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浅谈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

浅谈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

统计与管理二○一五·七财经论坛结构,建立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健全的房地产金融基础体系,不仅为房地产的资金来源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同时对于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很高的提升。

建立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进程,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加快了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房地产金融的效率。

(四)市场监管与宏观调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促使整个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加强对房屋质量的监管,提高房屋的质量,减少空置土地和空置房屋的出现。

另外,还要提高房地产行业的门槛,完善房地产业相关法律和政策,杜绝“乱投资”现象。

要重点制止贪污腐败现象,建立起合理且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为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

(五)开发新兴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可以减少房地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污染;新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新能源的发展有利于解除我国资源对未来人类发展的局限性;现代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交通的日趋发达,不仅缩短了人与人、社区与社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社区向城市的边缘地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对其规范与管理显得十分迫切,虽然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这期间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致使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经济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泡沫危机。

所以,要推动我国的房地产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机制、技术、质量、金融等多方面加强规范与约束,促使我国的房地产经济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从整体与局部两方面同时提升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1]张斌.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观察,2011(6).[2]严洁.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3]郝季花.试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投资理财,2012(5).(作者单位:安阳市市政维护建设管理处)浅谈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崔建荣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实行国家财政集中支付管理后,为合理运用财政资金,减少资金的浪费,财政对事业单位预算中的“三公”经费及专项资金逐年进行压缩,那么事业单位如何制定年度预算、合理用足用好财政资金,是财务搞好内部预算管理的关键。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和投入,许多事业单位实行了全额拨款制度,即政府每年向事业单位全额拨付经费,事业单位只需要严格按照年度预算进行支出即可。

全额拨款制度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

一、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时,必须根据政府拨款、自筹收入以及其他非财政拨款等多种收入来源,编制全面、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

预算编制应当遵循有关财政预算编制原则,注重收支平衡,合理安排支出,合理控制经费使用,确保预算支出符合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

其次,预算编制应当根据业务、项目和时间分期分步制定。

分步制定可以使得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和科学,也能够做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同步性。

要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区分支出管理的范畴和原则,制定支出管理制度。

二、预算执行1. 资金管理在预算执行阶段,资金管理非常重要。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收支管理。

同时,应当加强会计和财务监管,确保账目的真实、完整、准确。

2. 支出管理支出管理是预算执行中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经费用途、用款时间、用款方式等要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合理控制支出。

要严格按照财政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规,防范和杜绝不当用款、浪费行为的发生。

3. 经济合理性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经济合理性也是非常关键的。

事业单位应当力求做到节约、合理使用经费,在保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更好地突显社会效益。

要做到科学安排开支,节约开源,发挥财政经费的最大效用。

不能因为经费充足而浪费资源,损害国有资产,同时也不要不当压缩经费,导致质量下降,失去预期效益。

三、预算监督预算监督是保证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

政府或者咨询机构应当通过审计、监察、财务检查等多种方式,对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预算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对于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要及时制止、处置,并加强改进和完善,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依法取得全额拨款的公共服务单位,如公共医院、学校、文化机构、科研院所等。

这些单位直接依靠财政拨款维持日常运转,因此预算管理对其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来探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预算编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指根据单位的业务特点和工作任务,综合考虑财政拨款、自筹资金和其他收入,编制和审核一个特定期间的预算计划。

预算编制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第一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预算执行和效果评价。

预算编制应当合理科学。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紧密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财政政策,合理确定预算收入和支出,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预算编制要全面考虑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根据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发展规划,合理分配各项经费,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需求。

预算编制应当依法合规。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在经费使用和预算编制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预算编制应当注重绩效导向。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要注重绩效目标的确定,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强化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单位的效益提升和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预算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各项支出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确保预算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运作。

预算执行应当加强内部控制。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各项支出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确保经费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预算监督预算监督是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促进财务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分析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分析

ACCOUNTING LEARNING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分析文/董萍摘要:预算管理作为管理财政的重要手段,在政府资源分配工作当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政府单位或事业部门使用预算管理也体现出了资源分配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大大提高了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

本文将针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展开讨论,对其预算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价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本文能够让相关人员由所启发。

关键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资金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绩效评定一、我国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目前的资金预算管理模式(一)注重预算支出的控制力度针对事业单位预算支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的指示规定,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资金预算支出的规范方式,比如当预算资金支出经过事业单位人代会审批完成之后,不通过法律规定程序依然是不能随意变更的,应该充分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一旦在事业单位内出现私自变化预算支出管理程序或是挪用专款的,相关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必须接受行政处罚,甚至是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高度关注预算资金的投入从某种层面上来看,预算投入量的大小将直接衡量政府单位对各部门工作的重视性,所以,政府单位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渴望获得更多的财政预算投入,进而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该部门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最终让部门的权利范围能够得到扩张。

此外,预算资金投入的多少将直接关系到部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多少,切实关系到部门本身的发展利益,因此预算投入量受到了各部门的重点关注。

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一)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单位内部整体的参与活跃度较低对于很多事业单位来说,资金预算工作内的方案编制、资金额度分析、流动管控和处理等工作都是由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一手完成的,就算是业务部门有一定的财务预算工作,那么不过也是一项简单的数字游戏而已,因此,整体的预算参与性较低。

2.预算编制工作的整体质量较差由于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起步较晚,再加上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的不全面,进而导致预算编制的整体质量还处于低下水平。

关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综合/Comprehensive 关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分析与思考文/林 莉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作为一种公益性社会组织,以财政集中预算支付为主,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

预算管理需要满足高效配置财政政策的需求,持续改进预算管理整体工作的质与量。

当前多元化、激烈化经济形势下,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面临着各项支出较大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财政供给范围不规范、支出内外结构不合理、投资主体单一等;在内外环境影响下,更应全面加强预算管控,打造一套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即为全额预算管理,其业务及管理活动中的各项经费,均由国家预算拨款,这种特殊的管理形式,往往适用于无固定收入或是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工商管理等。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运行中,无论是人员费用,还是公用费用,都离不开国家财政提供。

依靠财政拨款的项目,若是忽视预算管理,难免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及浪费严重,对此更应结合自身情况,在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进对构建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制定预算控制措施,使之更具刚性约束,有效规避资金资产的负面问题,助推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特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具有规划职能、整合职能、控制职能和考评职能。

第一,规划职能。

财政部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拨款行为,主要是采取合理预测的方式将预算落到实处,整个预测过程,需要发挥规划职能。

第二,整合职能。

整合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预算目标整合,二是管理过程整合,三是员工行为整合。

第三,控制职能。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严格履行控制职能,使其贯穿全过程。

第四,考评职能。

比如,对于具有优良表现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物质及精神奖励,表现不合格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

一、经费来源依靠财政补助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日常运行中,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如人员费用、项目费用呈现出公款公用、专款专用的特点;其间产生的行政性收费、处罚金等,也需要全部上缴到财政部门,对此往往采取收入和支出的平行管理模式。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事业单位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财政拨付指定金额用于支持其日常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本文将重点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详细探讨。

1.1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在预算管理中必须充分遵循国家财政法规,确保预算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1.2经费的确保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不需要自行筹措经费,而是直接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这就保证了其日常经营活动的经费得以充分保障。

1.3预算执行的稳定性由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来源稳定且可靠,因此其预算执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利于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和长期发展。

1.4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以确保预算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2.1重点:合理编制预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必须严格依据国家财政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合理编制各项支出预算,确保预算数额合理、科学、可行。

2.2难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一直是预算管理的难点之一。

预算资金的使用必须有效、合理且透明,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各项支出的经济性和效率性。

2.3重点:监督和控制预算执行2.4难点: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需要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但事实上,由于相关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在透明度和公开度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难点。

3.1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监督等各项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运行顺利。

浅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

浅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

使医院的预算管理目标传导给所有员工,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灵活选择预算编制方法首先,针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相对固定的成本支出,由于其与医院的业务工作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可以选择固定成本支出法。

其次,由于员工薪资、药品材料费用等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两者的变动相对同步,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选择弹性预算法。

再次,通讯、办公、水电等费用的额度通常变动较小,这些经常性成本可以结合过去三年的实际数值对本年的数值进行预估,适合应用增量预算法。

最后,对于咨询费、设备使用费、员工培训费等具有偶然性的支出,是否出现以及带来的影响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需选择零基预算法进行编制,而对跨年度的科研或在建工程等项目可适用滚动预算法。

(三)加大预算执行控制力度首先,预算责任体系的构建。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办公室要确定预算目标,并将其细化到具体的执行科室和工作人员,明确各自在预算管理中的工作职责。

其次,确定预算控制的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

指的是预算执行不能影响公立医院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

2)归口管理原则。

指的是归口管理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职责应当属于归口科室,预算管理办公室的职责是对整体是否超额进行审核。

3)刚柔并济原则。

指的是预算在保持刚性的基础上,对于某些项目可以选择总量控制的方法,不需要对子项目进行严格控制。

最后,预算执行控制方法。

1)建立超额预警机制。

医院要将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数据的分享和调用,便于对预算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和预警。

2)审批流程的规范。

预算确定以后原则上不予调整,假如确需调整,要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申请和审核。

3)执行结果的误差分析。

管理人员要在每个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偏差进行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四)构建预算考评和激励机制预算管理办公室要对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选择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考核评价方法,将结论以书面形式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确定无误后配合人事部门对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奖惩。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分析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分析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政府通过一次性拨款,满足其全部运营和管理的需求,同时要求单位在预算范围内独立开展具体事务,实行全额拨款管理制度。

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广泛存在,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目前,我国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由于全额拨款管理制度下,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使用不够规范,导致经费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

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相对滞后,无法客观评估单位的运营情况及效益,难以真实反映其绩效情况。

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单位的运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对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推动其向绩效导向型发展,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分析其对单位经济效益、财政稳定和社会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探讨其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和绩效水平。

通过对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绩效表现,为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分析是当前财政管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为相关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王艳艳乾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投入控制型预算中的问题凸显,预算投入与结果严重脱节,预算执行缺乏效率。

针对传统预算模式的问题,只有改变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才能实现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将预算转向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事业单位管理体系。

对此本文针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针对预算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水平。

关键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支出评价随着部门预算的变革,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预算编制程序和流程更加规范,部门预算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完善,针对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各类预算问题进行了统筹与优化,这也使预算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在配置资源、优化资金使用水平方面效果突出。

但是目前预算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重分配、轻管理”现象突出,闲置资金效益低下。

对此要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从而促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一)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同级政府预算中的重要部分,由政府各部门编制,各部门作为一级预算单位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拨付关系。

编制部门预算将全部财政资金纳入预算编制体系中,部门预算包括一般收支预算和基金收支预算。

(二)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一部分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进行的分配活动。

政府作为经济的管理者,将取得的收入用于公共支出,确保国家正常运转与社会稳定。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非营利性和法制性以及公共性。

各项公共财政政策对全体社会而言是公开透明的,非营利性是指政府投资的资源是为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确保市场有序运转;法制性是指各项收支行为规范和合法;公共性是指针对全体公民有效。

公共财政的职能要体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与收入的公平分配以及对宏观经济调控。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引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在财政预算中,由政府为其全部经费开支拨款的单位。

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往往存在过度依赖全额拨款的情况。

由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导致单位管理者缺乏对财务自主性的意识,依赖性过强,影响了单位的独立经营能力。

预算编制不合理也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一个难点。

有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存在着财务数据不准确、预算过度冗余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单位的效益和绩效。

1.2 问题提出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单位的财务运作和效益。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在实际工作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度依赖全额拨款、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缺乏监督等。

这些问题导致单位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不尽如人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问题的提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们制定有效的对策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单位预算管理的改善和提升。

【2000字】2. 正文2.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问题一:过度依赖全额拨款。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存在着对于政府拨款的过度依赖,这会导致单位在财务上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过度依赖拨款也容易导致单位的资金管理不善,出现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问题二: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预算编制的方式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预算制定过程可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财务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衡。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摘要】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

本文首先介绍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背景和意义,接着详细阐述了其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流程。

也指出了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背景、意义、基本原则、具体操作流程、主要挑战、改进措施、经验分享、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实践意义1. 引言1.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背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政府直接向事业单位拨款,并由事业单位自主决定资金使用和管理的一种预算管理方式。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

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需要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全额拨款的预算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励事业单位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存在着过分集中的特点,导致事业单位管理不灵活、效率低下。

而全额拨款则能够让事业单位更加自主地运作,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在于提高财务透明度和效率,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通过科学制定预算,可以使单位各部门在经费使用上更加规范和有序,避免出现超支或者资金浪费的情况。

预算管理也能够帮助单位领导对单位的经济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制定未来发展策略和决策。

预算管理还可以激励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升单位整体绩效水平。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摘要】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全面探讨了该管理制度。

在强调了该管理的重要性和背景。

在详细介绍了其原则、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挑战。

最后在总结了该管理的建设意义、发展前景和重点。

该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着重加强此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重要性、背景、原则、目标、内容、方法、挑战、建设意义、发展前景、重点。

1. 引言1.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公共财政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财务运作效率,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避免资源浪费和滥用,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财务计划,确保资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可以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和规划,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还可以增强财务监管和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度和规范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减少财务风险和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财务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制度,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稳健、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为建设现代化财政制度和健康经济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1.2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背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政府给予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并要求事业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自主管理和自负盈亏,实行预算管理制度。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1. 引言1.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政府将一定金额的资金直接拨付给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自主管理和使用这笔资金,全额拨款意味着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向政府提出预算申请,而是直接获得全部资金。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创新。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是灵活性和自主性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资金运用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全额拨款能够激发事业单位的内生动力,提高其自主管理能力和绩效评价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革,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实现事业单位自主管理和经济独立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创新,推动事业单位朝着现代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2. 正文2.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制度建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制度建立是该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保障预算管理有效性和规范性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立法法规的制定:为了规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明确预算编制、执行、监测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为预算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 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审核、执行、调整和决算等具体流程和责任部门,确保预算管理的有序进行。

3. 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注重绩效导向,建立与预算管理相适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对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估,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4. 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了提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需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测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方面都日益成熟,但是在预算管理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对策探讨。

问题一:预算制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由于事业单位预算制定的支出和收入都是由政府拨款构成,因此其预算制定常常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对收支情况的分析和预测,以致预算往往过于乐观,财务预算流程乏力等问题致使预算偏差大,实际运营效果较差。

解决方案:加强预算编制前的调研,确定单位的实际需求和预算编制的基点及标准。

定期开展预算监管与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对于长期支撑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不佳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制正规化管理。

问题二:预算执行存在严重的滞后和浪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行为,如存在违规支出、虚列支出、决策不公等问题。

有些部门存在预算过饱和的情况,一方面浪费财政资源,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其他部门的正常运行,使得各项支出无法及时使用和执行。

解决方案:增强管理的合规性与效果,使得相关管理人员注重预算执行工作的全过程,并将预算支出确认工作纳入项目可行性中国。

对一些滥用预算和造成财政浪费的问题严格监管加强财务预算流程控制和管理保证财务预算的执行和财政预算控制达到预算安排的效果。

问题三:预算执行与单位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能力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一直存在,导致预算执行效果受到了不利影响。

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对预算执行工作不注重、出现误差和偏差时。

解决方案:加强业务规划的制定,制定相应的业务发展计划,业务计划与财务计划形成完整的周期,从而有整体的规划战略。

制定长期预算计划,并不断监控执行情况,视情况调整预算安排,慢慢适应单位业务发展的需要。

总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着问题,但只有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创新,才能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稳定下来,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全额负担运行费用的事业单位,其预算管理在保障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预算缺乏灵活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通常由政府全额拨款,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灵活性。

一旦项目中出现变动或紧急需要,往往不能即时调整预算,影响单位的运行。

2.财务管理能力不足: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较差,对资金流动和使用不够透明,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和漏洞。

3.用人成本高: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庞大,用人成本高。

员工待遇相对较高,个别单位甚至存在多余人员,增加了财政压力。

4.任务重叠和资源浪费:由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来源单一,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任务重叠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些单位可能为了争取更多的预算,过度扩大自身的规模和职能,而不顾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

二、对策探讨1.优化预算管理流程:采用预算绩效管理等手段,完善预算管理流程,提高预算的灵活性。

建立一个灵活机动的预算审核和调整机制,能够根据项目变动和紧急需要及时调整预算,确保单位正常运行。

2.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资金的浪费和漏洞。

3.合理控制用人成本: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合理控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用人成本。

采用人员精简和优化配置的措施,确保单位的运行需要,避免多余人员的存在,减轻财政压力。

4.加强资源整合和协同配合:政府应加强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规划和管理,避免同一领域内不同单位之间任务重叠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通过合理规划和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单位间的协同配合,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

5.建立责任考核制度:建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明确责任和权力,激发工作动力,提高单位的效能和运行质量。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探讨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探讨
后来推行 的“ 零基预算法” 是预算管理模式 的一种尝试 , 但在推行 “ 零基预算法” 的过程 中也存在许 多不足 。 它在 运行过程 中只重视成本费用支 出, 不重视费用 支出的使
1 02
出, 不编赤字预算 。预算安排要及时 、 细化 , 具体落实 到 预算单位和项 目; 基本支 出逐步实行 “ 定员定额 ” 管理 。 各单位预算 在单位负责人 的统一领导下 , 实行 财务部 门 归 口管理 , 相关部 门分工 、 协作配合。 各单位对本单位 预 算的真实性 、 合法性 、 准确性 和完整性负责 ; 主管单位 对
强, 预算编制成本低 。但其存 在的问题是这种编制方法 实 际上是在认定过去是合理的 、 正确 的前提下进行编制 的。可是往往基数本身很 难说明其具有合理性 , 很可能 使偶然性收人或原来不合理 的支 出继续存在 , 造成预算
时, 根本不按 照编制 的预算执行 。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 中, 普遍存在预算计划实施进度慢, 部分项 目超计划 实 施, 部分项 目结余 资金规模较大 ; 各个单 位之间 “ 苦乐 不 均” , 部分单位 频繁追 加, 部 分单位结余 留用 ; 对事业单 位 经费支 出管理与效益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 由
单位也具备相应的考核体系 ,但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 。 没有 充分发挥考核 、 评价功 能 , 预算管 理工作绩效 与单 位各部 门的考核和奖惩 脱节。 二、 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的对策
渐形成 了“ 上年 基数+ 本年调 整数 ” 的预算 编制方法 , 这 种方法过于依赖上年度 的收支基数 ,不够科学 合理 , 容 易使某些不合理 的支 出继续存在 。 它忽略 了事业单位发

1 . 预算管理方法落后 , 难以适应新形势需求 传统 的预算管理 模式普遍存 在经 费使 用资 金投入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一、问题分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政府按照事业单位的业务规模、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并拨付资金的管理制度。

在全额拨款模式下,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使用和管理好拨款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在实际操作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部分事业单位管理混乱,缺乏预算执行意识,导致拨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

2. 预算执行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不够重视,存在超支、资金挪用等问题,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财务管理混乱。

3. 缺乏预算控制机制。

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预算控制机制,导致预算超支、资金浪费等问题频发。

二、对策探讨针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改善预算管理的现状:1.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确立科学合理的全额拨款制度,明确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项工作的责任和程序,为预算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 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3. 加强预算管理培训。

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进行预算管理培训,提高其预算编制和执行能力,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 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防范超支、资金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5. 强化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相结合,激励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强化财务监管。

加强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管体系,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以上对策的提出,是希望可以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拨款资金的合理使用,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府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日益凸显。

研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的一部分,其预算管理涉及到公共财政的运行和资源分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效益和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挑战和压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背景,既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提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效能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确保经费使用合理、规范、透明,从而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混乱、浪费资源等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可以帮助领导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的重要性,提升组织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研究可以促进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深入探讨,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在于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推动组织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2. 正文2.1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一种财政资金全部来自政府拨款支持的机构,其预算来源于政府拨款而非自筹资金。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不断增加,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加,财政预算管理也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全额拨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经济独立性的事业单位。

这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确保预算的合理使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时,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存在着盲目性或随意性的情况。

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事业单位财政人员的水平和专业能力有限,难以准确测算支出和收入,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准确把握,导致预算编制不具备前瞻性。

这样的预算编制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地指导经费使用,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2. 预算执行缺乏规范性和刚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刚性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费使用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标准,导致经费使用过于随意;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导致经费使用不规范。

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和滥用,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

1. 完善预算编制机制针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预算编制机制。

首先是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是加强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研究和分析,确保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最后是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制度和程序,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和程序,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针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缺乏规范性和刚性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和标准,明确经费使用的范围和标准,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其次是加强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体系,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和合理;最后是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评价机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和经费使用情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作者:王芸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07期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预算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事业单位的改革更是在不断的加快。

我国的各项政策的出台都要求公平透明,并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推向了改革的重点,本文在此种背景下,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管理模式
我国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多为控制型的,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的时期对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控制型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已经是迫在眉睫,本文就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一、我国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目前的资金预算管理模式
(一)注重预算支出的控制力度
事业单位相较于其他的企业和单位来说,其预算支出更受国家的关注,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中也对其规定了资金预算支出的规范方式,例如,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中,资金的预算支出在经过事业单位的审批之后,还需要通过法律的有关程序的规定才可以进行实施,“专款专用”是必须要遵守的[1]。

而一旦有人私自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挪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其一定会受到相关的处罚政策的惩罚,情节严重的还会上升到刑事处罚的地步。

(二)高度关注预算资金的投入
在财务全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中,其预算投入量的多少直接与政府对其重视度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事业单位部门都渴望有较大的预算投入量,然后推进部门的权利扩张,充分的体现出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资金投入的多少还和事业单位的经费挂钩,和事业单位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事业单位高度关注预算资金的投入。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一)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被用到各个行业的管理中来,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先进技术
的应用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还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任务都在不断的加大,为了减轻工作压力,很多的管理人员都会采用新技术来代替人员进行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使得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准备工作不够充足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而且其管理人员的重心都是在短期的管理效果上,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情况没有宏观的认识,出现“短板”情况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形式大都是同一个模式,而且这种模式还不能够满足单位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极其不利。

(三)监管体系有待健全
监督管理体系的存在,是保障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然而目前的事业单位中其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如预算公开制度的缺乏,预算的审查力度不够,监督制度不健全等。

(四)资金利用计划性差
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项很大影响的问题就是资金的利用计划性较差。

资金的利用计划性较差主要体现在经费挤占现象和突击花钱方面,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单位的资金容易出现短缺的现象,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规划极其不利。

而在实践上来说,我国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对资金的预算问题不够重视,使得资金的利用效率不够高。

三、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策略
(一)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工作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有关人员一定要对预算编制工作重视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在众多的预算编制工作中,零基预算受到人们的追捧,然而很多的事业单位仍没有进行改革,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数法。

基数法是指在上一年的基础之上对预算编制进行调整的方法,但是由于每一年的年度预算都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预算编制与单位实际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后续预算产生影响。

现如今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创新,比如采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复试预算管理法等。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提高预算的准确度、透明度,加强预算编制的真实有效性,保证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合理性,进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

(二)提高全员的预算管理意识
管理意识在管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管理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首先,事业单位领导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要提高,领导在任何场合都是员工学习的榜样,所以领导的预算管理意识高低直接影响到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识;其次,有关部门要做好预算管理意识的宣传工作,让员工对预算管理意识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最后,全员配合,努力提高预算管理意识,进而全面促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加强透明度的管理,实现预算收支公开制度。

预算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而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是需要有一定的透明度的。

透明度的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的监督管理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避免一些私自挪用公款套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同时,透明管理模式的建立还有助于预算管理中公平、公正的实现,避免徇私舞弊、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事情发生。

确保单位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杜绝和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需要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的有关部门加紧时间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财务报告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预算管控机制的有效建立,可有效规避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防止内部腐败现象的滋生,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使得预算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金规划使用、利用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调整
预算编制方法的调整是保障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在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调整的时候,需要注意问题: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预算管理人员在进行收入预算的时候,要对上一年的收入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今年的工作计划对资金进行预算,然后再以报告的形式上报给领导,并由领导审核签字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预算管理人员在进行支出预算的时候,需要对新的一年单位的工作计划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实际的计划,并对单位内部人员的变动情况,还有社会的消费水平和发展情况,都要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再制定出合理的预算结果,保障预算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有效提高。

四、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产出考核指标
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一般是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并且其工作点也是质和量这两个方面。

在这其中的质主要是办公的效率以及处理政务工作的效果;而量则主要是指项目处理的数量和规模,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日常办公文件或者是公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再有,产出量的设置中,
一定要根据额定的投入量之下的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比如单位的服务量或者是其他生产量,绩效目标完成的时效性和整体质量;考核工作产出的实际效果,应该重新评定预算工作执行的社会实际效益。

(二)预算效率与经济资源
预算效率通常是指资金投入和最终产出之间的一个关系要素,也就是说在既定产出的条件之下,或者是通过投入既定数额资金让最终产出量最大化。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效率指标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产指标,其主要用于衡量事业单位项目成本和时间之间的全额拨款预算效率,比如渠道每公里的维护费用、水库的维护率等。

经济指标则是侧重于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效益,其重点就是评价预算支出费用的节约情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分析,可以知道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改变预算编制方法可以有效的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同时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模式及评价[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