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6陋室铭 公开课教案 (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之《陋室铭》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陋室铭》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陋室铭》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和哲理。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的方式,我发现学生们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很有感触,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引导过程中,我意识到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更具体、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投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之《陋室铭》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陋室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诗歌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陋室铭》的韵律美和意境。
2.词语解析:解析诗中重要词语,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诗句赏析:分析诗句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文本主题的把握:理解诗人刘禹锡以陋室为载体,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人生观。
举例:《陋室铭》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句,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其比喻意义,即过于苛求或完美主义可能导致孤立无援。
2.教学难点
-诗句的深层含义理解: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挖掘其深层含义。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识别诗句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并能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陋室铭校内公开课教案
第一单元共课时
课题
25陋室铭
课型
讲读课
第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能力
培养目标
铭,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文体;无案牍之劳形,之,主谓之间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劳:使···劳累,乱:使···扰乱。
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
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目标
安平乐道,逆境中放平心态
重
点
教学内容(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疏通文意15
4.主旨探究
5、背景介绍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外拓展
重点字词:
无案牍之劳形,之,主谓之间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板书何陋之有)
劳:使···劳累,乱:使···扰乱。
陋室到底陋不陋?
刘禹锡写作的原因,迁居三次的故事。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练习注释8分钟
逐句翻译,教师讲解
讨论:不陋
环境优美
往来宾客
高雅活动
有高尚德行的人居住在这里,所以不简陋。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网络“铭”
网速不在快,能上就行。游戏不在多,好玩则灵。斯是网络,唯吾尽情。网站进的多,游戏打的勤。琢磨发信息,寻思看视频。可以发图片,看电影。无唠叨之乱耳,无家务之劳形。虽非天堂,堪比学堂。网
字词,翻译
授课日期
班级节次
难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标:1、文言词语的积累。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托物言志的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经常与他人比吃穿,甚至有人埋怨没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
老师认为:衣不在好,整洁就成;家不在富,温馨就行。
虚荣心是要不得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了解一下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所表现出的情趣,我们从中或许能领悟出一些道理。
二、展示预习成果:题解,作者。
(关于课文题目,谁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谁来简介作者呢?)三、朗读:自由读---点名读-----范读----齐读(点名读可以简单点评,大家来听一下名家的朗读,注意节奏和铭文的韵味)四、交流翻译。
(结合课文注释自己译或者与同桌交流,翻译出来后简单评论)五、疑难词句。
(那么大家还有没有哪些不会的词句呢,出示课件)六、出示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已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我们请男同学来朗读一遍课文。
字面上意思理解了并不等于理解了课文,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现在根据老师的问题同学们来思考一下,或者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进一步探讨课文。
)1、本文统领全文表达文章主旨的的名子是哪一句?(从此句话来看,陋室陋吗?)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各有什么特点?(1)自然环境--------优雅(2)交往人物---------儒雅(3)日常生活---------高雅(各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苔……青”:对偶,拟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环境的话用一个什么词? “谈……丁”:与刘禹锡交往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鸿儒,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之间的性情互赏,切蹉诗文,诗酒唱和,不只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诗歌遗产,而且传递着不熄的精神薪火。
陋室铭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陋室铭教案一等奖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陋室铭》刘禹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课时: 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陋室铭》是部编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②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上一学期文言文的学习,对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与成就。
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为避免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成为必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陋室铭》观看视频使学生感悟古文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重点句的翻译。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齐声朗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三、前置性预习检测:1、请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2、简介“铭”。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四、自主学习,知晓文意: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三、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
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四、计划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2、【多媒体展示】话说唐朝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和州做“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课《陋室铭》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陋室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在简陋的环境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刘禹锡如何在陋室中找到精神富足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陋室铭》的背景和基本概念。这是一篇表达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思想感情的文言文。它不仅展示了文言文的修辞技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生活态度,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此外,关于文章主题的探讨,我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安贫乐道”相关的例子进行讨论。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此主题的理解较为表面。为此,我考虑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价值观。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能够互相启发、共同进步。但也有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对讨论主题进行更明确的引导,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纠偏。
3.剖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夸张等。
4.领悟作者在陋室中坚守道德操守、追求精神富足的品质。
5.课堂讨论:如何将文章中的优秀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主旨,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6课《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师: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屏幕上的两句诗是哪位诗人写的?询问作者,引出作者刘禹锡的故事,故事如下: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
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
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
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
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仅半年,连搬三次家。
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转眼千年已过,策知县早已化作一抔黄土,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
二、文学常识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生(齐):简陋的房子。
师: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铭”呢?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初中语文教案
陋室铭初中语文教案课程目标:1. 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够领会文章的寓意,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领会文章的寓意,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
2. 文章寓意的深入领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陋室铭的PPT,包括课文、翻译、寓意等内容。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陋室铭”,提问:“陋室”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 学生对照课本注释,翻译课文。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子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讲解文章的寓意。
四、互动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分享,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寓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寓意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2. 学生记录课堂小结,准备课后复习。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翻译课文,巩固文言文知识。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寓意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陋室铭,使学生了解了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个人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提升了品德修养。
然而,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提高翻译和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优秀教案
《陋室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在学习本册之前,学生已学习一些文言文,但对文言文自主翻译能力不是很高,对结合时代背景总体领悟文言文能力不足。
本文语言精辟,整篇用韵,对偶工整。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从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体味作者内心世界。
在读的基础上紧扣一个“陋”字展开,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铭文的特点;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高尚的情操和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趣。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讨论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一)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作者:,字:,洛阳人,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著有《》。
《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答案:《全唐文》;刘禹锡;字梦得;唐代;《刘宾客集》2、有关“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二)字词句积累(1)、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惟吾德xīn()苔痕()案dú()鸿儒()答案:馨 tái 牍 rú(2)、重点字词解释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4、往来无白丁()5、可以调素琴()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答案:1、著名、出名2、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博学的人4、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5、调弄,这里指弹6、使-------乱7、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3)、重点句子翻译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16课《陋室铭》教案
板书 设计
课反 后思
学校: 蟠龙中学
执教: 陶智
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 16.1 陋室铭 教材内容: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 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
课时形态: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 掌握文言实词, 翻译全文。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理解 “铭” 教学重点 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
交流与点讲 ( 15 分)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 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 考以下问题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 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 么? 2.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 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 其用意是什么? 3.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构建平台 探索知识 (15 分)
全班分 6 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 在大卡上。 1、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 不陋) 2、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 (1)陋室的环境如何?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简陋呢? (3)过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4)过渡: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 怎样的呢?
总结与拓展 ( 5 分)
1.小结: 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 由 “山” 、 “水”引出“陋室”;由“仙”、 “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 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 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 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 杨雄相 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2.拓展: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短 文
操 作 流 程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通用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文观止》中的《陋室铭》,涉及教材的章节为古文阅读与欣赏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对《陋室铭》的全文解读,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情感、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陋室铭》的全文内容,把握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感。
2. 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拟人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领悟文章的主旨,培养谦虚、知足、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文章背景、作者情感、主旨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位身处陋室却依然乐观向上的现代人物故事,引发学生对陋室话题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通读全文,感受作者的情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3. 课文解读:a. 对文章进行逐句解读,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b. 讲解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经典例句,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仿写句子,并进行点评。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
六、板书设计1. 《陋室铭》2. 主要内容:a. 写作背景b. 作者情感c. 修辞手法d. 文章主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以“我的陋室”为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的陋室,虽无华丽装饰,却充满温馨。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犹如知识的源泉,源源不断。
陋室之中,我与书为伴,与智慧为友,生活充实而快乐。
2. 作业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古文经典作品,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b. 组织学生开展以“陋室”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陋室铭》原文及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教学目标: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读了《从三到万》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提高文化修养,要做到四个“要”。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要谦虚谨慎;学习要重视老师的作用;学习要诊视问题,举一反三。
)2、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文章,题目叫《陋室铭》。
(板书课题)(介绍:表现文体的字:说、记、序、铭。
/ 押韵──刨根问底: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主要目的是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
本文是属于哪一种呢?(称述什么功德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回忆鲁迅少年读书时的情景,得出古人读书的重要方法——大声朗读。
要求大声读──大声朗读)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突出指导学生读好下列读音、句读。
3、让学生联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的老师教学生读书的情景,使学生知道大声朗读是学习古文的方法。
学生大声读课文。
4、范读。
(突出古人读书的韵味,但不必做出古人读书的姿态。
)5、齐读。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陋室铭公开课教案《陋室铭》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是刘禹锡。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课前视频欣赏:古琴曲《陋室铭》)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古琴曲《陋室铭》。
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让我们步入时光隧道,跟随唐朝诗人、文学家刘禹锡的脚步,踏上拜访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
(板书题目、作者) 简介文体:看课题《陋室铭》,大家已经预习过,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铭文,这种文体有哪些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辞精炼,句式工整,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如墓志铭(称述功德)、座右铭(警戒自己)……二、朗读感知,初识陋室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朗读,以至成诵。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意蕴。
(1)、听读:首先请大家听现代朗诵名家张家生的课文朗诵。
请同学们听准字音、节奏停顿、注意语调,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播放视频)(屏显:听读课文的要求)1、听准字音2、把握节奏3、注意语调、语速(2)检查听读效果:明确字音出示朗读节奏(3)、自由读:听完了示范朗诵,请大家自由地放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大家在读之前,请注意老师给大家的朗读提示。
(课件展示朗读提示)(指名读字音后,自由放声读后,自我展示)(4)配乐个别读:哪个同学愿意起来朗读一下课文?大家评价一下的朗读:读的好不好好在哪(字音正确、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停顿准确自然,重音把握准确、语速把握好——对,文言文的诵读,语速要慢,才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语调呢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一种更肯定的语气,是不是这点处理得不太好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翻译,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多种形式的诵读及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本课的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很有必要。
教法:朗读法,自学点拨法,提问法。
学法: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一对一互译课文;3、以答问形式分析课文,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难词。
教学步骤: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2、介绍常识,初读课文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4、疏通文意,理解内容5、分析课文,体验感情6、拓展延伸,总结升华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古诗《竹石》引入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高洁正直、刚正不阿的节操。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铭》,体会写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妙,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人生情怀。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介绍常识,初读课文同学们还了解那些与刘禹锡有关的情况呢?1、找同学补充介绍刘禹锡的情况。
2、了解“铭”这种文体。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这种文体是用韵的。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先读一遍课文,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
不熟悉的字音要标注。
苔(tái)痕案牍(dú)鸿儒(rú)德馨(xīn)同学们读的很好,请注意这几个字的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1、兴趣导入法2、诵读法3、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试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
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请一位学生用滑稽的语调读一读这篇《考试铭》。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后,提问:大家知不知道它是根据哪一篇文章改写的吗? (《陋室铭》)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如《座右铭》,《墓志铭》。
二、一读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关注用韵。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掌握下列词的用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2)苔痕上阶绿。
名词作动词,长上,爬上
(3)无案牍之劳形。
使动用法,使……劳累
(4)孔子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加强反问语气
三、小知识对偶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对或相近,这样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的对偶。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四、二读:背诵这首《陋室铭》,回味它的隽永意境与深长韵味吧!
理解课文,用文中原句填空:
1、以虚衬实,表明陋室也具“名”“灵”性质的句(名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主旨句:惟吾德馨统领全文的词语:德馨。
3、画龙点睛的句子:何陋之有?
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为“陋室”作证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写居室环境恬静雅致(景色之雅、室外景)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写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交往人物、交往之雅、室中人)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写日常生活(情趣之雅、室中事)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正面实写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趣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反面虚写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五、归纳中心和写法
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物-------志
陋室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六、三读:品味语言,体悟意蕴
哪些字眼的表达突显功力,哪些句子的节奏韵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等,读完后说说你的体会。
改一改,读一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
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整散结合,长短错落,读来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教师赠言: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给自己在心底留一块净土。
“惟吾德馨”
七、拓展延伸
1.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家描上一笔,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如: 我给我的房子取名为“梦阁”,因为我喜欢做梦,它神秘,飘渺,浪漫,富有诗意……
2.仿写课文,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托物言志”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则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
斯是奥运,众星如云。
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
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
一心破记录,论输赢;
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土雄狮吼,
西方苍鹰鸣。
国人云:“看我北京!”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
斯是公仆,服务于民。
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
可以明实况,查真情。
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
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
众人曰:“公仆精神!”
八、布置作业
你能仿写吗
看了刚才这些“铭”,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交友铭”“旅游铭”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考试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讨论:此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来谈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呢?
仿写作品之一: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
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
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
仿写作品之二:
检查铭(讽刺某些学生)
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远,有玩就行。
背手扬脸,架子哄哄。
走路腆小肚,袋装一本子。
遇人斜眼看,逢问鼻子哼。
闻香流口水,举杯论英雄。
八两白干下肚,吹、许、封。
汇报皆未入耳,看啥全没记清。
拎足土特产,摆手就回城。
众人云:“官僚典型”。
结束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唐)
板书设计
陋室铭
托物言志
物-------志
陋室安贫乐道高洁傲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