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18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

合集下载

乳腺化生性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

乳腺化生性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

光 可见肿 块约 25 m × . c 大小 , 界 不 清 , .c 3Om 边 考虑 右 乳肿
瘤 。 C 15 芯 片 检 测 ) 4 .7 / l 血 常 规 、 化 基 本 正 A2( :2 7 U m 。 生 常 。2 1 0 0年 1 2月 3 0 1 局 麻 +全 麻 下 行 右 乳 腺 肿 物 切 除 3在

C 4细胞膜/ K1 胞浆 (+) C 5 6细胞膜/ ,K/ 胞浆 (+ + +) Nhomakorabea3 ,6
细 胞 核 (+ +) C H 细 胞 膜 (+ + + +) G D P 1 ,K , C F 一5(一) 。
术后 给予化 疗 , 体为 : 具 吡柔 比星 7 m 5 g静滴 , 环 磷酰 胺 d;
临床肿瘤学杂志 2 1 0 2年 6月第 1 7卷第 6期
C ieeCi cl nooy Jn2 1 , o 1 , o6 hns l ia O elg ,u 0 2 V 1 7 N . n .
・ 7 5 3・

短篇报道 ・
乳 腺 化 生 性 癌 伴 腋 窝 淋 巴 结转 移 1例
30 2 福州 南京 军 区福州 总 医院肿 瘤科 田艳 花 , 宗 阳 ,欧 阳学农 50 5 余
【 关键词 】 乳腺癌 ; 化 生性癌 ; 腋 窝淋巴结转移
中图 分 类 号 : 7 7 9 R 3 . 文献标识码 : D 文 章 编 号 :0 9— 4 0 2 1 )6— 5 3— 2 10 0 6 (0 2 0 0 7 0
影 及 病 理 钙 化 影 。乳 腺 红 外 线 示 : 乳 外 象 限 触 及 肿 块 , 右 透
大类 : 1 混合上 皮/ 叶性 化生 性癌 , () 问 表现 为明 显的上 皮和 问叶成分 分化区域并存 , 括癌伴软骨化 生 、 包 癌伴 骨化 生 、 癌 肉瘤 ( 特殊成分 ) ( ) ; 2 纯上 皮性 化生 性癌 , 主要 表 现为 腺癌 和梭形细胞 , 以及鳞状细胞或 间叶分化成分混合存在 。 该例 患者 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状 细胞癌 , 预后较 其他部 位的鳞癌效果 好 , 预计 5年生存率为 6 %[ 。有报道此型化 3 3 J

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5例报告

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5例报告
是在 肠管 的 系膜缘 , 至 即在 两层 腹膜 之 间者 ; 甚 某
乳腺 外 侧癌 首先行 腋 窝淋 巴结 清 扫 3 5例 报 告
西 安市 中心 医 院普外 科( 安 7 0 0 ) 胡再 厚 王 捷 ’ 廖 重 五 西 1 0 3 陈 巍 黄 新 曾 文 王 湛 安洪 达 沙重 民 霍 昌江 秦 兆 寅 一 唐 毅
系膜裂 伤后其 有 关肠 襻 已经 变色 或肠 系膜 直 接 自 肠 襻 剥脱 分 离超 过 3m 以上 者 ; 系膜 或 肠壁 已 c 肠 有 出血 梗塞 现象 者 ; 壁上 有 巨大裂 孔 、 肠 且其 周 围 之肠 壁 又 有 明显 的充 血 水 肿者 ; 襻 的小 范 围 内 肠
E] 林 小 鸣 , 2 王
的长 轴平 行 者 ) 最 好 按 P t , oh和 Mat r n氏 法 , i 先
将创 缘修 剪整 齐 , 并将 肠 管折 叠缝 合 , 然后 再缝 闭 创 口。有下列 情 况之 一者 , 将该 段 小肠 切 除 , 可 然 后 做 端端 吻合 : 襻 已有 严重 挫 伤 , 肠 已失 活 者 ; 肠
维普资讯
陕西 医学杂 志 2 0 0 7年 6月第 3 6卷第 6 期
方法 及处 理原 则 : 手术 探 察要 全面 、 细 、 真 , 仔 认 小 肠 的探 察 应 从 十二 指 肠 蔡 氏韧 带 小肠 根 部 始 , 按 顺 序探 察至 回盲 部 。当探 察 发现 小肠 有一 处 或多
癌复 发 1例 。 5例 术 中腋 窝未及 肿 大淋 巴结者 , 1 病理报 告 2例淋 巴结转 移 . 未行锁 骨 下淋 巴
结 清扫 。2 0例腋 窝可及肿 大淋 巴结 者 , 行腋 窝及 锁 骨 下淋 巴 结清扫 , 理 证 实 1 病 4例腋 窝转

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进展

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进展

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进展方静;张海【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是乳腺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具有无创性及可重复性等优势,既能术前诊断腋窝可疑淋巴结又能为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被认为是检查腋窝淋巴结较可靠的方法.常规超声能从形态结构及血流状态评估淋巴结良恶性,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可进一步获得淋巴结软硬度及微血管灌注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为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新辅助化疗前后以及靶标植入为精准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带来了可能.同时随着光声分子成像以及介入治疗等超声新领域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超声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Breast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women. The assessment of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reast cancer management.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has advantages such as non_invasive and reproducible. It can not only diagnose axillary lymph nodes before operation,but also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 for prognosis,so it is considered as a reliable method to check axillary lymph nodes.The accuracy of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in evaluating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lymph nodes is limited by morphology,structure and blood flow. Elastography and contrast_enhanced ultrasound can further obtain the lymph node hardness and microvascular perfu_sion information,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ultrasound_guided biopsy provide a more reliable basis for furtherreduction of unnecessary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It is possible to evaluate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accurately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target implantation.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devel_opment of photoacoustic molecular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ultrasound has shown wider application prospect.【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03【总页数】5页(P591-595)【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肿瘤;转移;淋巴结;腋窝【作者】方静;张海【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转移是乳腺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转移形式。

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一例

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一例
量 癌组 织 , 乳头 、 乳 晕未 见 肿瘤 侵犯 , 基底 切缘 未 见肿 瘤 残 留, 腋窝淋 巴结见 转移 癌( 1 7 / 2 3 ) 。免疫组 织化学 : E R( 一 ) , P R( 一 ) , p 5 3 ( + + ) , H E R - 2 ( + ) , V E G F ( + ) , E 一 钙 黏蛋 白( + + ) 。 术后诊断 : 右乳浸 润性 癌 I I I C期 ( P T 2 N 。 Mo ) 。术后 予 以 T A C
和纵 隔小 淋 巴结 未 见 F D G异 常 摄取 ; ( 4 ) 右 下肺 小 结 节 ,
注: 患 者术后 出 现左侧 腋 窝淋 巴结 转移 癌 , 考 虑来 源 于 乳
腺; 一 所示 转移 癌 ; 一所 示淋 巴结
F D G未见异常 摄取 , 建议 随访 ; ( 5 ) 脂 肪肝 ; ( 6) 右 侧第 7 、

病例报告 。
乳腺 癌 术 后对 侧 腋 窝淋 巴结 转 移 一例
周彦 君 陆 肖玮
左乳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 , 考虑右侧 乳腺 癌术 后对侧腋 窝 淋 巴结转移 的可能性 大 , 局部 治疗可选择 全乳放射 治疗+ 左 侧腋窝淋 巴结清扫 , 或左侧乳 腺癌改 良根治术 。告知患 者及 家属后 , 患 者及 家 属 要 求 行左 侧 乳 腺 癌 改 良根 治术 , 遂 于

3 1 6・
中华 乳腺 病杂 志 ( 电子 版 ) 2 0 1 6年 1 O月 第 1 O卷 第 5 期 C h i n J B r e a s t D i s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O c t o b e r 2 0 1 6 , V o 1 . i 0 , N o . 5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一)2024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一)2024

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病理报告提供了关于病变的详细信息,包括肿瘤类型、分级、侵袭性等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对于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展开,分析其中的关键要点,并提供一些解读的参考指南。

正文:一、肿瘤类型的确定1. 组织学特征的描绘和分类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及解读3. 分子表达特征的检测和分析4. 鉴别乳腺癌亚型,如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HER2过表达乳腺癌等5. 对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和分类,如乳头状癌、乳房实质内浸润性癌等二、肿瘤分级与评估1.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对肿瘤分级2. 分清原位癌和浸润性癌3. 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的侵袭性程度,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4. 判断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包括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5. 对于多灶性和双侧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描述三、淋巴结转移的评估1. 对腋窝淋巴结的检查和解读2. 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判断分期3. 数量、侵袭性和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的分布情况的描述4. 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性质,如巅峰淋巴结转移、外周淋巴结转移等5. 确定淋巴结的阳性率和淋巴结比值等指标四、血管侵犯和神经侵犯的评估1. 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如血管癌栓子的发现和描述2. 判断肿瘤是否侵犯神经,如神经鞘瘤样扩展的观察和描述3. 血管和神经侵犯对预后的影响和相关指标的解读4. 确定血管和神经侵犯的程度,如单个血管或神经侵犯、多个血管或神经侵犯等5. 对血管和神经侵犯的良性与恶性进行判断和解读五、其他重要指标的解读1. 细胞增殖指标的检测与解读,如Ki-67的表达水平2. 瘢痕性病变对预后的影响和评估指标的解读3.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析,如BRCA1和BRCA24. 与预后相关的其他指标的解读,如癌旁组织的炎症反应和钙化情况等5. 指导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总结:乳腺癌术后病理报告的解读是乳腺癌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病例分析模板(一例乳腺癌)

病例分析模板(一例乳腺癌)

辅助治疗 EC方案[表柔比星(80mg/m2)+环磷酰胺(600mg/m2)]化疗治疗共6 周期。未行术后辅助放疗。随后给予来曲唑内分泌治疗5年。
2013年4月,复查发现右锁骨上肿物。穿刺病理证实为右锁骨上 淋巴结转移。
2013年5月~2014年3月,给予TAM内分泌治疗,2014年3月因锁骨上淋巴 结转移进展停药,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PR),无进展生存期(PFS)=10个月。期 间曾建议患者行局部放疗,因患者顾虑不良反应终未施行。 2014年3月~2014年11月,给予TX方案(多西他赛+卡培他滨)×5周期序贯X 单药维持4周期,后因Ⅲ度手足综合征停药,最佳疗效PR,PFS=8个月。
肿瘤内科 评估该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大小3cm、腋 窝淋巴结转移2个和Ki-67(30%+),为中危患者。根据当时治疗标准,建议 行足量EC方案辅助化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BIG1-98 研究已证实,5年的来曲唑优于他莫昔芬(TAM),显著改善患者无病生存 [HR=0.81,P=0.003],降低患者远处转移风险达27%(P=0.001)。因此, 对这类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可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AI),该患者选择的AI 是来曲唑。2009年起St.Gallen指南强调以乳腺癌分子分型指导辅助治疗策 略,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A、LuminalB、HER2阳性和三阴型4个分子亚 型。不应仅以某一方面因素来判断患者预后,须将复发风险评估系统和乳 腺癌分子分型有效结合,共同评估及制定患者的辅助治疗策略。
肿瘤内科 患者为Luminal B型绝经后乳腺癌,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发 生复发转移(DFS较长),且仅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肿瘤负荷较小。因此复 发转移后给予患者一线内分泌治疗而非化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接 受了一线化疗治疗及两、三线内分泌治疗,先后获得了14个月的PFS,并且 这种化疗、内分泌治疗交替给药的方法,也能较好地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患者在三线依西美坦+依维莫司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的快速进展――肝脏 多发转移瘤,此时,对于这类需要迅速缓解病情或其他出现内脏危象情况的 患者,在治疗策略制定上,建议给予患者化疗。针对脑转移的局部治疗时机, 需要综合评估全身肿瘤情况,在全身治疗的框架下进行。 后续治疗2015年10月起给予全身方案制定 乳腺外科 近年开展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使乳腺癌手术范围进一 步缩小,减少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在术前影像学检查中,如未发现 临床阳性淋巴结转移,则应选择行SLNB。根据NCCN指南,无前哨淋巴 结(SLN)转移的女性可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一些仅有1~2枚SLN 转移且计划接受保乳术和全乳放疗的女性,也可不行ALND;SLN转移但仍 接受乳房切除术的女性,可进行ALND。 本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有2枚转移,需要行ALND治疗。 病理科 正确检测和评定乳腺癌患者HER2结果,涉及患者是否适合抗 HER2靶向治疗,且对内分泌、化疗的选择及预后评估起指导作用。当前 HER2状态已是病理诊断常规内容,方法包括IHC和FISH。因HER2状态 在IHC检测中可与其他指标同时检测,是临床检测首选方法,而FISH多用 于结果确认。IHC检测是根据细胞染色比例和强度进行定性,判读结果分 为“0、1+、2+、3+”。当出现该病例的“2+”结果时,须应用FISH检测进 一步明确HER2状态。研究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基本保持在95% 左右。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经验交流93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李文静,赵娜 (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南苑医院>,北京 100076)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淋巴转移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为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研究组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特征、皮质形态、血流信号特征和血流阻力。

结果 观察组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微小钙化、纵横径比<1.5,与对照组超声影像学特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偏心增厚型皮质形态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狭窄型皮质形态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无淋巴门型和向心增厚型皮质形态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的周边型血流信号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型血流信号分布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分散型和混合型血流信号占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观察组2级血流信号分布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级血流信号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0~1级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血流阻力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优势,可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为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该病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10%[1~2]。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技术逐渐进步与完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80.0%,而早期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生存率更高。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引言病理诊断报告是基于对组织或细胞的病理学观察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它对于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分级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份病理诊断报告的结论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根据病理学观察和分析结果,本例病理诊断报告的结论如下:1.病理诊断:乳腺癌–组织类型:浸润性导管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分级:高级别(grade III)–癌细胞分化程度:低度分化2.部分切缘:累及切缘–切缘情况:累及背面切缘,累及前面切缘3.淋巴结转移情况:1个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解读与讨论1.病理诊断:乳腺癌–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乳腺内的非正常细胞增殖引起。

本例中所观察到的乳腺癌属于浸润性导管癌,该类型乳腺癌起源于乳腺导管内的细胞,并能向周围组织浸润扩散。

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分级是对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

本例中的乳腺癌被分为高级别(grade III),表示其具有较高的恶性潜力和生长速度。

–癌细胞分化程度是评估肿瘤细胞与其原始来源相似程度的指标。

低度分化表示乳腺癌细胞与正常乳腺组织的相似性较低,表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较高。

2.部分切缘:累及切缘–切缘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时所取得的组织边缘。

切缘累及表示在手术过程中,切缘被癌组织所累及,意味着手术并未完全切除肿瘤,存在肿瘤残留的风险。

本例中的切缘情况显示背面切缘和前面切缘均被癌细胞累及。

3.淋巴结转移情况:1个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转移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扩散到淋巴结的过程。

淋巴结是身体中的重要组织,承担着过滤和清除体内废物和异常细胞的功能。

本例中发现有1个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表明乳腺癌已经蔓延到淋巴系统,存在远处转移的风险。

结论根据病理学观察和分析结果,本例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分级为高级别(grade III),癌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度分化。

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双侧隐性乳腺癌

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双侧隐性乳腺癌
研 室 , 山 医 科 大 学 病 理 教 研 室 , 编 . 科 病 理 学 中 主 外
情 况 及是 否 合并 乳 腺 肿 块 明 显 相 关 。 毕 建 军 等 报 道 乳
房 有 肿块 者 腋下 淋 巴结 转 移 率 为 6 . % ; 乳房 无肿 块 者 40 而 腋 下 淋 巴结 转移 率 为 2 . % 。而 F 22 u等 报 道 , 腺 湿 疹 乳
[ ] 第 2版 . 汉 : 北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9 7 4 5 M . 武 湖 19 . 8 —
48 6.
样 癌 合并 乳 房肿 块 者腋 窝 淋 巴结 转 移 率 为 6 % , 无 肿块 9 而 者 淋 巴结 转 移 率 为 2 % , 组 总 生 存 率 差 异 具 有 显 著 性 9 两 ( 00 ) P< .5 。杨 名 添 等 报 道 淋 巴结 阴性 者 的 5年 和 1 0 年 生 存率 分 别 为 9 .% 和 7 . % , 巴结 阳性者 则 分 别 为 20 65 淋
ogn[ . yn A CPes 2 0 .0 ras M] L o :I R rs, 0 3 1 .
[ ] 仲伟霞 , 2 高彦 , 左文 述 , 乳头 P gt 临床病 理特 征分 等. ae 病
析 [ ] 肿 瘤 防 治 杂 志 ,0 4 l ( )9 99 1 J. 20 ,1 9 :3 —4 . [ ] F , t l K, o gS . ae dsae fh r s aay 3 uW Mie V Y n C P gt i s t be t nl— t e o e a s f 1pt ns J . m JCi n o,0 1 2 :9 -0 . i 0 ai t[ ] A l O cl20 ,4 3 74 0 s 4 e n [ ] 陈学诗 , 克 兰. 4 吴 乳腺 肿瘤 [ . : 济 医 科 大 学 病 理 教 A] 见 同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研究的开题报告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研究的开题报告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近年来逐年增加。

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显著缩小复发率及提高生存率。

然而,术后放疗是否应该对早期乳腺癌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目前尚未得到统一的结论。

二、研究目的
通过试验探索术后放射治疗对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性。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的筛选: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筛选。

2.术后治疗方案: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放疗组接受标准的术后放疗,对照组接受只进行手术治疗的常规治疗。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后的腕臂水肿、肺部损伤、心脏剂量等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等指标。

四、研究结果预期
通过研究两组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和常规治疗的疗效比较,进一步探讨对于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是否需要进行术后放疗,为该群体的术后治疗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
该研究可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地制定术后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乳腺外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临床分析

乳腺外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临床分析
( ⅡB期 ) 3例 , 2 。 Ⅲ A 期 ) TN M ( 1例 , 3 ( B期 ) T N M0 Ⅲ 1例 ,
化疗 4例 , 新辅 助化 疗 +手术 1例 , 辅助化疗 +手术 + 疗 1 新 放
例 。 另 外 对 本 组 C eb 一 —rB2阳性 的 5例 患 者 , 均加 用 了 H ret ecpi n 靶 向 治 疗 。 以 上 化 疗 方 案 采 用 C F A 、 A IP) 案 或 M 、 T C P(A 方 T X +H R E T N方 案 ; 后 放 疗 采 用 C 6 A E C PI 术 o0或 电 子 线 照 射 胸
本组 4 9例 , 1 除 例男 性外 , 均为 女性 , 且为有
根治术或者保 留胸 大肌 、 胸小 肌 的改 良根治 术 , 中 2例颈 部 其 淋巴结转移者 同期行 颈清术 。单 纯手术 治疗 8例 , 单纯化疗 2 例, 手术 +放疗 l例 , 手术 +术后 辅助 化疗 1 3例 , 术 +术 后 手 辅助化疗 +放疗 l 0例 , 辅助 化疗 ( 新 乳腺 癌 新辅 助化 疗 17 93
5 56
j医垫 l 年 月 第 3 卷 第 4 o2 4 期
H bi ei lor 。 1 ,o3 e o4 ee M d a J n 2 2V 14FbN . c u a 0 l

d i1 . 9 9j i n 10 7 8 .0 2 0 . 2 o:0 3 6 /.s .0 2- 3 6 2 1 .4 0 s 4
窝肿块而 就诊 共 4 7例 , 右侧 2 6例 , 侧 2 例 , 左 1 左右侧发病率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5 。以左 、 右颈部淋 巴结转移就诊 者 各 I 。全组病 例中腋窝疼痛性肿块 3例 , 例 其余均 以腋 下无 痛 性肿块就 诊 。发 病 时 间 I周 至 4年 , 窝 肿 块 直 径 0 8— 腋 . 37c . m。2例拒绝手 术采用 T M 临床分期 , N 分别 为 T N M 和 。。 1 N M ,7例我 院行 根治 术者 采用 术 后 T M 的病理 分期 。 r 。4 0 N T N M (ⅡA期 ) 2例 , 0 2 0 ⅢA期 ) 0例 , o 3 ( ol0 2 TN M ( 1 T N M0 ⅢB 期 ) 例 ,l 1 o ⅡA期 ) 1 TN M ( 5例 , 1 2 ( T N Mo ⅢA期 ) 例 ,2 1 l T N Mo

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临床分析

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临床分析

淋巴结血流程度 非丰富 41(82.0%) 丰富 9(18.0%)
11(23.9%) 32.561 0.001 35(76.1%)
RI <0.7 47(94.0%) ≥0.7 3(6.0%)
24(52.2%) 21.762 0.001 22(47.8%)
Clinicalanalysisofultrasoundevaluation ofaxillarylymph nodesin breast cancer
TANHong (DepartmentofUltrasoundSpecialExamination,ZhuzhouPeople'sHospitalAffiliatedtoChangshaMedicalCollege, ZhuzhouCity,Hu'nanProvince,41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clinicalvalueofultrasoundinevaluatingaxillarylymphnodes(AlN)ofbreastcancer. Methods 96casesofbreastcancerpatientsdiagnosedinourhospitalfrom August2017toAugust2020wereselected,including50 casesofnonmetastaticlymphnodesand46casesofmetastaticlymphnodes. Results 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ultra soundimagingcharacteristics(quadrant,breastposteriorspace,fatecho,lesionsize,microcalcificationanddistancefrombodysurface) betweenpatientswithnonmetastaticlymphnodesandpatientswithmetastaticlymphnodes(P<0.05);thebloodflowtypeofpatients withnonmetastaticlymphnodeswasmainlyhilartype,whilethatofpatientswithmetastaticlymphnodeswasmainlyportaltypeIn mixedtype,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bloodflowtypesbetweenthetwogroups(P<0.05),thebloodflowabundancerateof patientswithmetastaticlymphnode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patientswithnonmetastaticlymphnodes(P<0.05),andthe proportionofpatientswithRI≥0.7inpatientswithmetastaticlymphnode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patientswithnonmeta staticlymphnodes(P<0.05);finally,throughROCcurveanalysis,thecolorDopplerultrasoundofaxillarylymphnodesAllthemetas taseshadhighdiagnosticspecificity94.6%,82.3%,98.4%. Conclusion UltrasoundtechnologyhasidealdiagnosticeffectonAlN statusofbreastcancerpatients,whichcanprovidepositivereferenceforfollowuptreatmentandprognosisevaluation. [Keywords] Breastcancer;Axillarylymphnodes;Colordopplerultrasound

淋巴水肿治疗心得

淋巴水肿治疗心得

乳腺癌术后一手臂淋巴水肿治愈心得本人有效,方法仅供参考一、患者自述本人18年11月底做的左乳腺保乳手术,有淋巴转移,靠近腋窝,所以做了淋巴清扫。

经历了8 次化疗,25次放疗。

术后一年半,手臂功能恢复较慢,2020年,2月份开始明显水肿,整个手臂功能障碍,疼痛感强烈,撸袖子都能疼哭。

原因回顾:术后,手臂忽视康复锻炼,正常做家务,带小孩,任其自由发展;其次放疗本身会加剧淋巴水肿,做完腋窝淋巴清扫,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

这方面的知识,很多病友应该也是像我这样,疼到功能障碍才重视,才去了解治疗知识。

术后手臂必须注意:不能干重活,超过2.5KG重物不能提,拖地,带小孩,砍骨头做菜等!!!尽量穿相对宽松的衣服,水肿累积到一定程度,恶化效果速度会明显加快,说白了,就是疼得越来越厉害。

二、方法测试及效果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就开始各种找方法,害怕到时要手术介入治疗。

总结网络非手术的几种恢复方法,手臂锻炼操,手臂热敷法,中医开药活血祛瘀,西医介入开药诊断等。

病友群反馈:各种方法成效速度较慢,坚持手臂锻炼,手臂下垂会加重水肿,经常举高又很累敲重点:八段锦练习很重要!!!治疗历程1.没有去看中医,坚持在家练习八段锦,手臂略有缓解。

2.恰逢表姐开艾灸推拿店,尝试去做外部理疗。

3.以下是我们两人一个月内的方法对比进度表对比进度表三、材料说明一开始,我们都是进行常规的按摩,每次耗时2小时,按完效果缓解很多,但是身体温度一旦恢复正常,依旧比较疼痛。

手臂上肢及下肢肌肉僵硬,粗肿,因为轻轻触碰都疼,按摩只能非常轻地进行。

多次的实验证明,只有加强内外热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加速身体血液循环。

具体方法如下:1.八段锦:网上找的锻炼操,太极都可以,八段锦只有八个容易记忆2.热垫:一般电热毯,整个过程都要保持躺在上面,温度要根据个人承受度进行调节;作用:人体的大循环保持热度,手臂的血液循环才会加速较快。

3.姜膏:一般中医理疗或者养生店都有,也可以上淘宝找;作用:按摩过程中加速皮肤发热4.姜粉:建议直接淘宝或者市场上有卖打磨好的姜粉,或者家里生姜切碎;作用:刺激皮肤内部持续加速发热5.熏艾:一般艾条,点燃,在手臂上方进行熏烧;作用:保持外部热能,可以不用特意买,吹风机,或者找个玻璃杯,灌上热水,在手臂上滚动6.姜水:家里普通生姜,切碎,用小电饭煲熬2小时或以上,一开始不习惯可以每次喝几口,喝不完可以继续保温,受不了刺激可以加参片,口感会好很多,我一般加红参片。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题2021年(12)_真题-无答案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题2021年(12)_真题-无答案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题2021年(12)(总分92.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肺癌放疗时,确能提高放疗疗效的措施有( )A. 高压氧治疗B. 快中子治疗C. 超分割放疗D. 加速超分割放疗E. 生物治疗A1/A2题型1. 发生在上颌窦哪一结构的癌总的预后较好( )A. 上结构B. 下结构C. 前结构D. 后结构E. 前结构+下结构2. 宫颈癌高剂量率后装照射,给较恰当剂量时应考虑( )A. 体外照射给予B点40~50GyB. A点总剂量(包括体外照射)70~80GyC. 体外照射若增加全盆剂量,腔内应减量D. 针对不同情况,个别对待,调整剂量E. 以上各项3. 良性脑膜瘤术后放疗前PTV应在GTV外放( )A. 0cmB. 0.5cmC. 1cmD. 1.5cmE. 2cm4. 局部晚期乳腺癌,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差,五年生存率仅为( )A. 小于5%B. 10%C. 15%D. 20%E. 25%5. 射野挡铅的主要目的是( )A. 修正射线束的倾斜B. 修正身体表面的弯曲C. 修正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D. 改善不规则射野的剂量分布E. 使射野形状和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6. 近距离治疗是( )A. 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B. 放射治疗的次要手段C. 外照射的重要补充手段D. 独立的根治治疗手段E. 姑息治疗手段7.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是( )A. 各期均可以腔内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外照射和激素治疗B. 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等综合治疗C. 晚期患者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辅以化学治疗或激素治疗D. 各期均应以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或激素治疗E. 癌细胞Ⅰ级以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8. 颅骨脊索瘤好发于( )A. 筛板上区B. 蝶骨底区C. 鞍区D. 斜坡区E. 岩骨区9. 镭作为近距离治疗源( )A. 已淘汰不在使用B. 普遍应用C. 限制应用D. 贫穷地区应用E. 落后地区应用10. 中晚期下咽癌术后放射治疗第一阶段的照射野设计应考虑( )A. 病侧小野,针对原发区B. 双侧小野,针对原发区C. 病侧咽、上颈野D. 双侧咽、上颈野E. 双侧咽、上颈野+双下颈、锁骨上野11. 影响热疗疗效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 热疗次数B. 分次热疗间隔时间C. 肿瘤部位D. 肿瘤组织学类型E. 肿瘤大小12. 与HD相比,NHL较少侵犯( )A. 纵隔B. 韦氏环C. 消化道D. 鼻腔E. 中枢神经系统13. 因有严重合并症而给予单纯放疗的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腔内照射F点和A点的剂量比哪项较为合适( )A. 3:2B. 2:3C. 1:1D. 2:1E. 1:214. 硬腭癌骨质破坏或病变广泛者最好用( )A. 手术治疗加术后放射治疗B. 手术治疗加口腔筒治疗C. 手术治疗加化学治疗D. 化学治疗加手术治疗E. 外照射加手术治疗15. 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适应症不应是( )A. 肿瘤已有远位转移B. 溃疡型肿瘤C. 深肌层受累D. 肿瘤侵及直肠周围组织E. 盆腔有淋巴结转移16. 霍奇金病的病理类型按其发病率由高向低依次为( )A. 结节硬化型、混台细胞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削减型B. 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削减型C. 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削减型D. 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削减型E. 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削减型17.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放射治疗,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 )A.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B. 从常规180~200cGy剂量开始,逐渐加量C. 从较大剂量300~400cGy开始,逐渐改为常规剂量D. 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E. 一直采用低分割、大剂量放射治疗18. 早期霍奇金病根治放疗后晚期并发症主要有( )A. 第二原发肿瘤B. 放射性皮肤溃疡C. 脾机能亢进D. 糖尿病E. 类风湿性关节炎19. 分化差的腮腺癌术后照射野范围为( )A. 原肿瘤范围B. 全腮腺区范围C. 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D. 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上颈淋巴引流区E. 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患侧全颈淋巴引流区20. 下列各型宫颈癌中,适合于组织间插直放疗的是( )A. 颈管型B. 溃疡型C. 内生型D. 外生型E. 表面型21. HD累及纵隔淋巴结且已直接侵犯邻近组织,接AnnArbor分期法应分为( )A. Ⅰ期B. Ⅱ期C. Ⅲ期D. Ⅳ期E. ⅡE期22. 纵隔生殖细胞瘤预后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 病变范围B. 年龄>35岁C. 组织学类型D. 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E. AFP升高23.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检查和诊断,不必要的是( )A.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各种体征B. B超检查C. 增强CT检查D. MRI检查E. 组织病理学检查24. 设肺癌的肿瘤致死剂量为70Gy、肺的耐受剂量TD5/5为35Gy,前后野对穿照射方案的剂量分布:靶区(肿瘤)剂量为65Gy,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平均剂量为60Gy前后野照射的治疗增益比为( )A. 1.08B. 2.0C. 0.86D. 1.86E. 0.525. 按循证医学证据分类中,一项设计好的Ⅱ期非随机对照研究为( )A. Ⅰ类证据B. Ⅱ类证据C. Ⅲ类证据D. Ⅳ类证据E. Ⅴ类证据26. 前列腺的治疗选择,下列哪一项没有参考价值( )B. 分期C. 淋巴结转移情况D. 使用放射治疗的能量E. 细胞分化程度(Gleason)27. 线性能量传递(LET)与氧增强比的关系是( )A. 无关B. 有些关系C. 有关系D. 关系不明确E. 有极重要的关系28. 巴黎剂量学系统是由哪位学者建立( )A. Patterson及ParkerB. Pierquin及DutrexC. HenriBecuerelD. RobVanderLaarseE. CurieA29. 宫颈癌放疗时靶体积的确定不考虑( )A. 肿瘤恶性程度B. 病理分类C. 年龄D. 周围组织受侵范围E. 区域淋巴结转移30. 单管腔内近距离治疗的剂量分布特点( )A. 近管壁剂量高,然后骤然下降剂量分布均匀B. 剂量分布均匀C. 剂量分布尚均匀D. 近管壁剂量高然后逐步下降E. 近管壁剂量低然后下降也不显著31. 鼻咽癌颈部除上、中、下颈深淋巴结外,还应包括( )A. 耳后淋巴结B. 锁骨上淋巴结C. 锁骨上淋巴结+颌下和颏下淋巴结D. 锁骨上淋巴结、副神经链淋巴结E. 锁骨上淋巴结、副神经链淋巴结、颌下和颏下淋巴结32. 哪一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X表现( )A. 食管粘膜增粗B. 食管粘膜中断迂曲C. 食管充盈缺损D. 食管粘膜破坏E. 食管粘膜龛影33. 口咽癌很少发生的部位是( )A. 软腭B. 悬雍垂D. 扁桃体E. 口咽后壁34. 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不包括( )A. 淋巴结的转移和数量B. 肿瘤大小C. 病人年龄D. 手术切缘阳性或宫旁浸润E. 肿瘤组织学类型35. 姑息性术后食管癌放疗剂量为( )A. 30GyB. 40GyC. 45GyD. 50GyE. 60Gy36. 腔内放射治疗阴道癌,正确的剂量参考点是( )A. 膀胱后壁B. 直肠前壁C. 肿瘤基底部D. A点E. B点37. 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医师应亲自( )A. 每周检查病人一次B. 每月检查病人一次C. 病人来找即检查D. 治疗结束时检查E. 请其它临床科室代为检查38. 当高能电子线能量增加时( )A.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B.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C.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D.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E.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不变,电子射程增大39. 晶体的放射耐受量为( )A. 100cGyB. 200cGyC. 500cGyD. 800cGyE. 1000cGy40. 乳癌根治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剂量为( )A. 40Gy/20次/4周B. 60Gy/30次,6周C. 30Gy/10次,2周D. 50Gy/25次,5周E. 70Gy/35次,7周41.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A. 不全切除术后应予术后放疗B. 完全切除术后应予术后放疗C. 术后都应行术后放疗D. 术后不必放疗E. 肿瘤超过2cm,应行术后放疗42. 浸润型膀胱癌治疗失后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 )A. 远处转移40%~85%B. 远处转移30%C. 局部复发80%D. 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各30%E. 局部复发30%~50%43.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区照射的技术,下述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照射野上界达环状软骨水平B. 照射野下界在第一前肋骨端水平C. 外界在肩关节内侧D. 内界应充分包括锁骨头深部的淋巴结E. 锁骨上区剂量计算参考点深度为皮下5cm44. 保乳手术时,乳腺肿瘤切除术的切口选择( )A. 随意B. 上象限肿瘤弧形切口,下象限肿瘤放射状切口C. 上象限肿瘤放射状切口D. 均作横切口E. 下象限肿瘤取弧形切口45.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从内层开始习惯称为K.L.M.N.O...层,L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A. 32B. 18C. 64D. 8E. 12846. 肺癌固定源皮距(SSD=100cm)斜野定位时( )A. 源皮距为100cm后不要再升降床B. 源皮距为100cm后可再升降床C. 源皮距为100cm后不可平移床D. 不用对源皮距机架角小于正负7°时可以挡铅47. 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的早期病理改变是( )A. 血管硬化B. 急性渗出性炎症C. 纤维化D. 炎症+纤维化E. 血管硬化+肺纤维化48. 室管膜瘤间变型或不全切除术后的放疗剂量是( )A. 全脑40GyB. 全脑40Gy,局部补量10GyC. 局部40GyD. 局部40~50GyE. 局部50~6Gy49. 原发于软腭的恶性肿瘤除鳞癌外尚多见( )A. 未分化癌B. 小涎腺来源的癌C. 淋巴肉瘤D. 横纹肌肉瘤E. 黑色素瘤50. 胸部平片发现肺部5cm×6cm占位性病变伴有凹凸不平空洞,周围有炎性改变,不合理的措施是( )A. 痰涂片或培养B. 胸部CT扫描C. CT引导下穿刺活检D. 继续抗炎治疗两周后复查E. 胸部MRI51. 下列淋巴结区域中宫颈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不包括( )A. 宫颈旁B. 闭孔C. 髂内外D. 腹股沟E. 腹主动脉旁52. 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的主要因素是( )A. 肿瘤细胞的固有敏感性B. 是否乏氧细胞C. 肿瘤的转移D. 乏氧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E. 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53. 非霍奇金淋巴瘤放疗的根治剂量为( )A. 45-50GyB. 55-60GyC. 35-40GyD. 30-35GyE. 25-30Gy54. 男性,50岁,胸片与CT见肺尖有一直径6cm肿块,侵犯胸壁局部肋骨破坏,肺门纵隔淋巴结不大,无远处转移,一般情况好,首先考虑的治疗是( )A. 手术治疗B. 放射治疗C. 术前放射治疗+手术D. 手术+术后放射治疗E. 放射治疗+化疗55. 热疗联合放疗的生物学基础是(1.乏氧细胞对热疗敏感,2.S期细胞对热疗敏感,3.热疗抑制放射性损伤的修复,4.肿瘤周边区域对热疗敏感)( )A. 1B. 1,2C. 1,2,3D. 1,2,3,4E. 2,3,45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术后照射范围应包括( )A. 乳腺+胸壁B. 乳腺+胸壁+内乳区C. 乳腺+胸壁+内乳区+同侧锁骨上区D. 乳腺+胸壁+内乳区+同侧锁骨上区+同侧腋窝E. 乳腺+胸壁+同侧锁骨上区及腋顶淋巴结57. 垂体嗜酸性细胞瘤的照射剂量的是( )A. 30GyB. 40GyC. 45~50GyD. 60GyE. 70Gy5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癌的分类,最常见的四大病理类型为( )A. 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大细胞未分化癌B. 鳞癌、类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大细胞未分化癌C. 鳞癌、腺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D. 鳞癌、疤痕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E. 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59. 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正常组织放射耐受量TD50/5代表( )A. 治疗5年时50%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B. 治疗5年时小于50%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C. 治疗5年时大于50%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D. 最大耐受量E. 最小耐受量60.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的脊髓野宽度应包括体中线左右线各( )A. 1cmB. 1.5cmC. 2cmD. 3cmE. 4cm61. 霍奇金病累及脾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按AnnArbor分期法应为( )A. Ⅰ期B. Ⅱe期C. Ⅲ期D. Ⅳ期E. Ⅱ期62. 膀胱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设计,哪一条不对( )A. 上界在骶髂关节中部B. 下界在闭孔下缘C. 用前后相对两野D. 用三野或四野照射E. 用旋转照射63.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根治照射剂量为( )A. 25~30GyB. 30~35GyC. 35~40GyD. 60~70GyE. 50~55Gy64. 肺癌病人出现内分泌紊乱或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多见于( )A. 小细胞肺癌B. 肺鳞癌C. 肺腺癌D. 肺类癌E. 大细胞癌65. 髓母细胞瘤低危病例,术后放疗剂量为( )A. 全中枢轴40Gy,后颅窝补量至55GyB. 全中枢轴40Gy,后颅窝补量至54~60GyC. 全中枢轴36Gy,后颅窝补量至60~65GyD. 全中枢轴36Gy,后颅窝补量至54~60GyE. 全中枢轴36Gy,后颅窝补量至65Gy以上66. Co60机的几何半影,不正确的描述是( )A. 与源大小成正比B. 与源皮距SSD成正比C. 与源限距SDD成正比D. 与源限距SDD成反比E. 与限光通至皮肤距离DSD成反比67. 全肝照射的TD5/5剂量为( )A. 4000cGyB. 3500cGyC. 2500cGyD. 2000cGyE. 1500cGy68. 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皮肤癌病理类型是( )A. 基底细胞癌B. 鳞状细胞癌C. Bowen病D. 乳腺外Paget病E. Merkel细胞癌69. 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睾丸切除术后复发率( )A. 2%~13%B. 30%C. 20%左右D. 1%E. 盆腔几乎无复发70. 一般头颈部癌术后放射治疗剂量应为( )A. 20Gy左右B. 30Gy左右C. 40GyD. 55Gy~65GyE. 80Gy左右71. 鼻咽癌常可发现的体征是( )A. 鼻咽肿物,张口困难,颅神经受损合体征B. 鼻咽肿物,鼻道堵塞,鼓膜外突C. 鼻咽肿物,口咽肿胀,颅神经受损合体D. 鼻咽肿物,颈部肿块,颅神经受损合体E. 鼻咽肿物,鼻道堵塞,颈部肿块72. 宫颈癌术前放疗适合于( )A. Ⅰa期B. ⅠB期C. Ⅱa期D. Ⅲ期E. Ⅳ期73. 术中一次大剂量照射( )A. 能杀死乏氧细胞B. 能根治肿瘤C. 是理想的治疗方法D. 使用乏氧细胞增敏剂是不合理的E. 使用乏氧细胞增敏剂是合理的74. 前列腺癌常规外照射根治性放疗剂量为( )A. 40GyB. 50GyC. 60GyD. 70GyE. 80Gy75. 早期声门区癌每日照射剂量( )A. 150cGy已足够B. 180cGyC. 180~200cGyD. 230cGyE. >230cGy76. 同一部位、同一类型的倍增时间( )A. 一样B. 基本一样C. 有差别D. 无差别E. 差别极大77. 近距离照射时,靶区内剂量变化的根本特点是( )A. 剂量变化一般不超过5%B. 靶区内剂量不可能均匀C. 选择合适的布源规则是使靶区剂量均匀的关键D. 选择合适的“优化”方式是达到靶区剂量均匀的条件E. 选择合适的剂量参考点是使靶区剂量均匀的必要条件78. 等中心给角(SAD)照射技术与固定源皮距(SSD)照射技术比较,其特点为( )A.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B.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亦较小C.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小D.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E. SAD技术易于摆位79. 对于低位Ⅱ-Ⅲ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倾向于( )A. 术前化疗B. 术前放疗C. 术前同步放化疗D. 术后放疗E. 术后同步放化疗80. 下列组织按放射耐受剂量从低向高排列为( )A. 全肝,小肠,结肠,直肠B. 全肝,结肠,小肠,直肠C. 全肝,直肠,小肠,结肠D. 全肝,直肠,结肠,小肠E. 小肠,结肠,直肠,全肝81. 下列哪一种为后装机治疗用中子源( )A. 钴-60B. 铯-137C. 碘-125D. 铯-90E. 锎-25282. 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一般规律是( )A. 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B. 宫颈旁-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C. 骶前-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D. 宫旁-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E. 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83. 胰头癌的照射野上界应在哪个椎体的中部胰头癌上界第11胸椎上缘或1/2椎体,下界为第2、3腰椎椎体下缘:内存包括12指肠降段(C环或肿瘤内侧缘向右放2-3cm);胰体肿瘤高于胸10,下界同前,左右2-3cm( )A. 第9胸推B. 第10胸椎C. 第11胸椎D. 第12胸椎E. 第1腰推84. 头颈部肿瘤放疗,照射区内常见的放射反应为( )A. 急性粘膜和皮肤反应B. 前阻颅神经损伤C. 后组颅神经损伤D. 放射性龋齿E.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85. 以下哪一描述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不大( )A.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无特殊B. 放射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是用抗生素、激素及对症处理C. 肾上腺皮质激素量要大D. X线片显示肺炎范围与放射野一致E. 未照射的部位也常见放射性肺炎改变86. 关于热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正确的是( )A. 采用微波热疗机治疗易出现脂肪硬结B. 采用微波热疗机治疗易出现皮肤烫伤C. 采用深部射频热疗机治疗易出现皮下组织坏死D. 采用深部射频热疗机治疗易出现皮肤坏死E. 白细胞降低87. 肺转移癌的放射学特点是( )A. 多发B. 结节状C. 钙化灶D. 胸膜凹陷征E. 多发结节、形态相似,与气管关系不密切88. 患者男,65岁。

术后放疗对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术后放疗对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术后放疗对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梁至洁;贾苗苗;陈钦;王静;郑瑛;李玲妹;曹旭晨【摘要】目的:研究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并分析术后放疗对带有不同危险因素患者局部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457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明确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以这些因素进行分层,通过生存分析探究放疗对不同亚组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放疗对整体患者的生存(HR=0.949,95%CI:0.435~2.074,P=0.896)与复发(HR=0.611,95%CI:0.231~1.614,P=0.320)不是独立有益因素,结外浸润(ECE)和组织学Ⅲ级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这两个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放疗对具危险因素患者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ECE+组OS:P=0.020,LRRFS:P=0.014;GradeⅢ组OS:P=0.002,LRRFS:P<0.001;)对无危险因素组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ECE-亚组OS:P=0.353,LRRFS:P=0.796;GradeⅠ~Ⅱ亚组OS:P=0.267,LRRFS:P=0.589)。

结论:结外浸润和组织学Ⅲ级是T1~2期伴1~3枚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放疗可以明显改善这些带危险因素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和总生存,而对于未发生结外浸润及组织学级Ⅰ~Ⅱ的患者,放疗对预后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Objective: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of T1-2 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one to three positivenod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benefits of 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 (PMRT). 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457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1-2 stage and one to three positive axillary lymph nodes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2000 and 2002.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the patient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The patients wer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high-risk and low-risk sub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isk factors to explore the benefit of PMRT on the prognosis of dif-ferent subgroups using survival analysis. Results:PMRT was not an independent beneficial factor of overall survival (OS) (HR=0.949;CI:0.435-2.074;P=0.896) or loco-regional recurrent free survival (LRRFS) (HR=0.611;CI:0.231-1.614;P=0.320) in all patients. Ex-tracapsular extension (ECE) and pathological grades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and the benefits of PMR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prognosis of high-risk subgroup patients (groupECE+OS:P=0.020, LRRFS:P=0.014;group GradeⅢOS:P=0.002,LRRFS:P<0.001). Meanwhile, PMRT failed to prolong the OS and LRRFS of low-risk subgroup patients (group ECE+OS:P=0.353, LRRFS:P=0.796;group GradeⅠtoⅡOS:P=0.267, LRRFS:P=0.589). Conclusion:ECE and gradeⅢ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death and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in the T1-2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one to three positive lymph node(s). PMRT was an effective adjuvant therap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igh-risk factors. However, the benefit of PMRT had no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ECE-or gradeⅠ-Ⅱ.【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5页(P498-502)【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结外浸润;组织学分级;预后【作者】梁至洁;贾苗苗;陈钦;王静;郑瑛;李玲妹;曹旭晨【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正文语种】中文1The First Department of Breast Cancer,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Center of Cancer,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Therapy,Tianjin,Key Laboratory of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300060,China;2Department of Radiation,Tianjin Medical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Tianjin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Cancer,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Tianjin,Tianjin 300060,China;3Department ofPath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Tianjin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Cancer,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Tianjin,Tianjin300060,China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Tianjin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No.11JCZDJC28000)放疗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可改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

1例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并文献复习

1例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并文献复习

1例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并文献复习
位莉;丛竹军;高香亭;严颖;陶林;贾薇
【期刊名称】《农垦医学》
【年(卷),期】2024(46)2
【摘要】乳腺癌转移以同侧腋窝淋巴结常见,而以对侧腋窝淋巴结原发性转移较为少见,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还是局部扩散性疾病目前仍存在争议。

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术后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患者的病程及
诊疗过程,明确疾病诊断,研究其治疗方案,已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页数】4页(P189-192)
【作者】位莉;丛竹军;高香亭;严颖;陶林;贾薇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系/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术后对侧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例
2.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在整形保乳手术中的应
用价值3.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及腋窝清扫术
的指导价值4.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表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5.超声引导下腋窝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术后对侧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例

乳腺癌术后对侧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例

乳腺癌术后对侧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

狄奇;张春旭
【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6)6
【摘要】@@ 临床上乳腺癌术后对侧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极为少见,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作者在临床实习期间,在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普外科所见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例,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636)
【作者】狄奇;张春旭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专升本部,河南,新乡,453003;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东区普外科,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以腋窝肿大淋巴结为首发症状的男性隐性乳腺癌 [J], 赵康康;赵宗兴;任晓俊;刘倩;厉超;杨建征
2.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一例 [J], 周彦君;陆肖玮
3.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双侧隐性乳腺癌 [J], 段哲萍;张洪珍;刘斌
4.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23例报道 [J], 孙云芸;张卫东;杜亚如;张军;
闵美林
5.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例报道 [J], 张卫东;吴艳春;王敦英;闵美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