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是无理数的证明方法
无理数
摘要在实数系中,无理数和有理数相比较,无理数更为抽象,但它在实数系中是不可缺少的,占着重要的枢纽地位。
同时,它也是数系扩充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有理数系扩充到实数系。
对于无理数证明的研究,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数学演绎推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研究的严谨性。
因此,在研究无理数时,对于一些常见无理数的证明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首先归纳了方根型无理数的证明方法,然后利用幂级数展开式和定积分的知识论证了一些特殊类型的无理数,最后,验证了 ,e的超越性,并借助Lindemann-Weierstrass定理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的代数数的三角函数值与反三角函数值的无理性。
关键词:无理数,有理数,超越数ABSTRACTIn the real number system, irrational number is more abstract than rational number, but irrational number are indispensable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key position in the real number system. Meanwhile, they are an important part when the rational number system is expanded to the real number system. The study of the proof of irrational number grea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rational deductive in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hows the rigorousness of mathematics. Therefore, the proofs of some common irrational number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irstly, the article generalizes the methods to prove irrational numbers with root type. Secondly, it uses the knowledge of power series expansion and definite integral to prove some irrational numbers with special types. Finally,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transcendence of and e. Moreover, it uses Lindemann-Weierstrass theorem to prove the irrationality of trigonometric function value and anti-trigonometric function valu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Key Words:irrational number, rational number, transcendental numb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一引言 . (1)二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1)2.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定义 (1)2.2相关性质 (1)三无理数的判定方法 (3)3.1 方根型无理数的证明 (3)3.2 幂级数证明方法 (9)3.3 利用定积分证明 (12)3.4 超越数证明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泰勒定理
泰勒定理,函数极值判定当一个函数给出了具体表达式后,有的函数值并不是很容易计算,例如f(x)=e x,f(0.312)=e 0^312,若用十进制表示,如果不借助计算器或查表是很难计算出来的。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多项式函数是各类函数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它只需用到四则运算,从而使我们想到能否用多项式近似表达一般函数,实际上这是近似计算与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若函数为n 次多项式f(x)=a 0+a 1(x-x 0)+a 2(x-x 0)2+……+a n (x-x 0)n(1) 逐次求它在x=x 0处的各阶导数,有f(x 0)=a 0,f ′(x 0)=a 1,f ″(x 0)=2!,a 2,……,f (n)(x 0)=n!a n即 a 0=f(x 0),a 1=f ′(x 0),a 2=!2)x ("f 0……,a n =!n )x (f 0)n (因而(1)式可写为f(x)=f(x 0)+f ′(x 0)(x -x 0)+!2)x ("f 0 (x -x 0)2+……+!n )x (f0)n ( (x -x 0)n(2)所以多项式f(x)的各项系数由其各阶导数值唯一确定对一般函数f(x),若存在直到n 阶导数,则按(2)式右端也可以相应地写出一个多项式,记作P n (x),则P n (x)=f(x 0)+!1)x ('f 0 (x-x 0)+!2)x ("f 0(x-x 0)2+……+!n )x (f 0)n ( (x-x 0)n 那么f(x)与P n (x)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由拉格朗日定理知,若f(x)在x 0的邻域内存在一阶导数,则f(x)-f(x 0)=f ′(ζ)(x -x 0) 即 f(x)=f(x 0)+f ′(ζ)(x -x 0) 若f(x)在x 0的邻域内存在n+1阶导数,则f(x)=P n (x)+K(x -x 0)n +1k 与f (n+1)(ζ)有关,因此,我们猜想f(x)=P n (x)+)!1n ()(f)1n (+ξ+ (x-x 0)n+1因此,有定理(泰勒(Taloyr )定理) 设函数f(x)在区间X 上存在n +1阶导数,对每一个x 0∈X ,则任给x ∈X,有 f(x)=P n (x)+)!1n ()(f )1n (+ξ+ (x -x 0)n=f(x 0)+f ′(x 0)(x -x 0)+!2)x ("f 0 (x -x 0)2+……+!n )x (f0)n ( (x -x 0)n +)!1n ()(f )1n (+ξ+ (x-x 0)n(1)ζ介与x 0,x 之间的某一点。
证明e是无理数
证明e是无理数
关于e是无理数的证明,可以用反证法。
如果e是有理数,则可以表示成为两个互质的整数的商,即:e等于p/q,其中p,q都是大于1的正整数。
于是p/q等于e等于1加1/1!加1/2!加1/3!加...加1/q!加1/(q加1)!加1/(q加2)!加...将上式整理一下,得到q!(p/q-1-1/1!-1/2!-...-1/q!)等于1/(q加1)加1/((q加1)(q加2))加1/((q加1)(q加2)(q加3))加...很显然,这个式子的左端是一个整数,而对右端的式子,有0<1/(q加1)加1/((q加1)(q加2))加1/((q加1)(q加2)(q加3))加...<等于1/(q加1)加1/((q加1)(q加2))加1/((q加2)(q加3))加...等于1/(q加1)加1/(q加1)-1/(q加2)加1/(q加2)-1/(q加3)-...等于2/(q加1)<1导出矛盾来了,所以e是有无理数。
1873年,埃尔米特还证明了,e是超越数,即它不可能是任何整系数多项式方程的根。
e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e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数学教材《数学》第七章第四节,详细内容为“e的认识”。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e的概念、性质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e的定义,理解e的性质,并能运用e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e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e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美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e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难点:理解e的无理数性质,运用e进行数学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自然对数的概念,引入e,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教材内容,讲解e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e的特殊性质。
3. 例题讲解:(1)计算e的近似值。
(2)证明e是无理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e进行数学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e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e的定义:e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约等于2.71828。
2. e的性质:(1)e是无理数。
(2)e的倒数是1/e。
(3)e的n次方等于e的n1次方乘以e。
3. e的运用:(1)自然对数。
(2)复利计算。
(3)概率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e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
(2)证明e是无理数。
(3)已知某公司年利率为5%,求一年的本息和(本金为1万元)。
2. 答案:(1)2.71828(2)略(3)1.05127万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e,让学生了解e的概念、性质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 拓展延伸:(1)探讨e与自然对数的关系。
(2)研究e在复利计算、概率论等领域的应用。
有理数与无理数
谈谈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通常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
这两类数的性质,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知道得较少。
本文试图对初中数学中关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知识作一个梳理和拓展,以此帮助初中读者加深对实数的认识。
关于有理数,我们知道得较多,其特征有:1、由于实数实际上就是小数,因此有理数是指那些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2、每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即nm ,其中m 和n 都是整数,且n ≠0。
利用这一特征很容易证明:任意两个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四则运算所得的结果仍是有理数。
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关于有理数的一条结论: 当有理数nm 的分母n 能分解质因数为2α×5β(其中α、β为自然数)时,有理数nm 能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化为无限循环小数。
(关于有理数与小数的互化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请可阅读相关书籍,不再赘述) 无理数是指那些无限不循环小数。
大家熟悉的无理数很多,2、e 、π等等都是。
与有理数相比,无理数不具备那样好的性质。
譬如,两个无理数的四则运算结果不一定是无理数,象π-π=0,22=1。
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如下两条性质,它们在处理与有理数无理数有关的问题时,起着基本的作用:1、任何有理数≠任何无理数;2、设是a 有理数,b 是无理数,则a+b ,a-b ,a ·b (a ≠0),a/b (a ≠0)都是无理数。
下面着重介绍实数无理性的判定方法。
在现行初中数学范围内所遇到的无理数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与开方运算有关,如2,311;与对数值有关,如log 23;与三角函数值有关,如cos20°,sin1°;此外还有象e (自然对数的底)、π(圆周率)这样的特殊值。
判定实数无理性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采用反证法的技巧。
原因有二:第一、无理数的概念通常以“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这一否定方式给出的;第二、当反设要判定的实数α不是无理数时,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关系,α就是有理数,故α=nm (n ≠0),于是就得到一个具体的等式,这为我们导出矛盾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
无理数的经典例题
无理数的经典例题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实数。
它是实数中的一类特殊的数,不属于有理数的范畴。
无理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几何、物理学和金融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无理数相关的经典例题,以及其解决方法和相关的数学概念。
1. 证明根号 2 是无理数设根号2是有理数,即可以写成 m/n(最简分数形式),其中m 和 n 是整数,且它们没有公共的因子。
则有 (m/n)^2 = 2,即 m^2 = 2n^2。
由此可知,m^2 是 2 的倍数,因此 m 也是 2的倍数。
设 m = 2k,其中 k 是整数。
代入方程中得到 (2k)^2 = 2n^2,即 2k^2 = n^2。
同样的道理,n 也是 2 的倍数。
这与最简分数要求矛盾,因此根号 2 是无理数。
2. 求根号 3 的近似值根号 3 是一个无理数,我们可以通过数值逼近来求得一个近似值。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二分法。
假设根号 3 的近似值为 x,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区间 [a, b],使得根号 3 落在该区间内。
然后计算中点 c,即 (a + b)/2,并比较 c^2 和 3 的大小关系。
如果c^2 大于 3,则将 c 更新为新的上界 b,否则更新为新的下界 a。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要求。
3. 证明 e 和π 的和是无理数假设 e 和π 的和是有理数,即e + π = m/n,其中 m 和 n 是整数,且它们没有公共的因子。
将等式两边均乘以 n,得到 ne + nπ = m。
由于 e 和π 都是无理数,因此它们的乘积ne + nπ 也是无理数。
但等式右边是一个有理数,这与无理数的定义相矛盾。
所以 e 和π 的和是无理数。
4. 证明根号 2 + 根号 3 是无理数假设根号 2 + 根号 3 是有理数,即可以写成 m/n(最简分数形式),其中 m 和 n 是整数,且它们没有公共的因子。
通过移项可以得到 (m/n - 根号 2)^2 = 3。
展开并化简等式得到m^2/n^2 - 2m根号 2/n + 2 = 3,继续整理得到 m^2 - 2mn根号2 + 2n^2 = 3n^2。
无理数运算
无理数运算无理数运算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数学的发展历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谓无理数,就是无法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数,比如$\sqrt{2}$和$\pi$。
一、无理数概述1.1 定义无理数是指不能写成分数形式的实数。
所谓分数形式,指的是一个有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并且分母不为零。
1.2 例子最常见的无理数是$\sqrt{2}$,其实$\sqrt{3}$、$\sqrt{5}$等等无限多个数都是无理数。
除此之外,$\pi$、$e$、黄金分割数$\phi$等也是无理数。
1.3 区别有理数和无理数是数学中两个互不相同的概念,有理数指的是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而无理数则意味着不能够写成此形式的数。
二、无理数运算2.1 加法两个无理数的加法,只需将它们的代数和相加即可。
例如:$\sqrt{2}+\sqrt{3}$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近似值,即将$\sqrt{2}$和$\sqrt{3}$都换算成有理数然后相加,无理数的近似值为$2.4$和$1.7$,两者相加得$4.1$。
但是,这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我们不能确定这是精确的答案。
另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公式:$(a + b)^2=a^2+2ab+b^2$用这个式子可以将$\sqrt{2}+\sqrt{3}$平方,则得出:$(\sqrt{2}+\sqrt{3})^2=2+2\sqrt{2}\cdot\sqrt{3}+3$所以,$ \sqrt{2}+\sqrt{3}=\sqrt{6}+1.4$但是,这个值来自近似,不是准确的值。
更多地,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来处理无理数。
《数论导引》提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可以将$\sqrt{2}+\sqrt{3}$从经典几何角度考虑。
若$AB=\sqrt{2}$,$BC=\sqrt{3}$,如图所示,则应用勾股定理,有:$AC^2 = AB^2 + BC^2=2+3=5$因此,$AC=\sqrt{5}$,也就是说,$\sqrt{2}+\sqrt{3}=\sqrt{5}$这样我们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用Mathematica研究自然对数的底数e
用Mathematica 研究自然对数的底数e作 者:陈 龙摘要:e 是一个奇妙有趣的无理数,它取自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英文字头。
e 与π被认为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两个超越数,e 、π及i (i 为虚数单位)三者间存在1-=ieπ的关系。
本文利用Mathematica 软件研究了自然对数的底数e ,介绍了e 的一些相关知识、e 与自然对数的关系以及e 的值的计算方法等。
关键词:Mathematica ,e ,自然对数一、引言远在公元前,圆周率π就被定义为“周长与直径之比”。
自古以来,π的近似值一直取为3.14或722()742851.3 =。
通过许多数学家的努力,π的近似值位数不断增加。
目前用电脑计算圆周率。
由于电脑速度等功能不断改进,今后π的近似值位数会越来越多。
另外一个奇妙有趣的无理数是e ,它取自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 ,1707-1783)的英文字头。
欧拉首先发现此数并称之为自然数e 。
但是,这种所谓的自然数与常见正整数1,2,3,……截然不同。
确切地讲,e 应称为“自然对数a e log 的底数”。
e 与π被认为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两个超越数(transcendental number ,若一数为()0=xf 之根,其中f 为某一至少一次的整系数多项式,则此数称为代数数(algebraic number ),否则称为超越数)。
e 、π及i (i 为虚数单位)三者间存在1-=ieπ的关系。
本文主要介绍e 的一些知识以及用Mathematica软件来计算e 。
二、欧拉数e考虑数列{}n a ,n a =∑=ni i 0!1=!1!21!111n ++++,1≥n ,其中!n =()1231⋅⋅⋅⋅- n n ,1≥n ,1!0=,应用下述关于级数收敛的基本定理之一可证明出其极限存在。
定理1.设数列{}n a 为单调且有界,则当∞→n 时,a a n →(a 为一有限数)。
首先,对n a =∑=ni i 0!1,显然{}n a 为单调递增数列。
初中七年级数学无理数的定义
无理数无理数,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
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循环。
常见的无理数有非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π和e(其中后两者均为超越数)等。
无理数的另一特征是无限的连分数表达式。
无理数最早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弟子希伯索斯发现。
在数学中,无理数是所有不是有理数字的实数,后者是由整数的比率(或分数)构成的数字。
当两个线段的长度比是无理数时,线段也被描述为不可比较的,这意味着它们不能“测量”,即没有长度(“度量”)。
常见的无理数有:圆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欧拉数e,黄金比例φ等等。
可以看出,无理数在位置数字系统中表示(例如,以十进制数字或任何其他自然基础表示)不会终止,也不会重复,即不包含数字的子序列。
例如,数字π的十进制表示从3.14159265358979开始,但没有有限数字的数字可以精确地表示π,也不重复。
必须终止或重复的有理数字的十进制扩展的证据不同于终止或重复的十进制扩展必须是有理数的证据,尽管基本而不冗长,但两种证明都需要一些工作。
数学家通常不会把“终止或重复”作为有理数概念的定义。
无理数也可以通过非终止的连续分数来处理。
无理数是指实数范围内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简单的说,无理数就是10进制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等。
而有理数由所有分数,整数组成,总能写成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并且总能写成两整数之比,如21/7等。
证明方法编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提出了一种证明无理数的经典方法:证明: √2是无理数假设不是无理数∴是有理数令(、互质且)两边平方得即通过移项,得到:∴必为偶数∴必为偶数令则∴化简得∴必为偶数∴必为偶数综上,和都是偶数∴互质,且、为偶数矛盾原假设不成立∴为无理数拓展编辑证明是无理数(整数),互素。
假设则存在则a为偶数,设,为正整数代人上式有则b同样是偶数,与条件(,)为互素的最小整数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假设是不成立的成立,那么必为无理数。
e的连分数表达法证明
e的连分数表达法证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e被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
它的近似值为2.71828。
e的连分数表达法是一种表示e的独特方法,利用分数形式来逐步逼近e的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e的连分数表达法以及其证明过程。
让我们来看看e的连分数表达法是怎么样的。
e的连分数表达法可以表示为:e = 2 + 1/(1 + 1/(2 + 1/(1 + 1/(1 + 1/(4 + 1/(1 + 1/(1 + 1/(6 + ...)))))))这个表达方式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分数序列,每一项都是一个不断嵌套的分式。
每一个分式的分母都是一个整数,而分子则是依次递增的奇数序列2, 1, 2, 1, 1, 4, 1, 1, 6, ...。
通过逐步计算这个连分数序列的逼近值,我们可以得到e的近似值。
接下来,让我们来证明e的连分数表达法的正确性。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e的连分数表达法是收敛的。
假设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一个连分数表达式:e = a0 + 1/(a1 + 1/(a2 + ... + 1/(an)))我们可以将上面的连分数展开最后一项,得到:我们可以将上式分解为:其中b0 = 1,b1 = a(n+1)。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对于b0和b1成立连分数表达式:1 = 1/b0 + 1/b1这是显然成立的。
所以根据数学归纳法,e的连分数表达是收敛的。
现在我们要考虑e - x。
根据连分数表达法的性质,我们有:因为x < e,所以e - x > 0。
那么1/(an + 1/(an-1 + ... + 1/(a0))) > 0。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因为对于任意有限项连分数表达式,其值都小于e。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e的连分数表达法是正确的。
总结一下,e的连分数表达法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来逼近e的值。
通过对连分数表达式的分析和证明过程,我们可以看到e的连分数表达法是正确的且是收敛的。
比较无理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无理数大小的方法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无法用整数来表示的数。
常见的无理数有圆周率π、自然数e等。
由于无理数的无限性质,我们不能直接比较无理数的大小。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近似值、不等式和特殊数学方法来进行无理数的比较。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找出无理数的近似值来比较无理数的大小。
无理数可以用有理数来逼近,有理数是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数。
我们可以通过将无理数截取到相同的小数位数,然后把它们用十进制表示出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如对于π和e,我们可以截取小数点后的几位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但是由于截取的不同位数可能会导致近似值的误差,因此不能保证准确的大小比较结果。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不等式来比较无理数的大小。
不等式是数学中常用的比较大小的工具。
例如,对于两个无理数a和b,如果我们可以证明a小于b加上一个有理数,那么我们可以判断a小于b。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例如,通过分析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我们可以得到π的著名不等式:3<π<4。
这个不等式可以告诉我们π比3大,比4小。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利用不等式来比较其他无理数的大小。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特殊数学方法来比较无理数的大小。
这些方法一般需要更高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但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来研究无理数的性质。
通过研究无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得到无理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通过分析无理数的导数和曲率,我们可以得到e的近似值为2.71828,π的近似值为3.14159等。
这些精确的值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无理数的大小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级数和收敛性的概念来比较无理数的大小。
通过求解级数的和或确定级数的发散性,我们可以得到无理数的大小顺序。
总结来说,比较无理数大小的方法主要有近似值、不等式和特殊数学方法这三种。
近似值法简单易行,但可能会导致误差;不等式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但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巧;特殊数学方法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结果,但需要更高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无理数发展简史
无理数发展简史简介: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实数,它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
无理数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无理数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逐渐揭示了无理数的奥秘。
本文将从古希腊的发现开始,概述无理数的发展历程。
1. 古希腊的发现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数的概念还不够清晰,认为所有的数都可以表示为整数或整数的比值。
然而,某些几何问题却无法用有理数来解释,例如,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定理,即“勾股定理”,但他们发现无法用有理数来表示对角线的长度,这就引发了对无理数的研究。
2. 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认为,所有的数都可以表示为有理数,但当他们发现无法用有理数表示某些几何问题时,他们被迫接受了无理数的存在。
无理数的定义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实数。
3. 无理数的发展无理数的研究在古希腊时期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直到17世纪,无理数的研究才开始逐渐深入。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德国数学家勒让德等人对无理数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发现无理数可以用连分数的形式表示,并且证明了无理数的存在性。
4. 无理数的性质无理数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首先,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这意味着它们不能被有限的小数表示。
其次,无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但结果仍然是无理数。
此外,无理数可以用连分数的形式表示,并且具有无限的小数位数。
5. 无理数的应用无理数在数学和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无理数可以用来表示无法被有理数表示的长度、面积和体积。
在物理学中,无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些物理常数,例如圆周率π和自然对数的底数e。
在金融领域,无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利率、股票价格等。
无理数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对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无理数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无理数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
无理数发展简史
无理数发展简史简介: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实数。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中,无理数的概念起初是被人们所拒绝和否定的,但随着数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无理数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介绍无理数的发展历程,以及无理数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1. 古希腊时期的发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之和。
然而,当他们尝试用整数来表示斜边的长度时,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发现引起了对无理数的思量和探索。
2. 无理数的否定与争议在古希腊时期,无理数的概念遭到了否定和争议。
毕达哥拉斯学派坚信一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数都是有理数,而无理数是不真正的。
这种观点一度在数学界占主导地位,无理数的存在被人们所否定。
3. 无理数的证明直到公元5世纪,数学家欧多克斯提出了一种简单而精确的证明方法,证明了无理数的存在。
他使用了反证法,假设无理数不存在,然后通过推理推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了无理数的存在。
4. 无理数的数学性质无理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数学性质。
例如,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无法用有限的小数表示。
此外,无理数之间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结果仍然是无理数。
5. 无理数的应用无理数在数学和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无理数被用来描述无法用有理数表示的长度和比例关系。
在物理学中,无理数被用来描述自然界中的现象,如波长、频率等。
在金融领域,无理数被应用于复利计算和金融模型中。
结论:无理数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争议和否定,但最终被证明了其存在和重要性。
无理数的数学性质使其成为数学和科学领域中不可或者缺的概念。
通过对无理数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自然界中的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无理数的发展简史为数学和科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引入无理数概念的数学探索
引入无理数概念的数学探索在数学领域中,有理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熟知的概念,无论是整数、分数还是小数,都可以归类为有理数。
然而,人们逐渐发现有些数无法用两个整数的比值来表示,这些神秘的数被称为无理数。
本文将探索无理数的引入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一、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
当时,他们发现无法用有限的小数或分数来准确表示某些长度、面积或体积,这些不可表示为有理数的数被称为无理数。
二、无理数的定义与性质无理数并不是简单地用分数表示,而是用无限不循环小数来表示。
无理数中最著名的代表是π(圆周率)和√2(根号2)。
这两个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无法准确表示为有理数。
值得一提的是,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无理数在几何中的应用无理数在几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2为例,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和边长之间的关系为√2倍。
这一关系使得以边长为有理数的正方形,其对角线的长度成为无理数,且无法用有限的小数或分数表示。
另外,无理数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测量中的误差分析、三角函数等领域。
四、无理数与实数的关系无理数是实数的一部分,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的定义是包含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集。
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是构成实数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无理数的证明无理数的证明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盖尔丹·哥尔丹(Georg Cantor)通过构造一种集合,使得该集合中元素的数量无限且无理数构成,从而证明无理数的存在。
这一证明方法奠定了无理数的数学地位,深刻影响着数学研究与应用。
结论无理数的引入为数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打破了人们对数的认知局限。
无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几何和实数中的应用,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数学思维空间。
无理数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数学理论,也对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无理数概念的数学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秘,拓展数学的应用领域,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什么是无理数及其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无理数及其定义是什么什么是无理数及其定义是什么无理数最早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弟子希伯索斯发现,那么什么是无理数?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无理数基本定义无理数,即非有理数之实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
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循环。
常见的无理数有大部分的平方根、π和e(其中后两者同时为超越数)等。
无理数的另一特征是无限的连分数表达式。
传说中,无理数最早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弟-子希伯斯发现。
他以几何方法证明无法用整数及分数表示。
而毕达哥拉斯深信任意数均可用整数及分数表示,不相信无理数的存在。
但是他始终无法证明不是无理数,后来希伯斯将无理数透露给外人——此知识外泄一事触犯学派章程——因而被处死,其罪名等同于“渎神”。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方开不尽的数. 如圆周率、√2(根号2)等。
有理数是所有的分数,整数,它们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如22/7等。
实数(real number)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可分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也可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除了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外的数统称有理数。
1、把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写成小数形式时,有理数能写成整数、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比如4=4.0, 4/5=0.8, 1/3=0.33333……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2=1.414213562…………根据这一点,人们把无理数定义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2、无理数不能写成两整数之比。
利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主要区别,可以证明√2是无理数。
证明:假设√2不是无理数,而是有理数。
既然√2是有理数,它必然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2=p/q再假设p和q没有公因数可以约,所以可以认为p/q 为最简分数,即最简分数形式。
把√2=p/q 两边平方得 2=(p^2)/(q^2)即 2(q^2)=p^2由于2q^2是偶数,p 必定为偶数,设p=2m由 2(q^2)=4(m^2)得 q^2=2m^2同理q必然也为偶数,设q=2n既然p和q都是偶数,他们必定有公因数2,这与前面假设p/q 是最简分数矛盾。
纵谈数e的历史与作用
此外,布里格斯在数学领域还有其他贡献。例如,他编制的15位数字 的正弦函数表和10位数字的正切和正割函数表,在1633年刊行后,被 沿用了200多年。他还在1620年编辑出版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以下简称《原本》)前6卷。
亨利•布里格斯
数学家、天文学家布里格斯生于英国约克郡的乌里•乌顿, 曾在牛津大学读书。1596年,他在新建成的伦敦格雷沙 姆学院光荣担任几何学教授席位——英国第一个数学教 授席位,教几何和初等代数。
纳皮尔发明对数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震惊了当时的伦敦 数学界。布里格斯专程去访问纳皮尔。纳皮尔死后,年已 55岁的布里格斯继承了双方未竟的宏伟事业,以坚忍不拔 的精神,继续研究、改进对数和编制对数表。
为了纪念布里格斯,国际天文联 合会(IAU)把月球上一座直径37千 米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
接过纳皮尔和布里格斯接力棒的是荷兰数学家德斯克以及荷兰数学家、出 版商兼书商阿德里安•弗拉格。 1628年,他们补齐并于次年在荷兰高达出版了《对数算术》一书。这本书 填补了布里格斯对数表中20 000~90 000之间的“空隙”。如果从1615年 布里格斯访问纳皮尔算起,他们这个对数表造了13年! 这本书的1670年的版本,曾由1699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傅圣泽编 译传人中国。
容...易看-1出,0表的1第一2行是3一个4通项公5 式为6 2n 7(n为整8 数)的9 等比10数列1,1 他称..为.
“原数”。第二行是一个整数构成的等差数列,他称为与原数对应的“代表 人物”。这里说的代表人物,德文是Exponent或exponent,也可翻译成 “代表者”,而我们把它叫做“代言人”。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推导证明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推导证明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泰勒公式及麦克劳林公式推导证明麦克劳林公式是泰勒公式(在x。
=0下)的一种特殊形式。
若函数f(x)在开区间(a,b)有直到n+1阶的导数,则当函数在此区间内时,可以展开为一个关于x多项式和一个余项的和:f(x)=f(0)+f'(0)x+f''(0)/2!·x^2,+f'''(0)/3!·x^3+……+f(n)(0)/n!·x^n+Rn其中Rn是公式的余项,可以是如下:1.佩亚诺(Peano)余项:Rn(x) = o(x^n)2.尔希-罗什(Schlomilch-Roche)余项:Rn(x) = f(n+1)(θx)(1-θ)^(n+1-p)x^(n+1)/(n!p)[f(n+1)是f的n+1阶导数,θ∈(0,1)]3.拉格朗日(Lagrange)余项:Rn(x) = f(n+1)(θx)x^(n+1)/(n+1)![f(n+1)是f的n+1阶导数,θ∈(0,1)]4.柯西(Cauchy)余项:Rn(x) = f(n+1)(θx)(1-θ)^n x^(n+1)/n![f(n+1)是f的n+1阶导数,θ∈(0,1)]5.积分余项:Rn(x) = [f(n+1)(t)(x-t)^n在a到x上的积分]/n![f(n+1)是f的n+1阶导数]泰勒公式在数学中,泰勒公式是一个用函数在某点的信息描述其附近取值的公式。
如果函数足够光滑的话,在已知函数在某一点的各阶导数值的情况之下,泰勒公式可以用这些导数值做系数构建一个多项式来近似函数在这一点的邻域中的值。
泰勒公式还给出了这个多项式和实际的函数值之间的偏差。
泰勒公式(Taylor's formula)带Peano余项的Taylor公式(Maclaurin公式):可以反复利用L'Hospital法则来推导,f(x)=f(x0)+f'(x0)/1!*(x-x0)+f''(x0)/2!*(x-x0)^2+…+f^(n) (x0)/n!(x-x0)^n+o((x-x0)^n)泰勒中值定理(带拉格郎日余项的泰勒公式):若函数f(x)在含有x的开区间(a,b)有直到n+1阶的导数,则当函数在此区间内时,可以展开为一个关于(x-x0)多项式和一个余项的和:f(x)=f(x0)+f'(x0)*(x-x0)+f''(x0)/2!*(x-x0)^2,+f'''(x0)/3!*(x-x0)^3+……+f(n)(x0)/n!*(x-x0)^n+Rn(x)其中Rn(x)=f(n+1)(ξ)/(n+1)!*(x-x0)^(n+1),这里ξ在x和x0之间,该余项称为拉格朗日型的余项。
e的3x次方-1等价于3x的证明
e的3x次方-1等价于3x的证明
【引言】
在数学领域,e的3x次方-1与3x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众所周知,e的底数约为2.71828,它是一个无理数,而且它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本文将阐述e的3x次方-1等于3x的证明过程,并探讨其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数学证明】
要证明e的3x次方-1等于3x,我们可以利用自然对数的性质进行推导。
首先,我们将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ln(e的3x次方-1) = ln(3x)
然后,利用自然对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将指数移到对数符号外面,得到:3x * ln(e) - ln(1) = ln(3x)
由于ln(1)等于0,我们可以简化上述等式为:
3x * ln(e) = ln(3x)
接下来,我们将两边取指数,得到:
e的3x次方= 3x
最后,我们将等式两边减去3x,得到:
e的3x次方-1 = 3x
至此,我们已经证明了e的3x次方-1等于3x。
【实际应用】
e的3x次方-1等于3x在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金融领域,此等式可以用于计算复利收益。
假设投资金额为P,年利率为r,投资时间为t
年,那么未来的本息总和可以表示为P * e的rt次方。
通过将r和t替换为相应的实际值,投资者可以计算出投资收益。
此外,在物理学中,e的3x次方-1等于3x可以用于描述指数衰减现象。
例如,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剩余原子核的数量随时间呈指数衰减,可以用此等式进行描述。
【结论】
总之,e的3x次方-1等于3x的证明揭示了自然对数e在数学、金融和物理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泰勒公式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2.3 泰勒公式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对于未定式极限求解时利用洛比达法则,但对于求导计算繁冗的情况, 需要多次使用洛比达法则,运用泰勒公式将会化繁为简. 利用泰勒公式来求极限时,一般运用麦克劳林公式形式.但应注意,当极 限式为分式时,一般需将分子和分母展成同阶麦克劳林公式,通过比较求出 极限. x2 1 1 x2 2 [10] 例4 求极限 lim 2 x 0 (cos x e x ) sin 2 x 解 通过分析,此题满足洛必达法则 x x2 x 1 1 x2 1 x2 = lim 2 2 2 lim x 0 (cos x e x ) sin 2 x x 0 2( sin x 2 xe x ) sin x cos x 可见若用此方法比较繁琐,增加了计算量且易出错,此时就需要用泰勒 公式来计算.已知 x 0 ,则可用麦克劳林公式来进行化简,只需将
12?????????ddddd?8以下求行列式xnd的各阶导数参见华东师大版数学分析上册p117习题9行列式求导有1000001000011xnbxccbbxcbbbxxcccbxccbbbxbcccbbxccbbxcxnn??????dd????????????????????????????12111221nxxxxxxnxnn?????????dddddd?则有113221??????????????nnnnnncbbnnbnnbcbnbbnbdddd?21214321???????????????nnnnncbbnnnbnnbnnbnbdddd211bnnbnn????d
泰勒公式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李珂
(宝鸡文理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摘 要: 本文从泰勒公式的基本内容出发,综述了泰勒公式在近似计算、 求极限、证明不等式、判定 Newton 迭代收敛速度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泰勒公式;数值计算;应用 泰勒公式是一个多项式的拟合问题,而多项式是简单函数, 它的研究对我们 来说是很熟悉的,并且研究也是非常方便的.在处理某些复杂的问题时,如果将 所研究的对象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多项式,那么问题就会比较简单和方便.通过对 泰勒公式和极限运算的简单学习, 我们已经掌握初等函数在某一点的泰勒展式, 但是对于一些高阶的求极限运算,直接求极限有难度,可是利用泰勒公式却能 很方便快捷的得出答案.所以对泰勒公式的更深一步的学习很有实际意义.本文 介绍了泰勒公式的基本概念,相关定理及余项表达式等内容, 然后对泰勒公式在 数值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地总结,并且收集了相应的范例,使读者更好地 去理解和感悟泰勒公式在数值计算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
一 逻 , 困 , 至 ,
& ∋ ( ) 斗% , ) 水。 , ∗ % 一 ) 二 + “十 ‘ ,
当 时 此时有 此式左边为偶数 右边 为奇
----------------------- Page 1-----------------------
又又
一 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九 年第一
百 、 , ,
尹峨 ∗ 率& ∗ ∋
∀ 当 车 时
桑震军 刘月桂
〔 〕 一 函 函
摘要 本文利用 元 数微积分中乘积 数求导数的莱布尼兹公式和定积分的分
假设 是有理数 可令 粤 这里 为 数
%
∀ ∀
2 , 即% 二 ∋ , / 二 。。 , ‘“. 。 − 2
/0 二 7 边 2 边+ # 2 8 2 % − . /
即 此时左 为 但右 矛盾 此时也不可能有
反证法是大家熟悉的 种 辑演绎法 不少问题直接证很 难 甚 无从证起 往
。
一 , 了 活, 巧
。 。
矛盾 但要除去% − / − 7 , 此时确有, 。二 . 。− 2
”杏 ‘ 3 哈2
∗ % 二 + # 2 二 & 4 一 2 ( # 2 − 4 5 # )
% ∃
一一
∗ & , ∗ 半∋ −
当 , 时
一 明
关于 是无理 & 二) ∋ 下 四 况∀
用反证法 假定有 整数 使 则有 边 种情
& 4 ( ) % , ) / , ∗ /∀ # ) − + 亡# ’ , ,
当 9 9 时 此时有 此式左边为偶数 右边为奇数
∗ % 二 + 1 , ‘一 2 二 ) & + ” # + 3 一 ‘十 “· # + # 2 ( − ∗ , & (
奇数 此时 仅当
当 时 由 偶数 则左边是 的倍数 但 54 矛盾 另外
, , / # ‘ , 。 ,
右边奇数为 时等式成立 这就是
& + ( ) % , ) # / ,
时 有
。
, , % − . / , % − : , 2 , / 二 : 之 正 /; 、 / 之
∀ ∀
! , 二 , # 、 ∃ 正
,
当∗ ,& , ∗ ,∋ 时
现在分别来讨论
。
% 》∋ , % 为 , 4 , 4 车 # ) , , % 6 2 ,
, 。 以 可 , % − . /
数 矛盾 所 不 能有
& ) ( ) 牛% , ) / ,
当 0 时 有
, 。
部积分法 证明 是无理数
, 下
利用反证法可证明 是无理数 现证明如
!
∗ 牛& , ∗ ∋ ,
山弓 匀 习# 一 当 +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