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秦朝开始于哪一年?是哪一年结束的 ?算一算秦王朝共存在了多少年? 项羽和刘邦争权夺利的战争史称什 么? 西汉是哪年建立的?由谁建立的?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 · · · 人相 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 醇驷( chún sì马车), 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强
结合材料,分析王国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 淮南王(刘)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 擅为法令,与人谋反,欲以危宗庙社稷。 ——《史记·孝文本纪》 吴王„楚王„赵王„胶西王„济南王„淄 川王„胶东王„反,发兵西乡。 ——《史记·孝景本纪》
叛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拓展延伸
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和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谈 谈对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 1、统一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统 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国家强盛更能促进国家的统一 3、 要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西汉建立(刘邦、定都长安)
• 文景之治
物 质 基 础
(政治、思想、
经济、军事、)
汉朝的大一统
巩固统一
汉武帝
西汉鼎盛
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刘秀、洛阳)
1、辨识图: 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请说明理由? 西 东 汉 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前202-9年
东汉
25-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 C、汉文帝
课堂总结
基础
政治:颁推恩令 加强集权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汉朝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2.掌握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汉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汉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知识,提问:秦朝的建立及其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秦朝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哪个朝代?这个朝代有哪些特点?2.汉朝的建立(1)介绍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及其背景。
(2)讲解汉朝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3.汉朝的政治制度(1)讲述汉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2)分析汉朝政治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4.汉朝的经济发展(1)介绍汉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分析汉朝经济发展对国家繁荣的影响。
5.汉朝的文化成就(1)讲述汉朝的文化成就,如儒家学说、辞赋、书法等。
(2)分析汉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课时1.汉朝的对外交往(1)介绍汉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与匈奴的和战、与西域的交流等。
(2)分析汉朝对外交往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汉朝的衰落(1)讲述汉朝的衰落过程,如王莽篡汉、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等。
(2)分析汉朝衰落的原因。
3.汉朝的历史意义(2)分析汉朝对后世的影响,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汉朝的历史经验对当代有何启示?四、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记汉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述汉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及其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发展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4.不足之处:在讲解汉朝政治制度时,可能过于详细,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困难。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汉朝时期,农民依附于地主,形成 地主-佃农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 影响。
奴婢制度的演变
汉朝初期,奴婢制度较为普遍,后 来逐渐受到限制和改革,体现了社 会进步的趋势。
03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崇,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价值
汉朝医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灸 、外科手术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
04
汉朝的对外关系
与匈奴的关系
和亲政策
汉朝初期,为了休养生息, 缓解与匈奴的紧张关系,采 取了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 匈奴单于。
互市贸易
汉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关市, 与匈奴进行互市贸易,互通 有无,满足了双方的经济需 求。
防御工事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 安全,修建了长城、烽火台 等防御工事,提高对匈奴的 防御能力。
征伐与反击
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 了多次征伐和反击,如卫青 、霍去病等将领的北征,有 效地打击了匈奴势力。
与西域诸国的交往
张骞出使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 拓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加强了
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册封与赏赐
汉朝艺术风格独特,以气势恢 宏、细腻入微为特点,代表作 品有霍去病墓石刻、马踏飞燕 等。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汉朝科技在农业、天文、数学、医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和进步。
汉朝天文学和数学也有很大的发展, 出现了浑天仪等重要的天文仪器,数 学方面则有《九章算术》等著作。
汉朝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了农具 、灌溉系统,推广了耕作制度,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
汉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
刘邦建立汉朝
在楚汉战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政治方面
采纳主父偃的建 议 推恩令
建议内容:下令
主 父 偃
允许诸侯王将自 己的封地分给子 弟,建立较小的 侯国。(削弱诸侯 的势力)
王国问题
中 央 统 辖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主父偃 “推恩令”
“推恩令”妙在哪儿?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 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 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 的郡管理。 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 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 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第 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又称两汉,分指西汉和东汉)
西汉初年 经济形势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
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或乘牛车。”
(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 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汉朝初年,经济萧条。
“光武中兴”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一节 础
政治 “推恩令”,削
弱王国势力。
思想 “罢黜百家,
汉武帝的大一统
独尊儒术”
经济
西汉 进入 鼎盛 时期
军事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C (
)
A.汉文帝 C.汉武帝
B.汉景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D )
我用哪种思想来 治理国家最好呢?
道家
儒家
法家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大一统的汉朝

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中央设太学, 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汉武帝的大一统
客观, “文景之治”使经济繁荣 1、条件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大 一 统
政治,实行削藩,允许诸侯将封地分给 2、措施
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13、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又称两汉,指西汉和东汉。
西汉,建立者刘邦,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
东汉,建立者刘秀,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 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西汉初年政策
思想上, 清净无为
经济上, 休养生息
汉文帝在位20多年,
1、宫室、园林没有增加,
2、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
不用金银,只能用陶瓦修饰。
汉景帝后期,
粮仓丰满, 铜钱成堆,穿钱的绳子都烂了。
汉 武 帝 刘 彻
我最大的优点是 善于用人, 并且不拘一格!
下面隆重推出我 发现的三个人才:
董仲舒
主父偃
卫青
我汉武帝雄才大略,
对我叔叔梁王出行 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为什么敢这样 嚣张跋扈呢?
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
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董仲舒
我将儒家的思想进行了 改造,发展为: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就是说“皇帝是天子!” 大家必须尊奉皇帝! 我这么说,其实都是为 了?
迷惑人们的思想, 巩固封建统治!
晚年汉武帝
好主意!我支持! 下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太学, 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汉武帝的大一统
大一统的汉朝

打下 基础
轻徭薄赋 汉初恢 复经济 的措施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政治上彻底削弱王国权利
汉武帝加强 中央集权
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 面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现大一统, 西汉进入鼎盛 时期 文化上:设立太学 经济上…… 军事上……
儒家
道家
法家
韩非子
董仲舒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惟独尊重儒家的学 术,把儒家思想作 为封建统治的正统 思想.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 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 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 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 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 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 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 《 汉 书 食 货 志 》
牛驷 自 食 饥民 车, 天 , 馑失 。而 子 死 。作 将不者 业 相能过 , 或 具 半 人而 乘 钧 。 相大 ……
历 史 资 料
·
西汉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萧条的局面
秦的暴政严重阻碍经
济的发展 秦末连年争战对经济 造成的破坏
汉高祖刘邦
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历 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1.政治措施:
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 着严重的考验:
政治上:诸侯势力仍相当 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解决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
2.思想措施: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经 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 央政策的实行。 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汉景帝刘启西汉初年恢复经济的措施
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导学案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提纲】一、导学目标: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措施、表现。
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的原因、采取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大一统的意义。
二、导学问题1.说一说:汉初经济的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文帝和景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大一统?三、知识体系(一)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阅读P67—68页,完成下列填空)1.时间:西汉和统治时期2.原因:(1)长期的战争导致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2)统治者吸取的教训。
3.表现:社会比较,百姓,国库积蓄充盈。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阅读P68—69页,完成下列填空)1.措施:(1)政治上:削弱侯国,加强中央集权。
重用人才,鼓励推荐人才。
(2)思想上:接受的建议,“罢黜百家,”,把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文化上:推行教育,在长安,以儒家的为主要教材。
(4)经济上: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
(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使匈奴无力对抗西汉2.作用、意义、影响:实现了“”,西汉王朝开始进入时期。
【导学诊断】1.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是对以下哪条历史经验的总结()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实行“马上治天下”C采取高度集权措施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儒家思想在我国占统治地位开始于()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3.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导疑案例】1.课前预设:怎样评价汉武帝?2.课堂生成【导练达标】一、选择题1.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是根据谁提出的建议()A.李斯 B.韩非子 C.董仲舒 D.汉文帝2.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3.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A.汉高祖在位时 B.文帝、景帝在位时 C.汉武帝在位时 D.汉元帝在位时4.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5.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6、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在()A.汉武帝时 B.光武帝时 C.汉文帝时 D.秦始皇时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到这个时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设立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各 级官员的行为。此外,汉朝还通过派遣使者巡行、设立监郡 官等方式,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和管理。这些监察制度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公正。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01
02
03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 作方式逐渐普及,提高了 农业生产的效率。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农民起义和豪门贵族之间的争斗时有发生, 对汉朝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造成了威胁。
农民阶级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阶级内部出 现了分化,一部分农民通过努力逐渐富 裕起来,而另一部分农民则陷入贫困。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01
02
03
04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和发展,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
意识形态。
汉朝的儒学在继承先秦儒学的 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 ,形成了独特的汉儒学派。
汉儒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秩序 和道德伦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汉朝, 还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乃至 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和政治
制度。
文学艺术的繁荣
汉朝时期,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
战争与反击
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汉武帝时 期开始对匈奴采取主动进攻的策 略,通过多次战争,成功削弱了 匈奴的势力。
对西域的经营与丝绸之路
开拓西域
汉朝通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 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路线,加强了 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繁荣
随着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加深,丝绸之 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 重要贸易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以“我心目中的 汉武帝”为题目,写一 篇小论文,字数不少与 600字,下一堂课交
; / 皋才 cggod cg招聘
子,自己の锦茵格格都十七咯,也不见她能有这番不俗の表现。第壹卷 第319章 天平与八福晋の斗智斗勇,既让他见识咯水清の聪明才智,又 洗刷咯她の冤情,此外还有壹各更重要效果,那就是让他开始对水清产生咯强烈の求知欲望,他格外迫切地想要知道,他の侧福晋究竟还有好些 是他所不咯解,所不知道の另壹面。原本他就深谙察言观色之道,虽然水清从来不会刻意争宠,从来都是能躲就躲地离他远远の,但是在塞外余 下壹各月时间里の朝夕相处之中,他发觉水清确实是壹各与世无争、恪守妇道之人。后来他们回到咯京城,重新回归平淡无奇の王府生活。但是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政治: 推恩削藩 酹金夺侯
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设立太学
中央 集权
使汉朝进入大一统的局面 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的局面
怎样才能客观的,科 学的评价汉武帝呢?
回忆一下秦始皇陵,对 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 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 处吗?
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 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汉武帝 所推崇的儒术是怎样的 一种儒术吗?董仲舒吸收 了法家和道家的什么主
张呢?
二, 东汉
东汉建于公元25年,开国君主是刘秀,定 都洛阳,因为洛阳在长安东面,所以历史上称 之为东汉.
刘秀在为时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使得社会又出现了安宁和经济较好的局面, 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末年出现了宦官和外戚专权相交 替的局面,.政治黑暗,农民战争爆发,东汉走 向灭亡.
窗外事の人,怎么会使这么下三滥の手段呢。吟雪の说法确实合情合理,没有任何把柄和破绽,也符合水清壹贯の为人处事风格。但是淑
复习内容
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同年5 月5日,汉高祖刘邦为了庆祝汉 朝的建立就在长安大宴群臣,宴 会的气氛十分喜庆,请问:汉初百 姓的生活也是这么的喜庆的吗?
请回忆一下上堂课的内容:是什么原因造 成了汉初经济萧条的局面?
秦朝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一, 西汉 原 因
大措一施统意 义客观: 文景之治(修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