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课件1人教版

析一析
你能做对吗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 D、唐 )
2、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3、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是在下面哪个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 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 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 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 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 形成和巩固。
过错:秦的暴政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残酷,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军事上:
功大于过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盐铁官营,铸币权收归中央,兴修水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办太学 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
晚年, 穷兵黩武,加重赋税,给人民带来灾难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
第 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方 面的统一领导,形成中央高度集 权的政治局面.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 样的经济形势?
阅读材料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萧条、荒凉
汉初经济萧条,荒凉的景象又 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秦朝的暴政
秦末的战争
汉文帝
汉景帝
一、文景之治
措 施
七年级历史上册_大一统的汉朝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东汉的统治
• 1、找出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 皇 帝、 都城。
• 2、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 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怎么样?
练习:
1.汉朝,下令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的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 3.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 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独罢 尊黜 儒百 术家
董仲舒
大力推行 儒学教育, 在长安举 办太学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 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 政治局面.
1.文景之治奠定基础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①政治:颁布推恩令
②思想: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设太学
意义:
两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 第一个鼎盛局面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1.政治措:
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 着严峻的考验:
诸侯势力仍相当大,严重 威胁中央集权
• 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分给 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推恩令 •主父偃
2.思想措施: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经 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 央政策的实行。 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 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
经济萧条,一片荒凉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3、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 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上册_大一统的汉朝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②思想 :(董仲舒)
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3.意义:
两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 的 第一个鼎盛局面
东汉的统治
1、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 皇帝、 都城? ? 2、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 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怎么样? ? 4、东汉末年爆发了什么?东汉政 权怎样?
祖高汉
帝景汉
帝文汉
还采取什么措施?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 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 政治局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局 面是怎样形成的?
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原因 ①景帝后期经济繁荣 ②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①政治 :(主父晏)“推恩令”
2.措施 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 加强中
?2.找借口削去侯国
假如这个长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
2.思想措施:
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 央政策的实行。 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惟独尊重儒家的学 术,把儒家思想作 为封建统治的正统 思想.
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 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
、西汉王朝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
局面形成于 A、汉高祖时
( D) B、汉文帝时
C、汉景帝时
D、汉武帝时
6、公元前202年,__刘_邦___称帝,建立汉朝, 定都_____长,安历史上称为_____汉__高。祖
7、儒家代表人物 _董__仲_舒__建议汉武帝排斥 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
2、汉初这样一片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新人教版七年级上)1PPT课件

33
知识点三 东汉的统治
34
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_洛__阳,史称_东__汉_。 刘秀就是_光__武_。帝
“光武中兴”
35
东汉的统治
2、外戚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36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37
秦始皇
“文景之治”
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得 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 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14
知识点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15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 汉武帝的事情!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16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 7岁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54 年。以其雄才大略、 文治武功使汉朝成 为当时世界最强大 的国家。
40
1、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41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3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2.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 的。
3.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4
长
期
汉初经济萧条,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知识点三 东汉的统治
34
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_洛__阳,史称_东__汉_。 刘秀就是_光__武_。帝
“光武中兴”
35
东汉的统治
2、外戚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36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37
秦始皇
“文景之治”
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得 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 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14
知识点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15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 汉武帝的事情!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16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 7岁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54 年。以其雄才大略、 文治武功使汉朝成 为当时世界最强大 的国家。
40
1、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41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3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2.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 的。
3.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4
长
期
汉初经济萧条,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 材料二的观点?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 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儒家 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盖有非常之功,
必待非常之人。
西汉从汉初的萧条贫弱,发展到汉 武帝时的大一统。今天,要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哪些 经验教训?
通过本课,我学到了……?
请尝试用年代尺的方法归纳整理, 设计知识结构图
1.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
陛下:臣以为,应以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家学说为主,用其“仁 政”治国,既体现了皇 上的仁慈,又可使天下 太平。臣以为诸不在六 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董仲舒 绝其道,勿使并进。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统 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 焚书坑儒 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统一思想是 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禄的引诱。”
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军 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 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第一篇章 休养生息 创治世
——文景之治
自主学习: 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
阅读课本P76-77第一段 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1、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材料一:汉高祖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 (想一想:这一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 重视农业 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 (jī jǐn ,饥 , 材料二:每年春耕时,文、景帝亲自下地耕作, 2、为改变这一局面 ,哪几位皇帝积极努力 给百姓做榜样。文帝将服徭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 采取了哪些措施 ?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荒)。· · · · ·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 轻徭薄赋 年一次,景帝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
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赵公虽是神人,能力超群但终归精力有限的,他不可能全照顾过来,每天手忙脚乱的也只能顾及到那么几个人,所以人间发财的永远是少数。你发不了财不能怨财神爷,而是想发财的人太多了,财 神爷没那么大的精力照顾所有的人。足球分析
纵观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的前沿,世界上有创业梦想的人数都数不清,而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人。为什么那么多的创业者都以失败告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你没有经营的能力或智慧。商场如战 场,在商海里拼搏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经营头脑,不仅要懂得你所从事行业的技术,更要懂得经营。要明白这其中的规则,懂得管理,更要精通经营之术,在与人交往中游刃有余。经营之 术中还要具备敏锐的分析和判断该能力,想别人所未想,看别人所未看,做别人所未做。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复合性的才能,也就是米字型的才能,单一的能力或智慧很难应付商 场中的瞬息万变。
创业前要仔细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吃几碗干饭。不管干什么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要有勇于接受失败的思想准备。在创业前要对市场做好全面的调查研究,仔细的分析判断,明 白你所经营行业的方向,发展趋向,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创业要像栽花一样,动手前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当把一切都了解清楚,做好适应各种条件准备,只有方方面面都具备了 才能进行,如若草率从事,盲目决定,必定会落得失败的下场。在改革开放前期,有多少不懂经营的人盲目下海,不管会不会游泳也不管海水深浅玩命地往海里跳,能够,因而丢掉性命的并不罕见。
纵观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的前沿,世界上有创业梦想的人数都数不清,而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人。为什么那么多的创业者都以失败告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你没有经营的能力或智慧。商场如战 场,在商海里拼搏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经营头脑,不仅要懂得你所从事行业的技术,更要懂得经营。要明白这其中的规则,懂得管理,更要精通经营之术,在与人交往中游刃有余。经营之 术中还要具备敏锐的分析和判断该能力,想别人所未想,看别人所未看,做别人所未做。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复合性的才能,也就是米字型的才能,单一的能力或智慧很难应付商 场中的瞬息万变。
创业前要仔细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吃几碗干饭。不管干什么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要有勇于接受失败的思想准备。在创业前要对市场做好全面的调查研究,仔细的分析判断,明 白你所经营行业的方向,发展趋向,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创业要像栽花一样,动手前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当把一切都了解清楚,做好适应各种条件准备,只有方方面面都具备了 才能进行,如若草率从事,盲目决定,必定会落得失败的下场。在改革开放前期,有多少不懂经营的人盲目下海,不管会不会游泳也不管海水深浅玩命地往海里跳,能够,因而丢掉性命的并不罕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B.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东汉的统治
1、西汉的灭亡
西汉后期,朝政腐朽,土地兼并日益严 重,社会动荡不安。公元__9_年,外戚王莽夺 取政权,西汉灭亡。
三、东汉的统治
2、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洛__阳_,史称东__汉__。 刘秀就是光__武_帝_。
注意: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不完全是孔孟所 提倡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 想,我们称之为“新儒学”。它以儒家思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道家思想的某些成分,即所谓 的“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
(3)经济上:(见教材第13课74页)
①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 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3.初步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4.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 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 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一 文景之治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 东汉的统治
历史规律总结: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代唐太宗时期) 开元盛世(唐代唐玄宗前期) 康乾盛世(清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时期)
我国历史上盛世的基本特点:
1.政治上:清明,有效
2.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上:繁荣 4.民族上:民族关系融洽 5.外交上:对外交往频繁
三、东汉的统治
1、西汉的灭亡
西汉后期,朝政腐朽,土地兼并日益严 重,社会动荡不安。公元__9_年,外戚王莽夺 取政权,西汉灭亡。
三、东汉的统治
2、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洛__阳_,史称东__汉__。 刘秀就是光__武_帝_。
注意: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不完全是孔孟所 提倡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 想,我们称之为“新儒学”。它以儒家思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道家思想的某些成分,即所谓 的“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
(3)经济上:(见教材第13课74页)
①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 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3.初步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4.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 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 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一 文景之治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 东汉的统治
历史规律总结: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代唐太宗时期) 开元盛世(唐代唐玄宗前期) 康乾盛世(清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时期)
我国历史上盛世的基本特点:
1.政治上:清明,有效
2.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上:繁荣 4.民族上:民族关系融洽 5.外交上:对外交往频繁
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

1、东汉的建立
公元___年,西汉灭亡。 9 刘秀 25 公元___年,____称帝, 洛阳 定都___,史称____。 刘秀就是____。 东汉 光武帝
“光武中兴”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 你能发现 龄 此表中的问题 和帝 10岁 吗?这个问题 殇帝 1岁 会导致什么后 安帝 13岁 外戚宦官专权 顺帝 11岁 果?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 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 相或乘牛车。 ——《汉书》
荒凉、萧条 贫困
长 期 汉初经济萧条, 战 秦 乱的 国家贫困的荒 造 暴 凉景象是怎样 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 的、 造成的? 。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 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秦陵兵马俑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的霸
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 史上谁的功劳大?
功劳:
秦始皇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1、吸取秦亡的教训;
2、减轻农民的傜役、兵役和税收的负担;
公元___年,西汉灭亡。 9 刘秀 25 公元___年,____称帝, 洛阳 定都___,史称____。 刘秀就是____。 东汉 光武帝
“光武中兴”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 你能发现 龄 此表中的问题 和帝 10岁 吗?这个问题 殇帝 1岁 会导致什么后 安帝 13岁 外戚宦官专权 顺帝 11岁 果?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 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 相或乘牛车。 ——《汉书》
荒凉、萧条 贫困
长 期 汉初经济萧条, 战 秦 乱的 国家贫困的荒 造 暴 凉景象是怎样 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 的、 造成的? 。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 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秦陵兵马俑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的霸
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 史上谁的功劳大?
功劳:
秦始皇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1、吸取秦亡的教训;
2、减轻农民的傜役、兵役和税收的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文帝, 想一想:文帝, 景帝时又采取 何政策恢复和 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
一 文景之治
(1)奖励农桑 ) (2)提倡节俭 ) (3)重视"以德化民" )重视"以德化民"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 秦陵兵马俑 ;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残酷,激起反抗; 残酷,激起反抗 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 以德化民" 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 "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 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 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的霸
美人泪杯中酒 天下任丈夫肩 风潇潇路漫漫 情切切意绵绵 生死盟山河恋 君与臣恩与怨 何必回头伤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 山 美人泪杯中酒 天下任丈夫肩 风潇潇路漫漫 情切切意绵绵
( 汉 朝 又 称 两 汉 , 分 指 西 汉 和 东 汉
)
十 二 课 大 一 统 的 汉 朝
山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西汉建立后,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 人相食, 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 相或乘牛车. ——《汉书》 相或乘牛车. ——《汉书》
荒凉,萧条 荒凉, 贫困
汉初经济萧条, 汉初经济萧条, 国家贫困的荒 的
长 期 战 乱 造 成 的 .
秦 的 暴 政 ,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势力真的很大, 武帝该怎么办呢?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真伤脑筋啊!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 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 政治上 削弱诸侯国势力
诸侯
诸侯
中央
中央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 思想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我心神不宁啊!
B,汉景帝 D,汉武帝
3,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D,墨家著作
4.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 4.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① 汉武帝③汉景帝④ 确的是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 汉文帝 A.①④③② A.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B.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D.②③④①
"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
三,东汉的统治
2,外戚宦官专权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1,辨识图: 辨识图:0
202202-9
25-220 25-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汉高祖 C,汉文帝
思 想 上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1,背 景: 1,文景之治后的经济繁荣 汉武帝雄才大略,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政治上: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 2 ,措 施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 经济, 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 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 ,意 义:
三,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公元___年 西汉灭亡. 公元___年,西汉灭亡. ___ 9 25 公元___ ___年 刘秀 称帝, ____称帝 公元___年,____称帝, 定都___ 洛阳 ____. ___,史称____ 定都___,史称____. 刘秀就是____ 光武帝 ____. 刘秀就是____. 东汉
厚物质基础, 厚物质基础,为汉武 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 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雄心勃勃, 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 大略的条件? 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 什么样的局面? 什么样的局面
董 仲 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 皆绝其道, 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汉书董仲舒传》
儒 家
董 仲 舒
家
道
法 家
韩非子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 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 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状况一:P68 状况一 倒数第一段
状况二: 状况二 P68末段 末段
汉武帝刘彻( 156-- 87年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 --前 是西汉第五位皇帝. 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 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 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 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 康熙和乾隆一样,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 康熙和乾隆一样,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 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 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内揽人 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 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 汉王朝推向极盛. 汉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曾创立多项制度及纪录,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陵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评价(小结): 评价(小结):奠定 ):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奠定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都鄙廪庾尽满 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 ——《汉书 食货志》 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