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思想
=,求正整数1000【课堂练习】2.已知函数()1f x x =-,关于x 的方程2()()0f x f x k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② 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③ 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④ 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1.关于x 的方程(x 2-1)2-|x 2-1|+k =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②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③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④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 . 0B . 1C . 2D . 42.如果函数y ax b x =++21的最大值是4,最小值是-1,求实数a 、b 的值。
解:课后作业总结回顾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其图像如下图所示),函数.定义:当且时,称是方程的一个实数根.则方程的所有不同实数根的个数是 .4.已知()()20,f x ax bx c a =++≠且方程()f x x =无实数根,下列命题:① 方程x x f f =)]([也一定没有实数根;② 若0>a ,则不等式x x f f >)]([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③ 若0<a ,则必存在实数0x ,使00)]([x x f f >;④ 若0=++c b a ,则不等式x x f f <)]([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已知,若关于的方程有实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6.(普陀区一模文理科14) 已知函数⎩⎨⎧<+≥-=0),1(0,2)(x x f x a x f x ,若方程0)(=+x x f 有且仅有两个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x f y =]1,1[-],[,sin )(ππ-∈=x x x g ])1,1[(0)(11-∈=x x f ]),[()(212ππ-∈=x x x g 2x 0))((=x g f 0))((=x g f a ∈R x 2104x x a a ++-+=a。
函数与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函数与方程》--------------蒙城八中高一数学组:李艳一、教材剖析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主要研究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教材以二次函数为例,引出零点存在定理,经过立体稳固运用图像法,定理法解决实质题目,进而为后边学习函数以及图像,以及数形联合的思想做铺垫,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剖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五种基本函数模型,认识他们的图像及性质,对方程也较为认识,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接受起来相对简单,可是学生利用数形联合的思想习惯还没有养成,关于不一样知识间的联系还不够深入。
应要点解说。
三、重难点要点:零点的存在定理难点:判断函数零点存在的方法及确立大概区间。
四、教课目的(1)认识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基本掌握零点存在定理,会使用定理解决简单的题目。
(2)经过指引研究的教课方法,在一步步求知的过程中渐渐帮助学生领会数形联合的思想,沟通研究,养成互帮相助的学习民风。
(3)经过学习并使用定理解决实质问题,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养成踊跃研究,乐于研究的人生观,培育学生迎难而上的勇于考虑的精神。
五、教课方法本节主要采纳指引 ---研究式教课,经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观点,本节采纳多媒体教课,适用直观。
六、教课过程:1,复习引入教师发问:你学过那些函数?学生共同回答: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教师发问,你学过那些方程?学生共同回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企图:经过对前方学习内容的回首,梳理知识,旨在指引学生思虑个知识间的联系。
2,研究新知方程 x2 x 6 0X=3 或-2y 函数 y x2 x 6-212x3 结论:方程的根就是对应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引入零点的观点概括提高:零点的定义:函数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思虑:零点是点吗?学生沟通议论并回答:不是,是横坐标,是实数。
教师发问:你能说出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方程的根就是对应函数的零点设计企图: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图像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很简单得出结论,理解函数的零点的观点,直观体验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第1课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基础题知识点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1)一元一次方程-2x+4=0的解是;(2)函数y=-2x+4,当x=时,函数值y=0;(3)直线y=-2x+4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4)由上述问题可知,一元一次方程ax+b=0的解就是一次函数y=ax+b当y=0时所对应的的值;从图象上看,就是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轴交点的.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n=0的解为x=-3,则直线y=mx+n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3.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4.如图所示,已知直线y=ax-b,则关于x的方程ax-b=1的解是.5.若一次函数y=ax+b(a,b为常数且a≠0)中x 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方程ax+b=0的解是( )x -2 -1 0 1 2 3y 6 4 2 0 -2 -4C.x=2 D.x=36.已知方程kx+b=0的解是x=3,则函数y=kx +b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7.已知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x=7,则直线y=kx+b的图象一定过点( )A.(3,0) B.(7,0)C.(3,7) D.(7,3)知识点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8.如图,直线y=kx+3经过点(2,0),(0,3),则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 ) A.x>2B.x<2C.x≥2D.x≤29.(2019·遵义)如图所示,直线l1:y=32x+6与直线l2:y=-52x-2交于点P(-2,3),则不等式32x+6>-52x-2的解集是( )A.x>-2B.x≥-2C.x<-2D.x≤-210.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分别与x 轴、y轴交于点(2,0)、点(0,3).有下列结论:①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②当x>2时,y<0;③当x<0时,y<3.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1.(2020·遵义)如图,直线y=kx+b(k,b是常数,k≠0)与直线y=2交于点A(4,2),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2的解集为.12.已知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利用函数图象回答:(1)当x 取何值时,kx +b =0? (2)当x 取何值时,kx +b =1.5? (3)当x 取何值时,kx +b <0? (4)当x 取何值时,0.5<kx +b <2.5?中档题13.如图是直线y =x -5的图象,点P(2,m)在该直线的下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3B .m >-1C .m >0D .m <-314.(2020·湘潭)如图,直线y =kx +b(k <0)经过点P(1,1),当kx +b ≥x 时,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 .x ≤1B .x ≥1C .x <1D .x >115.(2019·娄底)如图,直线y =x +b 和y =kx +2与x 轴分别交于点A(-2,0)、点B(3,0),则⎩⎪⎨⎪⎧x +b >0,kx +2>0的解集为( )A .x <-2B .x >3C .x <-2或x >3D .-2<x <316.已知一次函数y =-2x +4,完成下列问题: (1)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2)根据函数图象回答:①方程-2x +4=0的解是 .②当x 时,y >2.③当-4≤y ≤0时,相应x 的取值范围是 .17.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中,小明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了一次函数y =k 1x +b 1和y =kx +b 的图象,分别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直线交于点C.已知点A(-1,0),B(2,0),观察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x 的方程k 1x +b 1=0的解是 ,关于x 的不等式kx +b <0的解集是 .(2)直接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组⎩⎪⎨⎪⎧kx +b >0,k 1x +b 1>0的解集.(3)若点C(1,3),求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1>kx +b 的解集和△ABC 的面积.答案1.(1)x=2;(2)2;(3)(2,0);(4)x;x 横坐标.2.(-3,0).3.x=2.4.x=4.5.A6.C7.D8.B9.A10.A11.x<4.12.解:(1)x=-0.5.(2)x=1.(3)x<-0.5.(4)0<x<2. 13.D14.A15.D16.(1)(2)①x=2.②x<1.③2≤x≤4.17.解:(1)x=-1,x>2.(2)-1<x<2.(3)∵点C(1,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k1x+b1>kx+b的解集是x >1.∵AB=3,∴S△ABC=12AB·y C=12×3×3=92.。
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版)4.5.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
方法归纳
1.确定函数零点个数的方法: ①结合零点存在定理和函数单调性; ②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 2.已知函数零点个数求参数范围的常用方法
跟踪训练 1 (1)函数 f(x)=12x-x3-2 在区间(-1,0)内的零点个数 是( )
A.0 B.1
C.2 D.3
4.函数 f(x)=log2x-1 的零点为________.
解析:令 f(x)=log2x-1=0,得 x=2,所以函数 f(x)的零点为 2. 答案:2
方法归纳
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 y=f(x)的零点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令 f(x)=0,根据解 方程 f(x)=0 的根求得函数的零点;其二是画出函数 y=f(x)的图象,图 象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函数的零点.
第1课时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
[教材要点]
要点一 函数的零点 1.零点的定义 对于函数 y=f(x),把_f_(x_)_=__0_的__实__数___x__,叫做函数 y=f(x)的零点. 2.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交点的横坐标
零点
状元随笔 函数的零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实数,当自变量取 该值时,其函数值等于零.
又函数 f(x)=log3x-8+2x 的图象是连续的. ∴函数 f(x)的零点所在区间是(3,4).
答案:C
方法归纳
判断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三个步骤 (1)代入:将区间端点值代入函数求出函数的值. (2)判断:把所得的函数值相乘,并进行符号判断. (3)结论:若符号为正且函数在该区间内是单调函数,则在该区间 内无零点,若符号为负且函数连续,则在该区间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状元随笔 利用数形结合讨论方程的解或图象的交点.讨论方程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1课时)教案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版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3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1课时。
从内容上看它是我们初中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延伸,同时它也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之间联系紧密,涉及的知识面较多。
从思想层面看,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同时一元二次不等式是解决函数定义域、值域等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本节课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不等式的性质有了初步了解,但因我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仍需提高,还需依赖具体形象的内容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教学目的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2.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园艺师打算在绿地上用栅栏围一个矩形区域种植花卉.若栅栏的长度是24m,围成的矩形区域的面积要大于20m2,则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米?设这个矩形的一条边长为xm,则另一条边长为(12-x)m.由题意,得:(12-x)x>20(0<x<12)整理得x2-12x+20<0(0<x<12)。
①求得不等式①的解集,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思考:类比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个不等式有什么特点?能否给这类不等式起个名字,并写出它的一般形式?由此导出课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 或ax2+bx+c<0 ,其中a,b,c均为常数,a≠0.思考:为什么要规定a≠0?二、探索新知探究1: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请学生画出一次函数y=2x-6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函数y=2x-6与x轴的交点为;2.方程2x-6=0的根为;3.不等式2x-6>0的解为;4.不等式2x-6<0的解为;师生完成上述问题后小结:三个“一次”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
方程与函数的区别?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函数:如果对于一个变量(比如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变量(比如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把y 叫做x 的函数。
函数式:用解析法(公式法)表示函数的式子叫函数式。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解析式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
联系:函数式和方程式都是由代数式组成的.没有代数式,就没有函数和方程.方程只是函数解析式在某一特定函数值的解。
方程表示特定的因变量的自变量解。
如5x+6=7 这是方程;y=5x+6 这是解析式。
区别: 1.概念不一样. 2.代数式不用等号连接. 3.函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因变量(函数)随变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4.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其未知数(变量)的个数不固定.未知数之间不存在自变和因变的关系. 方程重在说明几个未知数之间的在数字间的关系;方程可以通过求解得到未知数的大小;方程可以通过初等变换改变等号左右两边的方程。
方程的解是固定的,但函数无固定解值解。
式;函数只可以化简,但不可以对函数进行初等变换。
5. 函数和方程本质区别就是:方程中未知数x 是一个常量(虽然方程可能有多个解)函数中,x 是变量,因此y 也是变量,并且是由于x 的变化而变化。
6.函数:重在说明某几个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特定的自变量的值就可以决定因变量的值;就像平面解析几何里圆就是方程、区别在于函数就看他们的值是否一一对应。
就像圆的方程(x-a)^2+(y-b)^2=r^2 就是方程,它们的值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不是函数是方程的一种,函数强调的是一一对应,及 1 个X 值(自变量)只能有一个Y 值(应变量)与之对应比如:y=x+1 它是函数,y^2=x 它不是函数,但它是方程。
7.函数和方程是数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在一元函数y = f(x)用一个解析式表示并且不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时,这个函数式就可以看作一个二元方程;反之,能够由方程F(x, y) = 0 确定的函数关系称为隐函数([4], p.9)。
高中数学必修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教材:人教A版教材必修1一、教材分析(一)内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函数零点的概念、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是一节概念课.(二)地位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及其相关性质,具备初步的数形结合的能力基础之上,利用函数图象和性质来判断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掌握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为下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和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至关重要.(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二次函数的图像,准确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描述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理解并会用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2.通过研究具体的二次函数再到研究一般的函数,让学生经历“类比→归纳→应用”的过程,感悟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3.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体会函数知识的核心作用.(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体会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难点:准确认识零点的概念,在合情推理中让学生体会到判定定理的充分非必要性,能利用适当的方法判断零点的存在或确定零点.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对初等函数的性质、图像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在初中的学习中已是一个重点,对这块内容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所以对本节内容刚开始的引入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但针对高一学生,刚进人高中不久,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观察,归纳能力都还没有很全面的基础上,在本节课的学习上还是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环环紧扣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结论追求的愿望,将学生置于主动参与的地位.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在教法上,本次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设问——探索——归纳——定论”层层递进的方式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函数与方程
课题:函数与方程(高三第一轮复习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内容。
函数与方程在高中数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对函数零点的考查有:(1)求函数零点;(2)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3)根据函数零点的存在情况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
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客观题主要考查相应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主观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本节课通过对函数零点的讨论,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与函数图像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它既揭示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对函数知识进行了总结拓展,同时将方程与函数图像联系起来,渗透了“数形结合”、“方程与函数”等重要思想。
学情分析:这是一个理科的普通班,学生基础普遍不扎实,学生具有强烈的畏难情绪,且眼高手低。
通过高一高二的知识积累,学生虽然对本节内容有简单的认识,但是时间较长,知识点大多遗忘。
所以,在本课开始前,先通过简单的知识梳理让学生把知识点贯穿起来,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知识点拓展。
设计思想:教学理念:以第一轮复习为抓手,让学生把各个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原则:夯实基础,注重各个层面的学生。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清函数零点、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方程的根三者之间的关系;弄清零点的存在性、零点的个数、零点的求解方法等三个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学过的函数的图像、性质去研究函数的零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提高辩证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三者之间的互相联系。
难点:零点个数问题,含参数的零点问题。
教学程序框图:教学环节与设计意图:(一)、知识梳理设计意图: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内容,结合相关知识整理出“函数与方程”的知识体系。
3.1函数与方程教案
函数与方程考点同步解读1.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现实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今天,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3.本节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及模型的求解来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渗透“方程与函数”的思想。
核心素养聚焦1.通过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提高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根据图像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要的关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素养3.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习惯;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3.通过习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零点的概念及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教学难点:探究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环节一:揭示意义,明确目标】揭示本章意义,指明课节目标教师活动:用屏幕显示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章函数的应用.通过第二章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这一章我们就要运用函数思想,建立函数模型,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为此,我们还要做一些基本的知识储备.方程的根,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而我们在初中研究的“方程的根”只是侧重“数”的一面来研究,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主要从“形”的角度去研究“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教师活动:板书标题(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环节二:巧设疑云,轻松渗透】设置问题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用屏幕显示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1)x2-2x-3=0;(2)ln x+2x-6=0.学生活动:回答,思考解法.教师活动:第二个方程我们不会解怎么办?你是如何思考的?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考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未知问题已知化,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进而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习惯性地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应该打破思维定势,假如第一个方程你不会解,也不会应用判别式,你要怎样判断其实根个数呢?学生活动:思考作答.教师活动:用屏幕显示函数y=x2-2x-3的图象.学生活动:观察图象,思考作答.教师活动:我们来认真地对比一下.用屏幕显示表格,让学生填写x2-2x-3=0的实数根和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学生活动:得到方程的实数根应该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结论.教师活动:我们就把使方程成立的实数x称为函数的零点.【环节三:形成概念,升华认知】引入零点定义,确认等价关系教师活动:这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板书(一、函数零点的定义:对于函数y=f(x),使方程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教师活动: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零点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点?学生活动:对比定义,思考作答.教师活动:结合函数零点的定义和我们刚才的探究过程,你认为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生活动:思考作答.教师活动:这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板书(二、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等价关系).教师活动:检验一下看大家是否真正理解了这种关系.如果已知函数y=f(x)有零点,你怎样理解它?学生活动:思考作答.教师活动:对于函数y=f(x)有零点,从“数”的角度理解,就是方程f(x)=0有实根,从“形”的角度理解,就是图象与x轴有交点.从我们刚才的探究过程中,我们知道,方程f(x)=0有实根和图象与x轴有交点也是等价的关系.所以函数零点实际上是方程f(x)=0有实根和图象与x轴有交点的一个统一体.在屏幕上显示:教师活动:下面就检验一下大家的实际应用能力.【环节四:应用思想,小试牛刀】数学思想应用,基础知识强化教师活动:用屏幕显示求下列函数的零点.(1)y =3x ;(2)y =log 2x ;(3)y =1x;(4)y =(4)(1),4,(4)(6), 4.x x x x x x -+<⎧⎨---≥⎩ 学生活动:由四位同学分别回答他们确定零点的方法.画图象时要求用语言描述4个图象的画法.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作出图象(在接下来探究零点存在性定理时,图象会成为同学们思考问题的很好的参考).教师活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零点的定义,还学习了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等价关系,在这些知识的探究发现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能不能解决ln x +2x -6=0的根的存在性问题?学生活动:可受到化归思想的启发应用数形结合进行求解.教师活动:用屏幕显示学生所论述的解题过程.这种解法充分运用了我们前面的解题思想,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将一个图象不会画的函数转化成了两个图象都会画的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解决实根存在性问题.看来我们的探究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活动:如果不转化,这个问题就真的解决不了吗?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y=ln x +2x-6的图象不会画,那我们能不能不画图象就判断出零点的存在呢?【环节五:探究新知,思形想数】探究图象本质,数形转化解疑教师活动:我们看到,当函数图象穿过x轴时,图象就与x轴产生了交点,图象穿过x轴这是一种几何现象,那么如何用代数形式来描述呢?用屏幕显示y=x2-2x-3的函数图象,多次播放抛物线穿过x轴的画面.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象,得出函数零点的左右两侧函数值异号的结论.教师活动:好!我们明确一下这个结论,函数y=f(x)具备什么条件时,能在区间(a,b)上存在零点?学生活动:得出f(a)·f(b)<0的结论.教师活动:若f(a)·f(b)<0,函数y=f(x)在区间(a,b)上就存在零点吗?学生活动:可从黑板上的图象中受到启发,得出只有在[a,b]上连续不断的函数,在满足f(a)·f(b)<0的条件时,才会存在零点的结论.【环节六:归纳定理,深刻理解】初识定理表象,深入理解实质教师活动:其实同学们无形之中已经说出了我们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那就是零点存在性定理.这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三个知识点.板书(三、零点存在性定理).教师活动:用屏幕显示(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教师活动:这个定理比较长,找个同学给大家读一下,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定理的内容.学生活动:读出定理.教师活动:大家注意到了吗,定理中,开始时是在闭区间[a,b]上连续,结果推出时却是在开区间(a,b)上存在零点.你怎样理解这种差异?学生活动:思考作答.教师活动:虽然我们已经得到了零点存在性定理,但同学们真的那么坦然吗?结合黑板上的图象,再结合定理的叙述形式,你对定理的内容可有疑问?学生活动:通过观察黑板上的板书图象,大致说出以下问题:1.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且f(a)·f(b)<0,则f(x)在区间(a,b)内会是只有一个零点吗?2.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且f(a)·f(b)>0,则f(x)在区间(a,b)内就一定没有零点吗?3.在什么条件下,函数y=f(x)在区间(a,b)上可存在唯一零点?教师活动:那我们就来解决一下这些问题.学生活动:通过黑板上的图象举出反例,得出结论.1.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且f(a)·f(b)<0,则只能确定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有几个不一定.2.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且f(a)·f(b)>0,则f(x)在区间(a,b)内也可能有零点.3.在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条件下,如果函数再具有单调性,函数y=f(x)在区间(a,b)上可存在唯一零点.【环节七:应用所学,答疑解惑】把握理论实质,解决初始问题教师活动:现在我们不用画出图象也能判断函数零点是否存在,存在几个了.那解决ln x+2x-6=0的根的存在性问题应该是游刃有余了.用屏幕显示学生活动:通过对零点存在性的探究和理解,表述该问题的解法.【环节八:归纳总结,梳理提升】总结基础知识,提升解题意识教师活动:本节课的知识点已经在黑板上呈现出来了,但最重要的,也是贯穿本节课始终,起到灵魂作用的却是三大数学思想,即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才是数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对我们解决问题起着绝对的指导作用.愿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体味、感悟、应用、升华!【环节九:理论内化,巩固升华】整理思想方法,灵活应用解题设置四个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增强学生对所学新知的应用意识.1.函数f(x)=x(x2-16)的零点为( )A.(0,0),(4,0) B.0,4C.(-4,0),(0,0),(4,0) D.-4,0,42.已知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f(x)在(0,+∞)上有一个零点,则f(x)的零点个数为( )A .3B .2C .1D .不确定3.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有如下对应值表:那么函数在区间[1,6]上的零点至少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4.函数f (x )=-x3-3x +5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为( )A .(-2,0)B .(1,2)C .(0,1)D .(0,0.5)【环节十:布置作业,举一反三】延伸课堂思维,增强应用意识 已知f (x )=|x 2-2x -3|-a ,求a 取何值时能分别满足下列条件.(1)有2个零点;(2)有3个零点;(3)有4个零点.板书设计。
第1课时一次函数与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17.5 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 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学习目标:1.认识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2.会用函数观点解释方程和不等式及其解(解集)的意义.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y =2x +1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2.直线y =3x +1与直线y =3x +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368x y x y ,,的解为 .二、新知预习1.认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把二元一次方程2x +y =3写成一次函数y =kx +b 的形式,结果是____________.如果该方程的一组解为⎩⎪⎨⎪⎧x =2,y = ,那么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________);如果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________,3),那么该方程的一组解是⎩⎪⎨⎪⎧x = ,y =3. 【要点归纳】在一次函数y =kx +b 中,给定了一个变量的值,求另一个变量的值,就是解关于另一个变量的一元一次方程.体现在函数图象上,就是知道了一次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求另一个坐标.特别地,当y =0时,一元一次方程kx +b =0中x 的解,就是一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当x =0时,y =b 就是一次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2.认识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x +2及y =-x +4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这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由此知方程组⎩⎪⎨⎪⎧y =x +2,y =-x +4的解是________; (2)方程组⎩⎪⎨⎪⎧y =2x +3,y =-x +6的解是________,由此知直线y =2x +3与直线y =-x +6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要点归纳】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 y =k 1x +b 1,y =k 2x +b 2 (可以化成⎩⎪⎨⎪⎧a 1x +b 1y =c 1,a 2x +b 2y =c 2的形式)的解,就对应着两个一次函数y =k 1x +b 1,y =k 2x +b 2图象的交点坐标.所以求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就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合作探究一、探究过程探究点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问题:学校有一批复印任务,原来由甲复印社承接,按每100页40元计费.现乙复印社表示,若学校先按月付给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则可按每100页15元收费.两复印社每月收费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1)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是多少?(2)当每月复印多少页时,两复印社实际收费相同?(3)如果每月复印页数在1200页左右,那么应选择哪个复印社?问 :“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在图象上怎样反映出来?答 :“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指当x =0时,y 的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是200元.问 :“收费相同”在图象上怎样反映出来?答 :“收费相同”是指当x 取相同的值时,y 相等,即两条射线的交点.我们看到,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处,自变量和对应的函数值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关系式.而两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就是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所以交点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据此,我们可以利用图象来求某些方程组的解.利用图象解方程组25, 1.yx y x【针对训练】小亮用作图象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了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l 1,l 2,如图所示,他解的这个方程组是( ).A. ⎩⎪⎨⎪⎧ y =-2x +2,y =12x -1B. ⎩⎪⎨⎪⎧ y =-2x +2,y =-xC. ⎩⎪⎨⎪⎧ y =3x -8,y =12x -3D. ⎩⎪⎨⎪⎧y =-2x +2,y =-12x -1探究点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画出函数323+=x y 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x 取何值时,0323=+x ? (2)x 取哪些值时,0323>+x ? (3)x 取哪些值时,0323<+x (4)x 取哪些值时,3323>+x【方法总结】从函数值看:求kx +b >0(或<0)(k ≠0)的解集⇄y =kx +b 的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看:求kx +b >0(或<0)(k ≠0)的解集⇄确定直线y =kx +b 在x 轴上方(或下方)的图象所对应的横坐标的范围.利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1)251x x ->-+;(2)251x x -<-+.【方法总结】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以不等式左右两边的整式为函数作两条直线,以交点分为左右两部分,在同一区域同一自变量下观察图象:上大下小.【针对训练】画出函数22y x =-+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回答问题.(1)确定当20<<y 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确定当11x -≤<时,对应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二、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如图,已知函数y =ax ﹣3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2,﹣1),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3,y ax y kx =-⎧⎨=⎩的解是( )A .21x y =⎧⎨=-⎩B .12x y =-⎧⎨=⎩C .21x y =⎧⎨=⎩D .21x y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若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0,4),点B 的坐标为(2,0),则不等式﹣2x +b <0的解集为( )A .x >2B .x <2C .x <4D .x >4 3.若方程组21,31x yx y 的解为2,5x y ,则一次函数y =2x +1与y =3x -1的图象交点坐标为______.4.函数y =2x 和y =ax +4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3),则方程组⎩⎪⎨⎪⎧y =2x ,y =ax +4的解为__________. y =kx +b 与y =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关于x ,y 的方程组⎩⎪⎨⎪⎧y =kx +b ,y =mx +n 的解; (2)若0<kx +b <mx +n ,根据图象写出x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 (-12,0) 2. 平行 3.6,2xy二、新知预习1. y=-2x+3 -1 -1 0 02.(1) (1,3)1,3xy(2)1,5xy(1,5)合作探究一、探究过程探究点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问题: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是200元.(2)由题意得0.4,2000.15,y xy x解得800,320.xy即当每月复印800页时,两复印社实际收费相同.(3)由图象可知,应该选择乙复印社.例1 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条直线,如下图所示.由图象观察可得: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2,-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2,-1),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2y x 【针对训练】 D 探究点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例2 解:图象如图所示.(1)当x =-2时,0323=+x . (2)当x >-2时,0323>+x . (3)当x <-2时,0323<+x . (4)当x >0时,3323>+x .例3 解:(1)由图象可知,251x x ->-+的解集为x >2.(1)由图象可知,152+-<-x x 的解集为x <2.【针对训练】解:图象如图所示. (1)0<x<1.(2)0<y≤4.当堂检测1. A2. A3. (2,5)4.5. 解:(1)由图象可知,方程组的解为3,4. xy(2)由图象可知,3<x<5.3,23 xy。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
《19.2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第1课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认识之后,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函数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是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动态分析.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这些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认识,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发挥函数的统领作用.备课素材一、新知导入【复习导入】(1)按照“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出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2)观察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指出当y=0时,自变量x的取值是多少?它与方程2x-3=0的解相同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观察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这些点的纵坐标的符号是怎样的?(4)观察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这些点的纵坐标的符号是怎样的?【说明与建议】说明:复习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把所列表格中的数据与函数图象中点的坐标结合起来,分析函数值的不同符号特征,与方程、不等式建立起联系.建议:用描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可以多列出几组数对,在x=1的左右两侧分别列出3~4组对称的数对,再将其与函数图象对照,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使函数值的符号特征更加明显.二、命题热点命题角度1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1.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ax+b=0的解为(A)A.x=-2 B.y=-2 C.x=1 D.y=1第1题图第2题图2.一次函数y=kx+b(k≠0,k,b是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kx+b=4的解是x =3W.命题角度2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3.如图,已知直线y =kx -2,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kx -2<0的解集是(C ) A .x >1 B .x >-2 C .x <1 D .x <-2第3题图 第4题图4.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0<kx +b <3时,x 的取值范围为-4<x <0.命题角度3 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确定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5.已知直线经过点(1,2)和点(4,5). (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2)求直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解:(1)设直线解析式为y =kx +b ,把(1,2),(4,5)代入,得⎩⎪⎨⎪⎧k +b =2,4k +b =5, 解得⎩⎪⎨⎪⎧k =1,b =1.∴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1.(2)如图,对于直线y =x +1, 令x =0,则y =1; 令y =0,则x =-1. ∴A (0,1),B (-1,0). ∴S △AOB =12 ×1×1=12.∴直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教学设计课题 19.2.3 第1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授课人 素养目标1.会用图象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2.经历用函数图象表示方程、不等式解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以形表示数,以数解释形”的数形结合思想.3.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究,发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4.体会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从不同方面认识事物的本质.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1.解方程4x+1=0;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4x+1的值为0?2.解不等式3x+6>-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3x+6的值大于-2?回顾旧知,更好地学习新知,为突破重难点做准备.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1)观察下面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x-2>0,2x-2=0,2x-2<0.(2)上面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或解集,与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有关系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左边,并与一次函数y=2x-2的右边进行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通过直观观察这三个式子与一次函数的区别,联合一次函数的意义,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更好地进入新课.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新知】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下面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对这三个方程进行解释吗?(1)2x+1=3;(2)2x+1=0;(3)2x+1=-1.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探索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看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派出代表汇报想法,教师帮助总结.归纳: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k,就是求当y=ax +b的函数值为k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值.从数的角度看:求ax+b=0(a≠0)的解⇩x为何值时,y=ax+b的值为0?从形的角度看:求ax+b=0(a≠0)的解⇩确定直线y=a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下面三个不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对这三个不等式进行解释吗?你能把你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吗?(1)3x+2>2;(2)3x+2<0;(3)3x+2<-1.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自主探究从函数的角度看一元一次不等式.归纳:利用图象求ax+b>0(a≠0)或ax+b<0(a≠0)的解集,就是求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在x轴上方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典型例题】例1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典型例题巩固新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一用求得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C)A.x=-1 B.x=1 C.x=2 D.x=3例1题图例2题图例2 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C)A.x<1 B.x>1 C.x<3 D.x>3【变式训练】1.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点A(2,1),则ax+b=1的解是x=2W.2.已知关于x的方程ax+b=2的解为x=-5,则一次函数y=ax+b-2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5,0)W.3.如图,直线y=kx+3经过点(2,0),则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B)A.x>2B.x<2C.x≥2D.x≤2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师生交流心得和方法.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四: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若关于x的方程4x-b=0的解是x=-2,则直线y=4x-b一定经过点(C)A.(2,0) B.(0,-2) C.(-2,0) D.(0,2)2.若直线y=2x+b与x轴交于点A(-3,0),则方程2x+b=0的解是(A)A.x=-3 B.x=-2 C.x=6 D.x=-32通过设置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3.直线y=kx+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1≥0的解集是(D)A.x≥2 B.x≥0 C.x≤2 D.x≤0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当x>2.5时,kx+b>0;当x>3时,kx+b>1.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课堂小结1.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体会与收获?(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惑?2.布置作业教材第99页第8题.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总结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教学反思反思,更进一步提升.19.2 一次函数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第2课时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材分析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都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方程(组)、不等式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而且能从函数的角度将三者统一起来,感受数学的统一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完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后对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究,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这对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备课素材一、新知导入【置疑导入】小聪和小惠去某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36 km/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 km/h.(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远?追问: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式法?【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建议: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入手感到困难.可用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两个人是否同时起步?(2)在两个人到达之前所用时间是否相同?所行驶的路程是否相同?出发地点是否相同?两个人的速度各是多少?(3)这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函数关系?(4)如果用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那么他们各自的解析式分别是什么?【情景导入】在河道A ,B 两个码头之间有客轮和货轮通行.一天,客轮从A 码头匀速行驶到B 码头,同时货轮从B 码头出发,运送一批物资匀速行驶到A 码头,两船距B 码头的距离y (km )与行驶时间x (mi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A ,B 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是80km ;(2)已知货轮距B 码头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 1=12 x ,求客轮距B 码头的距离y 2(km )与时间x (min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求出点P 的坐标,并指出点P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导入新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及学习兴趣.建议:引导学生建立函数模型,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二、命题热点命题角度1 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如图,已知函数y =a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ax +b ,y =kx 的解是(C )A .⎩⎪⎨⎪⎧x =3y =-1B .⎩⎪⎨⎪⎧x =-3y =-1C .⎩⎪⎨⎪⎧x =-3y =1D .⎩⎪⎨⎪⎧x =3y =1第1题图 第3题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11与直线y =13 x +53的交点坐标是(4,3),则方程组⎩⎪⎨⎪⎧2x +y =11,x -3y =-5 的解为⎩⎪⎨⎪⎧x =4y =3 .命题角度2 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3.函数y =kx 与y =-x +3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kx >-x +3的解集是x >1.命题角度3 利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4.某电信公司有两种上网费用的计算方式,方式A 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方式B 除收月基本费20元外,再以每分钟0.05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设上网时间为x 分钟,所需费用为y 元.用函数方法解答何时两种计费方式费用相等.解:y A =0.1x ,y B =0.05x +20.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每月上网时间为400分钟时,两种计费方式费用相等.教学设计课题19.2.3第2课时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授课人素养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2.经历用函数观点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类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3.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体会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发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借助两个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教学难点借助四个一次[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一次函数y=5x+6与y=3x+10的交点坐标是多少?复习旧知,引发思考,为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做铺垫.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1号探测气球从海拔5 m出发,以1 m/min的速度上升,与此同时,2号探测气球从海拔15 m处出发,以0.5 m/min的速度上升,两个气球都上升了1小时.用式子分别表示两个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y(单位:m)关于上升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关系;1号气球:y=x+5,2号气球:y=0.5x+15.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抽象逻辑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展新课.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新知】针对【课堂引入】的问题,继续思考在某时刻两个气球能否位于同一高度?如果能,这时气球上升了多少时间?位于什么高度?问题1 从数的角度看,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问题2 从形的角度看,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类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结合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探求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2)图象法解方程组的步骤:①将方程组中各方程化为y=ax+b的形式;②画出各函数的图象;通过类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分别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感受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体会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③由交点坐标得出方程组的解.自主探究:在什么时候,1号气球比2号气球高?在什么时候,2号气球比1号气球高?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典型例题】例1 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y=x+2的图象相交于点P(m,4),则关于x的方程kx+b=x+2的解是(B)A.x=1 B.x=2 C.x=3 D.x=4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和y=ax+2相交于点A(m,1),则不等式-2x<ax+2的解集为(D)A.x<12B.x<1 C.x>1 D.x>-12【变式训练】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y1=-x+4和y2=2x-5的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求方程-x+4=2x-5的解;(2)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当x取何值时,y1>y2?当x取何值时,y1>0且y2<0?解:画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一次函数y1=-x+4和y2=2x-5的图象相交于点(3,1),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进一步感受两个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联系.由形判数,培养数形结合思想,体会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方程-x +4=2x -5的解为x =3.(2)由图可知,二元一次方程组(3)由图可知,当x <3时,y 1>y 2; 当x <52时,y 1>0且y 2<0.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师生交流心得和方法. 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和y =ax +2相交于点A (m ,1),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C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如图,一次函数y 1=k 1x +b 1与y 2=k 2x +b 2的图象交于点A (3,2),它们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分别为1和-1,则不等式k 2x +b 2>0>k 1x +b 1的解集为(D )A.x>3 B .x<-1 C .x>1 D .-1<x<13.一次函数y 1=mx +n 与y 2=-x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mx +n >-x +a 的解集为(A )A.x >3 B .x <3 C .x <2 D .x >24.如图,直线l 1:y =x +1与直线l 2:y =mx +n 相交于点P (1,b ).(1)求b 的值;(2)不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请你直接写出它的解.学以致用,课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每个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解:(1)∵P(1,b)在直线l1上,∴b=1+1,即b=2.(2)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课堂小结1.课堂小结1.如何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你是否从中体会到了某种数学思想?2.布置作业教材第98页练习题.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总结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提升操作流程和自身素质.。
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x∈D,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作函数y=f(x),x∈D的零点.注意: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点;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零点,若函数有零点,则零点一定在函数的定义域内.2.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由函数零点的概念可知,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所以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3.二次函数的零点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其零点个数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来确定,具体情形如下表:Δ>0Δ=0Δ<0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无实数根函数y=ax2+bx+c(a≠0)的零点个数有两个零点有一个零点无零点函数y=ax2+bx+c(a≠0)的图象a>0a<0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轴的交点个数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无交点4.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注意:在上述定理的条件下,只能判断出零点存在,不能确定零点的个数.【辨析比较】f (a )·f (b )<0与函数f (x )存在零点的关系①.若函数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 (a )·f (b )<0,则函数y =f (x )一定有零点.图1②.由函数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有零点不一定能推出f (a )·f (b )<0,如图1.所以f (a )·f (b )<0是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事实上,只有当函数图象通过零点(不是偶次零点)时,函数值才变号,即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同号.注意:若函数f (x )在[a ,b ]上单调,且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f (a )·f (b )<0⇒函数f (x )在[a ,b ]上只有一个零点. 5.二分法的概念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f (a )·f (b )<0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作二分法. 6.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区间[a ,b ],验证f (a )·f (b )<0,给定精确度ε. 第二步:求区间(a ,b )的中点x 1. 第三步:计算f (x 1).(1)若f (x 1)=0,则x 1就是函数的零点;(2)若f (a )·f (x 1)<0,则令b =x 1(此时零点x 0∈(a ,x 1)); (3)若f (x 1)·f (b )<0,则令a =x 1(此时零点x 0∈(x 1,b )).第四步: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 -b |<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 (或b ),否则重复第二、三、四步. 7.常见的几种函数模型(1)一次函数模型:y =kx +b (k ≠0).(2)反比例函数模型: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3)二次函数模型: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a ≠0).(4)指数函数模型:y=a·b x+c(a,b,c为常数,b>0,b≠1,a≠0).(5)对数函数模型:y=m log a x+n(m,n,a为常数,a>0,a≠1,m≠0).(6)幂函数模型:y=a·x n+b(a≠0).8.三种函数模型之间增长速度的比较题型一:判断函数零点问题【例1】函数f(x)=e x+3x的零点个数是()A.0B.1C.2D.3【例2】函数f(x)=3x-x2的零点所在区间是()A.(0,1) B.(1,2) C.(-2,-1) D.(-1,0)【例3】已知函数和在的图象如下所示: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方程有且仅有6个根②方程有且仅有3个根)(xfy=)(xgy=]2,2[-)]([=xgf0)]([=xfg③方程有且仅有5个根 ④方程有且仅有4个根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将所有正确的命题序号填在横线上).【过关练习】1.设f (x )=ln x +x -2,则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 .(0,1) B .(1,2) C .(2,3)D .(3,4)2.函数f (x )=2x |log 0.5x |-1的零点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3.函数()2log 21f x x x =+-的零点必落在区间 ( ) A.B.C.D.(1,2)4.函数()y f x =的图象是在R 上连续不断的曲线,且(1)(2)0f f >g ,则()y f x =在区间[1,2]上( ). A. 没有零点B. 有2个零点C. 零点个数为偶数D. 零点个数为k ,k N ∈题型二:根据零点求取值范围【例1】函数f (x )=ax +1-2a 在区间(-1,1)上存在一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例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x -6=0的一个根比2大,另一个根比2小,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例3】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f (x -4)=f (x ),且在区间[0,2]上f (x )=x ,若关于x 的方程f (x )=log a x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求a 的取值范围.【过关练习】1.函数f (x )=2x -2x -a 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3)B .(1,2)0)]([=x f f 0)]([=x g g ⎪⎭⎫ ⎝⎛41,81⎪⎭⎫ ⎝⎛21,41⎪⎭⎫ ⎝⎛1,21C .(0,3)D .(0,2)2.已知函数f (x )=⎩⎨⎧|x |,x ≤m ,x 2-2mx +4m ,x >m ,其中m >0.若存在实数b ,使得关于x 的方程f (x )=b 有三个不同的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若函数f (x )=|2x -2|-b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若函数()()01x f x a x a a a =-->≠且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5.关于x 的方程 22(28)160x m x m --+-=的两个实根 1x 、2x 满足 1232x 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 围 。
18《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函数 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第三章 函 数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函 数
【解】 (1)Δ=49>0,方程 2x2+5x-3=0 的两 根为 x1=-3,x2=12, 作出函数 y=2x2+5x-3 的图像,如图①所示. 由图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3<x<12.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函 数
(2)原不等式等价于 3x2-6x+2≥0,Δ=12>0,
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
第三章 函 数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 P112-P114 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函数零点的概念是什么? 2.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有什么关系? 3.一元二次函数 f(x)=ax2+bx+c(a≠0)的零点个数与判别式 Δ 之间有什么关系?
栏目 导引
f(2)=6m+5>0, m>-56,
所以-56<m<-12,即 m 的取值范围是-56,-12.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函 数
(2)根据函数图像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均在区间(0,1)内,画出图
像如图所示:
Δ>0,
由图像得0f(<0)- >m0,<1, f(1)>0,
m>1+ 2或m<1- 2, -1<m<0,
即m>-12,
所以-12<m<1- 2,
m>-12,
即 m 的取值范围是-12,1-
2.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函 数
(1)解此类问题一般从四个方面考虑: ①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③对应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 ④抛物线的对称轴与区间端点的位置关系. (2)对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根的分布总结如下 表(其中 f(x)=ax2+bx+c(a>0),对于 a<0 的情况可依照 a>0 的情况列出):
高中数学人教B版 必修第一册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关系 第1课时 课件
(2) x2 4x 6 0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步骤
[跟进训练] 2.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2x2+7x+3>0; (2)-x2+8x-3>0; (3)x2-4x-5<0; (4)-4x2+18x-841>0.
例 5、求函数 f (x) (x 2)(x 1)(x 1) 的零点,并作出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
总结归纳
依照零点的定义可知,求函数 y f (x)的零点,实质上就是__解__方__程___f_(_x_)___0____,而且只
要___得_到__了__这__个_方__程__的_解_____,就可以知道_函__数_图__像__与_x_轴__的__交,再根据_函__数__的_性__质_____等,就能
函数
y=x2-2x-3
y=x2-2x+1
y=x2-2x+3
函数的图像
方程的实数根 不等式的解集
_x_1_=__-__1_,__x_2=__3_
x1=x2=1
y>0的解集_(_-__∞__,__-__1_) y>0的解集_(_-__∞__,__1_)
_∪__(3_,__+__∞__)_
_∪__(等式的解集:
(1)x2 2x 3 0 ;
(2)x2 8x 16 0 ;
(3)x2 4x 5 0
3. 已知 f (x) mx 2 (m 3)x 1 ,且 f (x) 0 对任意实数 x 均成立,求实数 m 取值的集
合
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函数的零点定义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有哪些) 3.多项式函数的零点求法(穿根法)
集为 x x 1。
2、在图中作出函数 f (x) x 1 的图像,总结上述方程、不等式的解集
第1课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3.解下列不等式: (1)求不等式 x2+2x+9<0 的解集; (2)求不等式-4x2+18x-841 ≥0 的解集; (3)求不等式 3+5x-2x2≤0 的解集.
【解析】(1)因为函数 y=x2+2x+9 的图象开口朝上,且 Δ=4-36<0,所以不等式 x2+2x+9<0 的解集为∅. (2)原不等式可化为2x-92 2 ≤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94 . (3)不等式 3+5x-2x2≤0 可变为-(2x+1)(x-3)≤0, 所以(2x+1)(x-3)≥0,所以 x≥3 或 x≤-12 , 所以该不等式的解集为xx≥3或x≤-21 .
【解析】选 A.因为不等式(x-a)(x-b)<0 的解集为{x|1<x<2},所以 1 和 2 为方程(x
a=1, a=2,
-a)(x-b)=0 的两个根,则有
或
所以 a+b=3,即 a+b 的值为 3.
b=2 b=1.
2.若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与 x 轴的两个交点为(-1,0)和(3,0),则 不等式 ax2+bx+c<0 的解集是________.
已知以 a,b,c 为参数的不等式(如 ax2+bx+c>0)的解集,求解其他不等式的解集 时,一般遵循: (1)根据解集来判断二次项系数的符号;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把 b,c 用 a 表示出来并代入所要解的不等式; (3)约去 a,将不等式化为具体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
1.若不等式(x-a)(x-b)<0 的解集为{x|1<x<2},则 a+b 的值为( ) A.3 B.1 C.-3 D.-1
②因为 a<-1,
所以 a(x-a)·x-1a <0⇒(x-a)·x-1a >0.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1课时)-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PPT课件
数学抽象的素养.
点)
2.通过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
2.会求函数的零点.(重点)
的关系的学习,提升逻辑推理的素
3.掌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 养.
的关系,并会用函数零点法求不等 3.利用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
式的解集.(重点、难点)
培养数学运算的素养.
栏目导航
自
主 PPT模板:/moban/
(1)函数零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函数 y=f(x)在实数 α 处的函数
值 等于零 ,即 f(α)=0 ,则称实数 α 为函数 yFra bibliotekf(x)的零点.
(2)三者之间的关系:
函数 f(x)的零点⇔函数 f(x)的图像与 x 轴有交点⇔方程 f(x)= 0__有__实__数__根____.
栏目导航
5
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预习
3
探新知
栏目导航
4
1.函数的零点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18
专题复习 第4课 配方与待定
2020/9/18
感悟•渗透•应用
1.设向量O→A=(3,1),O→B=(-1,2),向量O→C垂直 于向量O→B,向量B→C平行于O→A 试求O→D+O→A=O→C时,O→D的坐标.
2020/9/18
2.已知函数 f x ax2 1 (a,b,c∈Z)在(-∞,+∞)上
(3)设bn=1/an,Sn表示数列bn的前n项和. 试问:是否存在 关 于 n 的 整 式 g(n) , 使 得 S1+S2+S3+…+Sn-1=(Sn-1)·g(n) 对 于一切不小于2的自然数n恒成立?若存在,写出g(n)的解 析式,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0/9/18
专题复习 第3课 图形与数式
2020/9/18
4. 已知函数f(x)=ax2+bx+c(a>b>c)的图像上有两点A(m1,
f(m1 ))、B(m2,f(m2 )),满足f(1)=0且a2+(f (m1)+f (m2))·a
+f (m1)·f(m2)=0. (1)求证:b≥0;
(2)求证:f (x)的图像被x轴所截得的线段长的取值范围是 [2,3);
(3)问能否得出f(m1+3)、f(m2+3)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数?请 证明你的结论.
2020/9/18
5. 已知数列{an}中,a1=1,且点P(an,an+1)(n∈N*)在直 线x-y+1=0上.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函数 fn 111 1n N ,
n a 1 n a 2 n a 3 n a n 且n≥2),求函数f(n)的最小值;
2020/9/18
2且.已A→C知•AA→B(-1,,0→C),A•B→C(B1,,→0B)A两•→B点C,成C等点差在数直列线,2x记-3θ=为0上C→A,与 C→B的夹角,求tanθ.
2020/9/18
3.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n}满足条件: (1)a1+a2+a3+a4+a5=121
11111(22)5 a1 a2 a3 a4 a5 求{an}的通项公式an.
2020/9/18
4.已知□ABCD,A(-2,0),B(2,0),且|AD|=2
(1)求□ABCD对角线交点E
(2)过A作直线交以A、B为焦点的椭圆于M、N两点,且
8 |MN|=
2/2. DO⊥AB于O点,OA=OB,DO=2,曲线E过C点, 动点P在E上运动,且保持|PA|+|PB|的值不变.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曲线E的方程;
(2)过D点的直线L与曲线E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 M在D、N之间,设DM/DN=λ,求λ的取值范围.
建立坐标系要恰当,有利于条件、有利于过程、有利 于结果,建坐标系之前要有所“预谋”.
专题复习 第1课 函数与方程
2020/9/18
感悟•渗透•应用
1. 如图所示,从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顶点,在各边上 截取长度为x的线段,以这些线段为边做成有两个角是 直角的四边形,这样的四边形有三个,把这三个四边 形剪掉,用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底为正三角形的无盖 柱形容器, (1)求这容器的容积V(x): (2)求使V(x)为最大时的x的值及V(x)的最大值.
2020/9/18
感悟•渗透•应用
1. 设a>0,如图,已知直线l∶y=ax及曲线C∶y=x2,C
上的点Q1的横坐标为a1(0<a1<a). 从C上的点Qn(n≥1)
作直线平行于x轴,交直线l于点Pn+1,再从点Pn+1作直
线平行于y轴,交曲线C于点Qn+1·Qn(n=1,2,3……)的
横坐标构成数列{an}.
(I)试求an+1与an的关系,并求{an}的通
项公式;
(II)当a=1,a1≤1/2时,证明 (III) 当a=1时,证明
n
ak 2
k 1
1 32
2020/9/18
2020/9/18
2020/9/18
3. 已知A、B是椭圆
x2 a2
y2 b2
1ab0上关于x,y轴
均不对称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P
换元引参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它不仅在中学数 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高等数学中同样有着广泛 的应用,同学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复习中有意识、 有目的地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训练和应用.
2020/9/18
感悟•渗透•应用
1. 在△ABC中,已知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且 taB ntaC n2a-c,求角B. c
的横坐标为 b a
2 2
,F是椭圆的右焦点.
(1)设AB的中点为C(x0 ,
y0),求证:x 0
b c
2 2
(其中c2=a2-b2);
(2)若椭圆的离心率e= 2 ,且|AF|+|BF|=a,求该椭圆的
方程.
3
2020/9/18
2020/9/18
4.如图,在Rt△ABC中,∠CAB=90°,AB=2,AC=
bxc
满足f(-x)=-f(x),又f(1)=2,f(2)=3. (1)求a,b,c的值; (2)当x>0时,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并写出证 明过程.
2020/9/18
3. 问m为何值时,12x2-10xy+2y2+11x-5y+m=0的 图象表示两条直线.
2020/9/18
4.已知0<y≤x<2π,cosx+cosy-cos(x+y)=3/2,
求x、y的值.
2020/9/18
专题复习 第5课 参数与换元
2020/9/18
思想方法提炼
换元与引参本质是一致的,其目的在于简化运算或 者明晰推理过程.通过引进辅助元素,可以把分散条件 聚拢起来;把隐含条件显示出来;把条件和结论联系起 来;把繁乱问题简洁起来;把陌生问题熟悉起来……
换元引参的一个特别注意点是:要保持替换的等价 性.
2020/9/18
2.已知f(x)=x3+ax+bx+c有极大值f(α)和极小值f(β). (1)求f(α)+f(β)的值;
(2)设曲线y=f(x)的极值点为A、B,求证:线段AB的中
点在y=f(x)上.
2020/9/18
3. 设a>0,函数f(x)=x3-ax在[1,+∞)上是单调函数. (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设x0≥1,f(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