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散文拾珠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
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
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余卷。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
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
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所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间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
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取材于苏轼的同名文章)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弊:破损B.幸而得之,皆手自书.书:书籍C.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根:根据D.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益:好处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有悦于人之.耳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B.其.学可谓难矣舍我其.谁C.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正襟危坐,而.问客曰D.将以.遗来者舟遥遥以.轻飏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贤能的人和不贤能的人,都可以凭借各自的才能有所得B.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纸和文字、图画一天天趋于简便,书的益处越来越多C.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D.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而庐山本来就是我希望游览却一直没能去成的地方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象犀珠玉一类的奇异珍贵之物,虽可让人赏心悦目,却不适用。
《沧浪亭记》阅读原文及参考答案解析原文及翻译
《沧浪亭记》阅读原文及参考答案解析原文及翻译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1]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永恒的最亮的星星_高三作文
永恒的最亮的星星拥有“五最”的人莫过于苏轼了!”“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人、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这就是“五最”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现今的东坡肉,可能和苏轼有些沾边吧?(详细情形有待我去查证)。
他与父亲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在此说说以前我读小学,刚接触到苏轼,知道他与父亲、弟弟并称“三苏”时,我和同学都说是“三输”。
并读此做了解释,所谓“三输”:一输,打麻将输;二输,买六合彩输;三输,赌赛马输。
那时只要一提起“三苏”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他注重提掖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
他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
苏轼的名画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我曾经看过苏轼的楷书,字看起来是漂亮是漂亮,不过就是有些看不出是什么字(个人看法)。
苏轼的词有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世、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奔放热情、豪迈旷达。
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开创者。
其名词著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这部作品是我最喜欢的的作品之一。
苏轼的散文方面:其文汪洋姿肆,明白畅达。
其散文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
苏轼曾任翰林学士蒹侍读、龙图阁学士。
其诗文书画皆精,才高一世,为北宋文坛宗主。
名副其实!作家,大多作品,几乎都是人生最失落时写下的,苏轼也不例外。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罹乌台诗案后贬到黄州,这年秋冬数次游览赤壁,写下了多篇诗文,以《赤壁赋》、《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唐宋八大家”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苏轼就是其中一名。
所谓“唐宋八大家”就是:苏轼、苏辙、苏询、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苏轼散文拾珠
阅读 . 写作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年6 月 中 ̄ j -  ̄ q
【满分作文】2021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爱莲说
【满分作文】2021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爱莲说都说“不见李心向,但闻李心声”。
这话说的就是大诗人苏轼了。
苏轼写的《赤壁怀古》、《草木更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歌一直备受推崇,而他的《爱莲说》也恰恰是一篇优美文言文作品。
《爱莲说》是苏轼领略荷花之美而写的一篇散文。
“我爱荷,正是因为它象征着从污泥里抽出来的洁净”,它竟包含着一种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佩服。
文章在开头写到“余躁于冬,寻琢于莲之宝”。
第一句话便勾勒出了苏轼独具的生活气息。
在鲜花美景愈来愈少的冬天,苏轼憧憬着莲花的美丽,可见他对莲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
接着说,“莫非玉梧之都,有仙人之栖迹乎?”这时,苏轼想到了绝美的荷花,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不禁要去一探究竟。
这种旺盛的好奇心表现出苏轼朴素而热情的个性。
文章接下来的一段话,是文中最为经典也是最为耳熟能详的一段。
“群芳摇落独喧华,短篱茅舍古悲哉!斯人独憔悴,不知今夕何夕。
”朴素的语言,却表达出极其深刻的意境。
苏轼描绘了一幅偏居小巷紧邻废墟陋室的人物形象,他孤寂、疲惫,却垂死挣扎,操劳着农家糊口。
苏轼运用这样的比喻,用一副独到的高昂画面对照荷花的娇媚,让荷花显得愈发的美丽和珍贵。
这里,荷花既成了“高尚”的象征,又成了苏轼内心追求的“理想对象”。
接下来的一段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苏轼引申荷花的高贵品质,媲美女子之美。
苏轼这段话便有着为后人传之不朽名篇的气质,简洁富韵,意味深长。
但文章的最后一段,尤为精华。
苏轼用宏大的想象,写出了他对莲花的高度赞美,也展现了其积极正向的“人生观”——“污泥中至純至净,鲜花不媚于芳邻之花,如处子贞淑而不舞蹈于世俗之邪;怒而不言,似夜中之星,照亮前途之迷茫;灿烂多姿,犹如人生的旅途。
”这里,荷花已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至高的人生追求。
这种追求,需要我们从泥泞中寻求洁净,需要我们保持纯洁无邪,需要我们面对困境,但从不失望而颓废……这种向上的精神,与苏轼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一致的。
北宋古文家苏轼的记文具有文无定法的特点,代表作
北宋古文家苏轼的记文具有文无定法的特点,代表作
答案:
《前赤壁赋》
拓展:
苏轼的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
往往借题发挥,随机生发出一段妙理高论,融记事、抒情与思辨为一体。
记叙文展示苏轼随物赋形的作文本领,体现他才情横溢的奇思妙想。
北宋古文家苏轼的记文具有文无定法的特点如其《前赤壁赋》开篇就是这样。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的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后赤壁赋》、《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等。
全才苏轼和轶事
• 2、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 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 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 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 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苏轼的才能炉火纯青, 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 苏轼的思想博大精深, 苏轼的人格光芒万丈。
中文名:苏轼
外文名:Su shi
别名:字子瞻 又字和仲 苏东坡 东坡居士
国籍:中国北宋
民族:汉
Hale Waihona Puke 出生地:四川眉山 出生日期:1037年1月
逝世日期:1101年8月24日
职业:文学家
代表作品:《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石钟山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 的文艺观。
苏轼的人生历程:
年份
事件
嘉佑二年(1057) 应举,获第二名“榜眼”(22岁)
熙宁二年 (1069)还朝
正值新法推行,三年任职期满回朝,却 与王安石等新法派对立,自请外调。皇 帝委派到杭州。
从熙宁四年 1071年起
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等知州。八年在 地方上工作,政绩显著。但是底层生活, 使他诗文内容多有对政治的讽刺。
苏 轼选集读书笔记
苏轼选集读书笔记《苏轼选集读书笔记》说起苏轼,那可是我心中的文学巨匠,超级偶像!最近读了苏轼选集,真的是让我仿佛穿越回了宋朝,跟这位大文豪来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苏轼的诗词文章,那叫一个妙啊!读他的作品,就像是在品尝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比如说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把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表达得淋漓尽致。
每次读到这句,我都能感觉到那种深深的牵挂和温暖的祝福,仿佛苏轼就站在我面前,对着明月诉说着他的心声。
还有那篇《赤壁赋》,哇塞,简直让我陶醉其中。
苏轼在文中描绘的赤壁景色,那叫一个壮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闭上眼睛,我仿佛都能感受到那轻柔的微风拂过脸庞,平静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让我深受启发。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让我意识到在这浩瀚宇宙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渺小,但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苏轼这家伙不仅才华横溢,性格还特别豁达开朗。
哪怕是遭遇了各种挫折和困境,他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就拿他被贬黄州来说吧,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估计早就愁眉苦脸,怨天尤人了。
可苏轼呢?他倒好,在那里种地、写诗、交朋友,过得有滋有味。
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东坡居士”,瞧瞧,多有意思!有一次,我读到他写的一篇关于做菜的小文,差点没笑出声来。
他居然详细地描述了自己怎么研究做猪肉的方法,还写得头头是道。
他说:“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这哪里是大文豪啊,简直就是个可爱的吃货大厨!想象一下苏轼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的样子,认真地摆弄着食材,期待着美味出锅,那画面真是太有趣了。
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追求。
他的诗词文章里,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亲人朋友的深情,也有对世间万物的包容。
读着苏轼的选集,我仿佛跟着他走过了山川湖泊,经历了风风雨雨。
苏轼月亮的诗赏析
苏轼月亮的诗赏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诗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他的诗歌以豪放、率真、清新脱俗而著称,被誉为“苏门四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他的诗作中,月亮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思考。
在苏轼的诗中,月亮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寄托,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他与世界、与自然、与人生的一种联系和交流。
苏轼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水调歌头》。
这首词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思念之情。
他以“明月”为引子,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这一自然景观上。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苏轼以“把酒问青天”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他在思念之余,又感叹自己的境遇。
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手法,使得词作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
在苏轼的诗中,月亮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在《水调歌头》中,他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两句词中,苏轼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明月是他心中的思乡之情的象征,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在月光的照耀下,他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也更加真切。
这种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手法,使得词作更加具有共鸣和感染力,也更加富有意境。
除了《水调歌头》,苏轼的其他诗作中也有不少关于月亮的描写。
在《题西林壁》中,他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中,苏轼以“庐山”为背景,以山水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这首诗中,月亮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在月光的照耀下,自然的美丽和伟大更加清晰,也更加真切。
在苏轼的诗中,月亮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在《题西林壁》中,他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文选》读后感
《苏轼文选》读后感苏轼,一个名字,一个传奇。
他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词文章流传至今,被后人传颂不已。
《苏轼文选》是一部集结了苏轼众多优秀文章的选集,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深刻感受到了苏轼那种豁达洒脱、潇洒风流的文学风格,也领略到了他那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苏轼的文章,不仅在形式上极富韵味,更在内容上富有内涵。
他的文章不拘一格,既有豪放奔放的豪情壮志,又有细腻柔情的温婉之感。
在他的笔下,山水、人物、生活,皆成为了他诗情画意的表达对象。
他的诗歌如清泉涓涓,流淌着对人生、对自然的真挚感悟;他的散文如细雨绵绵,洒落着对时事、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苏轼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在阅读《苏轼文选》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苏轼那种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他在文章中反复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对生死、对爱情、对友情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他的笔下,生命被赋予了无限的意义,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主角,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珍惜。
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另外,苏轼在文章中也表现出了对社会、对时事的关注和批判。
他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等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呼吁人们勇于正义、勇于担当。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人深感敬佩。
苏轼用他的文字歌颂了美好,批判了丑恶,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总的来说,阅读《苏轼文选》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苏轼那种豁达洒脱、潇洒风流的文学风格,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苏轼的文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最后,我想引用苏轼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希望我们都能像苏轼一样,活出自己的精彩,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愿我们都能像苏轼一样,活出自己的风采,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苏东坡的算盘故事
苏东坡的算盘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东坡,字子瞻,浙江绍兴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号苏轼。
他生活在公元1037年到110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苏东坡不仅文学才华出众,而且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其中就包括了“苏东坡的算盘故事”。
据传闻,苏东坡年轻时曾在乡间游历时,偶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叫卖算盘,好奇心驱使下,他走了过去。
看到一堆摆放整齐的算盘,苏东坡便买了一架回家,开始学习使用算盘。
虽然算盘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但苏东坡却将它的用处和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苏东坡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用算盘计算当日的日程安排和财务预算。
他将各种事务和支出都清楚地记录在算盘上,一目了然。
通过算盘,苏东坡能够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确保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有一次,苏东坡被派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处理政务事宜,路途崎岖艰难。
他拿着算盘坐在马车上,一边计算一边审阅文件,让同行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
即使在最不方便的情况下,苏东坡也能够充分利用算盘这个工具,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
除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算盘,苏东坡还经常将算盘比作人生,寓意深刻。
他说道:“人生就像一架算盘,有时候需要调整珠数,有时候需要把珠子放在正确的位置,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苏东坡认为,人生就如同算盘一样,需要经过不断的计算和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否则就可能陷入混乱和错误之中。
苏东坡的算盘故事,不仅展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精明和细致,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工作的深刻思考和领悟。
通过算盘这个小小的工具,苏东坡展现了自己在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时的机智和才智,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
虽然如今算盘已经被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所替代,但苏东坡的算盘故事却依然激励着我们。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决心,就能够找到解决之道。
正如苏东坡所言:“算盘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正确的选择将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苏东坡挖宝民间故事
苏东坡挖宝民间故事第1篇:苏东坡挖宝的民间故事苏东坡在凤翔做官时,有一年冬天到山上去赏雪。
在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银*世界里,苏东坡清心涤虑,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突然,他看到一棵高大的桧树下,有一块约两尺见方的地上,竟然没有一点雪迹,他觉得非常奇怪。
不久以后,他又经过这里,看见那块没有雪的地方竟隆起两寸多高。
苏东坡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去问普门寺的长老和尚。
和尚告诉他,这种现象表明那块地是仙人藏宝的地方,只能显示给有缘的人。
别人没发现,你发现了,说明上天有意把宝赐给你,快去挖吧。
苏东坡听了非常兴奋,马上跑回家去拿家什,准备去挖宝。
王弗见他慌慌张张的样子,问明了原因,正*对他说:“你还记得先夫人不许发藏的教诲吗?”东坡一听,羞得满脸通红。
原来,苏东坡小时候,住在眉山城西一个叫纱縠行的地方。
有一年,仆人在花园里发现一块用石板盖着的地洞。
大家都认为下面藏着金银财宝,纷纷提议把宝挖出来。
东坡的母亲程夫人知道了,赶来拦住众人,说:“非份之财,谁也不能妄取,这是做人的品德!”让仆人取土来,把洞填了,用夯夯实,还在上面垒了一座假山,下令今后任何人都不准去挖。
经王弗这一提醒,苏东坡扔下家什,再也不提去挖宝的事。
谁知这件事传到一个道士的耳中,他找到苏东坡,对他说:“我有一个祖传的秘术——点金术,准备传授给你。
”苏东坡说:“你知道我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苏东坡挖宝民间故事苏东坡在凤翔做官时,有一年冬天到山上去赏雪。
在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银*世界里,苏东坡清心涤虑,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突然,他看到一棵高大的桧树下,有一块约两尺见方的地上,竟然没有一点雪迹,他觉得非常奇怪。
不久以后,他又经过这里,看见那块没有雪的地方竟隆起两寸多高。
苏东坡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去问普门寺的长老和尚。
和尚告诉他,这种现象表明那块地是仙人藏宝的地方,只能显示给有缘的人。
别人没发现,你发现了,说明上天有意把宝赐给你,快去挖吧。
古文观止苏轼文十七篇
古文观止苏轼文十七篇1 如何有效欣赏苏轼文章苏轼是明朝文豪,思想深刻,文字清新押韵,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他的文章被誉为“百代文宗”。
想要有效地欣赏苏轼的文章,有必要对他的背景和文章风格有所了解。
一方面,苏轼生活在封建的局限之中,因此他的文字常常充满着“令群情”的含义,读者可以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对深情、仁义的思考,这是不可忽视的。
另一方面,苏东坡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一定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张力和比喻,勾勒生动的场景,特别擅长“灵魂拷问”,有时用通俗的方式讨论“天理”,读者可以根据他的描写和思维,去发现文中潜藏的深意。
因此,读者在阅读苏轼文章时,只要充分理解文中所提及的背景内容,并对文中抒情富有张力的表达进行解读,就可以深入探究苏轼的文学思想,享受阅读苏轼文章的乐趣。
2 苏轼文十七篇1.《灌园子·春德》:今日四月十五,桃秀面如花,落絮无处把,粉芳全园无。
2.《灌园子·夏蕙》:清风拂芳草,明月照榆汀。
静立竹间时,潺潺泉润人。
3.《西江月·望乡》:怨恨江上柳,零落满别情。
大江今日去,多少波浪声。
4.《苏幕遮·佛头香》:凄凉如此三更,唯有故人笛里行。
漠空闻缓歌,不如当时见旧情。
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低绮帷幔暗淡香。
6.《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7.《念奴娇·赤壁怀古》:西风烈,控山若折腰。
何当共剪西窗前,寒梅著花朝笑和。
8.《常山赋》:百岁风,蔽山若裁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见百夫,游碧山坐金殿上。
深山下入送魂句,行人带酒满西垣。
10.《定风波·黄州苏堤》: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扬眉吐气凌芳菲,卷铺盖潇潇风度。
11.《水调歌头·秋风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孤帆远影碧空虚。
苏 轼选集读书笔记
苏轼选集读书笔记《苏轼选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苏轼选集,那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超级有趣的老友聊天,越聊越起劲,越聊越觉得他牛得不行!苏轼这家伙,真的是个全才!诗词文章样样精通不说,性格还特别豁达开朗。
读他的作品,仿佛能看到他在那摇头晃脑地吟诵,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比如说他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哇塞,这想象力简直了!他就这么对着天空,举着酒杯,心里琢磨着天上到底是啥样儿。
我读着读着,都能感觉到他那股子好奇和洒脱。
他可不是随便想想,那是真的在跟老天爷交流呢!这种感觉,就像是我有时候晚上看着星星,也会胡思乱想一通,但跟苏轼一比,我这简直就是小儿科。
还有他写的那些游记,那叫一个生动!有一篇写他去赤壁游玩的,叫《赤壁赋》。
他把那赤壁的景色描绘得那叫一个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简简单单几个字,就让我好像也站在了江边,吹着那轻柔的风,看着平静的江面。
他还在那儿跟朋友聊天,谈论着人生的道理。
我读着读着,都忍不住想插话进去,跟他们一起聊聊。
苏轼的一生,那也是起起伏伏。
一会儿被重用,一会儿又被贬官。
可他倒好,一点儿也不丧气。
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日子过得清苦,他居然还能自己种地,研究美食。
据说那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在黄州发明的。
想想看,一个大文豪,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活着做红烧肉,这画面是不是特有意思?他还写了一篇《猪肉颂》来介绍怎么做东坡肉,“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你瞧,多详细,多有生活气息!感觉他不是在被贬官,而是在过一种别样的有趣生活。
再说说他的那些朋友。
他交朋友可不分什么高低贵贱,只要是谈得来的,那就是朋友。
有当官的,有平民百姓,还有和尚道士。
他跟朋友们一起游山玩水,一起喝酒作诗,那日子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
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在船上喝酒,喝得大醉,结果朋友先睡了,他看着朋友的睡相,居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调侃人家。
苏轼七夕名篇
苏轼七夕名篇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相传,七夕这一天,牛郎织女两星重聚,是他们每年一次的相会日。
在中国文化中,七夕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浪漫。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与诗人,他对七夕的独特思考与感悟表现在名篇《七夕》中。
以下是与苏轼七夕名篇相关的参考内容:1. 七夕的源起与传说:介绍七夕的起源和传说,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以及关于他们相会的传说。
苏轼的《七夕》中也提到了这个传说,可以引用相关内容来加深读者对七夕的了解。
2. 对七夕的思考与寄托:苏轼在《七夕》中表达了他对七夕的思考与寄托。
他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比作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相思,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来反思或陈述七夕的意义。
3. 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追求:苏轼在《七夕》中描绘了美丽的星空、浪漫的夜晚和相聚的情景,寄托了他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4. 反思人之相聚与离别:苏轼在《七夕》中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离别与相聚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中相聚和离别的思考。
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来探讨人际关系中的离合与相思之情。
5. 平凡人生中的喜与悲:苏轼在《七夕》中以浪漫的七夕之夜来对比我凡俗琐碎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平凡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来表达对平凡生活中喜悲交织的感受。
6. 七夕与文人雅士的情感表达:七夕对于文人雅士来说,是表达情感与创作的好时机。
苏轼以自己的诗文表达了对七夕的独特感悟,这也是文人雅士对七夕的情感流露。
可以引用苏轼对七夕的描述,讨论文人雅士对七夕的思考与表达。
总之,苏轼的《七夕》是一篇赋予七夕以深刻意义和情感表达的优秀作品,通过引用苏轼的诗句和相关内容,可以深入探讨七夕的起源与传说、表达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离合和平凡生活的反思与感悟。
这样的参考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轼的《七夕》。
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典故
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典故
“山寺月中寻桂子”是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中的描写。
《赤壁赋》是苏轼在他流亡岭南时写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他在夜晚游船于赤壁附近的景色和心情。
其中有一句描写道:“十
里乘风破浪会,桃花岛南南海北海,山寺月中寻桂子。
”这句
诗意深长,抒发了作者郁郁乎文彩不展的愤慨和对逸逢安乐之意的向往。
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在好风凭借船破浪前进的时候,他看见桃花岛和南海北海之间有一个山寺,寺中的月光透过树林洒下来,作者心怀愤慨和追求,意图探索桂子这种象征美好的事物。
这个典故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美好的事物时,勇往直前,不畏困难,象征追求美好的意志坚定不移。
【民间故事】苏东坡挖宝
【民间故事】苏东坡挖宝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巨匠,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广泛涉猎,写下了许多令人敬仰的诗词和散文。
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他在水浒传中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试图寻找一件宝物,这件宝物据说是埋在了长白山的某个地方。
苏东坡在得知有这么一件宝物之后,心中非常激动,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去寻找宝藏。
他先是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查阅了海量的古籍文献,仔细研究着各种瑰宝的特点和颜色。
据说,这件宝物是一块碧玉,色泽翠绿,非常罕见,价值连城。
苏东坡为了寻找这块碧玉,不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连日来奔波于各地山川之间,终于在长白山的某个地方找到了这块碧玉。
在找到宝藏的那一刻,苏东坡心中感到了极大的兴奋,但是他并没有急着将这块宝物带回去,而是留下来继续探险,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宝藏。
可是,探险这件事情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这种偏远的山区,很容易会遭遇野兽和其他的风险。
不过,苏东坡并没有因此放弃,相反,他更加勇敢地继续向前。
有一天,苏东坡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一座神秘的殿堂,殿堂里面有很多的宝藏,但是却有一道看似无法通过的石门挡住了他的去路。
苏东坡并不是一个轻易就会退缩的人,于是他开始寻找一种方法,希望能够打开这扇重重门扉。
他花费了数日光阴,一遍一遍地绕着这座殿堂转,仔细观察每一寸地方。
终于,在一次偶然间,他发现了一件重要的线索——在门后面的石壁上,描绘着一只神秘的狮子。
苏东坡细心地观察着这只狮子,不仅注意着它的形状和颜色,还研究着它的来历和意义。
最后,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方法,那就是按照石壁上的狮子描绘着的形状,用手去顺着石壁一直向下摸去。
这样做的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原来传说中的宝藏就在门后面,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就可以轻松打开这扇看似无法通过的门。
终于,苏东坡找到了传说中的宝藏,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将这些宝贝带回去,相反,他却将这些宝贝留了下来,继续向着未知的地方探险。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回到了家里,他带回来了无数的宝贝和珍奇异宝,但他却没有把这些宝藏留给自己,而是将这些宝藏全部捐献给了国家,成为了国家的收藏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散文拾珠
作者:李才保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摘要】品读苏轼的散文,如在海边漫步,轻轻地踩着软软的沙,远眺天水一色,近观一叶兰舟。
当浪花朵朵向岸边排来时,可以惊喜地发现,一枚枚精致玲珑的珍珠珊珊可爱地摆在你的眼前,它们闪烁迷人的亮光,美不胜收。
他的散文,立意深、结构行云如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关键词】苏轼散文拾珠亮点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88-01
宋代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许多文化大师横空出世,光彩夺目,令人应接不暇,而苏轼是最为优秀者。
苏轼是文化上的多面手,多才多艺,诗、词、文、辞赋、书法、绘画、音乐、医学等,样样精通,造诣极深。
其中,苏轼在散文上的成就也是硕果累累,让人叹为观止!
品读苏轼的散文,宛如在海边漫步,轻轻地踩着软软的沙,远眺天水一色,近观一叶兰舟。
当浪花朵朵向岸边排来时,可以惊喜地发现,一枚枚精致玲珑的珍珠珊珊可爱地摆在你的眼前,它们闪烁迷人的亮光,美不胜收。
下面,我试论苏轼散文最能动人的亮点。
亮点一:立意深刻、丰富、曲婉。
能够流传千古的散文,亮点是多方面的。
但立意一项,却是文之最为关键。
立意好的散文,像一个美人的心灵之美,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苏轼学富五车,经历曲折坎坷,海纳百川,思想博大精深,文学艺术水平登峰造极。
因此,他的散文,在立意上,有深刻、丰富、曲婉的亮点。
请看他的《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
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方山子传》是苏轼传记类散文的名文。
文章不仅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且立意深刻、丰富、曲婉。
方山子是苏轼的朋友,有将才之本,但一生不遇,只能放弃现成的富贵,归隐山中。
山中生活虽然贫苦,隐士生活虽然淡泊,但方山子没有消极对待人生,没有迷失自我,反而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脸上常挂着得意的幸福感。
连苏轼都耸然异之。
苏轼如此描绘方山子,是有自己用意和深意的。
苏轼此时也是命运多舛,处江湖之远。
他写方山子,其实是托人言理罢了。
苏轼告诉世人一个哲学思想:无论世道如何折腾自己,当自己落难时,都不要一跌不起,不要迷失自我。
反之,应该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和命运,要善待自我,坚强而乐观地生活,并且怀着一颗旷达的心去享受人生,包括享受苦难。
另外,苏轼还在文章表达两种生活思想:即入世和出世的儒道佛思想。
人生如何活着才更好?怎样才能活出人的价值?怎样才能让心灵得到宁静致远?苏轼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其身。
《方山子传》里的这种丰富深刻思想,苏轼在写作过程中,藏得很曲婉,只要慢慢品尝之,才可意会。
亮点二:文路结构行云流水、美丽如玉。
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也是文章打动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构好的作品,像是一座花园,给人一种外在的美。
苏轼在行文结构上有自己的追求和个性,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1]。
”作品强调自然天成,自在活泼,美丽如水。
让我们品味一下他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来感受他那行云流水、美丽如水的结构风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第一层〕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第三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
〔第四层〕
此文虽短,但内容丰富,可分四层次(在行文中分层)。
第一层,是叙述,交代了不眠之因。
月色迷人,如果睡去,会浪费了月色之美景。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三句,动作平和,情思妙生,过渡无痕,流畅如深夜的利剑滑过闪闪的皎皎光色。
第二层,是叙述和抒情,交代了找怀民的原因,怀民与作者是一样的闲人,为后面俩人一起去赏月色埋伏笔,自然
过渡第三层。
第三层,是描写。
作者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了月色的皎洁、清静。
接着用两个反问句,承上启下,过渡到第四层。
第四层,是议论,也是全文的总结。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略带感伤的情思。
全文思路结构可谓是行云流水,美丽如玉。
亮点三:行文如山,起伏不平,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运用。
美文如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忌平淡无奇,毫无起伏感,读来趣味全无。
那么,如何经营文章,让它打动读者呢?苏轼在方面做得实在高超,他能够化平为奇,让文章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他是如何达到如此妙境的呢?苏轼在行文中,一般采用了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叙中有情,描中有叙,景中有理,叙议相间。
比如名作《前赤壁赋》中的: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是开头第一段,此段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语文骈散相间,读来简洁、典雅、随性。
作者在叙述时,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
然后描绘风景,有意境。
最后抒发了飘逸之感。
又看: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此段叙述与议论结合,内容丰富,情节有气势。
读来浩然之气充满情怀。
再看: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此段是议论,在议论中,作者情理相生,画面感强烈,意境明晰,哲理深厚,可谓有声有色也。
因此,《前赤壁赋》是苏轼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行文的最佳范例。
他写散文,变化多姿,连绵起伏,光亮千古。
总之,苏轼散文中珍宝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成就大,亮点多。
本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虽是一家之言,但并不全面。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苏轼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苏轼文集》,中华书局。