钟的滴数。 (3)向十二指肠注射0.4%Hcl10ml,并 记录每分钟的滴数。 (4)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1ml/kg,并 记录每分钟的滴数。 。
(5)耳缘静脉注射胃泌素1ml,并记 录每分钟的滴数。 (6)结扎双侧的迷走神经,并记 录每分钟的滴数 6、实验完成后,处死家兔
实验动物:
家兔 雄 1.5~2.5Kg 健康 提供单位:由遵义医学院动物 实验中心提供。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胆汁生成的过程及 影响因素 2、熟悉并掌握胆总管插管
主要仪器、试剂与药品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途径胆汁胆汁由约75%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
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000ml。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
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在非消化期间胆汁存于胆囊中。
在消化期间,胆汁则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
参考资料:什么叫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
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体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而由于每次餐后都可进行2~4次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如何进行?血液中的不溶性胆红素或直接吸收于肝细胞内,或经星形细胞转运入肝细胞内.经肝细胞的作用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可溶性胆红素,或释放入血而经肾脏排泄;或释放入胆小管内,与胆盐、胆固醇等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其中胆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是从哪里来的,含有哪些主要成分,有什么作用?胆汁是在胆道中流动的一种特殊的体液,由肝脏分泌产生。
胆汁的生成过程非常复杂,肝脏产生的胆汁称为肝胆汁。
肝脏不断地生成胆汁,每天的生成量约为100~200ml,随着人们的活动、饮食的质和量、以及饮水量的不同而变化,进餐时肝脏产生的胆汁比平时多得多。
胆汁味苦,肝胆汁呈金黄色,而胆囊内的胆汁因经浓缩而成深绿色。
胆汁问题
胆盐有哪些功用? 胆汁中的胆盐有很多功用,能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脂肪,可使脂肪成为极小的微滴,增加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和吸收,促进维生素A、D、E、K随脂肪的分解产物一起吸收,能刺激肠道的蠕动功能,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可促进胆固醇的溶解。磷脂又起着促进胆固醇溶解的作用,从而使胆汁保持液体状态。
编辑本段胆汁的生理功能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汁酸的作用。胆盐或胆汁酸可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汁酸还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总之,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胆汁代谢过程
胆色素在体内的来源及其代谢过程是怎样的? 体内胆红素的80%~85%来自循环血液生成和组织内一些含铁卟啉辅基的血色蛋白。衰老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血红蛋白转变成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未酯化,不能直接与凡登白实验中的偶氮试剂反应,故称为间接胆红素。间接反应胆红素进入血液后与白蛋白结合,随血浆到达肝脏,再通过肝细胞膜上的特异载体转运系统进入肝细胞,并立即与细胞内Y蛋白或Z 蛋白结合,运送至光面内质网。其中绝大多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这种胆红素能与偶氮试剂起直接反应,称为直接反应胆红素,占胆汁中胆红素的90% 。直接反应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经肠道细菌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而转变为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除,称粪胆原,小部分被门静脉重吸收入肝。尿胆素类化合物是胆色素代谢排放的最终形式。
什么叫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体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而由于每次餐后都可进行2~4次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二)胆汁的作用
促进脂肪的消化
1 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降 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增加 胰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加速脂肪分解。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消化
促进脂肪的吸收
胆盐是双嗜性分子,可聚合形成微胶粒。与脂质
2 分解产物共同形成混合微胶粒(一种水溶性复合 物),将脂肪分解产物运送到肠黏膜表面,促进
其吸收。
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 二、胃内消化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二)胆汁的作用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 因促进脂肪吸收,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 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消化
利胆作用
4 胆盐利胆(由胆盐的肠肝循环)。
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 二、胃内消化 三、小肠内消化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迷走神经
肝胆汁少量分泌 胆囊收缩轻度加强
四、大肠内消化
促胃液素
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体液调节
二、胃内消化
1 促胃液素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消化
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引起肝胆汁分泌 和胆囊收缩。也可刺激胃酸分泌,间接引起促 胰液素释放而引起肝胆汁分泌。
生理生化教研室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消化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一、口腔内消化 二、胃内消化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消化
胆汁
肝细胞分泌胆汁,经肝管、胆总管直接 排入十二指肠(肝胆汁),或由肝管转 入胆囊管而贮存于胆囊(胆囊胆汁)。
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易化作用。
排泄作用。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大题(含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大题(含答案)——等候伊人2、简述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与机制。
[考点]消化管不同部位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不同。
[解析]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
食糜到达回肠时,营养物质多已吸收完毕。
另外,胆盐和维生素B12则主要在回肠主动吸收。
(1)糖的吸收食物中的淀粉和糖原需要消化成单糖后,才被吸收。
在肠管中吸收的主要单糖是葡萄糖,而半乳糖和果糖较少。
单糖是通过载体系统的主动转运过程而被吸收的。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钠泵提供能量。
当钠泵被阻断后,单糖的转运即不能进行。
糖被吸收后,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进入淋巴的很少。
(2)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食物分解为氨基酸后,由小肠全部主动吸收。
与单糖的主动吸收相似,转运氨基酸也需要钠泵提供能量。
氨基酸吸收后,几乎全部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3)脂肪的吸收脂肪(甘油三酯)在消化后主要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此外还有少量的甘油二酯和未经消化的甘油三酯。
胆盐可与脂肪的各种消化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并聚集成脂肪微粒。
一般认为脂肪的吸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吞饮脂肪微粒;另一种是脂肪微粒的各种成分,分别进入肠上皮细胞,在细胞内,进入的脂肪分解产物又重新合成脂肪,形成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和分子较大的脂肪酸最后转移入淋巴管。
甘油和分子较小的脂肪酸可溶于水,在吸收后扩散入毛细血管。
所以,脂肪的吸收有淋巴途径和血液途径两种,但以前者为主。
(4)水分的吸收水分主要由小肠吸收,大肠可吸收通过小肠后余下的水分,而在胃中吸收很少。
小肠吸收水分主要靠渗透作用。
当小肠吸收其内容物的任何溶质时,都会使小肠上皮细胞内的渗透压增高,因而水分随之渗入上皮细胞。
(5)无机盐的吸收一般单价碱性盐类,如钠、钾、铵盐吸收很快;而多价碱性盐类吸收很慢。
凡能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如硫酸盐、磷酸盐和草酸盐等,则不能吸收。
三价的铁离子不易被吸收,维生素C可使高价铁还原为两价的亚铁而促进其吸收。
简述胆汁与胰液的主要
简述胆汁与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胆汁的产生,主要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和胰液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胆汁和胰液,胆汁和胰液的成分,分泌。
主要内容:人类与动物体是复杂的有机体,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胆汁与胰液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如果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对有机体产生毒性,我各别的论述胆汁与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分泌:一.胆汁的主要性质成分和作用:胆汁是从肝脏中分泌出来的,胆汁是味苦,粘性,弱碱性的有色液体。
成人每天生成量约100~200毫升,进餐时肝脏产生的胆汁比平时多一点。
胆囊是储存及控制胆汁分泌的器官,胆囊内的胆汁因经浓缩而成深绿色。
(一)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3种。
(1)胆盐的主要作用: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K,D,E 的吸收,促进胆汁的分泌,胆汁含有重碳酸盐,在十二直肠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2)胆色素的作用: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包括胆红素和胆绿素。
胆汁的颜色由胆色素的含量和种类决定。
如:肉食动物胆汁呈红褐色,猪的胆汁呈黄色,动物的胆汁是暗绿色,人的胆汁是淡蓝色,胆色素不参与消化过程。
作用:是产生大便和尿的颜色,人胆汁的胆色素随大便和尿排除体外。
(3)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是肝细胞脂肪代谢产物,如果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含量减少,可导致胆固醇沉积,这是形成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通常称牛的胆结石为牛黄,马的胆结石为马宝。
胆汁中还有少量胆汁酸,卵磷脂,电解质和蛋白质等成分。
一般胆汁中没有消化酶,除胆红素外进入体内的药物,代谢产物,毒物,染料及重金属盐等均可随胆汁排除入肠道,再由大便排除体外。
胆汁中极大的成分是水(肝胆汁中水的约占97%),在水中溶有许多种物质,其中包括能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胆汁酸以及与消化无关的肝的排泄物胆红素。
此外,胆汁中含有磷酸,钠,钾,钙等元素和磷酸盐。
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12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12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1.对胰腺分泌HCO3- 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胰腺内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B.缩胆囊素可引起大量分泌C.可防止盐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D.胃酸进入十二指肠有利于HCO3- 的分泌正确答案:B解析:胰液中的无机成分中ltCO;的含量很高,它是由胰腺内的小导管细胞分泌的。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同时也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最适pH环境(pH7~8)。
缩胆囊素主要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
知识模块:消化和吸收2.能使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最重要的物质是A.胃酸B.胰蛋白酶C.糜蛋白酶D.肠致活酶正确答案:D解析:胰蛋白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是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特异性酶,可使胰蛋白酶原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知识模块:消化和吸收3.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B.消化期时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C.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D.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正确答案:D解析:肝细胞能持续分泌胆汁。
在非消化期,肝脏分泌的胆汁主要储存于胆囊内。
消化期既有胆囊收缩排出的胆汁也有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胆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知识模块:消化和吸收4.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错误的是A.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盐可促进脂肪的吸收C.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D.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正确答案:D解析:胆汁的作用:①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胆同醇均可作为乳化剂,促进脂肪的分解消化。
②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③中和胃酸:肝胆汁呈弱碱性(pH7.4),排入十二指肠后,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生理学B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人卫第七版)
生理学B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生理学 B课程英文名称: Physiology B所属课程编号:41032011;4103201面向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五年制)课程总学时: 72理论学时: 72实验学时: 0课程学分:4.5本课程所属院系: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大纲主撰人:董榕 Tel:83272425 E-mail:shenglidongrong@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各种生物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对活体功能活动规律的认识均来自于实验的观察和总结,所以生理学亦是一门实验学科。
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内容正常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为今后学习其他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为在医疗、护理、预防等医学工作中有效地防治疾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医学生来说,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以活体研究为对象的机能学学科。
生理学的内容是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与动物的实验研究,从而积累了许多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
通过对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内容相关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了解内容熟悉内容获得这些基本理论的途径与方法。
认真学习生理学内容,可为后继医学课程的学习及在今后的医学实践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内容: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体内的控制系统:反溃控制系统的概念,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的三个水平。
2.生理学研究的方法: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
了解内容:1.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2.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3.学习生理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的三个水平。
肝脏胆汁分泌时间
肝脏胆汁分泌时间文章目录肝脏胆汁分泌时间1、肝脏胆汁分泌的时间胆汁平时一直在慢慢分泌的,贮存在胆囊中,进食后则排出的,当然,进食后分泌也明显增加的,平时分泌的少的。
肝脏会以身体所不需要的物质为原料生成胆汁。
胆汁是有助于吸收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液。
肝脏所生产的胆汁会被运送至胆囊后蓄存下来,在胆囊内浓缩之后被排放到到十二指肠当中。
胆汁是在胆道中流动的一种特殊的体液,由肝脏分泌产生,不由胃产生,储存在胆囊内。
胆汁的生成过程非常复杂,肝脏产生的胆汁称为肝胆汁。
肝脏不断地生成胆汁,每天的生成量约为100~200ml,随着人们的活动、饮食的质和量、以及饮水量的不同而变化,进餐时肝脏产生的胆汁比平时多得多。
2、什么是胆汁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排出肝细胞的代谢产物。
胆汁中的成分可分为两类:一是水,无机盐等可以自由通过肝细胞膜。
它们在胆汁中的浓度与血浆相接近;另一类是大分子物质,如胆红素、胆酸、胆固醇、蛋白质、卵磷脂、脂肪酸等本来不是水溶性的物质,需要在肝细胞内经过一个结合过程,成为水溶性后才能通过肝细胞的胞膜排入毛细胆管。
胆汁的日分泌量多达1000ml,临床上经T型管引流,每天引流出的胆汁300ml~700ml左右。
无论何病因引起胆道梗阻,超出这一压力胆汁分泌量会随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当压力达到300mmH2O时胆汁分泌就停止。
胆管完全梗阻48小时,肝脏便停止向胆管内分泌胆汁,但是肝细胞分泌胆汁的功能仍然存在。
胆红素通过肝细胞后又回到血液循环中,患者就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现象。
3、肝脏胆汁的分泌过程是怎样的3.1、释放入血而经肾脏排泄胆汁由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生成到胆小管。
3.2、未进食时左、右肝管到肝管到胆囊管再到胆囊储存及浓度。
3.3、当进食时肝内胆汁→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
胆囊内胆汁→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
3.4、消化期胆汁的排出途径肝细胞产生的胆汁,进入胆小管,经小叶间胆管、肝左管(或肝右管)、肝总管、胆总管,在十二指肠降部和胰头之间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
胆汁输送机制
胆汁的输送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泌与排放。
1. 分泌:胆汁由肝细胞分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当肝脏合成胆汁后,会经过肝管流入胆囊。
在非消化期,胆汁会在胆囊内贮存。
2. 排放:在消化期,胆汁的排放分为两个途径。
一方面,当食物进入胃并刺激十二指肠时,会释放出一种激素,刺激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另一方面,在非消化期,胆汁会经过胆总管直接排入十二指肠。
胆汁在十二指肠内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并起到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作用。
胆通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胆通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功能主治•胆通的功效主要包括: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调节胆固醇代谢,改善消化功能,保护肝脏健康。
•胆通还具有以下主治作用:1.疏肝理气:能够平肝舒筋,缓解情绪、压力等因素导致的胆囊功能失调,改善胆汁淤积、胆囊胆石等症状。
2.利胆排石: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淤积,有助于胆石的溶解和排出,预防和缓解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疾病。
3.调节血脂:能够调节胆固醇代谢,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4.保肝护肝:能够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增强肝组织抗氧化能力,保护肝脏免受损伤,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归经•归经:胆通的性味归属于肝胆经。
•肝主疏泄,藏血养筋,与胆相表里,共同调节情绪、运化血液、调节胆汁分泌和排泄。
•胆经主要与胆汁的分泌、储存和排泄等功能相关,与肝经相互配合,共同维护胆道的正常功能。
性味•性味:胆通的性味属于苦、寒。
•苦味有清热、疏肝、利湿的作用,对湿热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寒味有凉血、散瘀的作用,对血瘀和湿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胆通的苦寒性味使其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清热疏肝,利湿排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使用方法•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一般而言,胆通的剂型主要为中药饮片,可配制成煎剂或者冲服。
•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常见的用法为每次15克至30克,一日3次,水煎服用或冲服。
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剂量和用药频率。
•使用前应先将中药饮片放入适量的开水中浸泡片刻,然后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煎煮15分钟,过滤后取药液服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胆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服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咨询。
3.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4.请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
总结•胆通作为一味中药,具有调节胆固醇代谢,改善消化功能,保护肝脏健康等多种功能。
肝胆胰外科胆道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概要问题解答
肝胆胰外科胆道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概要问题解答胆道系统包括哪些?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两部分,起自肝内的毛细胆管,其终末端与胰管汇合后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肝内胆道包括肝段胆管、肝叶胆管和肝内左、右肝管;肝外胆道包括肝外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
(1)肝内胆道:肝内胆管起自肝内的毛细胆管,逐渐汇合成小叶间胆管、肝段胆管、肝叶胆管和肝内左、右肝管。
在临床上通常以左、右肝管开口为肝内外胆道系统的分界点,即左、右肝管开口以上为肝内胆道系统,开口以下部分归为肝外胆道系统。
(2)肝外胆道:肝总管由左、右肝胆管在肝门横沟的深处汇合而成。
在肝门部,肝管、门静脉和肝动脉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般前方是左、右肝管,中间是肝左、右动脉,后方是门静脉左、右分支。
肝总管全长2~4.cm,直径0.4~0.6cm,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右缘,下端与胆囊管汇合而成胆总管。
(3)胆道系统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胆管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和肝右动脉,这些动脉的分支在胆管壁周围相互吻合成丛状。
胆囊的淋巴引流入胆囊淋巴结和肝淋巴结,并与肝组织内的淋巴管有吻合。
肝外胆管的淋巴引流入肝总管和胆总管后方的淋巴结。
胆道系统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腹腔丛发出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
胆囊在身体的什么地方?胆囊是一个囊性器官,呈梨形,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相当于肝右叶与肝方叶之间,右上腹肋骨下。
胆囊长5~8cm,宽3~5cm,容量为40~60mL。
胆囊为分底、体、颈三部。
胆囊底部游离,体部位于肝脏面的胆囊床内,颈部呈囊状,结石常嵌顿于此,胆囊管长2~4cm,直径0.2~0,4cm。
什么是胆囊三角?胆囊三角有什么临床意义?将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Calot三角,图2-3)。
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常在此区穿过,胆道手术时应特别注意。
胆囊淋巴结位于胆囊管与肝总管相汇处夹角的上方,可作为手术寻找胆囊动脉和胆管的重要标志。
小肠中重要的消化液-胆汁
贵州中公教育1小肠中重要的消化液-胆汁在平时生活中,大家享受着美食的诱惑。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被机体消化来供给营养的呢?相信大家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并不陌生,但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来研究一下小肠中重要的消化液-胆汁。
首先我们追溯胆汁的产生源头,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很多同学在学习胆汁这一章节时会误认为胆汁是由胆囊产生的,我们的胆囊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
有个词语叫“肝胆相照”,在中医学中,肝与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而今天的主题是胆汁,大家知道刺激胆汁排出的因素是什么吗?在解剖学提到过,进食后尤其是进食高脂肪的食物,胆囊收缩会刺激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内。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食物是引起胆汁排出的自然刺激物,其中以高蛋白食物刺激作用最强。
同学们读到这里是否疑惑,胆汁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胃酸属于强酸,有没有一种消化液可以抵抗胃酸呢?答案很明显,胆汁是一种有色、味苦、较稠的液体,胆汁第一个作用是排入十二指肠后可以中和胃酸。
这是由胆汁的性质以及排出途径决定的。
说到现在为什么迟迟不提胆汁的成分,下面我要给大家介绍小肠中重要的消化液-胆汁的第二个作用。
胆汁的成分中除了水、胆盐和胆色素外,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胆盐。
这个胆盐的作用可以乳化脂肪,我们可以得出胆汁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说到脂溶性维生素大家想到了什么?我给大家说一下维生素K ,它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在肝脏内可以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
所以胆汁的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中和胃酸和促进胆汁自身的分泌。
胆汁的故事不仅仅只有这些,上面我们主要介绍了胆汁的作用与排出,还记得生理上曾经说过机体的调节方式吗?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的特点是迅速、精准、短暂,体液调节缓慢、持久、弥散,自身调节幅度与范围小。
舒肝利胆丸功效与作用
舒肝利胆丸功效与作用舒肝利胆丸是一种由中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与肝胆相关的病症,如肝胆湿热、肝胆郁滞、胆石病等。
舒肝利胆丸通过调理肝胆功能,清热解毒,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改善肝胆的血液循环,以达到舒缓症状,恢复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舒肝利胆丸的功效和作用。
一、舒肝利胆丸的功效1. 舒肝和胆舒肝利胆丸中的中药成分可以平肝疏泄,舒肝和胆,调理肝胆的功能,使其恢复平衡,改善肝胆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
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症状,如黄疸、口苦口干、便秘等有良好的疗效。
2. 清热解毒舒肝利胆丸中含有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成分,如黄柏、苦参等。
这些中药成分可以清热解毒,消炎退红,对于肝胆湿热、胆固醇结石等引起的炎症和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3. 促进胆汁分泌与排出舒肝利胆丸中的某些中药成分能够刺激胆汁的分泌与排出,改善肝胆的功能,防止胆汁淤积,减少肝胆疾病的发生。
对于胆固醇结石,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有利于胆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4. 活血通络肝胆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
对于肝胆郁滞、经络不通引起的症状,如头痛、眩晕、目赤等有一定的疗效。
5. 提高免疫力舒肝利胆丸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对于一些由肝胆功能不良引起的免疫抑制症状,如易感冒、乏力、食欲减退等有一定的疗效。
二、舒肝利胆丸的作用1. 调理肝胆功能舒肝利胆丸中的中药成分可以调理肝胆的功能,改善肝胆的血液循环与代谢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对于肝胆湿热、肝胆郁滞引起的症状,如黄疸、口苦口干、脘腹胀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2. 促进胆汁分泌与排出舒肝利胆丸中的某些中药成分能够刺激胆汁的分泌与排出,改善胆汁的流动性,防止胆汁淤积。
对于胆固醇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 清热解毒舒肝利胆丸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能够消炎退红,对于肝胆湿热、胆固醇结石引起的炎症和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4. 活血通络肝胆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
分泌胆汁的作用
分泌胆汁的作用
胆汁是由肝脏和胆囊共同分泌的一种消化液体,它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色素、胆固醇、胆酸等,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脂肪。
当我们进食含有脂肪的食物时,胆汁会被分泌到小肠中,与胰液一起混合,形成胆汁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可以将脂肪分解成小颗粒,使其更容易被肠道吸收。
同时,胆汁中的胆酸还可以促进脂肪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脂肪的消化效率。
胆汁还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胆汁中含有一些酶类物质,如胆汁酸酯酶、胆固醇酯酶等,它们可以分解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使其更容易被肠道吸收。
胆汁还可以帮助排泄体内废物。
胆汁中的胆色素可以将体内的老化红细胞和其他废物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分泌胆汁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还可以帮助排泄体内废物,保持身体的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肝脏和胆囊的健康,避免过度饮酒、吃辛辣食物等不良习惯,从而保证胆汁的正常分泌和作用。
胆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胆的作用和功能主治胆的作用胆是人体消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它在体内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以下是胆的几个主要作用:1.胆汁生成:胆汁是由肝脏合成并储存在胆囊中的一种消化液体。
它主要由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和磷脂等成分组成,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起到重要的作用。
2.脂肪消化: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分子变得更小,便于胃液中的脂酶分解。
这样,身体能够更好地吸收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
3.胆结石预防:胆汁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胆固醇和胆酸,如果这些成分的比例失衡,胆固醇就会过度饱和,形成胆结石。
胆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4.消化功能:胆汁中的酶能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促进其消化吸收,并提供养分给身体的其他组织和器官。
5.毒物排泄:胆汁中的胆红素和其他废物物质可以通过肝脏和胆汁的排泄作用,将体内的毒物和废物排出体外。
胆的功能主治胆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这些功能主治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以下是胆的功能主治的列点说明:•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胆汁中的胆盐能够乳化脂肪,使其更容易被胰脂肪酶分解,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胆盐还能够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护人体健康。
•肝脏排毒功能:胆汁中的毒素和废物物质能够通过肝脏和胆汁的排泄作用,被运送到肠道并从体外排出。
胆可以促进这个过程,减轻肝脏的负担,维护肝脏健康。
•预防胆结石形成:胆结石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和胆酸比例失调引起的。
胆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避免胆结石的形成。
•促进消化吸收:胆汁中的酶有助于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从而促进其在肠道的吸收。
•调节胃肠蠕动:胆汁对胃肠道的蠕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促进食物顺利通过胃肠道,有效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
•改善胆囊疾病: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可以通过胆的调节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综上所述,胆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它不仅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还能够帮助肝脏排毒、预防胆结石、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胃肠蠕动等。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测试题及答案(3)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测试题及答案(3)2017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测试题及答案[X型题]62.消化道平滑肌的静息电位:A.不是恒定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B。
是恒定地维持在一定水平C. 能够自动地周期性去极化D.不能够自动地周期性去极化E.波动于一60一一50mY63.与消化道平滑肌静息膜电位形成有关的是:A.K+B.Na+C.C1—D.Ca2+E.生电性钠泵64.与胃肠壁内在神经丛发生突触联系的外来神经纤维是:A.迷走传出纤维B.交感传出纤维C. 运动传出纤维D. 迷走传人纤维E.交感传人纤维65.促胃液素分布于消化道的:A.胃窦B.空肠C. 十二指肠D. 胰E.回肠66.可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有:A.生长素B.生长抑素C.胰高血糖素D.胰多肽E.P物质67.促胰液素主要分布于消化道的:A.胃窦B.空肠C. 胰D.十二指肠E.大肠68.唾液:中含有的`酶是:A.淀粉酶B.凝乳酶C. 溶菌酶D. 寡糖酶E.蛋白水解酶69.唾液的生理作用有:A.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井引起味觉B.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C.冲淡、中和、消除进入口腔的有害物质D.初步分解蛋白质E.含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70.对唾液淀粉酶有激活作用的有:A.H+B.K+C. C1-D.HCOE.硫氰酸盐71.下列胃排空速度哪些正确:A. 流体食物较固体食物快B.糖类的排空较蛋白质快C.蛋白质的排空快于脂肪D.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为10一12hE.等渗液体比非等渗液体快72.胃运动的形式主要为:A.紧张性收缩B.容受性舒张C. 蠕动D. 分节运动E.摆动73.影响胃运动的激素有:A. 促胃液素B.胃动素C.促胰液素D. 抑胃肽E.胆囊收缩素74.胃运动的功能是:A. 使食团与胃液充分混合B.促进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C. 将食团研磨成食糜D. 连续不断地将食糜排入小肠E.容受和贮存食物75.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为:A. 胃窦内酸度增加B.胃蛋白酶增加C.十二指肠内的pH降到2.5以下D.十二指肠内低渗溶液E.脂肪进入十二指肠76.胃酸的生理作用有:A. 激活胃蛋白酶原B.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C. 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E.盐酸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胆汁等的分泌77.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些是对的: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C.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黏液E.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78.促胃液素对胃的作用有:A.刺激壁细胞分泌大量盐酸B.促进胃腺黏液细胞分泌大量黏液C.对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有轻度刺激作用D.促进胃的运动E.促进胃黏膜生长79.胆汁中与脂肪消化有关的成分是:A. 胆盐B.胆固醇C. 胆色素D. 磷脂酰胆碱E.脂肪酸80.胆汁的生理作用有:A.胆盐、胆固醇、磷脂酰胆碱都可乳化脂肪B.胆盐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 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E.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81.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为:A.促胃液素B. 乙酰胆碱C.组胺D.去甲肾上腺素E.促胰液素82.胃液的头期分泌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A. 交感神经B。
胆汁分泌不足如何疗养
胆汁分泌不足如何疗养
一、胆汁分泌不足如何疗养二、胆汁分泌不足适宜吃的食物三、胆汁分泌不足的中医调理
胆汁分泌不足如何疗养1、胆汁分泌不足如何疗养
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影响饮食,特别时肉类食品更不能消化,见到油腻的食品会产生恶心厌食,不能闻到油烟味。
胆汁分泌不足时还会出现腹部胀气、便秘、贫血、骨骼疏松人体抗氧化性能大减等症状表现。
胆汁分泌不足时应留意饮食,饮食要平淡,不吃油腻食品,忌食辛辣刺激性、过冷、过热、粗糙等食品。
同时去医院做个检查,确定是哪种因素导致的。
引起胆汁分泌不足的因素包括慢性肝病、输送胆汁管道阻塞、小肠尾部或回肠紊乱、节段性回肠炎、肠内有害菌大量繁殖等等。
另外,经常不吃早饭的话,就会造成胆汁分泌不足,也就会造成胆结石。
吃点助消化的药:如酵母片,乳酸菌素片,平时也要注意不要一次食用过多的脂肪,否则会给胃和胆囊增加很多负担。
平时注意要低脂饮食,饮食要规律,尤其是要重视早餐。
2、胆汁的调节方式
肝细胞是不断的分泌胆汁,但在非消化期间,肝细胞所分泌的胆汁贮存于胆囊中。
胆汁的分泌和排除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类似,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出,通过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使胆汁分泌增加和胆囊收缩;通过G细胞释放胃泌素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胆汁分泌增加。
体液调节:多种体液因素参与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除:胃泌素可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各种食物成分对胆汁分泌的刺激
作用强弱顺序为:高蛋白食物> 高脂肪或混合食物> 糖类。
1.神经调节:神经对胆汁的分泌及排出的作用均很弱。
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
走神经。
迷走神经除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外,还可通过引起胃泌素的释放
间接引起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交感神经可能起抑制性的作用。
2.体液调节:
①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5%以上被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
再组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反复的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②胃肠激素中胰泌素、胃泌素以及胆囊收缩素均可促进胆汁的分泌。
胃泌素:主要作用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促胰液素:能引起胆管系统分泌水及HCO。
胆囊收缩素:可引起胆囊收缩降低奥的氏括约肌的紧张性,而使胆汁大量排出。
它也能刺激胆管上皮细胞,使胆汁流量和HCO增加。
血管活性肠肽和胰高血糖素也可使胆汁分泌增加。
P物质则抑制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促胆汁分泌效应。
生长抑素亦使水及HCO_的分泌减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