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与文化中的“鱼亮子”
江湖春点(唇典)江湖黑话大全
春点春点,又称「春典」或「唇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江湖中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
亦称隐语、行话、市语、方语、切口、春点、黑话等,是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
在三教九流社会中,礼节;行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的摆设;个人的行、止、坐、立姿态相互辅用,都表达着主、客双方一定的心愿与意图。
但这些还很不够,最终仍需要透过隐语来彻底表达双方的意思。
产生原因春点的产生,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
一是由禁忌、避讳所形成的市井隐语,如在船上说话,讳说「住」、「翻」等,而用其它字语代替。
二是出于回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隐语行话。
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当代香港黑社会以「四八九」称「大路元帅」,以「四三八」称「二路元帅」亦即「副堂主」等。
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
春点的内容很广泛,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应有尽有,几乎可以成为第二语言系统。
如人体器官名称:头为瓢把子,眼为招子或湖,手为抓子,耳为顺风子,口为海子或江子或樱桃子(女),腿为金杠子,肚为南子,脚为踢杞,心为蚕子或定盘子等。
武侠小说所描述的江湖社会中一般江湖人士常常使用一些春点,这些春点多沿用明、清小说中已有的用法。
在民国时期的旧派武侠小说中,以姚民哀、郑证因对江湖春点最为稔熟,作品中这类语言也最为丰富。
新派武侠小说家大多相沿习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人物类◎人:丁。
◎鹰爪孙:官府。
◎糕:老人。
◎翅子顶罗:官帽子。
◎豆儿:姑娘。
◎托线孙:保镖人。
◎芽儿:小伙子。
◎并肩子:即朋友之意。
◎老宽/空(倥)子:外行。
◎点子:对象、敌人。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
简单的说,「线上的朋友」就是「地头蛇」。
如:西路川陜这趟线上、衡山这趟线。
◎合(黑)字/老合:贼。
东北话大全(二)
东北话大全(二)东北话大全(二)(三)动物1.兽类畜力 chú li牲畜儿马ér mǎ公马儿马子ér mǎ zi儿马蛋子ér mǎ dàn zi骒马 kèmǎ母马马驹儿 mǎ jūr小马,也说“马驹子”马搭哈儿 mǎ dā hαr两岁的小马(站)沙里马 shā li mǎ深黄色的好马假马 jiǎ mǎ不认真干活儿的马(站)假力棒子jiǎ li bàng zi(站)假嗒棒子jiǎ dα bàng zi(站)马尾 mǎyǐ马尾巴上的长丝:△~穿豆腐,提不起来。
老牛闷儿lǎo niú mēnr老牛牤牛māng niú公牛牤子māng zi牤牛蛋子māang niú dàn zi牤蛋子māng dàn zi犍子jiàm(jiān)zi簸火 bèhuo(站)乳牛 rǔ(yǔ)niú母牛乌牛 wū niú(站)秋倔子 qiū juèzi秋天生的牛(站)波勒子 bēlě(luǒ)zi两岁的小牛(站)毛驴子 máo(māo)lǘ zi驴,也说“毛驴儿”叫驴 jiào lǘ公驴骒驴 kèlǘ母驴草驴 cǎo lǘ驴搭哈儿 lǘdā hαr两岁的小驴,站人将“驴”说作luí(站)驴胜 1ǘ shèng驴的阴茎驴抄子1ǚ chāo zi叫骡儿jiào luór公骡子儿骡儿ér luór儿骡子ér luó zi骒骡子 kèluá zi母骡子骒骡儿kèluór马骡儿 mǎ luór驴父马母的骡子,体型较大大骡子dà luó zi驴骡儿 lǘ luór马父驴母的骡子,体型较小撅嘴儿骡子juēzuǐr luó zi骡丫子luó yā zi小骡子跑卵子pāo(páo)lān zi公猪跑卵儿pāo(pá0)1ānr跑猪pǎo zhū牤猪māng zhū骚猪 sāo zho骚猪子sāo zhū zi猕儿 zènr劁过的公猪猕子zèng zi(虎)郎母猪láng mu zhū老母猪豚儿túnr劁过的母猪豚子tún zi(虎)壳郎子 ké 1āng zi劁过的猪,不论公母壳郎 ké 1āng壳娄 ké lou荷包猪儿hé bαo zhūr长不大的小猪荷包蛋儿hé bαo dànr小荷包儿 xiǎo hé bαor猪羔儿zhū gāor猪羔子zhūgāo zi猪羔儿羔儿zhū gàor qαor猪嘎儿嘎儿zhū gàr gαr猪拱嘴儿 zhū gǒng zuir猪嘴的前部拱嘴儿gǒng zuir豆儿猪dòur zhū体内有囊虫卵的猪豆儿dòur猪囊虫卵米糁子 mǐ shēn zi糁子 shēn zi羓子pǎ zi公羊羊耙子yáng pǎ zi耙羊pǎ yáng牤羊māng yáng牤羊羓把子āng yáng pǎ zi骚忽子 sāo hu zi(虎)羊羔子 yáng gāo zi小羊,也叫“羊羔儿”苦鲁布子 kǔlu bùzi两岁的小羊(站)胡拉布子hú lu bù zi(站)羊扇子 yáng shàn zi羊尾巴牙狗yá gǒu公狗小点儿xiǎto diǎnr小狗儿(站)小巴儿xiǎo bār巴拉狗子 bá lα gǒu zi巴儿狗巴狗儿hā gǒur哈巴狗儿hā bα gour炕狗儿kàng gǒur炕巴儿kàng bār板凳狗 bǎn dèng gǒu一种矮腿的狗(不是巴儿狗)板凳巴儿 bǎn dèng bār四眼儿 sì yǎnr两眼上各有一白斑的狗郎猫láng māo公猫牙猫 yá māo乳猫 rǔ(yǔ)māo母猫鱼猫 yú māo女猫 nǚmāo(1ǚmāo)米猫 mǐ māo单耳立dan ěr Iì家兔品种之一,因其一耳下垂,一耳直立,故名公儿gōngr雄性的公子gōng zi母儿 mǔr雌性的母子 mǔzi孳养儿 zi yαngr畜种:买个小猪~。
春典
江湖行话《春典》黑道社会行话大全让你在黑白两道行走自如学会江湖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春典》在手到哪都有好朋友,愿丢一锭金不吐一口春地摊江湖语2010-03-03 15:33说书的——江湖术语叫“团柴的”。
唱大鼓的——江湖术语叫“柳海轰的”。
说相声的——江湖术语叫“团春的”。
卖戏法的——江湖术语叫“挑厨供的”。
变戏法的——江湖术语叫“彩立子”。
戏法带武功——江湖术语叫“签子”。
变洋戏法的——江湖术语叫“色唐立子”。
拉洋片的——江湖术语叫“光子”。
护院的——江湖术语叫“支挂子”。
保镖的——江湖术语叫“拉挂子”。
教徒的——江湖术语叫“戳挂子”。
卖武的——江湖术语叫“点挂子”。
卖武带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将汉”。
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儿的”。
卖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招汉的”。
卖咳嗽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顿子汉的”。
卖膏药的——江湖术语叫“观炉啃的”。
卖药糖的——江湖术语叫“挑罕子的”。
卖仁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粒粒的”。
卖闻药的——江湖术语叫“挑薰子汉的”。
卖药书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册子的”。
卖刀伤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汉的”。
卖牙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柴吊汉的”。
做广告的——江湖术语叫“撒幅子的”。
卖特产药的——江湖术语叫“挑上海宝的”。
卖化食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火粒的”。
唱戏为名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柳驼的”。
算卦的——江湖术语叫“做金点的”。
相面的——江湖术语叫“戗盘的”。
算奇门的——江湖术语叫“八岔子”。
点痣的——江湖术语叫“戳黑的”。
行骗集团——江湖术语叫“雁尾子”。
理发的——江湖术语叫“扫苗的”。
卖假金的——江湖术语叫“挑黄啃的”。
卖肥皂的——江湖术语叫“挑水滚子的”。
卖刀子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的”。
卖胶的——江湖术语叫“挑粘汉的”。
修脚的——江湖术语叫“撇年子的”。
抽签赌博的——江湖术语叫“晃条的”。
使假耍赌的——江湖术语叫“老月”。
贩卖人口的——江湖术语叫“老渣”。
东北方言与文化中的“鱼亮子”
原来是鱼亮子挡住 了一条大马哈。” 嘲 “ 鱼亮子 ” 是什 么 , 从文 意可 以推 断出是 一种捕 鱼 的工具 , 但是为什么称之“ 亮子” , 仅仅从字形很 难说清楚 , 我们从文化语言的角度作个初步探究。
演变 , 这是纵向的研 究。比较是方言词语 同普通话或方言间相关词语的比较 , 通过比较 , 可以知道词义发展 的异 同, 这是横
向的研 究。 此 外, 还可结合地域文化角度研 究词汇发展 演变。 “ 鱼亮子” 是 东北方言的一个特 色方言词 , 从 字形上看 , 很难合
理解释 “ 亮” 的词义。但 是通过横 向与纵向的研 究, 可知“ 亮” 该读作“ 梁” , 即“ 鱼梁” 传入 东北后 , 东北的地域 文化 又赋 予了
河原 名 ‘ 达 尔瑚 毕拉 ’ , 为满语 名 称 。‘ 达 尔瑚 ’ 汉 译
鱼筌的开 口处装有倒须式盖 ,鱼能人不能 出。不 过, 秋天使用挡亮子 , 鱼筌要放在亮子下边 , 鱼顺
比较 浅 小 的河 流 中 , 可 以直 接用 “ 鱼亮 子 ” 捕鱼 , 比
、
东北方言 中的“ 鱼亮子”
“ 鱼亮 子 ” ,是东 北地 区广泛 使 用 的一 种 捕 鱼 用 具 。东北 人 或称之 为 “ 亮子” , 把“ 亮子” 放 置在河
水 中捕鱼Ⅱ L l 做“ 别鱼亮子” “ 挡鱼亮 子” 或“ 扎鱼亮
一
东北方言词典》 解释为 : “ 用石头等物筑成的坝, 以 拦截鱼群。” 嘲 马思周 、 姜光辉 的《 东北方言词典》 解
释为 : “ 设在 河 边 的捕鱼 据 点儿 ( 一 般 有屋 、 船 及 固
定 的下网点 ) 。” 阎 尹世超的《 哈尔滨方言词典》 解释 为: “ 筑坝拦鱼的捕鱼的地方。也作鱼浣子 、渔浣 子。” } 7 l 他们 的说法大 同小异, 所说都是流行于东北 各地 区的“ 鱼亮子” 捕鱼法 , 即用栅栏 、 坝等拦住鱼 而捕捞。 具体的操作方法不同地 区也不尽相同, 在
东北土匪的黑话
东北土匪的黑话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土匪的黑话,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一、人称头——商人:并肩子——兄弟。
斗花子——姑娘。
裹章子、平头子——媳妇。
蛐蛐——亲戚。
扯——朋友。
线头子——带路人。
签字——插签的人。
走头子——为胡子贩卖物品的人。
崽子、马拉、把式——身边警卫一、人称尖头——商人:并肩子——兄弟。
斗花子——姑娘。
裹章子、平头子——媳妇。
蛐蛐——亲戚。
扯——朋友。
线头子——带路人。
签字——插签的人。
走头子——为胡子贩卖物品的人。
崽子、马拉、把式——身边警卫。
底柱子——亲近的人。
打着吃的、吃打饭的、吃横把的——胡子。
瞭水——岗哨。
皮子——刚入伙的小土匪。
拉线、踏线的——侦查的。
跳子——兵、警。
风头——捕快。
里码人——同行。
熟脉子——同伙。
空子、空码、老空、外码——外行人。
念昭子——瞎子。
念语子——哑巴。
外哈——外地盘子的人。
长脖——商贩。
跳坑子—要清钱——赌博的。
要混钱的——胡子。
明连子——说书的。
拉网子——占卜的。
靠死扇的——乞丐。
开局的——赌头。
水滚子——地头蛇。
吃长路的——人贩子。
里口来的——本地盘子的同伙。
吃臭——盗墓的。
海占子——娼妓。
二、饮食吃饭——啃富,也有叫“上啃”的。
喝水——富海。
喝酒——搬姜子,板山、也有叫“梦头春”。
大米饭——押腰子。
珍珠散——粳米饭。
小米饭——星星闪。
马牙子散——玉米饭。
扣手子——黄米饭。
雪花子——白面。
黑雪花子——荞麦。
打牙子——咸菜。
海沫子——大酱。
汲菜——酸菜。
池菜——韭菜。
黑菜——木耳。
顶水子——鱼。
蹬探子——白菜。
吃土子——萝卜。
地里拱——土豆。
空心子——葱。
和气菜——蒜。
狼心子——辣椒。
饺子——漂洋子,也有叫“掐边”。
烙饼——翻张子。
面条——排龙、挑龙。
鸡蛋——滚子。
喝茶——软富。
烟——草卷。
大烟也叫“海草”或“黑土子”。
松花江的名鱼——“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你吃过几个!
黑龙江是一个多水的省份。
西有嫩江,东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南有松花江、牡丹江。
整个黑龙江省大江纵横,支流密布,与三江湿地和嫰江湿地一起,构成密密麻麻的湿地水网,水产极其丰富。
淡水鱼类是黑龙江世居民族的主要食物。
历史上,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都是渔猎民族。
赫哲族人不但以鱼为食,且以鱼皮为衣,是彻底的食鱼民族,在中国各民族中也是特例。
清中期以后,汉人北渐,与世居少数民族混居。
一方面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影响,另一方面有自然环境和物产一同构成的物质基础,使河鲜也成为定居于这片土地的北方汉族人的主要食物之一。
历史上,黑龙江盛产玉米、高粱米,现在,又成了北方最大的稻米产地。
所以,黑龙江是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
黑龙江人的饮食习惯中,以炖菜为常,鱼也拿来炖。
鲶鱼炖土豆、鲤鱼炖白菜、鲫鱼炖豆腐、鳇鱼炖土豆,是黑龙江的名菜。
清蒸白鱼、煎焖马哈、浇汁重唇、红烧鲟鱼,更是珍品。
黑龙江的鱼有多少种呢?太多了。
不是专家,搞不清楚。
据书上说,具有食用价值,个体较大,形成捕捞量的就有50多种。
这是专家所言,老百姓记不住。
老百姓把爱吃的,常吃的,自己认为最珍贵也最美味的,编了一句话,叫“三花五罗十八子”,好懂易记。
其中又以“三花五罗一岛子”为上品。
鳊花,学名长春鳊。
长的有点象武昌鱼,又不是武昌鱼。
这鱼不大,小者七、八两,大者一、二斤。
莫看其小,鳊花最肥。
吃起来,又肥而不腻。
因为鳊花虽然脂肪含量极其丰富,却又不是长满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
肌肉中脂肪含量高达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鲜。
鳊花可煎可炖,煎炖皆宜。
妇女生了孩子没有奶,没关系,买两条鳊花,炖汤,早上喝下去,中午奶就哗哗地流,能把孩子呛着。
鳌花,就是鳜鱼,写白了,也有写成桂鱼的。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
中国人,无论南北,都把它视为不可多得的美味。
一般文人都馋,好吃,所以历代文人咏鳜鱼的诗话多得很。
唐代大诗人张志和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东北方言词汇知多少
东北方言词汇知多少东北方言词汇知多少东北话不但好听、幽默,而且还有很丰富的内涵,东北方言,目前已经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好奇。
纯正的东北人当然随口就来,说的非常“溜”,但是把这些词汇归纳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人也是出于好奇,在这几天里想了又想,整理了几条,准备接着顺下去。
还是从字、词的个数开始吧。
(有的字词发音找不到,只能代替)一个字的:倔、六(溜)、整、壳、能(4声)(用意广,说、喝、唱、干、等等)、扯、掰、棍儿、橛儿、牛、得儿、跩(zuai)、哼、浪、俏、贼(相当、最)、挺、哏儿、撵(追、轰)、寸(巧)、沉(重)、可、装、逮、改、宰(在)遒(拿、取)、嚎、( 哭)、老、闯(立、靠)、雪(削)、蹭(擦)、噻sei(吃)、撑、艮、唠(拉)、拍(打)、捶、卷、踹、揍、烃、摁、堆(dui)、消、揳、挠、掐、揪、舌(折)、跩(zuai)、卡、谁(shei)、冲、盖、造、呛、撩(逃)、者、琢、乘、寡(光)、该(赊)、色(sai)、尖、崴(扭)、搡(推)、前儿(时)、哈、装、贺儿(东西)、囔、面、熊、抠、嘎(割、小气)、上(到)、管(和、向)、能(4声)(泥泞)尅(kei)(一声是批评、四声是抓)、造、呛、两个字的:嘎哈、嘎达、埋汰、戈能、笨鳖、烧包、的瑟、抖擞、抖搂、忽悠、显勤、显拜、咯路、卖舔、白给、没劲、尿性、煽乎、好使、唠嗑、抽吧、津津、懒散、塌拉、溜达、咋地、呵碜、邪行、腻歪、大呼、收丘、打狼、苟闭、德行、三泡、感情、各应、各叽、磨叽、嘎咕、啥末、喝愣、横愣、硬挺、逼吃、唠扯、扒瞎、扒拉、白划、掰扯、邪乎、昨死、刺挠、挡害、急眼、闹庭、闹心、寻(心)思、赛脸、胜脸、逞能、嘚逼、叨扯、叨叨、呱唧、嚼性、臭美、添浪、恩那、捂扎、盯霸、嘎东、干仗、固冬、固涌、挑斤、鼓道、淘瞪、蒙登、体轻、者叨、脍(kuai)水、熊样、熊色、骚货、放烊、蠢货、贱货、真二、卢松、拱松、铁子、老脍、老登、混球、白活、嘀咕、窝囊、憋屈、倚(尾)巴、别扭、扯蛋、达色、喝勒、戈了、地道、夹生、哈腰、脑瓜、亲家、灶坑、冰嘎、毛磕、乌拉、闷头、将就、的赊(哆嗦)、踮脚、苗花、馁天、饽饽、馇条、捎带、干别、对付、扎豁、扎轰、拐得、凑活、犟种、杂种、丧气、不地、遭津、橛子、勾芡、穿帮、穴么、广锹、兴许、啷当、壕沟、稀松、拉倒、捣烂、窝火、郁闷、搭咯、拧搭、耸达、倔的、甩的、轮的、刚绳、破鞋、撂跤、丫头、单绷、忙活、修理、卡沙、卡擦、抄吵、咧歪、斜妞、根本、倒厅、欠悠、胡勒、急性、钢镚、胡轮、生性、跑偏、逞强、好胜、崽子、妖叨、敢是、撩骚、生疼、条离、格肌、拔凉、捎带、拌蒜、淘换、归拢、乔嚎、忑勒、真盖、落(唠)架、单绷、合把、皮啦、秫该(杆)、炕席、炕梢、炕头、格色、起先、老早、带劲、架笼、歇罕、赛台、呆着、自扭、咋整、岀遛、鼓丘、之毛、耷拉、大头、驾咙、养汉、生疼、侃快、地道、磨蹭、吱声、烂套、唰齐、掂对、铮亮、闯愣、板正、乐呵、估摸、赶上、丁上、晃悠、准称、诶呀、滞妞、东西、末了、而后、完了、喇咪、瞎咪、摸咕、捅咕、猴气、跩(zuai)了、拐了、动换、敞亮、鼻汀(涕)、大该(街)、了了(le lel)(说)、堆(三声)咕、实诚、唆勒、格眼、聊闲、没事儿玩儿应、昨个儿、小扣儿、咯子儿、打奔儿、欠儿登、闯堆儿、唸央儿、卖呆儿、点儿高、高哪儿、给哪儿、逮哪儿(在)、压根儿、吃乘儿、小样儿、有样儿、不点儿、得儿喝、半疯儿、买好儿、听声儿、撒欢儿、放挺儿、光棍儿、蔫儿了、老蔫儿、打蔫儿、惊官儿、鲁生儿、一骂儿、丁价儿、丁罢儿、没门儿、摸黑儿、上坎儿、飘轻儿、溜儿平、唰儿齐、碗儿泥、闲逛儿、溜腿儿、溜缝儿、整景儿、整事儿、跑皮儿、歇气儿、掏耙儿、掏灰儿、隔子儿、麻溜儿、钢敦儿、吃边儿、伴儿喇、赶趟儿、挨吃儿、连桥儿、狗剩儿、傻帽儿、没冒儿、蹲灰儿、特儿喽、沙楞儿、面儿兜、灯捻儿、够念儿、趴铺儿、叨扯儿、时兴儿、打小儿、创门儿、打早儿、支毛儿、炸刺儿、炸庙儿、管够儿、找茬儿、装相儿、挨吃儿、包圆儿、走点儿、那钱儿、仓房儿、丫旦儿、掏灰儿、过后儿、后尾儿、整点儿、吐口儿、铆劲儿、外搭儿、溜光儿、茅楼儿、完事儿、自个儿、支招儿、抹零儿、那款儿、八成儿、腚敦儿、轻飘儿、带劲儿、嘎奔儿、嘚(得)劲儿、飘儿轻儿、今儿根儿、梦儿生儿、跟浅儿(前)、溜儿直儿、三个字的:那个啥、那什么、一咕噜、一孤卢、二溜子、二五眼、二五子、二乙子、二串子、二不扔、二膘子、二百五、二皮脸、三半嘴、山驴逼、鳖犊子、上杆子、滚犊子、不老少、不悠你、不勒你、不搂嗖、不正景、不听邪、不着调、不乐意、不咋地、怎么地、大发了、大估景、大幺母、大概其、大老粗、大酱缸、大掰子、大杂烩、大勺子、大舌头、大饼子、耍大刀、老娘们、老爷们、老登台、老东西、老帮子、老头鱼、老丈人、土老冒、小犊子、小嘎子、小崽子、臭小子、小蛋子、生牤子、野汉子、小豆腐、半膘子、半鞑子、犟眼子、摔耙子、撂挑子、护犊子、醋坛子、完犊子、耳雷子、姑爷子、水泡子、草甸子、药罐子、尿罐子、抱马子、叫秧子、打卷子、反群子、病秧子、撒丫子、柳茅子、坟劝子、椴蔫子、脚丫子、冰瘤子、牛样子、钉拐子、钉耙子、鞋拔子、粪筐子、掉链子、格棱子、菜瘘子、矬巴子、园杖子、前趴子、扯犊子、水磨子、毡袜子、骚达子、当院子、搅捞子、豁唇子、碎嘴子、坝棱子、趴鼻子、卖关子、拔橛子、酣拉子、跑腿子、贱皮子、抽冷子、转轴子、脖梗子、上赶子、烂摊子、崴轴子、撂杆子、太尖了、太水了、太面了、上茬了、上烃了、交带了、琛直了、扒蛋了、卡壳了、孬发了、简直了、卡到了、来且了、没辙了、青皮了、多去了、别扯了、放挺了、成逗了、捂包了、老远了、老好了、插皮了、且(起)来啦、帅呆了、酷毙了、白瞎了、擎着了、乎上了、猛住了、蒙登了、顺气了、得了吧、闯那吧、撂那吧、搁那吧、擎好吧、来好吧、突了皮、铮铮地、刚刚的、嘎嘎的、嗖嗖的、蹭蹭的、仍仍的、啪啪的、咣咣的、帮帮硬、户户皮、娘娘腔、瘪瘪嘴、直勾地、领丁的、赶紧的、相好的、打头的、屋里的、茑俏的、去你的、呼号的、妖刀的、贱车的、指定的、狼哇的、咋整的、这那的、硬橛的、闹车的、闯愣的、蹭痒痒、响当当、粗赖赖、烂遭遭、拔哽哽、瞎咧咧、呱呱湿、趴趴房、嘎拉哈、哈拉把、跛勒盖、备不住、老嘎达、突噜扣、整个浪、外屋地、突溜滑、噶鸡窝、饭嘎巴、捣蛋鬼、得了吧、唻大膘、打八刀、真能者、瞧好吧、擎好吧、咬眼皮、拉倒吧、真没名、踹死你、白眼狼、青各柳、料吊秧、刺模糊、生瓜头、乌眼青、后脑勺、后脊娘、鸡胸脯、锅出溜、粘豆包、饸饹条、他多啥、瞎白话、瞎叫唤、收拾他、馊主意、真完蛋、窝囊废、墙鸡甲、灰跄跄、大酒包、妈亲哪、耍掏耙、绑盯着、靰鞡头、狗颠肚、装梦种、爆花秃、咯顾咯、叽咯浪、热咕嘟、擎现成、找别扭、愣头青、拐子炕、拉皮条、脚跟棒、榛柴该、狗尿台、凸老亮、光突噜、秃了扣、水蛇腰、软丢当、地囊皮、马粪包、长虫皮、嘎达头、悟噜罢、拐子锯、点葫芦、乌拉草、笘房子、悟噜缸、没脾气、那可不、是不是、侵么菜、婆婆丁、猫爪子、脑瓜亮、风凉话、滴溜圆、加小心、虎车地、给哪呢、土了卡、拉机昏、真能啄、不得了、提溜着(拎着)、摇哪找、马大哈、毛愣鬼、愣头青、肥秃噜、使劲嚎、倒庭鬼、搞破鞋、骚娘们、小九九、毛毛雨、闹天头、涝洼塘、撂荒地、犯不上、屎壳郎、滚刀肉、磨不开、哇哇哭、捏固人、呲的人、呆不起、咋不济、真掉价、图个啥、本来么、发毛洋、冒出来、够意思、攮哧人、倒庭鬼、招人烦、烧高香、真华堂(汤)、敞门道、缅裆裤、大裤裆、后脊娘、排骨队、瓦着吃、脍着吃、铁公鸡、欠收拾、真愁人、恨(一声)得人、半儿拉子、神颠儿的、拧车儿的、撇咧儿的、拱松儿的、耸达儿的、齐唰儿的、刹楞儿的、把窝儿的、经意儿的、利索儿的、缕瓜儿的、顺溜儿的、不起眼儿、不远辖儿、不分拐儿、不丁点儿、不吕户儿、咯棱子儿、干不愣儿、上罗儿了、上茬儿了、败家子儿、吧嗒嘴儿、凑活事儿、灯笼挂儿、奔儿喽头、肋巴扇儿、大腿根儿、曲曲眼儿、眼么前儿、转么儿么、这工劲儿、玩儿完了、房山头儿、打光棍儿、大脚片儿、民桩脚儿、半红脸儿、简直杆儿、一班儿旯、八张事儿、哑巴亏儿、可惜了儿、实的惠儿、没帽儿了、清堂儿了、中的溜儿、抽抽脸儿、疤瘌眼儿、扳脖颈儿、道道趣儿、狗颠肚儿、傻大个儿、作体根儿、差不临儿、差不多儿、脑瓜崩儿、阴阳脸儿、啥前儿了、灯笼挂儿、弯弯绕儿、马掌钉儿、挨排儿吃、吥拉锤儿、毛毛草儿、大脑瓜儿、一溜烟儿、扒啦颗儿、弯弯绕儿、呲牙暴儿、吊小脸儿、强巴火儿、半截唠儿、那路景儿、这么地儿、小屁孩儿、坐地跟儿、攮死暴儿、弯弯绕儿、支愣毛儿、风凉话儿、空空躺儿、旯旯汤儿、窝拉犬儿、窝了犬儿、顺大溜儿、碗儿泥了、尬的牙儿、大腿跟儿、净叨扯儿、得儿得儿肥、杆儿杆儿瘦、天儿丁天儿、能儿能儿的、拧儿拧儿的、脚儿跟脚儿、舔儿舔儿的、皮儿皮儿的、皮儿片儿的、魂儿画儿的、吱儿吱儿的、静儿意儿的、奔儿奔儿直、拔更儿更儿、打磨儿磨儿、利跟儿楞儿、四个字的:拿一边去、一边旯去、一边眯着、一屁俩谎、一撇列子、咪愣一觉、八字一撇、二傻不正、二虎吧唧、二半槽子、屯二迷糊、扬了二症、捎带二乙、三里五村、三毛脾气、叮当三响、毛楞三光、四六不懂、五马昌枪、五迷三道、五五圈圈、五大三粗、五花大绑、吹五做六、人五人六、无稽六廋、七扯咔嚓、七拉咯嚓、八不乐得、埋了八汰、老天八地、丫头片子、臭小蛋子、小兔崽子、小逼崽子、小虎羔子、王八羔子、王八犊子、苞米篓子、剃头绷子、老鳖犊子、代胡虏子、连襟头子、屁老丫子、连当裤子、老八干子、拉拉脸子、鲫鱼瓜子、柳树茅子、河套边子、楡树趟子、酸脸猴子、啃猪槽子、以巴根子、苞米该子、卟噜拐子、啦啦藤子、溜须毛子、闲出屁了、老壳子了、崴轴子了、老鼻子了、就饭吃了、成着好了、想汉子了、促胡子了、抢破皮了、秃噜皮了、受不了了、瘪茄子了、级了戈勒、皮了巴拉、泥了拐固、提了秃噜、提了嘡啷、低了当啷、秃了反丈、秃了光叽、紫了嚎青、砢了叭碜、稀了光汤、油了光机、粘了呼哧、寄了戈生、急了拐弯、末了归其、末了归终、闹了半天、水了吧嚓、傻了吧唧、黑了巴屈、穷了吧唧、稀了吧唧、粘了吧唧、稀能吧唧、疤拉克叽、嘴巴啷叽、半拉刻叽、蔫了吧及、大舌狼藉、油渍妈哈、去你妈的、惊刺撩的、疯颠颠的、条扫嘎的、擅不搭的、膘的哄的、骚的哄的、滑稽溜的、吃饱撑的、老天巴地、老山老郁、远点煽着、老王八头、半斤八两、胡诌八扯、强似八火、罗锅八象、猴头八相、狗头少脑、大盘鸡屎、儍大憨粗、圆不溜丘、诶呀妈呀、吭哧憋肚、噶不溜丘、拥户啥啊、希里马哈、污漆吗黑、虎逼朝天、勾噶不舍、横踢马槽、歪瓜裂枣、倔巴脾气、啥都不是、狗屁不懂、儍吃乜睡、混吃等死、动手动脚、冻手冻脚、嗖巴主意、拾到拾到、花里虎哨、活咪眨眼、流光水滑、算个啥呀、烂眼哭瞎、重茬弟兄、听风是雨、山猫野兽、奔奔坎坎、娃娃大雨、你逮哪呢、犄角旮旯、女人家家、别不要脸、木头咕噜、拧屁晃腚、我的天哪、花轱辘车、黑灯瞎火、磨屄蹭屌、火烧火燎、胡诌八咧、血的呼啦、血的呼连、血喱哒掌、藏着掖着、傻眼了吧、青草末棵、胡侃乱敲、我的妈呀、水裆尿裤、吊儿郎当、狗头少脑、眼巴眼望、坑绷拐骗、缩脖端腔、臭不要脸、奶奶个熊、干巴拉虾、吱哇乔叫、哭叽尿嚎、闲嘎嗒牙、干巴扯叶、腥的蒿地、掰饽说馅、鼻涕拉瞎、吵吵把伙、破马张飞、便宜娄搜、没眼力见、眼泪巴叉、旯格旯格、整插劈了、暴土扬场、人模鬼样、犄角旮旯、棉水靰鞡、粗不伦敦、谁跟谁耶、罗锅上山、雾气刚刚、雾气遭遭、大雪号天、大雪抛天、小风溜着、晴天白日、亮瓦晴天、烂死岗子、吃风岗子、固噜马子、花轱辘车、把脚崴了、大馇子味、卢搭着脸、激头掰脸、亮一嗓子、见好就收、着人歇很、猫起来了、你有病啊、烟熏火燎、冒烟咕咚、愿咋咋地、没脸搭呲、倒打一耙、算哪盘菜、肥的流油、披头散发、一小孤噜、完了再说、酸叽溜的、红呲烂瞎、黄不楞登、绿了吧唧、希勒马哈、点灯熬油、溜光水滑、溜光铮亮、咸菜大酱、烂嘴丫子、津津鼻子、大敞实开、鼻了扒拉、稀松冒尿、嘎登一下、舞舞乍乍、浮溜浮溜、鼓鼓求求、大大咧咧、舞舞圈圈、卜卜愣愣、不不愣愣、游游逛逛、溜溜达达、狗狗嗖嗖、嘟嘟囔囔、嘶嘶哈哈、嘻嘻哈哈、呼呼拉拉、磨磨蹭蹭、疯疯癫癫、松松垮垮、屡屡行行、唧唧歪歪、疤疤癞癞、唧唧咯咯、计计咯咯、耸的耸的、倔的倔的、林的林的、杭的杭的、拧的拧的、撕撕巴巴、赖赖吧吧、熊了熊了、默默唧唧、呱唧呱唧、磨磨丢丢、叨登叨登、垫吧垫吧、奔奔坎坎、卡巴卡巴、眨巴眨巴、忙忙叨叨、急忙急触、笨笨咔咔、这个这个、拾斗拾斗、皮皮条条、皮皮踏踏、哽哽叽叽、搁了搁了、没皮没脸、古勒噶七儿、什么玩儿意儿、上边拉儿去、拿一边儿去、滚一边儿去、叫上劲儿了、大鼻汀鬼儿、熟头吧脑儿、大老爷们儿、烂眼子事儿、八辈儿祖宗、人模鬼样儿、惊毛炸刺儿、扯立咯儿楞、乐颠馅儿了、门儿都没有、奔儿八铮亮、打出溜滑儿、你是谁(shei)呀、强四巴火儿、拉拉饭粒儿、吵吵八火儿、翻箱倒柜儿、这样婶儿的、什么玩儿应、闲巴见儿的、蔫声蔫语儿、头疼脑热儿、不赶趟儿了、这样事儿的、中的溜儿的、中不溜儿的、正经八板儿、实的惠儿的、百十来斤儿、千儿八百的、万八千儿的、小酒儿溜着、小烟儿叼着、小曲儿哼着、小牌儿看着、打快达锤儿、屁颠儿屁颠儿、多字的:老么咔呲眼、那可不咋的、看把你牛的、火燎腚似的、袜苦袜苦的、你说咋的吧、空手套白狼、吃饱了撑的、把纸条铼了、活不楞登的、拐拉拐拉的、成心找别扭、滴溜溜的转、三七旮旯话、拉巴他一把、一锤子买卖、鬼魔哈呲眼、穿一条裤子、皮么哈斯眼、推碾子拉磨、瞧你那死样、登鼻子上脸、那可不咋地、连汤水不涝、抹眼泪蒿子、大鼻涕冽些、一嘎答没剩、老么喀嚓眼、败家老娘们、败家老爷们、你瞅你那出、嘎不流丢脆、光屁股娃娃、没第声下脚、破车爱揽载、跟不上溜儿、够喝一壶的、一码归一码、拉拉脸子造、吃喝拉撒睡、嗖嗖米嗖嗖、生疖子硬挤、好狗不挡道、美出鼻涕泡了、不服天朝管了、吃不了兜着走、像霜打了似的、打肿脸充胖子、气不打一处来、胳膊肘往外拐、不是省油的灯、有娘养无娘教、驴朝天马朝地、噶吧一下温死、齐不齐一把泥、滚一边旯儿去、成天的玩儿啊、脑瓜皮酥酥的、胳膊肘往外拐、老娘们家家的、横扒拉竖挡着、西北风嗖嗖的、一瓶不满半瓶逛、浑身没有二两肉、初生牛犊不怕虎、扎一锥子不冒血、能请神不能送神、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拉裤兜子去吧、寡妇门前是非多、我就不信那个邪、肥水不流外人田、像没阳运了似的、一扯耳朵腮都动、装什么大以巴狼!你这个野驴揍的、傻老婆等乜汉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小西北方嗖嗖的、灶坑打井房顶开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歪瓜裂枣,谁见谁咬、汗珠子掉地跩八半儿、放着消停你不消停、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喝点尿水子就不知东南西北了、十八拜都拜了还差这一的涩(哆嗦)了、没有弯弯肚子,别吃那镰刀头子、把沙巾蒙脑瓜子上,省的整可脑瓜的土。
唇典
人物类男子——江湖术语叫‚孙食‛。
媳妇——江沏术语叫‚果食‛。
父亲——江湖术语叫‚老戗‛。
母亲——江湖术语叫‚磨头‛。
祖父——江湖术语叫‚戗儿的戗‛。
祖母——江湖术语叫‚戗的磨头‛。
哥哥——江湖术语叫‚上排琴‛。
弟弟——江湖术语叫‚下排琴‛。
兄弟——江湖术语叫‚排琴‛。
老太太——江湖术语叫‚苍果‛。
老头——苍孙大姑娘——江湖术语叫‚尖斗‛。
小男孩——江湖术语叫‚怎科子‛。
外国人——江湖术语叫‚色唐点‛。
乡下人——江湖术语叫‚科郎码‛。
大官儿——江湖术语叫‚海翅子‛。
当兵的——江湖术语叫‚海冷‛。
做官的——江湖术语叫‚冷子点‛。
江湖人——江湖术语叫‚吃搁念的‛。
外行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内行人——江湖术语叫‚相家‛。
有钱人——江湖术语叫‚火点‛。
穷人——江湖术语叫‚水码子‛。
妓女——江湖术语叫‚库果‛。
野妓——江湖术语叫‚嘴子‛。
妓院——江湖术语叫‚库果窑儿‛。
良家女子——江湖术语叫‚子孙窑儿‛。
男仆——江湖术语叫‚展点‛。
女仆——江湖术语叫‚展果‛。
和尚——江湖术语叫‚治把‛。
道人——江湖术语叫‚化把‛。
尼姑——江湖术语叫‚念把’。
真和尚——江湖术语叫‚尖局治把‛。
假和尚——江湖术语叫‚里腥治把‛。
真道人——江湖术语叫‚尖局化把‛。
假道人——江湖术语叫‚里腥化把‛。
真尼姑——江湖术语叫‚尖局念把‛。
假尼姑——江湖术语叫‚里腥念把‛。
好人——江湖术语叫‚忠祥点‛。
乞丐——江湖水语叫‚靠扇的‛。
门卫——江湖术语叫‚坎子‛。
荡妇——江湖术语叫‚玩嫖客串子的‛。
赌徒——江湖术语叫‚銮把点‛。
寡妇——江湖术语叫‚空心果‛。
商人——江湖术语叫‚贸易点‛。
侦探——江湖术语叫‚鹰爪‛。
小偷——江湖术语叫‚老荣‛。
汽车夫——江湖术语叫‚开色唐轮子的‛。
受冤之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首创之人——江湖术语叫‚开荒人‛。
扎手之人——江湖术语叫‚不是个正点‛。
侦缉人员——江湖术语叫‚把点‛。
受尊重的人——江湖术语叫‚是份腿儿‛。
东北话(2)!
东北话(2)!1.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
例:你不会跟他们说阿你咋这么隔路呢!2.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例:别得瑟了,脑瓜子给你销裂问喽。
3.麻应人----泛指看到某些事物后一种不自在的反应,恶心的意思。
例:美国鬼片就麻应人,不吓人。
4.嘎咕----泛指事物比较与众不同。
例:你看这刚子多噶咕。
5.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
例:小噶吧···还得瑟呢,销你阿6.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半个成年人。
例:你们家儿子多能干,往们家那个跟半拉似的。
7.嘎拉哈----动物骨头关节,小孩子玩的。
例:老妹儿~玩噶拉哈去阿~~8.扁的沟----一种两头尖尖.会跳身上和蝗虫形态差不多的昆虫。
例:诶!你看,内撇有个扁的沟!成老大了!9.钵愣盖---膝盖。
例:我去··卡一下子,波棱盖卡秃了皮了。
10.多钱儿了----几点了。
例:瞅瞅表,多钱儿了11.麻溜---快点。
例:麻流的!别墨迹了12.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
例:赶紧把那虫子扒拉走,麻应人呐····13.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
例:总算吃点肉了,这几天挠啃死我了。
14.得意----喜欢。
例:她还寻思我多得意她呢,拉倒吧,猪腰子脸吧····15.掰扯----理论,研究。
例:你俩好好掰扯掰扯吧,我整不明白。
16.白话----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
例:这孩子,净瞎白话,不着边儿···17.备不住---也许。
例:赶紧去吧,备不住一会她让人拐哪去了。
18.刺挠---氧。
例:漾蚊子咬一口,刺挠死我了··19.呲目乎---眼屎。
例:埋汰不埋汰你,赶紧洗脸去,刺目乎还挂着呢21.才刚---刚才。
例:我才刚媚听着阿!你重说22.哈拉子---比较多而且向下流的口水。
当年这些常见的鱼,如今很多已经成了传说
当年这些常见的鱼,如今很多已经成了传说北方的钓友,很多都听过“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的说法。
但是这“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如今还剩下多少?下面请看钓友@古意无边的分享。
————————————————东北是全国资源最丰富的一块沃土,东北是三江平原的发源地,东北也是老一辈人闯关东开天辟地的荒蛮之所,在我们的先辈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野兽斗的几个世纪中,我们形成了我们东北人特有的文化积淀,饮食风格和生活态度。
可能在大部分国人眼中,东北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天天有野味,天天有酒喝的神仙之所,可是谁又能想到,这里不仅有野味还有野兽,不仅有狍子还有熊瞎子,不仅有野鸡还有东北虎;不是天天有酒喝,那是天天要酒来壮胆。
生存本就是一种挑战,鱼儿亦是,当年的“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面对生存挑战,现如今又能见到多少呢?时至今日,“三花五罗”追根溯源,已不存争议。
普遍意义上指的“三花“是:鳌花、鳊花、鲫花;鳊花,学名长春鳊。
吃法:一般都红烧。
鳌花,就是鳜鱼,写白了,也有写成桂鱼的。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
吃法:清蒸最好。
鲫花,也叫“季花勾”。
吃法:干炸或红烧。
”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 五罗之首的哲罗鱼,是一种凶猛的大型肉食性鱼。
哲罗,也叫哲罗鲑。
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
吃法:炖着吃不错。
法罗,大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有一象,但比鳊花宽。
也算大型鱼,但与哲罗小不少。
最大能长到十来斤。
吃法:红烧或炖。
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不点。
最大的雅罗,也不过一两来重。
能和三花、大罗混在一起,实在荣幸。
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均佳。
这三罗因其小,肚皮薄,容易腐烂。
极少内运,不到江边,难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贵。
吃法:都是干炸着吃,偶尔也可酱焖。
其中鳌花,鳊花属常见鱼种,至今在东北流域还能见到。
而“十八子”鱼是东北“儿化音”对鱼类资源的一种戏说,凡是尾字带“子”的鱼都是其中的一员: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
春典,说说江湖上的那些行业的”黑话“
春典,说说江湖上的那些行业的”黑话“看过《林海雪原》的人,对杨子荣在威虎厅,接受众匪审查的那番对话,都记忆深刻:座山雕:(突然地)天王盖地虎!杨子荣:宝塔镇河妖!众金刚:么哈?么哈?杨子荣: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座山雕:脸红什么?杨子荣:精神焕发!座山雕:怎么又黄啦?(众匪持刀枪逼近杨子荣。
)杨子荣(镇静地)哈哈哈哈!防冷涂的蜡!这是东北“绺子”用的“黑话”,也叫“春典”,乃旧时江湖人彼此间相互联系交流的一种特殊的语言。
春典,又作唇典,为江湖中人称诸行秘语或称隐语。
《江湖通用切要摘要》云:'江湖各行各道,纷纷不一。
切口,即隐语也,名曰春点。
又作‘唇典’”,《穷行家·附录》言:“穷行家的‘春典’即行家黑话,和各地走江湖的黑话相同。
”江湖人为什么要用“春典”?简单地说,春典就是行话,而这个行话,早期是为了避人耳目而发明的,是内部专用的,所以又叫“黑话”。
过去很多行业都有春典,使用的原因各有些差异。
有的是为了保密,干的是见不得人的买卖,不能满世界嚷嚷去,就得用春典,譬如盗墓叫“倒斗”,小偷叫“佛爷”。
还有的行业其实不背人,但是多少有些内幕,所谓不足为外人道的,其实就是偶尔要串和起来多蒙点钱,不算缺德,就是混饭,最典型的,便是戏曲曲艺行了。
春典实际上是江湖人的第二语言系统。
其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囊括了从身体部位,到社会职业,以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各种元素,如果两个江湖人,在使用春典交谈的时候,不懂春典的第三者,即使完全听到,也会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两个人在说什么。
比如醋坊,作醋时,发酵过程中的规矩是,发酵房不让生人进,特别是女人进,就是同行,未经主人许可,也不可随意进入。
醋作坏了,忌说“坏”字,必要时说“烧了”,醋醅子起了霉菌,如上头霉,称“满头沙”,围绕缸沿霉,叫“一条龙”,中间起疙瘩,叫“着耗子”了,温,叫“酣啦”,干,叫“臊啦”。
如果你是买醋的顾客,听着这俩伙计的对话,是不是云里雾里?在江湖社会中,各种集团或群体,往往会通过见面礼节、随身物品的携带、摆放程序、饮食坐卧的规矩,以及厅堂的布置,来暗示主客双方,各自所要表达的意图。
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
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
标题: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
正文:
东北话摸篮子是一种传统的歇后语,其含义是“闲逛、散步或闲逛”。
它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没有目的或没有意义地四处走动。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
1. 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瞎子逛街,心里有数。
”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瞎子在逛街,虽然他看不见,但他心里却很清楚。
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表面上没有目的,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清楚。
2. 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鸭子过河,各顾各。
”
这句话的意思是:鸭子过河的时候,它会自己照顾自己,不会依靠别人。
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独立、自立,不会依赖他人。
3. 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寡妇睡觉,孤灯自守。
”
这句话的意思是:寡妇睡觉,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自己。
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寂寞,没有人陪伴。
拓展:
除了以上的东北话摸篮子歇后语,还有一些其他的歇后语与“摸篮子”有关,例如:
1. 摸篮子翻跟头——花样翻新。
这句话的意思是:摸篮子可以用来比喻人们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或花样,以追求创新。
2. 摸篮子照镜子——自找难看。
这句话的意思是:摸篮子可以用来比喻人们自己找麻烦,自讨苦吃。
3. 摸篮子上树——没门儿。
这句话的意思是:摸篮子可以用来比喻人们无法实现某种目标,无法达到目的。
浅析东北方言词缀“子”
浅析东北方言词缀“子”作者:孙宁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8年第1期摘要:东北方言词缀中,“子”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它既有增强语气及幽默感的作用,也有语法上变动词为名词的作用。
文章主要从《东北方言大辞典》中选取语料,从词缀“子”的分布、使用规律和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东北方言;词缀;子doi:10 .16083/j .cnkl.1671-15 80.2018.1.034中图分类号:H3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8)1-0135-04一、词缀“子”的分布(一)加词缀“子”的名词1.按意义分类根据《东北方言与文化》中的分类标准,将东北方言词汇中与普通话词语差别较大的名词分为10类,分别为建筑、居所;身体部位;身体用具;服饰;植物;动物;形容人的名词;地理、气候、自然类;食物、时间。
(1)建筑、居所:仓子、地窨子、马架子、撮落子、笆篱子、票房子、堂子、窝子。
(2)身体部位:肚囊子、耳台子、耳丫子、脚丫子、肋叉子、嘴丫子、争嘴窝子、尾巴根子、牙花子。
(3)生活用具:棒子、电匣子、戏匣子、马勺子、电驴子、三驴子、水舀子、丝挂子、笤帚蘼子、线板子、线轴子、铁筷子、马褥子、马架子、花撑子。
(4)服饰:大布衫子、褂子、耳钳子、金钳子.金镏子、镏子、裤鼻子、裤兜子、水袜子、鞋鼻子。
(5)植物:猫爪子、松明子、暴马子、玻璃轰子、玻璃叶子、老场子、老虎膝子、蓼吊子、柳树障子。
(6)动物:老抱子、狗蹦子、狗驼子、黑瞎子、黄皮子、豆鼠子、忙子、耗子、蝇子、野鸡脖子、羊刺子、土球子、刨栏子、欧子、母抱子、鹁鸽子、豆触子。
(7)形容人:彪子、病秧子、车老板子、地痞子、二半潮子、二杆子、二混子、二赖子、二五子、二椅子、生杂子、弓肩子、胡子、花舌子、豁牙子、尖子。
(8)地理、气候、自然:冰溜子、冰坨子、米糁子、雪窝子、冰锥子、冰车子、崴子、漂垡子、漂垡甸子、偏坡棱子、草甸子、池梗子、甸子、陡棱子、垡甸子、沟塘子、河夹信子、荒地格子、回水窝子、井湾子。
谈东北方言词语“疙瘩”、“蛋子”、“球子”
性和特点 ,但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又有区别 ;它们既可 以指物 ,又可 以指人 。它们之间还有 相通的地
方。对它们进行考察和研究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东北方言词语 的认识 。 [ 关键 词]东北方 言词 ;疙瘩 ;蛋子 ;球子 ;特殊性
[ 中图分类号】H7 .1 1 2
[ 文献标识码 】A
铁球儿???铁球子肉球儿???肉球子毛线球儿???毛线球子棉花球儿???棉花球子所以眼球地球可以儿化成眼球儿地球儿却不能加子不能成为眼球子地球子
第 2 卷第 3 9 期
V 12 N . 0.9 o3
长 春师 范学 院学报 ( 人文社 会科学版 )
Junl f hncu o a U i rt( m n e n oi c ne) ora o aghnN r l n esyHu ai sadSc l i cs C m v i i t aS e
一
、
[ 收稿 日期 ]2O — 4 0 O9 0 — 6
[ 作者简介]韩 梅( 6 一)女, 1 2 , 吉林长春人 , 9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 硕士, 从事编辑工作与汉语研究。
・
74 ・
()球儿 、蛋 儿 、结儿 。指 实心 的 圆形 或接 近 圆形 的东 西 。 3 如 :旗杆 头上 都带 着个 疙瘩 。 老财 主 盼着毛 驴 给他拉 金疙 瘩 呢。 绳子 上 系 了好 几个 疙瘩 。 请你 帮忙 ,给打几 个疙 瘩 。( 指用 绳结 的衣 服上 的圆纽 扣 。 ) 东北 方 言词有 : 疙瘩 针 儿 :带 圆顶 儿 的直别 针 。 疙瘩 榔儿 :( 细长 物体端 部 凸起 的 )圆块儿 。 疙瘩 揪儿 :东 北老 年妇 女 的一种发 式 。 疙瘩 牛 :瘦弱 的小 牛 。( 像球 儿 、蛋儿 那么瘦 小 的牛 。 ) 疙瘩 盘 :朝天 发结 。 疙瘩 肉/ 疙瘩膘 :凸起 的块儿 状肌 肉。 毡疙 瘩 :毡鞋 、毡 靴 。 苤蓝 疙瘩 :苤 蓝 的扁 圆形根茎 ,也指用 它腌 制 的咸 菜 。 还有 :芥 菜疙 瘩 、咸菜 疙瘩 、面 疙瘩 、疙瘩 汤 。 由实 心 的圆形 之 意 ,放 在人 身上 ,引 申为不 开通 、老 实义 。如 : 庄稼 疙瘩 :指 脑筋 不灵 活 、不开通 的农 民。 . 老实 疙瘩 :形 容老 实 、本分 的人 。 ( )( 4 身上 起 的)包 儿 。这一条 跟现代 汉语 词汇 ()中的 意思相 同 。 1 如 :对鸡 蛋过 敏 的人 ,一吃 鸡蛋 就起疙 瘩 。 东北 方 言词有 : 疙瘩 搂儿 :凸起 的圆块 儿 ,包 儿 。 臊疙 瘩/ 疙瘩 :痤 疮 。 色 鸡皮 疙瘩 :像 鸡 的皮上 起 的小包儿 。 ( )用 于体 积不 大 ,成块 儿 的东西 。 5 如 :他妈 一生 气 ,就用 苕帚疙 瘩 打他 。 东北 方言词 有 : 苕帚疙 瘩 :笤 帚把儿 ;破 笤帚 。 疙瘩 柜 :放 在 地上 能装衣 物 的简单 木箱 。 榆 木疙 瘩 :榆 树上 的结 子 。 甜疙瘩 :甜 菜 的根 ,是东 北制糖 的原料 。 木 头疙 瘩 :小块 的木 头结 子 。 ( ) ( 想上 的 )疑 团 ,别扭 。 6 思 如 :他心里 的疙 瘩还 没解 开 。 东 北方 言词 有 : 愁 疙瘩 :难解 的愁事 。 ()表示 少量 的东 西 ,犹 “ 7 一点 点儿 ” 。有 时候 ,也可 以作量 词 。 如 :那 么疙瘩 地方 ,连 张 床都放 不下 。 就一 疙 瘩面 ,不 够包饺 子 的 。( 作量词 ) 通 过上 面 的例 子 ,我们 可 以得 出这样 的结 论 : 从语体色彩上看 ,“ 疙瘩”是个 口语色彩极浓的词语 ,在东北人的 口 中,经常使用 。从构词功能上看 , 语 它 能够跟 名词 结合 在一起 ,既可 以在 名词 的前 面 ,也 可 以在 名 词 的后 面 ,如前 面 的例子 “ 蓝疙 瘩 ” 疙瘩 苤 、“ 汤”等等 ;它也可 以跟代词结合在一起 ,如 “ 这疙瘩” 那疙瘩” 哪疙瘩” 、“ 、“ ;它也可 以跟形容词结合在一 起 ,如 “ 老实疙瘩” 甜疙瘩” 老疙瘩” 、“ 、“ ;它还可以作量词 ,如 “ 一疙瘩 ( 棉花) 、“ ” 两疙瘩 ( 面包) 三 ”“ 疙瘩 ( 肉)。从句法功能上看 ,它能够跟数词结合在一起 ,组成数量短语 ,在句子中作定语 ;而它跟其他 牛 ” 词语 结合 在一起 ,如果 是在 词语前 面 ,一般 是作定 语 ,修饰 后 面的 中心语 ,如果 是 在词语 后 面 ,一 般是 作 中 心语 ,被前面的词语修饰 ,组合之后 ,在句子中一般是作主语或宾语。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
东北⼟话⼤全(配解释)东北⼟话⼤全(配解释)1、⽑愣三光--形容⼈做事情浮躁,不踏实飞(武武⽞⽞)--形容⼈不安静2、咯了盖⼉--膝盖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埋汰⼈,⽐喻侮辱⼈5、上该⾥溜达--上街上,到街⾥闲逛6、唠扯--聊天7、唠嗑--谈话,聊天8、钢钢地好、钢钢狠--⾮常好,⾮常狠9、你装呐--贬义,你在装模做样10、的瑟--贬义,指⼈不好看不雅观惹⼈⽣⽓的吊⼉郎当的样⼦11、削--打,暴打12、整事⼉--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为13、⿇溜--快⼀点⼉14、贼--副词,与很、特别⼀个意思15、沙棱⼉--分两种意思,⼀是和⿇溜⼀样表⽰快⼀点⼉的语⽓词⼆是表⽰爽快、⼲脆的形容词16、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17、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18、界壁⼉--邻居,指隔着⼀堵墙的邻居19、捣扯(声调,降调)--收拾,整理20、嘞嘞--唠叨21、秀篾--腼腆,拘束22、B车或者BB车车:唠叨,罗嗦的意思,贬义词23、⽼蒯--⽼伴⼉,好像只⽤来形容⼥性24、远点⼉删着--离我远点⼉,滚蛋25、急眼:意为"发⽕","恼羞成怒","愤怒"26、⽼⿐⼦:"特别多"的意思.27、滚犊⼦:意为"滚蛋".28、抓瞎:意为"⽩搭","⽩做了"29、咋整:意为"怎么办"30、整个浪⼉:意为"全部","整个"31、稀罕:意为"喜欢"32、闲嘎嗒⽛: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闲扯来消磨时光33、熊⾊:贬义,形容⼀个⼈讨厌的样⼦34、晒脸:意同"的⾊",多指⼩孩⼦35、⼲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的36、⼭炮--就是傻了8急37、备不住--有可能,也许38、⿐嘎吧--bi-ga-ba⿐屎39、不远匣--指不太远40、扯蛋--胡说⼋道41、刺挠--痒42、眼⼒价--形容⼀个⼈看⼈准不准,多指会不会来事⼉43、敞亮:形容⼀个⼈不藏⼼眼⼉,⼤⽅直爽44、包源⼉--全部,全包了45、点⼉正(背)--运⽓好(坏)46、挡害--碍事47、⼆虎⼋鸡--傻乎乎48、⼆椅⼦--不男不⼥49、疙不溜脆--⼗分流利地50、果--吸,吮51、含拉⼦--ha-la-zi⼝⽔52、⼲仗--打架53、迹哥--闹别扭54、尿性--有⾻⽓,真汉⼦55、曲咕--⼩声说56、戚⼉--qier客⼈57、⼟包⼦--⼟⽣⼟长地没见过⼤世⾯的⼈58、铁⼦=⽼铁--哥们,好朋友有时也指男⼥不正当关系59、五迷三道--迷迷糊糊60、稀⾥马哈--马虎61、⽆机六瘦--形容⽆聊到了极点,闹⼼,不知道⼲什么62、暴⼟扬尘--多形容满天灰尘,扬沙天⽓(沙尘爆)63、洋吧⼆正--形容做事不认真,三⼼⼆意64、埋了咕汰(埋了⼋汰)--多形容⼈或房间⾐服等,不⼲净,不整洁65、得得(四声)搜搜--多形容⼈做事情炫耀,骄傲⾃⼤66、吭吃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伦次67、突鲁反仗--形容说话做事前后不⼀致,不讲信⽤,不能说到做到68、傻了⼋叽--形容⼈⽐较呆傻69、⼆虎⼋叽--同上(也可以形容⼈做事莽撞)70、斯斯哈哈--拟⽣词,东北的天⽓冷出门不带⼿套,冻⼿的时候吐哈⽓⽤来暖⼿,因此演变成被冻的程度71、⽼天巴地--形容⼈长的⽼,岁数⼤了72、⽼么卡眼⼉--同上73、⽪⼉⽚⼉--主要形容房间不整洁,东西摆放⽐较凌乱74、魂⼉画⼉--形容脸上有污垢,有⿊泥75、破马张飞(武武⽞⽞)--形容⼈不安静76、吊⼉郎当--形容⼈游⼿好闲,没有正经的事情做7、五迷三道--主要形容⼈酒后失态,⼀般形容⼈喝多酒了爱⼈者,⼈恒爱之;敬⼈者,⼈恒敬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扑盲子”——就是没准词儿表演起...
春典1.“扑盲子”——就是没准词儿,表演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马三爷曾经说:"扑盲子"是一种手法,让人听着东一头,西一头,自个儿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像是没准词儿,其实那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不过得让人家看不出破绽罢了.2.“吊坎儿”——又叫春点,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术语,吊坎儿就是那些过去吃江湖饭的人的一种术语.这种术语两个目的:一个方便,另外一个是保密.干吗要保密?比如说有两位相声演员,要跟一个老板去讲价钱,又不能明着说,两个人用几句吊坎儿,说几句春点,自己明白了,那个老板没听明白.三言五语呢,把这个价钱就谈成了. 吊坎儿非常简练,那么春点当中总共的词汇也就两百多个,这两百多个可以说是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全都包括了.比如说在生活中的语言很丰富,说吃饭不好呢叫"差劲",人长得不好看叫"丑陋",产品质量不好叫"不咋地".那么用春点来说的话,总共两个字就全包括了,叫"念嘬".这词儿有点儿怪怪的,不过挺好记的,好记也不能用,当着相声演员你要说谁念嘬的话,人家肯定跟你急了。
3.“空码儿”——指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或者外行。
4.“皮儿薄”——老舍曾经说:"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气力,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爆出一片彩声,哄堂大笑,用句术语来说,这叫做'皮儿薄',言其一戳即破."5.“摆知”——指拜师收徒仪式。
6.“一头沉”——甲台词较多,以甲的叙述,介绍,评论,讲解,摹拟为主.乙听见叙述的同时,有时与甲议论发表看法,有时提出问题请甲解释,更多的是为甲的论点作补充.通过乙严丝合缝的衬托,点出问题,加深矛盾,揭示主题,抖响"包袱"。
7.“刨底”——意思就是把悬念或是包袱等注入作者强大智慧含量的东西提前告诉观众或者听众,从而大大削弱的作品的感染力或是搞笑效果。
黑龙江鱼(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之欧阳歌谷创编
黑龙江是一个多水的省份。
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接壤。
一年有将近半年的寒冷冬季。
西有嫩江,东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南有松花江、牡丹江。
大的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莲花湖等,整个黑龙江省大江纵横,支流密布,与三江湿地和嫰江湿地一起,构成密密麻麻的湿地水网,水产极其丰富。
淡水鱼类是黑龙江世居民族的主要食物。
黑龙江还盛产玉米、大豆和小麦,现在,又成了北方最大的稻米产地。
所以,黑龙江是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
黑龙江人因鱼的种类太多,编了一句话,叫“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好懂易记。
其中又以“三花五罗一岛子”为上品。
鳊花,学名长春鳊。
鳌花,就是鳜鱼,写白了,也有写成桂鱼的。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
吉花鱼,又名吉勾。
底层鱼类,喜在稳水处生活,生长缓慢,以底栖动物为食,偶尔也食其他种小鱼,个体在0.25公斤左右,属于三花之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类。
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
五罗的头一罗是哲罗,也叫哲罗鲑。
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
濒危等级:易危。
属于大型经济鱼类。
一般个体在3公斤以上,大者可达50公斤,长在1米以上。
肉味鲜美、细嫩,为富有营养的鱼类,也是高寒地区的特产,在产区内为珍贵的食品。
哲罗法罗,大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有一象,但比鳊花宽。
也算大型鱼,但与哲罗比,小不少。
最大能长到十来斤。
剩下的三罗,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不点。
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均佳。
这三罗因其小,肚皮薄,容易腐烂。
极少内运,不到江边,难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贵。
雅罗鱼铜罗胡罗十八子,大小都有,小的可以是寸把两寸长,半两三钱重的小不点,象川丁子、柳根子,没法煎焖炖汆,只能做裹面酥炸或做鱼酱。
大的,连鳇鱼都在这“子”里。
但这个十八子是个概数,到底是哪十八种,我问过不少人,没有一个能数全的。
能吃全的人,大约更少的可怜。
这十一种东北老物件,年代悠久,最后一件还被人当成俗语挂在嘴边
这十一种东北老物件,年代悠久,最后一件还被人当成俗语挂在嘴边“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诚然,东北黑土地上不仅有大豆高粱,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老物件。
它们都是东北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生活的希望与动力。
它们都是些什么呢?我们今天就简单的略举9件,令您大饱眼福,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手摇玉米脱粒机玉米是东北最普通的农作物,无论是收割还是脱粒,可都不是轻巧的工作。
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东北人为了能够快速令玉米脱粒,并且不至于让手心磨出水泡,这才发明了手摇玉米脱粒机。
只要将玉米竖着塞进脱粒机口内,再用手握住握把用力摇,就可以达到自动脱粒的效果,可谓是省时又省力。
2.捕鱼草篓捕鱼篓一般都是用竹子编成,但是东北地区不产竹子,故此人们只能以各种草叶代替。
可即便如此,草篓也经久耐用。
将其内部放置诱饵沉于水底,不消几个小时的工夫,就可以提着满满一篓子鱼回家炖汤喽!3.冰脚锤旧社会科技不发达,远程交通基本要靠马匹拉车。
不过马匹的四蹄需要钉上马掌,这样的话就可以令马蹄不开裂。
不过在钉马掌的时候,马蹄上难免会有冰雪,这时冰脚锤就派上了用场,只需轻轻几下,就可以将马蹄清理得干干净净,钉马掌也就方便了不少。
4.斩“斩”是一种皮匠所用的打孔工具,由于东北地区较为寒冷,动物皮毛的质量在全国排在首位,所以东北地区也有不少以制皮为生的皮匠。
“斩”分为很多种花纹,并且还能够快速打孔,对于皮匠来说,它们可是神兵利器,是养家糊口的重要工具。
5.铜镰刀镰刀是一种常见的农具之一,可是铜镰刀却不同,它小巧精致并且锋利无比。
青铜镰刀主要用于采药,因为某些中药最忌铁器,故此需要以铜镰刀进行采割,以确保其药性。
6.清朝老锁头锁头的样式有很多,不过相比于现代的各种密码锁、机械锁、以及指纹锁等等,清朝老锁头就显得更加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