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合集下载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胆汁胆汁由约75%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000ml。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在非消化期间胆汁存于胆囊中。

在消化期间,胆汁则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

参考资料:

什么叫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体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而由于每次餐后都可进行2~4次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如何进行?

血液中的不溶性胆红素或直接吸收于肝细胞内,或经星形细胞转运入肝细胞内.经肝细胞的作用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可溶性胆红素,或释放入血而经肾脏排泄;或释放入胆小管内,与胆盐、胆固醇等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其中胆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分泌调节PPT课件

胆汁分泌调节PPT课件
实验目的
• 观察胆汁分泌排出及其调节因素和机制
第1页/共14页
实验原理
胆汁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控制。
非消化期, 胆总管括约肌收缩阻止胆汁排入 十二指肠,胆汗流入胆囊贮存。
进食开始后, 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一方面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 另一方面促进胆囊收缩 和胆总管括约肌舒张从而排放胆汗入十二指肠。
第2页/共14页
实验步骤
1.麻醉和固定 2.颈部手术:气管插管 3.腹部手术:神经分离、胆总管插管
第3页/共14页
麻醉固定
称重 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 前1/3 可以快,中1/3慢,后1/3更慢 判断麻醉深度 四肢肌张力、角膜反射、呼吸运动
第4页/共14页
气管插管
游离一段气管、穿线、剪倒T口
第8页/共14页
胆总管
第9页/共14页
插管
第பைடு நூலகம்0页/共14页
记滴
第11页/共14页
观察项目
(1)正常胆汗分泌,记录每分钟的滴数。 (2)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观察胆汁分泌速度的变化。 (3)静脉注射稀胆汁(用生理盐水稀释1倍)4ml (4)静脉注射0.5ml乙酰胆碱(1:10000) (5)结扎十二指肠两端,肠腔注射37度HCl()20ml (6)静脉注射粗制促胰液素4~6ml
气管插管

第5页/共14页

生理学┃小肠内消化(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生理学┃小肠内消化(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生理学┃小肠内消化(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生理学· 消化和吸收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肝细胞能持续分泌胆汁。在非消化期,肝脏分泌的胆汁(bile)主要储存于胆囊内。进食后,食物及消化液可刺激胆囊收缩,将储存于胆囊内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直接从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称为肝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并由胆囊排出的胆汁称为胆囊胆汁。

(一)胆汁的形质、成分和作用

1、胆汁的形质和成分:胆汁是一种有色、味苦、较稠的液体。肝胆汁呈金黄色,透明清亮,呈弱碱性(pH7.4)。胆囊胆汁因被浓缩而颜色加深,胃深棕色,因HCO3-在胆囊中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0.8~1.0L。胆汁中除水分外,含有胆盐、卵磷脂、胆固醇和胆色素等有机物和Na+、K+、Ca2+、HCO3-等无机物。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胆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色素是血红素的分解产物,是决定胆汁颜色的主要成分;胆固醇是肝脏脂肪代谢的产物。

胆盐与卵磷脂都是双嗜性分子,因而可聚合成微胶粒(micclle),胆固醇可溶入微胶粒中。卵磷脂是胆固醇的有效溶剂,胆固醇的溶解量取决于胆汁中它与卵磷脂的适当比例。当胆固醇含量过多或卵磷脂含量过少时,胆固醇便从胆汁中析出而形成胆固醇结石。另外,胆汁中绝大部分胆红素在正常情况下以溶于水的结合形式(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存在,仅约1%以不溶于水的游离形式存在,后者能与Ca2+结合成胆红素钙而发生沉淀,在某些情况下使游离胆红素增多,便有可能形成胆红素结石。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课件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课件

胆 盐 构 成 微 胶 粒
胆 汁 的 利 胆 作 用
胆 盐 的 肠 肝 循 环
胆汁的分泌
金黄色,碱性
消化期 十二指肠 胆囊 肝胆汁 胆囊胆汁 墨绿色,酸性
肝细胞
非消化期
特点:
连续分泌 间歇排放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图解:
蛋白质分解产物> 脂肪酸>盐酸 小肠Ⅰ细胞 ④CCK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迷走N ①Ach 机械扩张 蛋白质分解产物 胃窦G细胞 ②胃泌素 肝细胞 盐酸蛋>白质分解 产物>脂肪酸 小肠S细胞 ③胰泌素
胆囊平滑肌收缩
胆管系统
肝胆汁的分泌和排放
⑤胆盐 肠-肝循环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促胆汁分泌物顺序:
高蛋白质>高脂肪>高混合物>糖
2.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ACh→肝、胆→胆汁↑
3.体液调节:
① 胃泌素→ HCl↑→入肠→促胰液素↑→肝细胞 →肝胆汁↑ ② 促胰液素→胆汁总量↑、HCO3—↑ ③ 胆囊收缩素→胆囊胆汁↑
physiology
胆汁的分泌与排除
1 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 胆汁的分泌和作用
3 胆囊的功能
胆汁的性质
有色、苦味,较稠的液体。
肝胆汁(金黄色/桔黄色、弱碱性pH=7.4) 胆囊胆汁(深绿褐色、酸性 pH=6.源自文库) 胆汁的成分
无机成分:水、钠、钙、 钾等; 有机成分:胆色素、胆固 醇、卵磷脂、胆盐、无机盐 等。 胆汁是不含消化酶的消化 液。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体液调节
二、胃内消化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消化
2 促胰液素
主要作用于胆管系统,使胆汁中水和HCO3-的 分泌量增加,而胆盐的分泌并不增加。
3 缩胆囊素
可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及Oddi括约肌舒张,因此 可促使胆囊胆汁大量排放。
消化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二)胆汁的作用
促进脂肪的消化
1 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降 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增加 胰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加速脂肪分解。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消化
促进脂肪的吸收
胆盐是双嗜性分子,可聚合形成微胶粒。与脂质
2 分解产物共同形成混合微胶粒(一种水溶性复合 物),将脂肪分解产物运送到肠黏膜表面,促进
一、口腔内消化
(三)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体液调节
二、胃内消化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消化
4 胆盐
通过肠-肝循环返回肝脏的胆盐具有强的利胆作 用。是临床上常用的利胆剂之一。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肝细胞持续分泌胆汁。 高蛋白质食物引起胆汁排放量最多,高脂肪
或混合食物次之。 胆汁的分泌、排出受神经及体液因素的双重
调节,且以体液调节为主。

控制胆汁排出的结构

控制胆汁排出的结构

控制胆汁排出的结构

控制胆汁排出的结构主要包括胆管、胆囊和胆盏。其中,胆管是

从肝脏以及马尾部腔至胆囊的通道,在这一过程中,胆管会分散胆汁,以及吸收脂肪,并有助于分泌激素。而胆囊则是一个由分泌胆汁的器官,它将胆汁贮存起来,等待食物进入消化道时,才将胆汁释放给胆管,从而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最后,胆盏是将胆汁从胆囊排进肠

道的通道,它的功用是控制胆汁的排出,以及拦截毒素进入肠道。

总之,控制胆汁排出的结构主要包括胆管、胆囊和胆盏,它们分

别负责分散胆汁、贮存胆汁、以及控制胆汁的排出。胆管和胆囊属于

对食物消化起辅助作用,而胆盏则是防止毒素进入肠道的一个重要器官。这些结构组成了控制胆汁排出的完整系统,确保胆汁的及时排出,从而达到消化及防毒的目的。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physiology
学生 汤晓芳
1
全科二班4小班
小班成员
杜欣 李翠明 汤晓芳 田中粉 徐春 罗娜 杨城岳 曹兴智 宁德佑 周先宇
演讲 汤晓芳 内容整理 杨城岳 曹兴智 周先宇 资料分析 田中粉 李翠明 罗 娜 PPT制作 杜 欣 徐 春
2
胆汁的分泌与排除
1 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 胆汁的分泌和作用
是因为肝胆汁可直接流入小肠的缘故。
12
13
谢谢观赏!
胆汁分泌的作用,称为胆盐的利胆作
用。
6
胆 盐 构 成 微 胶 粒
7














8
胆汁的分泌
肝细胞
消化期 非消化期
金黄色,碱性
十二指肠 肝胆汁
胆囊
胆囊胆汁
墨绿色,酸性
特点:
连续分泌 间歇排放
9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图解:
蛋白质分解产物> 脂肪酸>盐酸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机械扩张 蛋白质分解产物
3 胆囊的功能
3
胆汁的性质
有色、苦味,较稠的液体。
肝胆汁(金黄色/桔黄色、弱碱性pH=7.4) 胆囊胆汁(深绿褐色、酸性 pH=6.8)
胆汁的成分

胆汁分泌调节PPP文档(最全版)

胆汁分泌调节PPP文档(最全版)
胆汁分泌调节
实验目的
观察胆汁分泌排出及其调节因素和机制
实验原理
胆汁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控制。
非消化期, 胆总管括约肌收缩阻止胆汁排入 十二指肠,胆汗流入胆囊贮存。
进食开始后, 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一方面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 另一方面促进胆囊收缩 和胆总管括约肌舒张从而排放胆汗入十二指肠。
观察项目
(1)正常胆汗分泌,记录每分钟的滴数。 (2)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观察胆汁分泌速度的变化。 (3)静脉注射稀胆汁(用生理盐水稀释1倍)4ml (4)静脉注射乙酰胆碱(1:10000) (5)结扎十二指肠两端,肠腔注射37度HCl(0.1M.pH=1)20ml (6)静脉注射粗制促胰液素4~6ml
十二指肠,胆汗流入胆囊贮存。
3.腹部手术:神经分离、胆总管插管 (3)静脉注射稀胆汁(用生理盐水稀释1倍)4ml
胆总管附近血管丰富,注意避免出血
在胆总管剪一小口,朝胆囊方向插入,结扎固定。
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
观察胆汁分泌排出及其调节因素和机制
游离一段气管、穿线、剪倒T口
气管插管
腹部手术:神经分离、胆总管插管
注意事项
胆总管附近血管丰富,注意避免出血 胆总管壁薄,柔软易折叠,防止插管扭曲 手术完成后,以纱布覆盖创口 每个项目观察结束后,回复到平稳正常值,再进行下
一项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1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各种食物成分对胆汁分泌的刺激作用强弱顺序为:高蛋白食物 > 高脂肪或混合食物 > 糖类。

1.神经调节:神经对胆汁的分泌及排出的作用均很弱。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除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外,还可通过引起胃泌素的释放间接引起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交感神经可能起抑制性的作用。

2.体液调节:

①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5%以上被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反复的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②胃肠激素中胰泌素、胃泌素以及胆囊收缩素均可促进胆汁的分泌。

胃泌素:主要作用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促胰液素:能引起胆管系统分泌水及HCO 3-。

胆囊收缩素:可引起胆囊收缩降低奥的氏括约肌的紧张性,而使胆汁大量排出。它也能刺激胆管上皮细胞,使胆汁流量和HCO 3-增加。

血管活性肠肽和胰高血糖素也可使胆汁分泌增加。P 物质则抑制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促胆汁分泌效应。生长抑素亦使水及HCO 3-的分泌减少

8.5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8.5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高等动物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胆汁运输与储存的相关结构

动物胆道系统结构模式图

胆汁由肝细胞持续分泌生成。

消化期的胆汁由肝管流出,经胆总管到十二指肠,称为:肝胆汁

非消化期间的胆汁由肝管进入胆囊,经浓缩后储存,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到十二指肠,称为:

胆囊胆汁

胆囊胆汁较肝胆汁浓稠,不同动物胆囊胆汁浓缩程度不同,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较草食性浓缩程度高。

马、驴、鹿、骆驼等动物没有胆囊,其功能由粗大的胆管替代。

一、胆汁的成分和生理作用

胆汁是一种粘稠、具有苦味的碱性液体,由水、无机盐、胆汁酸、胆固醇、胆色素等组成。

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黄酸结合形成胆盐。

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食草性动物以胆绿素为主,食肉性动物以胆红素为主,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胆汁的颜色。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

消化;

胆盐

胆固醇

卵磷脂

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

因此,胆盐可成为脂肪分解产物到达肠粘膜表面的运载工具,对于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

胆盐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汁酸的分子结构图

胆汁酸是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转变为次级胆汁酸

胆盐肝肠循环

二、胆汁分泌和排泄的调节

胆汁分泌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但胆汁产生后并不能立即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而是在饮食刺激下周期性地进入小肠内。

四、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四、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麻醉
给药原则:先快后慢,连续推4ml乌拉坦后缓慢摇
晃针栓进药。
麻醉效果的观察指标:
1、呼吸
加快、不规则 规则、平稳 变慢、腹式呼吸为主
2、反射活动
(角膜/Biblioteka Baidu毛)
反应灵敏 反应迟钝 反应消失,瞳孔散大
3、肌张力
肌张力亢进 全身肌肉松弛
过浅,需追加 合适 过深
过浅,需追加 合适 过深
过浅,需追加 合适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临床医学专业
任务四: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基础医学部 机能学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知识目标]:
1.能熟练说出胆汁分泌的调节因素及作用机制;
[能力目标]:
1.学会家兔胆总管插导管的方法。 2.学会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胆汁分泌和排出双重调节的观察。
[素质目标]:
1.树立仁爱、严谨的医护精神。 2.明确本次实验课程学习的任务和要求。
防止扭曲。 4、观察项目应在前一项反应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一项目的观察。 5、实验结束后务必要处死动物,清洗归还物品方可离开。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
1.正常状态下,在非消化期,胆汁分泌量约1滴/min, 在消化期,分泌量可明显增加,而且胆汁分泌是连续 的。 2.十二指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胆汁分泌量增加。原 因是盐酸促进小肠黏膜的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 素再促进肝细胞分泌肝胆汁,主要是水和碳酸氢盐分 泌增多。 3.静脉注射胆汁,使胆汁大量分泌。原因是胆汁中的 胆酸或胆汁酸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促进胆汁分泌。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

胆汁的产生及排出途径(一)

胆汁胆汁由约75%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000ml。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在非消化期间胆汁存于胆囊中。

在消化期间,胆汁则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

参考资料:

什么叫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体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而由于每次餐后都可进行2~4次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如何进行?

血液中的不溶性胆红素或直接吸收于肝细胞内,或经星形细胞转运入肝细胞内。经肝细胞的作用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可溶性胆红素,或释放入血而经肾脏排泄;或释放入胆小管内,与胆盐、胆固醇等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其中胆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是从哪里来的,含有哪些主要成分,有什么作用?

简述胆汁产生及排泄过程。

简述胆汁产生及排泄过程。

简述胆汁产生及排泄过程。

胆汁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重要的液体,它有助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以及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胆汁的产生、排泄过程是人体有机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分别介绍胆汁产生、排泄的原理和过程。

胆汁的产生过程:胆汁的产生是由多层次的机械作用、化学反应和神经调节共同协调完成的。其中,胆囊分泌和胆总管环节是产生胆汁最重要的环节。胆囊和胆总管是胆汁中毒生成的重要场所,在这里,血液中的胆汁分子、脂质分子和厌氧菌受细胞膜的作用,形成水溶性和不溶性的分子,最后产生胆汁。此外,胆汁的产生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胆汁中的胆汁分子、脂质分子和水溶性物质会受到肠脏神经和胆囊神经的调节,从而完成胆汁的生成。

胆汁的排泄过程:胆汁在胆囊毒素、膳食油脂和胰腺清酒精等多种活性物质的作用下,从胆囊进入胆总管,经过胆总管、憩室和小肠,最终排入大肠,并最终从肠道排泄出体外。排泄过程中,胆汁通过憩室的运动,将胆汁排出。胆汁不仅起着清洁大肠的作用,还能防止肠道内的微生物入侵体内,及时杀死有害微生物,有助于人体健康。

总而言之,胆汁产生及排泄过程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而且还可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入侵,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健康。因此,改善生活习惯、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就医,是保持胆汁生理功能的重要手段。

- 1 -

胆汁排出的原理是什么

胆汁排出的原理是什么

胆汁排出的原理是什么

胆汁排出是指肝脏合成的胆汁经胆管系统进入胆囊储存,然后由胆囊收缩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胆汁的排出主要通过肝脏、胆囊和十二指肠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生理过程。

胆汁的合成:肝脏是体内主要的胆汁合成器官。肝细胞内的胆汁酸合成通常通过胆酸合成途径进行。首先,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然后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在胆汁酸合成过程中,多个酶的参与起到重要作用。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是胆汁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它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中间产物7α-羟基胆固醇。然后,7α-羟基胆固醇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转化为β-羟基胆汁酸,最后再转化为胆汁酸。

胆囊储存:胆汁在肝脏合成后进入胆管系统,经过肝管道和胆总管进入胆囊。胆囊类似于一个储存胆汁的容器,在肝脏合成胆汁的同时,也会有部分胆汁进入胆囊进行存储。胆囊主要起到调节胆汁分泌和浓缩的作用。在吃饭前,胆囊会逐渐积聚胆汁,并逐渐浓缩。这是因为胆囊会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电解质,使胆汁变得浓缩。

胆汁排出:胆汁排出主要发生在进食后,胆囊经过收缩将储存的浓缩胆汁排入十二指肠。食物刺激胃部和小肠的摄取末端,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的反射作用,释放出胆囊收缩素(CCK)。胆囊收缩素可以刺激胆囊的收缩,并同时减弱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的收缩,从而使胆囊的胆汁进入十二指肠。此外,一些消化道激素

如胆盐依赖性肠肽(GIP)和胃动素也可以增加胆囊收缩和胆汁排出。

胆汁排出的调节:胆汁排出的调节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调控。首先,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对胆汁排出起到重要作用。胃肠道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的增加,以及食物摄取所引起的刺激,可以通过神经和内分泌途径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的排出。此外,肝细胞合成胆汁的过程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胆酸的自动调节和脂肪酸的调节等。

胆汁的排泄过程机制

胆汁的排泄过程机制

胆汁的排泄过程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胆汁的生成:胆汁主要由肝脏合成,肝脏将血液中的胆固醇、磷脂等物质转化为胆汁酸,并分泌到胆管中。胆管内还含有胆红素、电解质、黏蛋白等成分。

2. 胆汁的储存:胆汁在肝脏内合成后,通过肝管进入胆囊储存。胆囊在进食时释放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3. 胆汁的排泄:当胆汁在胆囊中储存一定量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中的胆汁酸、胆固醇等物质在肠道中被细菌分解,产生的代谢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4. 胆汁的循环:胆汁在肠道中,部分脂溶性药物可被重吸收,葡糖苷酸结合物则可被肠道微生物的β-葡糖苷酸酶水解,释放出原形药物,然后被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

5. 胆汁的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进食时,胆囊收缩素和神经递质促使胆囊收缩,释放胆汁。此外,胆汁的分泌还受到胆固醇、胆汁酸等物质的调节。

总之,胆汁的排泄过程机制包括胆汁的生成、储存、排泄、循环和调节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共同保证了胆汁在人体内的正常功能。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 盐 构 成 微 胶 粒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图解:
蛋白质分解产物> 脂肪酸>盐酸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机械扩张 蛋白质分解产物
盐酸蛋>白质分解 产物>脂肪酸
小肠Ⅰ细胞
迷走N
胃窦G细胞
小肠S细胞
④CCK
①Ach
②胃泌素
③胰泌素
胆囊平滑肌收缩
肝细胞
胆管系统
肝胆汁的分泌和排放
⑤胆盐
肠-肝循环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促胆汁分泌物顺序 : 高蛋白质>高脂肪>高混合物>糖 2.神经调节 : 迷走神经→ACh→肝、胆→胆汁↑ 3.体液调节:
① 胃泌素→ HCl↑→入肠→促胰液素↑→肝细胞 →肝胆汁↑ ② 促胰液素→胆汁总量↑、HCO3—↑
③ 胆囊收缩素→胆囊胆汁↑
④ 胆盐肠-肝循环: 胆盐→小肠→95%吸收入血→门静脉→肝脏→肝
胆汁↑
胆囊的功能
储存和浓缩胆汁。
在非消化期,壶腹括约肌收缩而胆囊扩张,因而肝 胆汁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内储存。
在储存期,胆囊黏膜能吸收其中的水和无机盐类, 使胆汁浓缩4-10倍。
调节胆管内压和排出胆汁。
胆囊的收缩和扩张可调节胆管内压力。 当壶腹括约肌收缩时,胆囊扩张,肝胆汁流入胆囊, 胆管内压无明显升高。 当胆囊收缩时,胆管内压力升高,壶腹括约肌收缩 扩张,胆囊内胆汁流入十二指肠。 胆囊摘除后,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并无明显影响。这 是因为肝胆汁可直接流入小肠的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各种食物成分对胆汁分泌的刺激

作用强弱顺序为:高蛋白食物> 高脂肪或混合食物> 糖类。

1.神经调节:神经对胆汁的分泌及排出的作用均很弱。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

走神经。迷走神经除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外,还可通过引起胃泌素的释放

间接引起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交感神经可能起抑制性的作用。

2.体液调节:

①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5%以上被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

再组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反复的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②胃肠激素中胰泌素、胃泌素以及胆囊收缩素均可促进胆汁的分泌。

胃泌素:主要作用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促胰液素:能引起胆管系统分泌水及HCO。

胆囊收缩素:可引起胆囊收缩降低奥的氏括约肌的紧张性,而使胆汁大量排出。它也能刺激胆管上皮细胞,使胆汁流量和HCO增加。

血管活性肠肽和胰高血糖素也可使胆汁分泌增加。P物质则抑制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促胆汁分泌效应。生长抑素亦使水及HCO_的分泌减少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