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历史部分解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历史部分解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历史部分解析全国课标1卷适用范围: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存在三个关键要素:分封制下墓葬分等级,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等级差别不明显,但东方六国级差明显。

东方六国墓葬等级明显,是符合分封制规定的(分封制下的金字塔结构);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无明显差别,显然集中彰显了“君王”的地位(水平面上的一枝独秀)。

A项,东方六国严格执行分封制并非因为经济发达,而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分封制的规定;秦国君王之下级差不明显,说明秦国没有严格执行分封制。

知识面宽的同学应该知道,秦国地处西戎,对中原文化“学习”的不好(类似的还有南蛮楚国),较早实行“县”制。

B项分封制凸显了君主集权,与史实及材料本意不符(秦国与六国不一样);D项东方六国遵循分封制度是不是“严格”姑且不论,从解题的角度看,本项以偏概全,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材料核心意思,忽略了秦国,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

答案:C建议:开好选修课。

对学过选修一《商鞅变法》的同学,做对本题的概率会增大。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在《必修1+2分册》第11页(不同批次印制的页码略有不同,可在相关章节查找,下同),有如下表述:“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3.思想根源: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

”第12页,在讲述郡县制时,有如下表述:“郡县制:⑴渊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如秦、楚)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文科综合组侯中华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在试题结构、题型、能力立意等方面都保持了去年的风格,整体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且稳中求变,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今年的试题体现了哪些特点和能力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一谈本人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以供参考。

一、2013年试题结构和题型以稳定为主,但有新特色题量、题型、分值不变。

今年的历史试题仍为18道。

其中,选择题12道,每题4分;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两道共37分,第40题25分,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共四道,分值均为15分,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

选择题方面,针对材料的选项设置迷惑性大,有一定的难度。

选择题有5道属于中国史,有7道属于世界史,这与去年有一定差别,2012年有10道选择题属于世界史。

考查内容皆为历史主干知识,部分为往年常考知识点,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等。

非选择题方面,在强调学科特色的同时,降低了难度。

第40题通过我国海洋利用的发展变化,以(近)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第41题以“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和“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两段时期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能力要求较高,命题形式独特,主要考查考生历史思维能力。

选做题的命制延续了传统风格,但仍然没有摆脱难易度差异明显的困局。

第47题继续保持了选修三一贯的难度,难在要大量结合所学知识、难在知识取舍的角度。

二、2013年历史试题中有许多亮点值得我们肯定周年大事仍是命题最好的切入点。

如,第32题有关欧盟的起源与发展,第47题有关越南战争的影响。

政治观念与政治发展问题在历年的试题中所占比重都很大,今年特别突出,达20分之多。

如第27题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29题中国现代化进程;第30题中国的革命道路;第34题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等。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天津卷)解析版(2)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天津卷)解析版(2)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右图为《岛夷志略》片段。

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KS5U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题一定要抓住图片中“万里石塘”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教材中元朝行省图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万里石塘”即元朝所管辖的南海地区。

故选C项。

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答案】B【KS5U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纺织原料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手工业技术进步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别棉花种植的不断扩大与棉花能够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在原因上的不同。

A项政府的大力推广、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这些条件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棉花种植的扩大。

但是,棉花能够逐渐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其前提条件还是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故选B项。

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答案】C【KS5U解析】本题以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共和政体……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和“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的语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判断孟德斯鸠是反对这两种政体形式的,故排除A、D两项。

贵族共和政体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分析精品文档9页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分析精品文档9页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分析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与2012年考题相比,在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结构和分数设置上基本一致,围绕学科主干知识,以考查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立意,总体难度适中,试题的设置稳中有变,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不回避热点,符合新课标和新课改精神,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教育观念的革新,对于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

具体分析如下:一、试题特点分析1、稳中有变,关注人文素养试题在结构形式、内容分布、阅读量、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客观题仍以政治史、经济史方向的内容为主,没有出现否定式选择题,史学常识和史学方法类题不再单独呈现,而是渗透到整个试题中,主观题突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向内容的整合,以政治、经济为主。

主观必做题分为一道材料解析题(40题)和一道比较说明题(41题),第41题打破了近几年常规,是一道脱俗创新的新题型,避免了复习备考中出现的经验性、模式化问题,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和分布比较合理,必做题部分中国古代史30分,中国近代史23分,世界史32分,选做题部分15分,其中的四个选修模块内容,第45题、46题均为中国近现代史,第47题为世界史,48题为中国古代史,试题材料新颖,可读性强,设问指向明确,难度不大,容易做答。

2、重视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试题围绕主干知识命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能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40题中要求“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分析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45题中要求“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46题中要求“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等,对能力的考查涵盖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考试大纲要求的四个层次目标。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所考 查知 识点 的分布 情况 如下 :

试 题评 析 ・
领 域 划分
政 治 部 分 所 涉知 识点 分值
经 济 部 分 文 化 部 分 分 值 所涉 知识 点 分值 所 涉知 识点 分值 合 计 2 5 . 宋 明 理 学 的地 位 和 1 0 作 用 4
中 国
2 9 .中 国 现 代 化; 4 0 . ( 2 ) 】 洋 务 l 7 运 动
6 3 5

2 3
1 9 2 5
现 代 史 世 界 2 6 . 雅 典 民主 政 治 2


世 界 2 7 . 英 国光荣 革命 近 代 的 特 征 4
化, 学 生 对 此 也 应 该 比较 适 应 。
尽管 全 国 I卷 历 史试 题 的 阅读 量较 大 , 但 它 所考 查 的 知识 点 却是 相 当 有 限的 。 这 主要是 因为 它所 容纳 的题 目数量 是有 限的 , 必修 部分 只有 1 4 道 试
题, 4 道 选 修题 又 限选 l 道, 所 以对 每个 学 生 而 言 , 要做 的试 题 总共 只有 l 5 道, 因此整 张试 卷能 考查 的 知识点 并不 充分 。 2 0 1 3 年 高考 全 国 I卷历 史试 题
史 选修 部分 常规 主观题 组 。 其中, 历史 必修 部分 常规 主观题 组只有 第 4 0 题 一 道小 题 , S O L O题 组 也 只有 第 4 1 题 一 道小题 , 而历 史选 修部 分 常规 主观 题 组 由 四道 小题 构 成 , 题号为 4 5 —4 8 题。 这 与 往年 的试 卷构 成 相 比没 有 发 生 变


2 6 l 8

2013历史高考题分析

2013历史高考题分析

2013高考试题分析之历史■特邀名师刘进才: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历史教师、太原市教学能手2013年新课标文综历史考题相较2012年考题,在试卷结构和分数设置上基本一致,试题的设置稳中有变,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不回避热点,呈现出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同时又加强了对史实的考查。

总体难度适中,但学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对于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

下面对试卷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从选择题命题来看1、知识分布较为合理,中国古代(24题、25题),世界古代(26题),世界近代(27题、28题),中国近代(29题、30题),世界现代 (31题、32题、33题、34题、35题),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

2、难度层次比较分明,对学生有区分度,史实考查与能力要求并重。

3、从题目的设置上说,与去年考题有明显不同,在题干材料的选择上,与教材中的考点联系比较紧密,紧扣教材,这是与以往试题的明显不同。

如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32题: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这些材料的选择与教材知识点联系很紧密,学生读起题目来不会感觉很生疏,但选项的设置上有些选项疑惑性很大。

试题给人的感觉就是似曾相识,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下手,不好拿分。

4、注重对教材中史实的理解以及史实之间的联系。

如27题:对于“光荣革命”学生都知道,但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史实与当时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学生的选择。

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该题重点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联系。

5、注重史观的考查,在历史的脉络中去理解历史的变化。

2013年四川文综历史科试卷分析

2013年四川文综历史科试卷分析

2013年四川文综历史科试卷分析历史组张孝兰2013四川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本次高考选择题比较简单,材料分析题相对较难,总体难度适中,实现了与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

通过对今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以便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一、总体分析第一,大量使用材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很高。

选择题有10个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例如:第3题、第7题、第9题、第11题。

这些题共同点就是考察学生十二项能力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二,重视考查主干知识,立足基础,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及应用能力。

例如,第1题要求选择将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字体,其中选项A为行书、B为隶书、C为篆书、D为草书,故选D。

第2题要求选取反映商代纺织业发展的选项,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纺织品为汉代,B黄道婆为元朝人,C商代甲骨文,D《说文解字》为汉朝作品,故选C。

第4题考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90年代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其中40年代为鸦片战争、新思想的萌发,60年代为洋务运动,90年代为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和戊戌变法。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制只能反映90年代情况;B全面引进西方文化时间应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之后;C建立民主共和国为辛亥革命时期的情况,故只能选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

等等。

第三,凸显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察。

如第6题“《日本泥脚》漫画题,第7题民国时期商品广告题。

第四,能力立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

这特别体现在非选择题部分。

如13题(2)问本问考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较简单,根据材料指出英国限制王权的事件即可。

第二部分相对较难,要求说明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要求学生在概括材料的基础上,把握“权力制衡”作答,不仅要概括出有哪些权力,还要指出权力之间的彼此制约。

如13题(3)问本题要求学生选择渐进性或灵活性的特点作答,要求史论结合。

第五,不回避热点,体现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学科价值。

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分析

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分析

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分析2013-09-22 16:38 星期日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分析张建国一、试卷分值在各教材中的数值(单位:分数)【注】第16题为中古史与世界近代史比较题,一道选择题两个知识点,4分分成两个2分上表体现的特点:1、中国史与世界史分数分别是56与22。

中国史占绝对优势。

2、中国史体现了厚古薄今特点,一反以往厚今薄古的倾向,反猜题意识明显。

3、世界古代史没有涉及。

4、分值分布有集中倾向,如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占24分,为总分的1/35、从三本必修的分值看,思想史稍重,一改去年和前年突出经济史的特点。

结论:和前几年高考题比较,高考知识点的考查灵活多变,命题者刻意打破考查的规律性特点。

如07—09年侧重儒家思想的考查,当大家都感到这一特点的时候,10年高考就以经济史及其世界经济史为主,当大家都感到还是要注重经济史的时候,11年高考就以思想史的中国与世界近代部分为考查重点,当大家都认为不会再考思想史的时候,12年仍以中国近代思想史考查为主。

所以,今后既要注重知识点复习的全面又要强化知识点的分析透彻(分值分布的集中倾向表明,对某一事件的精辟分析多么重要),点点落实,练出能力。

惟有以此要求复习的不变才能应对高考命题的万变。

二、试卷知识点在各教材中的分布喭醢彩浞?/p>依据上表的分析:1、整体看来所考查的知识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性。

如,社会稳定,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社会主义的选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全球化问题。

虽然考点考查体现厚古薄今特点,但是目的是以古讽今。

2、政治制度史的考查包括,社会秩序问题,中央权力问题,地方权力问题,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问题(即联邦制问题)。

意在考查学生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角度3、经济史的考查包括,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新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美国的现代化之路。

通过中美的现代化探索,考查考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进一步认识人为拔高生产关系不会促进经济发展,不会提高生产力。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分析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知识:中国及世界的思想家。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私学培养人才。

答案:C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知识:常识。

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用“考古发现”证明“文字记录”是否真实。

答案:D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知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周朝的几大制度。

禅让制可以直接排除。

答案:D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解析】知识:秦朝的统一。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①楚国,②韩国,③魏国,④赵国,⑤齐国,⑥燕国。

答案:A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解析】知识: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阅读能力。

解题关键:C项“全社会”以偏概全。

答案:C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

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

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仁政理念深入人心.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

在先秦和汉唐宋的大部分时期里,“五经”据更重要地位,孔子也把周公之道作为自己的精神来源,那时人们对“儒学”更普遍的理解是“周孔之道”。

经过北宋二程朱熹对儒学的发展,儒学树立了自己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且更为统治者所推崇。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

这一现象是雅典.政治体制的产物.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频繁改革的结果.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答案】【解析】考查要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I卷)解析版(1)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I卷)解析版(1)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4. 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宁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C.土地兼并缓和D.D.自耕小农衰退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历史试卷分析(7)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历史试卷分析(7)

(二)考生失分原因分析1、主观题看似去年简单,实则暗藏杀机。

感觉上选择题较去年要简单不少,主观题也较去年较易。

而从试卷评阅情况看,主观题的得分较去年还低。

去年Ⅱ卷总分52分,平均得分22.6分,得分率只有43.5%。

今年Ⅱ卷总分52分,平均得分22.05分,得分率只有42.4%。

一个重要的原因如前面试题分析所述,试题在设问上存有一定问题,如13题第2问,题目并未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条问题,不少学生直接从材料中摘抄,或完全照抄,导致失分。

14题第2问后一小问不少学生答成“当时教材所表现的特色”,而不是分析特色的原因,14题第3问后一小问,不少学生直接照抄材料中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说明其所反映的朝代要求,甚至没有很好地理解“时代”所指,而答成英国工业革命时的时代要求。

2、学生对政治史的掌握有一定难度。

相比来说,政治史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今年主观题13题完全是政治史内容,而且专门考查权力监督与制衡关系,这个问题中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整个试题得分率不高只有42.9%,该题2、3问英国民主制度部分得分更低,得分率仅为34.5%。

3、个别材料与设问存有重复内容。

如13题材料中的一些内容,在第1问、第2问和第3问中都可能用到,存有重复给分可能,所以在评分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作了限定,以避免重复给分,这也在一定水准上影响了学生的得分。

4、史观问题成为失分点。

如前所述,新史观即新的史学范式立意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课题命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前些年的试题主要是以史观立意命题,今年的14题第3问,直接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虽然史观问题早已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注重,不少中学教师也对学生实行了必要的训练,但像今年这样直接写出史观名称的还是首次,学生答题出现几种情况,一是能根据要求作答,二是区分了时期但不能准确写出史观名称,三是根本没有理解,但下大包围将所有中学讲解的新旧史观列出碰运气,还有大约30%的同学根本不能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安定区巉口中学常龙
2013年高考是我们甘肃省实行新课改以来首次使用新课标卷,文综历史部分具有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古今贯通等命题特点,试题平稳过渡,主干突出,突破教材。

试题覆盖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体现了考查的全面性。

同时引导学生从关注教材向关注课标转变,如分值最高的大题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反映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就今年的新课标卷中历史部分的谈谈看法:
一、各部分考点及其分值的分布
今年的历史试题为18道。

其中,选择题12道,每题4分;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两道共37分,第40题25分,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共四道, ,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

1、选择题:共12道题48分。

24---31题为中国历史:24---28题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分别考查史学知识、中国古代农业、商业、文化,古代戏曲。

29---30题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考查了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政策。

31题为中国现代史,考查了新中国的教育。

32---35题为世界史:32题是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3---34题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分别考查了美国联邦制的建立和德国近代代议制。

35题是世界现代史,考查苏联斯大林模式。

选择题方面,针对材料的选项设置迷惑性大,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非选择题侧重世界史,所以选择题有8道属于中国史,有4道属于世界史。

考查内容皆为历史主干知识,部分为往年常考知识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进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等。

2、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40、41题共37分)和选做题(分值均为15分)。

必做题第40题(25分)通过爱因斯坦热在东西方的兴起,以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第41题(12分)以中国古代皇帝和英国国王和首相的官邸为主题,通过文明史观的角度和中外关联的方式,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讨历史的能力。

选做题是新课改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的考题。

四道试题分值均为15分,第45题中国古代经济赋税的改革,第46题中国近代史中的戊戌变法,第47题世界史中的两次世界大战,第48题中国古代史中王安石变法。

都是考查学生
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要大量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知识的不同取舍。

二、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特点
2013年文综历史试卷特点为: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明显减少,每道试题都需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能力要求明显提高。

难度要求的提高改变了过去只要死背就能做对题的复习模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好的体现了与新课程接轨的理念。

突出考查了考生甄别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是材料型试题考查的基本能力要求。

掌握基础主干知识是学好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

今年高考试题中材料阅读呈现方式多样、能力考查难度加深的特点。

全卷材料的选取严谨而不失新颖。

纵观全卷选择题部分共有6道题使用了文字材料。

非选择题部分全部使用了文字史料和地图。

适当增加了题目的阅读量,突出了能力立意的课改精神。

培养学生史料的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三、2013年材料解析题出现新变化是一大亮点
关注人类在历程中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成为新的命题热点。

今年的试题表现得非常明显,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考查中西科技成就与差别;2012年新课标卷第40题是关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问题。

第41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是材料形式完全是图片,二是设问由评论改为比较分析。

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12分评论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评论题已经失去了考查的意义。

今年的12分题,无需评析,只需比较分析,相对难度会下降。

四、2014年高考的复习备考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考题每道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能力。

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考核能力要求的四个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的考核,是历史学科考核的主要目标,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能力的考核是高考的核心并贯穿始终。

基于此,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课标要求、考纲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才有针对性。

在教学中,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

一网上搜索资料,二看历史专著,如被誉为“当代资治
通鉴”的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北师大刘宗绪教授编写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十讲》、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等。

第二抓好第一轮复习,不求速度,要求质量,夯实基础。

尤其要抓好主干知识以及主干知识中的细节知识点,基本史实要弄清楚,把基础知识掌握踏实,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今年的历史题中出现了一些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基于此,我们在今年的备考中要注意研究对比其他三种版本的教材,分别是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

第四针对2013年高考出现的新变化,即选择题的难度基本稳定,而非选择题难度逐渐降低的事实和趋势,在加强选择题训练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对非选择题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解答非选择题的能力(包含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等)。

另外,材料的选取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标题解析题,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学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一定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以充分的史实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加强结合材料分析史实的能力。

第五无论老师或者学生都要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情,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是现实的热点问题,如十八大的召开、民生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二是重大周年纪念问题,2014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04或14年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事件,如03或13、05或15年的事件等。

第六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集合大家的智慧,这样才能把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