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

合集下载

鲁教版六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鲁教版六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1.文景之治
汉文帝
汉景帝
(1)西 汉 建 立



鸿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 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
“汉并天下”瓦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4:35:2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82021/8/282021/8/28Aug-2128-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8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大一统之盛】 材料四 汉初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 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 材料五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 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 于京师”。
(4)材料四、五说明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一 问题?汉武帝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汉武帝接受 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 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主观条件:汉武帝雄才大 略,善于用人。客观条件:文景之治奠定的雄厚物质基 础。
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一项最重要措施是( B )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原创参赛】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本帖最后由 werous6 于 2010-6-30 18:30 编辑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原创洮南市万宝镇煤窑中学:李淑芬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汉武帝推行大一统的条件,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结果。

(2)通过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对比秦皇汉武的主要政策,谈谈为什么秦很快亡了国,西汉却出现了鼎盛局面?”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教材重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为主学习方法:以表演法、讨论法为主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秦朝的暴政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结果如何?导言上节课秦朝的暴政令我们触目惊心,为了使今天这节课你和我轻松的走过,我先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音乐电视好吗?播放汉武大帝主题曲《最后的倾诉》,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恢宏场面?生答:略师: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汉武帝刘彻长达54年的铁腕统治,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是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大一统的汉朝。

新课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师:我记得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那么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又是站在哪三位巨人的肩上取得的呢?下面同学们找出这三位巨人。

(一) 学生讨论:屏幕展示:三位巨人即三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面临着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呢?这种局面又是怎样造成的呢?师:这三位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是怎样做的呢?生:略师:历史上把这种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生活,恢复元气的政策,叫做休养生息政策。

(二)学生讨论:我国现在是否依然执行这一政策?举例说明。

生:略师:汉初统治者实行的这一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同学们齐读。

屏幕展示:《秦始皇河汉文帝的陵墓》结论:成由俭,败由奢。

师:汉初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深远影响。
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汉朝时期,农民依附于地主,形成 地主-佃农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 影响。
奴婢制度的演变
汉朝初期,奴婢制度较为普遍,后 来逐渐受到限制和改革,体现了社 会进步的趋势。
03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崇,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价值
汉朝医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灸 、外科手术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
04
汉朝的对外关系
与匈奴的关系
和亲政策
汉朝初期,为了休养生息, 缓解与匈奴的紧张关系,采 取了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 匈奴单于。
互市贸易
汉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关市, 与匈奴进行互市贸易,互通 有无,满足了双方的经济需 求。
防御工事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 安全,修建了长城、烽火台 等防御工事,提高对匈奴的 防御能力。
征伐与反击
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 了多次征伐和反击,如卫青 、霍去病等将领的北征,有 效地打击了匈奴势力。
与西域诸国的交往
张骞出使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 拓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加强了
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册封与赏赐
汉朝艺术风格独特,以气势恢 宏、细腻入微为特点,代表作 品有霍去病墓石刻、马踏飞燕 等。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汉朝科技在农业、天文、数学、医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和进步。
汉朝天文学和数学也有很大的发展, 出现了浑天仪等重要的天文仪器,数 学方面则有《九章算术》等著作。
汉朝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了农具 、灌溉系统,推广了耕作制度,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
汉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
刘邦建立汉朝
在楚汉战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政治方面
采纳主父偃的建 议 推恩令
建议内容:下令
主 父 偃
允许诸侯王将自 己的封地分给子 弟,建立较小的 侯国。(削弱诸侯 的势力)
王国问题
中 央 统 辖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主父偃 “推恩令”
“推恩令”妙在哪儿?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 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 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 的郡管理。 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 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 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第 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又称两汉,分指西汉和东汉)
西汉初年 经济形势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
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或乘牛车。”
(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 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汉朝初年,经济萧条。
“光武中兴”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一节 础
政治 “推恩令”,削
弱王国势力。
思想 “罢黜百家,
汉武帝的大一统
独尊儒术”
经济
西汉 进入 鼎盛 时期
军事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C (
)
A.汉文帝 C.汉武帝
B.汉景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D )
我用哪种思想来 治理国家最好呢?
道家
儒家
法家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的汉朝
政治上,实行削藩,允许诸侯将封地分给
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中央设太学, 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汉武帝的大一统
客观, “文景之治”使经济繁荣 1、条件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大 一 统
政治,实行削藩,允许诸侯将封地分给 2、措施
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13、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又称两汉,指西汉和东汉。
西汉,建立者刘邦,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
东汉,建立者刘秀,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 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西汉初年政策
思想上, 清净无为
经济上, 休养生息
汉文帝在位20多年,
1、宫室、园林没有增加,
2、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
不用金银,只能用陶瓦修饰。
汉景帝后期,
粮仓丰满, 铜钱成堆,穿钱的绳子都烂了。
汉 武 帝 刘 彻
我最大的优点是 善于用人, 并且不拘一格!
下面隆重推出我 发现的三个人才:
董仲舒
主父偃
卫青
我汉武帝雄才大略,
对我叔叔梁王出行 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为什么敢这样 嚣张跋扈呢?
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
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董仲舒
我将儒家的思想进行了 改造,发展为: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就是说“皇帝是天子!” 大家必须尊奉皇帝! 我这么说,其实都是为 了?
迷惑人们的思想, 巩固封建统治!
晚年汉武帝
好主意!我支持! 下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太学, 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汉武帝的大一统

初一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初一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基础。
汉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发 展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1
02
03
豪门贵族的崛起
汉朝时期,豪门贵族逐渐 崛起,掌握了大量土地和 财富。
农民阶级的地位
农民阶级是汉朝社会的主 体,承担着主要的生产任 务,但生活较为贫困。
商人阶级的地位
汉朝时期的商人阶级逐渐 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官方推崇的学术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 材,培养官吏和学者。
征辟制度
皇帝或中央政府直接征召有名望的人 士担任官职的制度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
80%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 率。
100%
水利工程的修建
汉朝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 灌溉渠道的修建和维护,保障了 农业生产的稳定。
80%
农作物的多样化
汉朝时期,农作物种类增多,如 稻、麦、粟等,丰富了人们的饮 食来源。
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时期,手工业技术不断进 步,如冶铁、纺织、制陶等, 产品品质和产量均得到提升。
商业都市的出现
汉朝出现了以长安、洛阳等城 市为中心的商业都市,促进了 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
货币与度量衡的统一
汉朝政府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制度,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和规范。
社会阶层与阶级关系
太尉
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三公九卿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3.文景之治(见课本68页)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统治清明,历 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
4.正确看待“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出现,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灭 亡教训,爱惜民力,轻徭薄赋的结果。这种治世 局面只是统治的相对清明。在封建社会,地主对 农民的剥削是必然的,即使是在“文景之治”时 期,也只是把剥削限制在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 内而已。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代唐太宗时期) 开元盛世(唐代唐玄宗前期)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 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 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 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 景之治遗留下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 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 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注意:最终解除了王国对中央威胁的是汉武帝。
(2)思想上: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背景: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 跃。诸王门下的宾客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 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统治者需要以思想上的 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B.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 法家、道家等各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A. 他们都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秦始皇建立起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所采取的巩固统 一的措施,影响到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汉武 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 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开创了汉朝乃至中国 整个封建时代的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监察制度
汉朝设立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各 级官员的行为。此外,汉朝还通过派遣使者巡行、设立监郡 官等方式,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和管理。这些监察制度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公正。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01
02
03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 作方式逐渐普及,提高了 农业生产的效率。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农民起义和豪门贵族之间的争斗时有发生, 对汉朝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造成了威胁。
农民阶级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阶级内部出 现了分化,一部分农民通过努力逐渐富 裕起来,而另一部分农民则陷入贫困。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01
02
03
04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和发展,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
意识形态。
汉朝的儒学在继承先秦儒学的 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 ,形成了独特的汉儒学派。
汉儒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秩序 和道德伦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汉朝, 还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乃至 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和政治
制度。
文学艺术的繁荣
汉朝时期,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
战争与反击
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汉武帝时 期开始对匈奴采取主动进攻的策 略,通过多次战争,成功削弱了 匈奴的势力。
对西域的经营与丝绸之路
开拓西域
汉朝通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 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路线,加强了 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繁荣
随着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加深,丝绸之 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 重要贸易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总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
2、掌握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3、了解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及东汉的衰亡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一、.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西汉初年,______________,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2、出现原因:汉高祖和_______、_______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负担,注重发展____________;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_______,提倡_________,并以身作则;重视“____________”。

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到__________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存有大量的铜钱。

4、文景时期,重视“____________”,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汉武帝重视人才,破格提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政治上:为增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_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3、思想上:汉武帝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把儒家的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4、文化上: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创办________,以儒家的
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三、阅读69—70页小字,了解“东汉的统治”一目,完成下题
1、建立:公元______,西汉皇族______称帝,定都______,史称东汉。

刘秀即______。

2、光武中兴:
(1)措施: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惩处____________;任用
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快乐学习】
探究点一:文景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有何关系?
探究点二: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使汉朝进入大一统的局面的?
探究点三: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治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点?
【课堂小结,歌谣记忆】
刘邦用人“张萧韩”,前202建西汉。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百姓的负担。

“文景之治”谋发展,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国库钱粮都丰满。

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

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文景之治是指谁统治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文帝、景帝
D. 景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3、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谁统治时期?()
A. 汉文帝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汉高祖
二、简答题
1、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
2、汉武帝促动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活动与探究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搜集一下相关汉武帝的资料,在全班实行交流,并对其一生作出客观评价。

【当堂反思,收获新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