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首师大版科学六级下册全册教案资料
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第八册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有《技术与科学》、《设计与制作》、《飞行与空间技术》、*《科技探索》等4个教学单元,共19篇课文。
全学期授课为36课时,本册教材计划授课30课时,其余6课时为校本课程时间。
(1)单元课时安排(2)各课课时安排小学科学第八册教学进度学生情况分析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措施本册教学要求本册教学重点难点准备课(1课时)一、简单总结上学期科学课学习情况。
二、提出本学期科学课上课要求:1.摆放文具的位置,注意:铅笔盒不能发出声音。
2.有问题举手,举手时不许叫,没叫到时放下手。
如果有特殊问题或上厕所时,举拳头姿势(左手)。
3.拿书姿势提醒一下。
4.上课时手平放腿上,不背后放。
5.排队去自然教室时要安静,右手将书夹紧,可以不带文具盒,以免有响声。
6.进自然教室后椅子怎么拿?一定注意轻拿轻放,爱护桌椅。
7.出教室时,不要拥挤,保持安静。
8.分组讨论时的要求。
9.奖励措施。
(考试要求等)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2、指导学生初步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并在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比较中,使学生了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技术的重要作用。
3、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难点: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普通显微镜、投影、短片小组准备:放大镜每组1个,普通光学显微镜,每组1台,细小物质如毛发、纤维等,制作好的玻片标本。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使用方法发明与发展 1.目镜 1.取镜和安放 1.詹森父子发明2.物镜 2.对光 2.伽利略改良3.镜筒 3.安装玻片标本 3.胡克自制4.转化器 4.观察 4.阿贝提出改进方法,5.载物台 5.记录现代显微镜制成。
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说明册教材第小学科学八《科技探《飞行与空间技术》、*本册教材有《技术与科学》、《设计与制作》、课时,本册教材计划授课19篇课文。
全学期授课为36索》等4个教学单元,共课时,其余6课时为校本课程时间。
30 1)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课单单单元课8《技术与科学8术47《科技探索《设计与制作3课总计 2)各课课时安排课课112太空生2显微镜的发明与发1131人类对宇宙的探22制作简易显微*14123五土栽微生*15224温室技微生物技*1615克隆技自行车的发明与发1*17621自行车的结机器*18信息技自行车的行271*19 1 制作机器模型 8 海洋技术2降落伞3 92 10 飞机 1 11人造天体2度进册教学小学科学第八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2—2.20 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1 2.16 2.23—2.27 3、微生物、制作简易显微镜2 2 、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 -3.6 3 3.2—4、微生物技术 543.9---3.13、自行车的结3.203.1、自行车的行53.27、制作及其模63.27-4.33.3、降落14.6---4.108、飞4.179、人造天14.1104.2 放、太空生4.24111-5.14.2*1、无土栽、人类对宇宙的探1125.4----5.81、温室技 15.155.113、克隆技期末复 5.15.22期末考145.25.29156.1----6.516176.8---6.126.156.19 —186.26 —19 6.22206.29---7.33学生情况分析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措施五年级学生大部分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纪律比较稳定,能够自己设计实验,并能对实验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不过在学习中也存在浮躁,重视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的象、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做到熟悉,还要对整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熟悉、认真备课,加强对学生问题估计的设计,做到“有备”上课,提高课堂效率、在备课中要体现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学生的活动,并对教材进行调整、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实验记录,注重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改变课堂评价语言,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课上对学生的要求要到位、适当加一些课堂巩固题,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记忆深刻本册教学要求4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的过程,学会使用显微镜。
新首师大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10.飞机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你见过哪些飞机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飞机画面与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等相关知识。
操作目标:学会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有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各种飞机的发明、种类,畅谈飞机的特点。
难点: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三、课前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课件、勾线笔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从我们前面的课里我们学到,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风筝)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你知道什么东西飞的比风筝更高、更快、更远吗?(飞机)自从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后,飞机就成为我们旅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了。
(二)抢答游戏那你见过哪些飞机呢?(板书)生:轰炸机,客机,直升机......看来大家对于飞机了解的很多,那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
出示课件什么飞机可以直上直下?(直升机)什么飞机可以载客旅行?(民航客机)什么飞机可以保家卫国?(战斗机)(三)认识飞机谈话: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我们的飞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民用飞机和战斗机。
(出示图片)民用飞机和战斗机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生:民用飞机比战斗机大......由于用途不一样,所以民用飞机和战斗机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管是哪种飞机,他们的组成部分是差不多的,都是由机头,机身,机翼,起落架等组成。
我们来观察下飞机的整体外形,它有什么特点?生:两边一样的。
我们把这种上下或左右相同的特点叫做对称。
所以飞机是一个对称的物体。
(四)学画飞机同学们你们喜欢飞机吗?老师也很喜欢飞机,我最喜欢直升机,因为它可以用来救援,拯救很多生命。
所以我今天想帮它画张相。
在画之前我们要仔细的观察飞机,你觉得直升机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生:......1、画出整体效果:老师要把它画下来。
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0、飞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飞机的相关资料;电风扇;螺旋桨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
教学过程:
教 学 目 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意图
指导学生了解滑翔机的工作原理
1、介绍滑翔机的飞行原理:滑翔机没有发动机,它有多种飞行方式,其中一种常见的起飞方式用小型飞机把它拖到高空,然后再利用气流在空中翱翔。
1、通过教师介绍,了解滑翔机的飞行原理。
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滑翔机
组织学生制作滑翔机模型
1、组织学生制作学具中的滑翔机模型。
2、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的飞机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最长。
1、学生制作并在教师带领进行试飞。
2、试飞后,进行改进,准备参加比赛。
培养学生合作、制作的能力
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课后小结:
难点:在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后,通过制作滑翔机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感知飞机的飞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飞机的相关资料;电风扇;螺旋桨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目 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意图
组织学生交流资料
1、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更加复杂的机器——飞机。课前,同学们已经查找了相关的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汇报一下。1、小组同学整合料,选择感兴趣的资料准备汇报。
2、小组同学汇报资料:飞机的发明,发展等。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认识飞机的发明发展过程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启发:刚才通过我们的介绍对于飞机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但还由一些问题我们还是由一些疑问的: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单元生物的演变1、化石 2 课时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2 课时3、谁能生存下来 2 课时4、自由研究 2 课时1、化石教学目标1.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2.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应用观察、比较、演绎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化石的相关问题.3.通过学习,对与化石相关的问题产生兴趣.教学准备相关的课件或图片(暴龙头骨化石、圆顶龙头骨化石图片;鸽子、鹰的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利用课堂网络教学(此课利用网络上课比较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本中的问题、探究个性化的问题或拓展性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单元导入.本课时是《生物的演变》的第一课时.安排一个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调查学生关于生物的演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⑴了解学生关于生物演变的认知基础.利用“人们是通过什么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呢?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化石等知识的前概念.⑵收集学生对生物的演变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探究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应该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应怎样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2.导入新课.了解生物的演变,必须研究化石.关于化石你们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炼出“什么是化石?化石有什么作用?化石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用于展开后面的教学.3.解读“化石”概念极其作用.⑴用“你见到过化石吗?化石看起来象什么?化石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化石概念⑵探讨化石的作用.当今学生见多识广,适当引导,学生可以许多独特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化时的重要依据,是推算地质年代的基础,化石能估算化石年代,重现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许多造型美观的化石即是自然遗产,又是天成的艺术品,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化石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很大.化石还有经济上和工业上的用途.化石经常用来协助矿物和石油的勘探,微体生物的化石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作为指示化石特别有用,化石还有多种医用价值,龙骨、瑚珀、玉器等都有独特的医用价值.4.了解化石的成因.课本的几幅图较好地反映了化石形成的一般原因.教师可能需要回答的是,图片中原始森林的植物是什么.远古时期原始森林的植物也是不断演变的,早期出现的是菌藻植物、孢子植物,接着裸蕨植物、石松植物茂盛,后来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裸子植物发展壮大.课本中图片显示的为桫椤、水松等原始植物,其中化石为桫椤叶化石.由于化石的形成与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有关,所以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5.通过认识有代表性的几种化石了解化石的种类、特点及其关于化石的其他信息.⑴看一看课本3页分别是什么生物关于这几种化石,你还知道一些什么?⑵这几种化石与桫椤叶化石有什么不同?⑶利用网络查一查,化石有那些种类?这几种化石分别属于哪一类?他们分别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还是遗物所形成?桫椤叶化石属于实体化石,由植物遗体形成.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属于模铸化石,由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琥珀昆虫化石属于特殊的化石.另外,有学生熟悉的由遗物形成的恐龙蛋化石,学生可能会提到.教师还可以补充讲一讲什么是遗迹化石、化学化石.6.学习应用已有的化石知识,推想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要求学生对化石的种类、特点及成因试图作出解释,通过交流整理出一个令大家比较满意的说法.这一部分关键是指导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化,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鱼化石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很久很久以菌,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鱼化7.布置学生查阅古代生物化石本及其相关信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人类研究化石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探究古生物的外形特征、食性、活动特点及其当时的生活环境等.检查学生搜集、查阅古生物资料的情况.1.以“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让学生懂得化石中蕴涵着丰富的古生物信息,我们应该通过观察、使用各种恰当的技术手段研究化石所携带的信息.⑴请学生看一看课本4页的两个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什么恐龙,仔细观察其牙齿有什么不同特点.⑵根据其牙齿的不同特征,推测它们分别吃什么.小结:具有锋利尖锐牙齿的是凶猛的暴龙头骨化石,由于其长有锯齿边缘的长牙齿,暴龙是肉食性恐龙中最为残暴的恐长着相对扁平,象勺子一样牙齿的是圆顶龙头骨化石,圆顶龙是草食动物,它吃蕨类植物的叶子以及松树,性情温顺,与同类友好相处.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习的生物中还有哪些生物的形态特征与其食性、运动等生活习性有关.这时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以前的知识和实物标本,再对鸽子和鹰进行一次比较.主要比较鸽子和鹰的不同点:⑴身体的大小不同,鹰的身体比鸽子的身体大,鹰的翅膀也比鸽子的翅膀宽.所以它们的运动虽然相似,但有差异,飞行的能力不同,鹰比鸽子飞得更快、更高.⑵嘴的形态不同,鹰的嘴是钩状的,鸽子的嘴没有钩;足的形态不同,鹰的足比较大、有长而呈钩状的爪,鸽子的足比较小,爪比较短,不呈明显的钩状.必须让学生了解,对化石的研究,除了一般的观察、测量、生理生化实验外,还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复原出古生物的外形,这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相关古生物的外形特征.图中提到的两种动物化石及其复原图分别为:⑴内蒙古扎赉诺尔松花江猛玛象,它是我国最大的古象化石,化石全长9米,身高4.7米.⑵辽宁西部北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一举打破了德国在早期鸟类化石方面的垄断地位.3.围绕“你还知道哪些古生物?这些古生物的外貌是怎样的?”的话题,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自己搜集的古生物资料,然后由几个小组的代表展示图片,讲解交流.4.讲解活化石.学生容易列举尚存的古生物的例子:我国现在还存在的银杏、苏铁、大熊猫、白鳍豚、中华鲟等,这些生物几千万年甚至亿年后还是老样子,与原来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活化石 .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教学目标1.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2.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查阅资料和研讨等手段探究马的演变过程.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研讨习惯.教学准备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马的化石、复原图教学图片或教学软件.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用2课时.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谈到了许多奇妙的动物,有人谈到马吗?马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是勤劳勇敢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谈谈马.⑴咱们首先进行一个马的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中有一个“马”.一马当先,马到成功……⑵说说你知道哪些品种的马,有哪一些关于马的有趣活动?⑶马是大家熟悉的动物.马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怎么知道古代的马是不是现代马的样子?2.此环节分两步进行.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始祖马.远古时期的马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看到始祖马的化石,学生既陌生又好奇,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复原的始祖马及其生活环境,学生会发现它比较矮小(只有狐狸和狗那么大),生活在原始森林溪水边,这说明它的食物是树叶等.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马和1000多万年前的马有什么不同.这里以个人观察为主,记录两个不同年代的马的化石的不同点,复原图的不同点,记录观察中的疑难问题.小结:从化石可以看出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骨胳粗壮、高大,脖子骨胳变得稍长一些,尾巴骨胳变得稍短一些.从复原图看,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变得肌肉发达一些,奔跑能力更强一些,生活环境表现出由原始森林向陆生状态的草原过渡,食物也由吃食树叶变为吃草原干草.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可以探究其牙齿有没有一定的变化.3.从马的全身化石看,外部形态的变化比较明显,然而许多细节难以描述.此环节安排学生观察三趾的马前肢化石与单趾的马前肢化石,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用量化的指标来检测生物的演变.这两个化石明显的不同是三趾与单趾的变化. 4.小组观察交流活动.观察50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马的前肢化石.马的前肢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并把这个变化记录在课本第7页.5.集体汇报研讨,将共同的结论写在黑板上.根据汇报情况修改表格,有利于提炼前肢变化的主要根据.6.阅读课本第8页的小资料,将前面获得的结论与与之对照,以获得更加科学的答案.7.拓展与应用.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第8页.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第二课时1.导入: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活着生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他们自古以来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吗?2.跟马一样,古代的象只有小猪那么大,它们是怎么变成今天的超大动物的呢?你们可以象研究马的发展史一样研究大象的发展变化进程.请各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研究它的发展史.探究指导与要求:⑴小组商讨共同确定一个大家都想研究的动物.⑵如果选择的动物研究中难度太大,可以在研讨过程中改换一次研究的对象.⑶确定重点研究的问题或主题.⑷要求用一至四张16开的白纸将小组所研究的动物发展进程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⑸办报的形式可是自己画图和手抄文字式的;也可以是剪贴拼图式的;或电脑绘制的.同一小组最好能统一形式,以便展出.将小组计划或安排进行初步交流,以便修订计划.课外完成任务,并以科学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出.3谁能生存下来教学目标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能以某个具体对象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道理.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永无休止的.教学准备各小组准备一小袋烘烤熟的花生.教师准备钳子、镊子若干. 所以它们的食物不同,鹰吃兔子、小鸟、鼠类等肉食,鸽教师准备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30颗.学生查阅达尔文的故事及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相关课件.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吃花生实验.为了让学生体验地雀的喙对吃食的影响,创设一个地雀吃种子的情境:将各大组分成大地雀、小地雀两个小组,大地雀组学生全部拿钳子夹破花生,小地雀组拿镊子夹破化生,夹破一颗花生表示吃了一粒种子.一分钟后,大地雀组、小地雀组分别数一数“吃”了多少粒种子.讨论为什么大地雀吃得多?因为钳子比镊子坚固有力量.2.阅读分析课本第9页的小资料.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存活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因为其喙大而强壮,容易咬破种子壳,而小地雀喙小而不坚固,喙缺乏力量,不仅吃得慢还容易伤着其脆弱的喙.3.拓展.⑴做捡豆子实验.可以根据课堂进展情况,选择是否开展这一实验.创设实验情境:草地上有许多豆子,假如我们都是吃豆子的鸟,现在我们去草地上找食吧!根据学生捡豆子的情况,不必将豆子捡完,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待学生统计数量后,告诉学生草地各色豆子数量都是30颗.讨论:为什么红色或黄色豆子比较多,绿色较少?这是因为红色、黄色颜色鲜艳,很容易被发现,绿色与草的颜色一致,最不容易发现.学生非常真切地领悟到——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容易生存.⑵为了生存的需要,地球上还有许多生物表现出许多特别的生存本领,适应生存环境.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①斑马、蝴碟、壁虎、变色龙、尺蠖蛾等动物的保护色.②枯叶蝶、竹节虫、尺蠖的拟态.枯叶蝶的样子象枯死的褐色树叶,竹节虫象幼嫩的竹子茎,尺蠖幼虫的形态象树枝.③羚羊、斑马的奔跑.猎豹、瞪羚——天生仇敌,它们同样都是为了速度,放弃向强壮进4.查阅地雀与达尔文的资料、查阅人类进化的资料.第二课时1.上节课,我们观察研究了两种地雀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地雀在生物进化史上可是一种标记性的生物.关于地雀你们还知道一些什么?想了解一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况可以介绍或让学生在电脑上查阅一些与地雀相关的资料. 2.谈论地雀与达尔文.生物学家提到地雀,必定谈论达尔文,谈论达尔文也必定谈论地雀.地雀也称达尔文雀,生活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厄瓜多尔以西约1000公理处的加拉帕格斯群岛.它们的喙因外形独特而闻名.这些地雀曾使一个多世纪前经过此地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深思,催生了进化论.⑴达尔文对地雀的研究.达尔文正确地推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这些雀类都是由南美大陆的那种雀变来的.由于岛屿由于群岛位置独特,气候多样,生态系统复杂,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任其选择,加之长期与世隔绝,动植物自行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独自的特点,一方面,在与大陆的鸟群隔绝的情况下,它们的后代容易保留变异;另一方面,它们的后代选择了不同的环境,自然选择迫使它们去适应这些环境,适应的结果使它们的后代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不同的种类.⑵根据课堂进展选择学习——关于地雀研究的新进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多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研究地雀,他们最近发现地雀(达尔文雀)进化神速的证据.在特定的生存竞争中,地雀能在2003、2004两年内改变喙的形3.达尔文故事会.大部分同学都准备了达尔文故事,请同学们推荐几位同学或自告奋勇上讲台讲解达尔文的故事,可以拿书,要求不要照着读.4.总结达尔文的伟大成就.5.永远的探索.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面临的挑战,是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达尔文一生中遇到的阻力与挑战数不胜数,大部分来自于宗教领域;同时他还面临着来自科学养同行的反对,但是达尔问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奠定了目前获得公认的自然选择学说.但这并不代表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能结实一切进化现象,不面临新的挑战,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要.6.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现在长颈鹿的长颈原因.7.小组交流关于人类进化的资料.人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人是怎样成功地进化为智慧生命的?先在小组内汇报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情况,各小组将资料装订成册,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8.运用想象对未来人的演变趋势进行推测.学生可以将想象的人设计出来,汇报时展示,并说明理由.板书提示:达尔文——《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1809~1882 1859 进化论主要理论核心观点英国伟大生物学家惊世巨著经典理论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自由研究教学目标1、能对恐龙等生物的灭绝作出合理的猜测或解释.2、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办有关恐龙或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展.3、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恐龙拼装木质模型、硬纸板、彩纸、橡皮泥等,相关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灭绝原因的图文资料.第一课时课前检查学生搜集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灭绝原因的图文资料的情况.1.学生交流汇报所认识的恐龙及其特征、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探讨关于恐龙感兴趣的问题,对其灭绝原因进行初步讨论.2.阅读资料,汇报课本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几种猜测.根据汇报板书原因环境变化后果第一种猜测,气候变冷植物死亡草食恐龙先死食物缺乏肉食恐龙相继死亡第二种猜测,火山地震等地壳活动洪水泛滥恐龙大量死亡第三种猜测,新星爆炸高能辐射恐龙与同时期生物大量死亡第四种猜测,小行星撞击地球爆炸恐龙大量死亡3.科学家为什么提出这些猜想?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解释.思考科学家的猜测有什么证据.从原因查找,猜想中的原因是否在地质年代有化石或其他遗迹证明,例如那个年代火山活动的痕迹、小行星撞击的陨石坑;环境变化的依据,例如植物大量死亡的化石等,总之查找证据是科学验证的唯一渠道.这中研究是很艰辛复杂的工作,学生利用信息源等间接资料,研究哪中猜测更有道理.最后明确自己同意哪一种猜测,或提出自己的猜测.4.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已灭绝动物——渡渡鸟,毛里求斯的国鸟.濒危的动物——虎由于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致使许多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还有更多的例子足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许多实例. 5.讨论恐龙和其他物种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充分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人类的过度活动和对自然的破坏是目前动植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为了人类在地球上更好、更长久地生存,我们应善待生命,应与环境和谐相处.第二课时1.用拼装木质模型材料、硬纸板、彩纸、橡皮泥等,拼装恐龙及其生存环境、风景等简单模型.可以将学生分为翼龙组、暴龙组、圆顶龙组、剑龙组、冠龙组、鸭嘴龙组甲龙组、角龙组等,一个小组拼一种有代表性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模型. 如果不便准备制作材料,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画出一个不同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图.此活动要不断改进、补充资料等,要求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2.分小组整理搜集的资料,办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及模型展.⑴以小组为单位,将各小组的资料图片以展版展出,评出名次.⑵将模型以小组为单位评出名次,并集中观赏.⑶两个名次累加,评出优胜小组.给予一定奖励.二单元月球4 月球上有什么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第一课时1.提出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的山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山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山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而地球上却没有?)③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④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3)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4)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目前科学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情况.4.课后拓展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第二课时(月球上值得研究的东西又很多,作为上一节课的拓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山大小不同的原因)提出研究问题展示月球上不同大小的环形山的图片,介绍比较著名的环形山.教师提问: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大小不一呢?形成假设性解释(1)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大小不一样?(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2)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且简单地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3.制定研究计划。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
第一单元《技术与科学》单元备课单元内容: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2、制作简易显微镜3、微生物4、微生物技术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发展观察能力、设计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和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提高学生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对微生物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
科学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的过程。
2、初步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
3、初步会设计和制作简易显微镜。
4、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分布。
5、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6、学会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7、知道微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酿酒、制药等。
8、知道生活中简单利用卫生无的方法与技能,例如面包、泡菜的制作方法。
9、知道微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重大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2、初步形成对微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具有对微观世界探究的兴趣。
3、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价值观。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微生物对人类所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5、初步学会对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评判。
6、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材料准备:1、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3、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4、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2、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准备:1、为每个组准备至少1个放大镜、1台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些纤维、毛发、羽毛;动植物的细小部分;玻片标本等;2、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资料。
(学生):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七、板书设计:1、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1590年制成第一架显微镜。
新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技术与科学《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优质课件
29
记录观察结果
• 用文字或画图记录观察结果。
30
收镜
• 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取出玻片; •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揩
净镜体; • 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
18
蝴蝶的头部
19
血液凝块构造(红色为红血球,蓝色为血小板, 黄色为纤维蛋白)
20
一、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
镜座、镜臂、镜筒
机器部分 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目镜、物镜
光学部分 遮光器
反射镜
21
显微镜
转换器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反光镜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22
放大倍数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透镜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透镜大小
10x
长
大
12.5x
短
小
23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筒长度
放镜透
镜
大头镜
口
倍长大
率
数度小
10x
盖
玻
短大
片
40x
厚
度
长小
24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1.取镜和安放 • 2.对光 • 3.安装玻片标本 • 4.观察 • 5.记录观察结果 • 6.收镜
25
取镜和安放
4
20世纪30年代,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出现,能放大200万倍左右。
5
电子显微镜
6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学案-4-微生物技术--首师大版
微生物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到了专业化阶段。
2.认识微生物的利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3.认识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
4.认识微生物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问题:既然有大量的微生物是有益的,人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做很多事情,那么,同学们知道现在科学家对它们是如何利用的吗?(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科学家对微生物利用的可能方式。
2.问题:那么古代的人们对微生物又是如何看待和利用的呢?交流: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古已有之。
二、新课讲授(一)人们对微生物利用的发展历程1.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第一个阅读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阅读、归纳思考和总结。
2.让学生们归纳出这段阅读内容的主题。
3.让学生归纳出这段阅读内容中对微生物的利用涉及的几个方面。
4.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对微生物利用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5.归纳提炼该阅读内容的主题、所涉及的方面、基本的发展历程等。
(二)实践“面包的制作”1.提问:有哪位同学在家里做过面包或者蒸过馒头?如果做过这些事情,你是怎么做的?你愿意将你的制作过程说给大家听吗?(学生明确制作这些食品的具体过程及制作要点)2.同学交流做这些事情的过程。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制作面包(或蒸馒头)的过程。
4.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给予说明和指导。
5.要求学生根据板书上的要点,回到家中根据喜好制作出一种食品。
6.规定时间,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食品带到学校来,大家一起品尝,相互交流制作的过程。
(三)现代微生物技术1.引入:对于微生物的利用,如果有大规模的,又是自动化和机械的,即具有现代化工业生产特点的,就属于现代微生物技术的范围。
2.学生阅读关于现代微生物技术的阅读资料内容并交流讨论。
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9、降落伞
你打算怎样解决?需要哪些材料?
(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作用
学生自学
学生开始讨论。
学生分组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降落伞。
学生到室外投降落伞
讨论分析:降落伞怎样才算好
相同问题的同学结成一组讨论
了解降落伞的的用途
了解结构和发展
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观察降落伞的使用问题。
尝试解决
你能预想一下问题的结果吗?
交流学生的想法。
延伸
回家以后自己可以先进行一下试验,看谁能找到答案。
板书设计
9、降落伞
伞面:大小 形状
伞绳:多少 长短
重物:轻重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率与空气的阻力有关系。
2.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试验
讨论交流
体验科学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延伸
7、自己调整自制的降落伞,看谁能把一个鸡蛋从而层楼降落而不坏。
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9、降落伞
降落伞的速率与伞面的大小、伞绳的多少和重物的轻重有关系
课后小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1、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同学们。
你知道他有什么用途吗?
(展示图片)
总结:降落伞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航空运动、空降伞兵、空难救护、飞船返回地面、卫星回收等。
2、你知道降落伞是怎么发明和发展的吗?
新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与制作《自行车的行驶》优质课件
7
我认为自行车是这样行驶的: • 脚蹬、链条、链轮、曲柄、飞轮、后轴、后轮
当人踏动脚蹬时,就能把动力通过曲柄 、链轮、链条、飞轮、后轴传递到自行车的 后轮上,使自行车的轮子转动。
8
研究自行车如何行驶记录表
链轮 第一 第二 第三
次
次
次
大连轮 一 两 三 圈圈圈
小链轮 3.2 6.4 9.6 圈圈圈
新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7.自行车的行驶
第二单元 设计与制作
2
3
链条传动
后轮 、链轮 、脚蹬、后轴、曲柄、链条
4
自行车的行驶
机器
工 作 部 分
动 力 部 分
传 动 部 分
操 纵 部 分
链皮齿
风 水 电 条带轮
车 轮 动 传传传
机 动动动
5
6
观察自行车,找出与行驶有关的部件,标在下图相应的部位。
41齿
9
结论
用大链轮带动小链轮很省距离。
10
大小链轮互换
• 我发现:
• 大链轮带动小链轮省力; • 小链轮带动大链轮费力。
11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2
谢谢观看 !
2024/4/10
13
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4.微生物的技术》精品教案
(首师大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微生物技术教学内容 4.微生物技术课时安排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到了专业化阶段。
2.认识微生物的利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3.认识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
4.认识微生物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突破难点重点方法:教学准备:现代微生物技术发展方面的资料教学环节时间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导入新课古代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问题:既然有大量的微生物是有益的,人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做很多事情,那么,同学们知道现在科学家们对它们是如何利用的吗?【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归纳学生提出的科学家对微生物利用的可能方式。
问题:那么古代的人们对微生物又是如何看待和利用的呢?交流: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古已有之。
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第一个阅读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阅读、归纳、思考和总结。
让学生归纳出这段阅读内容的主题。
让学生归纳出这段阅读内容中对微生物的利用涉及的几个方面。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对微生物利用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中是具有主观能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让学生粗浅认识人们对微生物利用的发展历程。
实践“面包的制作”现代微生物技术动性的。
归纳提炼该阅读内容的主题、所涉及的方面、基本的发展历程等。
1.提问:有哪位同学在家里做过面包或蒸过馒头?如果做过这些事情,你是怎样做的?你愿意将你的制作过程说给大家分享吗?【学生】明确制作这些食品的具体过程及制作要点。
2.(可能有)同学相互交流做这些事情的过程。
【学生】在家中自己完成所喜欢食品的制作。
如果有必要,可以接受家长的指导。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制作面包(或蒸馒头)的过程。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食品带到学校来供大家品尝。
4.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给予说明和指导。
最新首师大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10.飞机优质课教案
你见过哪些飞机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飞机画面与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等相关知识。
操作目标:学会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有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各种飞机的发明、种类,畅谈飞机的特点。
难点: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三、课前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课件、勾线笔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从我们前面的课里我们学到,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风筝)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你知道什么东西飞的比风筝更高、更快、更远吗?(飞机)自从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后,飞机就成为我们旅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了。
(二)抢答游戏那你见过哪些飞机呢?(板书)生:轰炸机,客机,直升机......看来大家对于飞机了解的很多,那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
出示课件什么飞机可以直上直下?(直升机)什么飞机可以载客旅行?(民航客机)什么飞机可以保家卫国?(战斗机)(三)认识飞机谈话: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我们的飞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民用飞机和战斗机。
(出示图片)民用飞机和战斗机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生:民用飞机比战斗机大......由于用途不一样,所以民用飞机和战斗机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管是哪种飞机,他们的组成部分是差不多的,都是由机头,机身,机翼,起落架等组成。
我们来观察下飞机的整体外形,它有什么特点?生:两边一样的。
我们把这种上下或左右相同的特点叫做对称。
所以飞机是一个对称的物体。
(四)学画飞机同学们你们喜欢飞机吗?老师也很喜欢飞机,我最喜欢直升机,因为它可以用来救援,拯救很多生命。
所以我今天想帮它画张相。
在画之前我们要仔细的观察飞机,你觉得直升机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生:......1、画出整体效果:老师要把它画下来。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5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思想方面:本班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通过学习课本的有关文章,受到一定的教育:如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奋发向上,关心他人,做事一丝不苟,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等.多数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学习就落后,就没有本领,将来就无法建设自己的家园.但个别同学认识不够,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正面引导.纪律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遵守学校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定时上好早读,遵守《教室规则》和《小学生守则》.学习方面:经过五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数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自立意识不强,懒于动脑,头脑思维较慢,反映不灵活,基础知识掌握特不好,虽然干劲比较大,但成绩总是提不高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儿童心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大多是常见儿童感兴趣的,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改进教学,学生学得积极愉快,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能力,教科书注意本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与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使知识之间的衔接,分工配合得到加强.其次选择内容大多是儿童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在儿童接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以便学生理解巩固和迁移所学的知识.本册教材书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了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重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新教科书继承了现行教科书注重能力培养的优点,注重本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本教科书主要有五个单元.教学目标要求: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3、系统地学习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拓展与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教学措施: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2、注重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3、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情感.4、利用好集体备课资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第 1 单元生物的进化1、生命的历程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证明.科学知识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教学准备(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阅读思考: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1. 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曾经有两种观点:“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2. 讨论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 3 分钟)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3. 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4. 我们怎样查找?5. 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6. 交流小结三.布置作业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第二课时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人们靠什么去研究去认识呢?(化石)活动:化石告诉我们什么1.化石的形成(放映短片)2.依据化石的形成过程思考化石为什么能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情?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 页内容,师生共同列出流程图:时间的顺序生物演化请比较4 个时期的化石,试讨论分析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球上生物的变化规律是:由水生到陆生发展.由简单低级向复杂高级发展. 阅读:三.阅读:关于生物进化的辩论1.学生阅读教材第5 页内容2.组织交流阅读收获:化石的形成非常偶然,人们通过化石所获取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人们探索生物进化历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学说;认识到科学上光有观点是不够的,需要由证据证明观点;了解到辩论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机动部分:补充讲解乔治·居维叶、拉马克的故事2、物竞天择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马的进化与生活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2.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感受到适者生存,不适则被淘汰.3.通过资料分析,探究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构造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适者生存的科学进化论观点. 科学知识知道生物进化是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的结果.教学准备生物进化过程影像资料分组材料:鲫鱼、小玻璃缸;绿色的桌布,同样多的绿、白、红、黑四种短细线.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直接入题: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曾出现过众多的生物,这些生物中的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灭绝了,又不断有新的生物出现.这是怎么发生的呢?让我们以马的进化为例,研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马进化的影响吧.二.研究讨论:活动1 马的进化与自然环境的变化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信息,绘制流程图.找出两条主线:①生活环境的变化:原始森林→森林减少→现代草原②马的体态的变化:体形小,多脚趾→侧趾退化→体形大,单趾.2.对流程图进行分析,小组讨论:自然环境在马的进化中是怎样起作用的?3.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原始马,有充足的食物,小巧的体形有利于躲避天敌.随着森林面积减少,原始马失去森林的庇护,只有快速地奔跑才能躲避天敌,于是体形变大,更加有力,脚趾的中趾变得更为粗壮.森林完全消失,体形更大、奔跑速度更块的马才能得以生存,因此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马遭到自然的淘汰.在自然的选择中能适应新环境的马生存了下来.4.让学生思维进一步迁移,理解: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了生物的进化.5.播放生物进化过程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环境对生物进化起到的作用.三.活动体会活动 2 自然的选择1.师介绍活动方法及要求2.学生活动3.完成数据的统计,填写在第8 页表格中4.组织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当四中颜色的短细线散落在绿色的桌布上时,与背景色反差越大的短细线越容易被我们发现.这个实验说明,在自然界中当一种生物容易暴露给天敌,它的数量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就会有灭绝的可能.反之,色差接近的生物也有被天敌发现的可能,但是总会保存下足够的数量进行繁殖,这样整个物种就不会灭绝.这正说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5.补充案例分析:案例重现:英国有黑、白两色的胡椒蛾,它们喜欢在树干上停留.工业革命前,白胡椒蛾的数量要远远高于黑色胡椒蛾的数量.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工厂中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环境,树杆也因此变为黑色,这时,黑胡椒蛾的数量就远远地高于白色胡椒蛾的数量. 请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的环境变化对胡椒蛾的生存、繁殖会造成哪些影响?这个影响又说明了什么?第二课时一、观察引入,了解动物适应环境1.观察水中的鱼,分别从上面和下面看,有什么发现?从上面看鱼的身体颜色与水面颜色相似,从下面看身体颜色与天空颜色相似.2.提出问题:这样的颜色对于鱼有什么意义?3.教师讲述:不错,鱼的身体颜色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那么其它动物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适应新环境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构造特征,请大家分析教材第9 页中的图片,小组展开讨论,说一说这些动物用怎样的方式适应周围的环境.4.拓展:介绍你知道的动物适应环境的知识二.观察分析,了解植物适应环境1.观察骆驼刺的图片,分析骆驼刺哪些结构适合沙漠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出骆驼刺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骆驼刺的叶片很小,并且上面有一层蜡质层,减少蒸发,防止水分流失;针状的枝,防止天敌落在植物体上啃食叶片;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这些特征,让骆驼刺能够适应沙漠高温、少雨、强蒸发的生存环境. (学生没提到的部分,教师可以补充讲解)2.师小结:地球上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生存着不同的植物,植物的这些不同的结构特点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的植物适应在不用环境中生存.三.课外作业:课后搜集更多的关于动植物适应环境的资料,可以合作完成手抄报的制作,也可以将内容摘要发送到班级论坛,参与讨论. (注:将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办一个专刊.)3、人类的起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2.通过对化石的分析,了解人类的主要的进化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认识到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是文明的开拓者.科学知识1. 知道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2. 初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教学准备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教学准备一.问题引入1.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二.模范科学家的研究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可以提示学生:希望能从人类研究马的进化获得启示)2.小组讨论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原因.5.讨论并提出假设,思考研究方法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需要怎么做?(借助已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假设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来的.假设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6.课件提供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200ml,然后要求学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这些已发现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疑惑?7.组织学生的交流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8.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课件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认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 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仍在继续研究中. 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三.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4、动物的驯化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对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的对照分析,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代人们驯化动物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动物驯化的研究,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保护自己的意识.科学知识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动物驯化的历史.2.知道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教学准备:动物驯化过程音像资料一.教学导入提问:被人们称之为“家畜”“家禽”的动物而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让学生说、说他们已知的一些内容)学生阅读阅读观看二.学生阅读观看家畜从哪里来1.学生阅读,了解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2.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我国最早驯化动物的历史.3.观看动物驯化过程音像资料总结人类驯化动人类驯化动物的成绩三.总结人类驯化动物的成绩1.小组讨论:驯化的动物有哪些适合人类需要的优点?2.组织交流:狼与狗.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主人忠诚、温顺、乐于与人类亲近,又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有些方面还是人类的助手. 野猪与家猪.家猪体肥,不具有攻击性,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肉食. 野马与马.马温顺,可以人类是代步工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野牛与牛.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拉车等.3.师讲述:上面的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需求,决定驯化动物的进化过程. 学生阅读四.学生阅读现代的动物驯养阅读与思考:现代动物的驯养目的在哪?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在语言上准备一下,可以为大家介绍介绍. 师强调驯养要科学,防止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播.五.布置课外作业调查当地驯养动物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现代驯养动物的目的. 组织单元评价了解学生关于现代动物驯养的调查情况,用交换书本的方式阅读.1.共享调查结果.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70 页的单元评价.3.教师简单小结学生单元学习中学生表现出的一些最只得提倡的科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鼓励学生朝着这些方面发展.第 2 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1、小河的哭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周边的环境现状.2.能够在实地考察中搜集一些样品或证据.3.能够根据考察实际情况,对考察现状作出相对合适的评价.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关心周遍的环境,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注意安全.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活动正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污染.2.初步意识到这些污染对人类的生活会造成危害. 环境(STSE)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意识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学准备1.《小河的哭诉》教学挂图或照片;实地踩点实地考察路线,寻找几处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域;布置学生自带一些搜集证据的器材或工具,如照相机、空瓶子、记录本……2.事先邀请5 名左右热心、有责任心的家长一同参与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如果家长中有从事相关工作、研究的为最优.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出示小河被污染前后的挂图,提出讨论话题:观察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感想?2.阅读“指南车信箱”里的内容,了解国家关于水环境的治理的有关规定.二.考察当地的水域环境1.明确考察目的和要求,并做好相关准备.目的:了解本地水环境保护或污染情况.要求:考察时要做到细致认真,及时记录和搜集证据或样品.要集体行动,小组合作,不离队,注意安全.相关准备:记录本、采集样本的器皿工具……(有相机的同学在家中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带来)地点:教师根据事前的考察明确活动范围. 为学生介绍考察活动参与人员.考察方法举例:(1)看:颜色、漂浮物、动植物等.(2)闻:怪味、臭味.(3)采:采集水样等证据.(4)记:记录考察情况、拍下照片.2.实地考察活动:活动时,应提示学生注意搜集相关数据,如水色、气味、漂浮物的多少、排污口的数量、水中生物生存情况……3.返校,水质取样存放实验室.4.布置作业:写好调查日记第二课时一.整理调查资料1.分组清点调查样品2.对照样品,填写调查评价表:第小组水域污染实地调查评价表我们的评价(在选项上前画“√”)()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污染严重地点实际状况二.展示交流:展示交流:分组依次介绍,并出示样品和相关照片资料(实物投影)三.交流感受2、污染来自哪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根据当地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造成污染的原因.2.能够对对调查获取的一些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人类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2.初步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心.科学知识1.知道污染的危害.2.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几点原因.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环境(STSE) 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体会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正威胁到自身. 教学准备调查表和统计图表.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讨论上节课调查的结果,说说水污染会带来怎样的后果.2.那又是什么造成了当地水域的污染呢?(板书课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污染源进行猜想,比如附近的工厂、医院以及生活污染等等.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情形,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和全面?让我们踏上寻找污染源的征程吧!制定调查调查方案二.制定调查方案1.小组制定调查方案.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调查的内容展开调查.比如:城市孩子可以调查家庭污染物的排放,水域边生活垃圾的倾倒,在多长的距离里有多少污水排放口等等.2.准备调查用表,小组分工. 调查目的调查地点调查方式人员分工调查记录3.交流调查方案,提出建议,适当修改和调整布置作业:三.布置作业:课后分组展开调查,记录相关信息和数据(再次强调室外活动的安全)第二课时一.提出整理要求1.教师出示表格或示意图(见教材第23 页图)要求各组利用表格整理调查数据:2.学生分组整理.3.交流污染物有哪些?主要来自哪里?有哪些类别?二.单项统计1.统计方法参照教材:可采用统计图表的形式.2.引导学生对一些调查数据进行放大式的推算,比如,以一个家庭的清洁剂排放量测算出一个小区,一个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清洁剂的使用量.3.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第24 页统计图,认真组织分析调查数据,试做出相关结论. 鼓励学生除了填写教材我们的结论外,更可以将数据进一步整理、分析,写出简要的调查报告,投递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分类:工业污染污染物来自哪里农业污染生活污染3 、清洁剂的威力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对比实验,探究生活污水的水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2.能够搜集一些水域污染危害的资料.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水域污染危害的严重性,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科学知识知道水域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科学知识环境(STSE)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这些破坏给人类自身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水污染事件资料教师:水域污染影响生物生长的资料,数值色条.玻璃瓶,清洁剂,比较洁净的河水(为防止过多的浪费和污染,教师提供一组实验就可)一.教学导入直接提出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水被污染后会对生物们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让学生初步谈谈. 师:我们每个家庭都用清洁剂吧!你们可曾清楚它对水域污染的“威力”,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亲眼看看!设计并完成并完成实验二.设计并完成实验1.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具体操作及分工,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师强调:这是一组对比实验,注意水质(使用自然水,如清澈河水)、水量、光照等条件都要基本相同;然后再控制每瓶内的清洁剂的含量,可以设置这样几组对比数据:15ml、10ml、5ml、0ml;盖上盖子后,放到阳光比较充分的地方,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持续观察5-7 天,并在教材第26 页及时做好记录.2.教师完成实验,告知学生实验瓶放置地点3.讲述数值记录方法,我们可以先根据水的颜色变化设定用1-5 五个数值,大家对照这个数据值来表达. 0 1 2 3 4 5 4.告知学生在组织单元评价时,我们在课堂上交流观察结果,并整理成统计图,以便于发现问题,作出结论.阅读指南车信箱指南车信箱资料三.阅读指南车信箱资料水俣湾的灾难资料分析.四.资料分析:1.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水污染带来的危害.2.影像资料展示我国目前受严重污染的水域五.布置作业:请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可以借助手抄报、漫画、宣传海报、倡议书、网页、论坛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加以表达,来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在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唤醒他们的环保意识.。
首师大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8 信息技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机教室、手机。
学生准备:关于信息技术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谈话:每天的学习、生活与电视、电脑、电话有什么关系?这些电器设备有什么特点?
讨论、汇报(传递信息等)
18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知道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当代高技术。
2、知道当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3、初步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服务的意识,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知道当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小结:总之,当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应该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学生汇报
阅读P77、78
感受通信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布置作业
给老师或同学发一封电子邮件。
板书设计:
18.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控制技术
其他技术
课后小记:
引入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
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
1.谈话: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信息”、“信息技术”,它们是什么涵义呢?
2.小结:信息是指所有用语言、文字、数据、符号、图像、声音等表示的内容。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包括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其他有关技术。其中,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当前发展十分迅速的。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0.飞机word教案
你见过哪些飞机卞晓莉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飞机画面与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等相关知识。
操作目标:学会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有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各种飞机的发明、种类,畅谈飞机的特点。
难点: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三、课前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课件、勾线笔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从我们前面的课里我们学到,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风筝)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你知道什么东西飞的比风筝更高、更快、更远吗?(飞机)自从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后,飞机就成为我们旅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了。
(二)抢答游戏那你见过哪些飞机呢?(板书)生:轰炸机,客机,直升机......看来大家对于飞机了解的很多,那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
出示课件什么飞机可以直上直下?(直升机)什么飞机可以载客旅行?(民航客机)什么飞机可以保家卫国?(战斗机)(三)认识飞机谈话: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我们的飞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民用飞机和战斗机。
(出示图片)民用飞机和战斗机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生:民用飞机比战斗机大......由于用途不一样,所以民用飞机和战斗机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管是哪种飞机,他们的组成部分是差不多的,都是由机头,机身,机翼,起落架等组成。
我们来观察下飞机的整体外形,它有什么特点?生:两边一样的。
我们把这种上下或左右相同的特点叫做对称。
所以飞机是一个对称的物体。
(四)学画飞机同学们你们喜欢飞机吗?老师也很喜欢飞机,我最喜欢直升机,因为它可以用来救援,拯救很多生命。
所以我今天想帮它画张相。
在画之前我们要仔细的观察飞机,你觉得直升机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生:......1、画出整体效果:老师要把它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册教材有《技术与科学》、《设计与制作》、《飞行与空间技术》、*《科技探索》等4个教学单元,共19篇课文。
全学期授课为36课时,本册教材计划授课30课时,其余6课时为校本课程时间。
(1)单元课时安排(2)各课课时安排学生情况分析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措施本册教学要求本册教学重点难点准备课(1课时)一、简单总结上学期科学课学习情况。
二、提出本学期科学课上课要求:1.摆放文具的位置,注意:铅笔盒不能发出声音。
2.有问题举手,举手时不许叫,没叫到时放下手。
如果有特殊问题或上厕所时,举拳头姿势(左手)。
3.拿书姿势提醒一下。
4.上课时手平放腿上,不背后放。
5.排队去自然教室时要安静,右手将书夹紧,可以不带文具盒,以免有响声。
6.进自然教室后椅子怎么拿?一定注意轻拿轻放,爱护桌椅。
7.出教室时,不要拥挤,保持安静。
8.分组讨论时的要求。
9.奖励措施。
(考试要求等)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2、指导学生初步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并在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比较中,使学生了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技术的重要作用。
3、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难点: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普通显微镜、投影、短片小组准备:放大镜每组1个,普通光学显微镜,每组1台,细小物质如毛发、纤维等,制作好的玻片标本。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使用方法发明与发展1.目镜 1.取镜和安放 1.詹森父子发明2.物镜 2.对光 2.伽利略改良3.镜筒 3.安装玻片标本 3.胡克自制4.转化器 4.观察 4.阿贝提出改进方法,5.载物台 5.记录现代显微镜制成。
6.标本夹 6.整理显微镜 5.电子显微镜的发明7.通光孔8.反光镜9.准焦螺旋10.镜臂和镜座课后小记:2.制作简易显微镜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2、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发展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
3、了解通过两个放大镜的一种组合观察物体,与通过普通显微镜观察物体,二者所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发展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
难点:如何通过设计制作简易显微镜,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每组两个普通放大镜,一些玻片标本,反光的小镜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简易显微镜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进行设计、制作评价制作效果课后小记:3.微生物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大小、形态、分布、作用、定义及其所涵盖生物的种类。
2、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学会生活中常用到的简单消毒方法和灭菌方法。
3、通过一些观察和分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发展、分析和解释问题、推理和概括等能力。
4、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5、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
6、初步形成对微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具有对微观世界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大小、形态、分布、作用、定义及其所涵盖生物的种类。
学会生活中常用到的简单消毒方法和灭菌方法。
难点:通过一些观察和分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发展、分析和解释问题、推理和概括等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一些微生物放大图片;微生物有利和有害方面的图片或照片。
小组准备:酵母菌的永久装片、显微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3.微生物体型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消毒、灭菌)课后小记:4.微生物技术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已经到了专业化阶段。
2、认识微生物的利用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3、认识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
4、认识微生物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微生物的利用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难点:认识微生物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现代微生物技术发展方面的资料或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4.微生物技术面包的制作:泡菜的制作:课后小记:5、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发明和发展过程。
2、理解自行车是代替或延伸人类能力的一种机械。
3、激发学生关注自行车上的科学技术应用及其发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自行车的发明和发展过程。
难点:理解自行车是代替或延伸人类能力的一种机械。
教学准备:有关自行车发明和发展的多媒体演示图片,学生搜集自行车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5、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自行车的发明:自行车的发展历史:1770年西夫拉克(法)(课件略)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结构简单,只是用木料做成两个轮子装在玩具木马的腿上。
课后小记:6、自行车的结构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
知道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交通工具,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2、能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研究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应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知道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交通工具。
难点:认识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交通工具。
教学准备:一辆自行车,特殊自行车的各种资料,学生搜集自行车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自行车的结构车架车轮自行车的基本部件车座普通转向装置传动装置刹车装置课后小记:7、自行车的行驶教学目标:1 知道自行车行驶的原理。
2 初步具有对自行车的结构与行驶的关系的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自行车行驶和哪些部件有关系。
难点:自行车行驶的原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辆自行车,图片,录像资料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7、自行车的行驶传动装置:链条传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课后小结:8、制作机器模型教学目标:1 知道三种传动装置的特点和应用。
2 初步具有制作机器模型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积极与人交往,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三种传动装置的特点和应用。
难点:初步具有制作机器模型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三种传动装置的资料学生准备:设计记录单、自备材料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8 制作机器模型齿轮的作用:可以传递运动,是一种传动装置;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可以改变运动的快慢。
课后小结:9、降落伞教学目标:1、了解降落伞的发明和发展历史;知道降落伞的组成和用途。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率与空气的阻力有关系。
3、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4、通过对降落伞的观察、制作和实验等活动,体验科学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5、在探究活动中尊重事实,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6、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降落伞的组成和用途;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率与空气的阻力有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对降落伞的观察、制作和实验等活动,体验科学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前准备:1、线段、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代、剪刀、秒表、材料袋内制作降落伞的材料。
2、各种降落伞的图片、资料,实验记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9、降落伞伞面:大小形状伞绳:多少长短重物:轻重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率与空气的阻力有关系。
2.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3.通过对降落伞的观察、制作和实验等活动,体验科学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在探究活动中尊重事实,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5.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率与空气的阻力有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对降落伞的观察、制作和实验等活动,体验科学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前准备:1、线段、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代、剪刀、秒表、材料袋内制作降落伞的材料。
2、各种降落伞的图片、资料,实验记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9、降落伞降落伞的速率与伞面的大小、伞绳的多少和重物的轻重有关系课后小结:10、飞机教学目的:1、通过机翼上升实验和螺旋桨的牵引实验,感知飞机是如何飞行的。
2、知道一些飞行器,主要是飞机的发明和发展过程。
3、通过制作滑翔机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感知飞机的飞行。
4、通过对飞机飞行过程的研究,发展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机翼上升实验和螺旋桨的牵引实验,感知飞机是如何飞行的。
难点:在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后,通过制作滑翔机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感知飞机的飞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飞机的相关资料;电风扇;螺旋桨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滑翔机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感知飞机的飞行。
2.通过对飞机飞行过程的研究,发展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机翼上升实验和螺旋桨的牵引实验,感知飞机是如何飞行的。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滑翔机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感知飞机的飞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飞机的相关资料;电风扇;螺旋桨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教学过程:课后小结:11、人造天体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空间的工具与空间技术的应用。
2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3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4培养搜集信息、资料获得相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空间的工具与空间技术的应用教学难点: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空间的工具与空间技术的应用教学准备:有关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行星探测器、宇宙空间站的文本、图片、影视资料;各种航天器模型;制作“神州号”宇宙飞船模型的材料等。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1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人造天体航天飞机星际探索器人造空间课后小结::12、太空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太空探索所付出的努力2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设想解决空间生活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对太空探索所付出的努力教学难点:想象太空生活教学准备:太空环境的资料,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2、太空生活课后小结:1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史2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史教学难点: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准备:有关的资料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板书:1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河外星系(10亿多个银河系)银河系(1000多亿颗恒星)课后小结:14. 无土栽培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无土栽培的栽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